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111页“练习与应用”第8~10题,“探索与实践”第11~14题,“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与应用”,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与实践”,使学生感受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感受圆的独特性。
3、通过“与反思”,引导学生自己在探索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
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练习与应用
1、谈话引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对本单元学习的圆的有关知识进行与复习。
板书课题:与练习。
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8题。师问:最大的圆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圆的周长与面积呢?
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9题。师问:谁来指一指这个运动场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哪个部分?求它的周长可以怎样想呢?求它的面积可以怎样想呢?
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0题。师问:要求半圆形的面积,首先要知道什么?
要求出整圆的面积,必须求出什么?
二、探索与实践
1、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1题。教师问:是什么标志,知道标志表示的意义吗?
学生交流自己以圆为基本图形的标志。
2、完成第11题。
师:在操场上画的圆一般都比较大,用圆规肯定是不行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说己的想法。
到操场上试着画一画。
师追问:这个绳子的长就是圆的什么?
3、完成第13题。
在操场上进行测量并记录,回去后进行计算。
4、完成第14题。
先让学生进行猜想,再以小组为单位用一根绳子围一围、量一量。
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师追问:你有什么发现?
三、与反思
1、指导学生理解每项指标的含义。
2、自我、打☆。
3、说说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四、课堂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一、课标解读: (一)数与代数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2。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5。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二)空间与图形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3。结合实例,感知理解对称现象。4。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三)统计与概率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3。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记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4。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5。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四)实践活动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获得一切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五)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
二、教材分析:
(一)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三、学情分析:
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2、学生一般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容易感兴趣。如果教师讲得有趣,学生肯定会全神贯注。3、学生虽然已上了三年级,但有的学生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4、有的学生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5、有的差生平时受到教师的关注少一些,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总体上,从上学期成绩分析看,成绩较理想但还需继续努力,本学期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对于自己认为聪明得很,平时懒读、懒写、懒做题,成绩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自学,自己悟出道理,小组展开讨论,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会更有效。对于基础很差、干劲更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叮嘱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十多个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思想、学习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成为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要继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增优补差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7-8及练习二第1、2、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知道千米在实际中的应用,认识日常生活中和千米有关的标志。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填一填
1分米=()厘米1米=()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1分米=()毫米
2、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二、认识千米
1、情境引入:出示P7例3主题图1
爸爸妈妈开车带小明和小叶出去旅游。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2、分析信息的含义,找出图中的一个新单位千米
叶镇21千米就是指离叶镇还有21千米,灵山23千米指离灵山还有23千米。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3、小结:千米(它的另一个名字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单位。
4、你们以前在生活中看到过千米(或公里)吗?与大家说一说。
比如出租车打表、车站的里程表等
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小明和小叶来到了叶镇。在体育场,看到了小朋友们正在举行运动会。(出示P7例3主题图2)
2、你们知道体育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
3、现在进行的是1千米的决赛,可是他们却不知道1千米有多长,你们能当小老师教教他们吗?
1千米(公里)=1000米
让学生初步感知千米与米的关系。
4、活动找千米
(1)千米是我们生活中常常用到的长度单位,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比如小汽车1小时行驶80千米、马拉松比赛的长度是42千米195米等等。你能从生活中找到千米吗?
