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热】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音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增加对中国传统儿歌的了解。
2体验想象的乐趣,尝试创造性地表现大头在雨中的快乐心情。
3感受歌曲的幽默和风趣,体验歌曲主人公的乐观生活态度。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活动导人:幼儿围坐成半圆,老师以节奏游戏导人,分别用广东话、普通话交替问候,让幼儿在相互问候的游戏中感受歌曲三拍子节奏。 (教师轻声哼唱歌曲旋律,并配以简单有趣的手指游戏,其价值有二:一是吸引孩子进入聆听和专注的状态,为建立清晰的听觉表象做好准备;二是通过有节奏的互动问好,拉近师幼情感距离,为练习三拍子节奏做好铺垫,这是一个互动积累,节奏前置的环节。)
2创设情境: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讲述故事“下雨的时候”边绘画,引起幼儿对“大头”的兴趣。
(在舒缓的钢琴伴奏下,教师以自然的,像妈妈一样的口吻带出了音乐情境申的故事,起到了以情动人,引人入胜的课堂效果。紧接着,老师用像声词“嘟”哼唱旋律,并用简单的美术线条勾勒出音乐情境中的主人公:幽默可爱的大头娃娃,自然而不着痕迹地帮助幼儿进入歌曲,创设了音画结合的课堂效果。)
3感受歌曲
(1)第一二次感受歌曲。故事讲到结尾将歌曲带入,幼儿聆听老师完整演唱歌曲。
师:这个大头可真有意思,不怕雨淋。“我”也想来当大头(伸出大拇指)。
(2)第二次感受歌曲。借助手指游戏(小幅度手指动作)帮助幼儿感受歌曲。
师:刚才大头都唱了些什么?
幼: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下雨能洗澡!……
(幼儿回答后老师用歌声及动作回应,引导其他幼儿一同模仿,帮助理解歌词。)
(3)第三次感受歌曲。师幼一边玩手指游戏一边倾听老师歌声进一步理解歌曲。
师:我的“大头”在这,把你的“大头”也拿出来。
(4)第四次感受歌曲。利用桔子道具引导幼儿跟唱歌曲。
师:你的头大,我的头更大。(伸出戴有桔子的大拇指)
在“大头”唱歌过程中,老师用动作引导幼儿:一起来!
(①简单装备,化繁为简。简单的“大拇指”,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成了大头娃娃:老师的手掌和大拇指连接变成了雨伞……跟随歌曲旋律进行的手指游戏吸引着孩子的眼球,激荡和点燃了孩子无穷的想象,简单的装备创造了快乐歌唱的价值。②逐层递进,练习积累。从大拇指大头转换到桔子大头,从个体手的动作过渡到操作桔子教具,从徒手练习过渡到配乐操作,从慢节奏到快节奏……是一个逐层递进,练习积累的过程。)
4学唱歌曲
(1)师幼操作“大头”指偶学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歌曲韵律和内容。
师:刚才小朋友说“老师你有‘大头’,我们也想有个‘大头”’,别着急,看看这是什么?
幼:橡皮泥。
师:我们用橡皮泥做个大头吧!师幼用团的方式制作橡皮泥“大头”,注意跟随韵律节奏进行。
(2)教师借助橡皮泥“大头”与幼儿一起游戏歌唱。
师:我们都有了“大头”,看看谁的“大头”最会唱歌。
(①播种“想象”的种子。橡皮泥大头的引入,满足了孩子探求、想动的'欲望,并进一步启迪了孩子的迁移能力:原来橡皮泥也可以当大头呀!②变化带来热情。变则通,不停变换的游戏情境无疑能够保持孩子学习参与的热情,并有效促进歌曲听觉表象的形成。)
5表现歌曲
情境:雷声响起,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大头娃娃们,一起去雨里玩玩吧……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1-2次。(教师带领)
(2)幼儿熟悉动作和韵律后,空间位置可以比较自由和开放,可以跟随琴声自由表达。
(教师给予动作提示)
尾声:天晴了,大头玩累了,跟着妈妈回家了……
(①自由表达,释放情感。自由放松的身体表达环节,让幼儿从小的手指游戏过渡到大的身体韵律,是一个节奏积累到韵律和谐的过程。孩子可以轻松跟随歌曲表达情感,既释放了学习过程中的疲倦,又体验了收获的快乐。②榜样示范,秩序学习。带头人教学策略的引入,避免了孩子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迷茫和混乱,有效将孩子的想象内容整合和再现,保障了学习的秩序。)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质朴、自然的课例,相信每位老师看完后都能够效仿和尝试。活动中不需要精美的教具准备,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一个桔子,一根粉笔,一块橡皮泥。一种妈妈的心态,就能把孩子带入想象和愉悦的音乐境界,我想,回到“简单”,应该是童谣传承的最佳方式之一吧!)
大班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 通过律动游戏,让幼儿探索和发掘身体造型、动作的可能性。
2、 让幼儿在即兴创作中培养幼儿稳定的节奏感觉。
3、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音乐、幼儿已经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1、 开火车进场,围圆坐下。
师:快乐小火车出发喽。
2、 复习歌曲:火车司机
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师:火车到站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小司机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怎么样?
教师起音。
3、 听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风格。
教师唱前面的部分。
师:我这里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你们想不想听一下?
幼儿欣赏乐曲。
师:这是一首英文歌曲,说的就是火车司机的故事,也就是我教你们唱的那首歌。
4、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并几名幼儿配合示范。
师:今天,我们要来玩个游戏,怎么玩呢?我要请几个小朋友配合一下。
请几名幼儿到前面,教师指导他们示范。
提问:你们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师幼共同评价。
5、 请几名幼儿来示范。
师:刚才看明白了没有?那我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试一下。
6、 幼儿自由组合,进行练习。
7、 听音乐,完整练习。
引导幼儿根据节奏进行。
指出不足。
8、 组成新的火车再次练习。
大班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颠倒歌》,唱准休止符。
2、通过理解歌词内容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幽默风趣。
3、体验合作演唱歌曲时,让别人开心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课件、音乐
经验准备:对“颠倒”一词有初步概念。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的方式导入活动
师:树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每天都愉快的生活着,可是有一天,一个小仙女来到了树林里,她对手里的魔法棒说:魔法魔法变变变,你们瞧树林怎么了?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叫“颠倒”。小动物们的生活受到小仙女魔法的影响,颠倒了。想不想知道发生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里面是怎么说的?
