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班音乐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幼儿随着音乐的旋律和歌词,展开关于“月亮船”的积极想象。
2、幼儿学唱和演奏时,能将内心的感受和想象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1、钢琴伴奏
2、录音机、录音磁带
3、乐曲图谱
4、小乐器:碰铃、串铃和铃鼓若干
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
1、请幼儿欣赏乐曲,并跟随音乐的旋律,两两相对,手牵手,好似乘着小船一般轻轻地摇动。
2、教师说:“夜晚真安静呀,我们坐在月亮船上看看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吧。”
请幼儿再次完整地欣赏乐曲一遍。
3、教师提问:听着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些什么?这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幼儿思考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安静、优美的,好像坐在两头翘起的小船上,听闪闪的星星给我们讲述好听的故事。
二、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唱出随波荡漾、遐想绵绵的感觉。
2、教师提问:小小船像什么呢?幼儿回答(像月亮弯弯的)
歌曲中唱的小船是怎样的?幼儿回答(小小的船儿两头翘)
坐在小小的船里,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幼儿学唱歌曲三遍,教师进行指导。
4、教师播放录音,边听音乐边用小乐器为乐曲敲打节奏,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5、幼儿自由选择小乐器,尝试边听音乐边演奏乐曲。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轻轻地敲击小乐器,知道听着音乐演奏,知道歌曲是四三拍的,引导幼儿表现出三拍子强弱弱的变化。
6、师生一起听音乐演奏乐曲《小小的船》。
7、活动结束。严文莹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中班音乐:
冬季健身会
设计思路:
随着气温逐步降低,刺骨的寒风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冬季的脚步。大家换上了厚厚的棉衣,戴起了手套、帽子和围巾。低温让他们缩手缩脚不愿意动弹。公园小区里那些聚集在一起游戏的同伴也躲进了温暖的家中。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的主题活动“寒冷的冬天”热火朝天地展开了。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去观察冬天的季节变化,寻找让自己暖和起来的办法;一起收集信息,了解冬天里动物朋友是怎样过冬的;一起战胜寒冷,学习保护自己。根据季节特征和幼儿的兴趣热点,“宝宝不怕冷”小主题正在进行着。今天活动中,我整合健康教育,和幼儿一起在冬季健身会这个情景中,唱一唱、跳一跳,探索自己身体的秘密,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活动,尝试改编歌词,并随着音乐活动身体,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让音乐形象与主题有机关联。
活动名称:
音乐“冬季健身会”(第二教时)
活动目标:
1、尝试改编歌词,能随着歌曲动一动自己的身体
2、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磁带、图卡
2、经验准备:已经学会歌曲“让你的身体动一动”
活动过程:
一、 歌曲:母鸭带小鸭
大森林里好热闹,小动物们要开健身会。
重点提问:
1、什么是健身?
2、听谁来了?
二、 歌曲:让你的身体动一动
让我们也试着活动一下身体吧
(一) 复习歌曲
(二)改编歌词表演歌曲
重点提问:
1、 刚才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动起来了?小手还可以怎样动?
2、 小朋友,你们还会动动身体的其它部位吗?你是怎样动的`?
3、你们喜欢动动身体的什么部位?一边唱一边表演好吗?
4、谁动的方法是和别人不同的?
