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的教案(通用22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的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讲授法、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材录音带、幻灯片、挂图。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课文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出示第一幅图,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四、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1)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是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板书设计:
2长城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语文的教案 篇2
雷雨由剧作家曹禺创作,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雷雨》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有关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作者基本情况、《雷雨》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相关评价。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品读戏剧语言的能力,把握人物的性格的能力,感受人性的复杂。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对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有一个辨别,懂得简单生活的珍贵。
教学重点
1.个性化语言的赏析
2.人物性格的把握
教学难点:理解人性的一般特点极其复杂的特性
教学方法:解读、鉴赏、分析
教学方式: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雷雨是最激烈的天气现象,它以其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声势,以其席卷一起阴霾、冲刷所有郁闷的强悍威力,铺天盖地、霹雳摇滚而来。高尔基在《海燕》中曾纵情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现代戏剧家曹禺的一鸣惊人之作就是《雷雨》,让我们一起走进《雷雨》,去探究那个金钱主宰、虚伪修饰、罪恶积聚的世界中的不同人物的命运吧。
二、作者简介及《雷雨》
1910年9月24日,曹禺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山县。其父在辛亥革命后曾出任宣化镇守等职,但不久官场失意,回家后常是牢骚满腹,整个家庭的空气是抑郁的。曹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对这类家庭里的人物相当熟悉,他曾说:“《雷雨》……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有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说和他们朝夕相处”。少年时代的曹禺曾随他继母观看了许多地方戏及当时流行的文明戏,这培养了他最初的戏剧情结。1922年曹禺进入南开中学,并在1925年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为他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此期间,曹禺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列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作家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三、戏剧常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在西方,戏剧(drama)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戏剧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等。(摘自《辞海》)
剧本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指示组成。经过导演处理,用于演出的剧本,通称脚本或演出本(台本)。(摘自《辞海》)
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四、以“雷雨”为题的含义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非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五、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列出周鲁两家的人物关系。
板书设计:
雷雨——曹禺
周萍周仆园+繁漪——周冲
鲁大海梅侍萍+鲁贵——四凤
六、分角色朗读:
课前找好学生,由老师指导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在课堂朗读,同时要求思考:
节选的课文可分两场戏,你认为在哪分最合适?依据是什么?
明确:第一场(开头到“侍萍望着周朴园,一句话也不说。”)周仆园和侍萍的冲突
第二场(“仆人领大海进。”到结尾)周仆园和鲁大海的冲突
七、作业:
整理第一场中周朴园认出侍萍前后不同的态度及变化的结构提纲,分析周朴园形象的性格特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同学们已充分了解了文章的总体结构和戏剧冲突,接下来进入文本的精读阶段。
二、思考:
开头的舞台说明作用何在?
明确: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这一点跟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相同的。(可与《祝福》《母亲》《药》等小说的环境描写作比较,以加深理解。)
三、明确两对盾冲突
1.周仆园和侍萍的矛盾冲突(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矛盾焦点
2.周仆园和鲁大海的矛盾冲突(罢工与反罢工,阶级斗争)——本质冲突
四、细读文本第一场
1.提问: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并没有认出鲁侍萍,那么鲁侍萍为什么不立刻表白自己的身分并当面斥责周朴园对她的迫害和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而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
明确:30多年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的经历已经把她的性格磨练得坚强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把这一切不幸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的某种轻信和谅解。在对话中,她既有意识地在隐蔽自己的身分,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2.提问:侍萍在与周朴园的对话中,有几处掩饰?又有哪些地方暴露了她的性格特点?
明确:周朴园四次问到她姓什么,是谁,她都很自然地掩饰过去,语调平缓,不露声色。表明她性格特征的语言动作有:熟练自然的关窗动作,对侍萍的身世及周朴园的隐情细致地述说,对绣着梅花衬衣的熟记。
3.提问:第一层中,周朴园的情态上有哪几次变化?请按情节发展叙述。
明确:开始是漫不经心地用对待下人的态度谈起了雨衣和关窗的事;忽然从侍萍的关窗动作上看到了似曾相识之处,感到奇怪,认真地询问:“你——你贵姓?”气氛趋于紧张,情节出现波澜,而鲁侍萍平淡地回答,又使气氛稍有缓和;周朴园就口音把话题引向无锡,转弯抹角有意识地询问三十年前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鲁侍萍在周朴园的连连追问下,仍然保持语调的平缓;但听到周朴园在有意撒谎,遮盖罪行,于是她悲愤地叙述了自己30多年来的悲愤遭遇,使周朴园惊恐紧张的情绪不断增长;他时而“痛苦”,“汗涔涔地发出‘哦’的叹声”,时而惊愕地问:“你是谁?”;当侍萍巧妙地露出自己的身分时,周朴园已经惊恐地语不成声。
4.周朴园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说明什么?周朴园有良心的发现,深切地怀念鲁侍萍?
明确:说明周朴园没忘旧情,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着她。周朴园的感情很复杂,他确实曾对温柔美丽的鲁侍萍动过情,但他对欺辱鲁侍萍的行径必须掩饰,因为在他看来,同“下人”有一些什么是有损门第的。到了晚年,身边的妻子繁漪很不驯服,儿子也对他敬而远之,他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因此怀念鲁侍萍,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精神得到解脱。其实,他的怀念是廉价的,是十分自私的。因此,当他知道鲁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就立即声色俱变,以至于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并声称“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鲁家来。”他对鲁侍萍的欺辱、摧残,他对鲁侍萍的忽冷忽热、软硬兼施,充分显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5.提问: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
明确: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所以他立即感到“惊愕”“惶恐”。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人知道,可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
6.提问:周朴园毕竟是几十年来压榨工人的资本家,他在惊恐之后对侍萍的态度又有了哪些变化呢?
明确:他认出侍萍后,首先是翻脸不认人,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妄图恐吓侍萍,但侍萍从几十年的压迫中已经把自己磨炼得顽强勇敢,周朴园的责问只能引起侍萍悲愤的反驳;周朴园见硬的不行,又以“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试图稳住鲁侍萍;然后又采用了哄骗的手段,口口声声地表白他没忘旧情,——屋中陈列着从前她喜欢的家具,每一年都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关窗的习惯,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她;最后,他拿出五千元支票给侍萍,希望平息30多年来的旧恨新仇。
7.提问:鲁侍萍又是如何对待周朴园的呢?
明确:这时的侍萍,经过30多年苦难的折磨,对过去充满了仇恨,面对着周朴园的威胁哄骗,继续控诉周朴园的罪行:“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并当即撕毁了支票,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表示了她对周朴园和不公平社会的蔑视和抗议。
五、主要人物形象(放眼全剧)
1、周仆园形象新解——分组讨论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但我们也应看到人性是复杂的,
《雷雨》是一出人生的悲剧,更是人性的悲剧,在命运的困顿中苦苦挣扎而又难逃摧残和拷打的人性正是它所要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周仆园对侍萍的怀念不免带有虚荣和软化的成分,但总的来说应该承认他的怀念是真实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周仆园对侍萍的“真”是以侍萍的缺席为前提的。他保持她生前的习惯一方面是忏悔,另一方面是为了向周萍交代。这样一个人,和他周围的人之间自然要发生着尖锐的矛盾。而他,也终于在这些重重的矛盾中,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境地。
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本性。
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社会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的本性。
从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可见:周朴园对侍萍先是爱,后是赶,赶走之后又怀念,他怀念的侍萍活脱脱地站在他面前时,他竟是那样的凶狠!周朴园正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资本家形象。他那矛盾的行为,以其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显示出他作为董事长的周朴园的基本定性──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
板书设计:
对鲁侍萍始乱终弃,大年三十从家中赶走→冷酷、残忍、自私
故意淹死二千多小工,发昧心才→残忍、奸诈
对鲁侍萍由“爱”到“赶”到“怀念”到“凶狠”→虚伪、冷酷、自私
2、鲁侍萍
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正直、善良、刚毅、倔强。她自己被遗弃以及三十年挣扎的痛苦经历中,认清了周朴园的真面目。她虽然不懂得自己的悲惨命运是阶级压迫造成的,但已意识到她同周朴园之间事实上存在着阶级的壁垒。她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是不会认她这个生母了,也断言自己的儿子,被周朴园称为闹得最凶的人鲁大海是不会认那个董事长做父亲的。她对过去的事,有的只是满腔的悲愤。她对周朴园不抱幻想,痛惜自己的女儿又走上了自己的老路,来伺侯周朴园的少爷。她把这归之于命运的安排,但最后又发誓以后永远不想再见到周朴园,表现了对自己的命运的抗争,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控诉,从自己痛苦的经历和现实的磨练中坚强起来了,表现了她的自尊与刚强。
由于反动统治的毒害,在侍萍身上还存有封建伦理观念和宿命论的思想,因而认识不到自己的不幸是那个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却把原因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对周朴园,她不去公开揭露,反而在他表示他怀念她的时候心软了,这些都说明了旧社会不仅摧残了劳动人民的躯体,而且毒害了他们的灵魂,从另一方面暴露了旧社会的黑暗。
板书设计:
周朴园——昔日恋人相遇——梅侍萍
似曾相识巧妙掩饰
虚伪谎言悲愤反驳
威胁哄骗矛盾焦点据理抗争
六、周朴园作为一个典型形象塑造其社会意义是什么呢?
