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小猫敲门》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小猫敲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音乐《小猫敲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及身体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木偶小猫、老鼠。小猫头饰2~3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运用身体语言和声音进行表达。
1、音乐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播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演唱。
3、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身体动作,集体练习2~3次。
"除了动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4、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音节,集体练习2~3次。
"除了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二)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1、教师操作木偶清唱。
"这首好听的曲子还能唱成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提问:这首歌唱的是谁的故事?
笃笃笃,笃笃笃是谁在敲门?
一敲敲到了谁的家?
一只一只小老鼠听到小猫的声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儿合伴奏朗诵两次。
"我们一起把小猫敲门的故事说一说吧!"
3、木偶表演,边学唱歌曲两次。"我们一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唱出来吧!"
(三)游戏"小猫敲门"。
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边唱边模仿老鼠偷吃东西的样子。扮演猫的幼儿在圈外绕圆边唱边走。唱到"命"字时,猫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赶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师当老猫进行游戏两次。
2、请一名幼儿当小猫进行游戏两次。
3、结束:让我们都来当神气活现的小猫,去找找哪里还有偷吃东西的老鼠。(唱《大猫和小猫》出教室)
活动反思:
总之,本节活动中,执教者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驾驭课堂能力强,对幼儿有亲和力。面对当前幼儿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如何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让传统的诸如猫抓老鼠的游戏富有时代气息及教育意义,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实践的重大教育课题之一。我们必须不断加压紧逼,边学习边教研,边实践边探究,促使自身迅速向科研型、研究型转变,以角色转变推进科学保教的工作进程。其实,教师及幼儿园的专业成长如同花儿一样需要营养,游戏活动的全面改革就是我们的阳光雨露。我们要不断汲取着游戏教学改革的丰富营养,和花儿一同绽放,与幼儿园一起成长!
中班音乐《小猫敲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能关注生活细节中渗融的惦念、关爱之情,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3、领会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宝宝,家里有谁啊?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家里有些谁。
2、师:孩子们,你们现在最想念谁?
3、师:看来我们心里都有惦念的人,被你们想念可真幸福啊!
二、理解儿歌内容。
(一)妈妈来敲门。
1、出示PPT图一,师:这是谁和谁在家里?
2、幼儿有节奏的学说:我和爸爸在家里。
3、师:我和爸爸在家里,你们总想谁来敲门啊?
4、有节奏地念:总想妈妈来敲门。我们来敲门咯!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丁冬、丁冬”。
5、出示妈妈,师:是谁回来了?看到妈妈回来了,你和爸爸心里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拍拍手说。按节奏念“妈妈回来了。”
6、师:妈妈回来了你会怎么做?看来,妈妈是我和爸爸最亲密的人。
7、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一首儿歌:我和爸爸在家里,总想妈妈来敲门,丁冬、丁冬,妈妈回来了。
8、师:我们一起来说说看吧!带领幼儿按节奏说说。
(二)爸爸来敲门。
1、出示PPT图二,师:现在谁在家里?妈妈和宝宝在家里,宝宝和妈妈在家里最想的谁?总想谁来敲门?
2、儿歌总结:我和妈妈在一起,总想爸爸来敲门。
3、师:“丁冬、丁冬”门铃又响了,谁回来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爸爸。这时,宝宝和妈妈心里怎么样?看来,爸爸也是宝宝和妈妈最亲密的人。
(三)全家在一起。
1、出示图三,师:我们全家都在一起,心里怎么样?全家在一起,很开心、很高兴还可以说亲亲热热在一起。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2、谁也想来和我亲亲热热的?
3、学说最后一部分。
三、完整念儿歌,并学习分角色进行表演。
1、完整学习讲述儿歌。
2、分角色进行表演。引导幼儿主要表现出惦念、激动等情感。
四、还会有谁来敲门。
1、师:我们全家在家里了,叮咚、叮咚。还想谁来敲门?
