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班数学教案汇总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点卡匹配相应数量食物的图片。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1-5点卡、毛毛虫贴画、纱巾各若干条。
2、大图书一本,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
1.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毛毛虫们快到草地上来玩吧!
2.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模仿毛毛虫快乐地在草地上爬行。
二、寻找食物,感知5以内的数量。
1、教师:宝宝们肚子有点饿了吧?我们去找些东西吃。
(1)师生在草地上边爬边寻找食物,教师依次向场地撒小图片。
(一个苹果,两只梨,三根香蕉,四颗葡萄,五片树叶。)
(2)根据幼儿在场地上聚集的情况,可不断变换着方向向空处撒小图片,
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提问:你找到了什么?数数有几个?
教师:赶快把这些好吃的食物吃掉吧。
幼儿“啊呜啊呜”,将图片放进胸前的兜兜里。
三、欣赏故事,拓展对数量的认知。
1.教师:宝宝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
有一只有趣的毛毛虫,它也出来找东西吃,它找到了哪些好吃的东西呢?
2.师生共同阅读大图书
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数数、猜猜中,巩固对数量的认知。
四、点卡找朋友,匹配相应数量的食物。
1.出示点卡,点子数代表第×天
提问:毛毛虫第一天吃了什么?第二天又吃了什么?第三天……
2.操作活动。
幼儿每人 取一张点卡,将兜兜中的小图片,按数量匹配到卡片中相应点子下面的空格里。
五、活动评价。
操作正确的小朋友在其额角上贴上毛毛虫贴画以示奖励,在同伴和教师帮助下完成的幼儿
同样在其额角上贴上毛毛虫贴画以示鼓励。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等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儿人手一份、教师处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我说‘请起立’,你就说‘我起立’;我说‘请坐下’,你就说‘我坐下’,试试看好吗?”
2、“今天,有两位客人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
1出示大娃娃。“这是大大,我们拍拍大大,对它说句话好吗?”(大大你好!大大我喜欢你!大大欢迎你!)“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大大力气大、大大是个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动作)
2出示小娃娃。“这是小小,我们也和小小打个招呼好吗?”(小小你好!小小我请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小小力气小、小小不锻炼、小小吃小面包’…”
3、游戏:给大大、小小坐椅子。
“这儿有两把椅子,看看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把大、一把小)“我请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谁来帮助它们?”
小结: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幼儿送礼物
要求:幼儿能在目测比较出礼物的大小后,将对应的送给客人,并能讲一句话。
(1)教师提供,个别幼儿进行。
1相同的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相同的三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3从许多同类的东西中(每类3---4个)找出大小不同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每个幼儿将自己小篮里的礼物送给大大和小小。
(3)将大大小小送回相应的家,幼儿在娃娃家游戏。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名称:数学:爸爸、妈妈和我
活动目标
1、尝试分辨爸爸妈妈和宝宝的物品,感知物品的大小及其它特征。
2、学会按爸爸妈妈和宝宝的图片标记匹配相应的物品。
1、有初步地关心爸爸妈妈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教具:爸爸妈妈和宝宝的图片各一张,三个人的袜子、衣服等衣物若干。
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这是谁的衣服。
出示爸爸妈妈和宝宝的图片,向幼儿介绍:这是宝宝的一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谁是爸爸,谁是妈妈,谁是宝宝,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出示实物衣服、裤子等服装图片,请幼儿说说这些是什么?有什么不同?这是谁的衣服?你是怎么知道的?
