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集锦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集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集锦1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ABB结构,感受乐曲欢快、诙谐的风格特点。
2、能大胆想象,根据动物不同特征合理创编座椅动作。
3、体验合作游戏中助人和被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幼儿已有乘车经验
物质:图谱、音乐、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A段,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1、欣赏音乐A段。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听完之后,请你来说一说你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干什么?”
2、出示A段图谱,理解音乐。
3、欣赏音乐,幼儿做相应动作。
二、完整倾听音乐,利用故事、图谱理解音乐
1、完整倾听音乐ABB。
2、完整讲述故事。
教师:“其实音乐里还藏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猴的出租车》
3、出示简单图谱BB并倾听,梳理故事内容。
教师:“出租车改造后动物们能坐上吗?座椅还需要怎么调整呢?”
4、完整倾听,出示图谱理解音乐。
三、创编座椅变化动作,表现出动物特征。
1、创编B1段动作。
教师:“请小朋友们再一次听音乐,仔细听,到什么音乐时是按按钮?什么音乐是座椅在变?”
(1)引导幼儿做出与别人不同的动作。靠背变大、扶手变大、底座变大、高兴
(2)随乐游戏
2、创编B2段动作。
(1)引导幼儿做出与别人不同的动作。靠背变小、扶手变小、底座变软、高兴
(2)随乐游戏
3、完整表演。
四、充分联想,相互合作玩游戏。
1、前后两两合作互动游戏。
教师:“请你当小猴和前面的小座椅做游戏。”
2、大胆想象,肢体表现其他动物特征。
3、感恩答谢,师幼开车出去旅行。
活动延伸:
在音乐角投放乐曲和图谱供幼儿继续玩音乐游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集锦2
活动目标
运用多种形式练习稳定的节奏感,初步培养幼儿的多声部协调配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扑克牌1副,插牌用的底卡4条(自制,以便将幼儿创作出的节奏卡片展示出来)。
2、金属类(三角铁、碰钟等)、木制类(双响筒、响板等)、散响类(串铃、铃圈等)、鼓类4类乐器与幼儿人数相等,分类摆放在小椅子下面。小椅子在活动室内摆成半圆。
3、金属类、木制类、散响类、鼓类打击乐器卡片4张,磁板1块。
4、录音机,《老友进行曲》、《铃儿响叮当》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听《老友进行曲》,一个跟一个走进活动室,按顺序坐在小椅子上,随音乐拍手。
教师在幼儿面前的地上摆8张背面向上的扑克牌(简称白卡片),即白白白白白白白白。教师从左到右指卡片,幼儿看教师指挥打拍节。(教师注意在指挥这8拍时,正好与《老友进行曲》的一个乐句合拍。)
幼儿节奏拍稳定后,教师任意将一张白卡片翻过来(正面向上的扑克牌简称花卡片),表示拍到这一张时空拍。
如:白花白白白白白白
拍空拍拍拍拍拍拍
教师可任意改变花卡片位置,同时点指卡片指挥幼儿拍节奏,游戏玩到《老友进行曲》结束。
2、提问:刚才玩的花卡片、白卡片游戏还可以怎么玩?
(1)花卡片代表一个字,白卡片代表一个字。
如:白白花白花花白白
叮叮当叮当当叮叮
(2)花卡片拍身体的一个部位,白卡片拍身体的一个部位(即声势)。
如:白花白白花白花白
手腿手手腿手腿手(拍)
3、请幼儿摆卡片设计语音和身体声势。
幼儿分4组围坐,每组发8张牌,1个插牌用的底卡。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分别将每组插好的卡片贴在磁板上,各组幼儿到前面表演自己创编的节奏及语音、身体声势,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
4、猜一猜,花卡片和白卡片还有几种玩法――用打击乐。
幼儿自选乐器坐在相应的小椅子上,师生协商哪一类乐器打哪一条节奏卡片。将4类乐器卡片贴在相应的节奏卡片旁。此时花卡片代表空拍。
(1)放《铃儿响叮当》音乐一段,各组幼儿敲打击乐,教师指挥。各组可调换节奏卡片。
(2)教师提建议:4类乐器和4种节奏一起打,每1组请1名幼儿指挥,放《铃儿响叮当》音乐,练习一两遍。
如果4类乐器合在一起打,幼儿掌握不了,也可以两类乐器打一种节奏卡片,另两类乐器打另一种节奏卡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集锦3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借助图谱,学习歌曲好朋友。
2、根据故事情节仿编歌曲,尝试创编说唱部分,感受改编歌曲的快乐。
3、知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有了好东西能一起分享。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歌曲《自由飞翔》。
2、物质准备:白板课件(含故事和歌曲)、伴奏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尝试编创歌曲RAP。
1、教师自我介绍,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2、结合幼儿回答编创儿歌。
3、出示RAP节奏谱,尝试有节奏说唱:一起游戏笑哈哈,一起歌唱乐悠悠,团结友爱手儿拉着手,我们大家都是朋友。
(二)欣赏故事,学唱歌曲第一段。
1、熟悉故事内容。
(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故事第一部分。
(2)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故事第二部分。
(3)完整学唱歌曲第一段。
(三)根据故事情节,仿编歌曲。
1、借助图谱,了解故事情节,仿编歌曲。
2、演唱歌曲仿编部分。
(四)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改编歌曲的快乐教师:好朋友会互帮互助,好朋友有了好东西会一起分享,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把这首好朋友歌一起来唱一唱吧!
