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2-07-18 09:34:3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8篇)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把握诗中的意象

  2、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体悟诗中作者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找到记忆的恰当方法

  4、能够结合该篇自己创设意象

  教学重难点:

  1、准确理解诗中的意象,有感情地朗读

  2、学以致用,自如想象,创设新意象

  教学过程:

  课前播入《乡愁》曲,创设氛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 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

  二、了解余光中

  学生根据所积累的资料,简要地介绍。

  三、听录音,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1、 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就是——缓慢的。

  2、生小声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

  师巡回,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新娘∕在那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外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里头 大陆∕在那头

  3、请学生个别朗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并适当指导:

  第一、二节,语速慢,读出思念之情

  第三节,注“呵”的变调,应读为轻声,读出适当的颤音(生列离别)

  第四节,音调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

  4、齐读

  四、解读全诗,以便更有感情地朗读

  1、整体感知

  你投入了怎样的感情去朗读?(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细细体会

  (1)诗人的这种感情是不是突发偶感?

  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这一点,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要把这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的情感具体地表达出来,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借助了一些形象的事物,也就是借助了意象,什么是意象?(P108)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

  找一找,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想象构图

  其实诗人是巧妙地运用了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诗是精当而储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诗中有画)

  (1)教师用语言描述自己读第一节诗后脑中出现的画面。

  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

  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

  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

  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

  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子。

  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少年用力点点头。片刻,母亲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递给少年:“路上小心,晚上不要忘记加衣服……”少年没有回答,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

  母亲还在原地,她的眼光随着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的余辉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胧而美丽的光晕……

  解析:母子别——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媒体示)(朗读时注)

  (2)学生轻读,作画(媒体音乐)

  (3)说一说,适当评论(学生自评,师评结合)

  (4)结合媒体所示,问:第四小节表达的情感,跟前三节比有何不同?

  (5)请一生再次有感情地读一读,或齐读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2

  一、课题:

  散步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课文莫怀戚的《散步》是第五本单元中的一篇文字浅显、内容亦不庞杂,但是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文章在600余字的短小篇幅内,情节简单而不乏起伏,人物着墨不多而风貌毕现自有其摇曳的韵致看似一泓清浅可人的涓涓细流却有那悠悠不尽的人生哲理静静地闪着粼光

  文章通过描写一家三代四口人一次平常的散步经历,展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礼赞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可以说,这是一曲用文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全文语言平易朴实,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既有意在言外的大词小用也有散发着清新淡雅芬芳的精美对称句

  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美的旅行

  三、设计思路: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3. 诵读品味课文,领悟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4. 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纯自然状态的阅读中,学生喜欢《散步》是很自然的,想要真正理解就不容易,欲求将其中蕴涵的爱、责任感和对家庭对社会的使命感真正吸纳进自己的灵魂深处,并在以后的岁月里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个性气质,影响自己的人生取舍,则殊为难得而我的教学目标设想是希望通过教学中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全面感受文本,感悟作品的语言美、人性美,并勾连生活,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最终将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步》真正镌刻在学生的心里

  导语设计:有一种最为简易而又永远时尚、永远流行的健身运动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是散步散步是件挺不错的事儿——消化食物、锻炼身体、延年益寿,还能减肥如果是一家人在一起散步,那意义就不仅是上面所说的这些了——散步,还能增进家人之间的了解与和睦

  不过,如果散步中有了分歧,又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不但不能增进和睦,还会伤感情呢!今天我们学习《散步》这篇文章,看看作者遇到了什么情况,是怎么解决的

  本环节设计意图:自然亲切,又非常浅显的问题式的导入,能够激发同学带着问题进入阅读状态

  预习检查:词语积累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嫩芽(nèn) 霎时(shà)水波lín lín(粼粼)分qí(歧)

  【自主学习】

  1.听课文配乐朗诵,思考:①散步的人有哪些?②散步的季节呢?③在哪散步?④散步途中发生了什么事?⑤事情的结果如何? ⑥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2.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①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

  ②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

  3.从课文中你读到了课文表现的是什么主题?

  ( (1)一家人的互敬互爱 (2)中年人对生活的使命感(3)尊老爱幼的颂歌 )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听读、自读,简单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文章脉络,感知人物形象,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合作交流】

  学生再读课文,品评课文美点

  1.品内容将文中最能体现亲情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你能读出其中浓浓的亲情吗?

  (先读句子,然后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同组同学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为该同学的体会是否合理,有没有读出感情

  每个小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或派代表或全员参与)把找到的句子或词语与全班同学共享先读后谈体会其余学生准备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可让学生多读学生可能找到的句子与词语: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品语言 文中有不少语句是大致对称的,请你为它们划分节奏读读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3)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4)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提示:以优美整齐的形式强化了和谐美满的亲情,且富于趣味

  除了以上找的句子外,文中还有让你感动或你特别喜欢的语句吗?为什么?

  3.品写法

  本文叙述的是初春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

  (学生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讨论交流)

  明确: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是对生命力的礼赞第二处描写的是母亲所望见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

  热爱,对生命的珍惜

  本环节设计意图:由学生个体学习探究到小组全员参与,既让每个人都活动起来,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及竞争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肯定学生的新的见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体验,进一步感受亲情,领悟本文语言的美

  【点拨拓展】

  1.本文叙述的是初春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却表现了重大的主题这种写法叫”以小见大”

  学习本文后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家庭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时的选材能力

  2.联系生活,真情告白,珍爱亲情、珍爱生命

  读了本文之后,你想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呢?

  口语表达训练,训练内容:

  爸爸,妈妈,那次是我错了……

  老爸,您辛苦了……

  妈妈,我想对你说……

  爸、妈,你们怀里撒娇的孩子长大了……

  请学生任意选择其一进行口头训练

  教师小结:

  亲情不单单是寒冷时父亲为你披上的一件外套它也不单单是深夜里母亲亲手为你冲的一杯牛奶;亲情应该是孩子稚嫩的小手为父亲擦去额上的汗珠,它应该是母亲疲惫时孩子倒杯水的体贴亲情不单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也是妈妈的唠叨、爸爸的责备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的片刻时间的领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和践行亲情不能只是父母的殷切期望,它更应是儿女深情的回报

  同学们回家以后,请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播放《让爱天天住我家》

  本环节设计意图:感受了祖孙三代的亲情后,让学生试着运用与自己的父母展开一段真情告白,以此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再次感悟本文所表达的感情,揭示其深意联系生活实际,获取体验读了课文,对照本文的做法,学生会有一种趋向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觉落实到行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欣赏歌曲,升华情感【音乐欣赏】再次感受美满家庭生活的温馨,增强亲情体验,升华灵魂

  【达标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áo夜 áo游 分qí 分外 水波lín lín lín 次栉比

  2.文章写祖孙三代散步时发生了什么事?

  3.说说下面两个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4. 仿写句子,抒写亲情

  以“亲情是……”的形式,用比喻的修辞写一组排比句

  示例:亲情是杯清冽的酒,因岁月的历练而醇香;亲情又像一杯氤氲的茶,因心香的呵护而沁人心脾;亲情也像一棵高大而茂盛的树,因雨露的滋润而枝繁叶茂;亲情更像宽广无边的大海,因广阔的胸怀而横无际涯……

  本环节设计意图:巩固双基,以练促理解,把握主要内容

  【课外延伸】

  1.课外阅读并收集“古今孝道”故事

  2.两周后召开“我最孝”班会

  3.阅读课外书:读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冰心的《繁星》《春水》

  本环节设计意图:希望学生通过阅读,为促进学生自己的领悟开路发自内心地有所领悟,没有任何教师强加的概念;在45分钟之后的无边的时空里,我希望以“作业”的形式让这一点领悟开始向行动延伸愿这一课在学生心中余韵悠长

  板书设计:

  散 步 莫怀戚

  爱 疼

  尊 老 爱 幼

  孝 护

  互敬互爱 中年人使命感

  以小见大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学生查找丰子恺的漫画或散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儿歌《影子》导入,学生齐读儿歌:

  影子

  影子在前,

  影子在后,

  影子是个小黑狗,

  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

  影子在右,

  影子是个好朋友,

  常常陪着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竹影》。(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1、小组内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散文;

  2、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及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⑴ 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及其注音。

  ⑵ 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讨论、明确中心:

  问题:本文中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四、探究交流

  1、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找生动形象的描写句,并陈述理由。

  五、质疑问难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六、延伸拓展

  1、小结导入: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它与上学期所学的《童趣》一文相映成趣,下面请大家不妨回忆一下《童趣》。

  2、复习旧课,请同学背《童趣》,其他作评价、修正、补充。

  3、延伸拓展:

  ⑴ 述说一段童年往事,要求语言简洁,尽量表现童真、童趣,时间不超过2分钟。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述说,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⑵ 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⑶ 教师小结。

  七、巩固拓展

  1、丰子恺的成功与其父的教育引导有关吗?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以“如果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短文,畅谈自己的教育构想。

  2、细读课文第6段,归纳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然后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与美术课完成一幅水彩画或一幅国画。

  【课后记】

  本文充满了童趣,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进行思考;同时,也可以借助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生活中处处有美,但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二)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乡愁是我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主题,古代诗歌中就有许多描写乡愁的诗篇,同学们能背诵一些写乡愁的古诗吗?

  (如李白的《静夜思》)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请说出来大家讨论。

  (学生谈自己初步的感受,教师适当点评。)

  2注意读准字音,争取读出感情。

  (齐读诗歌,教师适当点评,由此导入诗歌借助意象表达感情的手法讨论。)

  3读了余光中的这首诗,你觉得他是不是把乡愁形象地展现出来,使你们对乡愁有了一些具体的感觉?作者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讨论阐述,教师归纳概括:作者把乡愁化作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就是乡愁。这就叫创设意象,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感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是理解和赏析诗歌的重要途径。)

  4(意象是一种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教师解释:创设意象就是借助某一事物,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其上加以表达的写作手法。在这首诗里,作者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事物上,使抽象的感情可知可感,具体形象。)

  5具体感知意象的创设效果。读读想想,邮票如何能表现乡愁?

  (学生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点评概述:邮票让人联想到通信。在外求学,思念母亲,点点滴滴的眷恋之情,凝聚在这方不盈寸的小小邮票上。邮票虽小,可蕴涵着多少情感啊!)

  6同学们,你们理解了其中的情感,这还只在心里,怎样朗读才能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呢?

  (学生朗读体会,交流自己的感觉。)

  要通过朗读读出你对诗歌的理解,表达丰富的感情,就必须注意停顿,把握节奏,突出重音。如“小小”二字就必须重读才能凸现其中丰富的内涵。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小小”重读)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这”“那”重读)

  (学生反复朗读、背诵。)

  7学样道理,其他几个小节该怎么读?哪些词要重读?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适当引导:一张船票,虽然窄窄,却凝结着对新婚妻子的不尽相思;一方坟墓,虽是矮矮,却将慈母与“我”天人相隔,其间无限酸楚,谁能体会?一湾海峡,虽是浅浅,却将两地分隔多年,可这浅浅的海峡又怎能割断炎黄子孙对故土的绵绵思念?)

