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1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
教学重点:归纳一元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能猜出你们的年龄,相信吗?
只要任何一个同学回答我一个问题,我就能马上猜到他的年龄是多少岁,我们来试试吧.
问:你的年龄乘以2加3等于多少?
学生说出结果,教师猜测年龄,并问: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知识探究:
1、方程的'教学(投影演示)
小彬和小明也在进行猜年龄游戏,我们来看一看。
找出这道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大家观察,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回答:什么是方程?方程有哪些特点?
2、 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1)X+2=3(是)(2)X+3Y=6(是)
(3)3M-6(不是)(4)1+2=3(不是)
(5)X+3>5(不是)(6)Y-12=5(是)
三、合作交流
1、如果告诉我们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大家能够自己列出方程吗?(投影演示)
情景一: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厘米,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15厘米,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
你能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吗?怎样列方程?由此题你们想到了些什么?
情景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20xx年3月28日新华社公布)
截至20xx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3611人,比1990年7月1日0时增长了153.94%
1990年6月底每10万人中约有多少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情景三:西湖中学的体育场的足球场,其周长为200米,长和宽之差为12米,这个足球场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下面是刚才根据几道情景题所列的方程,分析下列方程有何共同点?
2X–5=21
40+15X=100
X(1+153.94﹪)=3611
2[X+(X+12)]=200
2[Y+(Y–12)]=200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问:大家刚才都已经自己列出了方程,那个同学能够说一下你是怎样列出方程的,列方程应该分为那几步呢?
生:分组讨论,回答列方程的步骤(1)找等量关系(2)设未知数(3)列方程
四、随堂练习
1、投影趣味习题,
2、做一做
下面有两道题,请选做一题。
(1)、请根据方程2X+3=21自己设计一道有实际背景的应用题。
(2)、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年龄编一道应用题,并列出方程。
五、课堂小节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六、作业:分组布置
数学教案-你今年几岁了搜集整理
初中数学教案 篇2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灵活列反比例函数表达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综合利用物理杠杆知识、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
2.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交流,并积极发表意见.
2.体验反比例函数是有效地描述物理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点
掌握从物理问题中建构反比例函数模型.
教学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建立函数模型,教学时注意分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1
问 属:在物理学中,有很多量之间的变化是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一些物理学中的问题,这也称为跨学科应用.下面的例子就是其中之一.
在某一电路中,保持电压不变,电流I(安培)和电阻R(欧姆)成反比例,当电阻R=5欧姆时,电流I=2安培.
(1)求I与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电流I=0.5时,求电阻R的值.
设计意图:
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物理学中的一些相关问题,提高各学科相互之间的综合应用能力.
师生行为:
可由学生独立思考,领会反比例函数在物理学中的综合应用.
教师应给“学困生”一点物理学知识的引导.
师:从题目中提供的信息看变量I与R之间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可设出其表达式,再由已知条件(I与R的一对对应值)得到字母系数k的值.
生:(1)解:设I=kR ∵R=5,I=2,于是
2=k5 ,所以k=10,∴I=10R .
(2) 当I=0.5时,R=10I=100.5 =20(欧姆).
师:很好!“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动.”这是哪一位科学家的名言?这里蕴涵着什么 样的原理呢?
生:这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名言.
师:是的.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著名的“杠杆定律”: 若两物体与支点的距离反比于其重量,则杠杆平衡,通俗一点可以描述为;
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如下图)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例子.
二、讲授新课
活动2
小伟欲用撬棍橇动一块大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分别为1200牛顿和0.5米.
(1)动力F与动力臂l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当动力臂为1.5米时,撬动石头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2)若想使动力F不超过题(1)中所用力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要加长多少?
设计意图:
物理学中的很多量之间的变化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因此,在这儿又一次借助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一些物理学中的问题,即跨学科综合应用.
师生行为:
先由学生根据“杠杆定律”解决上述问题.
教师可引导学生揭示“杠杆乎衡”与“反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此活动中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能否主动用“杠杆定律”中杠杆平衡的条件去理解实际问题,从而建立与反比例函数的关系;
②学生能否面对困难,认真思考,寻找解题的途径;
③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和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
师:“撬动石头”就意味着达到了“杠杆平衡”,因此可用“杠杆定律”来解决此问题.
生:解:(1)根据“杠杆定律” 有
Fl=1200×0.5.得F =600l
当l=1.5时,F=6001.5 =400.
因此,撬动石头至少需要400牛顿的力.
(2)若想使动力F不超过题(1)中所用力的一半,即不超过200牛,根据“杠杆定律”有
Fl=600,
l=600F .
当F=400×12 =200时,
l=600200 =3.
3-1.5=1.5(米)
因此,若想用力不超过400牛顿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要如长1.5米.
生:也可用不等式来解,如下:
Fl=600,F=600l .
而F≤400×12 =200时.
600l ≤200
l≥3.
所以l-1.5≥3-1.5=1.5.
即若想用力不超过400牛顿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要加长1.5米.
生:还可由函数图象,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出.
师:很棒!请同学们下去亲自画出图象完成,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释:在我们使用橇棍时,为什么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生:因为阻力和阻力臂不变,设动力臂为l,动力为F,阻力×阻力臂=k(常数且k>0),所以根据“杠杆定理”得Fl=k,即F=kl (k为常数且k>0)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O时,在第一象限F随l的增大而减小,即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师:其实反比例函数在实际运用中非常广泛.例如在解决经济预算问题中的应用.
