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蒸笼》教案及反思

时间:2022-06-08 17:59:32 语言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蒸笼》教案及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蒸笼》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语言《蒸笼》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阅读画面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2、感受绕口令的文学语汇与形式特点。

  3、感受画面简洁生动的美。

  重点难点:

  感受绕口令的文学语汇与形式特点。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蒸笼》。

  2、CD:《蒸笼》。

  3、教学电子资源:《蒸笼》。

  4、儿歌示意图【附】。

  活动过程:

  一、展示教学电子资源中的图片,引出儿歌。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你们在哪里见过它?

  2、这三个物品有什么共同点(都已“笼”字结尾)

  3、如果把“蒸笼灯笼鸡笼”放在一起快速地念三遍,谁愿意来试一试?

  二、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引导他们从画面理解儿歌内容,感受画面的简洁生动。

  1、这幅画;里有几个人物?他们的穿衣打扮像哪里的人?

  2、上面的两个人在干嘛?下面的那一位呢?

  3、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画的?你们画人的时候用过这种方法吗?

  三、教师念儿歌2—3遍,请幼儿欣赏,然后出示示意图请他们跟学。

  1、这首儿歌里有几个称谓(你、我、他)

  2、我是做什么的?你是做什么的?他是做什么的?

  3、做蒸笼的不做什么?做灯笼的不做什么?做鸡笼的不做什么?

  4、这个示意图上的箭头是什么意思?我们念的时候按照什么顺序来念?

  四、组织幼儿通过游戏联系儿歌,感受绕口令的诙谐幽默。

  游戏规则:请一位幼儿扮演做蒸笼的,他开始念前两句“我做蒸笼、你做灯笼、他做的鸡笼,做蒸笼的不做鸡笼和灯笼”,一边念一边随机指派另外两位幼儿扮演做灯笼和鸡笼的,被指派到的幼儿接着按各自角色念出“做灯笼的不做鸡笼和蒸笼”“做鸡笼的也不做蒸笼和灯笼”。每位小朋友都要集中注意力,说不定你就被指派了,如果你是“做蒸笼”的应该怎么说?如果你是“鸡笼”的应该怎么说?

  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觉得这首儿歌有点绕口,一直担心孩子们学不会。因此在教授之前,我请孩子们观察图片,认识蒸笼、灯笼和鸡笼,并让孩子们认识做蒸笼的人、做灯笼的人和做鸡笼的人,和孩子们明确卖包子的人是不会去卖灯笼和小鸡的(也就是“做蒸笼的不做灯笼和鸡笼”),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做灯笼的`不做鸡笼和蒸笼”“做鸡笼的也不做蒸笼和灯笼”,孩子们一下子就理解并学会看图念儿歌了。为了加深孩子们的印象,我还将图片撤掉,让孩子凭记忆念儿歌;还和他们一起玩游戏,给孩子们单独念儿歌的机会;最后将音乐带入游戏中,随着儿歌的拍子、节奏,孩子们欢快地做起游戏来,活动最后除了个别孩子不会做以外,其他的孩子都能把这首绕口的儿歌念出来。

  做鸡笼的也不做蒸笼和灯笼”,孩子们一下子就理解并学会看图念儿歌了。为了加深孩子们的印象,我还将图片撤掉,让孩子凭记忆念儿歌;还和他们一起玩游戏,给孩子们单独念儿歌的机会;最后将音乐带入游戏中,随着儿歌的拍子、节奏,孩子们欢快地做起游戏来,活动最后除了个别孩子不会做以外,其他的孩子都能把这首绕口的儿歌念出来。

【大班语言《蒸笼》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反思04-04

大班语言教案与反思03-03

大班语言《礼物》教案与反思04-01

大班语言《落叶》教案与反思03-28

大班语言教案活动反思11-08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及反思03-21

大班语言教案的反思10-02

大班语言《妈妈》教案与反思10-13

大班教案语言活动反思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