  根据第一节的学习方法,自己尝试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请同学们把握节奏,突出重音,自己朗读体验,感觉一下是否读出了诗歌要表达的感情。

  (学生将重音停顿标出,朗读体会。)

  (三)课堂小结

  (集体朗读全诗。教师评点。)

  同学们理解了诗人在诗中蕴涵的感情,朗读时抑扬顿挫,感情投入,这首情文并茂的诗就显得更美了。通过朗读训练,我们对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有了一个整体感受:作者把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在一个个特殊的具体的物体上,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感情明朗、集中、强烈,让人具体可感,同时又能激发我们丰富的联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可播放音乐配乐集体朗诵。)

  (四)课堂练习

  如果你们要表达思乡或思念亲人的感情,会创设怎样的意象呢?选择一个具体的可以寄托你的情感的事物,模仿这首诗的结构,写一节大家交流。

  (学生思考、创作,朗读交流;教师鼓励性评价。)

  (五)布置作业

  1备据“思考与练习二”,感知本文的构思特点。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创设意象一枚——(小小的)——邮票

  一张——(窄窄的)——船票

  一方——(矮矮的)——坟墓

  一湾——(浅浅的)——海峡思乡之情

  第二课时

  (一)背诵复习

  (点名背诵、集体背诵。教师侧重对感情表达效果进行评价,自然导入本课。)

  (二)具体感知

  (体会这首诗的构思巧,形式美。)

  同学们的背诵准确流畅,抑扬顿挫,感情真挚。这首诗之所以这样琅琅上口,便于记忆,除了诗中意象的内涵具体形象、真切感人的因素外,这首诗本身的构思精巧、形式优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1感知本诗的结构特点,请同学们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教师概括归纳:诗歌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表时间的词语,形成时间顺序来结构全篇,构思完整,结构严谨。)

  2内容上是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先后顺序,写的是诗人的生活经历,余光中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这三节顺序有先后,内容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最后一节与前几节相比,顺序相连而内容似乎有所变化,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概括归纳:这些表时间的词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前三节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如同汹涌而进的情感波涛,层层推进,到了最后一节,感情推向高潮,集中表现出诗人身居孤岛思念大陆的强烈感情。前三节是最后一节情感的铺垫,最后一节是前三节情感的升华。)

  3再朗读一遍,仔细品味诗中情感层层迭进的特点。

  4本巧的构思,把乡愁化作一个个具体的意象,层层铺垫,节节蓄势,最后轰然汇成情感的巨浪,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爱国之情、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正如诗人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这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的特殊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而诗歌本身的形式美更赋予这首诗感人的力量。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2、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重点:

  1、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

  课前准备:

  学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相关资料与.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生答: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二、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1、请大家把书打开到153页,齐读课后习题下面的词语。然后小声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将课文与课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阅读。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②比较后筛选,课文中哪些情节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有感情地读一读。

  2、小组交流后明确:

  ①大多数同学更喜欢课文。袁珂的《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中的两则短文改编的。《风俗通》中的短文想象大胆,情节较简单,是故事的骨架。袁珂的《女娲造人》在此基础上,想象更丰富,情节更具体,使得故事血肉丰满。

  ②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的情节,如:女娲造人的动机、造人的过程、人类诞生后的喜悦感、女娲的喜怒哀乐……挑出语段品读,着重体会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3、给大家提高点要求,能不能用你的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说明:同位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三、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1、美好的故事不能浅尝辄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则神话中想象的焦点----女娲。

  讨论:结合文中想象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完成句式:女娲是一个()。

  说明:四人小组讨论,及时把成熟的见解写在黑板上,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学生板书结论: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有伟大的神力……

  2、结合学生的板书,浅析女娲。

  学生板书中有的将女娲看成神,有的将女娲看成人。

  问:女娲到底是神还是人?(明确:神)

  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她是借助什么创造的?(明确:想象)

  教师板书,给女娲画上一对蝴蝶的翅膀——插上想象的翅膀

  3、结合女娲形象,体会想象的特点。

  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才塑造了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

  (明确:大胆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娲抟土成人、洒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赋予了女娲聪明勤劳、有喜有悲的人性。这样才使得女娲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类社会的情理。所以想象要大胆奇特,却又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不受限制,还要合情合理。)

  教师板书:将大胆奇特与合情合理,分别填充在翅膀的两翼。

  四、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扩写《夸父追日》。选择一处情节,写片断。

  夸父拄着杖,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生.写作文片段,师巡视指导。

  请两三个同学读自己的片段,其他同学评析其中的想象是否符合要求。(师生共议)

  五、课堂小结: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进步,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大胆合理的想象不仅可以锦上添花,有时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古今中外的神话故事便是“想象”的宝藏,有待大家去开采。

  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张开想象的双翼自由飞翔。

  六、课外作业:

  阅读中外神话故事,体会其中的想象。

  推荐书籍:袁珂《中国古代神话》

  施瓦布(德)《希腊神话故事》

  《山海经》

  《一千零一夜》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袁珂根据《风俗通》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运用大胆奇特且合情合理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演绎和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由于这个故事对学生来说,大都耳熟能详,所以不必对情节过程进行分析;而当着重体会情节中渗透的丰富想象。

  想象是神话的突出特点,也是本文学习应把握的重点。因此,应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对文本的阅读,分两步走:先进行比较阅读,初步感知想象的情节;再进行探究阅读,把握想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尝试正确运用想象。从而,由浅入深,学以致用,争取一课一得。目标明确之后,关键问题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还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

  首先,将课文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通过比较来感受、鉴别,体会丰富的想象使故事更生动、具体、有趣。接下来品读课文中更具想象力的情节,以放声朗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来。进而在美读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要求学生能生动地讲述部分情节。在讲述的过程中,抽象文字上升到头脑中转化为形象思维,体会想象的奇趣,并自觉加入自己的想象。

  在探究阅读中,从分析女娲形象入手,把握想象的特点、要求,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体会、明确。学生可随即将讨论结果明确在黑板上,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很鲜明地从整体上全面把握女娲形象。板书有不少重复之处,这恰能体现女娲形象的鲜明,当予以充分肯定;答案的多元化,也能够证实女娲是一个栩栩如生的立体形象。完成“女娲是一个……”句式过程中,能够自然带出分歧,即女娲是人还是神,争论后得出:女娲是有人性的神。深入讨论,从女娲形象上去判断,想象的特点、要求。结合板书形象地展现,想象的两个要求:大胆奇特、合情合理。

  带着对想象的理解,学以致用,扩写神话《夸父追日》。在实践中指导纠正,请几个同学读.写作的片段,其他同学共同评析。鼓励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培养学生合理运用想象的能力。最后引名言说明想象的可贵,布置作业拓展阅读,把对想象的体会延展到课外。

  整体来说,这则神话容易理解,所以教学环节中教师的分析要少。主要通过学生的充分活动,由浅入深地把握想象特点,初步学会运用想象。教学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读读课文、讲讲故事、讨论分析、写写片段。虽然没什么新意,但几个环节组合起来,综合运用,确实能够逐步提升学生对想象的认识,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效。此外蝴蝶形的板书设计,使得想象的作用、特点,形象化了,具体化了。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2、能力目标

  ⑴ 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⑵ 通过复述故事梗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⑶ 通过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章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

  ⑴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

  ⑵ 培养学生对理想目标执着追求的精神;

  ⑶ 通过师生互吐心声,让“心声”架起师生之间爱的桥梁。

  4、教学及活动流程

  1、教学准备阶段

  ⑴ 在设计好教学思路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素材,应用信息技术,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⑵ 指导学生预习,包括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等。

  二、课堂教学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契诃夫《万卡》中万卡的图片,并配有《万卡》中的相应文字,提问学生。

  2、导入:契诃夫的《万卡》曾感动过许多人,一个小男孩儿读了《万卡》,勾起了他对往事深深地怀念,也由此引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这个故事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黄蓓佳的小说《心声》(出示课题)。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师生互动,进入情境。

  (二)检查预习,理解故事梗概。

  1、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发窘 抽噎 撇嘴道歉 琅琅 过瘾簪子 窸窣 恍惚

  2、指名2人复述故事梗概,教师根据复述情况,指导学生复述的技巧。

  3、师生共同总结。(出示行文脉络)

  公开课前( 读课文)→回家路上( 读课文)→次日放学( 读课文)→公开课上( 读课文)

  1、齐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2、快速浏览课文,复述课文。

  3、同桌讨论,填空,巩固对文章脉络的理解。

  加强基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概括能力。

  (三)精读课文,巩固心理描写写法,理解“心声”的含义。

  1、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

  2、与学生共同总结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1、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京京心理的各种描写语句,感情朗读并在小组中加以讨论分析,在班上交流。

  2、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刻理解李京京的“心声”。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提高朗读水平,又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

  心理描写:1、人物直接表露自己的心声;2、作者直接描述人物的心声;3、通过行动描写揭示内心活动。

  (四) 结合师生实际,倾诉“心声”。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倾诉“心声”,教师随机点评。

  2、教师倾诉自己的“心声”: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每位同学都能像李京京那样在课堂上勇敢地回答问题;也希望每位同学都拥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作为教师,我也将努力做到公正、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关注像京京这样特殊家庭的孩子。

  学生各抒己见,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

  师生平等对话,培养学生的爱心,营造积极主动、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

  (五)布置作业

  出示作业:以李京京的身份给他乡下的爷爷写一封像凡卡写的那样富于感情的信。

  (六)板书设计

  心声

  黄蓓佳

  公开课前 → 回家路上 → 次日放学 → 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 (偷读课文) (听读课文) (终读课文)

  “心声”: 渴望亲情 呼唤平等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7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熟悉生字、词。

  2、了解长江的常识,通过长江的形象,接受深厚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感的熏陶。

  3、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一系列修辞和重复的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语句、词语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熟悉课文,自己解决下列生字词

  浦口曙天吹拂舢板驳船堆栈穿梭粼粼

  瑰红缕缕千年万载哺育湖泊

  容光焕发:脸上放出光彩,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三、了解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郭风:1917,当代作家。1938年散文处女作《地瓜》。著有散文集《山溪河海岛》、《曙》、《唱吧,山溪》、《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等。善于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社会和自然,注意吸取意象派、象征派的一些艺术手法,从草木虫鱼、风土人情中见时代风貌,有较浓郁的诗情画意和牧歌风味。

  这篇散文作者创作于1961年,目的是要歌颂那个时代他心目中的祖国,新中国诞生后,年轻的共和国意气风发,欣欣向荣,到处洋溢着为未来的灿烂理想而奋斗的勃勃生机,到处是文中写到的生产建设的繁忙景象和建设的成果。这是时代的开始。所以文中,写长江的黎明,象征着祖国的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四、熟读课文,体会文中字里行间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简单回顾上节课内容。

  三、分析课文

  1、文中写了长江的那个时段的景象?

  黎明

  2、请从文中找出能够表达作者看到黎明的长江景象的心情的句子?

  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四、讨论:黎明和青春的特点是什么?

  清新、明净、明丽、容光焕发、生机勃勃、朝气、活力、希望

  文中那些语句突出了这样的特点?

  并且采用了那些表现手法来写这些景象的?

  拟人、反复、比喻、象征(作用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内心的舒畅、愉悦的思想感情)

  五、联系作者的写作时间,思考:

  文中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为什么只写长江的黎明,在这里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不是。象征了祖国的欣欣向荣,勃勃生机。

  六、小节课文

  七、完成课后练习。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教学过程:

  自主积累

  1、同学交流积累的词语。

  2、(同学自学效果交流)理解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1)它们从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点下锚停泊。

  (2)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3)并且把测得的轨道数据源源不断地输送进中心计算机。

  (4)参试人员一起拥向甲板,欢呼雀跃。

  朗读课文

  1、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

  黑体字报道的.是事件,括号内的字是现场录音,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地报道了事件,这是录音新闻的主要特点。

  2、分角色朗读(模拟播音)要求:注意语速、语调,把握感情。

  3、同学评析。

  探究练习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内容,体会在播音时所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1、这里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

  2、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3、各位听众,你们好,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的实况。

  4、各位听众,这时候我们看到直升机已经飞抵落点上方,对火箭落水瞬间施放的荧光染色剂进行精度照相测量。

  5、指战员们拉响了汽笛,扩大器中奏起了国歌,参试人员一齐拥向甲板,欢呼雀跃。

  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合作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2、本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的?说说这样组织材料的好处。

  3、火箭发射成功后,记者采访了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人,听了他的话,你有什么启发?

  4、如果你在发射现场,发射成功后,你的心情怎样?你能用具体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吗?

  体会本文语言的特色

  1、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赏析。

  例:它(潜艇)像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

  赏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潜艇下沉的动作写得十分具体、十分准确、十分形象。

  2.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自然结合是本文的语言特色,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并说明其好处吗?

  说话练习:以“我学了这篇课文,了解了……”的形式,谈学习体会。进行说话练习。

  作业:

  1、从最近的报纸上找一则新闻,进行模拟播音,在课余时间播给同学听,并请对方评论。

  2、完成本课相关的书面作业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体味文章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人物描写。

  抓住语段要点,明白画竹的美术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1分钟)

  用歌曲《丢手绢》引入"游戏"的话题,进而引出丰子恺的《竹影》。

  二、整体感知(5分钟)

  教师出示抢答题:⑴速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⑵围绕"竹影",文章写了四处情节,请参照"看竹影"这样的词语结构,写出其余三处情节。

  学生进行抢答。没有抢答到小组进行纠正。

  教师归纳:看竹影——描竹影——论竹影——悟竹影。(亦可对应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品读描写(15分钟)

  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分配任务:1、3、5组女生——旁白;1、3、5组男生——华明;2,4,6组女生——"我";2,4,6组男生——弟弟;爸爸——老师。

  教师出示问题: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并谈谈你的理解?(提示:描写既包括景物描写也包括人物描写)

  小组选择讨论的内容。教师进行干预,形成两组讨论景物描写,四组讨论人物描写(四组又分华明组、"我"组、弟弟组、爸爸组)

  小组进行讨论3分钟。小组进行黑板展示2分钟。

  教师在适当的地方进行点拨、归纳,提示学生注意:景物描写的艺术化、人物描写的动作、语言的童趣。

  四、略读文段(10分钟)

  教师导学:老师刚才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生动的描写都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后面还有四个自然段几乎没有涉及。尤其是5、6两个自然段都是爸爸的话语,介绍了画竹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

  全班齐读第5、6段。

  教师出示问题:⑴第5自然段说的是画竹之难,画竹难在何处?请在文段中找出核心句子。⑵第6自然段开头提出了问题: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请就文章内容回答这一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然后进行抢答,没有抢答到小组进行纠正。

  五、当堂抽测(9分钟)

  1.教师口述抽测题目。附题目: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⑵围绕"竹影",文章写了四处情节,请用带"竹影"一词的三字词写出四处情节。⑶五个生字词。

  2.学生完成题目,交换批改。

  反思

  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要有层次和梯度,还要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展现更多的语文味。例如朗读的教学,我认为没有朗读的语文课是不完整,缺乏语文味的。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要能用普通话进行流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所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以后,我就对学生进行了朗读的训练,要求学生在领悟把握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后,能在朗读中准确反映出来。在提供给学生的学案中,不仅大环节上从易到难,而且每一个大环节的细环节也是从易到难,而且很多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如果填空的内容较多,我就将其分成几个细点,写出其中的一些,空出一些,让学生在有所提示的情况下能较好的完成。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0

  知识目标:

  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

  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

  教育目标:

  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重点难点:

  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策略和方法:

  朗读法、导引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录音机。

  一、导入。

  不知道大家发觉没有,这一单元其实都是写小人物、低微身份的人的经历、感受和事情。我这里恰巧有一篇关于卑微事物或人的论述,大家听一下。(朗读文章。见附录。)

  任何一种卑微的事物,其韧性都是最强的。无论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蚂蚁,也如果卑微的你我他,还有“我”那平凡的父亲……

  二、整体感知。

  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那么,本文中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么?

