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年年有余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年年有余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年年有余教案 1
活动目标
1.了解版画的创作方法,尝试用版画的形式表现年画《年年有余》。
2.对版画活动有兴趣,体验版画活动的快乐。
3.能与同伴共享空间和操作材料,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年画作品《年年有余》图片。
2.版画工具:油墨滚筒(干净的和不干净的`)、油墨、粗铅笔(圆珠笔)、吹塑纸、印纸。
活动过程
1.欣赏年画《年年有余》。
师:画中有什么?欣赏这幅画的时候,你第--眼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要画莲花和鱼呢?
小结:“ 莲”跟“年”同音,“鱼”又跟“余”同音,通过这幅年画,人们祈愿每一年 都大丰收,有富余的财物剩余下来。
2.了解版画,讲解示范。
(1)欣赏老师版画《年年有余》作品。
师:我用的是版画的画法大家觉得我的画和你们平日里画出来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2)介绍作画材料,示范并交代要求。
刻版:先在吹塑纸上用圆珠笔刻画童子与莲花的造型。
油墨打散:用滚筒把油墨展开,尽量把色粒匀开。
滚油墨:用滚筒把油墨均匀地滚在刻板上。
铺纸:用白画纸轻轻铺放在刻板上固定边角位置。用干净滚筒印画。从一角打开画纸即可。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吹塑纸上刻画时线条要刻得清楚明晰。
(2)提醒幼儿涂油墨时要均匀,拓印时不要移动底板。
4.展示作品,欣赏与评价。
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创造的快乐。
活动延伸
在美术区域提供版画材料,供幼儿尝试绘画其它版画作品。
大班年年有余教案 2
教学目标:
1、能大胆的运用几何图形拼贴和短线排列的方式装饰鱼。
2、结合生活经验,合理想象和表现鱼的不同烧法。
3、了解和熟悉中国人过新年的习俗。
教学准备:
1、自制课件、教师范例。
2、幼儿在生活中观察爸爸妈 妈烧鱼的过程。
3、每人一个画有煎盘的纸、蜡笔、构线笔、胶水、棉签、各色颜料、各种几何图形。
教学过程:
1、以新年的气氛导入活动。(播放课件)
新年到了,人们在热热闹闹的过新年呢!咦,怎么家家的桌上有鱼,家家的门上贴鱼呢?原来这是我们中国人过年想吉祥一点,讨个好口彩,表示年年有余,每年有剩余的意思,因为鱼和剩余同音,所以就用鱼来代替了。我们来看看餐桌上的鱼都是怎样的?
2、观察鱼的形状及涂色方法,创造性地拼出各种鱼。(出示范例)
(1)幼儿观察:这些鱼是什么颜色的?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它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怎样的呢?
(2)教师小结并提出操作要求。
你们想不想在你们家过新年的餐桌上放一条吉祥的`鱼呀?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大小不同的形状,请你们用最喜欢的形状拼出一条鱼,拼好后画上眼睛和嘴巴,你们能做到吗?