明确:周朴园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地揭示出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有一种可怕的统治力量,也反映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长成的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有着深刻的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血肉联系。
七、作业
1.请同学们回去参照老师的分析方法,自己分析第二对矛盾冲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通过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进一步分析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2.参考戏剧《雷雨》,试选取《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场景,展开合理的想象将其改编成戏剧。
语文的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3、在阅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本文主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阅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本文主旨,学会从生活中发
现并提取生活哲理。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有着丰富的送行文化,请同学们背诵古诗中有关送行的诗,然后激疑:这些千古传诵的送行诗写得多么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啊,然而课文却把送行写成十分尴尬的滑稽场面,这样写真实吗?
这一问题一定会引起同学们强烈的兴趣,这样顺势导入课文学习。
二、预习交流
1.同学们交流本课生字词,然后教师投影一些生字词,与同学们相互交流。
2.交流有关文学常识,教师加以补充。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小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并思考下列问题: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中写了哪些人送行有什么不同?
(2)你从两种不同的送行中体会到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3)在阅读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请提出来。
2.指名学生评价朗读,并展示朗读。
3.学生回答思考题(1),教师板书。
4.学生结合课后练习四分小组讨论思考题(2),发现共同之处,初步体会本文主旨
5.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总目标,“疑为学之始”,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思
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由此引出学生对思考题(2)的回答与讨论。
(1)通过阅读让学生积极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让同学们共同解决。
(2)让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
(3)分小组选择一类题,由其它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做适当的启发、点拨。
(4)最后交流讨论结果。
四、小结本节课内容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继续发现问题,同桌之间讨论。
2.预习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文章主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铺垫的写法,并体会其作用。
2.品味文章对勒罗为人送行角色的刻画,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3.通过品味语言了解幽默的内涵及作用,学会从中提取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
一、复习导入
思考:(1)全文都写了谁的送行?送行对象分别是谁?
(2)这两种送行在送别目的、送别场面、效果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回答,引出新课的学习。
二、文章写真正的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的送行者都能动真情,找出文中刻画勒罗为人送行的细节的句子,体会勒罗为什么能成功?
(1)学生仔细阅读勒罗为人送行的段落,勾画出描写送行细节的句子。
(2)仔细品味这些句子,体会勒罗表达的是不是真情实感?
(3)讨论勒罗的成功说明了什么?深入品味文章主旨。
学生讨论解决以上问题,教师补充板书。
三、从文章结构设疑,学习本文铺垫的写法及作用。
设疑: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送行活动中虚应故事的尴尬,第二部分写勒罗送行的精彩演出。这两部分的关系是什么?能不能把第一部分删去?为什么?
学生展开讨论,明确铺垫的手法及作用。
四、学习本文幽默的手法--不动声色。
(1)通过语言品味本文的幽默,找出你认为幽默的语言加以体会。
(2)除了语言,你觉得本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很幽默,说出来共同品味。
(3)试想:这种幽默的写法有什么效果?
学生体会幽默的内涵及表达效果,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幽默,并从中感悟生活哲理
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有趣、幽默的事物,你从中体会到怎样的生活哲理
五、小结本文内容。
六、作业:
1.选择性地完成《学习指导用书》。
2.课外收集幽默性的散文,在同学之间交流。
语文的教案 篇4
【学习目的】
1、情感朗读,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行动探究,体会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活动。
3、语言品味,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学习重点】
朗读、探究、体味南斯拉夫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
【学习准备】
解决字词;查阅资料(二战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烛光引读
教师呈现《烛光里的妈妈》图片。
同学们,我们面对着摇曳的烛光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是啊,面对这样的烛光,我们感受到了老师那份情同母子的爱。可同样的蜡烛,在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手里,却有着不同的意蕴,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西蒙诺夫的《蜡烛》,它会使我们感受到怎样的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呢?
板书课题及作者。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3、读了课文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合作探究,微观体察
1、设置问题情景一: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讨论明确: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设置问题情景二: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
讨论明确:
⑴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⑵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⑶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⑷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设置问题情景三:
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⑴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⑵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⑶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⑷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四、语段品读,体会精神
学生品读课文语段,畅谈感受。
例:课文倒数第二小节。
感受: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五、内心体验,互动释疑
1、内心体验:
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①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②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⑵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2、互动释疑:
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思想情感上考虑。
学生可能这样说: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2、课外延伸:
⑴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⑵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语文的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
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
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4、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四、课堂练习
1、学习生字。
a、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通过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3、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c、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2、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3、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4、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b、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1、教师引导。
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诱导生疑:
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2、学生发问。
(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3、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4、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5、教师再引。
a、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b、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
六、拓展活动
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蜂》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课前准备:
生字卡
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第一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法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
现在你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实验了吗?
三、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细读课文
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
a、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结果怎样?
c、同桌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实验的过程说一说。
三、精读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细细品读,画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a、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作者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
b、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捉自家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在两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在蜂窝旁,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考虑周密,体现作者做事严谨。
c、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明确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学现象,不能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能说明他对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收集到的相关知识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语文的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教学的指导思想:贯彻新课程标准,努力实现三个维度目标。
理论依据:生本课堂教学理念,信息科技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整合,以及情景教学理论在课堂中得以体现。
设计特色:本节课在设计时,多处发挥了学生的想象,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质疑,思考,特别是多媒体的使用,创设了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词。
教材分析:
1.分析纲要、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等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字词,学会句的运用,培养说话,写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授阅读分析课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于英雄的爱国情怀的敬仰之情,培养“先天下后小家”的远大理想情怀。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导入部分:导入是激发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本课我以“短、频、快”的方式导入课文;
初读课文:此读为初读,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但不读顺,难以进入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详细理解字词句,练习说话,进行语言训练,进行朗读指导,甚为重要。
3.分析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初中教材显然内容更多,而本课则短小精悍,符合小学生阅读量。
在理解课文时,小学生的理解,不需要像中学那样深刻。而且老师要把一些很深奥的道理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小学生更易理解,所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学生情况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一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但是和高年级学生比,还差很多。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学生可能会不认识课文中的一些字,无法读顺课文;‘
学生可能不理解一些字词的意思;
学生可能不能流利地说一段话。
对于英雄,可能感觉远一些,难以激起共鸣。
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可能采取的策略:谈话策略,情景策略。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洪、制、治、严、紧、因、事、劲、终。
描写生字:洪、哭、因、终。
2、理解:凶猛、灾情严重、三过家门而不入;
3、通过说话练习来进行语言训练;
4、朗读指导,感受禹的英雄形象;
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感受禹的英雄形象;
2、理解题目:三过家门而不入
教学策略与手段:
主要教学模式:启发教学模式。
主要教学策略:有效提问策略,情景教学策略。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预习课文,读熟课文。
2.教师的教学准备;
备课,多媒体课件。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教室里贴有名人的画像。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补充板书:三过家门而不(rù)(入)
指名写;区分:“入”和哪个字很像?区别在于哪里?
(“入”和“人”的区别)
说明:“入”虽然不是生字,但是和“人”很容易混淆,在课题中强调其书写,也是一次强化训练的机会。
2、揭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3、置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初读课文
1、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解决问题1:谁三过家门/而不入?(禹)
(1)介绍禹:出示大禹图,这就是治水英雄——禹,人们尊敬地称他为“大禹”,我们可以说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
填空:( )的( )
(2)解决问题2: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治水)
(3)迅速浏览全文
思考:为了治水,禹( )
说明:此处设计的填空练习,答案不是的,但老师把三个课文中能找出的答案全部备到,学生说一个,随机点出一个,通过三次不一样的填空,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初步了解了全文大致内容,也体现了语文答案的灵活性。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1节
(1)教学:洪:拼音部首歌;三点水多表——水,三点水的字有哪些?
