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模板锦集五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感知途径来观察比较几种茶叶的异同。
2、学习简易的统计方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故事:《茶叶的聚会》。录音机
2、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其他容易区分或常见的茶),茶壶茶杯数个,茶叶种类资料表示。
活动过程:
1、听一听,故事《茶叶的聚会》
2、讲一讲,茶叶的种类
茶叶有许多不同的种类,曾听说过哪些茶?有什么不同?
3、看一看,了解茶叶的不同
(1)不同的茶叶分别装于小碗中,展示给幼儿看,请幼儿观察它们之间的异同。将参考实际陈列出来,鼓励幼儿找找看,它们各是书中的哪一种茶?名字是什么?还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2)请幼儿交流观察、查阅、讨论的结果。将幼儿说的话,按茶叶种类列成一张资料表,并将茶叶分别装入风口内,一一固于表上,以利幼儿继续观察、研究。
4、泡一泡,区分茶叶泡出来后的不同特征
小组活动,幼儿从各个封口袋中,各拿出一些茶叶来泡茶,分别用不同的茶壶同时泡,以利幼儿比较其中的不同。种类较多的话,分几次进行,一次只比较2~3种。请幼儿观察,茶水的颜色有什么不同?闻起来有什么不同?喝起来有什么不同?
5、画一画,巩固幼儿的认识。
将幼儿比较得结果,继续写在同一张表上。
6、说一说,拓展幼儿的经验。
请幼儿投票选出最喜欢喝的茶,将结果记在统计表上,看看哪一种茶最受欢迎。
活动反思:
从目标、内容来看,内容围绕着目标而展开,运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孩子很感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到了有益的经验,了解了茶的不同种类,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体会到了品茶泡茶的乐趣。在让幼儿认识各种茶叶时,时间应多一点,把实物与幻灯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孩子会更直观印象也会更深刻。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要求:
在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尝试把有些实物分成一样多的两份,并在活动中学会用自己的办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流程:
复习二等分-->操作活动-->分享交流活动
材料与环境创设:
幼儿人手一份:围兜、毛巾、台布;每组一份:盐金枣、华华丹、饮料、花生、青豆、糖、瓜子肉、一次性杯子、汤匙、果冻盒、刀等。
活动指导:
一、(结合实际)复习二等分
1.《两只笨狗熊》故事里的两只小熊为什么最后都只吃到一丁点儿干面包,狐狸是怎么分的?
幼儿讨论:两只笨狗熊应该怎么分?
2.通过分析比较,得出:
(1)把东西分成相等的两份,是二等分。
(2)迁移: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分成相等的两份。(幼儿讨论、争议)
二、操作活动(幼儿探索尝试把实物二等分)
1.这里有一碗米要把它分到二只杯子里该怎么分?(幼儿讨论)
2.探索实践:在你们桌上有好多吃的东西,有青豆,有糖,有可乐……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们分成相等的二份。
三、交流分享活动
1.交流:你分的是什么?是用什么方法来分的?(用了什么工具)分得对吗?为什么?有不同的分法吗?哪个方法更好?为什么?
2.分享:请你把二等分后的食物自己吃一半,还有一半留给好朋友。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将收集来的种子进行排列,并能进行分析比较。
2、能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花生、黄豆各8颗)。
2、人手一张操作卡,一支铅笔。
3、每组在备有同样的种子一盆。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小朋友,你们的桌子上都有哪些种子呢?请你们来说说看?(有蚕豆、花生、黄豆)
二、第一次排队。
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种子,排列的长短不一样。
1、小朋友‘这些种子都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蚕豆是扁扁的,黄豆是圆圆的;蚕豆大,黄豆小等)。
2、说的很对!小朋友们,这些豆子的形状不同、大小也不一样,你们想一
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三样种子哪个多、哪个少?哪个大、哪个小呢?(可以让它们排队)
3、对呀,排队是一个好办法,排好了队还可以数一数。
4、幼儿第一次操作记录
师:好吧,那我们就用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看看这三样种子哪个多,哪个少,(出示操作卡),问:这上面三条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每样种子排在这个线上)
5、那每条线的开头有面小红旗是表示什么呢?(就是从红旗开始排队)
6、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小朋友排队的时候,每颗种子都要紧紧挨着,不把种子洒落在地上或桌子上,排好后数一数每排有几颗,并在每排种子的后面的第一个方格里记录。
7、集体分析比较。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把你的记录表拿上来给大家看看?小朋友,你们看,从这张操作卡上你们看出了什么?三样种子的数量都是多少?(都是8颗,一样多)
8、你还发现了什么?它们的队伍都一样长吗?(不一样)那哪个最长,哪个最短呢?
