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班语言故事猴子学样教案(通用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语言故事猴子学样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语言故事猴子学样教案 1
一、活动目标
在自主探索乐器音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节奏,用各种乐器表现故事猴子学样。
二、活动准备
1.了解故事“猴子学样”
2.猴子学样的PPT及相应的图画四幅。
3、乐器若干。
二、活动过程
(一)故事回忆
1.出示PPT回忆故事名称及主要情节
T:这是什么故事?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T:故事里有谁?在干什么?
T:后来发生了什么?
T:最后老爷爷想了什么办法取回草帽?
(二)乐器配音
1.布置小任务
T:今天我们来做小小配音师,为猴子学样的四幅图配音。(出示乐器,说说乐器的名称。)
2.集体讨论
T:故事里的小猴是怎样的?选什么乐器? (引导幼儿用串铃等轻巧的乐器表现调皮灵活的小猴形象
T:小猴走路又是怎样的? (引导幼儿创编比较活泼的节奏型。)
T:老爷爷走路又有什么特点?用什么乐器? (引导幼儿用木鱼等乐器,稳重的节奏表现老爷爷走路。)
T:老爷爷从远处走来或走向远处时会有变化吗?有怎么样的变化? (引导幼儿运用渐强或减弱与力度来表现。)
3.分组表现
T:现在让我们分成四组,和朋友们一起商量画面上有谁?发生了什么事?用什么乐器和什么节奏配音?一边说故事一边用乐器配音。
(每组负责一幅图画,让幼儿合作边讲故事边演奏,开始时语言部分可以重于演奏,等幼儿熟悉操作后,逐渐过渡到少用语言或直接用乐器将图片情节表现。)
4.集体分享
T:让我们用乐器讲讲“猴子学样”的.故事。(老师可作为总的解说,将四组幼儿的作品串联起来。)
操作提示
活动重点是帮助幼儿解决用合适的乐器和节奏表现猴子学老爷爷各种动作的过程。在活动中老师的任务是让幼儿大胆尝试,鼓励人人参与,老师则仔细观察,耐心倾听每个幼儿的音乐想象,引发幼儿间的互动分享,使每个孩子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老师在电影配音的关键提问处要引导幼儿探索,例如:猴子学样时老爷爷用什么节奏,小猴用什么节奏;老爷爷搔搔头时用什么节奏滑稽地表现等。老师给了幼儿探索的任务后,尽可能地让他们按自己的条件、方式、意愿去做,这样才能发挥想象和独创性。重视做的本身,重视幼儿间的合作,不过于注重配音的结果,而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一步步引导幼儿进行电影配音的操作。
游戏可不断延续进行,此活动可以延伸到表演区中进行,还可以引导幼儿在美工区中制作相关的道具材料,以丰富表演。幼儿通过改变所选择的情节、改变创编的节奏等,将同一个故事表现出不同的效果,使同一个故事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中班语言故事猴子学样教案 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图意,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角感觉。
2、了解猴子爱模仿的特点。
3、能对猴子、老公公的动作各表情进行故事表演,激发表演兴趣,担高表演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四幅。
故事表演用的道具:草帽若干、扁担一根、树、猴子的面具。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出示猴子),它是谁?有一群猴子在树上玩,它们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来看一下。
2.出示图一你看到什么?
老公公挑了一担帽子到城里去卖,走累了,坐在大树底下睡觉,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图二猴子在树上又叫又跳,老公公怎么了?
急得怎么样?
猴子在干什么?
老公公怎么说?
猴子有没有把帽子还给老公公?
4.出示图三老公公急得怎么样?猴子看见了怎么做?
猴子为什么看见老公公这样做它也这样做?
老公公开始想办法,结果拿到了帽子,老公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5.出示图四老公公想出什么办法?