(五)拓展经验,了解生活中的其它好习惯。
教师:好朋友之间会互帮互助,有了好东西会一起分享,好朋友之间会想念着对方,有了好朋友,我们的心情会变得更快乐!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提供关于好朋友的图书和图片等,供幼儿理解学习。
2、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在游戏活动能和同伴一起分享,互相谦让。
3、家园共育:引导幼儿与同伴做好朋友,并知道好朋友之间应该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活动反思:
通过对一年级课程《好朋友》的授课来看,我的反思大致有一下几点:
一、活动准备
首先,从备课上,这节课的备课准备比较仓促,无论是从导入环节的设计还是从新授课的设计上都没有特别大的`亮点,在教案的编写上调理略显清晰,但还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不是特别的自然,原本想借鉴一些网上优秀教案整合起来的,最后却弄得支离破碎,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显得很是吃力。
二、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教授童谣《找朋友》让孩子们拍手读童谣,并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会选择表现好的孩子,大家一起说出他的名字,并成为大家的好朋友。这样设计不仅引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激励上课过程中表现好的孩子们,并对他们做出及时的鼓励,让学生们心中树立起榜样意识。这一环节在授课的时候没有很好地把握时间,在找朋友的时候浪费的时间有点多,所以导致后面的授课过程很仓促。
2、新授课环节:在这一环节,我还是采用了原始的三听三唱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又在此环节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在初听部分首先让孩子们初步感知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在心中形成歌曲的整体印象,为进一步欣赏歌曲做好准备。复听环节紧接着提出问题,让孩子们在歌曲中寻找答案,提高孩子们欣赏音乐的能力,并能够学会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中的不足是,应该让孩子们在欣赏歌曲的时候,运用身体语言感受歌曲,比如加上拍手跺脚的动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解决歌曲中的难点部分。在学生的学唱环节上,不再采用以往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试着跟着录音一起演唱,进而提高学生的学唱能力,然而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们还是普遍不能接受,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还达不到跟唱的能力,所以在以后的教唱环节中,还是需要慢慢的一点点的渗入到孩子们的学习当中,因为采用了这种跳跃式的教唱方法,所以很多孩子在最后合唱的时候还是只能模仿演唱,不能独立演唱。从而导致这节课在学唱的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略显得吃力。
三、拓展部分
在这一部分我采用了孩子们用肢体表演的方式进行的,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加入自己的动作大胆的表演。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律动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虽然这节课是一节唱歌课,但是在一年级的音乐课中还是要求孩子们做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在这堂课中有太多的不足与失误,自己在以后还应该多加努力,多听别的老师上课,弥补自己不足的地方,让自己变得优秀。有了第一的失败,就会有更多的成功,让我在失败中更快的成长起来,更何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集锦4
设计意图:
《雷神》即为英国作曲家爱尔加所作的雄壮有力的《威风凛凛进行曲》,是大班打击乐演奏活动,这首进行曲非常形象,有感染力,所以现在已经为许多国家军队仪式所采用。全曲速度虽然过快,但是曲调是大调式,节奏也为较简单的2∕4拍。乐曲分为三个部分,是ABA结构,幼儿较能掌握。本活动是按照第二教时设计,它需要幼儿在运用身体动作和乐器演奏的同时尝试为乐曲配器和指挥。活动重点是根据节奏朗诵内容匹配相应声势动作,如:摇手、拍腿、拍肩、拍手、拍头等动作,在熟练掌握节奏的基础上,根据所提供乐器的特点进行匹配演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分段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利用与音乐相符的动作来理解、表现音乐,用动作让音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和表现。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及性质,学习语音总谱和身体动作。
2.能根据总谱的结构及教师指挥动作的暗示进行节奏表演。
3.表演中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使自己的节奏与同伴保持一致。
活动准备:
1.《雷神》图片、乐曲图谱。
2.乐曲《雷神》。
3.幼儿人手一个乐器。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雷神》的两幅画面场景,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快看:天上怎么了?
