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2-01-30 12:43:4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培养对于低年纪学生尤为重要。

  三维目标:

  知识性: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了解短文共有几句话。

  能力性: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准确、明白地回答短文中的问题。

  情感性: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准确、明白地回答短文中的问题。

  复习过程:

  一、复习

  要读懂短文需要注意什么?

  生:1、认真读短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

  2、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多读几遍短文,联系上下文理解。

  设计意图: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和实际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二、回顾短文中常出现的知识点。

  (一)认识句号、问好、感叹号。根据标点符号写句子。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出示一段话,数数共几句?

  [这个环节,可以让孩子自己说说已学过的可以表示一句话的标点符号有哪些,再用不同的标点说话加深印象,说句子时注意提醒孩子要说完整句。]

  (二)认识描写颜色的词。写出表示颜色的词:______ ___ __

  师适机指导:五颜六色、五彩这两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吗?

  找出短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三)、出示例文

  公园里的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公园里面到处是鲜花的海洋。

  在鲜花的海洋上,来了一群会飞的花朵,他们是漂亮的蝴蝶。看,小小的蝴蝶,拍着五颜六色的翅膀,在花海里飞舞,多好看啊!

  认真阅读短文,说说“海洋”指的是公园里的什么?

  师指导:找不出答案一定要多读短文,联系上下文。

  四、练习(期末提纲)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1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海、洋、样、妹、两、粗、提”。

  3、感受雨后兄妹俩嬉戏的快乐情境,体会哥哥对妹妹的关爱之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雨吗?下完雨你喜欢做什么啊?我们来看看别的小朋友在雨后做什么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2、指名读。

  3、出示生字,在课文中找出来大声读一读。

  4、小组内学习生字。

  5、老师检查。

  6、全班交流扩充词语。

  三、理解课文

  1、自己朗读课文,遇到问题做记号。

  2、读课文,自己读明白了哪些?

  3、小组交流读懂的地方。

  4、指名说。

  5、感情朗读。

  四、拓展延伸

  雨给你带来过开心吗?把你开心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卡片出示生字,开火车检查。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会写的字,指名读。

  2、小组内识记生字。

  3、全班汇报。

  4、给生字组词。

  5、观察田字格里字的位置,想想怎么写好看。

  6、描红,试写。

  7、小组内互评,谁写得好,好在哪儿。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2、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运用生活体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引导法美点寻踪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用手示意不发任何声响)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声音,你有何感想?(恐惧、害怕、失落等)是的,有的人平时粗心大意忽略了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起,让我们回到有声的世界。现在我们来一次听力大比拼,请同学们拿出笔,依次记录下你听的声音,看看大家是否是生活的有心人。(课件展示)

  恩,很棒,为你们鼓掌!发现大家都有敏锐的听力。而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声音的存在,才会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更加的生机勃勃。今天,我们将走进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到的》这篇课文,一起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认真听,说说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讲了声音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告诉我们要善于用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关注声音世界

  2、既然作者要我们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应该用心地、努力地去听呢?(大屏幕显示题目)

  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值得我们去用心聆听的。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选择和思考,这样声音不仅“好听”而且“有益”,可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得到很多乐趣。

  3、但是也并非所有拥有健康的耳朵的人都能听到这个世界上的美妙的声音的。作者还在文章当中提到了一种人——“木头人”,那么作者所说的木头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人呢?(大屏幕显示题目)

  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作者所说的“木头人”是指一个“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人,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鼓掌,大家批评时,他跟着摇头。他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

  三、美点追踪

  刚才同学们说课文富有诗情画意,很美!美在哪儿?

  1、现在请同学再一次大声的自由读课文,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并说说理由。

  2、合作探究:(出示探究问题):课文美,美在哪里?

  3、讨论、交流,明确

  a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句子或语段勾划出来,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b四人小组交流。

  c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不好说一定要喜欢这句话,或者那句话,只要学生自己喜欢就可以,但一定要有理由,能言之成理就是好答案。)

  (1)课文的语言美在:

  ①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

  “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②运用排比,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十五》,来自网!/jaFile/2010112010074825.com

  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2、3段构成排比——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5、6、7段构成排比——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③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

  ④第二人称的运用,如话家常,娓娓道来,亲切自然

  (2)内容别致:声音无时不在,无所不有,但由于粗心大意,感觉迟钝我们忽略了许多美妙的声音。作者用充满诗请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让我们伴随声音一同成长,在美妙的声音陪伴下,让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快乐,更有情趣。