(2)4人小组交流自己生活中知道的千米,组长向全班汇报交流。
老师对学生找出的千米给出评价,从合理性方面考虑。
四、感受1千米
1、量一量
小组合作测出100米的长度,并在50米处做上一个记号。
2、走一走100米和50米。
a、睁开眼睛看,走一走
b、在头脑里记下100米的长度,闭上眼睛走一走大概到什么时候会走到100米
3、估一估
a、闭上眼睛想像一下,2个100米有多远,3个100米有多远10个100米有多远
b、估计一下从学校门口开始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
c、对结果进行测评
五、练习巩固
1、练习二第1题
这是一道巩固长度观念的练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试做,然后再校对。
2、练习二第2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练习二第4题
根据不同的距离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课题: 综合练习课 我学会了吗?( 15页)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能结合现实情境熟练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四种时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孝敬老人等方面的品德教育。
个 性 化 修 改
教学重点 难点 熟练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四种时刻。
教学准备 钟表模型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忆一忆
师;小朋友们,大家想一想上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同位。
二、创设情境,发现规律。
演示旗杆在四个时刻(四个时刻用钟表出示)的影子,(也可以让学生提前自己量一量)让学生观察,你会发现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各小组选出代表,组间交流各组发现的规律。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参与评价,及时小结,及时发放丰收园里的大苹果。
三、巩固拓展
1、实物投影出示教材14页第4题,先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空,再让学生看图讲一个故事,并让学生谈体会,教师要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孝敬老人等方面的品德教育。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15页第6题,做后对答案。
四、课堂小结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6107页练习二十第511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按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运算顺序练习。
1、口答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648+4(2)48+36-66(3)55-75
(4)(84-36)8(5)48(8-2)(6)59+6
2、学生小结混合运算
算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三、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第5题。
独立完成比较异同之处。
问:为什么题目中的数字相同,但结果不同?
指出: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弄清运算顺序。
2、完成练习二十第7、8题。
3、小结: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时都要按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算,等式计算要注意格式。
四、应用题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第9、11题,分别说出解题思路。
2、小结:解答连续两位应用题所求的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已知条件。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第6、10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纪上册,P49上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
2、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气息,初步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3、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开展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
2、教学难点:正确计算表内除法竖式。
四、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
主题图、情境图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同我们一块儿学习数学知识已经有两年多了。今天,他们又要带我们去哪儿呢?请同学们跟着去看看吧!(出示第49页主题图的挂图)原来希望小学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场面真是热闹非凡啊!认真观察,说说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2、学生充分自由地说。
(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
1、分小组解决主题图中的数学问题。
(1)观察主题图,解决数学问题
刚才同学们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很具体。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情境场面。根据这个场面来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把它解答出来。
(2)小组活动。
(3)分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教学例1
(1)创设故事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5÷5=3(组)
(4)学习表内除法竖式。
①除法算式除了15÷5=3这种横式的表示方式,还可以用竖式表示。
②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③让学生联系横式认识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④请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除数……515……被除数
15……5和3的乘积
⑤想想:上面的15和下面的15是同一个意义吗?
⑥让学生快速记忆各部分名称。
3、巩固练习
(1)请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7÷336÷425÷5
(2)我会算
你会写、会算哪些竖式?在本子上愿意写几道就写几道,同桌相互检查。
(三)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1、操作探究“篮球比赛”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篮球比赛”中有21个同学,5人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几组?同学们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看看可以正好分完吗?
2、初步感知“有余数的除法”
21个同学,5人分成一组,可以分成4组后,分不完了,还剩1人。这种现象就是本单元我们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3、你能说说在生活中遇到的这种现象吗?
(四)课堂小结,深化提高
谈一谈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呢?
七、板书设计:
除法的意义
3……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除数……515……被除数
15……5和3的乘积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设计说明
1.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建立除法概念。
除法的两种现实情境模型一般被称为等分和包含分,为了让学生借助两种不同的现实情境模型建立除法概念,本节课先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获得平均分的直观经验;再通过说一说、填一填的活动,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最后学习用除法算式表示,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
2.通过多种表征的转换,渗透模型化思想。
本节课在学生认识了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结合例题探讨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再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结果是如何用除法算式来表示的。通过从实践操作到平均分的表述,再到算式所表示的含义,让学生把平均分和除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动作表征到语言表征,再到符号表征的转换,在渗透模型化思想的同时,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复习旧知。
(1)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
(2)举例说明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2.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4情境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然后汇报结果。
第一种分法:一个一个地分,每盘分了3个。
第二种分法:先两个两个地分,再一个一个地分,每盘分了3个。
第三种分法:三个三个地分,每盘也分了3个。
(2)小结: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即每盘放3个竹笋。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认识除法算式。
(1)引导学生探究: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熊猫解决了一个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表示方法。
(2)揭示课题:这样的算式大家都没有学习过,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种新的运算——除法。(板书课题:除法)像这样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表示。(板书算式:12÷4=3)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介绍除号的写法: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新的运算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除号时,先画一条横线,再在横线上下各点一个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同学们试着写一下。(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2)师指着除法算式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学生练习读除法算式)
(3)小结:只要是平均分的情况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问“能不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学习除号的写法和除法算式的读法,同时让学生明确平均分的情况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为学习例5做好准备。
3.探究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1)课件出示教材14页例5情境图,引导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们能帮熊猫分竹笋吗?