二、出示图片、学唱歌曲第一段
1教师唱第一段,引导幼儿熟悉歌词。
师:你听到歌里面说了什么好听的话?
a幼儿说到一句话,出示相应的图片。
b没说出来,教师再念一次。
师: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看着图片,我们一起来用好听的话说一说这些颠倒有趣的事情。(2遍)重点学念前两句(个别、集体)
2幼儿看图片学唱第一段
师:请你们听好音乐,听听老师在唱到哪几个地方的时候停顿了一下。
a我们把这两个空拍的地方唱准了来试一试,(1遍)
b没唱准,再来一次(2遍)
师:老师觉得你们的声音有点轻,就像大狮子害怕那个小老鼠,有点胆小。听好音乐再来一次,这一次要把声音唱出来哦!(3遍)
师:这一次都像大王了,声音很响亮。
师:这上面发生了哪两件颠倒的事情?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用开心的声音唱一唱(4遍)
三、出示图片、学唱歌曲第二段
1出示小鱼、小鸟图,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小鱼和小鸟之间会发生什么颠倒的事情呢?
教师小结:小鱼会在蓝天里飞,小鸟会在大海里游,我们用两句好听的话说叫“小小鱼儿飞呀飞在蓝天里,小鸟儿游呀游在大海里”
师:请小朋友来说说这两句好听的话。(两句分开学念,个别到集体)
师:除了小小鱼儿和小鸟儿还有谁来了呢?
师:公鸡和母鸡会发生什么颠倒的事情?
教师小结:公鸡会生蛋,母鸡喔喔啼。我们把之前学的.好听的话连起来一起说一说,最后不要忘记还有“事情全颠倒,哈哈你说多可笑”(2遍)
2学唱歌曲第二段
师:老师把这些好听的话编成了一段歌,想不想听一听?这次老师有一个要求,听听看在哪几个地方停顿了。(范唱)
A唱准了来一次
B没唱准来一次
师:哈哈事情全颠倒,你们觉得可不可笑,开心的语气唱一遍(3遍)
3藏图片游戏
师:图片宝宝们都藏起来了,它说了要是你们能唱对,它们就出来了,有木有信心把他们唱出来?既然这样那赶紧的,听音乐唱一唱(4遍)
四、多种方式完整学唱歌曲
师:把刚才我们学的两段连在一起会不会唱呢?想不想来挑战一下?完整的唱一遍。
师:图片又藏起来了,这一次难度加大了,你们有么有信心把歌唱对?还等什么赶紧的来唱一唱。
师:我们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演。边唱边做动作。
师:我们来玩接唱的游戏。(5遍)
A师幼接唱
B分组接唱
五、延伸:创编歌曲
出示小狗小猫小乌龟小兔子的图片
师:回去之后想一想这些小动物又会发生哪些颠倒的事情,明天来告诉老师。
大班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幼儿自己创编动作。
3.学会对家人的感恩。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对他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把握音乐的节奏型。
活动准备
1.图片若干
2.VCD
3.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复习儿歌《小树叶》。
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上次我们观看的动画片《猫和老鼠》里面老鼠在什么上面呼呼大睡做着甜甜的美梦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来认识认识这个东西吧。”
二.基本环节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摇篮》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播放音乐)
师:“小朋友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名字叫什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呢?请你们说一说。那么好听的歌我们再来听一遍吧,不过这次我们要带着问题来听了,听一听这首歌里面唱的都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再次播放歌曲)。
师:“小朋友谁能说一说刚才歌曲里面都唱的什么?非常的棒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刚才听到的,有蓝天、大海、星星、...那老师还听到了,白云、浪花、小鱼、摇篮、咦?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幼儿回答)你们是这样理解的,老师告诉小朋友摇篮是一种可摇动的婴儿卧具,婴儿睡在上面非常的舒服。”
(3)出示第一段图片
师:“刚才歌曲里面唱的什么是摇篮呢?(蓝天是摇篮)摇着谁呢?(摇着星宝宝)什么轻轻飘呢?(白云轻轻飘)那白云轻轻飘得时候你们有什么感觉呢?(幼儿回答)谁睡着了?(星宝宝睡着了)”(教师边提问边出示图片,并加上动作)
(4)学习第一段歌曲
师:“这一段里呈现出来这么多好看的图片,下面我们用舒缓、优美的声音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老师幼儿一起唱)小朋友的声音这么好听,下面我们再来一遍。”(再次唱第一段)”
(5)出示第二段图片
师:“那刚才小朋友还听出谁是摇篮呢?(大海是摇篮)摇着谁呢?(摇着鱼宝宝)鱼宝宝是怎么有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什么轻轻飘呢(浪花轻轻飘)谁睡着了呢?鱼宝宝睡着了。”(教师边提问边出示图片,并加上动作)
(6)学习第二段歌曲
师:“我们一起在用优美的声音学习一下第二段吧。(老师幼儿一起唱)小朋友的声音这么好听,下面我们再来一遍”(再次唱第一段)
(7)两段合起来一起来一遍
三.结束环节
师:“我们一起来给这首好听的歌加上好看的动作吧。谁能做一做。(先幼儿进行创编)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好看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老师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幼儿跟学),然后跟音乐来一遍,下面小朋友我们一起邀请你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跳一遍吧。”(跟音乐再做一遍)
四.延伸环节
师:“小朋友你们小时候做过摇篮吗?那你们知道小时候都是谁为你们摇着摇篮入睡的?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为养育我们长大都非常的辛苦,我们要从小好好学习来回报他们,今天晚上我们回到家中为你的爸爸妈妈说一声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教学反思
备课时,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以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片段为切入点,导入环节师幼互动良好。
在活动基本环节中,就幼儿来言,基本上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老师起主导的作用。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了不同的问题,,但还是在幼儿自主去发现,去操作,去创造这一块儿做的欠佳,老师急于给予幼儿答案。
就老师而言,准备充分,切合主题,课堂氛围较为融洽。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幼儿能够循序渐进的进入角色。但在活动中,仍不乏许多正确的废话,急于给予幼儿答案,对于幼儿提出的一些问题,没有预想到,采取逃避的态度。
就整节课而言,突出重点的目标实现了,但没有突破难点。环节交代清楚,整节课下来还算流畅,但是话语较为啰嗦,不精练。对课堂的把握能力欠佳,还需多多努力。
听了听课老师的意见后,我觉得以后的课还需多多推敲,特别是要尽可能的能接住幼儿抛给我们的“球”,不要采取逃避,要正面回答,这才是“传到授业解惑也。”
大班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
2、幼儿尝试自编跳皮筋动作,提高动作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
3、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玩具小白兔
2、皮筋
3、音乐《兔子跳跳跳》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共同听音乐,表演各种动作。
(二)、用小白兔进行师生互动,引出新课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
客人,听!它在说什么呢?