  多数同学都能侃侃而谈。有的说上浮山祭祖,有的说糖球会等等。

  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

  2、换句话讲,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造新屋,当然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每个建筑物都有它的人文性,所以说,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也就是对地位的要求。

  (其实,这和第一问是一道题。只是,大多数同学都不能很好的运用联想思维。)

  这里补充一下关于马斯罗的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联系本文,其实父亲也是对尊重的要求。这是其毕生的奋斗目标。

  3、那么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或他都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4、但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这个问题,好学生可以回答出来。)

  5、在父亲心理,新台阶的动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们平时遇到父母升职等事时,都是举家欢庆的。那么父亲是怎样庆贺的?

  放了四颗大鞭炮。

  6、但是,父亲在放鞭炮时,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找出来,看看他有什么特色?

  71页。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高兴起来也与众不同。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这里要找出不难。但是,我明白去中的道理,孩子可能阅历浅,还不能很完善的回答出来。

  7、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么?

  不对劲。 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8、其实,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可以删除一部分的,大家认为是哪一部分?

  (这个题很有迷惑性。本来哪一部分都不该删除掉。但是,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找出其中必须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这其中写的精彩的部分。但是,还真有不少同学都找出了应该删除的部分。但也有的聪明的孩子,说不应该删除,并且说明了自己的理由。虽然不很全面,但都能谈到一点或两点关键的地方。)

  老屋的三级青石板的描写。

  9、你看都罗嗦了些什么?

  1)、来历——体壮如牛,(与后面,闪了腰作对比。)

  2)、粗糙——经济条件差。

  3)、我跳上跳下——我年幼,新屋盖好,我“长成大人”,所用时间之长。

  4)、脚板——终年辛劳;说明家庭的穷困。

  10、你说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么?

  当然。因为都与后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都对后面的情节起对比或反衬的作用。

  11、具体来理解两个句子: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2)、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1、简述一下了父親造屋的前因後果 。故事梗概述一下,父亲造屋的前因后果。(故事梗概)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2、那么这样做值吗?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3、怎样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15、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两相比较,你有怎样的感受。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3、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正确停顿,疏通文意。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学生回忆自己儿童时期有意思的事情,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谈有丰富想象力的游戏。

  师导:刚才同学们所描绘的事情说明你们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

  学法指导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教师按照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重在讲清方法。

  疏通文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参阅注释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项为之强(脖子、颈项)

  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以丛草为林(树林)

  兴正浓(兴趣)

  方出神(正)

  驱之别院(赶、驱逐)

  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3、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教师小结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之后,再快速齐读

  限时背诵课文,分自然段背诵

  作业

  熟读课文并能试背课文。

  第二课时

  导入

  齐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背诵课文。

  内容研讨

  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齐读第1自然段

  “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的习惯。

  时有物外之趣——观察的收获。

  齐读第2、3、4段,思考:只是“明察” “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确——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学生思考: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欢那一个?背诵并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

  讨论回答:作者是怎样想像的?

  讨论明确: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

  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语句

  明确: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体验反思

  学生讨论

  1、癞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2、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3、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

  明确: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集体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作业

  拟几条热爱草坪、热爱动物的标语。如:

  小草也会疼的,请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劝君莫打报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本文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写的一篇文言文。山市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它很难出现,更难为人们所见。这篇文章是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成的。它以时间为序,历历如画的再现了“山市”从生成到消失的过程。这是一片自读课文,如果学生了解了山市这种现象,学习起来应该不困难。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难点。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可先让学生根据课下的注释和自己手头的资料自己来理解课文的大意,然后分小组讨论,互相沟通,最后以让学生当小老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层次,把握叙事线索。

  2、积累文言词语。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准确解释课文中的时间词、形容词。

  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仪器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查阅蒲松龄的相关资料,简单了解《聊斋志异》。

  2、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自行解决生字,把不懂的词语划出来。

  第一课时

  导入

  由“海市蜃楼”的图片导人。你见过这样的景象么?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引出海市蜃楼: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是一种非常奇异的自然现象,在清朝也有人在山区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山市,蒲松龄用他的笔记录了下来,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他的奇妙。

  (问:蒲松龄是什么人呢?)请同学来介绍作家作品,教师作适当补充:

  蒲松龄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苏宝应做幕客外,都在家乡当塾师,终身郁郁不得志。《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整体感知

  1、请一位同学读生字,全班同学一起纠正,然后大家齐读。

  2、指名请几位学生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停顿、读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齐读,读出感情和气势。

  5、整体感知:课文写的是什么?

  疏通文意

  小组讨论交流,共同翻译课文,划出难懂的字词句。

  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提问,请老师讲解不懂的词语。

  2、老师提问重点词语以及特殊句式,学生回答:

  然:可是恒:常常同仁:友人孤:独。青冥:青天、天空。冥:深远。

  顾:看念:心想近中:附近无何:不一会儿甍:屋檐。

  始:才。悟:明白,醒悟。高垣:高强。睥睨:城墙上呈现凹凸性的矮墙。

  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特殊句式

  判断句: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省略句: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3、请一位同学来翻译这一部分,师生共同纠正。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来当小老师。

  由四人小组推选代表做老师,由学生讲解课文字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老师作为学生,随时以提问题的方式加以指导。(这一部分内容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把握。没有完成的内容可以放到下一节课。)

  1、重点字词:

  若:像历历:清楚地莽莽然:形容挂起的尘土迷茫无边。

  依稀:隐隐约约,模糊不清。既而:一会儿定:安定,停息。

  乌有:没有。乌通无。霄汉:云霄与天河。窗扉:窗户。洞开:大开。

  指数:用手指指点着数。裁:通才。只:仅。黯然缥缈:昏暗的分不清楚。

  屑屑:忙碌的样子。凭:靠着。状:姿态。逾:超过舍:房屋

  倏忽:突然人间:人家、住户市肆:集市。

  2、特殊句式

  倒装句: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楼五架

  词类活用:楼五架,窗扉皆洞开。洞:名词用作状语,像洞一样。

  逾时,楼渐低。低,形容词用作动词,降低。

  3、一词多义

  然:可是(然数年恒不见)

  ——的样子(尘气莽莽然)

  数:几(见宫殿数十所)

  点数(层层指数,楼逾高。)

  4、指名请同学翻译,大家共同订正。

  5、指导朗读。

  作业

  熟读课文,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导入

  偶见山市奇观,引人惊异。请你概述山市出现的情况。(复述学过的内容)

  请一位同学做小老师,提问上节课学过的重点的字词句。

  探究思考

  1、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叙写的?找出相应的词语。

  全文以时间为线索,忽见——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

  从中可以看出山市的变化是怎样的?(快)

  2、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3、这是谁看到的?

  孙公子禹年以及同人。

  请找出目击者心理变化的词语,想想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呢?

  惊疑悟

  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惊”。

  但一想到“近中无此禅院”,又不得不“疑”。

  待到宫殿出现,才悟出原来这是“山市”。这样写就把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写仍是目击者所见画面,但读者在感觉上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如同亲见。

  4、在发展阶段你可以看出,城郭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

  “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说明城郭颇有恢宏的气象。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活灵活现,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

  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若失。

  5、在高潮阶段对危楼的描写非常细致生动,危楼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楼上有什么?为什么要写人的活动?

  楼是高大、雄伟的。结构简洁、明朗。

  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作者不仅看到山市里的城郭,而且似乎触摸到山市里人情风俗的气息,使得本是“无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增强了观赏的兴趣。

  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6、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联想和想象以及语言训练)

  拓展延伸

  古代的人不懂其中的道理,又称它为“鬼市”,你懂吗?能否用科学解释这神奇的现象?

  大自然是伟大的、神奇的,常常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据说人类现在了解的大自然还不及大自然的百分之一,大自然中蕴藏着无穷的宝藏,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现象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你知道那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呢?可以告诉我们吗?(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未知世界)

  希望同学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希望同学们常常去和大自然聊聊天,和大自然做好朋友,好吗?

  作业

  1、请用自己的笔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绘画好的同学可以画出,在班里展示欣赏。

  2、继续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

  课后小结:

  文言文一般比较枯燥,学生不喜欢学。让学生来做小老师,可以比较有效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学生做老师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学得很象,先由学生提问,再由老师提问字词,再提问句子、翻译、请同学朗读等,而且会对同学们的回答做出评价,这都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能力还真是不容小觑。通过这样一次训练,也促使他们用心的去学着理解课文,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内容,尽量主动的做到象老师一样高屋建瓴,心中有数。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① 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组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科学探索精神。

  ② 学习欣赏神话传说。

  ③ 培养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④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重点

  ①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② 口语表达。

  ③ 想像写作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① 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及活动内容给小组命名。

  ② 围绕活动内容广泛搜集资料,上网查询资料,整理资料。

  ③ 每组准备一个档案袋。

  ○教学设计

  导入

  可从放映《星球大战》影片片段导人活动,唤起学生对未来世界的遐想,对人类起源的思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科学探索热情。

  故事大王比赛

  ① 每组每人搜集一种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在小组内互讲故事。

  ② 每组选出一名讲故事的代表,参加班级故事大王比赛。

  ③ 比赛将评出一、二、三等奖。

  ④ 小组将部分参赛的神话故事进行搜集整理、汇编成册。

  自由辩论会

  ① 搜集查找关于“人类起源新说”的资料。

  ② 从中选定一种说法,并围绕这一说法继续查找相关资料。

  ③ 让小组成员熟悉资料内容,为参加班级自由辩论会做好准备。

  ④ 辩论形势灵活,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展开辩论。每一小组可在比赛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资料证明自己观点的成立,同时还可以反驳其他的小组的观点。

  a. 以小组合作情况、发言情况及准备资料的多寡评出一、二、三等奖。

  b. 比赛后与其他小组交流资料,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并汇编成册。

  给未来人画像

  ① 每组设计一幅未来人像,可以用电脑制作,也可以手工制作。

  ② 每幅画要做简要说明,说明主要包括:(1)外形设计理念;(2)服饰搭配理念;(3)人体结构的变化:如皮肤、肌肉、骨骼会有哪些改变……

  ③ 画像要求100cm×80cm,将画像悬挂在教室墙壁上,每组派代表到画像前阐述本组的创作理念。

  ④ 根据画像制作的精美程度,设计是否有创意、说明内容是否充分,评出一、二、三等奖。

  ⑤ 每人以“未来世界”为题,写一篇想像作文。

  成果展览

  ① 每组派出一名代表作评委会成员,组成评委组。

  ② 每小组将本次活动编辑的册子、资料、获奖奖状整理好,布置一个有特色的展区。

  ③ 每小组派2名代表站在自己的展区前,回答评委组提出的问题,并为本组展区设计·作简要的解说。

  ④ 由评委组给各个展区做出评定,评出一、二、三等奖。

  活动评价

  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根据小组在各个活动中的获奖情况,评出最佳合作奖、最佳口语交际能力奖、最佳表现奖、最佳创意奖等一系列奖项。

  活动小结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了解了关于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感受了古人丰富的想像力及神话传说的魅力,培养了学生自主组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科学探索精神,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较好的确培养和提高。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

  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德育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跟录音仿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节,理解关键语词的表达效果。

  2.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所选四则寓言故事精短,构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过艺术地设计提问,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通过探究、比较性题目的设计,如将故事情节作改变、删节,看表达效果的变化等,拓展想像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作业讲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精巧构思和拟人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二、资料助读

  投影显示: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三、师生共同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恰如寓言诗人拉·封丹对寓言的形象概括,读寓言,要从“身体”读出“灵魂”,也即从所述故事读出道理。那么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教师明确: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

  2.研习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反思

  依照新课标要达到的三个维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要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迁移能力,发挥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我在这堂课的学习中,重视体现学生的迁移能力的训练。

  1、首先开启学生的思维,原来寓言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已经接触很多,消除认为寓言很高深的情绪,让学生很想了解寓言和其写法。

  2、点击学生的兴奋点,通过改编寓言让学生了解到原来寓言的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取决于作者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依照寓意来布置寓言故事情节。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3、联想与课外迁移,通过前几步到了自编寓言时就水到渠成了让学生主动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少数学生合作完成一篇),主动参与,挖掘学生的潜能,局部学生写出了如《北风与太阳》、《狼与驴》等很有内涵的寓言。

  4、体现教学机智,学生在我安排自编寓言时,有局部学生提到也可以写如黑板与粉笔的题目时,我就顺水推舟加了除了我给的四个寓言题目之外可以自拟题目,学生的发明力与主人意识得到了充沛尊重,提高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学习散文诗的特征,品味文中婉丽秀美的语言,新颖别致的修辞,体会童年的美好,认识生活的绚丽多彩。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婉丽秀美的语言,新颖别致的修辞。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童年》)天真无邪的童年,如诗如画,如梦似幻,它那么美好,却又那么短暂。不经意间,我们已走过童年,今天就让我们穿过岁月的风尘,在罗大佑的歌声中深情的回望那段幸福时光!