活动3
问题:某地上年度电价为0.8元,年用电量为1亿度,本年度计划将电价调至0.55~0.75元之间,经测算,若电价调至x元,则本年度新增用电量y(亿度)与(x-0.4)元成反比例.又当x=0.65元时,y=0.8.(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每度电的成本价0.3元,电价调至0.6元,请你预算一下本年度电力部门的纯收人多少?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各部门,经常遇到经济预算等问题,有时关系到因素之间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往往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得到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而用函数关系式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师生行为:
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完成.
教师应给予“学困生”以一定的帮助.
生:解:(1)∵y与x -0.4成反比例,
∴设y=kx-0.4 (k≠0).
把x=0.65,y=0.8代入y=kx-0.4 ,得
k0.65-0.4 =0.8.
解得k=0.2,
∴y=0.2x-0.4=15x-2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15x-2
(2)根据题意,本年度电力部门的纯收入为
(0.6-0.3)(1+y)=0.3(1+15x-2 )=0.3(1+10.6×5-2 )=0.3×2=0.6(亿元)
答:本年度的纯收人为0.6亿元,
师生共析:
(1)由题目提供的信息知y与(x-0.4)之间是反比例函数关系,把x-0.4看成一个变量,于是可设出表达式,再由题目的条件x=0.65时,y=0.8得出字母系数的值;
(2)纯收入=总收入-总成本.
三、巩固提高
活动4
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其体积y(m3)是密度ρ(kg/m3)的反比例函数,请根据下图中的已知条件求出当密度ρ=1.1 kg/m3时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V的值.
设计意图:
进一步体现物理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
师生行为
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师:若要求出ρ=1.1 kg/m3时,V的值,首先V和ρ的函数关系.
生:V和ρ的反比例函数关系为:V=990ρ .
生:当ρ=1.1kg/m3根据V=990ρ ,得
V=990ρ =9901.1 =900(m3).
所以当密度ρ=1. 1 kg/m3时二氧化碳气体的气体为900m3.
四、课时小结
活动5
你对本节内容有哪些认识?重点掌握利用函数关系解实际问题,首先列出函数关系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 析式,再根据解析式解得.
设计意图:
这种形式的小结,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每一位学生都创造了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机会,并为程度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从而使小结不流于形式而具有实效性.
师生行为:
学生可分小组活动,在小组内交流收获, 然后由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
反比例函数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特别是为讨论物理中的一些量之间的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用数学模型的解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浅显易懂,同时不仅要注意跨学科间的综合,而本学科知识间的整合也尤为重要,例如方程、不等式、函数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板书设计
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三)
1.
2.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释:在我们使 用撬棍时,为什么动 力臂越长越省力?
设阻力为F1,阻力臂长为l1,所以F1×l1=k(k为常数且k>0).动力和动力臂分别为F,l.则根据杠杆定理,
Fl=k 即F=kl (k>0且k为常数).
由此可知F是l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k>0时,F随l的增大而减小.
活动与探究
学校准备在校园内修建一个矩形的绿化带,矩形的面积为定值,它的一边y与另一边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下图所示.
(1)绿化带面积是多少?你能写出这一函数表达式吗?
(2)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如果该绿化带的长不得超过40m,那么它的宽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x(m) 10 20 30 40
y(m)
过程:点A(40,10)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说明点A的横纵坐标满足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代入可求得反比例函数k的值.
结果:(1)绿化带面积为10×40=400(m2)
设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kx ,
∵图象经过点A(40,10)把x=40,y=10代入,得10=k40 ,解得,k=400.
∴函数表达式为y=400x .
(2)把x=10,20,30,40代入表达式中,求得y分别为40,20,403 ,10.从图中可以看出。若长不超过40m,则它的宽应大于等于10m。
初中数学教案 篇3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利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说出它的性质;
2、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性目标
1、经历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观察、分析、讨论、概括过程,会说出它的性质;
2、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体会用数形结合思想解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节的练习中,我们画出了问题1中函数的图象,发现它并不是直线。那么它是怎么样的曲线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般的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k≠0)的图象,探究它有什么性质。
二、探究归纳
1、画出函数的图象。
分析画出函数图象一般分为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在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
解
1、列表:这个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零的一切实数,列出x与y的对应值:
2、描点: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在京各点点(—6,—1)、(—3,—2)、(—2,—3)等。
3、连线:用平滑的曲线将第一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第一个分支;用平滑的曲线将第三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另一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合起来,就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上述图象,通常称为双曲线(hyperbola)。
提问这两条曲线会与x轴、y轴相交吗?为什么?
学生试一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学生动手画反比函数图象,进一步掌握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学生讨论、交流以下问题,并将讨论、交流的结果回答问题。
1、这个函数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和函数的图象有什么不同?
2、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内?由什么确定?
3、联系一次函数的性质,你能否总结出反比例函数中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函数y将怎样变化?有什么规律?
反比例函数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注
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与x轴和y轴没有交点;
2、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以上两点性质在上堂课的问题1和问题2中反映了怎样的实际意义?
在问题1中反映了汽车比自行车的速度快,小华乘汽车比骑自行车到镇上的时间少。
在问题2中反映了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饲养场的一边越长,另一边越小。
三、实践应用
例1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的值。
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又由于图象在二、四象限,所以m+1<0,由这两个条件可解出m的值。
解由题意,得解得。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的象限。
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因此k<0,而一次函数y=kx—k中,k<0,可知,图象过二、四象限,又—k>0,所以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
解因为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k<0,所以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例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象;
(2)若点A(—5,m)在图象上,则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还在图象上?