指导写字:(提醒:三点水写成一条弧线;)
(2)让我们一起感受洪水的灾难。(媒体:洪水影片)
练习:( )的洪水
(3)指导朗读:(凶猛的)洪水
(4)说话练习:当洪水扑向村庄的时候,我仿佛看到;听到。
(5)是啊!引读:古时候,我国黄河一带经常发洪水。老百姓有的被淹死,有的逃到洪水包围的小山上。
(6)这样的画面可以说是“灾情严重”,板书,灾情严重,小手跟写“严”注意“点”“撇”的方向;重点笔画书空,注意“点撇”的方向;同座位手心写“严”
说明:“灾情严重”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比较难理解,结合影片,联系文本,让学生感受灾难的同时,告诉他们,这就是——灾情严重。这样的解释就足够了。
2、学习第二、三节。
过度: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1)引读:为了治水,新婚不久,就领着大军出发了。
后来,他的妻子生下一个儿子。一天,禹路过家门,正巧听到孩子呱呱的啼哭声。
备:多音字:(gu gu gua gua ) (学生读错的情况下写在黑板讲解一下)
(2)默读第3节,思考,填表:同行的人怎么说?禹又是怎么说?
(3)交流句子:(读句子)
同行的人怎么说(横线)禹怎么说(浪线)
第一次“禹,回家住几天吧!”“现在灾情严重,治水要紧!”
第二次“你还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孩子,回家看一眼吧。”“我可不能因家事而误了治水呀!”
(4)教学:紧:拼音;拆字游戏;扩词:什么紧?
因:提示:拼音:整体认读;前鼻音(读);书空;笔顺规则;
事:拼,开火车读;电脑老师教写字;组词游戏:我说事——“事情”的事,我说事——“国事”的事
说明:生字教学采取“分布”和“集中”两种形式。前面的“严”字等是随文识字,在这里,第三节中的几个生字集中起来教学,又是一个“小集中”。“集中识字”还是“分散识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5)指导朗读
A、读出“!”的语气
B、加上提示语:找找禹的动作,神态。分别导读。
禹没有停住脚步,边走边说:“现在灾情严重,治水要紧!”
指导1:这是禹的——动作,谁来表演一下?(表演)为什么不停下来说话?(他要赶快治水!)时间紧迫,他心里着急啊!谁来读?
禹摇摇头,郑重地说:“我可不能因家事而误了治水呀!”说完,他就大踏步地向前走去。
指导2:郑重——(近义词)认真,严肃;谁来郑重地说?加上你的动作和表情好吗?
分角色读:同行的人女生扮演,男生扮演禹,旁白老师读;(书捧起)
(6)引读:后来,禹又两次路过家门,他都顾不上回家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横线上怎样填?
媒体出示:第二次,禹又路过家门口,他。
第三次,禹再次路过家门口,他。
(备:“都”字说明了第二次、第三次的情况是一样的!)
说明:此处点出一个“都”字,展开了补充句子的练习。正是对文本的关注,关注作者的表达,让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用“都”这个词。
(7)解决问题3: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什么意思?
现在你能解释一下课题的意思吗?而:却;入:找近义词——进(指名)
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一天当中吗?一个月?一年?15年!(板书:15年)你们几岁?15岁,你快上高中了!15年,禹没有回过一次家!
(8)问过没有,当你出生的时候,你的爸爸在哪里?
我喜欢这样的爸爸。因为他( )。
我不喜欢这样的爸爸。因为他( )。
(9)师引领:你当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但你埋怨父亲,老师也很能理解你,但你要知道不是父亲无情,而是——
填空:禹不是无情,而是
(板书)不因家事而误了治水
(10)“治水”是什么事?(国事)
(板书)不因家事而误了治水(国事)
(11)指导朗读(升华)
说明:这篇课文人物语言并不多,但怎样通过简练两句话来凸显英雄高大形象,在朗读指导上做了精心安排。短短两句话,安排了4次读。一次比一次语气强烈,一次比一次感情更升华。
3、学习第4节。
(1)引读第4节。
(2)教学:劲:拼音部首歌;怎样记?
终:读准后鼻音,怎样记住“终”?
那这又是什么zhōng?
比一比,再组词;终( )
中( )
(3)1治:你来读?——这是整体认读音节,读准“翘舌音”;
2教学:制:课文里有一个“治”的同音字;一起拼,它的部首却是什么?立刀旁怎样写?左边怎样写?这是什么制?(制服)
(4)我们来做个选字填空;
为了(治制)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努力,洪水终于被(治制)服了。
小结:“治”强调治水的过程和动作,而“制”强调其结果。
说明:其实“治制”两个生字在课文一开始就出现了,但并没有急着去教,只是在课文中读准字音,而到课文第4节,才分析字形,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字义,实现识字教学“分步走”。
(5)图:安居乐业的乡村图
想象说话:洪水制服后,你又仿佛看到;仿佛听到。
说明:此处的说话练习同第一小节的说话练习只有一字之差——“又”,不仅是一个说话练习,更是让学生感受到洪水制服前后的鲜明对比,从而感受人物形象,在结构上首尾呼应,很完美。
四、拓展
当禹回到家,是怎样的情景?
禹( )地说:;儿子( )地说:;妻子( )地说:;
五、结语
出示图片:师述:像禹这样的人民英雄还大量存在着,鲜活着。在抗洪抢险中,在汶川抗震救灾中,他们很多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让我们向英雄们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读:你们辛苦了!人民感谢你们!
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板书:不因家事误治水(国事)
15年
三过家门而不入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终( )治( )事( )
中( )制( )是( )
2、按要求写句子
禹又两次路过家门,他都顾不上回家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横线上怎样填?
第二次,禹又路过家门口,他。
第三次,禹再次路过家门口,他。
3、想象写话
当禹回到家,是怎样的情景?
禹( )地说:;儿子( )地说:;妻子( )地说:;
【教学评价】
在教学活动中,你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哪些方面?采用哪些评价方法和评价尺度?请列出
评价:
字词掌握情况,重点字的字形,重点词语的理解;可以口头答题,也可以书面作业检查。
语文的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迟到》是第九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心存怨恨。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每一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著名作家林海音在叙述这件事情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和父亲的做法、态度细致刻画出来,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雨天迟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发展,娓娓道来,告诉人们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
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明晰,有铺垫,有高潮,有发展,有尾声,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见真情,让读者领悟到了父亲对孩子严厉而又深切的爱。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个性化行为,它是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在阅读实践中,应坚持以“读”为主线,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根据本单元教材特点,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积累,我设计了“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共鸣的学习过程,突出“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的设计特色,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结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读文音乐,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资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上学有没有迟到过?迟到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是怎么对待你的?你怎么看待迟到这一现象?学生交流。
2.师: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是一个经常迟到的孩子,她写的《迟到》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们读后一定能受到启发。板书课题。
3.小组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二、速读梳理,理清思路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作者林海音的父亲是不是一位好父亲?
2.同位互相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清除字障、词障,扫清阅读障碍,重点检查是否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教师对易读错的字进行检查。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引导学生从“主要内容——所写事情——文中人物”等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如,我读懂了,这是一位对我要求很严格的父亲,这是一位很疼爱我的父亲。教师评价,总结所读懂的内容是否正确,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等。
4.围绕“上学迟到”这条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全文整理为四个部分。
(1)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
(2)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而结果是,我上学也迟到了。
(3)上课的时候,父亲给我送花夹袄来了,我感受了到父亲默默的爱。
(4)从此以后,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学生。
5.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计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父亲为什么要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三、细读解疑,品读感悟
1.师:林海音的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2~17自然段,标出关键句段,体会小海音是如何犯下这个错误的,她又是如何对待这个错误的,父亲是什么态度?
2.小组合作学习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运用以前学过的“前后联系、品词析句”等方法进行阅读,思考“质疑”中提出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师巡视、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以引导点拨,力求让学生能理解全面、深刻,同时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汇报读文、自学情况
1.解决第一个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父亲打我很狠?
师:你从哪儿能读出父亲打“我”很狠?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语句,仔细体会。
(1)课件出示:“爸气急了……我挨打了”
A.生读,标出表示打的动作、声音的词语:拖起来、抄起、倒转来拿、一抡、咻咻,体会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很狠。
B.师:父亲在盛怒之下,抄起鸡毛掸子倒过来拿,高高的一抡,就一下又一下地抽打在了小海音稚嫩的皮肤上,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带着感情读读这句话。
(2)课件出示:“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我是怕同学们看见了要耻笑我”
A.师:当小海音哭泣着坐在车上,检查着红肿的伤痕,她是多么伤心,多么难过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B.师:难过之余,小海音还要把伤痕遮起来,她怕同学看见了会耻笑她。她是多么委屈呀!再读
C.师:伤痕刺痛着小海音,当她再次注视着这些红肿的伤痕,不禁想到,别人家的爸爸像宝贝一样宠着孩子,而她的爸爸竟然下手这么狠,她真是有些怨恨父亲了。再读
2.解决第二个问题:父亲为什么要出手这么狠地打我呢?
