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2-10-18 13:12:18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新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新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新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

人教版新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试算,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东西,放在口袋里呢,这东西大家平时都玩过,还挺熟悉的,四四方方的,猜猜看是什么?(学生猜)

  2、还是让老师给你点提示吧!

  课件逐句出示:买来方方一小盒,用时却有几十张,红黑兄弟各一半,还有一对“双胞胎”。

  3、现在知道是什么了吧!课件出示:扑 克牌

  (设计说明:通过一则小小的谜语导入新课,与之后的新授的比赛巧妙衔接,以扑 克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数学问题就跟扑 克牌有关。你们都知道扑 克牌有四种花色,而每一种花色都有13张。(课件出示)A,2,3,4,5,6,7,8,9,10,J,Q,K

  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比例,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从这13个数字中选择你所需要的数字来写出一个比例。

  2、学生汇报写出的比例并说明理由。

  3、们都是选择4个数字来组成比例。那你们想知道组成比例的4个数叫什么名字呢?(想)那就请同学们自己预习课本43页最后两段(师出示课件预习提纲)。(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4、就学生汇报的比例,找出内项与外项。

  (设计说明:通过一个写比例的小活动,一是复习了比例的意义,二是教学了内项与外项。)

  (二)在刚才同学们写比例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脑子转得可真快,王老师想跟你们比一比,比谁能更快地按要求写出比例。怎样?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生:敢)

  1、那我们就开始吧,请同学们先看“冠军攻略”(比赛规则)

  课件出示:

  冠军攻略

  参赛者:王老师,全班同学

  规则:迅速判断由电脑随机抽取出来的4张牌面上的数学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请写下来。(至少写两个)(完成的可先举手示意)

  2、第一轮:6、8、9、12

  (老师比学生提前写完,并由学生验证,得出老师胜)

  第二轮:3、5、4、8

  (老师比学生提前判断出不能组成比例,并由学生验证,老师胜)第三轮:4、8、6、3

  (老师比学生提前写完比例,并由学生验证,老师胜)

  (设计说明:由扑 克牌引出三轮比赛,设计都由老师胜出,学生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能这么厉害,这么快地写出8个比例,借此激发学生探究。)

  3、同学们一定很好奇,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地判断出这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并能很快地写出比例,其中有什么奥秘?其实老师是有冠军秘籍的,而秘密就藏在这些比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所写的比例的内项与外项,小组交流讨论,看看有什么发现?

  4、学生汇报,验证,课件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字母公式”

  5、师讲解如何很快的判断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

  (设计说明: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事例,要求他们多方面验证,从个别推广到一般,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

  看样子,同学们对新知掌握的不错,愿意接受挑战吗?

  (三)练习运用。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  2∶2.5和4∶50

  2、如果把2.4:1.6=60:40,改写成分数的形式,你会写吗?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有什么关系?

  指出:2.4与40的乘积等于1.6与60的乘积。

  三、课堂巩固,练习提升

  1、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判断哪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14:21和6:9   (2)3/4:1/10和15/2:1

  (3)9:12和12:15   (4)1.4:2和7:10

  2、把图A按比例放大得到图B,按比例缩小得到图C。根据图中的数据组成比例。(课本46页第3题)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2=24:( )  ( )/15=4/5  1.5:3=( ):3.4  48:( )=3.6:9

  四、实践活动题

  8:A=B:1.5,那么A和B可能是( )和( )

  如果A是小数,那么A可能是( ),B可能是( )。

  如果A-B=1,那么A可能是( ),B可能是( )

  如果A+B=7,那么A可能是( ),B可能是( )

  (设计说明:习题的安排旨在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最后一道开放题答案不,意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变”与“不变”的美妙与统一)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人教版新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人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

  人数

  12   8   5   6   9

  百分比

  30%  20%  12.5% 15%  22.5%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计算出百分比并补充表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不仅可以表示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的多少,还可以体现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与全班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加深百分比与绝对人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扇形统计图

  (1)如果我用这样一张图来统计我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用这个扇形表示乒乓球的30%,你觉得这整个圆表示的是什么?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么?