9、提问:为什么种子数量一样多,排列的队伍都不一样呢?(因为这些种子的大小不一样)
10、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都被你们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啊,种子的数量相同,大小不同,排列起来的长短是不一样的。
三、第二次排队。
感知大小不同的种子,排列的队伍相等时,种子的数量不同。
1、小朋友,如果用这些种子在一样长的线上排队,种子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呢?
2、幼儿第二次操作。请幼儿接着往下排,排好队伍后数一数,用数字宝宝记录在后面的第二个方格里。
3、集体分析比较
师:从这张操作卡上你们发现了什么?数量还一样多吗?(不一样)为什么排列一样长的队伍,有的种子少,有点饿种子多呢?(因为种子有大小)
4、说的真好,又被你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排列的长度相同时,种子的大小不同,数量也是不同的。
四、第三次排队。
感知排列的疏密与队伍长短之间的关系。
1、明确要求:小朋友,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在排一次,就是不管疏密方法排队,都要使每样种子的数量一样多,每样种子都是8颗,排列的队伍也是一样长,记住哦,它们的队伍要排的一样长。
2、幼儿操作。师: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把小的种子变得和大的种子一样长呢?或者把大的变得和小的长呢?
3、展示操作卡,集体分析。
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每样种子要一样多,队伍是不是排的一样长呢?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队伍变得一样长呢?(把小的种子排的稀一点,大的种子排的密一点就变得一样长了)
4、还有谁觉得自己排的比他更好的,请你上来。
结束语: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给这些种子排队,还可以用其他的种子来排队,小朋友晚上回家可以跟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排队哦!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和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我们投放幼儿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种子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思考、探索。通过种子排队、层层递进的环节,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一种互逆关系。本次活动,发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学习习惯。活动中,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说出自己的理解,让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操作空间,让幼儿对数学活动充满兴趣,并为入学前增添了兴趣。
大班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我要上小学”是我班最近刚开展的主题。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跟着爸爸妈妈去小学报名,孩子们自然转向了读小学的话题。为此,我们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买书包、学习用品等,并带到幼儿园里来,开展了主题“我要上小学了”。学习活动“小书包”我结合了教材上的第一个二级主题:我和书包做朋友和第二个二级主题:书包里的朋友。每一个孩子的书包都有它的来历,我就让他们自主地交流,在交流中体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激发他们入小学的欲望。书包的.识别、书包的整理都是孩子最有益的经验,孩子通过观察了解各种书包的外形,用他们特殊的方式辨别自己的书包。在整理书包的过程中,以动制静,充分让孩子动手操作,并把自己整理的方法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当即时生成一些问题,如“书包里是不可以放玩具和零食的”等等,我觉得很有价值,就进行点拨,让孩子充分的交流、讨论,丰富他们的经验。在活动中,我又整合了自编的歌曲“小书包”,让幼儿在唱唱、跳跳中进一步感受背上小书包的神气,激发上小学的愿望。
二、活动内容与要求:
1、观察、讨论书包的外形、特征等,尝试正确使用小书包。
2、初步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
三、环境与材料的准备:
为了主题的顺利开展,我认真分析了教材上的主题,对每一个点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各个小主题,并做了一些前期的准备:
1、开家长会,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准备书包、学习用品,并带到幼儿园来。
2、区角活动的渗透。在区角中投放各种小学里要使用的文具,让幼儿写写字,整理整理书包。
3、更换班级主题环境,创设了“小学校园”“我的小书包”等等。
4、准备了关于小学,书包等歌曲,让幼儿听。
5、带幼儿参观小学,和小学生一起交流,感受小学和幼儿园的异同。
6、班级里悬挂倒计时牌,让孩子们在每天的翻翻、数数中萌发入小学的愿望。
7、问题角的创设。我们提出了“为什么上校学要带书包?”“为什么上校学要戴红领巾?”“书包里该放些什么东西?”等等问题,
让幼儿在问题中发现幼儿园与小学的不一样,激发他们想入小学的愿望。
四、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
T:我们离幼儿园毕业已经进入倒计时了,还有几天啊?(20天)
再过20天我们就要毕业,做一个真正的小学生了。我们做小学生要准备些什么呢?(买新衣服,买书包等)啊!今天你们都带来了自己的书包。
(二)互相交流讨论书包是怎么来的?