分析(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由待定系数法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根据解析式,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可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由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易求出m的值,再验证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在图象上。
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0)。
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
所以,k=—2。
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点A(—5,m)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所以,
点A的坐标为。
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这个图象上;
例4已知函数为反比例函数。
(1)求m的值;
(2)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3)当—3≤x≤时,求此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1)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解得,m=—2。
(2)因为—2<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因为在第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当x=时,y最大值=;
当x=—3时,y最小值=。
所以当—3≤x≤时,此函数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
例5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x厘米。
(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画出函数的图象。
解(1)因为100=5xy,所以。
(2)x>0。
(3)图象如下:
说明由于自变量x>0,所以画出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只是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分支。
四、交流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探讨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hyperbola)。
2、反比例函数有如下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五、检测反馈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且当x=3时,y=8,求:
(1)y和x的函数关系式;
(2)当时,y的值;
(3)当x取何值时,?
3、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所在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n的值。
4、已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2,—m)和B(n,2n),求:
(1)m和n的值;
(2)若图象上有两点P1(x1,y1)和P2(x2,y2),且x1<0
初中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经历不同的拼图方法验证公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因式分解、整式运算、面积等的认识。
2.通过验证过程中数与形的结合,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每一部分知识并不是孤立的。
3.通过丰富有趣的拼图活动,经历观察、比较、拼图、计算、推理交流等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方法与经验。
4.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通过丰富有趣拼的图活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1.通过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因式分解、整式运算、面积等的'认识。
2.通过拼图验证公式的过程,使学习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
难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验证公式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课型新授课教具投影仪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情景设置:
你已知道的关于验证公式的拼图方法有哪些?(教师在此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回想前面拼图。)
新课讲解:
把几个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再通过图形面积的计算,常常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式子。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就由这个图(由两个边长分别为a、b、c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两条直角边都是c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得出:c2=a2+b2他的证法在数学史上被传为佳话。他是这样分析的,如图所示:
教师接着在介绍教材第94页例题的拼法及相关公式
提问:还能通过怎样拼图来解决以下问题
(1)任意选取若干块这样的硬纸片,尝试拼成一个长方形,计算它的面积,并写出相应的等式;
(2)任意写出一个关于a、b的二次三项式,如a2+4ab+3b2
试用拼一个长方形的方法,把这个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
这个问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和拼图,教师在这要引导适度,不要限制学生思维,同时鼓励学生在拼图过程中进行交流合作
了解学生拼图的情况及利用自己的拼图验证的情况。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指导,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拼图及让学生讲解验证公式的方法,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给予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整理结论。
小结:
从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是学生的感受和想法,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最后,教师要对学生所说的进行全面的总结。)
学生回答
a(b+c+d)=ab+ac+ad
(a+b)(c+d)=ac+ad+bc+bd
(a+b)2=a2+2ab+b2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纸板制作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拼图、思考、交流经验,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适当引导。
作业第95页第3题
板书设计
复习例1板演
………………
………………
……例2……
………………
………………
教学后记
初中数学教案 篇5
知识技能
会通过“移项”变形求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思考
1.经历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过程,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刻画实际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
2.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体会方程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解决问题
能在具体情境中从数学角度和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
经历观察、实验计算、交流等活动,激发求知欲,体验探究发现的快乐。
教学重点
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通过移项解 “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知识回顾
解下列方程:
1. 3x+1=4
2. x-2=3
3. 2x+0.5x=-10
4. 3x-7x=2
提问:解这些方程时,方程的解一般化成什么形式?这些题你采用了那些变形或运算?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下面请大家解下列方程。
出示问题(幻灯片)。
学生:独立完成,板演2、4题,板演同学讲解所用到的变形或运算,共同讲评。
教师提问:(略)
教师追问:变形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交流。
本次活动中教师关注:
(1)学生能否准确理解运用等式性质和合并同列项求解方程。
(2)学生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变形方向(化成x=a的形式)的理解。
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回顾利用等式性质和合并同类项对方程进行变形,再现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两边同时乘以(除以,不为0)同一个数、合并同类项等运算,为继续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二 问题探究
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教师:出示问题(投影片)
提问:在这个问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现有经验你打算怎么做?
(学生尝试提问)
学生:读题,审题,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1.找出问题中的已知数和已知条件。(独立回答)
2.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
3.列代数式:x参与运算,探索运算关系,表示相关量。(讨论、回答、交流)
4.找相等关系: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等式相等.(学生回答,教师追问)
5.列方程:3x+20=4x-25(1)
总结提问: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时,要经历那些步骤?书写时呢?
教师提问1:这个方程与我们前面解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发现: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
教师提问2:怎样才能使它向x=a的形式转化呢?
学生思考、探索:为使方程的右边没有含x的项,等号两边同减去4x,为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号两边同减去20.
3x-4x=-25-20(2)
教师提问3:以上变形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等式的性质1。
归纳: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师生共同完成解答过程。
设问4:以上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
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教师提问5:解这个方程,我们经历了那些步骤?列方程时找了怎样的相等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关注:
(1)学生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设未知数,列代数式,列方程,是否清楚?
