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2-07-17 09:41:3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汇编6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更新。传统的数学教学越来越显示出不足与滞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变革。这种变革迫切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从低年级起就要训练学生会参与、会发现、会运用、会创造。

  一、学会参与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前提、基础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看成具有主观能动意识的社会人;要切实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这样才会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才会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实践。从人的大脑功能看,右脑负责表象,是进行具体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而常规教学中“重左轻右”的倾向较为严重,操作实践则是有效开发和利用右脑的好方式。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实践,能促进左右脑的和谐发展,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操作活动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又是手与脑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手能够教会头脑准确地、清晰地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语)。

  ②让学生参与观察、分析。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了解事物的表象,是产生创造的重要前提,而分析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教师要求学生利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学生思考后,说出几种折法后,应及时引导学生对正确的折法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只要折线通过长方形的中心就可把长方形分成相等的二份。可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参与抽象、概括数学规律、数学事实。通过抽象概括,使人们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如梯形面积计算教学,可先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再引导学生讨论,明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上下底之和,它们的高相等,每个梯形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当学生有了具体的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④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这是发展学生数学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数学课上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还比较低,不利于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让所有学生在讨论、交流中,都有表明自己观点、交流自己思想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二、学会发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教学中,要做到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并尽量展示学生思维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如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教学,应先让学生将圆柱侧面通过剪然后展开,观察侧面的形状,思考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通过讨论,发现并概括圆柱体的侧面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操作、分析、思考,经历了“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领会了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在操作发现获取探求新知的技能。

  三、学会运用

  “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东西背得烂熟,回答得很流畅,——这也是一种积极性,然而这种积极性未必能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教师应努力达到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首先用来获取新知)”。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二段话可看出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顺利的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是评价数学教学成败的重要指标。如:长方体表面积、体积教学后的一道综合习题设计:请测量一本书的长、宽和高,①计算这本书的表面积和体积;②现有4本同样的书,用两种方式包装(如下图),问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这一练习活动综合了测量、估算、计算并比较规则物体的表面积以及选择最优方案等有关知识与方法,充分训练了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会创造

  创造是指最终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活动或过程,是发现的最高形式。发明家通过研究最终产生了对人类来说是新的和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活动是创造,而对学生个体而言,如能在学会求长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发现把梯形分割成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并运用旧知求出了梯形面积,总结出求梯形面积的方法,这就是数学基础教育所要培养的创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切实可行的,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教师应不断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且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环境,善于提出学生感到熟悉又需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还要鼓励并尊重学生的质疑,把学生看作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学生胸中时刻燃烧起求知和创造的烈焰。

  ②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相信每位学生都具有发展创造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时空,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促使思维的再活动、再创造。

  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诱发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思考问题,大胆尝试、创新,获取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④创造思维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统一。分析思维是以一次前进一步为特征的,而直觉思维则是对于突然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的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教师要大胆鼓励、引导学生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和验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验算。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

  1、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

  2、师出示问题:“华夏小学同学捐出576本故事书,送给6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

  3、列出算式:576÷6

  4、探讨估算方法

  (1)学生独立估算商是多少?

  (2)组内讨论估计的过程。

  5、探究竖式计算方法。

  (1)学生列出竖式。

  (2)提出问题: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

  (3)交流反馈

  (4)教师小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

  (5)学生独立计算后,引导学生理解商“9”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二、学习验算方法。

  1、教师提出探索性问题。

  要检验商是否正确该用什么方法验算?

  2、学生独立思考

  3、同伴交流

  4、全班汇报,教师归纳小结: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

  5、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1)如果把这些书送给4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多少本?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独立计算后集体讨论计算方法。

  问题(2)王老师有100元,最多可以买几盒拼图,还剩多少元?