出示小白兔:嗨!你们好,我是小白兔,我最喜欢跳跳跳,妈妈就给
我取了一个名字叫跳跳,你们喜欢我吗?
小白兔:我呀,不仅喜欢跳,还喜欢唱歌呢?
(三)、学唱歌曲
1、集体欣赏:我们来听听小白兔是怎样唱的?
幼儿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2、教师提问:小白兔唱的好吗?你听了有什么感觉?一只兔子在干什
么?两只兔子在干什么?三只兔子在干什么?四只兔子呢?
3、教师引导幼儿按音乐节奏朗诵歌词。
4、谁来给这首歌取个好听的名字?
5、现在我们跟着小白兔一起来唱这首歌吧!
(四)、想象创编跳皮筋游戏
1、小白兔喜欢一边唱歌一边跳皮筋,你们想跳吗?
2、创编:幼儿听音乐创编跳皮筋动作,教师进行引导,提示。
3、教师请表演得好的幼儿来展示,其余幼儿模仿表演。
(五)、分组玩跳皮筋的游戏
跳皮筋升级比赛。(皮筋越升越高,不断提高难度。)
现在我们要进行升级比赛了,看哪组小朋友跟着音乐的节奏跳得最
好。每次跳好之后往上升一级,比比谁能跳到最高的水平。
(六)、幼儿听音乐跳出活动室。
大班音乐教案6
设计思路:近阶段,我班正在进行迎新年的主题。主题开展到现在,孩子们对迎新年的形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孩子对放鞭炮、放焰火等一些本地常见的迎新活动的活动形式感兴趣。对于一些外地很流行的迎新年活动则比较陌生,如:舞龙、舞狮等。舞龙它本身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其独特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欢乐的情绪,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此我选择这个活动。本次活动是在倪xx、周xx老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想以此来丰富过新年的经验,并给予孩子表达快乐情绪的途径,同时通过活动发展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
活动目标:
1、同伴之间能动作协调地参与舞龙活动。
2、感受过新年的喜庆氛围和民间舞龙文化的艺术氛围。
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舞龙的录象。
2、师幼共同制作装饰龙活动。
过程:
一、回忆经验,激发孩子舞龙的兴趣。
1、回忆舞龙录象,说说人们是怎样舞龙的?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2、观看家长舞龙表演后提问: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这么开心?
3、引导幼儿听鼓声有节奏地小跑步走、停等各种动作,
二、幼儿舞龙,同伴之间能相互协调进行活动。
1、舞龙需要很多人,那舞龙时龙头要看谁的指挥?
2、师幼共同学习持龙珠指挥的动作,了解龙珠的动作与龙头动作的关系。
3、请爸爸妈妈当龙头,孩子跟随着龙头,龙身龙尾也跟随着龙头方向,龙头跟着戏龙人。(要求家长引导孩子在舞龙时的吆喝)
4、交换角色,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1)跟随戏龙人再次舞龙。请个别孩子当戏龙人。
(2)龙头跟着龙珠转,其他孩子跟着龙头动作要协调
三、结束:长龙拜年(三条龙变成一条长龙,给大家拜年!)
效果反思:本次活动是在倪xx老师的基础上加以改编,总的来说能参与的孩子积极性都很高。但是,由于为了家长资源而家长资源,导致这一堂课有点不禁人意。一、家长资源的利用沟通配合不够,使得活动气氛没有达到。
二、集中讲的太多,显得孩子充分活动时间少。
三、家长对我在活动中的过程了解不透彻,导致有的环节不需要家长的,而家长参与了,压抑了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
大班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增加对中国传统儿歌的了解。
2、体验想象的乐趣,尝试创造性地表现大头在雨中的快乐心情。
3、感受歌曲的幽默和风趣,体验歌曲主人公的乐观生活态度。
活动过程
1、活动导人:幼儿围坐成半圆,老师以节奏游戏导人,分别用广东话、普通话交替问候,让幼儿在相互问候的游戏中感受歌曲三拍子节奏。
(教师轻声哼唱歌曲旋律,并配以简单有趣的手指游戏,其价值有二:一是吸引孩子进入聆听和专注的状态,为建立清晰的听觉表象做好准备;二是通过有节奏的互动问好,拉近师幼情感距离,为练习三拍子节奏做好铺垫,这是一个互动积累,节奏前置的环节。)
2、创设情境: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讲述故事"下雨的时候"边绘画,引起幼儿对"大头"的兴趣。
(在舒缓的钢琴伴奏下,教师以自然的,像妈妈一样的口吻带出了音乐情境申的故事,起到了以情动人,引人入胜的课堂效果。紧接着,老师用像声词"嘟"哼唱旋律,并用简单的美术线条勾勒出音乐情境中的主人公:幽默可爱的大头娃娃,自然而不着痕迹地帮助幼儿进入歌曲,创设了音画结合的课堂效果。)
3、感受歌曲
(1)第一二次感受歌曲。故事讲到结尾将歌曲带入,幼儿聆听老师完整演唱歌曲。
师:这个大头可真有意思,不怕雨淋。"我"也想来当大头(伸出大拇指)。
(2)第二次感受歌曲。借助手指游戏(小幅度手指动作)帮助幼儿感受歌曲。
师:刚才大头都唱了些什么?