2、幼儿猜测、讲述:奶奶、爷爷……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要让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语言的丰富和意境美,并用多种方式让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儿歌《敲门》是一首非常简短而又充满浓浓亲情的作品,它来源与幼儿的生活,是幼儿经常经历并感受的一个场景,儿歌借助敲门这一生活中的细节,让幼儿感受家人之间互相惦念的浓浓亲情。活动中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在听听、看看、说说中,进一步理解儿歌,感受儿歌的美好意境,从而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培养幼儿爱家人的情感。但整个活动执教下来总感觉孩子们学的不是很投入,心始终没有静下来,导致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有点做不住的现象。
中班音乐《小猫敲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小班刚入园的幼儿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老师、同伴,一时难以适应,为了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记住同伴姓名,减少心理恐惧,尽快适应新环境,特设计此活动“谁在敲门”,这一歌曲简短有趣,我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并利用新颖的游戏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对唱歌曲,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让幼儿初步学会有礼貌地交往。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对唱歌曲,并愉快地参与游戏。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学习有礼貌地交往。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愉快参与游戏,并学会歌曲的对唱形式。
活动难点:让幼儿集中注意力记住同伴姓名。
活动准备:
小猴及小熊的贴绒、布偶、头饰若干,节奏卡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导入活动(1分钟)
请幼儿听老师拍节奏,猜猜是什么小动物来了。
(小猴出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通过欣赏、表演、游戏等形式,掌握乐曲基本旋律,并初步学习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从中感受参与游戏的愉悦)(18分钟)
(一)引导幼儿掌握节奏(××1×××—1)(4分钟)、
1、出示贴绒小猴及节奏卡(××1×××—1)。小猴是按这个节奏跳出来的:“小猴,跳跳跳。”
2、出示贴绒小熊,引导幼儿按节奏说“小熊,走走走”。
(这个环节重点练习节奏。贴绒小猴、小熊随着节奏在节奏卡上跳跃,能使幼儿获得直观印象,自觉把歌词与节奏联系起来,为后面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二)欣赏歌曲(通过欣赏歌曲,理解如何对唱歌曲)(3分钟)
1、咦!小猴、小熊怎么竖起了耳朵?它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2、两位教师分别扮小猴、小熊对唱,幼儿完整欣赏。
3、这首歌几个人唱?和其他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神秘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儿的兴趣调动了起来。两位教师的表演使幼儿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对唱。)
(三)学唱歌曲(幼儿学唱歌曲,并掌握基本旋律,通过替换幼儿名字,使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3分钟)
1、幼儿分句学唱一遍,重点练习“你是×××”这一句。(为使幼儿准确地掌握旋律,教师教唱时采用单手旋律伴奏。)
2、幼儿整首跟唱两遍。教师提示幼儿最后一句要唱得轻巧、活跃,表达高兴的心情。整首跟唱时每次都替换填入幼儿的名字,能保持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
(让幼儿轻松掌握基本旋律,使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联系生活经验,扩展幼儿交往的`能力)
(四)游戏:神秘的客人(通过角色表演对唱乐曲,进一步掌握歌曲旋律,同时初步学习有礼貌地接待客人)(4分钟)
1、教师扮客人敲门,幼儿扮主人,师幼对唱。
2、请几名声音较响亮的幼儿扮客人,与全班幼儿对唱。教师伴奏,并用眼神、手势提示。(表演时,客人与主人不同的空间位置较易使幼儿分清角色,多样的对唱方式,再加上教师眼神、手势的提示,能使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本环节注重变换演唱形式,使幼儿在体验歌曲旋律的过程中更感受到了活动的乐趣所在)
(五)表演布偶(通过欣赏布偶表演,又与一这下的生活经验联系,使幼儿在音乐中进一步学习有礼貌的交往方式)(4分钟)
1、小猴和小熊听了这么久,也学会了,我们来看他们表演好吗?(当幼儿感到疲劳时,布偶表演能再次引起幼儿的注意,并使他们在欣赏中得到休息。)
2、小熊请小猴进屋后还可以怎样招待客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即兴用布偶表演。)
(本环节设计提问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即兴表演,既给了幼儿联系生活经验、积极思维的机会,又丰富、扩展了幼儿的交往经验。)
3、集体表演
(一半幼儿扮小猴,一半幼儿扮小熊边对唱边表演,两个教师也各扮一种角色,与幼儿一同游戏。) (活动结束)
活动评价:
此环节属于本次活动的结束部分,把幼儿从活动室带入实际生活,使幼儿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学会了基本的交往方式,本环节又体现了艺术领域与社会领域的整合。
活动延伸:(2分钟)
小结:今天小朋友不但表演了歌曲,咱们也学会了这方面的本领,还记住了许多小朋友的名字,也学会了要有礼貌地招待客人,小朋友回家后,也自己当一回小主人,招待一下家里的客人吧!(幼儿随音乐,开动小火车,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歌曲《是谁在敲门》简短有趣,表现了主客两人对话的情景。特别是“你是×××”这句可任意替换幼儿或小动物的名字,是幼儿学习的兴奋点,能使幼儿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同时,和游戏相结合的对唱形式较新颖,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所喜爱。另外,曲子为D调,四拍子,基本上是一字一音,音域、速度、结构均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但是也有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就是备课过程中忽略了备幼儿这一环节,应该在课前深入了解本班幼儿,由于幼儿智商、情商等因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每位幼儿都有其自身优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待孩子,研究幼儿的心理特点,探索不同层次的潜质。教师要做到尊重差异和承认差异,幼儿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备课中要利用多种反馈渠道,积极创设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交流的条件和情境,尽可能为每一名幼儿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应注重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指导、因材施教。
中班音乐《小猫敲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运用对唱形式表现歌曲,并掌握节奏型ⅹⅹⅹ–︱
2、体验在游戏过程中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鸡、小鸭、小猫的头饰及图片,门,图谱、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用小动物的叫声学打节奏。
1、练习节奏型ⅹⅹ︱ⅹⅹⅹ–︱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鸡是怎么叫的?说的真好(幼:叽叽叽)
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群小鸡,出示小鸡的图谱
它会怎么叫呢?(幼:叽叽叽)
师:一只小鸡叫一声,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出示有延长音的小鸡节奏图谱。
师:咦,后面多了个什么?(幼:小横线)有了这个小尾巴,小鸡会怎么叫呢?谁来学一学?到了小尾巴这怎么办呢?