6.教师完整讲述图意一7.这个故事还没题目,请幼儿取个题目8.表演故事二遍
(1)现在你们来扮猴子,老公公来扮演这个故事。
(2)这个故事小朋友都很喜欢,下课后,还要表演的继续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中班语言故事猴子学样教案 3
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故事感受乐曲其中的开心,滑稽。
2.感受音乐三段体的结构及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
3.积极参与游戏,大胆创编动作表现,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猴子学样》的故事图片,金蛇狂舞音乐
2.经验准备:了解猴子的一些习性。如猴子模仿技巧。
活动建议: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请幼儿看完图片完整欣赏一遍故事。通过故事感受其中的开心、滑稽。
引导语:今天啊我还带来了一首歌,也讲了这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猴子学样》。
二、幼儿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结构
1.完整欣赏音乐,幼儿感受乐曲。
提问:音乐听完了,你们觉得这段音乐哪里像猴子学样?
总结:听了这段音乐,这段音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有一部分像老爷爷上山,有一部分像老爷爷和猴子互相逗来逗去,还有一部分是老爷爷下山,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
2.再次欣赏音乐,提醒幼儿要认真听。
提问:谁来告诉我哪一部分肯定是老爷爷和小猴互相学样?请幼儿回答后总结:中间一部分是他们互相学样。
3.游戏熟悉音乐。
引导语:我们已经知道前面是上山,中间是学样,后面是下山,上山和下山是老爷爷的事,我来当老爷爷,你们当小猴,在中间出来跟我学样,但是老爷爷会做许多动作,你们能学出来吗?引导语:现在我们看着图来玩个游戏,老爷爷做动作小猴不做,老爷爷做什么动作,小猴学做什么动作。
请幼儿想一个动作,教师边讲边做老爷爷,幼儿做小猴,尝试合作试一试学样,游戏后评价。(动作和故事中相互逗的.动作相吻合,如抓头耸肩等)
三、尝试听音乐游戏
1.提醒幼儿音乐有些快,要仔细听。
(1)师做老爷做抓头的动作,听音乐游戏。
(2)想一想,除了抓头的动作还有什么动作?老师带领幼儿练习,进行游戏。
2.分段游戏
给幼儿分组,男孩推选一位老爷爷,跟着音乐依次学样,强调听音乐按节拍游戏,老爷爷做时,小猴不做。
幼儿游戏后评价。
3.老师做老爷爷带领幼儿再次边唱边做动作,最后做一个扔帽子的动作,幼儿做小猴也把帽子扔在地上。
4.引导幼儿随音乐完整游戏。
(1)幼儿随音乐完整游戏,在中间老爷爷做出许多动作,猴子学样。
老爷爷用了一招,最后转呀转呀把小猴转晕了。
5.请一名幼儿做老爷爷,老师引导,听音乐现来一次,到第二段音乐结束时,提示转呀转,把小猴全转晕倒了。老爷爷拾帽子,随音乐下山。
游戏后评价幼儿表现。提醒幼儿回去后请更多的小伙伴游戏,活动结束。
四、幼儿完整随乐游戏
1.教师扮演张老汉,幼儿扮演猴子,随音乐游戏
2.男女孩分组游戏。
五、结束延伸
音乐投放音乐区,户外活动时也可游戏。
中班语言故事猴子学样教案 4
一、活动目标
1、能有序细致的观察画面并用清楚连贯的完整表述画面的发展过程。
2、感受画面角色的情景学习词汇又叫又跳、抓耳挠腮。
3、逐步养成认真倾听的的习惯并敢于在集体场合自然大方的讲话。
二、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猴子学样》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讲述对象并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
1、看一看,讲一讲
师:今天老师让小朋友们猜一个谜语,打一动物;“身体瘦瘦脸象人,耳朵眼睛特灵敏,爱把桃子当点心,尾巴翘在身后面”。小朋友真聪明,正是猴子。今天老师就带来一个关于猴子的有趣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看一看是什么故事,发生了什么事情?
(1)出示图片一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图画上有谁?老爷爷要去干什么?后来,老爷爷怎么了?他睡觉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谁来把这一段完整地讲一讲。
(2)出示图片二、三
师;猜一猜接下来老爷和猴子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老爷爷醒来发现什么?猴子在树上干什么?老爷爷的心情怎么样?(着急)他着急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呢?你来学一学。喔,不错他嘴里还会说什么呢?