  (3)标题设置悬念,诱人猜想,寄予对读者无限的期翼和信赖,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4)1-3蒲公英梳头的声音

  蚂蚁跑步的声音富有诗意却细微得难以察觉

  雪花飘落的声音

  4-7风吹声

  动物声习以为常,不被留意

  水声

  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的“无声”写起,那么世界上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之列了。强调用“心”听,于无声之处听惊雷。

  (5)结尾没有作一般的总结或引申,而是建议做几个声音游戏,在游戏中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一步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4、归纳总结:课文的美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语言、意蕴、结构

  5、朗读1-3段

  (1)请一个同学读1-3段,感受语言的美

  (2)指导朗读(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节奏要舒缓一些)

  (3)分段朗读,女生第一段,男生第二段,齐读第三段

  四、质疑问难

  对课文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①例如: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明确: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当然也就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五、拓展延伸

  1、生活感悟: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被忽视的声音,请各位同学找寻生活中的声音,把你喜欢或不喜欢的声音告诉大家,并简单谈谈原因和感受。

  听一段音乐,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的画面,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六、作业布置(机动安排)

  1、老师相信,细心的你一定也听到过许多别人不曾听到的声音,只要拥有一颗宝贵的童心和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就能听到了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模仿课文1-3自然段的写法,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你心中的声音六、归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文章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感受到了什么呢?

  是的,只要我们怀着一课热爱生活的心,去听,去看,去想,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滋有味。

  我们领悟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少音乐,而是缺少捕捉音乐的耳朵;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感受爱的心灵。把眼睛叫醒,把耳朵叫醒,把心灵叫醒!

  2、最后,让我们在金海心《把耳朵叫醒》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让我们把耳朵叫醒,用心去感受生活,相信:你一定会听到的!

  七、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仿写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认识生活中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懂得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讨论,了解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续写诗歌。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明白了无论遇到再大的诱惑,也应该遵守规则。可是在生活中却有一些人不能遵守规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规则”这个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大家齐读课题,这句是个什么?再读课题,这句什么意思?带着理解再读。这些人在规则面前怎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大家先看学习目标。

  出示目标

  二、检测。

  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生词:

  喂养 翻越 界栏 横穿 快捷 搁下 顺序 抢座

  满不在乎 瞪起眼睛

  (强调喂、横、序、搁、抢 的写法,听写生字)

  3、指名读文。

  (四名同学,每人一节,其他学生注意听,他们有什么优点值得学习,有什么建议需要给他们提出来。)

  三、交流释疑

  课文大家读的准确、流利了,相信课文的内容大家一定会理解的更好。

  自学提示

  1、自己默读诗歌,用“~~~~”画出课文中都讲了那些规则?用“——”画出文中的孩子是怎样做的,为什么那样做?想想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2、组内交流,准备在班级展示。

  小组在班级交流,教师板书。

  3、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把课文读一遍, 想一想规则写得“明明白白”,为什么有人不遵守?

  (在规则面前只为自己着想,不自觉,缺乏公德意识。)

  4、想想你从文中都明白了什么?

  5、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和同桌说一说。

  6、补充资料,

  (1)、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20xx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伤。

  (2)、由于游人不遵守动物园管理规则乱投喂食物,致使部分动物死亡。

  (3)、由于有些工厂不遵守环境保护规则随意向江河投放有毒污水,致使部分鱼类无法生存… …

  看完这些资料,你最想说什么,(遵守规则很重要,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

  四、快乐习作,

  结合生活,仿写诗歌:

  谁说没有规则?

  明明白白写着:

  -----------------------------。

  问他为什么?

  ----------------------------。

  全班交流,评议作品。

  五、积累规则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园。 —— (孟子)

  2、只有按照正当的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 于动物。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同学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与我们密不可分,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学生。我相信,只要人人都遵守规则,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六、老师寄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定规则是为大家,

  遵守规则才是美德。

  我们人人遵守规则,

  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七、阅读

  《让规则看世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是什么?