在参与观察、比较、尝试、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探究发现成功的快乐。
活动三 解法运用
例2解方程
3x+7=32-2x
教师:出示问题
提问:解这个方程时,第一步我们先干什么?
学生讲解,独立完成,板演。
提问:“移项”是注意什么?
学生:变号。
教师关注:学生“移项”时是否能够注意变号。
通过这个例题,掌握“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验“移项”这种变形在解方程中的作用,规范解题步骤。
活动四 巩固提高
1.第91页练习(1)(2)
2.某货运公司要用若干辆汽车运送一批货物。如果每辆拉6吨,则剩余15吨;如果每辆拉8吨,则差5吨才能将汽车全部装满。问运送这批货物的汽车多少量?
3.小明步行由A地去B地,若每小时走6千米,则比规定时间迟到1小时;若每小时走8千米,则比规定时间早到0.5小时。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教师按顺序出示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用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而生练习。
教师关注:
1.学生在计算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2.x系数为分数时,可用乘的办法,化系数为1。
3.用实物投影展示学困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鼓励。
巩固“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反馈学生对解方程步骤的掌握情况和可能出现的计算错误。
2、3题的重点是在新情境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活动五
提问1:今天我们学习了解方程的那种变形?它有什么作用、应注意什么?
提问2:本节课重点利用了什么相等关系,来列的方程?
教师组织学生就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
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回答交流,相互完善补充。
教师关注:学生能否提炼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果不能,教师则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引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梳理,以便于学生掌握和运用。
布置作业:
第93页第3题
初中数学教案 篇6
问题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的,随便那个年级.20xx字.案例和反思
1个回答 分类:数学 20xx-11-3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2.3 平行线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2章 第3节 平行线的性质,它是平行线及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性质
难点:“性质1”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与“动像探索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内容:①火车行驶在铁轨上;②游泳池;③横格纸.
2.声音: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二)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如图).
问题一: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同位角
∠1
∠5
角的度数
数量关系
学生活动:画图——度量——填表——猜想
结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问题二: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探究、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2.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
3.性质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问题三:请判断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b 因为a‖b
所以∠1=∠2 所以∠1=∠2
又 ∠1=∠3 又 ∠1+∠4=180°
所以∠2=∠3 所以∠2+∠4=180°
语言叙述:
性质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抢答)
(1)如图,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
①若∠1 = 110°,则∠2 = °.理由:.
②若∠1 = 110°,则∠3 = °.理由:.
③若∠1 = 110°,则∠4 = °.理由:.
(2)如图,由AB‖CD,可得( )
(A)∠1=∠2 (B)∠2=∠3
(C)∠1=∠4 (D)∠3=∠4
(3)如图,AB‖CD‖EF,
那么∠BAC+∠ACE+∠CEF=( )
(A) 180°(B)270° (C)360° (D)540°
(4)谁问谁答:如图,直线a‖b,
如:∠1=54°时,∠2= .
学生提问,并找出回答问题的同学.
2.(讨论解答)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
∠B=115°,求梯形另外两角分别是多少度?
(五)概括存储(小结)
1.平行线的性质1、2、3;
2.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作业 第69页 2、4、7.
八、教学反思:
①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动态地展示同位角的'关系,激发学生自觉地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②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③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初中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重点:
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难点:
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导语: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二、尝试活动,探索新知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发生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
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相应变小.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把剪刀抽象成什么简单的图形?
学生回答:画成两条相交的直线,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
教师提问: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对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结论:相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
教师提问:
如果改变∠AOC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他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学生思考回答:
只会改变数量关系而不会改变位置关系.
师生共同定义邻补角、对顶角:
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教师提问:
你同意下列说法吗?如果错误,如何订正?
1.邻补角的“邻”就是“相邻”,就是它们有一条“公共边”,“补”就是“互补”,就是这两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2.邻补角可看成是平角被过它的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3.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也是邻补角.
学生思考回答:1、2是对的,3是错的.
第3个应改成: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是邻补角.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的概念后,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的直观体验.
教师把说理过程规范地板书:
在右图中,∠AOC的邻补角是∠BOC和∠AOD,所以∠AOC与∠BOC互补,∠AOC与∠AOD互补,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AOD=∠BOC,类似地有∠AOC=∠BOD.
教师板书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
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
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三、例题讲解
【例】 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答案】 由邻补角的定义,得∠2=180°-∠1=180°-40°=140°;由对顶角相等,得∠3=∠1=40°,∠4=∠2=140°.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图中是否存在对顶角.
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哪两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角?指出下图中具有这两种位置关系的角.
eq o(sup7(,图(1)) ,图(2))
(2)如图,若∠AOD= 90°,那么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如何?
【答案】
1.都不存在对顶角.
2.(1)对顶角,邻补角.
对顶角:∠AOC和∠BOD,∠AOD和∠BOC.
邻补角:∠AOC和∠AOD,∠AOC和∠BOC,∠AOD和∠BOD,∠BOC和∠BOD.
(2)垂直.
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并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能积极主动地提出各类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了基本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对新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所以在应用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选择典型的例题,详细讲解,指导学生探求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做到熟练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认知要求
1、回顾收集数据的方式、
2、回顾收集数据时,如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3、回顾频率、频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回顾刻画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5、能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熟练掌握本章的知识网络结构、
2、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3、经历调查、统计等活动,在活动中发 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思考,发展学 生用数学的意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
2、体会收集数据的方式,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频率、频数及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 计量在实际情境中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收集数据的方式、抽样时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频率、频数、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章的内容已全部学完、现在如何让你调查一个情况、并且根据你获得数据,分析整理,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我想大家现在心里应该有数、
例如,我们要调查一下“上网吧的人的年龄”这一情况,我们应如何操作?
