【必备】语文教案范文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事例说说自己的感受。
2、搜集祖国建设方面的材料。
3、培养热爱祖国成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围绕话题,将重点事情说清楚。
教学难点
将重点事情说清楚,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引起兴趣(5分)
同学们,在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不胜枚举,有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请同学们就自己了解的资料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二、探索新知(32分)
1、分小组交流,谈感受。
2、教师巡视指导。
3、各小组推荐两名同学带着资料及图片在班上发言。
4、有意识的推荐人选,侧重介绍某一方面。
可以介绍从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搜集到的资料。
5、学生同桌交流。
6、指名学生谈感受。
三、课堂总结(3分)
祖国的建设靠大家吗,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努力学习,将来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板书设计
祖国建设跨骏马
要求:1、围绕话题谈感受。
2、采用具体事例说清楚。
3、可配有相关的资料。
教学反思:
课前预习时我布置了学生搜集有关祖国建设与发展的成就方面的资料,但由于学生搜集的资料比较少,多数是建国初期的资料,课上学生谈体会是词汇量很少,没有抓住身边的、就发生在近几年、我们所熟悉的、关注重大成就,交流体会不深。教师出示后,学生有惊叹之感。
家乡的变化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4月12日 授课时间:4月19日第8周第2节
教学目标:
1、通过选典型、具体的事例,反映身边环境、日常生活的变化。
2、写清家乡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3、表现祖国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和赞叹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选取典型事例,写清这些变化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好处
教学难点:
写出具体事例表现家乡的变化,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点明主题(5分)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4篇展示祖国建设的,课后同学们还搜集了许多关于祖国建设飞速发展的资料,,在上节口语课中大家还交流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了解了许多祖国建设与发展中的新成就,特别是大家细心观察到了我们身边的可喜变化,日新月异的祖国建设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哪些变化呢?今天,我们就动手写一写吧。
二、探索新知(10分)
1、明确习作要求,提示写法。
(1)学生读课本上的习作要求。
(2)提炼强化要求。
用具体实例来反应身边的变化,如:住房、交通等。
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
写清楚这些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文题自拟,文体不限。
(3)交流这次习作的困难是什么。
2、提示写法
(1)选择你最熟悉、最有说明力的具体事例。
(2)介绍某项成就要抓住要点,要和人们生活紧密联系。
(3)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具体描述身边的变化。
三、展示变化,感悟发展(10分)
1、展示家庭变化,感悟家庭发展:
(1)小组交流,展示调查资料一——近3年来家庭收入、人均收入情况。
(2)进一步展示变化:几年中,你们家里生活条件在哪些方面有变化?
(3)感悟家庭生活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家庭生活发生了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2、展示身边变化,感悟社会发展:
(1)全班交流,展示调查资料二——逛超市时的见闻和感受。
(2)生生交流,进一步展示变化:除了刚才说的,再想一想,我们身边还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小组内互相交流,再全班汇报。
(3)感悟身边环境变化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好处:城市的发展、环境的改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3、展示祖国建设变化,感悟社会发展:
(1)全班交流,展示调查资料三:一年中,我们的祖国、我们居住的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2)生生交流,进一步展示变化。
(3)感悟祖国建设发展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好处:祖国建设的发展是多方面的,科技发展、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政策变化等,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四、提出要求,审视主题(2分)
下面,我们就用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一写家乡的变化。你可以选择一个方面的一件或几件事来说明,也可以选择不同方面的事例来表现主题。
五、选择材料,明确思路(5分)
要结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对习作内容进行构思、准备。
1、明确选材。
小组交流讨论,明确选材。教师巡视指导。
2、明确思路。
写之前,好好想一想,自己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怎么写清楚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这些好处怎样展示出来,开头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六、用心思考,完成习作(8分)
1、对个别学生的精彩表现给予表扬,以对其他同学有所启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个性表达。
2、学生动笔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
家乡的变化
选择材料 抓住要点
写出真情实感
文题自拟 文体不限。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从衣、食、住、用、行及环境等多方面去谈家乡的变化,能结合自己家近几年的生活水平变化去谈,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我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
家乡的变化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4月13日 授课时间:4月20第8周第3节
教学目标:
1、按习作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
2、学习他人习作中的优点,掌握修改方法。
3、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喜悦和赞叹之情。
教学重点:
按习作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掌握修改方法。
教学难点:
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喜悦和赞叹之情。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2分)
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祖国建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同学们还动笔记录下这些变化,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二、典型作文的讲评(15分)
1.出示教师事先从学生的初稿中发现的典型习作。
2.展示典型习作,可以让作者朗读。
3.师生共同评议。
(他是否把祖国建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写清楚? 这篇习作在语言运用方面,你最欣赏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欣赏?还有什么建议?)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通过师生评议,达到进一步指导的目的,并结合评议,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的重点,是事情写得是否真实具体,语言是否通顺,是否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
三、生生交流,师生评价(10分)
1、互相评价。
同学们可以和自己的同桌交流,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流,还可以选一个你认为写作水平比你高的同学交流学习。记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取长补短!