  八、作业:

  必做:积累课文中重点词语和语句,写摘录笔记上。

  选做:阅读课外拓展书上《让规则看守世界》。

  板书

  不准喂动物食品

  请走天桥和地下通道 遵守规则,

  不准乱扔垃圾 共建美好生活

  请按顺序排队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黄河的主人》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驽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的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课文按照人们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的规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顺序来结构全文。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汹涌奔流的黄河足以让作者赞叹不已,然而更使作者惊叹的是在湍急的黄河上还有羊皮筏子铁浪前进,如履平地,而且还载着六七个人,文章到此,场面惊心动魄。行文处处充满惊奇,扣人心弦,易于引起读者的高度注意。羊皮筏子的乘客在急流中谈笑风生,勇敢大胆,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震撼了读者的心,让人感到人类的伟大与不平凡。因而作者由衷地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纵观全篇课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是培养学生感悟文字,积累语言,提高语言修养的佳篇。

  因为学生没有真正感受过黄河那波浪滔天的气势,更无法目睹艄公那精湛的驾船技术,所以透过文本感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有一定得难度。针对以上学情,结合四年级教材的特点及新课标理念,我们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准确找出最能体现本课中心思想的句子,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4. 道理。

  5. 能结合课文内容,激发挑战大自然的豪迈气概。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和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四、设计理念:

  1.以读为本。以语言文字为“根”,通过情境展示、拓展阅读、自悟讨论、情感朗读等方法,始终引领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感悟、品味、赏析和运用中,理解艄公“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的人物形象,使学生从黄河的磅礴气势,羊皮筏子的小而轻,面对艰难险阻艄公的表现、乘客的谈笑风生等方面来理解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镇静的风采。让学生在自主积极的阅读实践中来获得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启迪。

  2.读写结合。课文是读与写的例子,要用好这个资源,创设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学生理解感悟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创设“当艄公遇到艰难险阻时的不同场面会怎么做怎么想”的情境,让他们及时表达,从而把写作字训练和学生心灵的感悟有机结合起来。

  五、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把她分为四大板块

  一、多管齐下,感受黄河的壮美

  首先复习文中词语,让学生在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

  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心中的黄河,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气势,读出黄河的壮为了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内容,可以通过黄河的视频欣赏,引导学生感悟眼前的黄河的汹涌澎湃的景象。

  (简评:这一个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黄河的惊涛骇浪所带给作者的震撼。)

  二、赏读结合,体验筏子的惊险

  这个环节可以分三步进行:

  1.认识筏子。出示筏子的图片并介绍让学生体会筏子的渺小,从而认识水上这一交通工具。并介绍一些筏子的驾驶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艄公的技术高超。

  2.文字感受筏子。学习2-3小节,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作者看到筏子后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这其中抓住重点句是数数的和一个小小的“啊”字进行品读,感受作者的那份担心、惊讶,体会筏子在黄河上的那份惊险。

  3.创设情境,体会乘坐的险。老师设问:如果是你,敢坐这样的筏子吗?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乘坐羊皮让人胆战心惊的情景。然后老师过渡引入:如果是我在作者袁鹰的旁边,我也不敢,即使上了,也是死死抓住羊皮筏子上的竹杆,双眼紧闲,不敢看一眼,因为脚下就是滚滚的黄河。

  (这一个环节由直观图片到抽象的文字,再到直观的影像让学生对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那份惊险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感悟到乘筏的心惊胆寒的体验,为下文感悟人物品质做了反衬与铺垫。)

  三、读写结合,感悟艄公的形象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

  首先,老师老师渲染情境,动情描述在这样的情境下第一次坐羊皮筏子的人的感受。

  接着,学习第六自然段。

  老师引导:看一看,课文中乘客们怎们样呢?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一下,他们谈笑风生,可能会谈些什么,说些什么,笑些什么呢?为什么乘客们会谈笑风生呢?

  引导学生感悟,他们是凭着对艄公的信任才会如此的谈笑风生,那艄公又凭什么赢得乘客的信任?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呢?课文没有具体的描写,仅用了一句话来写:“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的.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黄河水势,大胆破浪前行。”如果仅凭这一句话就让学生去感悟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学生很难形成具体形象的认识。而这又是文本的主旨所在。为此,老师首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一句话,深入到文本,自读自悟,互论互品,用自己的话谈谈梢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分别表现在哪里?读相关的句子,适当地点拨、评价,让学生读中有思,有感,有悟;

  之后,创设具体的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再一次走进艄公,深入艄公的内心世界,去发现艄公能战胜黄河的其它原因。老师设计在艄公驾筏行进过程中遇到的不同情况是怎么解决的,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当时的场景写下来,这样不仅丰富了对文本的内容,又深化了对艄公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形成鲜活的印象,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达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评价: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抓住通过想象具体的语言情境来感悟人物品质,与文本对话,把握了文章的主要意图。同时,以“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潜心会文,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将自己的认识不断完善。)