1、你的书包是怎么来的?(幼儿交流)
2、教师小结:施老师知道了你们的书包有送的,也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的。他们希望你们以后做个好学生,戴红领巾,做大班长。
(三)互相交流讨论书包的外形、特点等
T:那你的书包是什么样的?我们找个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1、和同伴交流书包的外形、特点
2、个别介绍
Q:如果班级里的2只书包一样,你怎样来识别呢?(幼儿充分讨论)
教师小结:我们的每一只书包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可以双肩背,有的可以拎的,还有的书包是拉链的,有的是按钮的,而且每个书包上口袋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
3、交流讨论:你的小书包里放些什么呢?
Q:上小学可不可以拿玩具?
让幼儿充分讨论
Q:书包里可以放点心零食吗?
教师小结:原来书包里也是一个小世界,所有的学习用品都可以放在里面,现在让我们把书包里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看谁整理的又快又好。
(四)尝试整理书包
1、幼儿尝试整理书包
2、个别幼儿介绍
T:你是怎么样整理的?
Q:你为什么要这样放?
教师小结:哦,原来书包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要放在各自的地方,这样我们拿的时候就很方便了,很快就能找到。
(五)舞蹈《小书包》
T:你们的书包整理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背上小书包,学做小学生吧。(
幼儿用舞蹈来表达表现背上书包的神气,进一步激发上小学的愿望)
五、活动延伸:
1、和小学生做朋友,和哥哥姐姐一起再一次整理书包,观察书包里有没有缺少学习用品?如果缺少,交流少了什么?为什么不能少?
2、整理铅笔盒。看看铅笔盒的文具,用用、试试,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
3、根据教材上的案例与分析,我们还将制作背上小书包计划,让孩子尝试按计划带学习用品。
大班教案 篇5
目标:通过小实验活动,帮助幼儿发现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能产生电;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继续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准备:
1.塑料尺子、梳子、笔、木梳等,剪好小纸。
2.塑料板、玻璃杯、锡箔纸、羊毛衫。
3.《蝴蝶飞》实验材料:塑料板、彩色薄纸等。
实施:
(一)分组实验活动:
1.让幼儿用塑料尺、笔等,在头上摩擦后吸纸削进行观察有什么现象。
2.用羊毛衫在塑料板上摩擦若干次,然后把塑料板放在干燥的玻璃杯上,观察有什么现象。
3.用塑料板做的小扇子顺着一个方向使劲摩擦,然后握住小扇子柄,把小扇子摩擦的一面扑向蝴蝶,观察有什么现象。
(二)集中谈话:
1.你们是怎么做试验的?发现了什么?
2.塑料尺、笔怎么会吸纸削的?
3.什么叫摩擦?为什么经过摩擦后能吸纸削?告诉幼儿这种现象叫静电现象。
4.这些东西除了可以在头上摩擦产生静电外,还可以在什么地方摩擦产生静电?
5.为什么有的摩擦会产生静电?有的不会产生静电?
6.帮助幼儿回忆生活中的摩擦生电现象。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美术:海马_大班教案06-23
大班美术《昆虫》_大班教案06-23
大班音乐《插秧》_大班教案06-22
大班音乐《节奏训练》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2
《变脸》大班教案08-27
大班6的教案08-27
《长大了》大班教案06-25
比长短大班教案06-08
大班音乐教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