2、自评自改。
读了别人的习作,听了别人对你的习作提出的建议,现在请你动手改一改自己的习作吧。
3、共同评价,共同修改。
教师挑选几篇有代表性的习作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评价、修改,然后教师点评,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四、佳作赏析,佳作评选(10分)
1、每个小组评选一篇最佳习作,面向全班交流,让大家获得启发。
2、小组自由评选。
可以评选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选材、最佳语言、佳句赏析等,发现每个人习作中的闪光点。
五、全课总结(2分)
掌握修改方法,仔细修改,让习作更加完美。
板书设计:
家乡的变化
用具体实例来反应身边的变化 。
写清楚这些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学习优秀作文的优点,并有针对性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听取他人的意见,但个别人只改了错别字,对于习作内容不会修改,自改能差。
语文七色光四
备课时间:4月13日 授课时间:4月20第8周第4节
教学目标:
1. 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以及边音和鼻音,读准汉字的读音,学会在汉字表达中正确使用关联词。
2、积累背诵有关“国家建设”主题的名言名句。
3、了解深圳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4、开展以“放眼世界,建设祖国”为主题的信息交流会,激发学生从小学好本领,将来投身祖国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易混音的读音训练;关联词语的运用。
教学难点:
搜集关于建设祖国的名言名句和有关资料,能结合具体事例说说自己的感受,开展以“放眼世界,建设祖国”为主题的信息交流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3分)
同学们,会唱《七色光》吗?你们知道吗,语文学习中也有七色光,是什么呢?(拼音、字词、句子、阅读、口语交际、综合学习)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语文七色光四,感受语文七色光独特的魅力。
二、进入“练一练”(10分)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下面这些词语的读音你能读准吗?
出示8个词语,学生在书上完成注音。
(2)谁能读出这些词语?
指名让学生读准这些词语,核对注音是否正确。
(3)教师领读,指名再读。
(4)补充练习:
讹( )诈 血( )液 滋( )味 一幢( )幢
(5)你觉得还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学生交流发言,教师提醒大家在平时阅读、说话时注意把字音读准。)
2、读一读,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这些句子需要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吧!(学生自己试着填写关联词语。)
(2)谁告诉大家,你选择了哪一组关联词语?
指名读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一组关联词语。
(3)变化方式训练,明确关联词语表示的是什么关系。
把下面每组的两个句子用关联词语连在一起,变成一个句子。
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内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国际上的同行赞誉他为“杂交水稻之父”。
今天天气异常寒冷,他坚持拖着伤残的腿去补习班上课。
(4)自己选择一组关联词语试说一句话,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3、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短文。
(1)下面这段文字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认真读一读,看你能不能发现?