  四、化文为诗,升华艄公的精神

  1.学生从外到内认识了艄公,认识了这样一位看似普通却不普通的人物。在教学最后一自然段时,以诗歌的形式在屏幕显示,先让学生自由练读,然后采取师生配合朗读,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再一次面对滚滚的黄河,面对滚滚黄河上的艄公,升华对艄公精神品质的理解——因为他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终于成了这黄河的主人。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知识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理解寓言的寓意;

  2.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寓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设想]

  先读通原文,整体感知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是理解寓言的前提;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领悟故事的寓意,这是阅读的中心环节;最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寓言给予自己的启示,并进行语言积累,这是阅读的标的。朗读贯穿始终,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抢答成语:

  展示课件一:

  学生看图说成语,比赛抢答——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2.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六个成语,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展示课件二,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6分钟)——读准确,读通畅

  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这篇课文同学们作过预习,现在,老师检查一下朗读的情况。

  1.学生齐读一遍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要求字音准确,发音饱满。

  展示课件三:

  其父(fǔ)曰父(fù)子相

  其马将(jiāng)胡骏马而归使关羽将(jiàng)三万兵至益阳

  堕而折(shé)其髀损兵折(shé)将

  2.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要求读得抑扬顿挫(要注意停顿,要分出轻重,读出语气)。

  展示课件四: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此/何遽/不为福乎?↗

  三.再读(8分钟)——通文意,析情节

  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须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内容。

  1.通文意: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强调下面重点词语(古今异义)的意义:

  展示课件五:

  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

  居(经过)数月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喜欢)骑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2.理关系: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请指出“塞翁”、“善术者”、“其父”、“其子”、“父子”各指代谁?(如果能

  启发学生自己提出,并由此引起争论效果就更好)

  3.析情节:此故事情节可分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情节各部分的内容: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4.复述故事:采用比赛形式,让学生对照图片进行复述(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为下面研读课文作准备。

  (1)展示课件六请男生对照“失马”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2)展示课件七请女生对照“得马”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3)展示课件八请男生对照“折髀”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4)展示课件九请女生对照“相保”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四.研读(15分钟)——提问题,探寓意

  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来探究寓言的寓意。

  1.教师指示思考的角度

  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从塞翁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从坏事和好事之间的关系来看。

  2.合作研讨,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研讨的角度:

  (1)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讨论、点拨: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从“塞翁”能沉着冷静的静观事情的变化来看(面对一系列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不惊?)

  (紧紧抓住“塞翁”那三句话来思考。也可让学生读读那三句反问句,通过揣摩语气来达到目的。)

  讨论、点拨: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好像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他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乐天知命,不因祸福而悲喜,不以得失为怀。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事物应当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

  讨论、点拨: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欢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

  由此我们可知: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简要板书,见上)

  老师可以顺势点拨: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俗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黑体字板书)

  3.质疑或激疑:

  (1)在塞翁看来,好事可变成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给我们的感觉好像好就是坏,福就是祸,难道两者之间就没有区别了吗?

  点拨:是的,尽管“塞翁”能洞悉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但他混淆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淖。同时,他那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也是不宜提倡的。

  (2)尽管那些“近塞之人”他们不知道祸福相互转化的道理,但我总觉得文末以“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来反衬“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格调低。

  点拨:当外敌入侵时,那些“近塞之人”能拿起武器,以死报国,死得光荣。而“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显得消极不可取。这是作者的局限性所在。

  (如有学生提出诸如此类的质疑,老师要大加表扬,因为此时正是学生迸发创造火花的时候,要备加爱护,给予肯定。)

  五.联读(5分钟)——联生活,谈体会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讨论、小结: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2.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因为好坏、福祸、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处事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

  4.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

  5.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然,处逆不惊.

