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2-09-20 11:41:02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音乐教案锦集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音乐教案锦集八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学习歌曲《蚂蚁搬豆》。

  2. 愿和老师、同伴一起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3. 感受本歌曲的欢快气氛,初步学着用动作来表示歌曲中的意思。

  4. 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 贴绒:蚂蚁、豆 背景图一幅

  2. 场地布置:蚂蚁的家、大球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蚂蚁,提问;"这是谁呀?”(蚂蚁)引入课题。

  2.引导幼儿回忆上次课对蚂蚁的观察。

  3.教师用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对歌曲内容的回忆:小朋友,它们是谁,一只蚂蚁在洞口看到了什 么? 它想把豆搬到洞里给大家吃,它用力搬呀搬呀,怎么也搬不动。又来了一只蚂蚁,两只蚂蚁一起搬也搬不动,身体晃来晃去的。三只蚂蚁搬豆,轻轻一抬,搬进了洞里。

  4.老师亲切为幼儿表演唱歌曲《蚂蚁搬豆》,并引起幼儿表演歌曲的兴趣。

  5.教师运用整体教唱教会幼儿。

  6.听歌曲《蚂蚁搬豆》的音乐伴奏,幼儿边唱歌曲,并随歌声自己自由表演歌曲。

  7.教师采纳幼儿的动作进行加工,教幼儿表演。

  8.音乐游戏《蚂蚁搬豆》

  (1). 以游戏方式表演唱增进幼儿唱歌的兴趣及理解记忆歌词。请一位小朋友扮演“豆子”做在椅子上,另一位幼儿扮演找豆子的小蚂蚁,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唱到“请来许多好朋友”时。另外几个小朋友赶快跑过去围在豆子周围做抬豆子动作,“豆子”这时也随音乐一起走动。

  (2).结伴歌表演。一个大球扮演大豆。一位小朋友听音乐出场,唱歌,老师启发幼儿用着急的表情唱歌。学会互相配合抬豆子,一起合唱“回洞请来好朋友抬着一起走”。

  9.幼儿学蚂蚁走路出活动室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一、明确学习竖笛的目的,可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穆赛尔曾经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领域。"因此,教师在教学竖笛之前,使学生清楚了解学习竖笛的具体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学习竖笛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扩大音乐视野、陶冶情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等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发展音乐才能,开发智力,促进学科成绩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愿望,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易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从简入手,先教学生掌握各音指法,再从容易演奏的乐曲、歌曲开始练习。通过学习,同学们发现竖笛不光好听,而且易吹。这样,使学生在初学时就能感受到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确立学习竖笛的自信心。切不可急于求成,"各音指法"还没吹好,就让学生吹"大乐曲"。这样,学生开始就会遇到难演奏的乐句,给他们带来困难,就很容易失去学习竖笛的兴趣。当学生学习竖笛取得成功时,教师对学生的成绩应给予正确评价,及时的表扬,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一旦学生失去学习竖笛的自信心,教师必须及时地诱导、鼓励,帮助其在学习上取得一点成功。当他们克服了较大的困难而获得成功,其以后的学习就更积极、兴趣也就更浓厚。

  三、通过测试,及时反馈,可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通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的进步较快,教师应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至三年级的由教师记录学生的演奏成绩。考查中,优秀生可要求高一些,比如把力度的对比和情感吹奏出来,当学生听到自己能吹出优美的旋律时,会更加激发学习竖笛的积极性。接受慢的学生只要求节奏准确或稍好就行了,打分要稍高一些,这样很容易帮助差生树立信心,迅速进步。四、五、六年级教师在每班里选一位演奏得好,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老师布置的歌曲,应先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对竖笛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得到最大积极的发挥。在学习竖笛的长期过程检查小组长的吹奏,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到组长处去吹奏,小组长及时地指出其不足之处,记录其每首歌曲的演奏成绩。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仅有的上课时间通过抽查了解到全班同学的演奏水平情况,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四、通过音乐的丰富情感和乐器独特的表现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而知识的运用又可以加强兴趣的培养。学生学习竖笛的目的是为了表达音乐。而合奏是学生运用乐器表现音乐的一种特殊形式,使学生体验、感受音乐的丰富情感、内在美感和乐器独特的表现力。因此,在竖笛教学中,必须与演奏歌(乐)曲相结合,进行合奏训练。合奏时,把学生引进音乐的情感和意境中,运用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声部的音响表现歌(乐)曲,诱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身体会音乐的丰富情感和乐器独特的表现力,在演奏实践中获得表现音乐的乐趣。当学生听到自己演奏出的歌(乐)曲优美动听时,成功的喜悦洋溢在他们的脸上,自信心随之增强。而这一切,将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竖笛的兴趣。