  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小组代表汇报,集体解决问题。

  6、质疑: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出示教科书P62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用比较分析法做。

  (3)集体订正。

  2、摘苹果游戏

  (1)出示试题,贴上苹果。

  846÷6156÷4364÷7432÷6389÷9872÷4

  (2)摘下商是两位数的算式上的苹果

  (3)算一算,集体练习,指名部分学生板演。

  四、应用

  1、出示教科书P62第4题,按如下过程进行思考。

  (1)说出题中的数学信息。

  (2)找出题中的数学问题。

  (3)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4)独立完成

  2、出示教科书P62页第五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过

  一、复习

  1、出示准备题,用竖式计算。

  345+159 1328-579 426+98 2307-296

  (全班练习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口算 口算练习(1)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2、教学例1。

  (1)读题由学生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板书算式2.83+1.57

  ①2.87元和1.57元各是几角几分? ②竖式怎么列? 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3)师生一起计算出结果。

  (4)说一说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小数加法怎样计算?

  3、学习例2 计算。 15.64-3.9

  (1)全体学生试做。

  (2)集体评议。评议之后说说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

  4、试一试 10.84+2.6 3.05-2.85

  5、请学生观察例1和例2,大家来归纳小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填在书上。

  6、练一练

  书上第2页 1、4、5

  7、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三、作业

  书上第2页练一练 第2、3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的珠算( p.3,例3、例4)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珠算小数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珠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3+0.4 1.5+0.5 2.4+1.2 4.5-0.9 5.3-4.8 8+2.5

  2、笔算(计算之后说说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7.65+2.13 3.14-2.09 0.96+4.68 8-7.56

  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用珠算计算,做好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 用珠算计算。8.76+4.03

  (1)由全班学生用珠算计算.

  (2)计算之后,说说小数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 用珠算计算。 5.6-0.85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来解决此例题。)

  4、小结

  (1)讲解珠算小数加减法的拨珠方法。

  (2)请学生填好书上第3页的内容,并读一遍。

  5、练习

  (1)试一试 26.75+3.4 25.72-9.8

  (2)书上第4页2、4。

  三、布置作业

  p.4 1、3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1~4 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游戏的图片、学生准备小棍若干、录音机。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评析

  复习准备

  以开火车形式背口诀。口算(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候念口诀)。

  5×2 5×4 5×5 5×1 3×5 1×5

  2×5 5×3

  看图填空。

  ☆☆ ☆☆ ◆◆◆ ◆◆◆

  ( )个( )是( ) ( )个( )是( )

  ( )×( ) ( )×( )

  一、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习知识时,看那位小朋友最肯动脑筋?老师有奖品发给你。

  二、新课

  1.师:用3根小棒,看你能摆出一个什么汉字?可以小组商量。

  生1:我摆了一个“工”

  生2:我摆了一个“个”

  生3:我摆了一个“干”

  生4:我摆了一个“大”

  师:不管你摆的是什么?都是用了3根,那么你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吗?

  生1:1×3

  生2:3×1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一个字用了3根。

  师:你能用口诀表示吗?

  生:一三得三

  师:有关三的乘法口诀,同学们能猜出有几句吗?

  生:有3句,这三句是: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师:说得真好,奖励你一颗“智慧星”!

  (智慧星图片)

  能不能根据这些口诀写出乘法算式吗?

  生1:2×3 3×2

  生2:3×3

  生3:1×3

  生4:3×1

  2.师: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3的乘法口诀,总结得很好,现在我们是不是分小组再来总结2和4的乘法口诀,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快、最好。

  (几分钟过后)

  反馈:小组1:2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两句,4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4句。

  小组2:我们也是这样想的。2的口诀是一二得二、二二得四,4的口诀是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小精灵非常欣赏你们成功的合作!

  (给说的好的小组发放“合作奖”)

  想一想在编口诀时,你发现了什么?

  生1:2的乘法口诀有2句;3的乘法口诀有3句……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生2:都是从1开始的。

  生3:最后的一句口诀两个数都一样。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小精灵要送你一个大拇指!