  2.初步感知

  (1)在接触课文之前,先来认识作者唐弢。(出示有关作者的材料)

  (2)让我们一起走进唐弢的童年世界,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出示要求)

  3.寻找童年

  (3)读过此文,留给你的最初印象是什么?

  (4)如此美好的童年在哪里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思绪一起来寻找童年吧!

  跳读课文2—4部分,四人小组结伴同行,合作完成。

  在海滨(充满阳光,富有活力)

  童年在原野(充满童真,童趣)

  在夜空(恬静,欢快)

  4.感悟童年

  (5)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如此美丽动人的画面,让我们身临其境,一起来感悟童年吧!

  (女生齐读第二部分,男生齐读第三部分,全班合读第四部分)

  5.品味童年

  (6)如此绚丽多彩,如梦如幻的童年,源于作者飘逸的文字,别致的修辞和奇特的想象,让我们再次品味童年。

  (精读2—4部分,勾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简述理由。)

  (7)组内交流

  (8)班上交流

  6.眷恋童年

  (9)面对如此美妙的童年,你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自由发言)

  (10)由于时间的流逝,青春的远走,一种时光不再的悔恨与懊恼弥漫在作者心头。让我们齐读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和作者一起表达我们心中的眷恋之情吧!

  7.留住童年

  (11)唐弢用他那婉丽秀美的文字记录了他童年的华彩乐章,我们自己的童年生活与作者相比一定更加的五彩斑斓。下面让我们拿起手中五彩的笔,打开你记忆的闸门,留住你的童年生活吧!

  (12)班内交流。

  8.作业

  完成本课同步训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及梁实秋散文小品的风格。

  2.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教学重难点:

  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学法指导:

  把握“物”的特点,理清“情”的脉络,就能较为妥帖地体察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诗歌中鸟的形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微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

  大自然鸟语花香,充满欢乐,充满灵气,生机勃勃。而梁实秋笔下的鸟却带给人悲苦,什么原因呢?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梁实秋的散文小品文《鸟》。

  二、作者简介:

  梁实秋是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小品,广涉人生世态,内容丰富,或回忆往事、记述个人经历,或叙写家庭生活、读书生涯,或忆念故乡、发家国之思,或描写社会面貌、文化习俗,作品幽默典雅、雍容大度、舒徐自在、韵味浓郁。

  三、整体把握文章

  第一层(1-2小节)写自己爱鸟而感受到鸟的苦闷。

  第二层(3-5小节)写生动细腻的描写了鸟悦耳的鸣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了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

  第三层(6-7小节)写鸟在带给人喜悦的同时,也给人悲苦。

  四、问题探讨

  1.作者写了哪些鸟?

  《鸟》并不限于某一鸟,有杜鹃、麻雀、喜鹊、乌鸦、猫头鹰、鹭鸶等,有家养的,有野外的,更多更多是“不知名的小鸟”

  2.请同学们轻声散读课文,整理出描写鸟的声音、外形的词语。

  清脆、嘹亮、圆润、和谐、色彩斑斓、玲珑饱满

  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临风顾盼、高踞枝头、俊俏、轻灵

  这些词语在词性和词语的感情色彩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都是褒义词

  表示作者喜爱、赞美之情的词语。对鸟的浓浓的喜爱之情

  3.从文中找“爱鸟”的原因。

  有对笼中鸟的同情(2节);对比写鸟的苦闷;有对鸟的美丽的赞美;还有通过鸟来写人的心情,实际也是对鸟的爱:绘鸟鸣的清脆、嘹亮,先排除“吱吱喳喳”、“呱呱噪啼”,再刻画其长叫而音阶丰富,短叫圆润而不单调,似和谐的交响乐,细腻地创造了悦耳的效果;绘形,先用“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

  4.前面4节写作者对鸟的喜爱,为何后面两节却写了“悲苦”、“伤感”之情?这两种矛盾的感情出现在同一篇课文里是否不太协调?

  如果说前面四节是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喜爱着鸟的可爱”的话,那么后面两节却是诉说了作者“悲苦着鸟的悲苦”,同样反映了作者对鸟的关爱,这种爱比前面四节可能要显得更深刻更丰富。

  5.第五段中“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以及“幻想”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爱鸟只爱其声音形体,并非受人们赋予鸟身上的各种文化意蕴的影响。

  含义:指历代诗文在杜鹃、夜莺、云雀等身上长期形容、渲染而成的象征意蕴。

  6、最后一段说“自从离开四川以后”,再也看不到那些“跳荡”的鸟儿,听不到“悦耳的鸟鸣”了,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对鸟类自由、活泼、俊俏的尽情赞美。

  五、品读课文

  师:在课文中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朗读,并在该句的空白处写上旁批,说明喜欢的理由

  例:我喜欢第二节中描写声音的句子,特别是“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这一句,它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鸟叫声的美妙动听。

  六、比较探究

  阅读下面关于猫的说明文字,比较与本文的异同

  猫是老鼠的天敌,人们养猫主要是为了捕鼠.猫有着独特的捕鼠功能.猫有着独特的感觉器官,除了灵敏的耳朵外,它还有一双白天黑夜都能看到物体的眼睛,白天瞳孔缩成一条线状的缝,晚上放大成圆形.眼的上边与嘴的两旁有长而硬的毛与胡须,上面布满极细的神经,可以帮助它感觉黑暗中的情况.此外,它足下有柔软的肉垫;趾上尖锐的钩爪,平时缩在里面,在扑向老鼠的刹那,猛的伸出,触着鼠身,入其肌肤,万无一失.

  状物散文以描写为主,物为我所用,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写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说明文以说明为主.

  说明文严密严谨尽量客观,使用的方法偏重科学说明;状物散文带有情感理趣,比较主观,使用的方法偏重文学.

  七、小结:

  人和世间万物都属于自然,地球是人和一切生灵的共同家园。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别忘了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爱护一切生灵。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生灵,地球才生机勃勃,地球才风情万种,才姿态万千!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7

  课 题:风 筝

  教材分析:

  《风筝》叙述了“”我的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情感的经历。“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不准自己的小兄弟放,还有一次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这件事到时隔二十年后突然出现在记忆中,竟然如此剧烈地啃噬着自己的心,以致渴望得到补救 ,却已经无济于事 ,只是平添了心头的沉重。此后每当回忆这事,就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探索这篇散文的内涵: 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 精神,还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感慨。

  这篇课文的难点很多,学生学起来困难较大,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由浅入深,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

  1、知识和能力目标:感知课文的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感受至爱真情,获得思想启迪。

  (1)积累词语,掌握“憔悴、嫌恶、 瑟缩 、虐杀 、苦心孤诣”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和比较,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教学重点:

  1、多角度理解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来体味文中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以及从中展现的浓浓亲情。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2.揣摩文中难懂的语句,理解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阅读《满天的风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师:备课时可以借鉴总――分――总的思路,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研究一个个局部问题,理解课文。

  教学方法:品读法 点拨法 讨论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 歌曲<三月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满天的风筝》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鲁迅的《风筝》与《满天的风筝》抒发的情感 全然不同。怎样的不同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的《风筝》,了解文章的内容,探究其深刻的内涵。

  二、教师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

  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的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感受至爱真情,获得思想启迪。

  2、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和比较,

  3、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

  三、识记字词

  大屏幕出示字词

  读一读: 坠 憔悴 荡漾 瑟缩 什物

  解释: 嫌恶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肃杀 诀别

  过度词:风筝时报春的天使,看见风筝人之常情是愉快的,而“我”为什么却感到惊异和悲哀?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四、读与思

  教师导读:

  阅读分几步走,由浅入深。第一步:通过学生自读,概述课文内容,体会手足之情。第二步:教师示范并启发提问,学生边听边思考,进一步理解课文。第三步:重点精读,揣摩疑难语句。

  1、学生默读,要求整体感知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读完,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给予鼓励。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大屏幕出示思考题

  (1)为什么小时候会把放风筝看成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事?

  (2)为什么说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3)鲁迅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学生四人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给予肯定、鼓励。

  教师小结:

  作为兄长的“我”,小时候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事,不许弟弟放风筝,是严格管束,是为弟弟好。现在反思起来,当年是因观念落后所支配,所以说是“精神的虐杀”。对待自己的当年的行为,“我”深深谴责自己。不因自己当年的动机是好的而原谅自己。不因时间久远而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的剖析自己。

  学生针对疑难问题、句段齐读或者自由读。

  教师过渡:这篇文章的难点较多,需要同学么多角度理解。只有多角度理解,才能感悟文章的深刻内涵,获得思想的启迪。

  五、自主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吧课前准备的疑难问题和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四人组,合作研讨,教师巡视,参与讨论。有不同意见,集中全班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问题预设)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3、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教师必要时给予引导和点拨

  教师引导归纳

  《风筝》这篇散文笼罩着深沉的悲哀。探究内容,可以体会到鲁迅的兄弟之情,自省精神,感受到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的道理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散文,还有什么收获呢?你从鲁迅身上学到什么精神呢?

  还有什么问题,可根据时间情况和同学们继续研讨

  六、作业(任选其一)

  1、把学习这篇散文的收获写在练习本上。

  2、记叙一件颇有感触的亲情故事来表现自己对亲情的理解。

  七、小结

  《风筝》是一篇表现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优美散文,也是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这支人情美的颂歌荡漾在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态里,也回响在风筝被“我”毁坏的“惊慌”、“绝望”的痛苦里,对“我”“全然忘却,毫不怨恨”的心灵里。“我”不爱放风筝,嫌恶放风筝,不许放风筝并傲然离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而“我”急于补过,终于无可补救的“无可把握的悲哀”中。文中的至爱真情,抒发得深切感人,使人在学习中得到高尚情操得感染和熏陶。

  八 、教学反思与设想

  1、《风筝》一文通过描写“我”的内疚自责来表现主题,抒发了作者的悲哀心情。在听读课文之后,应提出了颇有建设性的问题——找出能触动你心灵的句子?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带有自主性和独特性,通过品味语言来明确“我”和小兄弟对风筝截然不同的态度,从而体味“我”和小兄弟之间的误解和冲突,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教育观。“我”因在二十年后见到小兄弟的麻木而陷入更无边的悲哀中。

  2、只有激发真情,才能加深体验。在导入新课时如果以对比的方法来切入主题,突出作者的心情和小兄弟的境遇,这就激发了学生阅读欲望,不禁产生疑问:一个孩子竟然被剥夺了放风筝的权利?为文章奠基了伤感的基调。接着,又通过深情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作业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写一篇记述亲情的文章,进一步让学生用心去挖掘、体验那份亲情。

  3、通过深入探究语言,才能体会真情。《风筝》一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动人的修辞,但就是这些朴实真挚、白描式的语言,感动了一代又一代。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确实应该把这一点作为重点来落实,深入文章语言,体悟文章的真情。因《风筝》历来存有多论,学生的理解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看法来发表合理、独特的体会。

  4、由于《风筝》故事发生的时代距离现在将近一个世纪,学生无法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审视故事蕴含的深沉思想,所以对主题的挖掘尚未到达理想的境界。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法学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二、教师板书课题

  1.朗读课文。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苔痕上阶绿:长到。草色入带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第二课时

  《爱莲说》(周敦颐)

  一、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二、教师板书课题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3.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4.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5.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1)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2)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3)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7.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

  8.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三、小结

  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句式骈散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个性修改】

  【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比兴引陋室——德馨

  对偶拟人写景——幽雅

  对偶衬托写人——高雅

  虚实正反写事——有趣

  类比隐含立志——高远

  引经据典表态——高洁

  爱莲说

  周敦颐

  菊花正衬莲花菊花——隐士——陶后鲜有闻

  牡丹反衬莲花牡丹——富贵人——宜乎众矣

  莲花——君子——同予者何人

  【作业布置】

  1、作业本练习。

  2、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一篇随笔。

《七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七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语文纸船的教案03-26

七年级语文教案03-27

七年级语文《论语》教案03-27

七年级语文《童趣》教案10-30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教案02-12

七年级语文羚羊木雕教案03-19

春七年级语文教案03-27

七年级语文金盒子教案03-27

七年级语文《羚羊木雕》教案03-29

七年级语文《绿色蝈蝈》教案03-29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七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8篇)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把握诗中的意象

  2、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体悟诗中作者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找到记忆的恰当方法

  4、能够结合该篇自己创设意象

  教学重难点:

  1、准确理解诗中的意象,有感情地朗读

  2、学以致用,自如想象,创设新意象

  教学过程:

  课前播入《乡愁》曲,创设氛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 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

  二、了解余光中

  学生根据所积累的资料,简要地介绍。

  三、听录音,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1、 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就是——缓慢的。

  2、生小声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

  师巡回,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新娘∕在那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外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里头 大陆∕在那头

  3、请学生个别朗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并适当指导:

  第一、二节,语速慢,读出思念之情

  第三节,注“呵”的变调,应读为轻声,读出适当的颤音(生列离别)

  第四节,音调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

  4、齐读

  四、解读全诗,以便更有感情地朗读

  1、整体感知

  你投入了怎样的感情去朗读?(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细细体会

  (1)诗人的这种感情是不是突发偶感?

