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3-03-13 14:12:41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编15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除混和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会计算乘除混和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教学难点:

  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有三个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读书,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试着解决一下。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说一说每步的算理。

  4.怎样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说一说综合算式中每步运算求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说综合算式中每步的算理,进而使学生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试一试

  出示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和结果。掌握在只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里,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材分析:

  《角的分类》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中的第三课时的内容。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里已有了初步的接触,但大多是直观的描述。本课时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认识两种特殊的角:平角和周角;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度数范围及大小、倍数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图中隐藏的平角解决问题。

  教学实录: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听:“一件东西手中握,东摇西摆风拂过,热天打来冷天缩”,打一个生活用品。这是什么呀?

  生:扇子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也带来一把扇子,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扇子里的数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角和周角。

  师:下面我慢慢儿地打开这把扇子,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你要有什么发现可要赶紧说。

  师慢慢打开扇子。

  生发现角,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锐角、直角、钝角。

  当师打开到平角时,有生认出平角。师:对,这就是一个平角。板书:平角。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角叫平角?

  生: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就是一个平角。

  师:如果把这个平角画下来,你会画吗?

  请一学生到讲台上画一个平角。

  师:同学们认为他这样画可以吗?

  生思考。

  师:我认为这是经过这点的一条直线,怎样让大家看出这是一个平角而不是一条直线呢?

  生:还需要再画上平角的形成轨迹。

  师补充。

  师:这是一个平角,可是这样画平角还不够规范,下面看老师来规范得画一个平角。(指明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继续打开扇子。生发现周角,师板书:周角

  师:关于周角你知道它的什么知识?它有什么特点?

  生:周角的两条边靠在一起了。

  师:用数学语言说周角的两条边重合了。

  结合刚才画平角的过程,你认为怎样画周角最规范。大家说,老师画。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平角和周角,指一指它们的顶点和边。通过画,让学生明确平角与直线、周角与射线的本质区别。

  2、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师:生活中除了在扇子里见到平角和周角,在看表时也经常见到。看表中几点了?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一个什么角?

  生:六点,组成一个平角。

  师:你能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生思考后举例。

  师:看(课件中的)这个大风车,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叶片就组成一个平角;每个叶片旋转一周会形成一个周角。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会发现许多这样的数学现象。

  3、探究五种角的度数范围及关系。

  (1)问题提出。

  刚才我们打开扇子一周,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角的知识(板题:角)

  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遍扇子的打开过程,看屏幕,不仅仅要说出是哪一种角,还要看它们的形成过程,发现五种角之间的关系。

  师:好,我这儿有两个问题,一能不能用度数来描述这些角?二这些角之间有哪些关系。同学们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注意每个结论都要说出理由。

  (2)学生小组活动,师巡视。

  (3)汇报:

  师随生回答,板书各种角的度数。

  生: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

  平角等于180°。

  师:你怎么知道平角等于180°?

  生1:在量角器上有一个平角,就是180°

  生2:把两个三角尺的直角拼在一起,就是180°。

  师让生操作验证:a让学生都来观察量角器上的平角;

  b动手用两个三角尺拼一个平角。指出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在哪里。

  生:周角等于360°,把两个量角器拼在一起就是一个周角。

  学生操作演示,指周角的两条边。

  师:那这些角之间有哪些关系呢?

  生1、两个直角等于一个平角。生边说边拿起两个三角尺拼成的平角说。

  师:你的眼光真独到,发现了平角和直角之间的倍数关系,还有吗?

  生2:一个周角等于两个平角。生拿起两个量角器拼成的周角说。

  生3:我还要补充:一个周角等于四个直角。我是通过度数发现它们的关系的:180÷90=2,360÷180=2,360÷90=4

  师肯定同学们的做法。

  师:同学们有高有矮,那这些角呢?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生4: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4)师:这些角中你认为哪些角比较特殊?为什么?

  生认为周角、平角和直角比较特殊,它们都有确定的度数。

  三、应用拓展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五种角,下面我想让你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看这幅图仔细观察,除了∠1到∠4还有其他的特殊角吗?

  生发现相邻的两个角组成一个平角。

  师:那如果知道∠1=130°,你能算出其他三个角的度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

  汇报:∠1=∠3;∠2=∠4、

  师:我也看着∠1=∠3;∠2=∠4、,可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你能说出根据吗?

  生:∠2=180°—130°=50°……

  师:180°在题目有没有里直接告诉你?(没有。)看来,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用直接告诉我们的条件,还要善于发现题里的隐藏条件,隐藏条件也非常重要!

  生计算出结果。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认识了平角和周角;知道了各种角的度数。

  生2:我还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3: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发现和运用题目里隐藏着的条件。

  师:我用一首诗来总结了一下:

  一周二平四直角,关系密切不得了。

  钝角介于平直间,锐角不大比直小。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3、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括号)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步(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例1、例2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问: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生汇报,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探讨运算顺序,强调书写格式。

  ③练习:99×11-900585÷9+15

  2、教学例2.

  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应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引导探讨运算顺序。

  ③练习:52+12×4110-11÷79

  3对比、发现

  引导对比所练习题,发现有何相通之处?

  从而引导归纳出(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

  4指导完成第3页“想一想”中的题。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第7页第3题:数学医院。

  ⑴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找找错在哪?