幼: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下雨能洗澡!……(幼儿回答后老师用歌声及动作回应,引导其他幼儿一同模仿,帮助理解歌词。)
(3)第三次感受歌曲。师幼一边玩手指游戏一边倾听老师歌声进一步理解歌曲。
师:我的"大头"在这,把你的"大头"也拿出来。
(4)第四次感受歌曲。利用桔子道具引导幼儿跟唱歌曲。
师:你的头大,我的头更大。(伸出戴有桔子的大拇指)在"大头"唱歌过程中,老师用动作引导幼儿:一起来!
(①简单装备,化繁为简。简单的"大拇指",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成了大头娃娃:老师的手掌和大拇指连接变成了雨伞……跟随歌曲旋律进行的手指游戏吸引着孩子的眼球,激荡和点燃了孩子无穷的'想象,简单的装备创造了快乐歌唱的价值。②逐层递进,练习积累。从大拇指大头转换到桔子大头,从个体手的动作过渡到操作桔子教具,从徒手练习过渡到配乐操作,从慢节奏到快节奏……是一个逐层递进,练习积累的过程。)
4、学唱歌曲
(1)师幼操作"大头"指偶学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歌曲韵律和内容。
师:刚才小朋友说"老师你有'大头',我们也想有个'大头"',别着急,看看这是什么?
幼:橡皮泥。
师:我们用橡皮泥做个大头吧!师幼用团的方式制作橡皮泥"大头",注意跟随韵律节奏进行。
(2)教师借助橡皮泥"大头"与幼儿一起游戏歌唱。
师:我们都有了"大头",看看谁的"大头"最会唱歌。
(①播种"想象"的种子。橡皮泥大头的引入,满足了孩子探求、想动的欲望,并进一步启迪了孩子的迁移能力:原来橡皮泥也可以当大头呀!②变化带来热情。变则通,不停变换的游戏情境无疑能够保持孩子学习参与的热情,并有效促进歌曲听觉表象的形成。)
5、表现歌曲情境:雷声响起,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大头娃娃们,一起去雨里玩玩吧……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1-2次。(教师带领)
(2)幼儿熟悉动作和韵律后,空间位置可以比较自由和开放,可以跟随琴声自由表达。
(教师给予动作提示)尾声:天晴了,大头玩累了,跟着妈妈回家了……(①自由表达,释放情感。自由放松的身体表达环节,让幼儿从小的手指游戏过渡到大的身体韵律,是一个节奏积累到韵律和谐的过程。孩子可以轻松跟随歌曲表达情感,既释放了学习过程中的疲倦,又体验了收获的快乐。②榜样示范,秩序学习。带头人教学策略的引入,避免了孩子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迷茫和混乱,有效将孩子的想象内容整合和再现,保障了学习的秩序。
活动反思
从实录中可以看出,这是一节质朴、自然的课例,相信每位老师看完后都能够效仿和尝试。活动中不需要精美的教具准备,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一个桔子,一根粉笔,一块橡皮泥。一种妈妈的心态,就能把孩子带入想象和愉悦的音乐境界,我想,回到"简单",应该是童谣传承的最佳方式之一吧!)
大班音乐教案8
活动内容:歌曲《朋友越多越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有节奏的朗诵歌词,并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动作表现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3.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找朋友》、视频音乐《朋友越多越快乐》
2.图片、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找朋友》
我们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好吗?师幼一起随音乐找朋友。
二、谈话
(一)师:我们都找到了好朋友,谁来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二)告诉自己身边的.朋友,自己的好朋友是谁?
(三)师:我们的好朋友呀都在班里,那今天老师还从外面请来了一位朋友。出示小鸟、小鸭、小羊。
三、感知新授音乐
(一)欣赏第一段歌曲
1.它们还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把音乐的节奏拍出来。师:换一种方式和你的朋友一起拍。
2.师提问“你听到小动物唱的什么歌?”“是哪只小动物?”“在哪唱歌?”教师清唱总结
3.“小鸟怎样唱歌的?”幼儿表演,教师整体范唱。
4.幼儿学唱第一段,除了这些动物朋友还有哪些动物朋友来了呢?
(二)出示教具,探索歌词,欣赏二段歌曲
教师范唱,幼儿学唱,并用动作展现歌曲再次学唱。还有那些小动物来了呢?
(三)出示教具,并引导幼儿唱出歌曲。
教师提问,“小羊会在哪玩?”“小羊怎样叫的?”探索歌词,“你们能把小羊唱到歌里吗?”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唱出第三段。
四、根据歌词内容,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演唱,并鼓励幼儿用动作表表现歌曲轻松愉悦的情绪。
(一)请个别幼儿扮演角色演唱歌曲。
(二)鼓励个别幼儿用动作表表现歌曲轻松愉悦的情绪。
(三)鼓励全班幼儿用动作表表现歌曲轻松愉悦的情绪。五、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唱着歌儿,快乐地飞出教室。幼儿加动作,跟钢琴完整演唱歌曲。
大班音乐教案9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创编部分图谱,迁移使用图谱记忆歌词的方法练唱,并根据歌曲旋律仿编歌词。
3、在演唱歌曲中,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感。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图谱《小雨的梦》
2、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音乐,并用手为音乐伴奏。
2、教师用故事引出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这段音乐里,还藏着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2)教师讲述故事一遍。提问:你觉得小鱼幸福吗?
(3)教师范唱歌曲《小鱼的梦》,幼儿倾听歌词。提问: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呢?
3、出示图谱,学唱歌曲。
(1)这里有一幅图,你们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和我们唱的歌词有什么关系?
(2)教师放慢速度,边指图谱边唱歌曲。刚才老师在唱歌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谁愿意来试试把空白处变完整?
(3)个别幼儿添画图谱,教师带领其他幼儿边看图谱边唱歌曲。
(4)引导幼儿看图谱完整地演唱歌曲。
4、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仿编歌词。
(1)小鱼做的是那么甜美的梦,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做梦呢?