2、送衣服
请幼儿把选择好的衣服送给爸爸、妈妈和宝宝,鼓励幼儿边送边说:这是爸爸(妈妈、宝宝)的衣服。
3、幼儿操作活动
送东西:请幼儿先观察分辨爸爸妈妈和宝宝的标记图,然后把方框里的物品分别连线到爸爸妈妈和宝宝的标记上。
连线:请幼儿观察图片,把爸爸的东西和爸爸的图片连线,妈妈的东西和妈妈的图片连线,宝宝的东西和宝宝图片连线。
4、说一说、看一看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给爸爸妈妈和宝宝送物品的。
展示个别幼儿的作业,请他说一说哪些东西是爸爸的,哪些东西是妈妈的,哪些东西是宝宝的。
教具准备我准备了男女小宝宝图片,小手和头花各一个.并准备了视频展示仪.第一环节,出示小宝宝图片,谁是女孩子,谁是男孩子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由于我讲解的很详细,孩子们都能动手做了操作,.一些以前不肯动手的孩子今天也尝试了自己做,虽然他们的作业中有许多遗漏的,但至少他们动手做了,说明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上下、里外、前后”所表示的具体的空间方位。
2、通过玩游戏的形式,练习使用“上下、里外、前后”等词汇来准确描述空间位置,巩固方位概念。
3、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偶一只,《我的数学》第15、21页。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上下、里外、前后”所表示的具体的空间方位。
难点:用“上下、里外、前后”等词汇来准确描述空间位置。
活动过程:
一、知道用“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所表示的具体方位。
教师拿一个盒子,藏起小熊,例如:
藏在盒子的下面,藏在盒子的后面,藏在盒子的里面等等。
二、玩“猎人找小熊”的游戏。
1、今天我们要来玩“猎人找小熊”的游戏,这个游戏怎么玩呢?
请一个自愿的幼儿当(第一次也可以是老师先来当)猎人,闭上眼睛,并从1数到20(老师帮忙数)。
请一位幼儿找个地方将小熊藏起来,不能超出教室的范围。
扮演猎人的幼儿数完20后,张开眼睛开始找小熊。其他人不能说话,但可以用拍手的方式暗示猎人。当猎人离目标近时,大家就使劲拍手;离目标远了,就轻轻拍手。
2、找到小熊后,猎人就说刚才小熊藏在哪里。老师引导幼儿使用“上下、里外、前后”等词来描述空间位置。
三、请幼儿练习《我的数学》第17页。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
2、乐意参与集体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的食物若干;小熊布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小熊”过生日,引入课题小朋友,知道这是谁吗?(小熊)今天呀是小熊的生日,丁老师请我们小班的小朋友一起为小熊办生日会,来布置东西好吗?
二、请幼儿帮助小熊布置生日会(巩固认识图形)
1、引导幼儿看一看,小熊为自己的生日会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看看,她都准备了些什么呢?什么东西?什么形状?
2、幼儿自选一样喜欢的食物坐下来。
老师请小朋友各自选一种自己喜欢的食物,来说说,你拿到了什么,是什么形状的?
3、请幼儿帮忙布置好生日会,将东西分别放在三个盘子里。(每个盘子贴上一种图形标志)好,现在我们都选好了东西,一起来布置生日会吧!瞧!老师还准备了三个盘子,请你们把东西各自送到盘子里去好吗?现在开始(幼儿送食物)
4、检查幼儿是否将东西放对盘子,引导幼儿按三种图形的不同特征来进行布置。
都将吃的东西摆放好了,那我们来看看都放对了吗?(师幼检查)延伸活动:食物造型(师用各种食物造型成一份礼物送给小熊,激发幼儿也用同样的形式送礼物给小熊)今天,丁老师也给小熊准备了一样礼物,瞧!是什么呢?(饼干做的娃娃),你们知道是用什么做的吗?那你们想不想也给小熊准备一份精美礼物呢?
四、送礼物瞧!小动物们也都来给小熊过生日了,我们一起把礼物送给小熊吧,祝小熊生日快乐!(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分享分享吧)唱生日快乐歌。
课后反思:
我们班孩子在刚开始,感知图形的颜色时候,他们还是区分的比较好的,可是在接下来感知形状的活动中,有许多小朋友把形状和颜色混在一起了,所以通过本活动目的是在于复习认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各种图形。
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拼一拼”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并知道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也是各种各样形状图形的。
活动一开始,我先拿出一些饼干,请幼幼儿们说说他们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并从从桌上拿一个和我不一样的图形,然后问幼儿:“你们拿的是什么形状?”幼儿们逐一回答出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名称。接着,我再问幼儿:“你见过什么东西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部分幼儿回答得较积极,说出了一些圆形、三角形与正方形的物体。接着,我又请幼儿拿着自己选择图形的饼干分别在土司上来打扮,看看能拼出什么东西?大部分幼儿能很好的拼出各种不一样的东西,比如:笑脸、脸谱等等。接着我请个别幼儿在拼,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这时,我看到有个小朋友把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大三角形,我就请他上来拼给大家看,许多孩子也纷纷拼摆了起来。接着,最后,我让孩子们随意的拼拼摆摆,有个别孩子拼出了一间房子。
由于我班现在是小班孩子,所以在能力、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这次活动,帮助幼儿复习了图形的认识也让我了解了班小班幼儿所存在的差异,更激发了幼儿拼图形的兴趣,整节活动幼儿们基本上都能跟着教师的指令拿取图形和拼拼图形。
从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我也感到虽然活动中一直在让孩子们拿取图形并进行操作,但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可能游戏化的情境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因为在活动中有小部分的幼儿有些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这些幼其实都是一些能力水平相对较弱一些的孩子,所以,我觉得,对于图形的认识,我们还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提供一些操作的材料,这样,既可以方便老师的个别指导,也可以让一些能力水平较弱的幼儿有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反复操作中获得提高与认识。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3个以内物体的高矮,能区分最高和最矮,初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高矮现象。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比较3个以内物体的高矮并区分最高和最矮。
活动难点:初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会变的小丑”、高矮不同的积木、薯片盒
2、幼儿教具:玩具、“会变的小丑”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比高矮》。
二、教师指导:
1、比高矮
教师出示两个高低不同的积木,请幼儿观察哪个高哪个矮?