学生自由读短文,发现问题。
(2)指名发言,指出短文中问题所在。
(3)全班交流说一说应该怎样修改。
(4)明确修改符号,学生动手在书上修改。
三、进入“日积月累”(10分)
语文七色光里还有一个让我们增长知识,积累语言的栏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两句话及作者。
2、提出要求:读流利,注意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不懂意思的词语查字典或者联系句子理解。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句子的意思,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小组背诵。
5、教师提供素材,学生进一步积累。
大屏幕出示:
一个青年人,总有自己的学习目的。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建设祖国,振兴中华。——钱学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四、走进“知识窗”(7分)
七色光里知识多,七色光里收获忙,下面让我们再走进“知识窗”去看一看吧!
1、学生自由读知识窗中的,读后说说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2、小组交流,交流时先说书中的内容,再说自己搜集、了解的内容。
3、小组代表发言,说出小组内所了解的深圳变化。(通过代表发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积累。)
五、大家一起来(5分)
1、导入,明确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的内容是要求大家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放眼世界,把你对其他国家的生产、建设、科技、环境保护、人民生活等方面的了解,介绍给大家,然后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想。
2、同桌交流搜集的材料。
3、组内资料交流。
4、小组按内容选派代表交流。(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说了解,更重要的是要谈出认识和感想。)
5、整理充实资料。(让学生根据交流,充实自己的资料)
六、总结,布置作业(5分)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每个人把课上交流的资料整理出来,办一期以《放眼世界,建设祖国》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
语文七色光四
塑料( ) 遨游( ) 熟悉( ) 松嫩平原( )
困扰( ) 欺辱( ) 燃料( ) 幅员辽阔( )
教学反思:
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区分平翘舌,关联词语填写也比较恰当,在改短文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修改符号掌握不好,修改时不够认真,个别学生只能找出错别字,不会修改词语搭配、语序等问题。读于句子积累的很快,都能理解意识,并当堂背会。
单元练习
备课时间:4月14日 授课时间:4月21日第8周第5节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知识。
教学重点:
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读下面的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5分)
垄断 辉煌 瞩目 霹雳
· · · · ·
埃及 下旬 氢弹 讹诈
· · · · ·
二、选择正确读音(3分)
屏息(bǐng píng ) 弹琴(dàn tán)
· ·
三、多音字注音并组词。(5分)
担( ) 钻( ) 屏( )
( ) ( ) ( )
四、补充词语(5分)
草长( )飞 一( )当先 ( )头( )尾
亡( )补牢 叶公好( ) ( )立( )群
尖嘴( )腮 画( )添足
四、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5分)
矗立 寻觅 称赞
苦恼 强烈 震惊
五、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7分)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只有……才…… 只要……就……
1、中国( )坚持改革开放,( )会兴旺起来。
2、( )奶奶年过花甲,( )她的精神很好。
3、( )今天预报有大雨,( )活动改期了。
4、( )多读多写,作文水平( )会提高。
六、写一段话,歌颂家乡新变化,题目自拟,字数不限。(5分)
板书设计:
单元练习
草长( )飞 一( )当先 ( )头( )尾
亡( )补牢 叶公好( ) ( )立( )群
教学反思:
对于本单元字词等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的都较好,能够准确注音、补充词语,多音字把握较好,关联词语选择也很准确。
9、桃花心木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4月14日 授课时间:4月21日第 8 周第 6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理解并掌握“侥幸、汲取”等词语。
3.了解树木成长和人的成长之间的相似之处,受到生活与成长的启发。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学生受到什么启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3分)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单元的主题是以“相互联系”为主题,让我们一同走进第九课,看看从《桃花心木》中能懂得一个怎样的道理?(板书课题)
二、交流资料(5分)
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教师利用展示有关图片和文字,补充介绍。
2、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写了些什么内容,就让我们一读为快吧!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0分)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
(1)以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四、指导写字(15分)
1.接下来我们比一比谁的字写得美观、正确。
2.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己看生字,重点看你不会的,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认读并按结构分类。
4、指导写字。
重点强调:“规、萎、汲”等字的书写。
五、再读理解课文内容(5分)
(1)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哪些内容?同桌互说。
(2)交流问题,小结:种树——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种树人,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
六、总结(2分)
文中种树人的做法怪在哪?有什么耐人寻味的道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9、桃花心木
侥 汲
教学反思:
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对桃花心木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本课的字词、朗读等的预习大部分学生做的都很好,课上检查情况较好,个别学生书写时结构把握的不好,对课文的概括能力仍需加强。
9、桃花心木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4月14日 授课时间:4月21日第 8 周第 6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桃花心木》。(板书课题)
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写了些什么内容?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
二、品读课文,质疑解疑(15分)
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
2、启发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4、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有一箩筐的问题想问种树人,看——
出示相关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是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苗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枯萎吧?”