  例如,我在竖笛教学实践中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选用竖笛和三角铁、木鱼、双响筒、碰铃、手板敲击乐器,在同样教学进度的三(2)和三(3)中,演奏《小白船》。其中三(2)班的学生了解歌曲的思想、意境,通过不同乐器的音色和不同声部的集体合奏,来表现歌曲,体会音乐的丰富情感和

  乐器独特的表现力。而三(3)班的学生在未了解歌曲的情况下,只用竖笛演奏歌曲的主旋律。课后三(2)班的学生常常几个在一起合奏这首歌曲。而三(3)班的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演奏极少,兴趣也渐渐地消失。这充分地说明了音乐的丰富情感和乐器独特的表现力,对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竖笛兴趣的作用。

  五、创设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1、抓好课外的竖笛教育,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如在班、校成立竖笛合奏队,选出一些学习兴趣浓的、演奏好的学生参加,加以指导、训练,使合奏队成为学生学习竖笛的榜样,再带动全体学生,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学习气氛,学习兴趣就油然而生。在校园广播中,每天播放一首尖子学生的现场演奏。课余时间让一些"小演奏家"在校园内练习。创设这样良好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习气氛就自然形成了。

  2、开展竟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竞争促进发展、使人进步。小学生好胜心强,在竖笛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一点,对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重要作用。比如我每学期举办一次竖笛演奏比赛,对获奖的班级给予奖励、表扬。一个月公布一次每班学习的进度与成绩。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产生竞争的心理。这样有利于促进他们努力地、有兴趣地吹奏竖笛。中,怎样才能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和兴趣呢?我将继续探索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作、声音、乐器)表现大雨小雨声音的不同,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铃鼓。

  活动过程:

  一、幼儿跟教师随音乐拍手进教室坐好。

  师:你们见过下雨吗?谁能告诉老师下大雨的时候是社么样子的?下小雨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的?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样子吧!

  师:两种声音有什么不一样?是一个声音大,一个声音小。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大雨和小雨的歌,我们 一起来听一听。

  二、幼儿欣赏并表现《大雨和小雨》

  1、幼儿欣赏课件

  师:提问:刚才小朋友听了歌曲,谁来告诉老师大雨的是怎样的唱歌的?小雨是怎样唱歌的?

  2、师生一起用歌声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声音并配上动作。

  师:大雨的声音是哗啦哗啦的,我们用什么动作就像大雨?

  小雨的声音是淅沥淅沥的,我们用什么动作就像小雨?

  3、教师清唱歌曲,幼儿用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师小结:你们做的真好,下大雨的时候动作要大,声音也大,下小雨时声音要小,动作也小。那老师唱歌,你们来做动作好吧。(幼儿表演)

  三、运用身体乐器表现大小雨的不同。

  师:刚才小朋友用动作表现了把大雨和小雨,小朋友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现大雨和小雨? (拍手、拍腿、跺脚等)

  1、用拍手表现

  师:现在老师要请你们用拍手来表现大雨和小雨,大家想一想大雨怎样拍?

  师:对!大雨的声音是大大我们一起来用响响的拍手来表现大雨。

  师:那小雨怎样拍呢?

  师:对!小雨的声音小小的,我们一起用轻轻的拍手来表现小雨。

  2、用拍腿表现

  3、用跺脚表现

  四、教师出示铃鼓,让幼儿回忆并模仿其音色。

  1、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2、师:你们知道怎样演奏它,发出的声音就会像下大雨呢?

  3、师:小朋友想得真好,把铃鼓摇起来,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大雨的声音了,哗啦哗啦,是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4、师:小雨的声音是滴滴答答的,请下朋友想一想我们怎样演奏这个铃鼓。让他发出的声音像小雨的声音呢?(对!用手指轻轻的碰铃鼓,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小雨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吧)!