三、 舞蹈:快乐的小鸭子
小鸭子看到小朋友活动地这么开心,也快乐地跳起鸭鸭健身操啦!看它们跳起来多有精神。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涉及领域:音乐
活动目标:
1、歌唱身边的工具给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方便。
2、在参与歌唱,与同伴交流,创编歌词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正面是绿色,反面是红色的“红绿灯”大卡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歌唱身边的工具给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方便。
1、复习歌曲“粉刷匠”。
师:请小朋友先一起来复习一下歌曲“粉刷匠”。
2、体验身边的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在参与歌唱,与同伴交流,创编歌词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
1、学唱新歌《计算器》。
(1)倾听教师范唱。
师:你都听到了什么?原来计算器在学习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2)集体说歌词并完整学唱,注意唱好歌曲中的附点音符。
2、创编新歌词。
⑴ 说说学习上还有什么工具。如:“我的电脑……,上网游戏看新闻,一按鼠标就知道”等。
⑵ 说说生活上的工具。如:“豆浆机、榨汁机等”,说出它们的作用,并替换原有歌词后,再进行歌唱。
⑶ 唱一唱自己编的歌曲,同享活动的快乐。
教学反思:
当幼儿熟悉歌曲后,在歌曲的最后两句,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表示友好的动作,以突出歌曲中同伴友好相处的积极情感。唱歌曲前半部分时,用较弱的力度表示害羞;唱后半部分时,用欢快的情绪表示同伴间成功和好的自豪感!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拉拉勾》是一首形式比较特别的歌曲,全曲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中间用间奏隔开。这首歌对于幼儿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不仅曲子长,其中加入了休止符、倚音等修饰音,在演唱上较难以表现,且根据教学要求,还要求幼儿结合动作表演以及间奏的乐器演奏。
活动内容:
拉拉勾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有表情地演唱。
2、唱准曲调,唱好休止符,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即兴表演。
3、体验与朋友和好,和睦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
2、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自由结伴随音乐进活动室,动作自选。
二:基本部分
1、练声,熟悉曲调。
采用拉拉勾的部分曲调,用“啊”和“啦”进行练声。
2、学习新歌《拉拉勾》
1)教师生动地讲述歌词内容,帮助幼儿理解生气时的表情动作与和好时的难为情、互相友好拉拉勾的情景。
2)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要求幼儿听出老师是怎样用声音表现生气和友好的。
3)教师弹琴并大声演唱,幼儿轻声跟唱两遍。
4)分段字唱,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曲,更好地唱准曲调,把握歌曲的情绪变化。
第一段:
师:假如你真的生气了,你的好朋友也生气了,你们回怎么样?想一想第一段是唱得快一点还是唱得慢一点?重点儿唱还是轻点儿唱?是连贯地唱还是断顿地唱。
第二段:
师:你现在和朋友和好了,一开始有点儿不好意思,该怎样唱?后来已经和好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这时应该怎样唱?
5)整首歌曲齐唱。
要求幼儿听清前奏,并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唱,同时跟好教师的琴声。
3、即兴表演
幼儿可以离开座位两个两个找朋友,边唱歌曲边即兴表演,让幼儿在自由、轻松、活泼的氛围中通过自编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加深情感的体验。
三:结束部分
随歌声,让幼儿自由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1、表演区中可提供机会让幼儿表演。
2、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儿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在赛马场上出现四匹吗,看----它们来啦!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表演。
二、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
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
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
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2.再次欣赏音乐根据特定的音乐形象,创编、记忆动作顺序。
教师:四匹马是如何你追我赶的?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乐曲开始,四匹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红马首次领先→黄马又次领先→
白马又跑到黄马的前面→黑马又超过了白马→红马、白马两两领先→黄马、黑马又共同领先→
一起奔跑冲刺→反复一次→到达终点,拉住缰绳“吁——”(全曲结束)
3.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1)教师示范随乐敲大节奏。
(2)幼儿根据颜色分组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
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
(3)幼儿听音乐,分组演奏。
看指挥演奏:一起走(敲)→红马敲→黄马敲→白马敲→黑马敲→两匹两匹轮流走
(两组轮流敲奏)→一起奔向终点冲刺(四组齐奏)→拉住疆绳,乐曲结束
教师:怎样使你的筷子敲得好听?
(4)探讨其他乐器的匹配。
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
提问: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
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
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三、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了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赛马》,它是由弦乐器二胡演奏的,好听吗?
下次老师再次带领你们欣赏优美的二胡曲!
(出示二胡实物,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模板九篇01-17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模板八篇12-18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模板7篇06-15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六篇03-19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7篇02-12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八篇06-07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五篇06-05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四篇05-28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三篇05-19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9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