(1)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居然有勇气不挪动”
A.生读,体会以前小海音就天天迟到,今天因为下雨,竟然不想上学,要逃学了,这些表现让父亲忍无可忍。
B.生再读,抓住关键的字词体会,父亲为什么会狠狠地打我?
吓了一跳——说明太晚了,太不像话了。
硬着头皮——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可还在找借口。
居然没挪动——知道一个字的命令可怕,还不挪动。
(2)师:吓了一跳的妈妈来催促小海音去上学时,她提出了不上学的要求,爸爸瞪着眼,让小海音快起时,她还在硬着头皮为自己找借口,明明知道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可小海音还是没挪动。同学们猜一猜,小海音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
(3)师:是呀!不去就不去吧,才一天,这么小的孩子,没什么吧?可父亲为什么还要狠狠地打她呢?体会:因为“我”的表现太令人生气,更因为父亲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狠狠的打“我”。再一起来读这段话,边读边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
(4)师:小海音挨打了,她委屈,她生气、她怨恨,她不解,那么她究竟该不该挨打呢?请大家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句子,来谈谈你们的观点。
学生的观点可能有两种:
A.不该打
——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罚站在门边,那罚站的滋味可不好受呀。
——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小海音会多么害羞呀,这是多么难为情的事啊。
——爸爸是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如果能乘车去,或许还来得及,可爸爸偏偏不允许。
——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拖着一点也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一路走到学校去。
B.该打
——每天都迟到,要是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还了得?该打。
——妈妈都催促过了,还赖在床上,该打。
——爸爸那么严厉,生气地发出好几次命令,她竟然连挪都不挪一下,该打。……
3.解决第三个问题: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1)师:父亲狠狠地打了小海音,后来又赶到学校来给她送东西,这又是为什么呢?找出课文中描写父亲给“我”送东西的段落读一读。思考:父亲打了“我”,为什么还来送东西?
(2)生读,交流。
下过雨,怕我冻着,没吃早饭,怕我饿着,所以父亲给我送夹袄和铜板……
(3)师:当父亲听着我痛苦的哭号,当父亲想起我红肿着的伤痕,哪里放得下心呢?看似狠心的父亲,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带着他深深地关爱来了,可见到“我”了,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的看着“我”穿上夹袄,轻轻的地给“我”两个铜板。这就是父爱,无言的父爱,如山的父爱,深沉的父爱。此时此刻,那个刚刚还因为挨了父亲的打而委屈、生气、不服,甚至有些怨恨的小海音,面对着父亲,会说些什么呢?
(4)学生交流。
(5)师: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改变了作者,那个每天早晨都迟到的女孩,成了每天都站在校门前等待校工开栅门的早到女孩。小海音能发生如此的变化,受父亲的影响很大,除了父亲的影响,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体会:教师的引导、自我认识与反省
二、配乐朗读,升华主题
1.师:因为小海音读懂了父亲这份厚重的爱,所以她才会有了从迟到到早到,甚至来不及吃饭也要赶到学校的变化,然而改变的又何止是这些呢?由此改变的还有小海音的未来和人生。
2.师生合作感情朗读课文。
3.师:学完课文,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来表达你此刻的心情。
三、联系现实,拓展学习
1.师:这篇课文是林海音《城南旧事》中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节选,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原文。发放材料《爸爸的花儿落了》,学生阅读。
2.课前大家查阅了有关林海音的资料,关于她后来的发展,同学们了解多少呢?
师补充叙述林海音的文学成就,课件出示:
林海音在她70多岁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七十多岁了,一生经历的事不少,但这件‘迟到’的事,对我应当是刻骨铭心的,如果爸爸影响了我,我又影响了读者,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
(1)体会林海音后来能取得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是与父爱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2)训练语言表达:能不能用比喻的方式说说你对父爱的认识?
父爱如山,父爱如大海,如阳光、月光、春风、春雨……
3.师:读了这篇文章后,老师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面对错误,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能找借口给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和推脱,也不能去指责别人帮助你的方式。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冷静地去看待错误,虚心地接受和认真地改正错误,把缺点变为优点,这才是最重要的。
四、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写一件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故事。要求写出父亲充满爱意的语言、表情、动作,写出你是怎样在父亲的关怀、支持、鼓励、鞭策下成长的。
语文的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
(3)的精神。
(4)学习课文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和第六段。
(2)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作者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1)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弹琴姑娘锲而不舍的精神。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3)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语文的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16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本课汉字的字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认读的16个字中,有的表示动物名称,有的表示植物名称,都是大家熟悉的。
二、观察图画,自由认读
16个汉字上面都有图画,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想想哪些自己熟悉,哪些自己还不太熟悉。
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认识图上画的哪些事物,教师相机出示字卡,顺势认读汉字,对图上画的事物还不太熟悉的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指导读准字音
1、让学生先找出标上红色注音的字。启发学生发现这些红色的注音都是学过的音节。
2、教师出示卡片:
lù má pí hé mǐ ɡǔ。先让学生认读,再试读这些注音下面的生字:鹿、麻、皮、禾、米、谷。
3、依次出示其他的字卡。
教师领读字卡上的注音和汉字。
4、重点指导读准带有翘舌音的字:虫、竹;带有平舌音的字:丝;声母容易混淆的字:鸟。
5、打乱顺序让学生认读。
四、指导诵读
1、教师范读。
2、教师领读。
3、边读边体会第二、第四组字的韵脚是u;把握诵读的节奏。
4、在读中了解每个字的意思。
语文的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通过自读感悟、全班交流等形式,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1、视频《戈壁风光》。
2、幻灯片《新疆建设者艰苦创业和新疆翻天覆地变化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并抓住了课文的中心段,知道了这一课主要讲爸爸在去新疆的路上,通过向孩子介绍白杨树,来表白自己的内心。那么爸爸向孩子介绍了白杨树的什么?又表白了自己的什么心愿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深入地学习课文。
二、感悟白杨特点
1、请同学们自由出声读课文的1~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爸爸绍白杨的话,然后认真读读这几句,看看从中读懂了什么?
(提示读书方法: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想象情境等。)
2、全班交流:
⑴找生读句子。
⑵交流:
①第一句:抓住“从来”理解,谁能换个近义词来读读?
(比如:向来、一直、一向、历来等。)
师:白杨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在漫长的岁月里始终都是这样。
②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引导学生举地名来说说哪儿需要白杨,白杨就在哪儿生长。
(比如:城市、农村、荒坡、沙漠、高原、路边等。)
师过渡:现在大戈壁需要它,它就在大戈壁生根、发芽。下面我们就去大戈壁看一看。
(播放课件:戈壁风光。)
师引导:目睹了白杨的生活环境,再读读爸爸介绍白杨的话,我想你们一定有更深的体会。
(使生体会到白杨的生命力顽强。)
③第三句“不管遇到狂风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引导学生想象白杨遇到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时的情景,从而体会到白杨的坚强不屈的品格。
师:同学们,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城市需要,它就默默无闻地舒枝展叶,绿化城市;农村需要,它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防风挡沙;戈壁需要它,它就扎根戈壁,成为铁路线上的卫士。看,风沙刮来了,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雨雪打来了,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干旱袭来了,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洪水涌来了,白杨像磐石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的品格。此时,你对白杨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敬佩、崇敬)
现在,你就放开声朗读这段,把自己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吧!
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三、领会爸爸的心愿
1、师: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的,爸爸是在表白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找生读14、15自然段。
2、交流:
师: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树,话里有着深刻的含义,而此时孩子们还不理解爸爸的表白,他们只知道什么呢?
生结合课文回答。
3、师导:课文中用了三个只知道,实际上暗含着孩子还有许多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工作;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念书;不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
4、师:孩子们不知道的这些内容,你们知道吗?
引导学生弄明白:
为的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也就是爸爸的心愿。
5、师小结:
边疆建设者有这样一句豪言壮语:“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不正体现了他们像白杨一样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吗?让我们怀着这种对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再读一遍爸爸介绍白杨的话吧!