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心中深深的疑问。
5、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
6、自读种树人说的话,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7、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通过对话解决刚才的问题。
三、潜心会文,领会主旨(10分)
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益匪浅,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多媒体出示:“想到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
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简单补充张海迪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
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五、回归课文,深化感受(5分)
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出示——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充满旺盛的生命力了。”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六、总结(5分)
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成长为一棵抵御风雪,顽强生存的参天大树的确要付诸于不懈的努力,在挫折与逆境中锻炼、成长,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成才之路。
板书:
9、桃花心木
设疑 解惑 悟理
奇怪 不确定 独立成长
教学反思:
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明白了育苗人话的道理,但在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时,学生回答问题是语言运用不是十分恰当,说得不是很清楚。
5 O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1)语文第二册20课《小白兔和小灰兔》81页,全文共5个自然段,7个生字,7个认读字,课后3道练习题。
2)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写小白兔和小灰兔到老山羊家里去玩,小灰兔收下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籽,自己种菜,有吃不完的菜,还送给老山羊一担。对比之下,可以得出:“只有自己劳动,才有吃不完的菜。”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填空并理解句子的意思,能感悟出只有自己劳动,才能丰衣足食。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了解课文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小白兔说的话:“只有自己劳动,才有吃不完的菜。”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填空的演示文稿,菜籽, 4幅插图。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吗?谁愿意讲给大家听?
板书课题 20小白兔和小灰兔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自学要求。
(根据本班情况而定,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①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丢字。
②边读边圈出生字,画出词语,再读一读。
(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字,在语言环境中学字)
③同桌互相帮助,把课文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及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生字、生字组词,认读字组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什么事?
(可默读、轻声读、同桌读,自愿自主的选择自己的读书方式,抓课文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有的学生对比说:
20小白兔和小灰兔
要菜籽 要白菜
种白菜 吃白菜
收白菜 吃完了
送白菜 要白菜
讲道理 很奇怪
有的学生纵向说:小白兔——讲道理,小灰兔---很奇怪
(这样说的学生人数较少,水平较高,但不要求全会这样说,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所以要按顺序学习课文)
四、品读课文,理解语句。
一)学习第二段
1.小白兔和小灰兔到老山羊家里去玩,发生了什么事?(先说一说)
板书:送白菜、要白菜、要菜籽
(菜籽是什么样的看一看)
2.谁愿意读一读第2自然段,其它同学看图片
二)学习第三段,小白兔要了菜籽,回到家里干了什么?
①自己读一读第3自然段。
②读给你的同桌听。
③出示文稿,你会填空吗?
④把填上的字词读一读。(体会种菜的顺序)
⑤读一读这段话,想想小白兔是怎样种菜的?
我们和小白兔一起种白菜好吗?
(创设情况,使学生入情入境的'感悟劳动的辛苦为下文自己种,做铺垫)
师生共同表演,你们感觉怎么样?看看小白兔呢?(看图)
⑥比一比谁先背下来,(背诵积累)
三)学习第四段
小白兔辛勤的劳动,小灰兔呢?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一带而过略学)(看图)
四)学习第五段
小灰兔不劳动,没有吃的,怎么办呢?(出示文稿)
①轻声读一读这段话。注意闪动的字,想一想指谁?
他 你 我
小灰兔 小白兔 小白兔
②再读一读小白兔说的话,你会填空吗?