小结:比较高矮时一定要把物体放在同一个平面上。
2、感知物体的最高和最矮。
教师出示薯片盒,请幼儿比较最高和最矮。请幼儿说出最高、比较高、最矮,另一边最矮、比较矮、最高。
游戏:搭积木。请三个小朋友分别把已有的玩具自己搭完,比最高、最矮。
3、感知物体的相对性。
教师出示“会变的小丑”,拿出比较高和最矮的比较,请幼儿分辨出哪儿高,哪个矮。接着出示最高和比较高的比较。
小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比较高矮,比高矮时要看和谁比,和比它高的比它就显得矮了,和比它矮的比它就显得高了。
三、自由操作。
操作卡:“会变得小丑”比较判断小丑的高矮。
四、教师小结,收拾整理材料。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形,说出它的名称,初步能分辨长方形与正方形。
2、能在生活中找出各种长方形的物体。
3、能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操作。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组成的大客车图片一张。
2、学具:小盘子、分类盒若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标记各一张及各种图片若干。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油画棒每组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大客车:
出示大客车图片,提问:
许多小朋友要坐车出去玩,他们坐的是什么车引导幼儿认识大客车。
请幼儿观察并讲述:大客车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发现:大客车的窗户是正方形的,轮子是圆珠笔圆的,灯是三角形的。
重点观察在客车的身体是长方形的。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请幼儿观察比较,知道长方形是长长的,正方形是方方的。
鼓励幼儿再找找教室里哪些东西象长方形的,进一步认识长方形。
二、幼儿操作活动
1、送圆形宝宝回家:请幼儿观察分类盒上的图形标记,看看小盘子里有什么图形?按图形标记把图形片送回家。
2、找出长方形: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P10页,看看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图形?请把长方形宝宝圈起来。
3、长方形宝宝在哪儿?请幼儿观察汽车由哪些图形组成,请给长方形宝宝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的操作请幼儿说说是给什么图形涂上了颜色?为什么要给它们涂上颜色?认识它们都是长方形。
表扬大胆讲述的幼儿。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用重叠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找出一组物体多出的部分。
3、从左至右摆放物体。
准备: 1、每位幼儿大圆片4个,小圆片3个。
2、贴绒卡片:小兔4个,萝卜 3个,老鼠、猫头饰若干。地上圆圈4个,每个圆圈能容纳幼儿7人。
活动与指导: l、出示贴绒图片小兔和萝卜,说:我们给小兔分萝卜吃,1只小兔只能分1个萝卜,小朋友看看,是小兔多,还是萝卜多?待幼儿回答后,问幼儿:“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在贴绒板上示范:将兔子卡片逐个放在贴绒板上,让幼儿注意老师是怎样摆放兔子卡片的,(手的动作从左至右)然后将萝卜逐个放在兔子上面,每放—个,说一声:“给你一个萝卜。”并让幼儿注意教师手动作的方向,问幼儿,兔子和萝卜哪个多,哪个少?请把多余的拿出来。
2、幼儿操作。让幼儿两手各拿大小圆片,看一看,大小圆片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然后逐—将大圆片摆在桌子上,将小圆片逐一放在大圆片上,(注意手的摆放方向)说出大圆片和小圆片,哪个多,哪个少?将多的拿出来给大家看。
3、游戏:猫抓老鼠。
给幼儿戴上头饰,音乐响,每4只猫、3只老鼠围着圆圈跳舞。音乐一停,每只猫迅速抓住一只老鼠,然后说出猫与老鼠,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让多的站出来。 注意:猫和老鼠只能在各自的圈内活动;重新玩游戏时老鼠比猫多一只。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意图:
数学活动因为其本身的严谨性、条理性比较强,课堂教学的紧密性、知识点的连续性、幼儿的理解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一种情况:积极参与的幼儿总是固定的几个,有相当一部分小朋友总是处于一种被动跟说或听的状态。
针对这个问题,我尝试按照新思路对小班数学活动进行了设计并实践,在每个环节的安排上考虑了数学活动的整体递进要求,希望通过探索,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进来,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够成为活动的主人,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能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活动目标:
1、能知道3以内数量与数字的关系。
2、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 图片 3个数字框
活动过程:
一、师幼听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做律动。
二、看一看。
幼儿观察课件,进一步认识数量与数字的关系。
1一只熊妈妈(用数字“1”表示)
2、两只小熊(用数字“2”表示)
3、三个洋娃娃(用数字“3”表示)
三、想一想,说一说。
幼儿和熊妈妈一起整理礼物。
四、玩一玩。
游戏——《送礼物》
幼儿给熊妈妈送礼物,在游戏中理解3以内数量与数字的关系。
五、师幼齐唱生日歌,自由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分四个环节,在第二环节中,让幼儿观看课件,理解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重点讲解1只熊妈妈用数字1表示,2只小熊用数字2表示,3个洋娃娃用数字3表示。幼儿从直观的图片到亲自做动作,如拍两下手,学小兔跳3下,学小猫叫2下,学小鸡叫1下,让幼儿真正理解了3个物体与数字33的对应关系。
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幼儿在看、听、做、玩中理解了数量语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环境和材料对活动起了激励作用。孩子以集体、小组、个人等形式积极参与活动,活动氛围轻松愉快。在以后的活动中,教师要耐心等待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主题,让孩子更有兴趣、更得参与快乐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的感知。
2、激发小班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分享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三个家:三角形标记的房子、正方形标记的房子、圆形标记的房子;贴有三种形状的凳子若干。
2、鸟妈妈头饰一个;各种大小的正方形图片、三角形图片、圆形图片。
3、歌曲“朋友碰一碰”。
活动过程:
一、唱唱碰碰1、师、幼身上贴有不同形状的图形宝宝。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图形宝宝看看自己身上贴的是什么形状打个招呼。
2、音乐“朋友碰一碰”,第一遍与大家打招呼与自己身上贴的相同图形的碰一碰,第二遍找个位子坐好。(不同图形一一对应,两个相同的图形宝宝碰碰跳跳)二、看看说说1、出示鸟妈妈,“瞧!谁来了?”
2、我们的歌把鸟妈妈也吸引过来了!听她在说什么?”
3、鸟妈妈:“我身上藏着很多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4、幼儿看看找找图形,说说鸟妈妈身上有什么图形,并把相应的图形举举看,教师将幼儿找出的图形归类贴黑板上。
三、找找贴贴1、“鸟妈妈这几天忙着给她的宝宝造房子呢,我们帮帮她的忙吧。”
2、幼儿找出各种大小的正方形图片、三角形图片、圆形图片;按屋顶上的标记贴到小房子上砌房子。
四、碰碰玩玩1、鸟妈妈的房子造好啦,我们找个一样的图形宝宝跳个舞庆祝一下吧。
2、音乐“朋友碰一碰”,两个相同的图形宝宝碰碰跳跳。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我们学习了“小鸟的家”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今后应怎么做?是的,小鸟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爱护它,保护它,给它们创造一个美丽温暖的家。在本次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有关经验,大胆说出自己爱鸟护鸟的办法并积极参与制作鸟窝的活动,让孩子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社会领域的教育关键是增强情感体验,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体验、感受无家可归鸟的心情,从而引发孩子对鸟的同情心,萌发爱鸟护鸟的责任心。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汇总10篇】相关文章: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汇总五篇03-16
小班数学教案汇总9篇05-04
小班数学教案汇总7篇04-14
小班数学教案汇总九篇05-13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17篇)02-18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20篇)05-24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3篇05-16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四篇05-13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6篇04-27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五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