  (大拇指图片)

  师: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问大家,1的乘法口诀怎么说?并说说你的想法。

  生:一一得一 因为就一个一

  师接话说:是啊!一个一当然就是一了。

  三、练习反馈

  刚才你们学得很好,小精灵很高兴,小精灵要带你们去玩一玩,上哪儿去了?注意听。(放音乐)

  小精灵带你们来到小树林,小动物们都兴高采烈地参加动脑筋爷爷组织的有奖大赛,你们愿意参加吗?

  (l)口算:(卡片出示15道题) (2)投篮比赛:(说明:每人分一张卡片)

  师:小白兔和小花鹿进行投篮比赛,看谁投得准,投得快。

  (给做的快得同学发“优胜奖”)

  (3)游戏:“捉鼠比赛”

  说明:头饰上标有算式得数,卡片上有算式。

  黑猫队,3人;白猫队,3人。(戴头饰)

  师:看哪一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所有的算式卡片。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2页~第5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谈话:1、小朋友,今天我们第一次上数学课,请大家想一想,你认为数学课会学一些什么知识呢?

  2、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数数的知识。

  小朋友,你有几个手指头?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3、同桌互相数数。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郊外游玩。

  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郊游情境图:郊游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郊外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

  (1)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在郊外,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蓝蓝的天空中有飘荡着朵朵白云,在灿烂的阳光下,鸟儿展翅飞翔,风筝快乐的飞舞,绿树成荫,小兔子、小青蛙欢快的歌唱,鲜花怒放,这里的景色可真美啊!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流

  (1)提问:郊外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1) 提问:1个……学生接:1个太阳;2朵……,学生接2朵白云……

  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棵大树……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太阳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

  怎样表示白云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大树、风筝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小鸟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找朋友

  课件出示:

  要求:把同样多数目的用直线连接,指名学生边说,教师边用直线随机连接。

  2、练练点子表示数

  课件创设情境:练习

  [创设学生熟悉的景物情境,学得生动,练得有味]

  3、 数身边的事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

  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校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

  找找数娃娃

  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

  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第一节数学课,学习目的教育很有必要。用交朋友作比喻教育学生爱学数学,愿学数学,想学数学。达到延伸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总复习第11、21、22题

  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已学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方法。

  2.能够对统计图进行分析和,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辨异能力。

  3.在绘制统计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负责态度。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展示目标

  要求通过对统计图的复习,达到下面的目标:

  1.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及制作的方法、步骤。

  2.会对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3.绘制统计图时讲究整洁、美观。

  二、回忆梳理,结成络(15分)

  组织回忆:统计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三、组织记忆,融会贯通

  同桌间相互讨论,边说边记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异同?

  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步骤基本一样,如果连接每个直条的端点,就使条形统计图变成了折线统计图;而沿着折线统计图的各点画出直条,就转变成了条形统计图。

  四、练习矫正,形成技能。

  第11题

  (1)从图上可以看出旅行车从8:00到11:00行走的路程为180千米,时间是3时,所以速度是每时60千米。

  (2)可以这样描述,先以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3时,休息了1时后,又以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1时,然后浏览了2时的景点,再以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1时,总共行驶了300千米。

  旅游车停留的3时,学生只要叙述合理就行。

  第21题

  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本题可以用排除法,由跑步可排除C,由跳远可排除A,再比较跳高可以排除B,选择D。

  第22题

  复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纵轴可以1格代表2个人,可以让学生用两种颜色的笔描画折线图。鼓励学生从图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学生也可以议一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也许会说:从折线统计图也可以看出,营养不良的学生数大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肥胖的人数也比0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生活提高的情况下,人们的饮食也要有所节制,要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电子01-09

小学数学教案课件01-10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7-07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教学的数学教案01-15

小学数学教案欣赏01-11

小学数学教案的模板01-12

小学数学教案反思02-18

小学数学教案买气球04-14

小学数学教案和课件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