(一个同学在黑板上板书)
③试着把这句话背下来。
④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会怎么想?如果你是小灰兔会怎么做呢?(小组讨论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选择你喜欢的角色排练
(引导学生选小灰兔、老山羊、为下节课的表演做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故事并续编故事
2.分角色表演(难点)
3.学习写字(重点)
教学准备:6幅图画,头饰(山羊、灰、白兔)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回顾大意
(谈到哪段,贴哪幅图)
二、谁愿意把课文读一读(指名读)
观察画面,续编故事:
①先认真观察这4幅图,自己试着讲一讲,再讲给同桌听
②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怎么样了呢?(补贴2图)种菜、送菜
观察这2幅图,把故事续编出来,可以同桌、前后桌4人一同讨论完成
③找2个小组讲一讲。
三、分角色表演
①4人小组不变,分配角色,练习表演
②找一个组试演,台下同学补充,指导
③再展示表演
(体现学生是主体,不仅是演员,也是编导)
④学生兴趣很大,把本小组的表演改进,再演一演。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①用生字卡片读一读,把字音读正确
②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如:兔:别丢了一点。
您:上下宽窄大致相同,上“你”下“心”
完:元应占2/3
灰:灰与火有什么关系
饿:左窄右宽,注意“我”的占格
③总结识字方法:
按组成记忆(奇),按结构记忆(完)
与字形字义结合记忆(灰),与字形字音结合记忆(完)
与形近字结合记忆(饿、鹅),与词结合记忆(奇怪)
④写字强调把字写规范、写字姿式要正确
五、布置作业
1.把所编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和爸爸妈妈一起演一演
(课内延伸,课内外沟通)
语文教案 篇3
18. 广玉兰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12个生字,其中4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段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1、亲自去观察广玉兰。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12个生字,其中4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广玉兰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广玉兰。
板书10 广玉兰说说作者会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特别是描写、赞美广玉兰的词语。如幽香、洁净、高雅、皎洁、清丽。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4、交流自学情况。(1)生字词。(2)读书,纠错。
5、默读课文,质疑解疑。
6、浏览课文,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抽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指导朗读这一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观察路边的广玉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师有感情地描述第一小节,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
二:学习第二段。
1、轻声读读第二段,感受一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你最喜欢作者描写广玉兰的哪一段?
(1)学习第二小节。
(2)默读第二小节,主要写什么?
(3)从哪可看出,它的花儿洁净、高雅。读读,划划。
(4)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结合图片或食物感受一下广玉兰花儿的洁净、高雅。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读读第三小节,说说这一小节说什么。
(1)默读,划一划,广玉兰花开放时有哪几种形态?
(2)你觉得哪种形态最可爱或你最喜欢哪种形态?
(3)生说,相机出示图片。
(4)指导感情朗读。
(5)再读读这一小节,说说这一小节的结构。
过渡:广玉兰的花无论是含苞欲放还是全部绽开的都显得那么高雅,同学们你们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吗?
3、读读四、五自然段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可结合观察实物。
4、指导感情朗读。
过渡:无论是广玉兰的花还是它的叶,都给人们带来勃勃生机,怎能不令作者大加赞美。
5、齐读最后一小节。
三:总结。
同学们,这篇课文学完了,其实广玉兰在我们南京也广泛种植,你注意到了吗,在许多公园里、马路边都有广玉兰的身影,你留意过它们吗,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话要说吗?
四:作业。
1、在课文里找出三组意思相近的词语。
凋谢(凋落)纯洁(洁净)洁白(纯洁)
2、摘抄你喜欢的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朗读背诵课文。
2、观察一种植物,仿照课文第三段,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感受了广玉兰那纯洁、高雅的花儿,那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绿叶,这堂课我们就再来,读一读背一背。
二:朗读背诵。
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
相机指导背诵。
三:仿写。
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
从哪几方面来写花儿的形态的?
