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喜欢和老师一起参加各类游戏活动,但注意力不够持久,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觉得在设计音乐游戏活动时应注重给予孩子一些富有趣味的,参与欲望强烈的,同时也能培养幼儿一定规则意识和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因此,本次音乐游戏《开始和停止》,我根据音乐活动的需要,不断变化自己的行为和角色,以引导者、合作者、鼓励者和支持者的身份,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开始和停止》,感知音乐有反复的开始和突然停止的特点。
2.在游戏中,尝试使用多种形式表现开始和停止这一音乐的特点。
3.通过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在游戏活动中,尝试使用多种形式表现开始和停止这一音乐的特点
活动准备:
1.音乐:《汽车开来了》、《开始和停止》。
2.自制方向盘人手一个(红、绿);红绿灯指示牌;玩具:美羊羊敲小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汽车开来了》,师幼一起开汽车进场。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导入
(1)刚刚我们小朋友都做了小司机,你们开心吗?
(2)那司机看到红灯时车子要怎么办?看到绿灯呢?
(3)教师小结。
(4)经验拓展: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一些生活中能够突然间开始,然后又能立刻停下来的事情。
2.感受音乐
(1)听《开始和停止》的音乐,引导幼儿发现音乐反复开始和突然停止的音乐特点。
(2)提问:这首音乐和我们平时听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小结。
3.表现音乐(游戏)
(1)小手拍拍
(2)小鼓敲敲
(3)能干的小司机
三、结束部分
在《汽车开来了》音乐声中,师幼开车子出活动室。(中途加上一次红灯和绿灯信号)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 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3.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 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学唱歌曲。
1. 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 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 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 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5. 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 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二. 仿编歌曲。
1. 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儿歌:红苹果
树上许多红苹果,
一个一个摘下来。
我们喜欢吃苹果,
身体健康多快活。
儿歌:红葡萄
树上许多红葡萄,
一个一个摘下来。
我们喜欢吃葡萄,
身体健康多快活。
活动反思: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我们班幼儿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在此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钢琴曲《瑶族舞曲》,知道舞曲的名称,熟悉舞曲。
2、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感受音乐的音乐形象。
3、能找出乐曲的节奏型。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让幼儿熟悉少数民族瑶族,跳舞唱歌的场景图片,配乐朗诵磁带《瑶族舞曲》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理解乐曲的内容,找出主要音乐形象。
1、教师可以向幼儿交代,我们今天来听一首钢琴曲《瑶族舞曲》(教师弹奏乐曲)。
2、提问:小朋友,你刚才叫什么名字?好听吗?从而引起幼儿再欣赏的兴趣,教师可提出欣赏音乐的要求:你一边听一边想,音乐中告诉我们叔叔阿姨在干什么(教师弹奏乐曲)。听完乐曲,让幼儿谈感受(估计幼儿会说:叔叔阿姨在跳舞……)
3、对幼儿的想象加以评价,鼓励幼儿边听边想,同时可以出示图片(瑶族叔叔阿姨跳舞的场面,有长鼓,芦笙,小河。树,竹楼,晚霞……),再次引导边看图片变听音乐,这次可要求幼儿听听音乐的速度是否有变化(有快有慢)。
4、组织幼儿分段分段欣赏。弹奏第一段,要求幼儿听出音乐的速度是快还是慢的。在想象: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估计幼儿会说:这段音乐很慢,叔叔阿姨在跳着优美的舞蹈)。组织幼儿听第二段音乐,要求幼儿讲出音乐的快慢。再想象: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估计幼儿会说:叔叔阿姨跳得很快,因为这段音乐是快的)。让幼儿听第三段音乐,以同样的要求让幼儿边欣赏边想象,这时叔叔阿姨干什么?
5、在分段欣赏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乐曲,教师可配上语言(可以事先准备好的,也可以是加上幼儿想象讲述的内容,教师即兴组织的)。如第一段音乐可配上:“在风景优美的瑶族寨,住着许多勤劳的叔叔阿姨,这天,晚霞映红了天边,他们结束了一天愉快的劳动,来到了小河边,唱着动听的歌,跳着优美的舞”。第二段音乐可配上:“听,他们越唱越欢乐,瞧,他们越唱越有劲,啊,他们在唱歌歌唱我们生活多美好。
6、最后,可放录音(配乐朗诵的录音),教师可自编一段瑶族舞蹈。把音乐、文学、美术、舞蹈有机地揉在一起,在欣赏过程中充分感受美。
(二)引导幼儿在欣赏乐曲过程中熟悉它的结构。
1、要求幼儿反复欣赏音乐,开始的速度怎样?中间的速度怎样?最后的速度怎样?
2、引导幼儿欣赏第三段音乐和哪一段音乐一样?通过不断欣赏,让幼儿知道舞曲是(ABA)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3、最后可再完整地欣赏乐曲,并配有图片、舞蹈、语言,进一步让幼儿感受到艺术的`美。
(三)引导幼儿不断地欣赏乐曲找出他的节奏。
1、可让幼儿听第一段音乐,找出它的节奏型。可以两手分开弹,重点引导幼儿听左手的音乐X—XX X—XX并可以启发幼儿想象这声音好像是什么乐器的演奏(长鼓),同时让幼儿拍手跟音乐打节奏。
2、用同样的方法,听第二段乐曲打节奏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找出两种节奏型XXXX XX X或X X XX X,均可以,知要能反映欢乐的场面。并让幼儿拍手跟着音乐打节奏。
3、最后完整地欣赏乐曲,让幼儿选择乐器打节奏,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配上节奏,同时教师可以一边跳舞,也可以让部分幼儿跟随老师舞蹈(鼓励幼儿人人参与)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内容做动作。
2、知道遵守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1、《找小猫》歌曲磁带,猫妈妈头饰。
2、幼儿用书第三册第38 ——39页。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流程:
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你们愿意参加吗?”