(2)带领幼儿演唱新编的歌曲。
5、让幼儿为歌曲起名字。
6、跟着音乐做边动作边演唱歌曲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小鱼的梦》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十四单元“梦想”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儿歌,讲的是一条小鱼,玩了一天水,累得睡在池塘妈妈怀里。大家都很关心它,星星为它盖被,风儿为它唱起催眠曲,波浪轻轻推着摇篮,小鱼非常舒服,还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儿歌富有童趣,琅琅上口,意境很美。
识字是一年级的学习重点,也是难点,这节课的识字教学也充分体现了“趣”字。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一遍遍读的过程中,让生字一遍一遍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在课的后半部分,我设计了集中识字这一教学环节,我先告诉学生,老师给大家带好朋友来了,再出示小黑板,小黑板上贴了七条卡通小鱼,小鱼遮住的是从课文中提炼的词,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我让他们猜小鱼后面躲着谁?想不想和小鱼玩捉迷藏的游戏?这下,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积极举手,大声读词,最后还带他们一起玩举生字卡片的游戏。这一环节,在课的后半段学生有些精力不集中的情况下,再次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既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识字兴趣,又从文到词再到字,无形中减缓了坡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所倡导的是低年级段课文是为识字服务的。因此,读课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和识字手段。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如教师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比赛读。在读中巧搭台阶,如先教师范读,感受意境,再自由读,指名读,读准字音,读通顺,进而精读,读喜欢的句子,读懂些什么,最后有感情地读,每个台阶都有一个要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在拓展思维这一部分,我的启发不够到位,孩子们说得不太好,还没有完全理解“甜甜的”的含义,我应该立足于“甜甜的”让学生想象小鱼会做一个什么样的“甜甜的梦”,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些。另外,在板书方面,应该加上“池塘睡”,这样,就和“星星盖,风儿唱,波浪推,”形成整体,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小百科:梦,有梦想、希望、美好、幸福的意思。古人相信,做梦总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说“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认为做梦总有原因可寻。
大班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体验大树和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
2、理解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学习用舒缓、跳跃声音来演唱不同的段落。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带以及录音机教师自备秋天背景图;自制活动教具小树叶若干片;幼儿人手一份小树叶道具。
重点与难点活动过程(预设):
(一)换位移情。
提问:小朋友,你们离开妈妈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
(1)秋天到了,许多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它们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去问问它。
教师朗诵第一段歌词,并将小树叶粘贴在秋天背景图上。
(2)“我们一起来问问小树叶吧!”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一段歌词。
(3)猜想:小树叶会怎么说呢?
(4)我们来听听小树叶是怎么说的,引入第二段歌词。
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二段歌词。
2、欣赏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整首歌曲,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分段范唱,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歌曲不同段落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提问:(第一段)离开了妈妈的小树叶心里是不是很害怕?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对小树叶的关心呢?(教师引导幼儿用舒缓、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一段。)(第二段)离开妈妈的小树叶非常勇敢、坚强、乐观、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小树叶的坚定、勇敢?(教师引导幼儿用跳跃、断顿的声音演唱第二段。)
3、幼儿学唱。
(1)幼儿随弦律哼唱两遍。
(2)幼儿边唱边尝试用“小树叶”道具做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尝试领唱和伴唱。
1、教师领唱,幼儿用“啦”伴唱旋律。
2、个别幼儿领唱,其他幼儿用“呣”伴唱旋律。
活动反思:
本学期的优质课评选活动结束了,每次的优质课活动结束后都让我受益很多。从刚入园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对于教具的应用、语言的组织、师生的`互动、环节的设计、目标的设定、教态等都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看法。通过讲课、听课的过程,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于本次的教学活动,我做了如下反思:
1.对于本节活动的目标我进行了修改,第二个目标是让孩子创编动作。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修改成表演歌曲,本目标完成的比较好。本节活动是一节小的表演区没有重点的环节。所以我进行了学习节拍、节奏的练习。
2.开始是和小树叶做游戏,孩子们都能随着老师的指令玩游戏。游戏后,通过游戏地引导进行练习发声。也为下个环节做铺垫。
3.看图谱学歌词,孩子在学习拍打节奏时都能跟着老师的动作来拍。
4.在学习歌曲弹琴的过程中孩子不太感兴趣,应该把弹琴的环节放在听音乐的前面,这样孩子会感兴趣。还有在学习歌曲时,我的语言没有激发孩子的兴趣,所以要选序渐进的学习歌曲,
5.歌词的理解,第一段是妈妈对孩子说的话,第二段是小树叶对树妈妈说的话,再激发孩子的理解歌词,在开始部分要有孩子跟大树妈妈的互动,弹琴和欣赏的环节换过来,打扮树妈妈时可以让那个孩子多捡几片树叶。
6.我在以前的音乐活动中加上了游戏,通过游戏孩子们提高了学习歌曲的乐趣。
大班音乐教案11
设计思路: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洗衣物是孩子比较熟悉的生活经验,基于孩子对洗衣物过程的观察和体验,我们尝试让他们在音乐中,用富有艺术性的动作大胆、有创意的表现这一生活画面,从中体会生活的美好及肢体动作带来的乐趣。
期望幼儿表现的行为:
1、知道自己长大了,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感受劳动的快乐!
2、能随着音乐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洗毛巾中打湿、搓洗、拧干、晾晒的过程。
3、知道乐句的起止和强弱变化。
活动准备:
1、在园老师的指导下有洗手帕的生活经历,知道洗手帕的基本过程。
2、幼儿洗手帕的录像。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毛巾,提问:
1、毛巾有什么用?
2、毛巾脏了怎么办?(洗干净)
让幼儿知道从小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孩子。
3、谁来洗呢?
小结:小小班的时候,我们的毛巾在家是妈妈、爸爸,在园是老师帮着我们洗的,现在宝宝们慢慢长大了,是幼儿园的小哥哥、小姐姐了,我们也学会自己洗毛巾了。
二、请幼儿观看自己在园内洗毛巾整个过程的录像。
“看着宝宝自己学会了洗毛巾,老师也觉得开心,我们的宝宝真的长大了,能干了,我们用掌声给自己鼓励,好吗?”