那图片三里面的老爷这时抬头一看,发现帽子都在猴子那,这时候心情怎么样?猴在干什么?在这幅图上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呢?(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谁来把这两张图片完整的讲一遍。
学习词语:抓耳挠腮。
学习词语: 又叫又跳。
(3)出示图四:
师;你们看老爷爷也想出了好办法,看看和你们的一样吗?老爷爷有没有成功?看看老爷爷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请二三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大声地讲述。
2、自由讨论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分别说了这四张图片的内容,大家是不是觉得有趣很好玩呀。那我们一起再把这个故事完整的看一遍吧。大家可以一边看一边有顺序有重点的讲述给你旁边的小伙伴听。要注意情节的来龙去脉和时间地点。
要求:学会注意倾听对方在讲什么,讲的好不好,为什么?善于捕捉其闪光点。
教学难点:注意倾听幼儿讲述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幼儿紧紧围绕“卖帽人如何智取帽子”这一情节进行讲述。
(二) 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幼儿示范讲述:
师;刚才老师听到我们班的有一位小朋友讲的特别好。现在我们请她再说一遍好不好。大家要仔细倾听,看她是如何讲述这件事情。(幼儿完整示范完毕。教师指导全班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第一她先说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接着是猴子和老爷爷的之间的发生的经过、最后讲老爷爷发现了猴子爱学样的特点想出了一个办法收回草帽的结果。整个过程很完整。
第二呀她还用上了今天新学的词汇抓耳挠腮、又叫又跳。 第三呢她在讲的时候表情很丰富,声音响亮,而且自然大方。 听了她的讲述后,小朋友现在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了吗。
(三) 应用新的讲述经验
个别讲述: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图片2-3的情节,等会儿老师要请2个小朋友来说一说。
可以学着刚才那位小朋友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讲的时候要自然大方注意;
1.老爷爷醒来发现什么?猴子在树上干什么?老爷爷的心情怎么样?(很着急)
2. 老爷爷接着做什么举动?小猴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是怎么样?
要求;一定要完整讲述重点突出故事里的人物。要按照事情的时间、经过、结果的先后顺序并有感情变化的讲述。如果能加上今天新学的词汇那就更好了。
(四) 巩固迁移所获得的讲述经验
1、创编故事情节
(1)引导幼儿思考,师;小朋友们你们说刚才老爷爷的做法聪明吗。如果你是卖帽子的老爷爷,你还会用什么方法收回帽子呢
(幼儿分组进行讲述,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第4幢画面,能帮老爷爷想出不同的方法来。)
(2)请部份讲述故事,提醒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
2、表演故事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表演游戏。内容是;大家可以自由创编故事的情节和结果。但是一定要围绕主题来进行想象并按照顺序有条理的来表演对话。
规则:分4组,进行讲述比赛。看谁能够自然大方的讲出故事而且说的又有趣又完整。
(五)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讲了故事,编了故事还表演了故事,大家觉得开心吗。回家后可以把这个故事说给你的朋友或家人听一听,懂得遇事情要沉着冷静思考的道理。
中班语言故事猴子学样教案 5
活动目标:
1、能按图片内容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并大胆想象故事的发展过程。
2、合理有序地组织语言,并讲出故事的发展过程。
3、学习掌握猴子的基本动作,喜欢模仿猴子表演,感受表演的乐趣。
4、认真倾听音乐,能随音乐变化进行表演,与同伴友好合作,在舞蹈中能用表情,眼神与同伴交流。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老爷爷,猴子头饰若干,音乐磁带,贴绒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图1、图2、图3,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图片,提问:
(1)老爷爷去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2)老爷爷怎么说,怎么做的,小猴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2、引导幼儿思考,“老爷爷真着急,帽子被猴子拿走了,你能不能帮老爷爷 想个办法。
3、选择幼儿办法中一种进行完整地讲述。
4、(1)幼儿分组进行讲述,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第4幢画面,能帮老爷爷想出不同的方法来
(2)请部份讲述故事,提醒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