幼儿:闪电、打雷、下雨……教师:那打雷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谁来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学念句子:雷声轰隆隆。
教师:下过了雨,天又会变得怎样?小朋友的心情呢?
幼儿:开心、高兴……教师小结:有一首乐曲讲得就是打雷、下雨、天晴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评析:通过两张简单的图片,在幼儿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交流,然后直接进入主题,引出《雷神》这首乐曲。)
(二)幼儿完整欣赏乐曲《雷神》。
教师配上说词和身体动作表演。
(评析: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幼儿对乐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采用视听欣赏的形式帮助幼儿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通过大的图谱,让幼儿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喜悦、好奇之心进入作品的美好意境里,并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
(三)理解A段音乐,尝试用语言图谱和身体动作来表演。
1、教师配乐念图谱。
教师:乐曲中都说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卡,并逐句练习。)(评析:这一环节教师起到了示范作用,为下一环节幼儿跟念做好了铺垫。)
2、幼儿跟着音乐念图谱。
教师:小朋友也一起跟着乐曲说一说吧。(播放音乐,幼儿集体念语音图谱1—2遍。)
3、教师示范身体动作。
教师:现在小手也想来参加呢!我们一起看一看。(教师示范动作。)教师:刚才小手都做了哪些动作?
幼儿:摇手、拍腿、拍肩、拍手。
教师:你们想来试一试吗?我们来试试看。(教师可用夸张的动作提醒幼儿注意音乐的转换部分。)
4、幼儿听音乐做身体动作。
(评析:本环节教师结合谱图通过自身的示范,幼儿模仿并创编多种方式的节奏表现形式,既避免了幼儿单调的节奏练习,同时又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理解B段音乐,并练习身体动作。
1、倾听B段音乐,猜测故事情节。
教师:轰隆隆的雷声过后下雨了,雨滴会滴在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呢?雷声又会在什么时候再次响起呢,我们从第二段音乐中听一听,找一找。
教师:从这段音乐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找出雨滴落到的身体部位,雷声响起的节奏点)
2、幼儿尝试练习身体动作。
教师:我们把这段音乐也用小手表演一下,雨点落在头上我们做什么动作?落在肩上做什么动作?落在腿上做什么动作?落在全身又做什么动作?雷声响起做什么动作?(引导幼儿分别用拍头、拍肩、拍腿、拍手等动作来表示。)
3、难点过渡句练习。
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雷声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前面两次打雷分别发出一声,后面的两次打雷分别发出两声。)教师:听一听,前面两次从闪电第几声开始打雷,后面两次从闪电第几声开始打雷。(教师动作示范,引出前面两次从闪电第四声开始打雷,后面两次从闪电第二声开始打雷。)教师:我们来用小手试一试。重点练习。
(评析:这个环节是一个难点,教师利用与音乐相符的动作来帮助幼儿理解、表现音乐,用动作让音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一定的情境也使幼儿在学习起来能保持良好的兴趣,通过细致的引导帮助幼儿辨别和记忆雷声的不同。)
(五)教师出示c段图谱,引导幼儿学习语音谱c段和身体动作。
1、教师朗诵语音图谱。
教师:雷声停了,天气终于放晴了。我们听听第三段音乐说的就是这件事。(教师配乐朗诵图谱。)
2、幼儿跟着音乐朗读图谱。
3、幼儿自主看图谱做身体动作。
教师:你们能看着图谱动作提示,让小手也参加第三段的表演吗?("陶陶"这个地方用什么动作表演,拍手。)教师分别问:这是什么动作?
(评析:本环节比较简单,幼儿有一定的前期经验,因此主要让幼儿在自主看图谱进行学习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提炼和总结,既是对前面经验的一次巩固,又是本环节的一个练习。)
(六)教师引导幼儿边说边做动作来感知整首乐曲。
教师:现在我们把A、B、c三段的音乐连起来,把打雷、下雨、雨停都说进去。
(评析:这个环节是将分段式的学习进行汇总,让幼儿进行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做进一步的指导,掌握的好的继续巩固,掌握不够的教师进行再次引导,这样有利于幼儿接下来的分组表演。)(七)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表演《雷神》。
1、教师引导幼儿看指挥,分声部做身体动作,幼儿分成三大组。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做得很熟练了。现在小朋友分成三组进行练习,第一组做手部动作(摇手、拍头动作由这一组完成)、第二组做腿部动作、第三组做肩部动作,拍手动作我们一起来。图中有几次需要我们一起演奏的地方。(重点引导幼儿说出三个地方需要幼儿共同演奏。)
2、不听音乐,空手进行练习,熟悉各自的演奏内容。
3、听音乐,教师指挥,分部进行练习。
教师:刚才在演奏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吗?可以怎样解决?