  …………

  六.积读(3分钟)——背课文,积成语

  1.背读课文。

  2.积累成语。

  请学生比赛列举含“马”字的成语,然后展示课件八,读记成语。

  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刘安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祸)(福)(祸)(福)

  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推荐】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推荐】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相关文章:

【推荐】语文教案模板集合5篇12-30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5篇08-11

【推荐】语文教案范文合集6篇08-09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7篇01-11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8篇01-05

【推荐】语文教案范文锦集6篇01-08

【推荐】语文教案范文汇编5篇12-15

语文《雨中》教案范文12-09

【推荐】大班教案范文集合7篇07-19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推荐】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培养对于低年纪学生尤为重要。

  三维目标:

  知识性: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了解短文共有几句话。

  能力性: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准确、明白地回答短文中的问题。

  情感性: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准确、明白地回答短文中的问题。

  复习过程:

  一、复习

  要读懂短文需要注意什么?

  生:1、认真读短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

  2、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多读几遍短文,联系上下文理解。

  设计意图: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和实际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二、回顾短文中常出现的知识点。

  (一)认识句号、问好、感叹号。根据标点符号写句子。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出示一段话,数数共几句?

  [这个环节,可以让孩子自己说说已学过的可以表示一句话的标点符号有哪些,再用不同的标点说话加深印象,说句子时注意提醒孩子要说完整句。]

  (二)认识描写颜色的词。写出表示颜色的词:______ ___ __

  师适机指导:五颜六色、五彩这两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吗?

  找出短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三)、出示例文

  公园里的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公园里面到处是鲜花的海洋。

  在鲜花的海洋上,来了一群会飞的花朵,他们是漂亮的蝴蝶。看,小小的蝴蝶,拍着五颜六色的翅膀,在花海里飞舞,多好看啊!

  认真阅读短文,说说“海洋”指的是公园里的什么?

  师指导:找不出答案一定要多读短文,联系上下文。

  四、练习(期末提纲)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1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海、洋、样、妹、两、粗、提”。

  3、感受雨后兄妹俩嬉戏的快乐情境,体会哥哥对妹妹的关爱之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雨吗?下完雨你喜欢做什么啊?我们来看看别的小朋友在雨后做什么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2、指名读。

  3、出示生字,在课文中找出来大声读一读。

  4、小组内学习生字。

  5、老师检查。

  6、全班交流扩充词语。

  三、理解课文

  1、自己朗读课文,遇到问题做记号。

  2、读课文,自己读明白了哪些?

  3、小组交流读懂的地方。

  4、指名说。

  5、感情朗读。

  四、拓展延伸

  雨给你带来过开心吗?把你开心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卡片出示生字,开火车检查。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会写的字,指名读。

  2、小组内识记生字。

  3、全班汇报。

  4、给生字组词。

  5、观察田字格里字的位置,想想怎么写好看。

  6、描红,试写。

  7、小组内互评,谁写得好,好在哪儿。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2、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运用生活体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引导法美点寻踪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用手示意不发任何声响)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声音,你有何感想?(恐惧、害怕、失落等)是的,有的人平时粗心大意忽略了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起,让我们回到有声的世界。现在我们来一次听力大比拼,请同学们拿出笔,依次记录下你听的声音,看看大家是否是生活的有心人。(课件展示)

  恩,很棒,为你们鼓掌!发现大家都有敏锐的听力。而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声音的存在,才会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更加的生机勃勃。今天,我们将走进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到的》这篇课文,一起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认真听,说说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讲了声音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告诉我们要善于用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关注声音世界

  2、既然作者要我们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应该用心地、努力地去听呢?(大屏幕显示题目)

  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值得我们去用心聆听的。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选择和思考,这样声音不仅“好听”而且“有益”,可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得到很多乐趣。

  3、但是也并非所有拥有健康的耳朵的人都能听到这个世界上的美妙的声音的。作者还在文章当中提到了一种人——“木头人”,那么作者所说的木头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人呢?(大屏幕显示题目)

  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作者所说的“木头人”是指一个“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人,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鼓掌,大家批评时,他跟着摇头。他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

  三、美点追踪

  刚才同学们说课文富有诗情画意,很美!美在哪儿?

  1、现在请同学再一次大声的自由读课文,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并说说理由。

  2、合作探究:(出示探究问题):课文美,美在哪里?