5、活动结束,教师讲评,表扬大胆讲述大胆想象的`幼儿。
活动延伸:
舞蹈:“猴子学样舞”
指导要点:
1、教师结合前一节活动的故事,与一位一起表演,猴子学样舞。
2、(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提问:这首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2)幼儿跟着音乐拍手练习“猴子学样提醒幼儿认真倾听音乐。
3、(1)幼儿学习猴子的动作,鼓励幼儿大胆模仿。
(2)老师作老爷爷,小朋友作小猴子,幼儿集体表演,猴子学样舞
(3)幼儿分组表演,提醒幼儿表演前商讨好谁当老爷爷,谁当小猴子
(4)幼儿戴上头饰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模仿猴子的动作
4、(1)活动结束,教师评价,表扬认真表演合作的幼儿
(2)讨论:这个舞蹈还可以怎样表演,更有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效果很好,从幼儿完成目标的情况来看,我觉得PPT的教学效果很好,它直观形象地表现出猴子模仿老爷爷的动态,幼儿很感兴趣。不足之处就是幼儿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够准确,老师指挥的较多。我决定把教具投放到表演区,为幼儿播放故事的磁带,让幼儿重复表演,完全掌握故事。
中班语言故事猴子学样教案 6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讲述活动,感受讲述和表演的乐趣。
2、知道遇事要冷静,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
3、尝试表演并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猴子学样》的课件、扁担一根、草帽4顶,大树一棵、大积木3块、话筒模型若干。
【活动重点】
通过观看动画、图片、表演引导幼儿大胆完整讲述。
【活动难点】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想出帮老爷爷要回草帽的不同方法。
【活动过程】
1、观看无声动画前半部分,激发幼儿兴趣
(1)看完后请幼儿自由讲述:小朋友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小朋友能不能帮助老爷爷想个办法,帮老爷爷把草帽要回来?启发幼儿想象,自由讲述。
2、观看动画的后半部分,初步感受故事内容。
3、看图片,指导幼儿分段讲述故事。
(1)图一,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仔细来看第一幅图。
请幼儿讲述。小结:他讲出了……,如果把……也讲出来,我们听的就更明白了。谁再来试试。
(2)图二,请幼儿完整讲述这幅图的内容。
提示:
(1)老爷爷为什么要睡在这儿?指导幼儿使用词语“不知不觉”、“轻轻地”。
(2)猴子们在树上是什么样子?(跳来跳去,又是叫又是笑)
(3)图三,看图学老爷爷的语言和动作。
问题:A、老爷爷被吵醒后,看到草帽没有了,是怎么做的?(东瞧瞧,西找找)
B、老爷爷发现草帽是猴子拿走了,会怎么说?可是猴子不肯把草帽还给他,老爷爷更着急了,他会怎么说?怎样做?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老爷爷的'样子。
(4)图四,老爷爷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4、教师配图片生动讲述故事,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
(1)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猴子?老爷爷是一位怎么样的人呢?
(2)教育幼儿学会思考问题,遇事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5、部分幼儿表演故事,其他幼儿尝试讲述
(1)选一名幼儿扮演老爷爷,三名幼儿扮猴子,共同表演故事,教师带领其他幼儿尝试讲述故事。
(2)教师扮演老爷爷,带领3名幼儿扮演猴子进行表演,请其他幼儿独立尝试根据表演讲述故事。
【延伸活动】
请幼儿将想出的各种办法创编到故事中并表演出来。
中班语言故事猴子学样教案 7
【设计意图】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天生就喜欢各种小动物,渴望与他们亲近、游戏。我正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确定了本次活动,幼儿在妙趣横生的游戏中,了解猴子爱模仿的特点,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
【活动目标】
1、能感受故事中猴子、老爷爷滑稽动作及表情,并能够大胆用语言表达。
2、能表演故事中夸张、幽默的动作。
3、学会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1)《猴子学样》的课件、挂图,《猴耍》《猴子学样》的音乐
(2)故事表演用的道具:四棵大树,扁担四根,草帽、猴子面具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感受故事中猴子、老爷爷滑稽动作及表情,并能够大胆用语言表达。
难点:能表演故事中夸张、幽默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猴耍”音乐导入活动。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边讲故事边提问