  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这一点,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要把这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的情感具体地表达出来,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借助了一些形象的事物,也就是借助了意象,什么是意象?(P108)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

  找一找,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想象构图

  其实诗人是巧妙地运用了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诗是精当而储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诗中有画)

  (1)教师用语言描述自己读第一节诗后脑中出现的画面。

  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

  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

  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

  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

  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子。

  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少年用力点点头。片刻,母亲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递给少年:“路上小心,晚上不要忘记加衣服……”少年没有回答,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

  母亲还在原地,她的眼光随着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的余辉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胧而美丽的光晕……

  解析:母子别——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媒体示)(朗读时注)

  (2)学生轻读,作画(媒体音乐)

  (3)说一说,适当评论(学生自评,师评结合)

  (4)结合媒体所示,问:第四小节表达的情感,跟前三节比有何不同?

  (5)请一生再次有感情地读一读,或齐读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2

  一、课题:

  散步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课文莫怀戚的《散步》是第五本单元中的一篇文字浅显、内容亦不庞杂,但是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文章在600余字的短小篇幅内,情节简单而不乏起伏,人物着墨不多而风貌毕现自有其摇曳的韵致看似一泓清浅可人的涓涓细流却有那悠悠不尽的人生哲理静静地闪着粼光

  文章通过描写一家三代四口人一次平常的散步经历,展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礼赞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可以说,这是一曲用文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全文语言平易朴实,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既有意在言外的大词小用也有散发着清新淡雅芬芳的精美对称句

  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美的旅行

  三、设计思路: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3. 诵读品味课文,领悟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4. 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纯自然状态的阅读中,学生喜欢《散步》是很自然的,想要真正理解就不容易,欲求将其中蕴涵的爱、责任感和对家庭对社会的使命感真正吸纳进自己的灵魂深处,并在以后的岁月里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个性气质,影响自己的人生取舍,则殊为难得而我的教学目标设想是希望通过教学中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全面感受文本,感悟作品的语言美、人性美,并勾连生活,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最终将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步》真正镌刻在学生的心里

  导语设计:有一种最为简易而又永远时尚、永远流行的健身运动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是散步散步是件挺不错的事儿——消化食物、锻炼身体、延年益寿,还能减肥如果是一家人在一起散步,那意义就不仅是上面所说的这些了——散步,还能增进家人之间的了解与和睦

  不过,如果散步中有了分歧,又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不但不能增进和睦,还会伤感情呢!今天我们学习《散步》这篇文章,看看作者遇到了什么情况,是怎么解决的

  本环节设计意图:自然亲切,又非常浅显的问题式的导入,能够激发同学带着问题进入阅读状态

  预习检查:词语积累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嫩芽(nèn) 霎时(shà)水波lín lín(粼粼)分qí(歧)

  【自主学习】

  1.听课文配乐朗诵,思考:①散步的人有哪些?②散步的季节呢?③在哪散步?④散步途中发生了什么事?⑤事情的结果如何? ⑥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2.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①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

  ②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

  3.从课文中你读到了课文表现的是什么主题?

  ( (1)一家人的互敬互爱 (2)中年人对生活的使命感(3)尊老爱幼的颂歌 )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听读、自读,简单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文章脉络,感知人物形象,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合作交流】

  学生再读课文,品评课文美点

  1.品内容将文中最能体现亲情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你能读出其中浓浓的亲情吗?

  (先读句子,然后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同组同学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为该同学的体会是否合理,有没有读出感情

  每个小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或派代表或全员参与)把找到的句子或词语与全班同学共享先读后谈体会其余学生准备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可让学生多读学生可能找到的句子与词语: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品语言 文中有不少语句是大致对称的,请你为它们划分节奏读读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3)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4)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提示:以优美整齐的形式强化了和谐美满的亲情,且富于趣味

  除了以上找的句子外,文中还有让你感动或你特别喜欢的语句吗?为什么?

  3.品写法

  本文叙述的是初春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

  (学生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讨论交流)

  明确: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是对生命力的礼赞第二处描写的是母亲所望见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

  热爱,对生命的珍惜

  本环节设计意图:由学生个体学习探究到小组全员参与,既让每个人都活动起来,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及竞争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肯定学生的新的见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体验,进一步感受亲情,领悟本文语言的美

  【点拨拓展】

  1.本文叙述的是初春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却表现了重大的主题这种写法叫”以小见大”

  学习本文后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家庭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时的选材能力

  2.联系生活,真情告白,珍爱亲情、珍爱生命

  读了本文之后,你想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呢?

  口语表达训练,训练内容:

  爸爸,妈妈,那次是我错了……

  老爸,您辛苦了……

  妈妈,我想对你说……

  爸、妈,你们怀里撒娇的孩子长大了……

  请学生任意选择其一进行口头训练

  教师小结:

  亲情不单单是寒冷时父亲为你披上的一件外套它也不单单是深夜里母亲亲手为你冲的一杯牛奶;亲情应该是孩子稚嫩的小手为父亲擦去额上的汗珠,它应该是母亲疲惫时孩子倒杯水的体贴亲情不单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也是妈妈的唠叨、爸爸的责备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的片刻时间的领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和践行亲情不能只是父母的殷切期望,它更应是儿女深情的回报

  同学们回家以后,请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播放《让爱天天住我家》

  本环节设计意图:感受了祖孙三代的亲情后,让学生试着运用与自己的父母展开一段真情告白,以此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再次感悟本文所表达的感情,揭示其深意联系生活实际,获取体验读了课文,对照本文的做法,学生会有一种趋向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觉落实到行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欣赏歌曲,升华情感【音乐欣赏】再次感受美满家庭生活的温馨,增强亲情体验,升华灵魂

  【达标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áo夜 áo游 分qí 分外 水波lín lín lín 次栉比

  2.文章写祖孙三代散步时发生了什么事?

  3.说说下面两个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4. 仿写句子,抒写亲情

  以“亲情是……”的形式,用比喻的修辞写一组排比句

  示例:亲情是杯清冽的酒,因岁月的历练而醇香;亲情又像一杯氤氲的茶,因心香的呵护而沁人心脾;亲情也像一棵高大而茂盛的树,因雨露的滋润而枝繁叶茂;亲情更像宽广无边的大海,因广阔的胸怀而横无际涯……

  本环节设计意图:巩固双基,以练促理解,把握主要内容

  【课外延伸】

  1.课外阅读并收集“古今孝道”故事

  2.两周后召开“我最孝”班会

  3.阅读课外书:读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冰心的《繁星》《春水》

  本环节设计意图:希望学生通过阅读,为促进学生自己的领悟开路发自内心地有所领悟,没有任何教师强加的概念;在45分钟之后的无边的时空里,我希望以“作业”的形式让这一点领悟开始向行动延伸愿这一课在学生心中余韵悠长

  板书设计:

  散 步 莫怀戚

  爱 疼

  尊 老 爱 幼

  孝 护

  互敬互爱 中年人使命感

  以小见大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学生查找丰子恺的漫画或散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儿歌《影子》导入,学生齐读儿歌:

  影子

  影子在前,

  影子在后,

  影子是个小黑狗,

  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

  影子在右,

  影子是个好朋友,

  常常陪着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竹影》。(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1、小组内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散文;

  2、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及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⑴ 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及其注音。

  ⑵ 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讨论、明确中心:

  问题:本文中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四、探究交流

  1、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找生动形象的描写句,并陈述理由。

  五、质疑问难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六、延伸拓展

  1、小结导入: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它与上学期所学的《童趣》一文相映成趣,下面请大家不妨回忆一下《童趣》。

  2、复习旧课,请同学背《童趣》,其他作评价、修正、补充。

  3、延伸拓展:

  ⑴ 述说一段童年往事,要求语言简洁,尽量表现童真、童趣,时间不超过2分钟。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述说,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⑵ 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⑶ 教师小结。

  七、巩固拓展

  1、丰子恺的成功与其父的教育引导有关吗?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以“如果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短文,畅谈自己的教育构想。

  2、细读课文第6段,归纳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然后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与美术课完成一幅水彩画或一幅国画。

  【课后记】

  本文充满了童趣,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进行思考;同时,也可以借助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生活中处处有美,但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二)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乡愁是我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主题,古代诗歌中就有许多描写乡愁的诗篇,同学们能背诵一些写乡愁的古诗吗?

  (如李白的《静夜思》)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请说出来大家讨论。

  (学生谈自己初步的感受,教师适当点评。)

  2注意读准字音,争取读出感情。

  (齐读诗歌,教师适当点评,由此导入诗歌借助意象表达感情的手法讨论。)

  3读了余光中的这首诗,你觉得他是不是把乡愁形象地展现出来,使你们对乡愁有了一些具体的感觉?作者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讨论阐述,教师归纳概括:作者把乡愁化作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就是乡愁。这就叫创设意象,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感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是理解和赏析诗歌的重要途径。)

  4(意象是一种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教师解释:创设意象就是借助某一事物,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其上加以表达的写作手法。在这首诗里,作者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事物上,使抽象的感情可知可感,具体形象。)

  5具体感知意象的创设效果。读读想想,邮票如何能表现乡愁?

  (学生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点评概述:邮票让人联想到通信。在外求学,思念母亲,点点滴滴的眷恋之情,凝聚在这方不盈寸的小小邮票上。邮票虽小,可蕴涵着多少情感啊!)

  6同学们,你们理解了其中的情感,这还只在心里,怎样朗读才能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呢?

  (学生朗读体会,交流自己的感觉。)

  要通过朗读读出你对诗歌的理解,表达丰富的感情,就必须注意停顿,把握节奏,突出重音。如“小小”二字就必须重读才能凸现其中丰富的内涵。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小小”重读)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这”“那”重读)

  (学生反复朗读、背诵。)

  7学样道理,其他几个小节该怎么读?哪些词要重读?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适当引导:一张船票,虽然窄窄,却凝结着对新婚妻子的不尽相思;一方坟墓,虽是矮矮,却将慈母与“我”天人相隔,其间无限酸楚,谁能体会?一湾海峡,虽是浅浅,却将两地分隔多年,可这浅浅的海峡又怎能割断炎黄子孙对故土的绵绵思念?)