三、按洗毛巾的步骤分段看录像。启发幼儿讲述洗毛巾的过程,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做出把毛巾打湿、搓洗、拧干、晾晒等动作。
教师重点提问:
1、“洗毛巾前,我们先要干什么?”(卷衣袖)教师引导幼儿做出卷衣袖的动作。
2、“然后,怎么做呢?”(把毛巾用水打湿)启发幼儿做出把毛巾放进水里打湿的动作,如:摆一摆、摇一摇等。
3、“打湿毛巾时,可不要把水溅出来,那我们的动作应该是轻轻的,还是用力呢?”启发幼儿做出轻轻打湿的动作。
4、“现在我们跟着下面这段优美、舒缓的音乐做出轻轻把毛巾打湿的动作。”播放音乐,带动幼儿随着音乐大胆地做出动作,使幼儿感受音乐与动作的联系。
5、“毛巾打湿后,该怎么做了?”(放洗衣粉搓洗)“你是怎样搓洗的?”请幼儿大胆做出自己的搓洗动作。
6、“搓洗完后,接下来应该怎样做?”(拧干)
7、“你觉得搓洗、拧干毛巾的动作是轻轻地还是用力呢?”(用力的)启发幼儿做出用力搓洗、拧干的动作。
8、“让我们听着这段欢快、跳跃的音乐一起用力做出搓洗、拧干毛巾的.动作。”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大胆做出动作,让幼儿感受到音乐与动作的联系。
9、启发幼儿在乐曲末边说“晾起来”边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出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四、完整地播放音乐,让幼儿随音乐连贯地做出毛巾浸泡、搓洗、拧干、晾晒等动作。教师用提示语引导幼儿变换动作。
1、“请宝宝们围成一个大圆圈,让我们变个大盆一起来洗毛巾,好吗?”在最后的晾晒造型时,老师边闻边说:“看看谁的毛巾最干净!”
2、请几个做得好的幼儿在同伴面前表演。
3、“请宝宝们找自己的好朋友,围成一个小盆来洗毛巾,好吗?”
在晾晒造型时,请宝宝一起大胆问听课老师“老师,我们的毛巾洗得干净吗?”
4、教师小结:宝宝的笑脸告诉老师,你们在洗毛巾时是快乐的,我们的宝宝在慢慢长大,在园不仅可以学会洗毛巾,以后的日子里,还可以学会做更多的事情,这样我们会越来越快乐!
大班音乐教案12
教学理论依据及实施策略: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依据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的理念和《纲要》中“在音乐等艺术活动中,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然、真切地表现内心的感受和体验”等思想,我采用“歌唱活动从动作开始”的设计思路,将活动设计为音乐游戏,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使幼儿既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又在无痕的学习中学会演唱。
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层楼、二层楼……层层叠叠是高楼”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游戏的空间。主要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1、玩中学,在游戏中享受演唱歌曲的快乐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获得新经验是最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首先,教师采用“难点前置法”,巧妙的将“哩哩哩,恰恰恰”中的附点、休止符等节奏与发声练习相结合,引导幼儿边演唱边做动作,体验演唱的乐趣。其次,教师将歌曲《数高楼》中的念白部分设计为同伴”拍手躲闪”游戏,并在念白“层层叠叠是高楼”之后加入一段间奏|2. 4 3 5| 1 1 1 |,为幼儿提供了演唱和判断输赢、创编动作的时间。由于演唱歌曲是开展游戏的需要,因此吸引着幼儿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中乐此不疲的演唱,使传统教唱的音乐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
2、做中学,在创编动作中激发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美国教师约翰.马丁.费尔拉德提出:应该关注儿童的自然游戏中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发明自己的身体动作边游戏边唱歌,在动作中感知音乐的节奏,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活动中教师采用幼儿迁移个人经验创编动作——分享、吸纳同伴动作——独立、创造性的表现歌曲的方法,循序渐进的积累和丰富幼儿动作经验,使幼儿获得了更多自主探索、自主表现的机会。教师既要敏锐捕捉幼儿富有个性和趣味性的动作,引导其大胆展示分享个体经验,并适时、适宜的给予提升,又要关注创编、表现有困难的幼儿,不断提升幼儿感受音乐、创编动作的节奏感和美感。
3、合作中学,在同伴交往中体验游戏的愉悦
音乐是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的手段。活动中依据歌曲中我和弟弟的角色,设置两人搭高楼的游戏情境,以同伴游戏贯穿活动始终,使幼儿在交往中,充分感受被邀请、回应的快乐和满足,在高密度的互动中增加幼儿互相观察、互相欣赏、共同合作的机会。
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同伴游戏设置为三个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幼儿面对面玩游戏,以熟悉同伴交替伸手搭楼,正确判断输赢等基本游戏规则;
第二个层次为双圆交换同伴玩游戏,队形的变换增强了同伴交往的广度和密度,体验到与不同伙伴开展游戏的乐趣;
第三个层次为同伴模仿游戏,幼儿根据游戏结果快速确定创编者与模仿者的角色,赢者即兴创编动作,同伴则跟随模仿,使同伴间不断获得合作掌控游戏、创新不同动作的成功体验。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附点和休止符的'节奏,能边唱边与同伴开展“搭高楼”的游戏。(重点)
2、能判断输赢,并大胆创编动作有节奏的表现“搭高楼”及“哩哩哩,恰恰恰”的说唱节奏。(难点)
3、体验与同伴合作创编动作玩躲闪和模仿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有玩模仿动作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发音练习,学唱并用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的乐句。
(1)教师与幼儿运用分句模唱的方式,学唱“哩哩哩、恰恰恰”的乐句,掌握附点及空拍节奏。
5. 6 1 | 1 1 1| 5. 7 2| 2 2 2|2. 4 3 5 |1 0 1 1 |1 0|
哩哩哩恰恰恰哩哩哩恰恰恰哩哩哩哩恰恰恰恰
(2)教师完整示范,幼儿学唱此乐句,引导幼儿倾听并唱出附点及空拍节奏。
(3)鼓励幼儿创编哩哩哩、恰恰恰的动作,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学习完整演唱并表现搭高楼的方法。
(1)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提问:歌曲中除了唱到哩哩哩、恰恰恰,还唱了什么?是怎样数高楼的?
什么是层层叠叠?我们怎样用小手来表现层层叠叠的高楼?
