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小灯泡亮了》优秀获奖教案

时间:2022-06-22 10:23:02 大班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活动《小灯泡亮了》优秀获奖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活动《小灯泡亮了》优秀获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科学活动《小灯泡亮了》优秀获奖教案

  编写教案是幼师们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一份好的教案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写出一份优质的教案?致力于收集、整理全国各类优秀教案,相信您一定会受益不少。活动中引导幼儿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 提高幼儿的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及其变化非常敏感,好奇心强,更喜欢动手去摆弄材料,探究兴趣与能力在不断地发展。幼儿喜欢玩电动玩具,喜欢摆弄电池,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及兴趣出发,我选择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灯泡、电池、电线为主要材料,设计了本次活动《灯泡亮了》。

  活动目标

  1. 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2. 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

  3. 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活动难点: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特征;练习两两合作常规。

  2.物质准备:

  (1)学具:第一次--两人一盘材料:电池、电线(连着灯泡);

  第二次--增加两人一盘材料:塑料绳、布条、毛线、铜钥匙、回形针、铁丝,粉、白记录纸各一张、笔等。

  (2)教具:小兔房子情景图、老鼠图片、断电线一截、学具一套、猜测图、梳理图、展示板两块、亮与不亮图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 出示情景图,激发兴趣:

  师:小兔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里就黑乎乎的,怎么回事呀?装电灯需要些什么呢?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二、探索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引导幼儿合作实验,探索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做实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电池和一头连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3. 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1)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不争抢材料;

  (2)引导幼儿观察电池正负极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语言完整描述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3)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4. 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1)结合梳理图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2)梳理小结:将连着电线丝的灯泡按在电池的一头,将另一段的电线丝按在电池的另一头,这样电就接上了,小灯泡就亮了。

  (3)帮小兔家接电线。

  三、探索活动"接电线"。(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

  1. 设置问题情景: 

  师:咦?小兔家刚安装好的电灯怎么又不亮了?

  师:用什么材料可以接上这段电线通电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幼儿猜想:

  (1)设疑猜想:塑料绳、布条、毛线、铜钥匙、回形针和铁丝,这些东西什么能接上电线导电呢?

  (2)教师在记录表上做猜想记录。

  3. 讲解实验及观察要求。

  (1)两个小朋友选择一盘材料做实验,每盘都有一粉一白两张记录表,看看上面画了什么材料,就根据记录表选择材料做实验;

  (2)请将材料的一头与电线接在一起,将材料的另一头接到电池的一端;

  (3)每做完一次实验,就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并写上你们两个人的号数;

  (4)实验结束后,将材料收拾好放回原位,回到位置上和其他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灯泡亮了吗?

  (5)收拾的时候,请将记录纸按亮与不亮符号分别夹在铁架子上。

  4. 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根据记录纸陆续取相应的材料做实验;

  (2)鼓励幼儿两两合作实验,一人拿电池,一人拿电线;

  (3)提醒幼儿将材料的一头和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连接在一起,并用材料的另一端连接电池一头做实验;

  (4)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5. 两两交流。

  6. 集中交流,引导幼儿看记录表分析并验证:

  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连贯地描述实验过程与结果,并根据幼儿的记录情况与猜想情况进行验证,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使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7. 师幼共同小结:

  铜钥匙、回形针、铁丝等金属材料能导电,塑料绳、布条、毛线等非金属材料不能导电。

  四、活动结束。

  教育幼儿安全用电。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中投放相关的材料,鼓励幼儿继续探究哪些材料可以导电。

  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导电,什么不能导电呢,我们可以到科学区里试一试。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以“帮小兔装电灯”为主线贯穿始末,试图通过自主探索的形式,让幼儿在宽松的探究情境中运用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等多种方法,探索让灯泡亮起来的方法;幼儿通过猜测、验证、记录等形式,在操作比较中发现哪些物体能导电,哪些物体不能导电,充分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及合作探索的快乐,提高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同时,也从中懂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电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整个活动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语言简练,操作前提出明确要求,幼儿在实验过程目标明确,能通过合作探索并使用符号记录。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兴趣浓厚并能通过活动感受成功的快乐。但是,由于乡镇幼儿记录经验不足,在鼓励幼儿使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记录时,孩子们能说出多种符号,实际记录中却偏向单一的记录方式如:打勾与打叉。

【大班科学活动《小灯泡亮了》优秀获奖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探索小灯泡领域教案04-08

大班优秀科学活动教案02-12

小灯泡亮了三年级作文05-04

大班科学活动的优秀教案01-22

大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02-15

小灯泡亮了小学四年级作文11-13

自制小喷壶大班科学活动教案04-21

大班动物之最科学活动优秀教案03-30

大班《好玩的扑克》科学活动优秀教案11-09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电》优秀教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