齐读。
四、“借物喻人”的写法
师:爸爸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也就是作者借白杨生命力顽强、坚强不动摇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这种表面写白杨这种物,实际上是写边疆建设者这类人,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1、自己读16自然段,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2、指导学生用充满自信、希望的情感来读。
五、总结升华,进行练笔
1、的确,像爸爸这样的边疆建设者不计其数,他们离开了繁华的城市,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毅然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还献出了生命。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几张照片来体会一下新疆建设者为祖国所奉献的一切吧。
(播放幻灯片:新疆建设者艰苦创业和新疆翻天覆地变化的照片。)
2、看了建设者艰苦创业的情景和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下面就写下来吧,可以用各种形式,比如诗歌、书信等。
3、交流练笔。
4、小结: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白杨一样的人,正是因为他们,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好,我想你们这些小白杨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语文的教案 篇1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有关词语、句子的音、形、义。
2、听懂两篇短文的基本观点与分歧所在。
3、分析两篇短文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的共同点。
二、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人们常说,真理是越辩越明的。生活中,人们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于是常常会引起论辩,通过论辩,辨明是非。论辩即辩论,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辩论一般专指口头形式)它与讨论不同,讨论是为了寻求共同的认识,发言中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辩论则是就某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双方针锋相对地发表意见,以分清是非。
2.根据练习一,掌握有关重点的字词。
(先由学生自读,再由教师重点讲析)
3.提出“听”的要求,出示该短文的思考题,播放第一则短文录音。
(1) 提出“听”的要求。
①听清短文的主要观点与立论依据。
②带着问题听,以便把握重点。
③边听边记(要点)。
(2)第一则短文的思考题:
①这则短文的题目是什么?
②这则短文的论点是什么?题目与论点有什么联系?
③短文用了哪些材料来证明论点?
④短文的论述结构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明确:第一则短文的题目是《“开卷”当会“有益”》。[板书]“当”解释为“应当”。题目告诉我们,这一则短文赞同“开卷有益”的观点。题目本身就是论点,这和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样,题目直接揭示了论点。短文主要用了三个材料来证明论点:第一个材料是关于蜜蜂采群花酿蜂蜜的事例,第二个材料是引来列宁的一句名言,第三个材料是引录鲁迅的一段话。此外还借用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名言来论述广泛读书(即“开卷”)的好处。这些材料紧紧围绕观点,直接为观点服务。短文先是提出问题——解释“开卷有益”的意思,并指出其可贵之处及古人的原话;然后分析问题——类比举例、引用名言来论述论点;最后解决问题——针对青年特点,强调要乐于“开卷”,勤于“开卷”。)
(3)先让学生分别复述文中写到的三个材料(不损害材料的原意),其中鲁迅、列宁的名言尽可能与原话一致。教师再范读三个材料,比较学生复述的误、漏。
4.播放第二则短文的录音,并思考:
(1)这一则短文的题目与论点分别是什么?
(2)这则短文是怎样来证明论点的?。
(3)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这则短文的论述结构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明确:这则短文的题目是《“开卷”未必“有益”》。“未必”意思是“不一定”,题目表明这则短文不完全赞同“开卷有益”的看法,它认为“开卷有益并不就是绝对真理”,这就是短文的论点。短文先把古时的书与今天的书分别形容为“汗牛充栋”、“崇山大海”,表明时代的发展使得“书卷”无限扩大,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有限的生命随意去开无限,的“书卷”,效果会适得其反,再以改革开放以来冒出的一批坏书对青少年的影响、戕害为事实,强调不能一味迷信“开卷有益”,盲目宣传“开卷有益”,运用了对比论证和事实论证。短文在结构上也是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步骤来展开论述。最后引用列宁的话强调了“开卷未必有益”的观点。)
5.第二次播放两则短文的录音,比较两文的主要分歧。
(明确:两则短文都围绕“开卷有益”而发表看法。第一则强调的是广泛读书的好处及“开卷有益”对青年人的激励作用; 第二则并不全盘否定“开卷有益”,而是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读书应该有目的,有选择;要读最需要的书,读最有用的书,从中可以看
出作者看问题很全面、很辩证。)
6.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自由发表对“开卷有益”的看法。 (看法不求一致,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教师都应予以肯定、鼓励)
7.分组布置辩论题目《班级要不要排名次》,作好辩论准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归纳辩论的一般要求。
2.能针对辩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驳斥对方的
观点。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辩论的一般要点。
(1)听清对方的主要观点、论据及论证方法。
(2)通过分析,找出对方发言中的弱点。对方弱点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观点片面,不恰当甚至错误,二是论据不恰当或不真实,三是论证不合理,推理不合逻辑。
(3)抓住对方的弱点或错误加以驳斥。做到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强词夺理。
(4)在驳斥对方观点的同时,适时亮出自己的正确观点。
2、分组辩论:“班级排名”是不是应该提倡
师生共同评析同学的发言。
3、布置作业:任选课后一题写发言提纲,要求有论点、有论据。
语文的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读7个字。
2.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并按田字格范字正确书写。
3.识字过程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充”“已”的间架结构和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喜欢)星期天的时光很美妙。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喜欢星期天吗?指名3、4个学生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这篇课文,体会星期天的快乐。(师范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一)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说说你上个星期天去干什么了。
(二)对照生字表,自学生字。要求。
1.读准字音。
2.想想这几个生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哪个字比较难记,哪个字需要老师指导。
3.说说这个字所在的句子。
(三)学生小组交流,互相帮助。
1.介绍自己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2.提出难记的字,小组讨论、交流好方法。
3.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自学效果。
1.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小组派代表汇报。
3.教师指导重点生字。
(1)“已”是独体字,书写时注意“竖弯钩”要出头。仔细观察“已”“己”,你发现了什么?——“已”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出头了,“己”的最后一笔不出头。
(2)板书“充”字,边写边说笔顺。学生在本上写。4.组词,积累词汇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你能用这些生字说出其他的词或者句子吗?
三、巩固练习
出示生字卡片,读字词。
四、按田字格写生字
1.说一说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想提醒大家注意?
2.指导书写指名板书,其他学生将生字写在田字格本上老师巡视指导
五、读课文
(一)读一读课文中词语所在的句子要求:正确,尽量流利。检查:指读、评读。
(二)读课文同桌互读,互查。六、积累运用,展开想象学生认读生字组成的词。选择一个或两个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
妙吹已艳运充
语文的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文章的中心。
2.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3.理解“宽容”的深刻含义,培养宽容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文章的中心。
2.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宽容”的深刻含义,培养宽容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现代汉语词典》说: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
房龙以其为名,详述了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畅言思想自由。人、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宽容。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房龙的代表作《宽容》的序言。
二、解题
《宽容》又译为《人的解放》,最初出版于1925年,1940年重版。作者在这本书中,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分子镇压新思想的罪恶行径。课文就是这本书的序言。
序言,说明书籍或著作的创作、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序”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后面的称为“跋”。
三、作者介绍
房龙,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他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从10岁起潜心“逃避在过去的生活中”,受人文主义的影响一贯反对愚昧与偏执。1903年在美国、德国求学,获得博士学位,但这没有使他飞黄腾达。他于是躲进书舍于1921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从此饮誉世界,直至1946年去世。善于用极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而为无数青年读者喜爱。
房龙多才多艺,能说会写10种文字,擅长于拉小提琴,还能画画,他的著作插图全部出于自己之手。
他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大多数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为多种文字。著名的有《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
四、朗读课文
1.听范读,理顺字词读音。
① 深邃:深奥。哲理深邃。
②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
③ 绵亘:(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连接不断(多指山脉等)。
④ 绰有余裕: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⑤ 亵渎:轻慢;不严肃。
⑥ 跋涉:形容旅途艰苦。
⑦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
⑧ 弥天大罪:形容极大的罪恶。
⑨ 眸子:本指瞳人,泛指眼睛。
⑩ 杀一儆百: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11 饿殍:饿死的人。
12 内疚:内心感觉惭愧不安。
五、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① 第1小节:宁静的无知山谷,闭塞落后,愚昧守旧。
② 第2—4小节: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守旧老人却根据法律杀死了他。
③ 第5—9小节:在死亡的威胁之下,人们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走进新的世界,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开始怀念先驱者。
④ 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2.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在一个宁静而无知的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世界,打破了山谷的平静,然而守旧老人却根据律法杀死了他。后来死亡威胁到山谷的生存,人们终于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进入新的世界,又过上幸福的生活,并纪念先驱者。
3.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物?