  3、讨论、交流,明确

  a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句子或语段勾划出来,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b四人小组交流。

  c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不好说一定要喜欢这句话,或者那句话,只要学生自己喜欢就可以,但一定要有理由,能言之成理就是好答案。)

  (1)课文的语言美在:

  ①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

  “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②运用排比,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十五》,来自网!/jaFile/2010112010074825.com

  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2、3段构成排比——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5、6、7段构成排比——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③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

  ④第二人称的运用,如话家常,娓娓道来,亲切自然

  (2)内容别致:声音无时不在,无所不有,但由于粗心大意,感觉迟钝我们忽略了许多美妙的声音。作者用充满诗请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让我们伴随声音一同成长,在美妙的声音陪伴下,让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快乐,更有情趣。

  (3)标题设置悬念,诱人猜想,寄予对读者无限的期翼和信赖,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4)1-3蒲公英梳头的声音

  蚂蚁跑步的声音富有诗意却细微得难以察觉

  雪花飘落的声音

  4-7风吹声

  动物声习以为常,不被留意

  水声

  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的“无声”写起,那么世界上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之列了。强调用“心”听,于无声之处听惊雷。

  (5)结尾没有作一般的总结或引申,而是建议做几个声音游戏,在游戏中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一步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4、归纳总结:课文的美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语言、意蕴、结构

  5、朗读1-3段

  (1)请一个同学读1-3段,感受语言的美

  (2)指导朗读(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节奏要舒缓一些)

  (3)分段朗读,女生第一段,男生第二段,齐读第三段

  四、质疑问难

  对课文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①例如: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明确: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当然也就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五、拓展延伸

  1、生活感悟: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被忽视的声音,请各位同学找寻生活中的声音,把你喜欢或不喜欢的声音告诉大家,并简单谈谈原因和感受。

  听一段音乐,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的画面,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六、作业布置(机动安排)

  1、老师相信,细心的你一定也听到过许多别人不曾听到的声音,只要拥有一颗宝贵的童心和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就能听到了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模仿课文1-3自然段的写法,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你心中的声音六、归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文章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感受到了什么呢?

  是的,只要我们怀着一课热爱生活的心,去听,去看,去想,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滋有味。

  我们领悟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少音乐,而是缺少捕捉音乐的耳朵;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感受爱的心灵。把眼睛叫醒,把耳朵叫醒,把心灵叫醒!

  2、最后,让我们在金海心《把耳朵叫醒》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让我们把耳朵叫醒,用心去感受生活,相信:你一定会听到的!

  七、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仿写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认识生活中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懂得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讨论,了解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续写诗歌。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明白了无论遇到再大的诱惑,也应该遵守规则。可是在生活中却有一些人不能遵守规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规则”这个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大家齐读课题,这句是个什么?再读课题,这句什么意思?带着理解再读。这些人在规则面前怎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大家先看学习目标。

  出示目标

  二、检测。

  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生词:

  喂养 翻越 界栏 横穿 快捷 搁下 顺序 抢座

  满不在乎 瞪起眼睛

  (强调喂、横、序、搁、抢 的写法,听写生字)

  3、指名读文。

  (四名同学,每人一节,其他学生注意听,他们有什么优点值得学习,有什么建议需要给他们提出来。)

  三、交流释疑

  课文大家读的准确、流利了,相信课文的内容大家一定会理解的更好。

  自学提示

  1、自己默读诗歌,用“~~~~”画出课文中都讲了那些规则?用“——”画出文中的孩子是怎样做的,为什么那样做?想想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2、组内交流,准备在班级展示。

  小组在班级交流,教师板书。

  3、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把课文读一遍, 想一想规则写得“明明白白”,为什么有人不遵守?

  (在规则面前只为自己着想,不自觉,缺乏公德意识。)

  4、想想你从文中都明白了什么?

  5、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和同桌说一说。

  6、补充资料,

  (1)、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20xx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伤。

  (2)、由于游人不遵守动物园管理规则乱投喂食物,致使部分动物死亡。

  (3)、由于有些工厂不遵守环境保护规则随意向江河投放有毒污水,致使部分鱼类无法生存… …

  看完这些资料,你最想说什么,(遵守规则很重要,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

  四、快乐习作,

  结合生活,仿写诗歌:

  谁说没有规则?

  明明白白写着:

  -----------------------------。

  问他为什么?

  ----------------------------。

  全班交流,评议作品。

  五、积累规则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园。 —— (孟子)

  2、只有按照正当的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 于动物。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同学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与我们密不可分,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学生。我相信,只要人人都遵守规则,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六、老师寄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定规则是为大家,

  遵守规则才是美德。

  我们人人遵守规则,

  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七、阅读

  《让规则看世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是什么?