师:我们来听一听。
教师示范,念出节奏。
师:我的声音到这怎么啦?
幼:声音长了一点。
师:听得真仔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再来学学小猫叫。
二、欣赏歌曲
1、师:小朋友学的真好。今天小鸡家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图谱,并贴上小鸡的头饰)听,是谁在敲门?
师:这首歌是几个小动物唱的?(幼:2个)哪两个(幼:小鸡和小猫)他们是怎么唱的?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有什么不一样?他们是不是一起唱的?(幼:不是,他们是一人一句的唱的。)
三、幼儿学唱歌
1、师:小朋友说的真好,他们是一人唱一句(贴头饰)来唱歌的。
2、师:歌里小鸡是怎么问的?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撕开遮挡纸)小鸡是怎么问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鸡是怎么唱的?
小猫是怎么回答他的?我们再来听听小猫是怎么回答的?(撕开遮挡纸)小猫怎么回答的?(幼:你的朋友来看你,请开门,我是小猫,喵喵喵—)
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猫唱的。我们再来学一学。请个别幼儿起来学一学。
师:小鸡又是怎么唱的
(幼:我的朋友快进来,快进来)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再次欣赏歌曲
师:原来小鸡家来的这位客人是小猫,让我们完整地再来听一听这首歌,会唱的宝宝跟着唱。
3、我们跟着琴完整的学一学。
4、小朋友唱的真好听,老师想听你们唱一唱。
四、师幼游戏
1、教师扮演小鸡,幼儿扮演小猫
师:小朋友唱的真开心,我想跟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歌曲里有两个小动物,你们想扮演谁?
这样吧,我们来商量一下,我先来扮小鸡,你们来扮小猫,等一下我们再来换。
看好了,有小鸡头饰的部分我来唱,有小猫头饰的部分你们唱
2、师幼互换角色对唱
师:我们来换一下,你们来扮演小猫,我来扮演小鸡,有小鸡头饰的是你们唱的,小猫的我来唱,小鸡先唱。
3、幼儿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
师:现在,想扮演小鸡的就坐在小鸡这边,想扮演到小鸡家作客的小动物坐在另一边,我们再来玩一玩。
五、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去告诉隔壁班的宝宝吧。
中班音乐《小猫敲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冬眠动物的生活特性,知道春天来了,冬眠的动物都苏醒了。
2学习朗诵并表演诗歌,学习字宝宝:青蛙、水蛇、小熊、蝙蝠。
3、鼓励幼儿在活动大胆表演,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打雷的声音和诗歌《雷公公在敲门》
娃娃家小床及被窝,小动物的图片及字宝宝,字宝宝胸卡、调查表幼儿人手一份。
四个篓子,上面贴有字宝宝青蛙、水蛇、小熊、蝙蝠。
活动重点及难点:
学习朗诵诗歌,认识字宝宝;能表演诗歌。
活动过程:
(一)、初步学习和理解诗歌的内容。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是啊,春天来了,外面的景色可真美,看老师还给你们带了一幅春天的画。(师张贴画)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真想带你们出去走走,可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师播放雷声)
师:这是什么声音?幼:好象是打雷的声音
师:在哪打雷?是谁在打雷呢?幼:在天上打雷
师:哦,原来是雷公公在天上打雷呢。让我们来学学打雷的声音。雷公公在天上只能打雷,是跑来跑去,还是就在一个地方呢?哦,原来是跑着打雷。雷公公为什么要打雷呢?它是不是要说些什么呢?让我们来听一听。
师播放录音第一边“孩子们,起床啦,莫做被窝里的小懒虫。”让我们仔细地再听一边。播放第二边
师:你听到了什么?你能学一学雷公公的话吗?师带着幼儿学一学雷公公的话,特别要注意讲清楚“莫做”。
师:原来孩子们还在睡觉,雷公公在叫它们起床呢?那雷公公叫的孩子是谁呢?让我们一起看看。
师从娃娃家的小床和被窝里逐个拉出四个小动物。师:它们是谁,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看它们还带来了字宝宝。师带领幼儿学习字宝宝:青蛙、水蛇、小熊、蝙蝠。个别和集体认读字宝宝。
小结:雷公公说的孩子们原来的它们,可为什么它们要雷公公叫着起床呢,不能自己起床呢?原来冬天时,有许多小动物都冬眠了,不知道春天到了,要雷公公在天上跑来跑去的把他们叫醒呢。
(二)、游戏《雷公公敲门》
1、师为幼儿准备字宝宝胸卡,散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游戏前幼儿带上胸卡,认识一下自己所带的胸卡上的字宝宝。
2、师讲述幼儿的规则:师扮演雷公公,幼儿做孩子们。