  根据第一节的学习方法,自己尝试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请同学们把握节奏,突出重音,自己朗读体验,感觉一下是否读出了诗歌要表达的感情。

  (学生将重音停顿标出,朗读体会。)

  (三)课堂小结

  (集体朗读全诗。教师评点。)

  同学们理解了诗人在诗中蕴涵的感情,朗读时抑扬顿挫,感情投入,这首情文并茂的诗就显得更美了。通过朗读训练,我们对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有了一个整体感受:作者把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在一个个特殊的具体的物体上,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感情明朗、集中、强烈,让人具体可感,同时又能激发我们丰富的联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可播放音乐配乐集体朗诵。)

  (四)课堂练习

  如果你们要表达思乡或思念亲人的感情,会创设怎样的意象呢?选择一个具体的可以寄托你的情感的事物,模仿这首诗的结构,写一节大家交流。

  (学生思考、创作,朗读交流;教师鼓励性评价。)

  (五)布置作业

  1备据“思考与练习二”,感知本文的构思特点。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创设意象一枚——(小小的)——邮票

  一张——(窄窄的)——船票

  一方——(矮矮的)——坟墓

  一湾——(浅浅的)——海峡思乡之情

  第二课时

  (一)背诵复习

  (点名背诵、集体背诵。教师侧重对感情表达效果进行评价,自然导入本课。)

  (二)具体感知

  (体会这首诗的构思巧,形式美。)

  同学们的背诵准确流畅,抑扬顿挫,感情真挚。这首诗之所以这样琅琅上口,便于记忆,除了诗中意象的内涵具体形象、真切感人的因素外,这首诗本身的构思精巧、形式优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1感知本诗的结构特点,请同学们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教师概括归纳:诗歌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表时间的词语,形成时间顺序来结构全篇,构思完整,结构严谨。)

  2内容上是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先后顺序,写的是诗人的生活经历,余光中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这三节顺序有先后,内容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最后一节与前几节相比,顺序相连而内容似乎有所变化,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概括归纳:这些表时间的词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前三节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如同汹涌而进的情感波涛,层层推进,到了最后一节,感情推向高潮,集中表现出诗人身居孤岛思念大陆的强烈感情。前三节是最后一节情感的铺垫,最后一节是前三节情感的升华。)

  3再朗读一遍,仔细品味诗中情感层层迭进的特点。

  4本巧的构思,把乡愁化作一个个具体的意象,层层铺垫,节节蓄势,最后轰然汇成情感的巨浪,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爱国之情、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正如诗人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这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的特殊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而诗歌本身的形式美更赋予这首诗感人的力量。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2、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重点:

  1、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

  课前准备:

  学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相关资料与.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生答: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二、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1、请大家把书打开到153页,齐读课后习题下面的词语。然后小声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将课文与课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阅读。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②比较后筛选,课文中哪些情节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有感情地读一读。

  2、小组交流后明确:

  ①大多数同学更喜欢课文。袁珂的《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中的两则短文改编的。《风俗通》中的短文想象大胆,情节较简单,是故事的骨架。袁珂的《女娲造人》在此基础上,想象更丰富,情节更具体,使得故事血肉丰满。

  ②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的情节,如:女娲造人的动机、造人的过程、人类诞生后的喜悦感、女娲的喜怒哀乐……挑出语段品读,着重体会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3、给大家提高点要求,能不能用你的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说明:同位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三、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1、美好的故事不能浅尝辄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则神话中想象的焦点----女娲。

  讨论:结合文中想象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完成句式:女娲是一个()。

  说明:四人小组讨论,及时把成熟的见解写在黑板上,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学生板书结论: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有伟大的神力……

  2、结合学生的板书,浅析女娲。

  学生板书中有的将女娲看成神,有的将女娲看成人。

  问:女娲到底是神还是人?(明确:神)

  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她是借助什么创造的?(明确:想象)

  教师板书,给女娲画上一对蝴蝶的翅膀——插上想象的翅膀

  3、结合女娲形象,体会想象的特点。

  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才塑造了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

  (明确:大胆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娲抟土成人、洒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赋予了女娲聪明勤劳、有喜有悲的人性。这样才使得女娲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类社会的情理。所以想象要大胆奇特,却又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不受限制,还要合情合理。)

  教师板书:将大胆奇特与合情合理,分别填充在翅膀的两翼。

  四、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扩写《夸父追日》。选择一处情节,写片断。

  夸父拄着杖,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生.写作文片段,师巡视指导。

  请两三个同学读自己的片段,其他同学评析其中的想象是否符合要求。(师生共议)

  五、课堂小结: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进步,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大胆合理的想象不仅可以锦上添花,有时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古今中外的神话故事便是“想象”的宝藏,有待大家去开采。

  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张开想象的双翼自由飞翔。

  六、课外作业:

  阅读中外神话故事,体会其中的想象。

  推荐书籍:袁珂《中国古代神话》

  施瓦布(德)《希腊神话故事》

  《山海经》

  《一千零一夜》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袁珂根据《风俗通》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运用大胆奇特且合情合理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演绎和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由于这个故事对学生来说,大都耳熟能详,所以不必对情节过程进行分析;而当着重体会情节中渗透的丰富想象。

  想象是神话的突出特点,也是本文学习应把握的重点。因此,应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对文本的阅读,分两步走:先进行比较阅读,初步感知想象的情节;再进行探究阅读,把握想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尝试正确运用想象。从而,由浅入深,学以致用,争取一课一得。目标明确之后,关键问题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还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

  首先,将课文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通过比较来感受、鉴别,体会丰富的想象使故事更生动、具体、有趣。接下来品读课文中更具想象力的情节,以放声朗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来。进而在美读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要求学生能生动地讲述部分情节。在讲述的过程中,抽象文字上升到头脑中转化为形象思维,体会想象的奇趣,并自觉加入自己的想象。

  在探究阅读中,从分析女娲形象入手,把握想象的特点、要求,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体会、明确。学生可随即将讨论结果明确在黑板上,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很鲜明地从整体上全面把握女娲形象。板书有不少重复之处,这恰能体现女娲形象的鲜明,当予以充分肯定;答案的多元化,也能够证实女娲是一个栩栩如生的立体形象。完成“女娲是一个……”句式过程中,能够自然带出分歧,即女娲是人还是神,争论后得出:女娲是有人性的神。深入讨论,从女娲形象上去判断,想象的特点、要求。结合板书形象地展现,想象的两个要求:大胆奇特、合情合理。

  带着对想象的理解,学以致用,扩写神话《夸父追日》。在实践中指导纠正,请几个同学读.写作的片段,其他同学共同评析。鼓励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培养学生合理运用想象的能力。最后引名言说明想象的可贵,布置作业拓展阅读,把对想象的体会延展到课外。

  整体来说,这则神话容易理解,所以教学环节中教师的分析要少。主要通过学生的充分活动,由浅入深地把握想象特点,初步学会运用想象。教学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读读课文、讲讲故事、讨论分析、写写片段。虽然没什么新意,但几个环节组合起来,综合运用,确实能够逐步提升学生对想象的认识,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效。此外蝴蝶形的板书设计,使得想象的作用、特点,形象化了,具体化了。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2、能力目标

  ⑴ 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⑵ 通过复述故事梗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⑶ 通过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章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

  ⑴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

  ⑵ 培养学生对理想目标执着追求的精神;

  ⑶ 通过师生互吐心声,让“心声”架起师生之间爱的桥梁。

  4、教学及活动流程

  1、教学准备阶段

  ⑴ 在设计好教学思路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素材,应用信息技术,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⑵ 指导学生预习,包括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等。

  二、课堂教学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契诃夫《万卡》中万卡的图片,并配有《万卡》中的相应文字,提问学生。

  2、导入:契诃夫的《万卡》曾感动过许多人,一个小男孩儿读了《万卡》,勾起了他对往事深深地怀念,也由此引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这个故事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黄蓓佳的小说《心声》(出示课题)。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师生互动,进入情境。

  (二)检查预习,理解故事梗概。

  1、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发窘 抽噎 撇嘴道歉 琅琅 过瘾簪子 窸窣 恍惚

  2、指名2人复述故事梗概,教师根据复述情况,指导学生复述的技巧。

  3、师生共同总结。(出示行文脉络)

  公开课前( 读课文)→回家路上( 读课文)→次日放学( 读课文)→公开课上( 读课文)

  1、齐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2、快速浏览课文,复述课文。

  3、同桌讨论,填空,巩固对文章脉络的理解。

  加强基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概括能力。

  (三)精读课文,巩固心理描写写法,理解“心声”的含义。

  1、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

  2、与学生共同总结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1、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京京心理的各种描写语句,感情朗读并在小组中加以讨论分析,在班上交流。

  2、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刻理解李京京的“心声”。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提高朗读水平,又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

  心理描写:1、人物直接表露自己的心声;2、作者直接描述人物的心声;3、通过行动描写揭示内心活动。

  (四) 结合师生实际,倾诉“心声”。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倾诉“心声”,教师随机点评。

  2、教师倾诉自己的“心声”: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每位同学都能像李京京那样在课堂上勇敢地回答问题;也希望每位同学都拥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作为教师,我也将努力做到公正、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关注像京京这样特殊家庭的孩子。

  学生各抒己见,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

  师生平等对话,培养学生的爱心,营造积极主动、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

  (五)布置作业

  出示作业:以李京京的身份给他乡下的爷爷写一封像凡卡写的那样富于感情的信。

  (六)板书设计

  心声

  黄蓓佳

  公开课前 → 回家路上 → 次日放学 → 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 (偷读课文) (听读课文) (终读课文)

  “心声”: 渴望亲情 呼唤平等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7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熟悉生字、词。

  2、了解长江的常识,通过长江的形象,接受深厚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感的熏陶。

  3、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一系列修辞和重复的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语句、词语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熟悉课文,自己解决下列生字词

  浦口曙天吹拂舢板驳船堆栈穿梭粼粼

  瑰红缕缕千年万载哺育湖泊

  容光焕发:脸上放出光彩,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三、了解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郭风:1917,当代作家。1938年散文处女作《地瓜》。著有散文集《山溪河海岛》、《曙》、《唱吧,山溪》、《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等。善于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社会和自然,注意吸取意象派、象征派的一些艺术手法,从草木虫鱼、风土人情中见时代风貌,有较浓郁的诗情画意和牧歌风味。

  这篇散文作者创作于1961年,目的是要歌颂那个时代他心目中的祖国,新中国诞生后,年轻的共和国意气风发,欣欣向荣,到处洋溢着为未来的灿烂理想而奋斗的勃勃生机,到处是文中写到的生产建设的繁忙景象和建设的成果。这是时代的开始。所以文中,写长江的黎明,象征着祖国的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四、熟读课文,体会文中字里行间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简单回顾上节课内容。

  三、分析课文

  1、文中写了长江的那个时段的景象?

  黎明

  2、请从文中找出能够表达作者看到黎明的长江景象的心情的句子?

  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四、讨论:黎明和青春的特点是什么?

  清新、明净、明丽、容光焕发、生机勃勃、朝气、活力、希望

  文中那些语句突出了这样的特点?

  并且采用了那些表现手法来写这些景象的?

  拟人、反复、比喻、象征(作用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内心的舒畅、愉悦的思想感情)

  五、联系作者的写作时间,思考:

  文中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为什么只写长江的黎明,在这里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不是。象征了祖国的欣欣向荣,勃勃生机。

  六、小节课文

  七、完成课后练习。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教学过程:

  自主积累

  1、同学交流积累的词语。

  2、(同学自学效果交流)理解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1)它们从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点下锚停泊。

  (2)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3)并且把测得的轨道数据源源不断地输送进中心计算机。

  (4)参试人员一起拥向甲板,欢呼雀跃。

  朗读课文

  1、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

  黑体字报道的.是事件,括号内的字是现场录音,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地报道了事件,这是录音新闻的主要特点。

  2、分角色朗读(模拟播音)要求:注意语速、语调,把握感情。

  3、同学评析。

  探究练习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内容,体会在播音时所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1、这里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

  2、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3、各位听众,你们好,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的实况。

  4、各位听众,这时候我们看到直升机已经飞抵落点上方,对火箭落水瞬间施放的荧光染色剂进行精度照相测量。

  5、指战员们拉响了汽笛,扩大器中奏起了国歌,参试人员一齐拥向甲板,欢呼雀跃。

  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合作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2、本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的?说说这样组织材料的好处。

  3、火箭发射成功后,记者采访了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人,听了他的话,你有什么启发?

  4、如果你在发射现场,发射成功后,你的心情怎样?你能用具体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吗?

  体会本文语言的特色

  1、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赏析。

  例:它(潜艇)像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

  赏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潜艇下沉的动作写得十分具体、十分准确、十分形象。

  2.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自然结合是本文的语言特色,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并说明其好处吗?

  说话练习:以“我学了这篇课文,了解了……”的形式,谈学习体会。进行说话练习。

  作业:

  1、从最近的报纸上找一则新闻,进行模拟播音,在课余时间播给同学听,并请对方评论。

  2、完成本课相关的书面作业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体味文章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人物描写。

  抓住语段要点,明白画竹的美术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1分钟)

  用歌曲《丢手绢》引入"游戏"的话题,进而引出丰子恺的《竹影》。

  二、整体感知(5分钟)

  教师出示抢答题:⑴速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⑵围绕"竹影",文章写了四处情节,请参照"看竹影"这样的词语结构,写出其余三处情节。

  学生进行抢答。没有抢答到小组进行纠正。

  教师归纳:看竹影——描竹影——论竹影——悟竹影。(亦可对应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品读描写(15分钟)

  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分配任务:1、3、5组女生——旁白;1、3、5组男生——华明;2,4,6组女生——"我";2,4,6组男生——弟弟;爸爸——老师。

  教师出示问题: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并谈谈你的理解?(提示:描写既包括景物描写也包括人物描写)

  小组选择讨论的内容。教师进行干预,形成两组讨论景物描写,四组讨论人物描写(四组又分华明组、"我"组、弟弟组、爸爸组)

  小组进行讨论3分钟。小组进行黑板展示2分钟。

  教师在适当的地方进行点拨、归纳,提示学生注意:景物描写的艺术化、人物描写的动作、语言的童趣。

  四、略读文段(10分钟)

  教师导学:老师刚才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生动的描写都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后面还有四个自然段几乎没有涉及。尤其是5、6两个自然段都是爸爸的话语,介绍了画竹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

  全班齐读第5、6段。

  教师出示问题:⑴第5自然段说的是画竹之难,画竹难在何处?请在文段中找出核心句子。⑵第6自然段开头提出了问题: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请就文章内容回答这一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然后进行抢答,没有抢答到小组进行纠正。

  五、当堂抽测(9分钟)

  1.教师口述抽测题目。附题目: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⑵围绕"竹影",文章写了四处情节,请用带"竹影"一词的三字词写出四处情节。⑶五个生字词。

  2.学生完成题目,交换批改。

  反思

  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要有层次和梯度,还要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展现更多的语文味。例如朗读的教学,我认为没有朗读的语文课是不完整,缺乏语文味的。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要能用普通话进行流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所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以后,我就对学生进行了朗读的训练,要求学生在领悟把握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后,能在朗读中准确反映出来。在提供给学生的学案中,不仅大环节上从易到难,而且每一个大环节的细环节也是从易到难,而且很多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如果填空的内容较多,我就将其分成几个细点,写出其中的一些,空出一些,让学生在有所提示的情况下能较好的完成。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0

  知识目标:

  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

  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

  教育目标:

  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重点难点:

  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策略和方法:

  朗读法、导引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录音机。

  一、导入。

  不知道大家发觉没有,这一单元其实都是写小人物、低微身份的人的经历、感受和事情。我这里恰巧有一篇关于卑微事物或人的论述,大家听一下。(朗读文章。见附录。)

  任何一种卑微的事物,其韧性都是最强的。无论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蚂蚁,也如果卑微的你我他,还有“我”那平凡的父亲……

  二、整体感知。

  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那么,本文中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么?