  八、作业:

  必做:积累课文中重点词语和语句,写摘录笔记上。

  选做:阅读课外拓展书上《让规则看守世界》。

  板书

  不准喂动物食品

  请走天桥和地下通道 遵守规则,

  不准乱扔垃圾 共建美好生活

  请按顺序排队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黄河的主人》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驽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的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课文按照人们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的规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顺序来结构全文。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汹涌奔流的黄河足以让作者赞叹不已,然而更使作者惊叹的是在湍急的黄河上还有羊皮筏子铁浪前进,如履平地,而且还载着六七个人,文章到此,场面惊心动魄。行文处处充满惊奇,扣人心弦,易于引起读者的高度注意。羊皮筏子的乘客在急流中谈笑风生,勇敢大胆,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震撼了读者的心,让人感到人类的伟大与不平凡。因而作者由衷地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纵观全篇课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是培养学生感悟文字,积累语言,提高语言修养的佳篇。

  因为学生没有真正感受过黄河那波浪滔天的气势,更无法目睹艄公那精湛的驾船技术,所以透过文本感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有一定得难度。针对以上学情,结合四年级教材的特点及新课标理念,我们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准确找出最能体现本课中心思想的句子,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4. 道理。

  5. 能结合课文内容,激发挑战大自然的豪迈气概。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和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四、设计理念:

  1.以读为本。以语言文字为“根”,通过情境展示、拓展阅读、自悟讨论、情感朗读等方法,始终引领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感悟、品味、赏析和运用中,理解艄公“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的人物形象,使学生从黄河的磅礴气势,羊皮筏子的小而轻,面对艰难险阻艄公的表现、乘客的谈笑风生等方面来理解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镇静的风采。让学生在自主积极的阅读实践中来获得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启迪。

  2.读写结合。课文是读与写的例子,要用好这个资源,创设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学生理解感悟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创设“当艄公遇到艰难险阻时的不同场面会怎么做怎么想”的情境,让他们及时表达,从而把写作字训练和学生心灵的感悟有机结合起来。

  五、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把她分为四大板块

  一、多管齐下,感受黄河的壮美

  首先复习文中词语,让学生在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

  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心中的黄河,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气势,读出黄河的壮为了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内容,可以通过黄河的视频欣赏,引导学生感悟眼前的黄河的汹涌澎湃的景象。

  (简评:这一个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黄河的惊涛骇浪所带给作者的震撼。)

  二、赏读结合,体验筏子的惊险

  这个环节可以分三步进行:

  1.认识筏子。出示筏子的图片并介绍让学生体会筏子的渺小,从而认识水上这一交通工具。并介绍一些筏子的驾驶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艄公的技术高超。

  2.文字感受筏子。学习2-3小节,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作者看到筏子后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这其中抓住重点句是数数的和一个小小的“啊”字进行品读,感受作者的那份担心、惊讶,体会筏子在黄河上的那份惊险。

  3.创设情境,体会乘坐的险。老师设问:如果是你,敢坐这样的筏子吗?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乘坐羊皮让人胆战心惊的情景。然后老师过渡引入:如果是我在作者袁鹰的旁边,我也不敢,即使上了,也是死死抓住羊皮筏子上的竹杆,双眼紧闲,不敢看一眼,因为脚下就是滚滚的黄河。

  (这一个环节由直观图片到抽象的文字,再到直观的影像让学生对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那份惊险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感悟到乘筏的心惊胆寒的体验,为下文感悟人物品质做了反衬与铺垫。)

  三、读写结合,感悟艄公的形象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

  首先,老师老师渲染情境,动情描述在这样的情境下第一次坐羊皮筏子的人的感受。

  接着,学习第六自然段。

  老师引导:看一看,课文中乘客们怎们样呢?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一下,他们谈笑风生,可能会谈些什么,说些什么,笑些什么呢?为什么乘客们会谈笑风生呢?

  引导学生感悟,他们是凭着对艄公的信任才会如此的谈笑风生,那艄公又凭什么赢得乘客的信任?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呢?课文没有具体的描写,仅用了一句话来写:“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的.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黄河水势,大胆破浪前行。”如果仅凭这一句话就让学生去感悟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学生很难形成具体形象的认识。而这又是文本的主旨所在。为此,老师首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一句话,深入到文本,自读自悟,互论互品,用自己的话谈谈梢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分别表现在哪里?读相关的句子,适当地点拨、评价,让学生读中有思,有感,有悟;