  小结:哦,原来我们把铃鼓摇起来,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大雨的声音了,哗啦哗啦,用手轻轻的碰铃鼓发出的声音就像小雨的声音了淅沥淅沥(教师示范,)

  (带领幼儿一起空手练习摇动铃鼓并教幼儿拿铃鼓的方法。等幼儿会摇铃鼓后,给他们每人发一个铃鼓,并提出要求,不要让它发出声音。)

  五、师幼一起边唱歌曲边用乐器演奏

  1、师:刚才小朋友知道了摇铃鼓的声音就像下大雨,轻轻地碰铃鼓的声音就像下小雨。那当我们在唱到哗啦哗啦哗啦哗啦时,才能动铃鼓

  当我们唱到淅沥淅沥淅沥淅沥的时候就用手轻轻的碰铃鼓。开始和最后是不用演奏的,明白了吗?

  2、师,那我们一起来演奏吧!(播放课件师幼一起演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孩子们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大雨和小雨,如:拍手、跺脚、拍腿、拍肩等,体会到了活动的快乐。有个别幼儿用铃鼓演奏时,只顾拿着铃鼓玩,忘记了演奏,这与孩子平时接触乐器较少有很大关系,这也是我们幼儿园活动的一个欠缺。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游戏感应“短短短短长”的节奏。

  2、模唱唱名问答句,并体验游戏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挂图P1、P2、呼啦圈、彩色飘带、唱名卡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出示挂图P2、P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画。

  师:瞧,小动物们都在等着宝宝叫他们的名字呢,小猫、小马、小鸟、小鸭、小狗、小猪,宝宝点完了名一看,哈哈,大家都到齐了,于是宝宝带着所有的小动物一起去农场,在农场他们都非常的开心,高兴地唱起了好听的歌。

  二、感应特定节奏

  1、肢体律动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动物们唱歌的声音吧!

  播放CD,教师带领幼儿做肢体律动。

  动物叫声部分感应拍子,咿呀咿呀唷部分感应“短短短短长”的节奏。

  第一遍幼儿听音乐观察老师的肢体律动,第二遍请幼儿自己创造不同的肢体动作,第三遍站起来围圆圈活动。

  2、道具游戏

  (1)呼啦圈

  师:宝宝带着小动物们唱歌,还带着他们玩锯木头的游戏。看看宝宝给小动物们准备了这么多的呼啦圈房子,该怎么玩呢?原来,宝宝已经告诉了小动物们,他给每只小动物准备一间房子,听到“咿呀咿呀唷”的音乐就要跳到房子里锯木头。

  教师尝试让幼儿根据“短短短短长”的节奏创编各种锯木头的动作。

  播放音乐,分组游戏。

  师:小动物们和呼啦圈一起玩真开心,他们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请他们的好朋友一起,两个人玩一个呼啦圈,听到动物叫声就和好朋友一起抬着呼啦圈散散步,听到“咿呀咿呀唷”的音乐就两人一起用呼啦圈锯木头。

  播放音乐,若干名幼儿示范,再请全体幼儿一起做。

  (2)彩色飘带

  师:小动物们用呼啦圈锯了好多短短短短长的木头,可还是不够,宝宝给小动物们又送来了另外一种道具,瞧!这是什么?嗯,飘带也会听着“咿呀咿呀唷”的音乐锯短短短短长的木头哦!让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们吧!

  播放CD,幼儿听音乐锯木头。

  三、模唱唱名

  师:太好了,小朋友们真能干!宝宝要开始点名咯!宝宝这次想听听大家一起回答的声音,宝宝问‘dddslls’小朋友一起回答‘mmrrd’.

  1、教师请一名幼儿上来示范后,全班一起模唱答句。

  2、请男孩女孩分组换角色交换问答句。

  3、听音乐把乐器送回筐里。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歌词,感应休止符的特点并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

  理解歌词,学会唱歌曲《小毛巾》。

  活动难点:

  能感应休止符的特点,学会在休止符的地方用动作来表示。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每人一块毛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毛巾,引出课题。

  小朋友,有一个好朋友每天在早上和晚上都跟我们小朋友见面呢,你们知道是哪个朋友吗?(幼儿各抒己见)出示毛巾:你们看是谁呀?小毛巾是不是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跟小朋友见面呀?做了什么呢?它都洗了你哪些地方呀?(洗了眼睛、洗了鼻子、洗了嘴巴……)小毛巾洗到的这些地方叫什么呀?(五官)小毛巾帮你洗了这么多地方啊!小毛巾的本领真大!今天,小毛巾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歌,你们想听吗?