游戏开始前请幼儿蹲下来,当听到师叫“青蛙,起床啦,莫做被窝里的小懒虫。”做青蛙的小朋友就一边说“来啦,来啦”,一边跑到老师面前。(要求幼儿看清自己所带的胸卡,不要弄错。)
3、 继续玩水蛇、小熊、蝙蝠的游戏。
4、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
师:刚才在玩游戏时老师发现一个问题,小朋友做游戏的时候动作都不一样,让我们来想一想,当青蛙听到雷公公的声音时,会怎么样从洞里出来呢?(学习动作“跳”)
那水蛇怎么出来呢?(学习动作“游”)
小熊听到后会怎么样呢?(学习动作“爬”)
蝙蝠听到了,非常高兴,它会怎么从洞里出来?(学习动作“飞”)
5、听一下录音。(青蛙 )
6、让我们一起学着小动物的动作再来表演一下。
(三)、学习诗歌
1、师:刚才小朋友玩的游戏中,还藏着一个好听的诗歌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师播放诗歌2边。提问:
“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3、跟着老师学念诗歌2边。
4、创编动作:小动物从洞里出来,看到春天的太阳红彤彤,会做些什么动作呢?
4、请小朋友与你旁边的小朋友换一下字宝宝,继续进行游戏,一边朗诵,一边表演。
5、表演结束,请小朋友把你的字宝宝送回家。
六、活动延伸:
师为每位幼儿发放《中(2)班冬眠动物调查表》,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寻找还有哪些冬眠的小动物,为下节创编诗歌做准备。
中班音乐《小猫敲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听觉数数的方法进行游戏。
2、通过听故事《小兔乖乖》,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倾听习惯。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小兔乖乖》的课件、响板一个、数点卡。
活动重点:
能正确数出听到的敲门声
活动难点:
能说出总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观看动画并提出倾听要求:
导入语:兔妈妈要出门了,她和小兔乖乖们有个特别的约定,悄悄地告诉小兔她回来时敲门的次数。
关键提问1:听一听兔妈妈约定敲了几下门?
关键提问2:看一看兔妈妈出门后,小兔在家里干了些什么?(小兔翻啦几个跟头?跳了几次?)目标指向: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知故事中的数教法学法:欣赏法
2、回忆兔妈妈和小兔的约定关键提问:兔妈妈回来时会敲几下门?
目标指向:引导幼儿用数数、数字来表示兔妈妈的敲门声
3、老师敲响板,请幼儿听一听响板模仿的敲门声。
4、让幼儿接着观看动画:兔妈妈回来了,按约定的敲门次数敲门,小兔把门打开。
二、巩固数数
你们说学好数数的本领重要吗?如果数错了,就要把坏人放到家里来了对吗。现在要老师也要来考考你们啦。
1、请幼儿按老师出示的数点卡拍手。
关键提问:我的卡片上有几点?拍几下小手?
目标指向:感知拍手数与点子的对应教法学法:集体数数。
2、共同确定兔妈妈敲门的次数。
关键提问:我们商量一下,兔妈妈回家时,敲几下,小兔才开门?
目标指向:引导幼儿用数字来表示兔妈妈的敲门声
3、分角色扮演进行游戏游戏玩法:请两三位幼儿扮作兔妈妈,其他幼儿扮作小兔。老师背对扮小兔的幼儿,向扮兔妈妈的幼儿出示数点卡。"兔妈妈"按点子数演奏响板模仿敲门。当与事先商量的敲门次数相同时,"小兔"立即开门。请判断正确者轮换扮演兔妈妈。
活动反思:
生动形象的动画故事能很好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也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通过响板道具的运用再次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也能有效地巩固加深幼儿对数的理解。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是小班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中班音乐《小猫敲门》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小猫敲门教案06-09
《小猫敲门》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02-23
中班语言敲门教案01-26
小班音乐教案:是谁在敲门02-03
小猫捉迷藏中班音乐游戏教案03-20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谁在敲门09-21
幼儿园中班音乐《大猫,小猫》教案04-18
幼儿园中班音乐《小猫捉迷藏》教案02-27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之《大猫,小猫》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