(3)幼儿拼鱼。
3、激发烧鱼的兴趣,教师示范鱼的烧法。
(1)教师:小朋友的鱼都拼得非常好看,那么你们想把这些鱼烧成什么味道呢?(幼儿讲述)。
(2)教师小结。(播放课件)
可以是红烧的、清蒸的、糖醋的、咖喱的、葱油的等等好多好吃的味道。
4、教师示范烧鱼。
老师想先烧条鱼试一试,我们烧个什么鱼呢?红烧鱼是什么颜色的?我们先把拼好的鱼用胶水贴到煎盘里。先在鱼的身上煎一煎,我们让线宝宝排排直,靠靠紧,换个颜色换个方向再来排排直、靠靠紧,我们把鱼的身上都要煎好。然后,我们要放些作料了,放些什么呢?(绿色的葱段,黄色的生姜,红色的辣椒,再放几滴黄酒)。最后我们在鱼的周围浇上汤汁和油。烧好以后,我们把煎盘周围的纸撕掉。这样,一条又香又美的鱼就烧好了。
5、幼儿操作。
(1)教师启发提问:除了红烧鱼,还可以烧些什么味道的呢?(启发有选用一些咖喱的、糖醋的、葱油的,把鱼烧得又香又美)。
(2)幼儿作画,教师对能力差的幼儿适当进行辅导。提醒幼儿最后撕掉煎盘周围的纸。
6、结束活动。
又香又美的鱼烧好了,我们今年过新年时都有鱼吃了,大家可别贪吃把鱼吃完了,记住一定要留一些——年年有余(鱼)呀!走,我们把鱼送回家保存好。
大班年年有余教案 3
设计由来及意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与国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现在的孩子对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的了解越来越少,而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与入侵,使幼儿对过洋节、吃洋快餐倒更加热衷。为了使幼儿了解本民族特有的民俗艺术,学会欣赏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美,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幼儿园特地利用幼儿园的过道走廊,将其布置成“中华民俗一条街”。街市上蜡染、中国结、脸谱、陶艺等中国传统的民俗艺术一字排开,让幼儿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充分领略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春节即将临近,我因地置宜地设计了“年年有余”的.中国春节民俗综合欣赏活动,将活动安排在“民俗一条街”实施,并根据活动需要创设环境:挂红灯笼、贴年画、贴春联、窗花、放鞭炮,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热闹祥和的过年气氛,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有关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环境,让幼儿在过年的氛围中欣赏年画、剪纸、春联等传统民间艺术,了解中国民间习俗和感受它们所表达的喜庆吉祥的节日气氛。
2、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布置“过年”区域,用春联、鞭炮、年画、剪纸、灯笼等装饰,录音带。
2、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参观民俗一条街,激发欣赏兴趣。
二、了解、欣赏春节时的民俗艺术。
1、幼儿观察“过年”区域。
问:你都看到了什么?什么节日快要到了?(灯笼、鞭炮、红包、春联、年画、倒福……)
2、了解过年的习俗。
问: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
师:我小时候也很喜欢过年。过年时,我可以放鞭炮、拿红包,还可以挂年画,贴春联,剪窗花,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和习俗。
3、幼儿自由欣赏过年的民间艺术,教师予以个别提问、指导。
4、重点欣赏年画。
(1)请幼儿欣赏年画《年年有余》
(2)小结年画的特征,理解“年年有余”的含义。
(3)引导幼儿寻找年画的共同特征。
5、知道中国人喜欢红颜色,红颜色代表喜庆、祥和。
三、幼儿创作
1、请幼儿分组制作窗花、鞭炮,设计红包等,教师个别指导。
2、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幼儿创作的作品。
大班年年有余教案 4
活动目标:
1、了解“年年有余”含义和由来。
2、知道鱼的几个组成部分,以及比例之间的关系。
3、学习用漂亮的花纹装扮画面,体会绘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经验准备:
见过鱼
物质准备:蜡笔、纸、记号笔、范画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提问:你们家过年的时候每年少不了的是哪一道菜?
2、讲故事《年年有余》
3、今天我们就要来画一画能给我们带来运气的鱼。
二、介绍鱼的结构特征。
1、介绍鱼头
2、介绍鱼身
3、介绍鱼尾
三、出示范画
1、我们可以用双鱼来预示来年生意红红火火。
2、请孩子们来说说这幅画的.特点:(对称、颜色鲜艳等等)
3、说说你最喜欢鱼。
四、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示
反思:
今天的这节美术课是由“红彤彤的年”这个主题生成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很显然对该活动非常感兴趣,不仅画了鱼,还知道了有关鱼的好听故事。在我看来这节课的重点在于扩充孩子的知识,让孩子明白“年年有余”的来历,学习用自己喜欢的花纹装饰画面。因为在上个学期中孩子们认识了冷暖色,以及色彩搭配的知识,这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孩子们回顾上学期知识点。
优点:
1、活动准备充分,为孩子们准备了范画,同时还根据孩子的审美不同,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小鱼,供孩子们挑选;
2、导入环节比较自然,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
3、在范画过程中,分解难度,照顾到了个体差异;
缺点:
1、课前铺垫不够充分,孩子画的鱼种类比较单一;
2、孩子的画面不够大气,鱼画的比较小,所以看上去比较凌乱。
今后发展:
1、每次作画强调要大气,为孩子准备比较宽松的作画位置,以免孩子因为位置过挤,导致东西画得小;
2、课前铺垫安排在晨间谈话过程中,以免在美术活动中孩子投入较慢。
大班年年有余教案 5
活动目标
1、欣赏年画的色彩和构图。
2、初步理解。"年年有余"的含义。
3、能用语言表达观赏作品后的感受。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年画,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谁来说说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这幅画你见过吗?在哪里见过?与我们以前看到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简单小结:这一幅画叫年画,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会在家里贴上许多年画祝福。
2、引导幼儿欣赏年画。
这幅年画上画着什么?猜猜看他们代表什么意思呢?