明确:
地点——无知山谷。
人物——守旧老人、漫游者、村民。
六、作业
1.识记并抄写字音词义。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宽容》序
房龙
愚昧无知、闭塞守旧
漫游者——守旧老人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熟读课文后,同学们对这篇序言可能有了更多的感悟,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研读一下。
二、课文研读
(一)分析归纳环境特点
1.圈画出体现人们所生活的环境特点的词语,分析归纳环境特点。
明确:
词语:
宁静无知的山谷、知识的小溪缓缓地流着、需求浅薄,村民绰有余裕、守旧老人、神秘莫测的古书、神圣而不可亵渎、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冷落等。
归纳:
这是一个无知、愚昧、闭塞的环境。
2.“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这句话出现在第一部分的开头和结尾。试问“宁静”是一种什么状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明确:“宁静”本是指环境、心情安静,在这里是指无知山谷里村民们的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状态。
3.如何理解“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
明确:“知识的小溪”指山谷里人们的文明程度仅像一条小溪。“深邃破败的溪谷”象征无知山谷历史悠久,走向衰落。“小溪”“缓缓地流着”是说无知山谷的发展非常缓慢。
(二)感悟先驱者人物形象
1.圈画文中叙述先驱者的词句。
2.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先驱者形象的象征意义。
明确:与守旧老人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敢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他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他是革新、新生力量的象征。
3.为什么说“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明确: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守旧老人用律法镇压;
二是群众受守旧老人的欺骗,助纣为虐,反对“敢于离开山脚的人”;
三是“敢于离开山脚的人”太少,孤军奋战。这样,悲剧就形成了。
(二)感悟守旧老人人物形象
1.圈画文中叙述守旧老人的词句。
2.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守旧老人形象的象征意义。
明确: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是实施所有传统对一切革新的镇压的代表,是杀害漫游者的罪魁祸首,是无知山谷里权威与权力的象征。他们是守旧、顽固的势力象征。主要性格特征是愚昧、冷酷、落后、固执、残忍。
(二)感悟村民们人物形象
1.圈画文中叙述村民们的词句。
2.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村民们形象的象征意义。
明确:在无知山谷里死守着愚昧的人群。他们迷信过去、死守律法、胆怯麻木、自欺欺人、要求低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们甘于受制于守旧老人,对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而是助纣为虐,对漫游者加以迫害,双手沾满了漫游者的鲜血。他们是一群沉睡麻木的人,如同铁屋子中沉睡的国民。
3.“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人们为什么“恐惧”“失望”?为什么“失望”会带来勇气?
明确:人们害怕“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因此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由于特大干旱使得半数以上的人死亡,活着的人把希望只能寄托在山脚那边,而律法却说“不行”,因此人们彻底失望。为了求得生存,人们终于产生了叛乱的勇气。
三、感悟文章主旨
1.“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要想事后不内疚,在不知不懂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明确:我们不应该盲从守旧老人,紧跟他充当打手。对于先驱者的新知,即使一时觉得无法接受,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2.“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这句话为什么要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
明确:这是因为这样的事将来不再发生,仅仅是希望,实际上还是要发生的,至多发生得少一些。因为顽固的守旧势力总是要镇压创新者,有些善良的人们为认识所限,有意无意地难免伤害创新者,所以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以表示人们的心愿。
3.漫游者为什么是悲剧的结局?
明确:
(1)生活在沉寂、保守、愚昧、闭塞中。
(2)面对的是律法的严惩、守旧老人的镇压。
(3)无知山民的愚昧麻木、助纣为虐。
(4)先驱者太少、孤军作战。
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说明《宽容》一书的精髓,这就是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反对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真理。
四、阅读启示
1.学习本文你会得到什么启示?
明确:
(1)历史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要靠真理的发展。
(2)真理的发展是曲折的,因此我们应提倡思想自由,实行宽容政策,保证真理的发展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3)探索者、先驱者的精神是可敬的,因此在学习上要有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
2.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些不宽容造成的悲剧吗?
① 布鲁诺(1548—1600)意大利著名科学家,思想家,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反对天主教地球中心说,震动了教会的统治,被称为异端,关押在宗教裁判所内达7年之久。1600年2月17日,他被绑在柱子上活活烧死,骨灰随风扬。
② 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了证实和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并被终身监禁。他的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辩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③ 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了轰动。它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五、作业
1.自主查找与宽容有关的事例及名言,选择喜欢的积累下来。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宽容》序
房龙
环境——愚昧、闭塞、无知
守旧老人——顽固、迷信、专制、残忍
先驱者——勇敢、探求、不畏死亡
启示:思想自由,宽容异见
语文的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生字,理解“人声鼎沸”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给课文分段。
3.能展开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二)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简介钱江潮的成因及观潮的由来。
(2)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
浪吼(hǒu)
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3)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2.理清文脉。
(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同桌交流。
(3)说说各段的段意。
3.想象练说。
(1)自由读第二段,思考:钱塘江大潮是怎样的?
(2)摘录描写大潮的词句,品读。
(3)展开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潮来时的情景。
①请学生说潮来时的情景。
②评价:从几方面来说潮来时的情景。(提倡多角度表述)
③还可以怎么说?学生准备,练说。
4.作业。
(1)有条理地说潮来时的情景,学生互评。
(2)摘录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的意思。
2.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或景观)。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二段。
(1)钱江潮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你从哪些词句看出钱江潮的壮丽奇特?
①自由读文,选词句品读。
②交流。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理清顺序,体会壮丽。
①师出示学生摘录的有关句子。(幻灯)
②请学生按不同方面排列句子。
③讨论:为什么不先写声音后写样子?
④说一句赞美钱江潮的话。
(4)理解长句的意思。
①出示长句(课后练习题3),思考:句子把浪的样子和潮水的声音各比作什么?
②这个句子写出了浪的气势(),声音()。
③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5)拓展:说一说其他景观。
2.按一定顺序介绍一处景物(或景观)。
(1)确定介绍的景物(或景观)。
(2)想一想,从几方面有条理地介绍。
(3)在四人小组内练说、互评。
3.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语文的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贫者至而富者不至的原因,从而得出世事无难易,重在立志地去为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体会作者借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文字较枯燥的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平时生活中有无难易相互转化的事情(学生举例)
二、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文言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为、恃、钵、鄙、惭
2、一词多义:之
3、古今词义不同:明年、买舟
三、重点学习课文“蜀鄙二僧去南海”一段
1、思考:文章以“为学”为题,但却以较长篇幅写了二僧去南海的故事,为什么?
引导:二僧去南海是属于“天下事”的范畴。
2、分析:二僧去南海的这段文字是如何与作者的观点一一对应的。
结论:二僧去南海的故事证明了天下事无难易,关键在“为”。
3、引导学生说出“天下事”和“为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文章的论证方法“借事喻理”。
4、利用媒体制作动画,引导学生根据动画复述故事内容,体会文中二僧的心态和语言,并与下列一段文字作比较,说出优劣。
“富者曰:‘吾数年而来欲买舟而下,犹恐资粮不足,故未成行。子何恃而往?’贫者曰:‘吾所恃者,志耳!子姑待之!’遂行。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所历告富者。富者有惭色,曰:‘子诚勇者,吾恨不与子同往也!’”