  预设: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00份,喜欢乒乓球的占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据我们刚才计算的,把这张图补充完整吗?(教师可以逐项出示,并可以让学生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一下这块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个运动项目。)

  (4)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扇形统计图。

  (5)揭题:像这样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6)想想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小结:扇形的大小和项目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有关。我们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数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1)看图说说,在这幅统计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预设:量的多少:如谁多谁少,谁和谁一样多;部分和总量的关系:如喜欢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喜欢踢毽和跳绳以及其他项目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

  (2)说说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优势?

  预设: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观地看到量的相对大小;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3)小结:在这样的统计图上,我们不仅可以直观地比较各个扇形的相对大小,还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选择、补充,让学生经历扇形统计图制作的过程,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有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认识,同时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对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分析,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尝试练习

  出示教材第97页“做一做”的内容。

  (1)你能看懂这张扇形统计图吗?统计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根据旁边的图例来知道各个扇形代表的项目。)

  (2)说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 g的牛奶,能补充每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引导学生用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各百分数和250 g的关系,进而算出各种营养成分多少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获取信息并计算的尝试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四、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解决以下问题

  (1)李明每天花多少小时做作业?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你认为李明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合理吗?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3)拿出课前收集的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说说自己的作息时间和李明的有什么不同?想想怎么样安排时间才是合理的。

  2.练习二十一第3题。

  (1)看图读图,同桌互相说说能得到哪些信息?

  (2)想想在100 L空气中含有多少升氧气?

  (3)估计一下,教室内大约有多少升氧气?同时进行环保宣传。

  3.练习二十一第2题(在教材基础上拓展改编)。

  (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陈东家每月总计支出20xx元,你能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

  (3)这是李丽家每月各种支出计划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从图上看,陈东家和李丽家每月的教育支出金额是一样多的,对吗?

  (5)如果李丽家每月总计支出3000元,现在你能比较他们两家的教育支出情况了吗?你还可以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你对它产生了哪些了解?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也为下节课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素材的准备。

  课后反思: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以问题为中心”,讨论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学习,让学生从例题中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人教版新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整体设计说明:

  本班的孩子基础较差,很多孩子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思考方法,所以课堂上的重点放在了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上。在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时,重点突出孩子的思考过程,强调孩子有根据地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导入。

  1、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说一说上、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

  过渡:同学们,比有各部位的名称,把比组成比例后我们有了新的名称,请自学课本第34页。生阅读后,请同学说出黑板上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的认识对孩子们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所以让孩子们自学,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读数学书的习惯。

  三、反馈练习。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投影出示)

  先小组之内说一说,然后在指名回答。重点说分数形式的比例外项和内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点学习组成一个比例的两个比哪两个数是外项,哪两个数是内项。重点突出分数形式下怎么去找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四、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投影出示几组比例,让学生观察看看能有什么发现?细心的同学很快会发现这几组比例数字相同,但是书写位置不同。然后老师在质疑,为什么这些比例里的四个数书写位置不同却能组成比例呢?请小组合作找个这个秘密。

  (2)学生找出原因后,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总结出来。并指出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3)继续提出: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具有这样的性质,举例验证,最后得出结论。

  (4)比例写出分数形式后,也就是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乘得的积也一定相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用质疑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这样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总结归纳的过程,并渗透科学态度的教育。

  五、巩固练习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投影出示练习)。

  2、应用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学生独立完成后,用展示台展示)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投影出示)

  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并且留给孩子质疑问难的空间。

  七、拓展练习: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3×40=8×15

【新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02-1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9-24

PEP新版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教案02-20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01-21

幼儿园的大班上册数学教案09-28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16篇)06-21

苏教版初一级上册数学教案01-2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23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20

轴对称复习初一上册数学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