画面上有哪里色彩?色彩给人什么感觉?
一为什么看了这幅画会感到心情很愉快呢?
3、帮助幼儿理解"年年有余"的含义。
一你知道为什么人们在过春节的时候要张贴这幅有鱼的画吗?
幼儿讨论,集体交流。
教师简单小结:这幅画叫"年年有余"鱼和余的读音一样。它代表着人们希望过年的时候家里还剩有许多的食物,叫年年有余。也就是它代表着人们希望生活美好的吉祥祝福。
4、结合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继续欣赏年画。
大班年年有余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能够理解和认识“年年有余”这个成语。
学习成语“年年有余”的含义,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意思。
能够听懂、理解、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设备。
年年有余的相关图片和实物。
年年有余的游戏道具。
三、教学过程:
一)热身游戏
老师向小朋友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年年有余。
请小朋友一起欣赏年年有余的相关图片和实物,引导他们理解和认识“年年有余”这个成语。
二)理解成语
老师通过讲故事、解释等方式,让小朋友了解“年年有余”的含义和背景。
让小朋友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成语中的每一个字,了解其含义和特点。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小朋友掌握成语的.正确读音和用法。
三)应用成语
让小朋友根据图片或实物,说出一句包含“年年有余”的成语。
请小朋友在游戏中应用所学知识,让他们体验到“年年有余”的快乐和美好。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提醒小朋友回家后,要认真复习和练习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
观察小朋友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效果。
鼓励小朋友在家里继续学习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大班年年有余教案 7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年年有余”的意义和传统文化。
2、学习汉字“余”,并了解其字形特点。
3、能够正确发音和书写汉字“余”。
4、通过对汉字“余”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汉字“余”,掌握其字形特点。
2、通过对“年年有余”的解读,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教师出示图片或图画,让学生说出与“年年有余”相关的事物或场景。
2、教师简要介绍“年年有余”的含义和文化背景。
二、学习汉字“余”(10分钟)
1、教师通过板书和示范,教学生认识汉字“余”的笔画和结构。
2、教师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汉字“余”的特点和用法。
三、练习书写汉字“余”(15分钟)
1、教师让学生跟随自己的示范书写汉字“余”,并逐一纠正书写错误。
2、教师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笔画,自己尝试书写汉字“余”。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教师提供与“年年有余”相关的图片或文化资料,让学生了解和探索其文化内涵。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自己对“年年有余”的'理解和感受。
五、总结(5分钟)
1、教师让学生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教学汉字“余”,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对“年年有余”的解读,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含义,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难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大班年年有余教案 8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年年有余的概念,感受节日的气氛。
2、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算术知识,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节日气氛装饰:挂红灯笼、放鞭炮等。
2、课件:图片、视频、文字等。
3、算术游戏:算术接龙、找不同等。
4、数学玩具:数字卡片、积木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和幼儿一起唱一首庆祝春节的歌曲,引出“年年有余”的主题。
2、了解“年年有余”的概念: 老师通过课件或实物展示,向幼儿介绍“年年有余”的概念,让幼儿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和寓意。
3、数学游戏: 老师通过算术接龙、找不同等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基本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实践活动: 老师让幼儿组成小组,进行合作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5、结束: 老师和幼儿一起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鼓励幼儿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
幼儿对“年年有余”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幼儿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积极,能够合作完成任务。
幼儿能够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提高生活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丰富,幼儿学习兴趣高涨,但有些幼儿可能对“年年有余”的概念还不是很了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深入讲解。