学生动手分一分,然后汇报。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
(2)引导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刚刚分竹笋的过程。(生列出算式并读一读:20÷4=5)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倍数、分数和比的知识
教师出示小黑板,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已知甲数是乙数的6倍,那么
(1)乙数是甲数的 ;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1):
(3)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6):(7);
(4)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1):(7)。
教师:通过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中数是乙数的几倍。那么乙数就是甲数的几分之一。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把乙数看作1份,那么甲数就是6份,甲乙两数的和就是7份。这样,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1。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6:7等等。
弄清这些数量关系,我们就可以在解答应用题时灵活运用。有时用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解答.有时用分数解答;有时用比的关系解答,有时用比例的关系解答。总之,怎样方便就怎样解答。
二、教学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1.教学例6。
教师出示例6(如下),让学生仔细审题,找出题中有哪些数量,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1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
指名学生说数量关系,教师帮助归纳整理:题目中说松树的棵数就是柏树的4倍,那么我们可以把柏树的棵数看作1份.松树的棵数看作4份: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它们之间的分数或者比的关系。由此,我们就可以用不同的知识来解答这道应用题。(板书如下)
共120棵
松树 柏树
4份 1份
第一种解法:
教师:我们先用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列方程解答。设柏树栽了X棵。请同学们根据松树的棵数加上柏树的棵数等于总棵数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方程为:4X十X=120)
教师:如果我们设松树栽了X棵:怎么列方程?
学生:那样柏树的棵数就是 X.列出的方程就是
X一 X=120,
第二种解法:
教师:根据题里的数量关系。我们还可以得出.松树的棵数与柏树的棵数的比是4:1。这样.我们还可以用以前学过的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订正:由于松树的棵数是4份,柏树的棵数是1份,总的棵数就是5份。所以,松树占总棵数的 。柏树占总棵数的 :
120 =96(棵) 120 =24(棵)
第三种解法:
教师:根据松树的棵数与柏树的棵数的比是1:1,或者由松树占总棵数的 ,还可以进一步得出,松树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几比几?(答:是4:5。)
那么,根据这个关系,已知总棵树是120棵。能不能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这道题?(答:能。)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订正=
设松树栽了x棵,按比例关系列出的方程如下;
2.小结。
教师:通过这道题以上几种不同的解法,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与分数、比和比例之间的关系。应用这些关系,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解答应用题。今后我们在解答应用题时,要把思路放得活一些,通过认真分析,弄清数量关系.怎样解答方便就怎样解答。
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122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至少用两种方法解答这道题。做完以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可以把不同方法的算式或方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
(这道题最方便的解法是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
也可以用分数解答。由铜与锡的重量比是5:7,得知合金中铜的重量是锡的 。因此,锡的重量等于350,是490千克。)
2.做教科书第122页做一做的第!题和第3题。
先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方法解答.在集体订正时。看有没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哪种方法比较方便。然后告诉学生:今后解答应用题时.只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最方便的方法解答就可以了。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七的第1一5题。(其中第1题和第2题只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相关文章: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汇编6篇05-05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汇编9篇05-09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03-17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5篇04-19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15篇01-13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八篇06-26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06-23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9篇03-10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7篇03-07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六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