(2)教师选择幼儿有代表性的搭高楼的方法,带领幼儿边学说念白部分边用动作表现,掌握歌词及节奏。
(3)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完整演唱歌曲边有节奏的做动作。
根据幼儿演唱过程中的问题,重点引导幼儿唱出附点及空拍节奏,及边说念白边有节奏的表现搭高楼。
3、掌握同伴合作搭高楼的方法,并边唱歌曲边开展游戏。
(1)两名教师示范搭高楼的方法。
提问:我们是怎样搭高楼的?什么时候拍伙伴的手?
(2)教师与一名幼儿互动尝试搭高楼的方法。
强调规则:用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的手,拍到就赢了;没拍到时躲闪成功的小朋友就赢了。
(3)请两名幼儿示范游戏,同伴评价再次明确游戏规则。
(4)幼儿两人一组边说边有节奏的练习搭高楼的方法。
(5)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合作玩搭高楼的游戏。
1、幼儿坐在座位上玩游戏,教师重点评价演唱是否清晰及随音乐旋律有节奏的做动作、配合游戏的情况。
2、幼儿围成里外圈开展游戏,重点指导幼儿学习交换游戏伙伴的方法:里圈的小朋友听到前奏时,边走边拍手按逆时针走到下一个同伴面前继续游戏。
4、丰富游戏玩法,同伴合作边唱边玩游戏。
(1)教师示范游戏,幼儿观察并伴唱。
提问:我们的游戏有什么变化?
小结:谁赢了谁就做带头人,创编新的哩哩哩、恰恰恰的动作,另外一名小朋友学他一起做。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各种不同的身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现唱词,并请个别幼儿分享、带领同伴练习创编的动作
(3)幼儿边演唱歌曲边与同伴合作游戏。
教师重点评价幼儿的演唱情况及两人游戏时分辨输赢创编动作的情况,提醒幼儿按节奏换游戏伙伴循环开展游戏。
5、延伸活动。
(1)引导幼儿在音乐区随音乐伴奏合作边演唱边游戏
(2)游戏熟练后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搭高楼的节奏。
附游戏玩法:
教师采用幼儿创编的适宜动作,引导幼儿两人一组随音乐边唱边有节奏的做出“哩哩哩、恰恰恰”的动作。在念白部分“一层楼,二层楼,三层四层,五层楼”时,两人边念歌词边按节奏由下往上依次交叉搭手,手心压手背做搭高楼的动作;当念到“层层叠叠是高楼”的“楼”时,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同伴的手,拍到了即为赢,如果没有拍到,快速躲闪成功的幼儿为赢。赢的幼儿要创编念白之后的“哩哩哩、恰恰恰”乐句的动作,输者进行模仿,同伴继续游戏。
大班音乐教案1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增加对中国传统儿歌的了解。
2体验想象的乐趣,尝试创造性地表现大头在雨中的快乐心情。
3感受歌曲的幽默和风趣,体验歌曲主人公的乐观生活态度。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活动导人:幼儿围坐成半圆,老师以节奏游戏导人,分别用广东话、普通话交替问候,让幼儿在相互问候的游戏中感受歌曲三拍子节奏。 (教师轻声哼唱歌曲旋律,并配以简单有趣的手指游戏,其价值有二:一是吸引孩子进入聆听和专注的状态,为建立清晰的听觉表象做好准备;二是通过有节奏的互动问好,拉近师幼情感距离,为练习三拍子节奏做好铺垫,这是一个互动积累,节奏前置的环节。)
2创设情境: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讲述故事“下雨的时候”边绘画,引起幼儿对“大头”的兴趣。
(在舒缓的钢琴伴奏下,教师以自然的,像妈妈一样的口吻带出了音乐情境申的故事,起到了以情动人,引人入胜的课堂效果。紧接着,老师用像声词“嘟”哼唱旋律,并用简单的美术线条勾勒出音乐情境中的主人公:幽默可爱的大头娃娃,自然而不着痕迹地帮助幼儿进入歌曲,创设了音画结合的课堂效果。)
3感受歌曲
(1)第一二次感受歌曲。故事讲到结尾将歌曲带入,幼儿聆听老师完整演唱歌曲。
师:这个大头可真有意思,不怕雨淋。“我”也想来当大头(伸出大拇指)。
(2)第二次感受歌曲。借助手指游戏(小幅度手指动作)帮助幼儿感受歌曲。
师:刚才大头都唱了些什么?
幼: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下雨能洗澡!……
(幼儿回答后老师用歌声及动作回应,引导其他幼儿一同模仿,帮助理解歌词。)
(3)第三次感受歌曲。师幼一边玩手指游戏一边倾听老师歌声进一步理解歌曲。
师:我的“大头”在这,把你的“大头”也拿出来。
(4)第四次感受歌曲。利用桔子道具引导幼儿跟唱歌曲。
师:你的头大,我的头更大。(伸出戴有桔子的大拇指)
在“大头”唱歌过程中,老师用动作引导幼儿:一起来!
(①简单装备,化繁为简。简单的“大拇指”,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成了大头娃娃:老师的手掌和大拇指连接变成了雨伞……跟随歌曲旋律进行的手指游戏吸引着孩子的眼球,激荡和点燃了孩子无穷的想象,简单的装备创造了快乐歌唱的价值。②逐层递进,练习积累。从大拇指大头转换到桔子大头,从个体手的动作过渡到操作桔子教具,从徒手练习过渡到配乐操作,从慢节奏到快节奏……是一个逐层递进,练习积累的过程。)
4学唱歌曲
(1)师幼操作“大头”指偶学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歌曲韵律和内容。
师:刚才小朋友说“老师你有‘大头’,我们也想有个‘大头”’,别着急,看看这是什么?