先选择调查方式,当然这个调查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因为我们不可能调查到所有上网吧的人,何况也没有必要、
同学们感兴趣的话,下去以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调查,然后再作统计分析,然后把调查结果汇报上来,我们可以比一比,哪一个组表现最好?
二、讲授新课
1、举例说明收集数据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2、抽样调查时,如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举例说明、
3、举出与频数、频率有关的几个生活实例?
4、刻画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有 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
针对上面的几个问题,同学们先独 立思考,然后可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然后我们每组选出代表来回答、
(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发现同学们前面知识掌握不好的地方,及时补上)、
收集数据的方式有两种类型:普查和抽样调查、
例如:调查我校八年级同学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我们就可以用普查的形式、
在这次调查中,总体:我校八年级全体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个体:我校八年级每个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
用普查的方式可以直接获得总体情况、但有时总体中个体数目太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此时可用抽样调查、
例如把上面问题改成“调查全国八年级同学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由于个体数目太多,普查的工作量也较大,此时就采取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通过样本的特征数字来估计总体,例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极差、方差等、
上面我们回顾了为了了解某种情况而采取的调查方式:普查和抽样调查,但抽样调查必须保证数据具有代表性,因为只 有这样,你抽取的样本才能体现出总体的情况,不然,就会失去可靠性和准确性、
例如对我们班里某门学科的成绩情况,有时不仅知道平均成绩,还要知道90分以上占多少,80到90分之间占多少,……,不及格的占多少等,这时,我们只要看一下每个学生的成绩落在哪一个分数段,落在这个分数段的分数有几个,表明数据落在这个小组的频数就是多少,数据落在这个小组的频率就是频数与数据总个数的商、
刻画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有极差、方差、标准差、它们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稳定性的、一般而言,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例如:某农科所在8个试验点,对甲、乙两种玉米进行对比试验,这两种玉米在各试验点的亩产量如下(单位:千克)
甲:450 460 450 430 450 460 440 460
乙:440 470 460 440 430 450 470 4 40
在这个试验点甲、乙两种玉米哪一种产量比较稳定?
我们可以算极差、甲种玉米极差为460-430=30千克;乙种玉米极差为470-430=40千克、所以甲种玉米较稳定、
还可以用方差来比较哪一种玉米稳定、
s甲2=100,s乙2=200、
s甲2<s乙2,所以甲种玉米的'产量较稳定、
三、建立知识框架图
通 过刚才的几个问题回顾思考了我们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下面构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四、随堂练习
例1一家电脑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调查,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 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40%、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的销售量占40%、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宣传中的数据是否可靠: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分析:这是一道判断说理型题,它要求借助于统计知识,作出科学的判断, 同时运 用统计原理给予准确的解释、因此,该电脑生产厂家凭借挑选某城市经销本产品情况,断然说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的销量占40%,宣传中的数据是不可靠的,其理由有二:第一,所取样本容量太小;第二,样本抽取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
例2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非典” 的斗争中,疫情变化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请根据下面的疫情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1)图10是5月11日至5月29日全国疫情每天新增数据统计走势图,观察后回答:
①每天新增确诊病例与新增疑似病例人数之和超过100人的天数共有__________天;
②在本题的统计中,新增确诊病例的人数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
③本题在对新增确诊病例的统计中,样本是___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
(2)下表是我国一段时间内全国确诊病例每天新增的人数与天数的频率统计表、(按人数分组)
①100人以下的分组组距是________;
②填写本统计表中未完成的空格;
③在统计的这段时期中,每天新增确诊
病例人数在80人以下的天数共有_________天、
解:(1)①7 ②26 ③5月11日至29日每天新增确诊病例人数 19
(2)①10人 ②11 40 0、125 0、325 ③25
五.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回顾与思考这一章的重点内容,共同建立的知识框架图,并进一步用统计的思想和知识解决问题,作出决策、
六.课后作业:
七.活动与探究
从鱼塘捕得同时放养的草鱼240尾,从中任选9尾,称得每尾鱼的质量分别是1、5,1、6,1、4,1、6,1、3,1、4,1、2,1、7,1、8(单位:千克)、依此估计这240尾鱼的总质量大约是
A、300克 B、360千克C、36千克 D、30千克
初中数学教案 篇9
①结合你对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一次的理解,说一说你对一次函数中的“一次”的理解. ②k可以是怎样的数?
③你怎样认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一个常数b的'和即 Y=kx+b 定义:一般地,形
如
Y=kx+b( k,b 是常数,k≠0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
b=0时,
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例1、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 )①Y=X-6②Y=3X③Y=X2④Y=7-X
学生独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例2、写出下列各题中x与y之间的关系式,并判
解释与应用
断,y是否为x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①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中y(千米)与行驶时间(时)之间的关系式;②圆的面积y(厘米2)与他的半径x(厘米)之间的关系:③一棵树现在高50厘米,每个月长高2厘米,x月后这棵树的高度y(厘米)之间的关系式
初中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t-0.5)千米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③
-120(t-0.5)=-120+60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思路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二、范例学习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解答过程按课本.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71页习题2.2第2、3、5、8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初中数学教案 篇11
1.知识结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虽然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在小学学过,但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并不深刻,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以后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打下基础,所以教师不要忽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以后证明四边形问题的基础,也是学好全章的关键.尤其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推论,推论的应用有两个条件:
一个是夹在两条平行线间;
一个是平行线段,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得出一个结论平行线段相等,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结论都不成立,这也是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教师要反复强调.