说说这一段的结构。
观察一种花,说说准备从哪几方面来写。
学生练习写。
交流。
四:作业。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19. 夹竹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2、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诵读。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画面,引导观察: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盆美丽的花,请看大屏幕,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夹(iā)竹桃)
没错,这美丽的花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请注意这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
2、夹竹桃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有没有同学对这个名字感兴趣?请大家结合图来研究研究,说说你的想法。(夹竹桃因为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因此人们给她取了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3、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观察她,看看她是什么样儿的,你觉得她怎样?(根、干、枝、叶、花)。
4、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曾为夹竹桃专门写下了一篇优美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第17课。
二、浏览课文,初知大意:
1、过渡:那么,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打开书好好读读课文。昨天,袁老师已经和大家初读了这篇,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回忆课文的大意。
2、学生交流大意。
3、在季先生笔下,浓墨重彩的展示的是夹竹桃的“花”。(板书:花)(“花”这个字是课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字。)
4、请同学们再认真默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夹竹桃“花”的自然段,在开头画上三角符号。然后读读这些自然段,看看夹竹桃的花有什么特点。
5、学生讨论:第2、4、5自然段。(花的特点暂不讨论。)
6、过渡:咱们六(1)班的同学真不简单!书读两遍,大意自现。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夹竹桃花的世界,去欣赏她、品味她……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谁愿意带我们到季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呢?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你看到了那两盆夹竹桃了吗,她是什么样儿的呢?用“——”画出直接描写花的语句,自读自悟,夹竹桃的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学生交流讨论:(联系画面)红色——火;白色——雪;不相容——融洽。(俗话说“水火不相容”。)
4、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有趣)
5、你是否真的觉得这景象奇妙而有趣?请你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有趣。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邀请几位“诸葛亮”出主意)。
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这么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来诵读记忆,看画面试背。
四、学习第3、4自然段:
1、过渡:第2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为什么接下来在第4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让我们来共同读读第4自然段。
2、自读自悟,这段写了什么。夹竹桃花期很长。(用最简练的文字来概括)
3、用“~~”画出描写夹竹桃花期很长的词句,自读自悟: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是怎样读出花期很长的。
4、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5、讨论:(1)、又开出、又长出(注意这句话中句号若是改成省略号就更准确地说明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2)、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迎风吐艳;
(3)、无不奉陪。(出示文字。)
6、有没有同学在读“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句话时,想到了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先请位同学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特别之处?
一百多字,十四种花,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离题”的内容呢?(展示十四种花,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7、了解到夹竹桃花期很长这一特点后,你对它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呢?(花期之长,韧性可贵!)你真的觉得它韧性可贵吗?请你读读这个反问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8、自由练读,揣摩如何读好这段话。全班交流。指名朗读,读后评议。请四位学生分句读,闭眼想象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可贵韧性。试背。
五、设置悬念:
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去领略她月下的扑朔迷离的风姿吧!
板书设计:
17、夹竹桃
花色——奇妙有趣
花期——韧性可贵
花影——?