四、思考交流:
文章中蜀鄙二僧的故事其实并未结束,请根据文中二僧的性格特点,给二僧的故事补上结尾,重点突出富者的神态,语言和行动。
五、布置作业:
将上述“思考交流”内容形成150~200字的短文。
语文的教案 篇16
导标显示屏幕
1.学习掌握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和其现实主义的风格;
2.学习掌握《诗经》四言诗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节奏特点;
3.理解三首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的手法;
4.背诵课文。
导学点拨窗口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②孔子删诗说。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有些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四言诗:每句4字或以4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305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能继承《诗经》遗风,称得上四言诗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少数诗作。
《诗经》因距今时代久远(近三千年)加之某些词句的理解历来有分歧,今天阅读理解起来在语言方面困难较大。我们在学习中首先要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预习课文,把握大意;然后再在听取老师讲解的基础之上反复熟读课文直至背诵,透彻理解。学习的重点不必放在字词句的逐一解释上(但某些古汉语常用的实词、虚词和至今仍在沿用的词语、成语一定要掌握);重点应是学习掌握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所刻划的人物形象,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以及章法结构和停顿节奏等的艺术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氓》是一首著名的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时所作,人物形象鲜明,学习中要能分析诗中男女主人的形象性格,要能理解中诗中六章内容的有机联系和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无衣》是一首反映爱国诗歌,学习该诗要理解诗中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和重章复唱的结构手法;《静女》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爱情诗,学习该诗要注意理解男女之间的深情和表达这种感情的方式。
《氓》全诗六章,每章十句。第一、二章写男子求婚,女子恋爱,结成夫妻的甜蜜回忆,缠绵深情而渺远恻然;第三、四章是全诗的主旨,写了主人公在生活中得出的痛苦的生活教训,和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宛如长歌当哭般的呼号;第五章前半部分继续回忆婚后的不幸,后四句则是回娘家后的情景,不禁伤心落泪;最后一章十句是一片如泣如咽之音多百无聊赖,无复可言。全诗层次分明,在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结构图: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无衣》可理解一首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的出兵动员誓词。全诗三章,采用了增叠复沓的结构形式,每一章字数、句数相等,但又不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体现出一种高昂的战斗激情。结构图:
“与子同仇”
(感情基础)“与子偕作”
(行动开始)“与子偕行”
(共赴战场)
《静女》描写青年男女相爱、约会、赠送情物,全诗三章,每章四句,运用赋的手法,把诗中的“我”和静女约会于城隅,以及静女“爱而不见”的逗趣,“我”得到赠物时的喜悦等一一叙述出来。结构图:
俟于城隅不见人贻我彤管思情人爱物及乌重归荑
·如何理解《卫风·氓》第二、三章的比兴手法?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诗集传》)。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是说女子嫁过去好几年,夫妻关系渐渐不和,终至破裂。女子不得已又坐着车子,渡过淇水,回到娘家。她反覆考虑,自己并无一点差错,而是那个男子“二三其德”。在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
··如何理解《邶风·静女》中男子所接受的两件礼物?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显然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鲜艳的色泽,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在我们看采,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评析: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卖丝,向女主人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一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构成对比。
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评析:这一句用赋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一对年轻的恋人,相约于城角相会。姑娘先到,见小伙子远远地来了,就故意躲藏起来捉弄他。小伙子因为迟到已经心急如焚,明明看到姑娘的身影在城头一晃,转眼之间竟然不见,不禁坐立不安,抓耳挠腮。这一段情节写得精彩极了,整个场面没有安排一点声音,可是却让人隐隐地听到两颗炽热的心在狂跳,火热的爱情在燃烧,真是无声胜有声!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评析: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诗集传》)。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是说女子嫁过去好几年,夫妻关系渐渐不和,终至破裂。女子不得已又坐着车子,渡过淇水,回到娘家。她反覆考虑,自己并无一点差错,而是那个男子“二三其德”。在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
4.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评析: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显然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鲜艳的色泽,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在我们看采,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选自任志鸿编《语文复习优化设计》)
A.《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是历史散文的三个里程碑,其中《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例是一样的。
B.律诗、绝句、词、曲在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都有格律规定,都不能称为古体诗。
C.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D.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讲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题中即考到了本课所学的有关古体诗和《诗经》的知识。这类知识应在平常的课文学习中逐步积累,然后形成系统知识。本题题干要求找出错误的一项,这就是说,有三项是正确的。《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A项中说“《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例是一样的”,属明显错误。答案为A。
2.对《诗经·相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选自刘建琼《古诗鉴赏》)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①!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②?
注:①俟(si),等待。②遄(chuan),速或快。
A.这首诗三章,每章四句,将那些不知廉耻的污吏、达官贵人揭露得体无完肤,骂了个痛快淋漓,表现了当时的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憎恨和鄙视。
B.从思想内容上看,这首诗和《硕鼠》都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压迫剥削的不满,但这首诗显得更有思想深度,更有境界。
C.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和《伐檀》都运用了铺陈和比喻的手法,但,《伐檀》还用了起兴手法。
D.《伐檀》《硕鼠》《相鼠》三首诗都有民歌的风俗,同属《诗经》的“国风”,都具有现实主义的特色
讲析:《相鼠》是一首具有现实主义创作特色的古民歌,如同原高中老教材的《伐檀》《硕鼠》一样都出自《诗经》的国风。全诗三章,重章叠句。题中四项主要是围绕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写作特色设题,解答此类题要善于从已学的相关课文所积累的知识能力中寻求思路并注意作比较阅读。“相鼠”是“有皮、有齿、有体”,而作威作福的统治者是“无仪、无止(即不知耻)、无礼”,诗歌抨击得淋漓尽致,极尽憎恶与鄙视。但是与中学课本篇目《硕鼠》相较,后者的末尾还有“乐土、乐国、乐郊”的理想追求,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乐园。故此《硕鼠)更有思想深度、更有境界。答案应该是B。
剪辑1:
汉初,因为秦火,古文《诗经》几乎失传了,但由于诗歌便于记忆,仍能在人们头脑中保存下来。孝文帝刘恒时,燕人韩婴因传诗而被任命为博士,他所传的叫《韩诗》。孝景帝刘启时,齐人辕固生因传诗也被任命为博士,他所传的叫《齐诗》。鲁人申公弟子兰陵人王臧,以传鲁诗而为太子少傅。以上就是古人所称齐鲁韩“三家诗”,都是靠口传,然后用今文,即汉代隶书,记录下来的。此外还有毛公讲《诗》。毛公有两个:一是大毛公,名亨,鲁人,一是其弟子小毛公,名苌,赵人。孝景帝儿子河间献王刘德很好学,搜集不少古文先秦典籍。他任毛苌为博士,所讲的古文诗叫做《毛诗》。到了东汉,经学家郑玄,给《毛诗》作笺注,并大力提倡,《毛诗》遂渐盛行,“三家诗”因而消亡了。今天通行的《诗经》就是《毛诗》,所以有的人把《诗经》称做《毛诗》。现存的“三家诗”,较完整的只有《韩诗外传》一书了。
剪辑2:
《毛诗·关雎序》(节选)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惰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语文的教案 篇17
教学目的:
1、通过调查、交流、查阅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表达能力。
2.创设情境,分块活动,人人参与,促进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活动,增进同学问的友谊。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名字中的语文现象,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
2.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l_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名字中的语文现象,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文字的魅力。
2.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教具广泛收集我国古今名人名字的轶闻。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每个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向父母等长辈调查自己名字的来历、意义等,看谁获得的相关信息多。
2.广泛收集我国古今名人名字的轶闻。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简单询问检查学生课前为本次口语交际所做的准备工作。
问:你喜欢自己的名字吗?你为什么不满意自己的名字?你想给自己取什么更好的名字?……
(调动起学生的情绪,然后用幽默或感人的语言给学生讲述自己名字的有关故事,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2.小组交流。
(1)就小组成员名字中不懂的字义向本人提问。
(2)把长辈给自己起名时发生的故事说给小组成员听。
(3)说说当你知道父母为自己起名的用意后有什么感受。
3.猜想性评价。
教师在黑板上列举若干(不是随意的,应事先做好分类)本班学生的名字,请本人所在小组之外的学生根据字面对这个名字进行猜想性评价,由本人最后加以验证。教师相机进行归纳。
(1)以出生时间(生年、生月、生日、生辰)取名的;
(2)以出生地点取名的;
(3)以出生情景取名的;
(4)以美好的期望(有所作为、人格高尚、性格优良、人生顺利、生活幸福、健康长寿、姿容秀美等)取名的;
(5)以灵感取名的;
(6)以个人爱好取名的;
(7)以人生追求取名的;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从中了解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望,感受名字所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
4.创意性表达。
你对班上谁的名字最感兴趣?在充分了解对方名字的前提下,根据其特点写赠言,然后全班交流评价,评出最佳赠言。
例如:
文学骏——
愿你像一匹骏马,在文学的道路上飞奔向前!不管道路怎样坎坷,旅途如何漫长,你都要无所畏惧地奔跑,再奔跑,直至抵达胜利的终点。
金航——
愿你是个永不言败的远航者,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满载着“金子”凯旋。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写赠言,亦庄亦谐,既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又通过创意性的表达,让学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5.交流平台。
(1)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我国古今名人名字的轶闻。
(2)把大家收集到的资料装订成册,课后传阅。
语文的教案 篇18
教学背景分析
三年级孩子对照一二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泛化阶段,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经验,独立性提高了,而且中年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要逐步向加强阅读教学转移,所以本节课我许多地方让学生充分的思考、质疑、合作、练习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太阳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讨论,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和人类的密切关系通过朗读加深了解。
3、知识与技能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了解课文在说明太阳特点时所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2、了解课文在说明太阳特点时所用的方法
教学活动设计
(对导课、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活动组织、教师教学中须着重注意的问题、教学方法与技术运用等重要环节的设计和说明)
(一)师生互动,激趣导入
1、谜语引入:大屏幕出示谜语“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让学生猜猜是什么,
2、引入课题:太阳
3、抽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有关太阳的传说
4、过渡:同学们想对太阳有更全面的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太阳》。
(二)初读课文,子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
2、学生讨论、交流后老师指名回答。
3、学生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三)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
1、齐读第一部分,思考:太阳有哪些特点?找出相关语句。
2、指名回答,大屏幕出示描写太阳远、大、热的相关语句。
语文的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生收集,口头交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的运用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3、引导学生收集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常见的、最新鲜的和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言的规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收集、口头交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教学用具:
洗衣粉包装袋、“美乐多”瓶、胡豆简介、广告语、警示语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让你去背诵圆周率,你们会背吗?可是,有一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就会背。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样学会背诵的吗?