难点:本节的难点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为了能熟练的应用性质定理及其推论,要把性质定理和推论的条件和结论给学生讲清楚,哪几个条件,决定哪个结论,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即书写格式,都要在讲练中反复强化.
3.教法建议
(1)教科书一开始就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我感觉这样引入新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设计了一个动画,建议老师们用它作为本节的引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2)在生产或生活中,平行四边形是常见图形之一,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让他们自己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教师最后做总结.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要判断两点:首先是四边形,然后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3)对于教师来说讲课固然重要,但讲完课后有目的的强化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做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讲内容,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要反思回顾,总结深化.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2.
3.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或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知道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处理,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推导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导、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渗透几何方法美和几何语言美及图形内在美和结构美
二、学法引导
阅读、思考、讲解、分析、转化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运用性质定理2的推论;在计算或证明中综合应用本节前一章的知识.
3.疑点及解决办法:关于性质定理2的推论;两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直线中间的距离的区别与联系,注重对概念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上述概念,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关问题.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做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投影仪,投影胶片,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提问,学习思考口答;教师设疑引思,学生讨论分析;师生共同总结结论,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达标练习
第一课时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四边形?什么叫四边形的一组对边?
2.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在位置上有几种可能?
(教师随着学生回答画出图1)
图1
【引入新课】
在四边形中,我们常见的实用价值最大的就是平行四边形,如汽车的防护链,无轨电车的击电杆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形象,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呢?这是这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写出课题).
【讲解新课】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注意:一个四边形必须具备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才是平行四边形,反过来,平行四边形就一定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一个四边形.因此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定义判定法)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
”表示,如图1就是平行四边形
,记作“
”.
align=middle>
图1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讲解平行四边形性质前必须使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从属于四边形,因此它具有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同时它又是特殊的四边形,当然还有其特性(个性),下面介绍的性质就是其特性,这是一般四边形所不具有的.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教具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凑的平行四边形演示,由此得到证明以上两个定理的方法.如图2)
图2如图3
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由此得到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图3
要注意:必须有两个平行,即夹两条平行线段的两条直线平行,被夹的两条线段平行,缺一不可,如图4中的几种情况都不可以推出图4
4.平行线间的距离
从推论可以知道,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从一条直线上所有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如图5.
我们把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平行线的距离.
图5
注意:(1)两相交直线无距离可言.
(2)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叫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一定要注意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例1 已知:如图1,
初中数学教案 篇12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已经了勾股定理,并在先前其他内容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百度一下的逆向思维、逆向研究的经验,如:已知两直线平行,有什么样的结论?
反之,满足什么条件的两直线是平行?因而,本课时由勾股定理出发逆向思考获得逆命题,学生应该已经具备这样的意识,但具体研究中
可能要用到反证等思路,对现阶段学生而言可能还具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2节。教学任务有: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并利用该定理根据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利用该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数,增加对勾股数的直观体验。为此确定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体内容及勾股数的概念;
2.能根据所给三角形三边的条件判断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经历从实验到验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归纳能力。
● 情感与态度目标
1.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体内容。
三、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实验猜想归纳论证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通过实验获得数学结论已有一定的体验
但数学思维严谨的同学总是心存疑虑,利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让同学心服口服显得非常迫切,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力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从创设问题情景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育教学过程;
(2)从学生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
2.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电脑、多媒体课件。
学具:教材、笔记本、课堂练习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小试牛刀;第四环节:
登高望远;第五环节:巩固提高;第六环节:交流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
情境:1.直角三角形中,三边长度之间满足什么样的关系?
2.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否就是直角三角形呢?
意图:
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效果:
从勾股定理逆向思维这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下一环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内容1:探究
下面有三组数,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①5,12,13;②7,24,25;③8,15,17;并回答这样两个问题:
1.这三组数都满足 吗?
2.分别以每组数为三边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学生分为4人活动小组,每个小组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组数。
意图:
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一结论;在活动中体验出数学结论的发现总是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同时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发展规律。
效果:
经过学生充分讨论后,汇总各小组实验结果发现:①5,12,13满足 ,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②7,24,25满足 ,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③8,15,17满足 ,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从上面的分组实验很容易得出如下结论: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内容2:说理
提问:有同学认为测量结果可能有误差,不同意这个发现。你认为这个发现正确吗?你能给出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理由吗?
意图:让学生明确,仅仅基于测量结果得到的结论未必可靠,需要进一步通过说理等方式使学生确信结论的可靠性,同时明晰结论: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注意事项:为了让学生确认该结论,需要进行说理,有条件的班级,还可利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让同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活动3:反思总结
提问:
1.同学们还能找出哪些勾股数呢?
2.今天的结论与前面学习勾股定理有哪些异同呢?
3.到今天为止,你能用哪些方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呢?
4.通过今天同学们合作探究,你能体验出一个数学结论的发现要经历哪些过程呢?