20. 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习惯养成: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自学古诗、背诵古诗文的的习惯。
课前准备:多媒体学生了解作者,自学古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正确感知诗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回忆引入
1、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古诗?(让学生能有感情地背诵)你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
2、简介作者。
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明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与抗清英雄张苍水、抗金英雄岳飞并称西湖三杰。明成祖永乐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王冕(1287--1359),字元章,一字元肃,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经常以梅花自比,早年曾经借梅花自喻不接受官职,晚年还以梅花显示自己的清白本色,说:“野梅开花尚古色。”(《归来》)他的别号很多,有煮石山农、会稽山农、梅花屋主、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竹冠草人、梅叟、梅翁等。又因他的书斋叫“竹斋”,时人又称他为王竹斋或竹斋先生。他既是诗坛名家,又是丹青高手。他所画的《墨梅图》,神韵秀逸,令后人叹赏不已。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
①指名读,指导节奏。
石灰吟 墨梅
于谦 王冕
千锤/万击//出深山, 吾家/洗砚//池头树,
烈火/焚烧//若等闲。 朵朵/花开//淡墨痕。
粉骨/碎身//全不怕, 不要/人夸//颜色好,
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要/清气//满乾坤。
②正音:焚,墨,乾。
三、精读感知《石灰吟》
1、指导学生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逐字逐句理解。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①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吟诵。
②锤:敲打。击:撞击。
③若:好像。等闲:平常事。
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石头是经过多次的敲打撞击,才从大山上采下来。烈火焚烧自己,却也只把它当作平常事。即使身体粉碎变成了石灰,也不畏惧,还是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
4、看图想像意境,体会感情。
这里诗人以石灰自喻,表示宁为玉碎,不断瓦全的志气。
5、指导朗读。
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坚贞、高洁的志向,应用赞美、高亢的语调朗读。
四、总结学法,自学《墨梅》
1、总结《石灰吟》的学习方法。
①理解字词。②说说诗意。③看图想像。④朗读体会。
2、学生四人为一个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先让学生独立学习,然后遇到不懂的再互相帮助,老师可以以合作比较好的一组为模范,渗透性地进行全班指导。
3、师生讨论。
①理解字词:
吾:我。洗砚池:书画家洗毛笔砚台的水池。
池头:池边。树:这里指梅树。
夸:夸赞。清气:清香之气。乾坤:天地。
②指名说说诗意。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现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让人来夸赞梅花的颜色好看,只要让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③看图想像:作者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他在梅花身上寄寓了怎样的情操?
④朗读体会。
用自豪、高亢的语调反映出诗人的坚贞、纯洁。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集体朗读。
五、作业超市:
1.指导学生写字
锤焚这两个字要结合偏傍进行指导。
乾坤这两个字较为难写,注意左右的配合。
2.试着选一首诗有感情地背给同桌听。
3.完成字词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3、总结课文,了解写法。
教学重点:能较好的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回忆式引入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两首诗,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让学生谈点滴收获即可。)
2.由上引入感知诗的意境。
二、深化感知、品味诗境
1.同学们在我们的脑中有没有具有像石灰品质的这样人呢?
让学生充分谈出,以此引导学生认识这样的人是:
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2.让学生在有感情的读中再次感知石灰的这种高贵品质。
3.那么你们感觉王冕手中的梅花又有什么好的品质呢?
学生说优美纯洁也行,说美丽贞洁也可以。
三、指导背诵课文
1.看图朗读,体会诗歌意境。
2.自由练读,练背诵。
四、总结课文
1.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A: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B:寄寓了作者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2.这两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呢?
(都是咏物诗,托物明志,借物为喻,寄托作者高洁、坚贞的情怀)
五、作业指导:
指导完成练习册有关题目。
学习《石灰吟》。
1、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
《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
2、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2)抓字眼,明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3)想意境,悟诗情。
A.诗人写的是石灰,石灰有什么特点呢?(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B.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C.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深情厚谊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D.朗读全诗。
四、总结复习。
1.分组朗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语调停顿、语速都应该以据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而定。)
(2)练习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评读。)
2.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这两首古诗的写作特色。(这两首诗的特点是语言质朴,明白如话,没有华丽的词藻和雕琢的痕迹,但表现力极强,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思想感情,诗意极浓。这样的诗是达到了很高境界的诗。)
五、作业。
1.朗读背诵古诗。
2.运用归纳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选择一首古诗,试着自学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石灰所走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由“千锤万击”出深山,经历了“烈火焚烧”,已至“粉骨碎身”出毫无怨言,也无悲观之态,历经千般苦、万般难,终得“正果”——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作者笔下的“石灰”有着不怕苦、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此时诗中已不单单是石灰的形象写照,更是作者的人生追求——不畏权势,不同流合污,让其高洁的情操永留世间。