(评析:这个环节是让幼儿不听音乐先空手练习不仅可以巩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避免了乐器合作演奏时的杂乱现象。)
(八)配上乐器一起演奏《雷神》。
1、教师指挥,幼儿分三大组、三种乐器演奏。
教师:现在就请出我们的乐器一起来演奏吧!准备好了,一边看老师的指挥,一边跟上节奏,整齐的演奏才好听呢!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演奏乐器中的困难。
教师:在刚才的演奏中你觉得自己什么地方有困难?谁能帮助他?
当幼儿感觉困难无法解决时,教师可以放慢速度,用哼唱方式带领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
(评析:在幼儿徒手练习情况已经掌握较好的情况下,幼儿配上乐器,就能看着老师的指挥较为熟练的进行演奏,这样的方式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来说是比较适合的,使得孩子都能体验到合作演奏带来的成就感,增强其信心,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打击乐的演奏兴趣。)
活动延伸:
1.音乐活动:幼儿交换乐器,再次进行演奏。
2.区角游戏:小舞台表演中增加次节目,让幼儿进一步巩固练习。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集锦5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活动中,发现幼儿对警察、解放军、海军叔叔充满了崇敬与向往,为此在选取了《小海军》这首极富童趣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这首歌曲的特点就是声音有力、干净利落以及海军的英勇与坚强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初步引导幼儿感知音乐性质的变化。
2、愿意用动作表达感受。
3、培养幼儿的听辨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音乐意境。
难点:用动作表达感受。
活动准备
进行曲,摇篮曲各一段,当兵图片,睡觉图片各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放音乐《我是解放军》,让幼儿跟着音乐踏步走进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欣赏进行曲,激发幼儿自由表现。
(1)教师提问:现在让我们来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听起你觉得怎么样?
幼儿答:像解放军走路。
(2)教师提问:如果让你们走路你们会怎么样走?
引导幼儿自由的做出自己的动作。
(3)跟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小结: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学解放军叔叔一样走路,特别有劲有精神。
2、欣赏摇篮曲,引导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
(1)教师: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一段音乐,你听了会有什么感觉?
(2)幼儿欣赏摇篮曲
(3)教师提问:你们听了会有什么感觉?
幼儿答:慢慢的,轻轻的。
3、引导幼儿将摇篮曲与进行曲比较
教师提问:这首音乐和刚才那首有什么不同?那听了这首音乐你想做什么?(引导幼儿做出动作)
小结:这两首音乐一个像解放军叔叔走路一样刚劲有力,一个像小宝贝睡觉一样轻柔缓慢,是不同的两首音乐。
教师:你们真棒,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和音乐玩个游戏把。
三、用游戏表现音乐性质的不同。
游戏规则:你听到什么音乐做什么样的动作。
教师放摇篮曲与进行曲,让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四、延伸部分:
回家和爸爸妈妈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并做动作。
五、结束部分:
你们表演的真棒,那就让我们学解放军叔叔走路一样到外面让其他小朋友看看。
教学反思
《这是小兵》这节课是一节模仿课,在幼儿心目中神气的小兵的形象很深刻,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人物形象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的知识范围比较局限,所以小兵的形象能调动孩子们的兴趣。
本次活动中有着轻快地旋律,并且模仿的动作很神气,还有一系列的象声词,让幼儿有着很强烈的表现欲望。
完整的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旋律,带领幼儿跟着节奏拍拍手,此环节中我考虑到幼儿年龄小,对音乐的明锐度不够强,让他们一下子跟着音乐做组合的动作比较困难,所以我选择先让他们感受下音乐的节奏拍拍手,然后熟悉后再加上踏步的动作,最后加进象声词的动作。活动最后我还让幼儿进行创编动作,让他们把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小朋友,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音乐喷泉》音乐教案07-06
大班音乐的幼儿园教案12-24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1-29
关于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音乐喷泉02-17
《京剧》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0-27
幼儿园大班新年音乐教案02-22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推荐01-10
关于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1-10
郊游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4-13
《郊游》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