2、老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具体玩法,及注意的游戏规则。
(1)教师戴上猫妈妈的头饰,并学一学猫的叫声,说:“我是猫妈妈,今天我要和我的孩子们来做游戏,我的孩子们在哪儿呀?快点来吧!”(激发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幼儿们争先恐后地围着猫妈妈愿意当“小猫”。)
(2)老师说:“我的小猫是怎样叫的?怎样走路的?”让孩子们自由表现,再请几名表现好的幼儿学一学小猫叫以及走路静悄悄的样子,老师对大胆表现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全体幼儿一起学小猫走路的动作。然后,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和动作。
(3)请幼儿一起跟老师做动作学小猫走路,幼儿学会了之后,由老师清唱歌曲,幼儿配合歌曲做动作。
当老师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时,提示幼儿要轻轻蹲在椅子旁边或后面、门后面、桌子底下等地方。
当唱到“一会儿妈妈就来找”时,猫妈妈摸到“小猫”的头小猫就被找到了,就要回到椅子上坐好。
(在孩子躲藏时提醒孩子们要小心,不要碰伤自己,也不要撞了其他小朋友。)
(4)向孩子重点交代清楚游戏的规则:一定要听清歌词的口令,当唱到“躲躲好”时才能藏,在躲时注意动作轻轻的,尽量不要让小椅子和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小猫”躲好后不能乱动和发出声响。
3、老师和幼儿一起按规则玩游戏“找小猫”。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分组玩游戏。
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人数为8人左右),教师清唱歌曲,分别和每组的孩子做一边游戏,以便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游戏的规则,注意照顾到全体幼儿。
游戏时请每组幼儿四散站在场地的中间,教师提醒幼儿模仿小猫走路的时侯要轻轻的,要与同伴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小猫”躲藏时,教师要放慢速度唱,待全体幼儿都躲好后,再唱歌曲的最后一句。(教师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注意游戏的规则。)
(2)教师引导全体幼儿听音乐按规则玩游戏。
第一遍游戏由教师扮演“猫妈妈”,幼儿扮演“小猫”,待幼儿熟悉音乐之后,可以请幼儿当“猫妈妈”反复进行游戏。
4、游戏结束
“猫妈妈”提示幼儿:“孩子们,今天跟妈妈一起做游戏开心吗?”幼儿回答:“很开心!”“现在觉得有点累了,跟妈妈到外面吹吹风、休息一会儿好吗?”幼儿回答后老师和幼儿继续学猫走路的样子,一起走出活动室。
5、活动延伸:没有尽兴的孩子可以在户外继续玩,可以躲到树后等地方,为了增加乐趣可以请找到的“小猫”唱支歌。
活动小结: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学会了按游戏规则与小伙伴共同游戏。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的美妙音乐,乐意用语言、动作表达、表现。
2、尝试在音乐伴奏下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散文诗
活动难点:
大胆表演散文中的角色
活动准备:
FLASH;拉琴画面以及梁祝音乐。
活动过程:
看看听听阿姨拉琴
第一环节通过图片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看阿姨在干什么?(出现画面)
2、让我们来静静地欣赏阿姨拉琴:好听吗?你听了小提琴唱歌有什么感觉?
幼儿可能A:很好听
教师可回应:音乐是很美妙的。
幼儿可能B:想睡觉
教师可回应:听音乐让我们很舒服。
幼儿可能C:想唱歌跳舞
教师可回应:我也有这种感觉呢,你一定想跳一个最美丽的动作。(教师可边说边展示一个动作)
3、再次欣赏:听了这么温柔、这么美妙的音乐你想干什么?
幼儿可能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比较激烈的动作,因此这里的策略是先让幼儿有一个感受和体验:先让幼儿说一说,个别幼儿做一做,然后再一起来试一试
1)听音乐用动作自由表现
此时教师要关注幼儿在音乐中的表现,是否投入到音乐中,可观察幼儿的动作表现,用语言轻轻鼓励个别幼儿
2)老师可找找看看大家在干什么呢?
:小提琴唱歌是很温柔,很优美动人的。
过渡:听听小动物们听到美妙的音乐会怎样?
感受理解散文诗
此环节是活动的重点环节,通过倾听、观看来理解散文诗。
1、听音乐倾听老师朗诵:
谁在听美妙的音乐呢?
2、观看FLASH:进一步感受散文诗的美。
1)小动物们听到音乐都怎么了?
此时幼儿可能是说不全的,教师可提示幼儿如:那么小兔听到音乐怎么了?
2)再次观看FLASH:可一起跟着动画说说念念
3、为什么它们听到音乐都停下来了呢?
:原来阿姨拉琴真好听,小动物听到音乐都被吸引住了,都停下来欣赏了。
扮演角色表演
以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散文诗,让幼儿体验表演的乐趣。
1、听优美的琴声,师生共同表演
现在我们也来扮演小动物们,看看你们听到美妙的音乐会怎么样呢?
2、分角色表演
表演前可问问幼儿你是谁
关注幼儿表演前是否大胆自信
四、拓展
美妙的音乐真好听,想一想:还有哪些乐器宝宝会发出好听的声音?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音乐小班01-07
小班音乐教案02-28
音乐小班教案01-11
音乐教案小班07-08
身体音乐小班音乐教案03-28
小班音乐教案走路10-18
音乐小马小班教案10-26
小班音乐教案《夏》10-06
小班音乐《汽车》教案06-09
小班音乐袋鼠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