第一次中断提问:“故事中都有谁?猴子又惹什么事了?老爷爷的帽子被抢走了,你们猜他会怎么办?”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第二次中断提问:“老爷爷要回帽子了吗?他是怎么要的`?猴子是什么反应?你能帮老爷爷想个办法吗?”重点引导幼儿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2、观看课件:故事“猴子学样”
重点让幼儿感受故事中猴子、老爷爷滑稽动作及表情,并请幼儿大胆表现,学一学猴子、老爷爷的滑稽动作及表情。
3、逐幅出示挂图,重点让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述,并表演。
4、幼儿之间合作表演故事
幼儿自由结伴分组,教师讲述故事,请幼儿表演。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表扬敢于表演的幼儿,并鼓励胆小幼儿要大胆表演。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投放道具,继续进行“猴子学样”的表演。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效果很好,从幼儿完成目标的情况来看,我觉得PPT的教学效果很好,它直观形象地表现出猴子模仿老爷爷的动态,幼儿很感兴趣。不足之处就是幼儿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够准确,老师指挥的较多。我决定把教具投放到表演区,为幼儿播放故事的磁带,让幼儿重复表演,完全掌握故事。
中班语言故事猴子学样教案 8
设计思路:
小猴子活泼又聪明,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之一,特别是孙悟空的动画形象,每个孩子都再熟悉不过了。故事“猴子学样”故事情节风趣幽默,故事围绕着小猴子学老爷爷戴草帽—讨草帽—丢草帽,让幼儿在妙趣横生的故事情景中,了解猴子调皮爱模仿的特点。
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回忆交流,使幼儿初步了解小猴子的一些特点;第二环节在仔细观察图片的基础上,鼓励幼儿乐意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第三环节通过看样学样,使幼儿在游戏情景中进一步体验猴子爱学样的特点。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图意,乐意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
2.在故事的情景中感受猴子爱模仿的特点。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了解小猴子的一些特点
1.出示图一,这是谁?(小猴子)你们喜欢猴子吗?为什么?请幼儿模仿一下小猴子。
2.小猴子真有趣!今天故事里的小猴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观察图片——乐意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
1.出示图二,幼儿观察
老爷爷的篮子里放着些什么?猜一猜老爷爷要去干什么?
2.出示图三,幼儿观察
老爷爷怎么了?他睡觉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老师把图二和图三的内容连起来讲一遍。
3.出示图四,幼儿观察
老爷爷醒来发现什么?小猴子是怎么会戴上老爷爷的帽子的?
老爷爷会怎么样?猴子又会怎么样呢?
4.出示图五,幼儿观察
老爷爷在干什么?小猴又在干什么?(学习词语:抓耳挠腮)
在这幅图上你能不能发现什么秘密?(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请一幼儿扮演老爷爷,其余幼儿扮演小猴,进行表演。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老爷爷把帽子拿回来吗?(幼儿自由想办法)
5.出示图六,幼儿观察
老爷爷想了什么办法拿还帽子的?你想的办法和老爷爷一样吗?
6.完整欣赏故事
这个有趣的故事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猴子学样”,我们一起来听一遍吧!
7.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引导幼儿学习老爷爷,碰到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看样学样——在游戏情景中体验猴子爱学样的特点
1.教师扮演老爷爷,幼儿扮演猴子,随着“老爷爷”做动作。玩玩猴子学样的游戏。(教师可变化不同的动作让幼儿模仿,如果幼儿在第二环节中有出现不同的动作,也可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老爷爷)
2.“老爷爷”改变动作时,“猴子”必须迅速跟着改变动作。
中班语言故事猴子学样教案 9
活动目标
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欢乐的情绪,乐意模仿和创编猴子跳舞的动作,激发幼儿玩音乐游戏"猴子学样"的兴趣。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听过猴子学样的故事、看过猴子学样的动画片,会模仿猴子的动作并能给相关动作命名如:猴子摘香蕉、猴子回头看、猴子饶痒痒等
材料准备:《恰恰恰》音乐、事先画好的猴子学样舞谱、两顶帽子。
活动过程
一、说说做做-调皮的猴子
简单回忆故事"猴子学样"
师:你见过猴子吗?猴子是怎样?(幼儿自由回答:调皮、可爱,并请幼儿模仿猴子的动作。)
幼儿自由讲述猴子活泼调皮并做做相应的动作。
二、编编跳跳-猴子的舞蹈
1、欣赏猴王的表演
师:听过猴子学样的故事吗?小猴子特别喜欢学样,今天猴王学了个舞蹈请你们来看看有些什么有趣的动作?