  多数同学都能侃侃而谈。有的说上浮山祭祖,有的说糖球会等等。

  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

  2、换句话讲,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造新屋,当然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每个建筑物都有它的人文性,所以说,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也就是对地位的要求。

  (其实,这和第一问是一道题。只是,大多数同学都不能很好的运用联想思维。)

  这里补充一下关于马斯罗的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联系本文,其实父亲也是对尊重的要求。这是其毕生的奋斗目标。

  3、那么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或他都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4、但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这个问题,好学生可以回答出来。)

  5、在父亲心理,新台阶的动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们平时遇到父母升职等事时,都是举家欢庆的。那么父亲是怎样庆贺的?

  放了四颗大鞭炮。

  6、但是,父亲在放鞭炮时,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找出来,看看他有什么特色?

  71页。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高兴起来也与众不同。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这里要找出不难。但是,我明白去中的道理,孩子可能阅历浅,还不能很完善的回答出来。

  7、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么?

  不对劲。 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8、其实,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可以删除一部分的,大家认为是哪一部分?

  (这个题很有迷惑性。本来哪一部分都不该删除掉。但是,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找出其中必须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这其中写的精彩的部分。但是,还真有不少同学都找出了应该删除的部分。但也有的聪明的孩子,说不应该删除,并且说明了自己的理由。虽然不很全面,但都能谈到一点或两点关键的地方。)

  老屋的三级青石板的描写。

  9、你看都罗嗦了些什么?

  1)、来历——体壮如牛,(与后面,闪了腰作对比。)

  2)、粗糙——经济条件差。

  3)、我跳上跳下——我年幼,新屋盖好,我“长成大人”,所用时间之长。

  4)、脚板——终年辛劳;说明家庭的穷困。

  10、你说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么?

  当然。因为都与后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都对后面的情节起对比或反衬的作用。

  11、具体来理解两个句子: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2)、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1、简述一下了父親造屋的前因後果 。故事梗概述一下,父亲造屋的前因后果。(故事梗概)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2、那么这样做值吗?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3、怎样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15、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两相比较,你有怎样的感受。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3、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正确停顿,疏通文意。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学生回忆自己儿童时期有意思的事情,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谈有丰富想象力的游戏。

  师导:刚才同学们所描绘的事情说明你们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

  学法指导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教师按照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重在讲清方法。

  疏通文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参阅注释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项为之强(脖子、颈项)

  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以丛草为林(树林)

  兴正浓(兴趣)

  方出神(正)

  驱之别院(赶、驱逐)

  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3、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教师小结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之后,再快速齐读

  限时背诵课文,分自然段背诵

  作业

  熟读课文并能试背课文。

  第二课时

  导入

  齐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背诵课文。

  内容研讨

  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齐读第1自然段

  “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的习惯。

  时有物外之趣——观察的收获。

  齐读第2、3、4段,思考:只是“明察” “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确——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学生思考: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欢那一个?背诵并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

  讨论回答:作者是怎样想像的?

  讨论明确: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

  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语句

  明确: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体验反思

  学生讨论

  1、癞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2、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3、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

  明确: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集体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作业

  拟几条热爱草坪、热爱动物的标语。如:

  小草也会疼的,请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劝君莫打报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本文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写的一篇文言文。山市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它很难出现,更难为人们所见。这篇文章是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成的。它以时间为序,历历如画的再现了“山市”从生成到消失的过程。这是一片自读课文,如果学生了解了山市这种现象,学习起来应该不困难。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难点。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可先让学生根据课下的注释和自己手头的资料自己来理解课文的大意,然后分小组讨论,互相沟通,最后以让学生当小老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层次,把握叙事线索。

  2、积累文言词语。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准确解释课文中的时间词、形容词。

  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仪器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查阅蒲松龄的相关资料,简单了解《聊斋志异》。

  2、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自行解决生字,把不懂的词语划出来。

  第一课时

  导入

  由“海市蜃楼”的图片导人。你见过这样的景象么?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引出海市蜃楼: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是一种非常奇异的自然现象,在清朝也有人在山区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山市,蒲松龄用他的笔记录了下来,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他的奇妙。

  (问:蒲松龄是什么人呢?)请同学来介绍作家作品,教师作适当补充:

  蒲松龄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苏宝应做幕客外,都在家乡当塾师,终身郁郁不得志。《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整体感知

  1、请一位同学读生字,全班同学一起纠正,然后大家齐读。

  2、指名请几位学生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停顿、读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齐读,读出感情和气势。

  5、整体感知:课文写的是什么?

  疏通文意

  小组讨论交流,共同翻译课文,划出难懂的字词句。

  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提问,请老师讲解不懂的词语。

  2、老师提问重点词语以及特殊句式,学生回答:

  然:可是恒:常常同仁:友人孤:独。青冥:青天、天空。冥:深远。

  顾:看念:心想近中:附近无何:不一会儿甍:屋檐。

  始:才。悟:明白,醒悟。高垣:高强。睥睨:城墙上呈现凹凸性的矮墙。

  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特殊句式

  判断句: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省略句: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3、请一位同学来翻译这一部分,师生共同纠正。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来当小老师。

  由四人小组推选代表做老师,由学生讲解课文字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老师作为学生,随时以提问题的方式加以指导。(这一部分内容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把握。没有完成的内容可以放到下一节课。)

  1、重点字词:

  若:像历历:清楚地莽莽然:形容挂起的尘土迷茫无边。

  依稀:隐隐约约,模糊不清。既而:一会儿定:安定,停息。

  乌有:没有。乌通无。霄汉:云霄与天河。窗扉:窗户。洞开:大开。

  指数:用手指指点着数。裁:通才。只:仅。黯然缥缈:昏暗的分不清楚。

  屑屑:忙碌的样子。凭:靠着。状:姿态。逾:超过舍:房屋

  倏忽:突然人间:人家、住户市肆:集市。

  2、特殊句式

  倒装句: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楼五架

  词类活用:楼五架,窗扉皆洞开。洞:名词用作状语,像洞一样。

  逾时,楼渐低。低,形容词用作动词,降低。

  3、一词多义

  然:可是(然数年恒不见)

  ——的样子(尘气莽莽然)

  数:几(见宫殿数十所)

  点数(层层指数,楼逾高。)

  4、指名请同学翻译,大家共同订正。

  5、指导朗读。

  作业

  熟读课文,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导入

  偶见山市奇观,引人惊异。请你概述山市出现的情况。(复述学过的内容)

  请一位同学做小老师,提问上节课学过的重点的字词句。

  探究思考

  1、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叙写的?找出相应的词语。

  全文以时间为线索,忽见——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

  从中可以看出山市的变化是怎样的?(快)

  2、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3、这是谁看到的?

  孙公子禹年以及同人。

  请找出目击者心理变化的词语,想想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呢?

  惊疑悟

  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惊”。

  但一想到“近中无此禅院”,又不得不“疑”。

  待到宫殿出现,才悟出原来这是“山市”。这样写就把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写仍是目击者所见画面,但读者在感觉上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如同亲见。

  4、在发展阶段你可以看出,城郭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

  “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说明城郭颇有恢宏的气象。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活灵活现,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

  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若失。

  5、在高潮阶段对危楼的描写非常细致生动,危楼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楼上有什么?为什么要写人的活动?

  楼是高大、雄伟的。结构简洁、明朗。

  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作者不仅看到山市里的城郭,而且似乎触摸到山市里人情风俗的气息,使得本是“无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增强了观赏的兴趣。

  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6、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联想和想象以及语言训练)

  拓展延伸

  古代的人不懂其中的道理,又称它为“鬼市”,你懂吗?能否用科学解释这神奇的现象?

  大自然是伟大的、神奇的,常常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据说人类现在了解的大自然还不及大自然的百分之一,大自然中蕴藏着无穷的宝藏,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现象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你知道那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呢?可以告诉我们吗?(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未知世界)

  希望同学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希望同学们常常去和大自然聊聊天,和大自然做好朋友,好吗?

  作业

  1、请用自己的笔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绘画好的同学可以画出,在班里展示欣赏。

  2、继续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

  课后小结:

  文言文一般比较枯燥,学生不喜欢学。让学生来做小老师,可以比较有效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学生做老师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学得很象,先由学生提问,再由老师提问字词,再提问句子、翻译、请同学朗读等,而且会对同学们的回答做出评价,这都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能力还真是不容小觑。通过这样一次训练,也促使他们用心的去学着理解课文,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内容,尽量主动的做到象老师一样高屋建瓴,心中有数。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① 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组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科学探索精神。

  ② 学习欣赏神话传说。

  ③ 培养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④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重点

  ①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② 口语表达。

  ③ 想像写作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① 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及活动内容给小组命名。

  ② 围绕活动内容广泛搜集资料,上网查询资料,整理资料。

  ③ 每组准备一个档案袋。

  ○教学设计

  导入

  可从放映《星球大战》影片片段导人活动,唤起学生对未来世界的遐想,对人类起源的思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科学探索热情。

  故事大王比赛

  ① 每组每人搜集一种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在小组内互讲故事。

  ② 每组选出一名讲故事的代表,参加班级故事大王比赛。

  ③ 比赛将评出一、二、三等奖。

  ④ 小组将部分参赛的神话故事进行搜集整理、汇编成册。

  自由辩论会

  ① 搜集查找关于“人类起源新说”的资料。

  ② 从中选定一种说法,并围绕这一说法继续查找相关资料。

  ③ 让小组成员熟悉资料内容,为参加班级自由辩论会做好准备。

  ④ 辩论形势灵活,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展开辩论。每一小组可在比赛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资料证明自己观点的成立,同时还可以反驳其他的小组的观点。

  a. 以小组合作情况、发言情况及准备资料的多寡评出一、二、三等奖。

  b. 比赛后与其他小组交流资料,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并汇编成册。

  给未来人画像

  ① 每组设计一幅未来人像,可以用电脑制作,也可以手工制作。

  ② 每幅画要做简要说明,说明主要包括:(1)外形设计理念;(2)服饰搭配理念;(3)人体结构的变化:如皮肤、肌肉、骨骼会有哪些改变……

  ③ 画像要求100cm×80cm,将画像悬挂在教室墙壁上,每组派代表到画像前阐述本组的创作理念。

  ④ 根据画像制作的精美程度,设计是否有创意、说明内容是否充分,评出一、二、三等奖。

  ⑤ 每人以“未来世界”为题,写一篇想像作文。

  成果展览

  ① 每组派出一名代表作评委会成员,组成评委组。

  ② 每小组将本次活动编辑的册子、资料、获奖奖状整理好,布置一个有特色的展区。

  ③ 每小组派2名代表站在自己的展区前,回答评委组提出的问题,并为本组展区设计·作简要的解说。

  ④ 由评委组给各个展区做出评定,评出一、二、三等奖。

  活动评价

  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根据小组在各个活动中的获奖情况,评出最佳合作奖、最佳口语交际能力奖、最佳表现奖、最佳创意奖等一系列奖项。

  活动小结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了解了关于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感受了古人丰富的想像力及神话传说的魅力,培养了学生自主组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科学探索精神,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较好的确培养和提高。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

  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德育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跟录音仿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节,理解关键语词的表达效果。

  2.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所选四则寓言故事精短,构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过艺术地设计提问,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通过探究、比较性题目的设计,如将故事情节作改变、删节,看表达效果的变化等,拓展想像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作业讲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精巧构思和拟人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二、资料助读

  投影显示: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三、师生共同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恰如寓言诗人拉·封丹对寓言的形象概括,读寓言,要从“身体”读出“灵魂”,也即从所述故事读出道理。那么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教师明确: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

  2.研习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反思

  依照新课标要达到的三个维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要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迁移能力,发挥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我在这堂课的学习中,重视体现学生的迁移能力的训练。

  1、首先开启学生的思维,原来寓言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已经接触很多,消除认为寓言很高深的情绪,让学生很想了解寓言和其写法。

  2、点击学生的兴奋点,通过改编寓言让学生了解到原来寓言的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取决于作者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依照寓意来布置寓言故事情节。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3、联想与课外迁移,通过前几步到了自编寓言时就水到渠成了让学生主动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少数学生合作完成一篇),主动参与,挖掘学生的潜能,局部学生写出了如《北风与太阳》、《狼与驴》等很有内涵的寓言。

  4、体现教学机智,学生在我安排自编寓言时,有局部学生提到也可以写如黑板与粉笔的题目时,我就顺水推舟加了除了我给的四个寓言题目之外可以自拟题目,学生的发明力与主人意识得到了充沛尊重,提高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学习散文诗的特征,品味文中婉丽秀美的语言,新颖别致的修辞,体会童年的美好,认识生活的绚丽多彩。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婉丽秀美的语言,新颖别致的修辞。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童年》)天真无邪的童年,如诗如画,如梦似幻,它那么美好,却又那么短暂。不经意间,我们已走过童年,今天就让我们穿过岁月的风尘,在罗大佑的歌声中深情的回望那段幸福时光!