  二、教师按音乐的节奏念唱歌曲。

  1、教师念二遍歌曲后提问:刚才老师念的《小毛巾》这首儿歌里都说到了什么呀?

  2、你们听听为什么有的地方是空白的呢?(这里没有音乐空两下的地方叫休止符,我们可以用亲亲的动作来表示。)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到休止符的地方小朋友用亲亲的动作表示。

  三、幼儿人手一块毛巾,学唱歌曲《小毛巾》

  1、小毛巾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跟小朋友哪些地方亲亲了呢?这首儿歌不但可以念,而且还可以唱了,我们一起来学习唱《小毛巾》的歌吧!

  2、幼儿与教师一起唱歌曲《小毛巾》,唱到休止符的地方,用毛巾碰一碰五官。(提醒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

  3、小朋友,你们洗干净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洗干净了没有。哎哟!小毛巾真能干,把小朋友的五官都洗的干干净净。可是还有几位小朋友没有洗干净,我们一起再来帮他们洗一洗吧!(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毛巾》)

  四、音乐游戏:《小毛巾》

  1、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边唱儿歌,边做游戏。休止处用毛巾轻碰别人的五官!注意提醒幼儿帮助别人清洁的时候更加要轻轻的!

  2、交换游戏伙伴,边唱儿歌,边做动作。在休止符处可以帮同伴轻轻碰碰,也可以碰碰自己的五官。

  设计意图:

  小毛巾每天都跟小朋友见面,是小朋友的好朋友,了解小毛巾的作用,从而让幼儿知道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是小朋友的五官。

  教师利用图谱让幼儿直观的感受歌曲的节奏,并且了解哪个地方有休止符。教师采用念唱的方法,让幼儿感受乐曲的节奏和休止符的特点,并了解休止符的含义。

  利用小毛巾为教具,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同时也让幼儿注意休止符的停顿,用亲亲这些五官来感受休止符的作用。

  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加了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在帮朋友擦擦眼睛、擦擦嘴巴的过程中记住歌词、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

  2、鼓励幼儿用儿歌表达自己的成长。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爸爸妈妈、穿衣、洗脚、擦桌、扫地、给花浇水的图片

  重点难点:

  结合图片说儿歌,感受成长的快乐。

  活动过程:

  1、与幼儿讨论,你在家的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会说你小吗?为什么?他们说你小,你承认吗?你能够做什么?

  2、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说说图片上是什么?你能够做到吗?让幼儿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小了。

  3、老师将图片和儿歌结合在一起,把儿歌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4、幼儿和老师一起说儿歌,体验成长的快乐。

  5、幼儿集体、分组个别相结合说儿歌。

  6、鼓励幼儿回家将儿歌说给家人听,激发幼儿还要学习更多的本领,做更多的事情。

  教学反思:

  1. 彷编部分难度有点大,没有很好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应在前期学说诗歌时准备充分,减小难度。

  2. 彷编部分的简笔画图示太小,应再稍大些;由于侧身在小黑板上比较难画,下次可以在腿上画好后贴到黑板上。

  3.整堂课教学环节清晰,关注幼儿已有经验与课程内容的联系。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AB两段不同的音乐,感应AB曲式。

  2、尝试乐器演奏,学会正确的演奏方式。

  3、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道具准备:彩色沙巾若干、手摇铃人手一个、配套音乐和挂图。

  2、情感经验准备:有观察云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同时讲诉白云在天上一会一个样,一会儿变成什么,一会儿变成什么和白云乘着风在天上飘动的故事,让幼儿感知音乐。

  二、音乐律动。

  1、个别体验:

  A、教师带着幼儿坐下或跳跃,空手抓白云的动作。

  B、跟着音乐,前后、左右摇摆。

  2、两人一组牵手。

  在听到A段音乐是请幼儿到处逍遥的走动,当听到B段音乐的时候就请幼儿面对面或背靠背坐着,左右摇晃

  三、造型游戏,感知音乐。

  配合音乐,教师做大象云的造型,在A段音乐时伸出长长的鼻子或大大的耳朵到处走;B段音乐时用鼻子或耳朵左右摇摆。

  四、利用乐器感知音乐。

  1、教师介绍乐器,并激发多种演奏方式的创编。

  2、A段敲奏手摇铃,B段摇奏手摇铃,原地摇晃。

  活动反思:

  活动实施下来,发现幼儿对A段歌曲学习比较困难,而且不乐意跟着表现歌曲,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会跟着拍子做上下、左右摇摆的动作;B段的爵士乐比较活泼,加上让幼儿共同配合表演荡秋千这一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幼儿情绪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气氛非常活跃,看到孩子们生动有趣的表演,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所以,这节活动总体来说很适合我们的孩子。

  在用纱巾变动物造型的时候,孩子们一拿到纱巾时都很高兴,拿着纱巾摆来摆去的,当老师提出要求——用纱巾变动物(大象)造型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都能用纱巾做出大象长长的鼻子,并随着拍子摇摆,只有1个孩子没有参与表演,变小鱼的时候幼儿就觉得有些困难,有的幼儿会把纱巾放在身体后面当鱼尾巴左右摇摆,有的幼儿则不会(如:苗嘉豪、李佳俊,这两个孩子本身在动作协调性方面就很差,而且模仿能力也较差,所以站在原地不动)。虽然这是课前准备时让幼儿练习过,但由于幼儿协调能力等的限制,对幼儿来说还是有点困难。

  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组织活动时间较长,个别幼儿已经不耐烦,坐不住了,所以在积极引导这一块做得不够好。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音乐选自海顿的第94交响曲片段,音乐有较明显的强度与力度变化。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故事、动作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结构与强度、力度的变化,并引导孩子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的变化来表现乐曲力度结构的变化。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神秘感,突出表现“强”力度带给人的惊愕、震撼的感觉。2.学习一下一下地跟音乐做简单的身体动作,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3.能用轻松、愉快的动作来表现享受音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小猫、小老鼠的挂牌。

  2.空间准备: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摆成半圆形,以利于幼儿进行表演。

  活动重点:表现惊愕的感觉以及学习一下一下根音乐做简单的动作。

  活动难点:

  用身体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律动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小老鼠们,瞧,小花猫在睡觉,我们趁着小花猫在睡觉,妈妈带你们去玩会吧!

  二、倾听乐曲,学习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1.教师:“小老鼠们,我们轻轻的回到家休息一下吧。你们做得真棒,小花猫都没被我们吵醒呢!”刚才我们听得好听的音乐叫“惊愕交响曲”。我们再来安静地听一听吧。

  2.教师:“音乐听完了,小老鼠们,妈妈告诉你,其实这首曲子还藏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呢,是《猫和老鼠》的故事,我们一起听一听。

  3.教师:“故事讲完了,刚才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呀?谁来说说看?你们来学学看?

  4.教师:“哦,小老鼠走路有重重的,轻轻的。那你听到的音乐是不是也有重重的和轻轻的啊?我们再来听听看。(播放音乐段落)

  教师:“哦,原来音乐重的时候小老鼠走路脚步也是重重的,身体直直的,音乐轻的时候走路轻轻的,身体弯弯的。你们做得真棒。那让我们跟这音乐来一步一步走一走。(播放音乐段落)

  三、倾听乐曲,感受“强”力度带给人的惊愕、震撼的感觉。

  1.教师:“小老鼠们,我们轻轻走回家休息一下。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这个音乐。听听看,除了刚才重和轻的音乐,还有什么特别的音乐。”

  2.教师:“刚才我这是怎么了?”

  3.教师:“那你吓一跳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动作呢?”

  4.教师:“让我们听着音乐来玩一玩。

  四、听音乐做游戏。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音乐来做个游戏,叫猫和老鼠。

  五、活动结束。

  教师:“小老鼠真能干,没有吵醒小猫,吃了这么多好吃的,我们还是悄悄地走回我们的家吧!听音乐走出活动室。”

  附:故事《猫和老鼠》

  一只小老鼠肚子饿得咕咕叫,他想到厨房里偷吃东西。一只大懒猫正在睡觉,小老鼠就轻轻地往厨房走去。突然大懒猫伸了个懒腰,小老鼠吓了一大跳!哎,大懒猫又睡着了,小老鼠这才走进厨房又吃又喝,吃饱喝足后还跳起了舞呢。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音乐小班01-07

音乐教案小班07-08

小班音乐教案02-28

音乐小班教案01-11

身体音乐小班音乐教案03-28

音乐活动小班教案01-11

小班教案走路音乐01-10

小班音乐教案:种瓜01-11

音乐活动的教案小班01-15

小班音乐春天的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