幼:橡皮泥。
师:我们用橡皮泥做个大头吧!师幼用团的方式制作橡皮泥“大头”,注意跟随韵律节奏进行。
(2)教师借助橡皮泥“大头”与幼儿一起游戏歌唱。
师:我们都有了“大头”,看看谁的“大头”最会唱歌。
(①播种“想象”的种子。橡皮泥大头的引入,满足了孩子探求、想动的欲望,并进一步启迪了孩子的迁移能力:原来橡皮泥也可以当大头呀!②变化带来热情。变则通,不停变换的.游戏情境无疑能够保持孩子学习参与的热情,并有效促进歌曲听觉表象的形成。)
5表现歌曲
情境:雷声响起,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大头娃娃们,一起去雨里玩玩吧……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1-2次。(教师带领)
(2)幼儿熟悉动作和韵律后,空间位置可以比较自由和开放,可以跟随琴声自由表达。
(教师给予动作提示)
尾声:天晴了,大头玩累了,跟着妈妈回家了……
(①自由表达,释放情感。自由放松的身体表达环节,让幼儿从小的手指游戏过渡到大的身体韵律,是一个节奏积累到韵律和谐的过程。孩子可以轻松跟随歌曲表达情感,既释放了学习过程中的疲倦,又体验了收获的快乐。②榜样示范,秩序学习。带头人教学策略的引入,避免了孩子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迷茫和混乱,有效将孩子的想象内容整合和再现,保障了学习的秩序。)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质朴、自然的课例,相信每位老师看完后都能够效仿和尝试。活动中不需要精美的教具准备,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一个桔子,一根粉笔,一块橡皮泥。一种妈妈的心态,就能把孩子带入想象和愉悦的音乐境界,我想,回到“简单”,应该是童谣传承的最佳方式之一吧!)
大班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学跳舞蹈“葡萄丰收”,进一步巩固垫步,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和诙谐的风格。
2、学习如何从“臂测”过渡到“目测”的方法来学会“S”形穿插的队形变换。
3、在“葡萄搭架”的表演中体验坚持的.乐趣,在猜测舞伴活动中体验尝试推测及与新舞伴共同舞蹈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音乐磁带 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图片葡萄,今年的葡萄大丰收了,这么多的葡萄在一起,高兴的跳起舞来了。
二:幼儿站成大圆圈,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
1、教师唱谱幼儿随音乐复习垫补及手腕转动。
2、幼儿单圈变双圈,男孩在内圈,并转身面对女孩,(随乐)练习舞蹈基本动作。
三:女孩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S”形穿插的队形变化。
1、男孩在面向圈里拉手成“葡萄架”,教师示范钻“葡萄架”。
2、女孩面向圈上站立,按瞬时针方向,在男孩搭成的“葡萄架”下进行“S”形穿插。
3、男孩原地蹲下,女孩探索摘葡萄动作。
4、教师唱歌谱,女孩练习钻葡萄架、摘葡萄。要求女孩先用手指,在用眼睛看该钻葡萄架的第一个空间,然后随乐钻一次葡萄架,摘一次葡萄。
5、随乐练习“S”形穿插的队形变化。
四:学习垫步看朋友动作。
1、教师唱歌谱,男孩垫步转身,女孩原地垫步。
2、随音乐练习垫步看朋友的动作,注意眼神自然交流。
3、随音乐练习舞蹈1——2遍。
4、男孩、女孩交换角色,男孩学习“S”穿插的队形变化。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内外圈交换位置的方法。我们可以猜一猜,谁是我们的新舞伴,再随乐舞。
大班音乐教案15
一.教学内容简述
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四年级上册歌曲《小螺号》。
二.教学设想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喜欢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为终身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表演《小螺号》,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2.通过歌曲动作的编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充分聆歌曲范唱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用上滑音、波音等装饰音演唱《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2.通过课堂艺术实践,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并进一步掌握竖笛与部分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学习歌曲伴奏声部。
教学资源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竖笛、打击乐器、教学挂图
三.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到海边玩耍过呀!(没有)那你们想不想去呀!(想)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海边看一看。(出示教学挂图)同学们,你们都看见什么了?(大海、海滩、海螺、海鸥、鱼船、小朋友在吹螺号)海螺可以用来做什么?(做小螺号)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优美欢快的歌曲《小螺号》。
2.板书课题。
(二)内容研讨
1.欣赏歌曲
(1)请大家先来欣赏一遍歌曲录音范唱,了解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2)请大家再来欣赏一遍歌曲录音范唱,同学们可以跟着音乐轻轻哼唱。
(3)小结:同学们唱得真不错!
2.朗读歌词。
(1)谁能给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歌词?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节奏来朗读一遍歌词。
(学生随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小结:同学们朗读得很好,很有节奏感。
3.学习曲调。
(1)请同学们听老师给你们范唱一遍曲调。
(2)让我们一起用“啦”来模唱一遍歌曲。
(教师弹琴,学生跟琴模唱歌曲)
(3)我们来视唱一遍歌曲的曲调。
(4)咱们用竖笛来演奏歌曲,请大家先自由练习一遍,然后再齐奏。
4.学唱歌词
(1)同学们演奏的真好,这么优美的旋律我们把歌词加上去唱好不好?
(教师弹琴,学生随琴填唱歌词)
(2)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位置,将其涂上颜色并唱一唱。
(3)随伴奏带唱歌词
5.学习伴奏。
(1)教师示范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
(2)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6.歌曲表演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举行一个音乐会,要求同学们用不同的'形式来表演《小螺号》这首歌,比如:独唱、齐唱,用乐器来演奏或者用蹈舞动作来表现等。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开好这个音乐会吗?(有)
(1)卡拉OK比赛。要求节奏,音高要准确,咬字吐词要清晰,而且要有丰富的表情。
(2)竖笛二重奏。要求一个同学吹奏主旋律,另一个同学吹伴奏声部。
(3)舞蹈动作编创。
①全体起立,随着《小螺号》的音乐一起跳舞。
②请跳得好的同学出来表演。
③小组讨论为歌曲编创动作。
④各组在班内展示编创的动作。
⑤评出优胜组。
(三)实效评价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歌曲《小螺号》,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大家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进步很快,都能够做到有感情地表演歌曲,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像、表现的机会,从而能够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
一.关注学生及其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我为学生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玩、唱、跳、
想像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也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充分感受和表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本课教学把感知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而要从听入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歌曲的情感,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跳、伴奏和创造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
但是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学习歌曲的方式还可以更灵活多样,以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大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音乐教案01-12
大班的音乐教案02-19
音乐大班教案01-10
大班音乐教案02-07
大班音乐经典教案03-04
大班音乐教案06-10
大班音乐教案《音乐火车》12-21
大班《音乐小屋》音乐教案04-16
音乐喷泉大班音乐教案02-07
音乐反应大班音乐教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