  之后,创设具体的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再一次走进艄公,深入艄公的内心世界,去发现艄公能战胜黄河的其它原因。老师设计在艄公驾筏行进过程中遇到的不同情况是怎么解决的,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当时的场景写下来,这样不仅丰富了对文本的内容,又深化了对艄公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形成鲜活的印象,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达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评价: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抓住通过想象具体的语言情境来感悟人物品质,与文本对话,把握了文章的主要意图。同时,以“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潜心会文,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将自己的认识不断完善。)

  四、化文为诗,升华艄公的精神

  1.学生从外到内认识了艄公,认识了这样一位看似普通却不普通的人物。在教学最后一自然段时,以诗歌的形式在屏幕显示,先让学生自由练读,然后采取师生配合朗读,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再一次面对滚滚的黄河,面对滚滚黄河上的艄公,升华对艄公精神品质的理解——因为他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终于成了这黄河的主人。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知识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理解寓言的寓意;

  2.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寓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设想]

  先读通原文,整体感知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是理解寓言的前提;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领悟故事的寓意,这是阅读的中心环节;最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寓言给予自己的启示,并进行语言积累,这是阅读的标的。朗读贯穿始终,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抢答成语:

  展示课件一:

  学生看图说成语,比赛抢答——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2.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六个成语,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展示课件二,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6分钟)——读准确,读通畅

  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这篇课文同学们作过预习,现在,老师检查一下朗读的情况。

  1.学生齐读一遍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要求字音准确,发音饱满。

  展示课件三:

  其父(fǔ)曰父(fù)子相

  其马将(jiāng)胡骏马而归使关羽将(jiàng)三万兵至益阳

  堕而折(shé)其髀损兵折(shé)将

  2.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要求读得抑扬顿挫(要注意停顿,要分出轻重,读出语气)。

  展示课件四: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此/何遽/不为福乎?↗

  三.再读(8分钟)——通文意,析情节

  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须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内容。

  1.通文意: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强调下面重点词语(古今异义)的意义:

  展示课件五:

  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

  居(经过)数月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喜欢)骑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2.理关系: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请指出“塞翁”、“善术者”、“其父”、“其子”、“父子”各指代谁?(如果能

  启发学生自己提出,并由此引起争论效果就更好)

  3.析情节:此故事情节可分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情节各部分的内容: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4.复述故事:采用比赛形式,让学生对照图片进行复述(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为下面研读课文作准备。

  (1)展示课件六请男生对照“失马”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2)展示课件七请女生对照“得马”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3)展示课件八请男生对照“折髀”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4)展示课件九请女生对照“相保”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四.研读(15分钟)——提问题,探寓意

  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来探究寓言的寓意。

  1.教师指示思考的角度

  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从塞翁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从坏事和好事之间的关系来看。

  2.合作研讨,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研讨的角度:

  (1)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讨论、点拨: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从“塞翁”能沉着冷静的静观事情的变化来看(面对一系列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不惊?)

  (紧紧抓住“塞翁”那三句话来思考。也可让学生读读那三句反问句,通过揣摩语气来达到目的。)

  讨论、点拨: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好像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他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乐天知命,不因祸福而悲喜,不以得失为怀。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事物应当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

  讨论、点拨: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欢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

  由此我们可知: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简要板书,见上)

  老师可以顺势点拨: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俗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黑体字板书)

  3.质疑或激疑:

  (1)在塞翁看来,好事可变成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给我们的感觉好像好就是坏,福就是祸,难道两者之间就没有区别了吗?

  点拨:是的,尽管“塞翁”能洞悉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但他混淆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淖。同时,他那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也是不宜提倡的。

  (2)尽管那些“近塞之人”他们不知道祸福相互转化的道理,但我总觉得文末以“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来反衬“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格调低。

  点拨:当外敌入侵时,那些“近塞之人”能拿起武器,以死报国,死得光荣。而“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显得消极不可取。这是作者的局限性所在。

  (如有学生提出诸如此类的质疑,老师要大加表扬,因为此时正是学生迸发创造火花的时候,要备加爱护,给予肯定。)

  五.联读(5分钟)——联生活,谈体会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讨论、小结: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2.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因为好坏、福祸、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处事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

  4.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

  5.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然,处逆不惊.

  …………

  六.积读(3分钟)——背课文,积成语

  1.背读课文。

  2.积累成语。

  请学生比赛列举含“马”字的成语,然后展示课件八,读记成语。

  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刘安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祸)(福)(祸)(福)

  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