“墨梅须具梅花骨,人与梅花一样清。”现实中的王冕与其笔下梅花一样,傲立于严寒。作者借墨梅来表达自己淡泊名利,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状物而言情,托物而言志。作者们正是借石灰、墨梅寄托高洁、坚贞的情操。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文章语句简练的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以自读为主,因为文章语言浅显。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步骤
一、作者简介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住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代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安徽桐城县人,又是桐城人刘大槐的学生,是清代著名文派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古文辞类纂》,从历代作品中精选各类文体的名作,作为学习古文的范本,流传很广。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主张以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刘大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是刘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以考据辞章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义理。因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桐城人)。
本文是姚鼐在1774年冬游泰山后所写的游记。文章紧扣深冬时令和泰山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峥嵘苍劲的泰山。体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文章的顺序是:总写泰山的位置,记述登山的过程,山顶看日出,返回记建筑和观石刻,补记自然景观,循序渐进,有如一线贯穿,引人入胜。文章写景用笔不多,但能传出景物之神。侧面烘托为本文的主要写法。
二、全篇理路解说
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俗谓登泰山,指的是攀登它的主峰玉皇顶。玉皇顶则位于泰安市城北,古称东岳;亦称岱山、岱宗,主要景点有南天门、仙人桥、日观峰、舍身崖等,著名建筑有岱祠、碧韦元君祠等。这些都跟文章理路有关,所以先做交代。
一般人游泰山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在日观峰看日出,因此,本文先以汶水和济水为参照物,指出泰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再以古长城(齐长城)为参照物指出日观峰的位置,这就预示了作者将有登山之举。以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按游踪写,分两大层:前一层记登山及观日出;后一层记泰山古建筑、石刻、地质状况及动杆物等,皆游中所见。在记游踪时也标明了时间,如登山是12月丁未日(28日),望晚到达山顶;观日出是戊申日(29日)五鼓,日出后再参观古建筑及石刻等。文章脉络十分清晰。
《登泰山记》记述了作者同友人登泰山的两天游程,再现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是山水游记中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
全文共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物。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地理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作手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为参照物,点明泰山的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之一。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地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最后写到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的壮阔。
第三段,主要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描写的一个重点。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先以日观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所见的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
三、讲授文章第一自然段。
1、字词:
古今异义:阳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现无此意,今一般用于阳光,表面等。句意: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
虚词:
当: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词语活用:西、东向西,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判断句。)
文段翻译:
泰山的南面,汶(WEI)水向西流;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泰山北面的水都流入济水,在南北面山谷的分界处,是古长城。最高处是日观峰,在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作业设计: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登泰山记姚鼐
讲授文章第一自然段。
字词:
古今异义:阳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现无此意,今一般用于阳光,表面等。句意: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
虚词:
当: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词语活用:西、东向西,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判断句。)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叽、喳”等8个生字。会写“羽、领”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一个“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生情
播放课件:音乐伴着鸟鸣,教师朗诵,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二、朗读感悟,初识生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自读课文,侧重读准字音。
⑵ 同桌互读互查。
2、赛读课文,流利通顺。注意“蓬、棱、崭、喳”。
3、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⑴ 争当“最活泼的小鸟”。通过读表现出来。
⑵ 争当可爱的“红领巾”。先明确文中的“红领巾”是指谁,再引导用坚定的语气读“请爱护小鸟”一句。
⑶ 争当“善于赞美的小鸟”。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最后一句。
4、多读,找规律,引导背诵。
⑴ 引导发现:将三小节做一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⑵ 与同桌以问答的形式读书。
⑶ 与好朋友以问答的形式试背。
三、开展游戏,巩固识字
1、“分分捡捡”,找出自己已经学会的字,告诉大家你在哪见过。
2、“听听找找”。
3、“小猴子学样”,师出字,生做动物。
4、“猜猜看”:让生根据生字的局部猜字。
四、引导创新和实践
课下仔细观察本课生字,试着编字迷或画迷。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5篇】相关文章: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6篇04-05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九篇03-17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9篇08-13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锦集6篇03-05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汇总6篇02-10
【必备】语文教案五篇05-29
【必备】语文教案三篇04-09
【必备】语文教案四篇04-01
【必备】语文教案10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