意图:进一步让学生认识该定理与勾股定理之间的关系
第三环节:小试牛刀
内容:
1.下列哪几组数据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请说明理由。
①9,12,15; ②15,36,39; ③12,35,36; ④12,18,22
解答:①②
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250 B 150 C 200 D 不能确定
解答:B
3.如图1:在 中, 于 , ,则 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解答:C
4.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扩大相同的倍数后, (图1)
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解答:A
意图:
通过练习,加强对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认识及应用
效果
每题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5分钟),并指出各题分别用了哪些知识。
第四环节:登高望远
内容:
1.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2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 都应是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尺寸如图3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解答:符合要求 , 又 ,
2.一艘在海上朝正北方向航行的轮船,航行240海里时方位仪坏了,凭经验,船长指挥船左传90,继续航行70海里,则距出发地250海里,你能判断船转弯后,是否沿正西方向航行?
解答:由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
AB=240海里,BC=70海里,,AC=250海里;在△ABC中
=(250+240)(250-240)
=4900= = 即 △ABC是Rt△
答:船转弯后,是沿正西方向航行的。
意图: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该定理。
效果: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可;利用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当遇见数据较大时,要懂得将 作适当变形( ),以便于计算。
第五环节:巩固提高
内容:
1.如图4,在正方形ABCD中,AB=4,AE=2,DF=1, 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你是如何判断的?与你的同伴交流。
解答:4个直角三角形,它们分别是△ABE、△DEF、△BCF、△BEF
2.如图5,哪些是直角三角形,哪些不是,说说你的理由?
图4 图5
解答:④⑤是直角三角形,①②③⑥不是直角三角形
意图:
第一题考查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要漏解;第二题在于考查学生如何利用网格进行计算,从而解决问题。
效果:
学生在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熟悉度后,能够快速做答并能简要说明理由即可。注意防漏解及网格的应用。
第六环节:交流小结
内容:
师生相互交流总结出:
1.今天所学内容①会利用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满足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2.从今天所学内容及所作练习中总结出的经验与方法:①数学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②数学结论的发现总是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同时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发展规律;③利用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当遇见数据较大时,要懂得将 作适当变形, 便于计算。
意图:
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体会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广泛应用及它们的悠久历史;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运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效果:
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总结出利用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从古至今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1.4第1,2,4题。
五、教学反思:
1.充分尊重教材,以勾股定理的逆向思维模式引入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是否能得到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充分引用教材中出现的例题和练习。
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从中体验任何一个数学结论的发现总是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同时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发展规律。
3.在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善于对公式变形,便于简便计算。
4.注重对学习新知理解应用偏困难的学生的进一步关注。
5.对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论证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不做要求。
由于本班学生整体水平较高,因而本设计教学容量相对较大,教学中,应注意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状况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调整。
附:板书设计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情景引入 小试牛刀: 登高望远
初中数学教案 篇1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的概念.
2.使学生能准确地确定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
3.能正确区分单项式和多项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区别单项式与多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三)德育渗透点
在本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单项式和多项式在前二章,特别是第一章已有新接触,本节课来研究多项式的概念可谓水到渠成,体现了数学的结构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对比法,以训练为主,注重尝试指导.
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多项式有关概念→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多项式的概念及单项式的联系与区别.
2.难点:多项式的次数的确定,以及多项式与单项式的联系与区别.
3.疑点:多项式中各项的符号问题.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多项式有关概念,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单项式的有关概念,同学们看下面一些问题.
(出示投影1)
1.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是单项式的请指出它的系数与次数.
, , ,2, , , ,
2.圆的半径为 ,则半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半圆的总长为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回答上述两个问题,可以进行抢答,看谁想的全面,回答的准确,教师对回答准确、速度快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法说明】让学生通过1题回顾有关单项式的一些知识点,再通过2题中半圆周长为 很自然地引出本节内容.
师:上述2题中,表示半圆面积的代数式是单项式吗?为什么?表示半圆的周长的式子呢?
学生活动:同座进行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师:谁能把1题中不是单项式的式子读出来?(师做相应板书)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 , , 对于这些代数式的结构特点,由小组选代表说明,若不完整,其他同学可做补充.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像以上这样的式子叫多项式,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多项式,上面几个式子都是多项式.
[板书]3.1整式(多项式)
学生活动:讨论归纳什么叫多项式.可让学生互相补充.
教师概括并板书
[板书]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师:强调每个单项式的符号问题,使学生引起注意.
(出示投影2)
练习:下裂代数式 , , , , , ,
, , 中,是多项式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学生抢答以上问题,然后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两个多项式,同桌互相交换打分,有疑问的提出再讨论.
【教法说明】通过观察式子特点,讨论归纳多项式的概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意识.多项式的概念是本节教学重点,为使学生对概念真正理解,让学生每个人写出两个多项式,可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
师:提出问题,多项式 、 , , 各是由几个单项式相加而得到的?每个单项式各指的是谁?各是几次单项式?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肯定、否定与纠正.
师:在 中,是两个单项式相加得到,就叫做二项式,两个单项式中, 次数是1, 次数是1,最高次数是一次,所以我们说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是一次,整个式子叫做一次二项式.
[板书]
学生活动:同桌讨论,, , ,应怎样称谓,然后找学生回答.