2、说说、学学猴王跳舞的有趣动作。
师:刚才你们看到猴王表演了哪些有趣的动作?(幼儿个别讲述并跳跳猴王的'舞)
3、幼儿集体跳跳猴王的舞蹈
师:刚才小朋友学的可真像,我们一起来和猴王跳跳猴子的舞吧!
4、看舞谱跳猴子舞
(1)教师出示"猴子学样"舞谱(根据音乐、动作画的舞谱)
(2)幼儿讲述自己对舞谱的理解,并看着做做单一的动作
(3)教师点谱提示,幼儿集体看舞谱跳跳猴子舞。
5、大家一起编编"猴子的舞蹈"
6、游戏
一个帽子:大家围成一个圈,用一个帽子来传递,一边传递一边说:"朋友你好,帽子真好看(耸耸肩),唱到"哎呀呀"的时候帽子就可以戴在哪个小朋友的头上,他就会成为猴王,可以到中间来跳舞。
中班语言故事猴子学样教案 1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故事内容,认识“模仿”行为,知道猴子通过模仿学会了人类的行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演等方式参与故事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观察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懂得模仿可以学习新事物,但也要学会分辨是非,不盲目模仿。
【教学准备】:
1. 教具:《猴子学样》故事绘本、故事音频、猴子玩偶、故事角色头饰。
2. 材料:相关生活物品(如帽子、眼镜、手杖等)模拟故事中的道具。
3. 环境:创设温馨、轻松的故事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教师出示猴子玩偶,以小猴子的口吻向孩子们打招呼,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2.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猴子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吗?”引导幼儿初步讨论猴子善于模仿的特点。
二、讲述故事
1. 展示故事绘本或播放故事音频,教师生动地讲述《猴子学样》的故事。故事大致内容如下:
一只好奇的小猴子在森林里看到一位老爷爷戴着帽子、拿着手杖、戴着眼镜走路。小猴子觉得有趣,便开始模仿老爷爷的一举一动。它的模仿行为引来其他猴子效仿,整个猴群都变成了“小老头”。老爷爷发现后,摘下帽子、眼镜,扔掉手杖,做起了各种有趣的`动作。猴子们见状,也纷纷模仿,玩得不亦乐乎。
2. 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理解故事内容。
三、互动讨论
1. 提问引导:
(1) “故事里的小猴子模仿了老爷爷的哪些动作?”
(2) “小猴子为什么要模仿老爷爷呢?”(引导幼儿理解模仿是学习的一种方式)
2. 分组讨论:“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或自己模仿过别人的行为?模仿带来了什么结果?”鼓励幼儿分享个人经验,理解模仿的双面性。
四、角色扮演
1. 分发故事角色头饰,邀请幼儿扮演小猴子、老爷爷和其他猴子,再现故事中的场景。
2.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通过动作、表情和简单对话进行表演,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同时锻炼语言表达与表演能力。
五、总结延伸
1. 教师总结:“今天的故事告诉我们,模仿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但我们要学会分辨模仿的内容是否正确、合适,不能盲目模仿。”
2. 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并尝试模仿有益的行为,如父母整理玩具、洗手刷牙等,并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模仿经历。
【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活动效果,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馈,以便调整后续的教学策略。
【中班语言故事猴子学样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猴子学样》教案11-26
中班语言猴子学样教案06-15
中班语言《猴子学样》教案(精选12篇)03-19
中班猴子学样教案02-02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猴子学样12-01
小班语言《猴子学样》教案附反思04-06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猴子学样02-06
《猴子爱模仿》中班语言教案11-26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