故事:很久以前,有位教书先生,整天不物正业,就喜欢到山上去找庙里的和尚喝酒。他每次临行前都给学生留下一道作业:背诵圆周率。开始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苦不堪言。后来,一位聪明的学生想出妙法,把圆周率的内容与眼前的情景联系起来,编了一段顺口溜:
山颠一寺一壶酒(3.14159)
尔乐哭煞吾(26535)
把酒吃(897)
酒杀尔(932)
杀不死(384)
乐尔乐(626)
先生一回来,大家都会背诵了。
由此,可见语文学得好,对数学也大有帮助的。不单如此,在生活当中,处处可见语文的影子。
二、收集,观察生活中的语文。
例如,电视、广告、校园横幅、对联。包括家里的一些食品的简介等等都体现了语文知识。
广告:某石灰广告——白手起家
某化装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耐克——一切皆有可能。
对联:
苏轼和佛印的谑联:苏轼见一条狗在河边啃骨头,遂出: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从容把写有苏轼诗句的扇子往河上一扔,曰:水流东坡诗(尸)。
生活用品的名字和广告、食品简介和姓名等:
名字:自己家人对自己的期望。
飘柔、立白、美乐多、雪碧等熟悉的生活用品的名称和它们的广告语。
横幅:学校挂的、街道写的等等
但是,在现实中,这些广告语或者是横幅或者简介语等也有出错的时候,字词用得不当,词语用得不好,句子不通顺,这都关乎语文的知识问题。例如我曾见到有人将“公厕”写成“公则”;有一则重庆出的胡豆简介有一段写到:
本品是以优质蚕豆、芝麻、川白糖、液体、葡萄糖、植物油、辣椒、甜酱、精盐等多种天然香料精制而成,具有酥、脆、香、甜、辣、咸鲜诸味融为一体,入口化渣,怪味无穷。
让学生修改这则简介。
三、交流介绍收集到的生活用的语文现象。
你们收集到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你们能举其他的在生活当中遇到的语文现象吗?你可以说说你对这些现象的感悟和体验。或者,你能说说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可以的。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说一说。
四、布置作文。
范文讲解,写得好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看到别人这么写,自己想一想自己该怎么写继续收集资料,以“生活处处有语文”为题,写一篇至少500字的作文。要求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语文的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2、了解墨子;积累文言文常用词语;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论理多用类比的写法。
3、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叙事说理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
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言: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硕果累累的先秦科技和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为我国古代文明增添了光彩。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私人著书和讲学的风气越来越盛;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公输》。
2、作者介绍:
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dí),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原有71篇,现存53篇。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反映了墨家的思想。墨子宣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等主张,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
3、作品背景: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了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楚国用公输盘制造的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听到了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朗读
(1)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扫清语音障碍。
(2)小声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及参考资料,疏通文意,找出疑难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的疑难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教师巡视解惑。
(4)全班共同解决小组中有争议的问题。
(5)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略)
2、学生轻声朗读课文,做好复述课文的准备。
指名学生复述课文故事。
3、要求学生一边自行默读课文,一边揣摩对话的语气、语意,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紧张的气氛。
4、教师适当指导朗读。略
5、分角色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纠正,力求读准。(叙述者、墨子、公输盘、楚惠王)
请大家再大声地将课文朗读一遍,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6、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1)提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宣传他的“非攻”思想。
(2)哪句话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3)公输班何许人也?楚国攻打宋国的这场战争的性质如何?
明确:注释②此场战争是“不义之战”(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4)哪句话表现了墨子见义勇为和不辞劳苦的品质?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5)为什么墨子从得到楚国攻宋的消息到见公输盘,中间只用“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十二字来表达?
(因为事情紧急,刻不容缓;墨子一路上的经历,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
墨子为什么如此不辞劳苦?
(为了实现“兼爱”、“非攻”的思想)
解释“兼爱”、“非攻”
(6)文中哪句话揭示了事件的结果?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7)请以“这篇课文叙述了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________”概括课文的内容。
如:这篇课文叙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机智、勇敢和善辩。
集体朗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和思路,体会对话的语气、语意。
三、布置作业
反复阅读课文,思考墨子是怎样一步步地阻楚攻宋的?并仔细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一)学习课文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
课文叙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思考:如果你是墨子的话,你想怎样劝阻?(如果你遇到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无缘无故地欺负一个弱小者时,你想怎样处理?)
(1)速读课文,概括出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
(2)师生讨论,明确: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输理屈词穷;
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屈词穷;
第三回合是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二)分析第一回合
(1)墨子为何先劝公输盘?
(2)墨子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
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①当墨子请公输杀人时,公输作何表示?(“不说”)
②墨子进一步说可以“献金”,采用激将法,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公输盘果然中计。)
③墨子怎样给予致命一击的?
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驳斥了他的所谓的“义”。
首先义正辞严地指出‘宋何罪之有”,而后指责攻宋的不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同时批评攻宋的不仁,因为宋本无罪。
得出结论:公输盘的“义”是“不杀少而杀众”,是更大的不义。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是在指责公输盘的不义吗?(不是,是为了防止公输盘以种种理由搪塞推托责任。)
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
语文的教案 篇21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例文,知道写参观或游记一要按照顺序,二要抓住重点写出特色,三要写出自己的感想。
2、学习例文的写法,自定题目,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习作准备
在本次习作之前,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名人游记,并从内容和思路上做适当的记录和摘抄。
阅读要求:
1、把你觉得作家描写最传神、最细致的部分反复朗读,并摘抄。
2、选择其中的两篇,就文章的思路做一个提纲式的记录。
二、赏析部分作品
1、同学们,我们最近一段时间与阅读了不少的名人游记,有哪些收获呀?
2、请同学们从自己所读的作品中选择一篇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1) 在小组里交流。
(2) 大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点拨。
3、师生共同阅读习作例文。
提供学生思考的问题:
(1)、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展开描写的?号称“中华一绝”的龟山汉墓,就开凿在这只“大乌龟”的肚子里。
(2)、读了文章,你感觉到了“绝”么?为什么?
(3)、小作者重点写了哪些部分?文章是怎样抓住一个“绝”字来介绍和描写的呢?
三、指导练笔
1、同学们,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请学习例文的写法,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老师相信在我们如此丰富的积累的基础上,同学们的习作也一定是精彩纷呈的。
2、指导学生写提纲。
提纲要求:
(1)列出写作的顺序。
(2)在提纲中反映出重点部分
(3 )一些精彩语言。
3、交流习作提纲。
4、学生练习写作
第二课时
学生课堂进行习作,教师相机点评。
语文的教案 篇2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按照正确笔顺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
3、感悟周总理对少年儿童的关爱,体会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是重点,感悟课文是难点。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周总理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周总理的课文,板书“关怀”。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反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2、再度课文,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读课文,全班参与评议。
(三)学习生字
1、组自主识字。
2、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怎样记住的。教师巡视。
3、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认读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怀周恩察握镜段;朗聚神灿烂幸福。
“恩段神灿烂”的韵母是前鼻音,“镜朗幸”的韵母是后鼻音,“周察神”的声母是翘舌音,指导学生把这些生字读准确。
4、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启发学生多动脑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①熟字加偏旁认记:怀恩握灿烂。
②熟字去掉学过的偏旁认记:察。
③熟字换偏旁认记:神。
④编顺口溜或猜字谜的方式识记:
“竖撇横折钩,内藏土和口;翻开百家姓,这姓就是周。
“每一口人都有田,表示生活喜连连,家家户户过大年,把它倒贴门上边。
5、巩固识字。
①多种形式练读,反复与生字见面。
②小游戏,考考你。
③小组合作学习,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熟读课文
(四)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明之处。
2、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疑问,小组内汇报。
3、全班交流。
4、再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或上下文理解“视察、聚精会神”两个词语。
5、分小组朗读,理解感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周总理对少年儿童的关怀,指导读出对周总理的热爱、怀念之情。
(五)拓展活动
讲关于周恩来的故事。
(六)作业
通过阅读课外书、向别人请教等途径,搜集关于周恩来的事迹。
(七)教后反思
【语文的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19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3-02
语文树教案12-06
语文优秀教案12-19
语文《颐和园》教案02-24
语文《赶海》教案03-02
语文《社戏》教案03-03
语文《跳水》教案03-02
语文《比尾巴》教案02-21
语文海的教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