师:给予归纳,并做适当板书:
[板书]
学生活动:通过上例,学生讨论多项式的项、次数,然后选代表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师归纳: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是几个单项式的和就叫做几项式.每一项包含它的符号,如 中, 这一项不是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叫做多项式次数,即最高次项是几次,就叫做几次多项式,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板书]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对以上几个多项式的感知,学生对多项式的特片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一些结论,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3)
1.填空:
2.填空:
(1) 是_________次__________项式; 是_________次_________项式; 的'常数项是___________.
(2) 是_________次________项式,最高次数是___________,最高次项的系数是_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_.
学生活动:1题抢答,同桌同学给予肯定或否定,且肯定地说出依据,否定的再说出正确答案;2题学生观察后,在练习本或投影胶片上完成,部分胶片打出投影,师生一起分析、讨论,对所做答案给予肯定或更正.
【教法说明】在此组练习题中,1题目的是以填表的形式感知一个多项式就是单项式的和,多项式的项就是单项式;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多项式与单项式的关系,避免死记硬背概念,而不能准确应用于解题中的弊病.2题是在理解概念和完成1题单一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
(四)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式》一节中“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在掌握多项式概念时,要注意它的项数和次数.前面我们还学习了单项式,掌握单项式时要注意它的系数和次数.
归纳: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板书]
说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出多项式、单项式,然后再提出它们统称为整式,并做了述板书,使所学知识纳入知识系统.
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4)
下列各代数式:0, , , , , , 中,单项式有__________,多项式有____________,整式有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观察后学生回答,互相补充、纠正,提醒学生不能遗漏.
【教法说明】数学要领重在于应用,通过上题的训练,可使学生很清楚地了解单项式、多项式的区别与联系,它们与整式的关系.
(五)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5)
1.单项式 , , 的和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次__________项式.
2. 是_______次________项式 是__________次_________项式,它的常数项_________.
3. 是________次________项式,最高次项是_________,最高次项的系数是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
4. 的2倍与 的平方的 的和,用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填单项式或多项式).
学生活动:每个学生先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小组互相交流补充,最后小组选出代表发言.
师:做肯定或否定,强调3题中最高次项的系数是 , 是一个数字,不是字母,因为它只能代表圆周率这一个数值,而一个字母是可以取不同的值的.
【教法说明】本组是在前面掌握了本节课基本知识后安排的一组训练题,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多项式的次数与项数,特别是对 这个数字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自编题目练习:
每个学生写出6个整式,并要求既有单项式,又有多项式,然后交给同桌的同学,完成以下任务,①先找出单项式、多项式,②是单项式的写出系数与次数,是多项式的写出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数是什么?常数项是什么,然后再互相讨论对方的解答是否正确.
【教学说明】自编题目的训练,一是可活跃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
师:通过上面编题、解题练习,同学们对整式的概念有了清楚的理解,下面再按老师的要求编题,编一个四次三项式,看谁编的又快又准确,再编一个不高于三次的多项式.
学生活动:学生边回答师边板书,然后学生讨论是否符合要求.
【教法说明】通过上面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多项式项数、次数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八、随堂练习
1.判断题
(1)-5不是多项式( )
(2) 是二次二项式( )
(3) 是二次三项式( )
(4) 是一次三项式( )
(5) 的最高次项系数是3( )
2.填空题
(1)把上列代数式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 , ,0, , ,
; ;
; ;
.
(2)如果代数式 是关于 的三次二项式则 , .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149页习题3.1A组12.
(二)选做题:课本第150页习题3.1B组3.
十、板书设计
随堂练习答案
1.√ × × √ ×
2.(1)单项式 ,多项式 ;
整式 ;
二项式 ;
三次三项式 ;
(2) , .
作业答案
教材P.149中A组12题:(1)三次二项式 (2)二次三项式
(3)一次二项式 (4)四次三项式
初中数学教案 篇14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储蓄中的数量关系、商品利润等有关知识,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重点、难点
1.重点:探索这些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由此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难点:找出能表示整个题意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储蓄中的利息、本金、利率、本利和等含义,关系:利息=本金×年利率×年数
本利和=本金×利息×年数+本金
2.商品利润等有关知识。
利润=售价-成本; =商品利润率
二、新授
问题4.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2.43%的二年期定期储蓄,今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明买了一只价值48.6元的计算器,问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多少元?
利息-利息税=48.6
可设小明爸爸前年存了x元,那么二年后共得利息为
2.43%×X×2,利息税为2.43%X×2×20%
根据等量关系,得2.43%x·2-2.43%x×2×20%=48.6
问,扣除利息的20%,那么实际得到的利息是多少?扣除利息的20%,实际得到利息的80%,因此可得
2.43%x·2·80%=48.6
解方程,得x=1250
例1.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那么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大家想一想这15元的利润是怎么来的?
标价的80%(即售价)-成本=15
若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x元,那么
每件服装的标价为:(1+40%)x
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1+40%)x·80%
每件服装的`利润为:(1+40%)x·80%-x
由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40%)x·80%-x=15
解方程,得x=125
答:每件服装的成本是125元。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5页,练习1、2。
四、小结
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弄清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分析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由此列出方程;求出所列方程的解;检验解的合理性。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首先寻找“等量关系”。
五、作业
教科书第16页,习题6.3.1,第4、5题。
【初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教案01-10
初中数学教案01-24
初中数学教案范例07-08
初中优秀数学教案07-08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07-08
初中数学教案:实数07-08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01-12
【推荐】初中数学教案02-27
【热门】初中数学教案03-01
初中数学教案【热】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