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但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意外发生。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数学游戏的设计,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大班年年有余教案 9
教学目标:
1、通过绘本阅读和故事分享,了解“年年有余”的寓意和中国文化中的年俗。
2、能够识别并发音汉字“余”和“年”,理解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
3、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想象力,让孩子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年年有余的故事。
教学内容:
1、《年年有余》绘本的阅读和分享。
2、识别汉字“余”和“年”。
3、年俗知识的讲解和分享。
4、讲述自己的“年年有余”故事。
教学过程:
Step 1: 绘本阅读和分享
展示《年年有余》绘本,并引导孩子们看图片,听故事。
孩子们分组合作,读绘本故事并分享故事中的“年年有余”寓意和中国文化中的年俗。
Step 2: 识别汉字“余”和“年”
展示汉字“余”和“年”的图片。
孩子们跟着老师读汉字“余”和“年”,并认识这两个汉字。
Step 3: 年俗知识的讲解和分享
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家庭中的年俗,如吃年夜饭、贴春联等。
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并分享自己的“年年有余”故事。
Step 4: 讲述自己的`“年年有余”故事
让孩子们分组,讲述自己的“年年有余”故事。
其他孩子们听完后,可以提出问题或进行点评。
教学评价:
通过孩子们的绘本阅读和分享,了解了“年年有余”的寓意和中国文化中的年俗。
通过识别汉字“余”和“年”,让孩子们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知识。
通过讲述自己的“年年有余”故事,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想象力。
大班年年有余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活动,使幼儿了解“年年有余”的意义,理解其与家庭生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培养其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
3、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其语言表达、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发展。
二、教学准备:
1、教学用具:画板、彩笔、贴纸、模拟金鱼、钞票等。
2、教学资源:课件、教材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有关“年年有余”的古诗,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年年有余”的含义和来历。
(二)教学主体环节
模拟家庭经济情况,引导幼儿感受家庭生活中的经济压力。
教师引导幼儿探究如何理财,如何保证家庭生活的'“年年有余”。
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学习和体验储蓄、投资等经济活动,理解其与家庭经济的关系。
(三)结束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知识。
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发挥作用,为家庭生活“年年有余”做出贡献。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幼儿认知和发展规律。
2、教学方法多样,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3、教学效果较好,幼儿在学习和活动中积极参与,对“年年有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大班年年有余教案 11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文化中“年年有余”的意义。
2、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方法,制作年年有余的装饰品。
3、通过亲手制作装饰品,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
1、传统文化中“年年有余”的意义。
2、制作年年有余的装饰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年有关的视频、音频或图片等,让学生了解“年”的`概念,以及“年年有余”的寓意。
二、讲解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年年有余”的由来,并解释其寓意。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与年有关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挂灯笼等。
三、制作
教师向学生展示年年有余的装饰品制作方法,如利用纸板剪成的鱼形、剪纸、丝绸带等材料进行制作。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装饰,如在纸板鱼上画上红色的眼睛和嘴巴等。
四、展示 学生可以在教室中展示自己制作的年年有余的装饰品,并互相欣赏。
五、总结 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们制作的装饰品等方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学资源:
相关的视频、音频或图片。
纸板、剪纸、丝绸带等材料。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制作的年年有余的装饰品来评估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学生对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方法的分享,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大班年年有余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主题年年有余教案06-14
大班健康教案 大班健康教案反思02-28
(经典)大班教案09-23
[经典]大班教案10-16
(精选)大班教案09-25
大班教案【精选】08-20
大班教案[精选]08-15
大班教案(精选)12-20
大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