  2.初步感知

  (1)在接触课文之前,先来认识作者唐弢。(出示有关作者的材料)

  (2)让我们一起走进唐弢的童年世界,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出示要求)

  3.寻找童年

  (3)读过此文,留给你的最初印象是什么?

  (4)如此美好的童年在哪里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思绪一起来寻找童年吧!

  跳读课文2—4部分,四人小组结伴同行,合作完成。

  在海滨(充满阳光,富有活力)

  童年在原野(充满童真,童趣)

  在夜空(恬静,欢快)

  4.感悟童年

  (5)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如此美丽动人的画面,让我们身临其境,一起来感悟童年吧!

  (女生齐读第二部分,男生齐读第三部分,全班合读第四部分)

  5.品味童年

  (6)如此绚丽多彩,如梦如幻的童年,源于作者飘逸的文字,别致的修辞和奇特的想象,让我们再次品味童年。

  (精读2—4部分,勾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简述理由。)

  (7)组内交流

  (8)班上交流

  6.眷恋童年

  (9)面对如此美妙的童年,你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自由发言)

  (10)由于时间的流逝,青春的远走,一种时光不再的悔恨与懊恼弥漫在作者心头。让我们齐读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和作者一起表达我们心中的眷恋之情吧!

  7.留住童年

  (11)唐弢用他那婉丽秀美的文字记录了他童年的华彩乐章,我们自己的童年生活与作者相比一定更加的五彩斑斓。下面让我们拿起手中五彩的笔,打开你记忆的闸门,留住你的童年生活吧!

  (12)班内交流。

  8.作业

  完成本课同步训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及梁实秋散文小品的风格。

  2.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教学重难点:

  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学法指导:

  把握“物”的特点,理清“情”的脉络,就能较为妥帖地体察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诗歌中鸟的形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微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

  大自然鸟语花香,充满欢乐,充满灵气,生机勃勃。而梁实秋笔下的鸟却带给人悲苦,什么原因呢?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梁实秋的散文小品文《鸟》。

  二、作者简介:

  梁实秋是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小品,广涉人生世态,内容丰富,或回忆往事、记述个人经历,或叙写家庭生活、读书生涯,或忆念故乡、发家国之思,或描写社会面貌、文化习俗,作品幽默典雅、雍容大度、舒徐自在、韵味浓郁。

  三、整体把握文章

  第一层(1-2小节)写自己爱鸟而感受到鸟的苦闷。

  第二层(3-5小节)写生动细腻的描写了鸟悦耳的鸣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了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

  第三层(6-7小节)写鸟在带给人喜悦的同时,也给人悲苦。

  四、问题探讨

  1.作者写了哪些鸟?

  《鸟》并不限于某一鸟,有杜鹃、麻雀、喜鹊、乌鸦、猫头鹰、鹭鸶等,有家养的,有野外的,更多更多是“不知名的小鸟”

  2.请同学们轻声散读课文,整理出描写鸟的声音、外形的词语。

  清脆、嘹亮、圆润、和谐、色彩斑斓、玲珑饱满

  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临风顾盼、高踞枝头、俊俏、轻灵

  这些词语在词性和词语的感情色彩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都是褒义词

  表示作者喜爱、赞美之情的词语。对鸟的浓浓的喜爱之情

  3.从文中找“爱鸟”的原因。

  有对笼中鸟的同情(2节);对比写鸟的苦闷;有对鸟的美丽的赞美;还有通过鸟来写人的心情,实际也是对鸟的爱:绘鸟鸣的清脆、嘹亮,先排除“吱吱喳喳”、“呱呱噪啼”,再刻画其长叫而音阶丰富,短叫圆润而不单调,似和谐的交响乐,细腻地创造了悦耳的效果;绘形,先用“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

  4.前面4节写作者对鸟的喜爱,为何后面两节却写了“悲苦”、“伤感”之情?这两种矛盾的感情出现在同一篇课文里是否不太协调?

  如果说前面四节是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喜爱着鸟的可爱”的话,那么后面两节却是诉说了作者“悲苦着鸟的悲苦”,同样反映了作者对鸟的关爱,这种爱比前面四节可能要显得更深刻更丰富。

  5.第五段中“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以及“幻想”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爱鸟只爱其声音形体,并非受人们赋予鸟身上的各种文化意蕴的影响。

  含义:指历代诗文在杜鹃、夜莺、云雀等身上长期形容、渲染而成的象征意蕴。

  6、最后一段说“自从离开四川以后”,再也看不到那些“跳荡”的鸟儿,听不到“悦耳的鸟鸣”了,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对鸟类自由、活泼、俊俏的尽情赞美。

  五、品读课文

  师:在课文中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朗读,并在该句的空白处写上旁批,说明喜欢的理由

  例:我喜欢第二节中描写声音的句子,特别是“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这一句,它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鸟叫声的美妙动听。

  六、比较探究

  阅读下面关于猫的说明文字,比较与本文的异同

  猫是老鼠的天敌,人们养猫主要是为了捕鼠.猫有着独特的捕鼠功能.猫有着独特的感觉器官,除了灵敏的耳朵外,它还有一双白天黑夜都能看到物体的眼睛,白天瞳孔缩成一条线状的缝,晚上放大成圆形.眼的上边与嘴的两旁有长而硬的毛与胡须,上面布满极细的神经,可以帮助它感觉黑暗中的情况.此外,它足下有柔软的肉垫;趾上尖锐的钩爪,平时缩在里面,在扑向老鼠的刹那,猛的伸出,触着鼠身,入其肌肤,万无一失.

  状物散文以描写为主,物为我所用,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写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说明文以说明为主.

  说明文严密严谨尽量客观,使用的方法偏重科学说明;状物散文带有情感理趣,比较主观,使用的方法偏重文学.

  七、小结:

  人和世间万物都属于自然,地球是人和一切生灵的共同家园。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别忘了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爱护一切生灵。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生灵,地球才生机勃勃,地球才风情万种,才姿态万千!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7

  课 题:风 筝

  教材分析:

  《风筝》叙述了“”我的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情感的经历。“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不准自己的小兄弟放,还有一次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这件事到时隔二十年后突然出现在记忆中,竟然如此剧烈地啃噬着自己的心,以致渴望得到补救 ,却已经无济于事 ,只是平添了心头的沉重。此后每当回忆这事,就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探索这篇散文的内涵: 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 精神,还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感慨。

  这篇课文的难点很多,学生学起来困难较大,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由浅入深,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

  1、知识和能力目标:感知课文的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感受至爱真情,获得思想启迪。

  (1)积累词语,掌握“憔悴、嫌恶、 瑟缩 、虐杀 、苦心孤诣”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和比较,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教学重点:

  1、多角度理解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来体味文中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以及从中展现的浓浓亲情。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2.揣摩文中难懂的语句,理解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阅读《满天的风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师:备课时可以借鉴总――分――总的思路,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研究一个个局部问题,理解课文。

  教学方法:品读法 点拨法 讨论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 歌曲<三月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满天的风筝》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鲁迅的《风筝》与《满天的风筝》抒发的情感 全然不同。怎样的不同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的《风筝》,了解文章的内容,探究其深刻的内涵。

  二、教师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

  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的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感受至爱真情,获得思想启迪。

  2、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和比较,

  3、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

  三、识记字词

  大屏幕出示字词

  读一读: 坠 憔悴 荡漾 瑟缩 什物

  解释: 嫌恶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肃杀 诀别

  过度词:风筝时报春的天使,看见风筝人之常情是愉快的,而“我”为什么却感到惊异和悲哀?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四、读与思

  教师导读:

  阅读分几步走,由浅入深。第一步:通过学生自读,概述课文内容,体会手足之情。第二步:教师示范并启发提问,学生边听边思考,进一步理解课文。第三步:重点精读,揣摩疑难语句。

  1、学生默读,要求整体感知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读完,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给予鼓励。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大屏幕出示思考题

  (1)为什么小时候会把放风筝看成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事?

  (2)为什么说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3)鲁迅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学生四人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给予肯定、鼓励。

  教师小结:

  作为兄长的“我”,小时候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事,不许弟弟放风筝,是严格管束,是为弟弟好。现在反思起来,当年是因观念落后所支配,所以说是“精神的虐杀”。对待自己的当年的行为,“我”深深谴责自己。不因自己当年的动机是好的而原谅自己。不因时间久远而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的剖析自己。

  学生针对疑难问题、句段齐读或者自由读。

  教师过渡:这篇文章的难点较多,需要同学么多角度理解。只有多角度理解,才能感悟文章的深刻内涵,获得思想的启迪。

  五、自主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吧课前准备的疑难问题和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四人组,合作研讨,教师巡视,参与讨论。有不同意见,集中全班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问题预设)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3、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教师必要时给予引导和点拨

  教师引导归纳

  《风筝》这篇散文笼罩着深沉的悲哀。探究内容,可以体会到鲁迅的兄弟之情,自省精神,感受到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的道理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散文,还有什么收获呢?你从鲁迅身上学到什么精神呢?

  还有什么问题,可根据时间情况和同学们继续研讨

  六、作业(任选其一)

  1、把学习这篇散文的收获写在练习本上。

  2、记叙一件颇有感触的亲情故事来表现自己对亲情的理解。

  七、小结

  《风筝》是一篇表现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优美散文,也是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这支人情美的颂歌荡漾在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态里,也回响在风筝被“我”毁坏的“惊慌”、“绝望”的痛苦里,对“我”“全然忘却,毫不怨恨”的心灵里。“我”不爱放风筝,嫌恶放风筝,不许放风筝并傲然离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而“我”急于补过,终于无可补救的“无可把握的悲哀”中。文中的至爱真情,抒发得深切感人,使人在学习中得到高尚情操得感染和熏陶。

  八 、教学反思与设想

  1、《风筝》一文通过描写“我”的内疚自责来表现主题,抒发了作者的悲哀心情。在听读课文之后,应提出了颇有建设性的问题——找出能触动你心灵的句子?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带有自主性和独特性,通过品味语言来明确“我”和小兄弟对风筝截然不同的态度,从而体味“我”和小兄弟之间的误解和冲突,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教育观。“我”因在二十年后见到小兄弟的麻木而陷入更无边的悲哀中。

  2、只有激发真情,才能加深体验。在导入新课时如果以对比的方法来切入主题,突出作者的心情和小兄弟的境遇,这就激发了学生阅读欲望,不禁产生疑问:一个孩子竟然被剥夺了放风筝的权利?为文章奠基了伤感的基调。接着,又通过深情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作业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写一篇记述亲情的文章,进一步让学生用心去挖掘、体验那份亲情。

  3、通过深入探究语言,才能体会真情。《风筝》一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动人的修辞,但就是这些朴实真挚、白描式的语言,感动了一代又一代。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确实应该把这一点作为重点来落实,深入文章语言,体悟文章的真情。因《风筝》历来存有多论,学生的理解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看法来发表合理、独特的体会。

  4、由于《风筝》故事发生的时代距离现在将近一个世纪,学生无法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审视故事蕴含的深沉思想,所以对主题的挖掘尚未到达理想的境界。

  七年级语文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法学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二、教师板书课题

  1.朗读课文。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苔痕上阶绿:长到。草色入带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第二课时

  《爱莲说》(周敦颐)

  一、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二、教师板书课题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3.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4.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5.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1)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2)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3)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7.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

  8.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三、小结

  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句式骈散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个性修改】

  【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比兴引陋室——德馨

  对偶拟人写景——幽雅

  对偶衬托写人——高雅

  虚实正反写事——有趣

  类比隐含立志——高远

  引经据典表态——高洁

  爱莲说

  周敦颐

  菊花正衬莲花菊花——隐士——陶后鲜有闻

  牡丹反衬莲花牡丹——富贵人——宜乎众矣

  莲花——君子——同予者何人

  【作业布置】

  1、作业本练习。

  2、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一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