  ⑵正确计算。

  2、解决问题。

  练习一第7页第2题

  四、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7页第1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可能性、方向与位臵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第四单元“用酸律”。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臵”。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臵,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臵。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6.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可能性”。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一、统计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4、讨论交流:

  5、全班汇报交流。

  三、巩固新知

  完成102页的做一做2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教案

  课题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三、巩固新知

  完成106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师归纳并板书:

  条形粗细要均匀;甲、乙两个停车场辆数的图案要不同;写好数量;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184= 243= 252= 146=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 2380= 1506= 713= 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 口算练习(略)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第48页6--9。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关键:

  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

  算盘、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xx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发明算盘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

  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

  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计算进行曲”。计算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愉快的感觉反映到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账”。

  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时,不仅要用手指不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数,同时要不停的动脑筋。这是非常典型的手脑并用,对提高智力,开发右脑是一种好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由于用算盘计算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这个在中国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计算工具,现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珠算技术的传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视。日本的小学生把读书、写字、打算盘列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上处于地位。日本全国的算盘学校高达35,000所。韩国的珠算教育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即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联盟,每年进行4次珠算考核和二次珠算大赛。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国珠算支部,美国有珠算教育中心,有1,000多所学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盘正成为美国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

  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

  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发生了人类历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以使用电子管为特点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末和50年代初获得重大发展。

  ■第二代电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间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增加浮点运算。

  ■19xx年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代表。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

  ■模仿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发成功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第六代。

  二、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1.算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

  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2.计算器。

  (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2)让学生看课本自学,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流。

  (3)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

  (4)全班看计算器,师生对口令。

  三、总结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四、作业:

  1.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如果能根据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将其罗列就更好了。)

  2.了解计算器的其他功能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熟练的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

  教学难点

  熟练的进行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7-2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6-16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3-18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03-15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03-31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5篇02-20

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教案04-02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04-1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13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热门】03-1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编15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除混和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会计算乘除混和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教学难点:

  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有三个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读书,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试着解决一下。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说一说每步的算理。

  4.怎样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说一说综合算式中每步运算求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说综合算式中每步的算理,进而使学生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试一试

  出示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和结果。掌握在只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里,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材分析:

  《角的分类》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中的第三课时的内容。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里已有了初步的接触,但大多是直观的描述。本课时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认识两种特殊的角:平角和周角;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度数范围及大小、倍数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图中隐藏的平角解决问题。

  教学实录: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听:“一件东西手中握,东摇西摆风拂过,热天打来冷天缩”,打一个生活用品。这是什么呀?

  生:扇子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也带来一把扇子,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扇子里的数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角和周角。

  师:下面我慢慢儿地打开这把扇子,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你要有什么发现可要赶紧说。

  师慢慢打开扇子。

  生发现角,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锐角、直角、钝角。

  当师打开到平角时,有生认出平角。师:对,这就是一个平角。板书:平角。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角叫平角?

  生: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就是一个平角。

  师:如果把这个平角画下来,你会画吗?

  请一学生到讲台上画一个平角。

  师:同学们认为他这样画可以吗?

  生思考。

  师:我认为这是经过这点的一条直线,怎样让大家看出这是一个平角而不是一条直线呢?

  生:还需要再画上平角的形成轨迹。

  师补充。

  师:这是一个平角,可是这样画平角还不够规范,下面看老师来规范得画一个平角。(指明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继续打开扇子。生发现周角,师板书:周角

  师:关于周角你知道它的什么知识?它有什么特点?

  生:周角的两条边靠在一起了。

  师:用数学语言说周角的两条边重合了。

  结合刚才画平角的过程,你认为怎样画周角最规范。大家说,老师画。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平角和周角,指一指它们的顶点和边。通过画,让学生明确平角与直线、周角与射线的本质区别。

  2、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师:生活中除了在扇子里见到平角和周角,在看表时也经常见到。看表中几点了?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一个什么角?

  生:六点,组成一个平角。

  师:你能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生思考后举例。

  师:看(课件中的)这个大风车,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叶片就组成一个平角;每个叶片旋转一周会形成一个周角。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会发现许多这样的数学现象。

  3、探究五种角的度数范围及关系。

  (1)问题提出。

  刚才我们打开扇子一周,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角的知识(板题:角)

  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遍扇子的打开过程,看屏幕,不仅仅要说出是哪一种角,还要看它们的形成过程,发现五种角之间的关系。

  师:好,我这儿有两个问题,一能不能用度数来描述这些角?二这些角之间有哪些关系。同学们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注意每个结论都要说出理由。

  (2)学生小组活动,师巡视。

  (3)汇报:

  师随生回答,板书各种角的度数。

  生: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

  平角等于180°。

  师:你怎么知道平角等于180°?

  生1:在量角器上有一个平角,就是180°

  生2:把两个三角尺的直角拼在一起,就是180°。

  师让生操作验证:a让学生都来观察量角器上的平角;

  b动手用两个三角尺拼一个平角。指出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在哪里。

  生:周角等于360°,把两个量角器拼在一起就是一个周角。

  学生操作演示,指周角的两条边。

  师:那这些角之间有哪些关系呢?

  生1、两个直角等于一个平角。生边说边拿起两个三角尺拼成的平角说。

  师:你的眼光真独到,发现了平角和直角之间的倍数关系,还有吗?

  生2:一个周角等于两个平角。生拿起两个量角器拼成的周角说。

  生3:我还要补充:一个周角等于四个直角。我是通过度数发现它们的关系的:180÷90=2,360÷180=2,360÷90=4

  师肯定同学们的做法。

  师:同学们有高有矮,那这些角呢?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生4: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4)师:这些角中你认为哪些角比较特殊?为什么?

  生认为周角、平角和直角比较特殊,它们都有确定的度数。

  三、应用拓展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五种角,下面我想让你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看这幅图仔细观察,除了∠1到∠4还有其他的特殊角吗?

  生发现相邻的两个角组成一个平角。

  师:那如果知道∠1=130°,你能算出其他三个角的度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

  汇报:∠1=∠3;∠2=∠4、

  师:我也看着∠1=∠3;∠2=∠4、,可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你能说出根据吗?

  生:∠2=180°—130°=50°……

  师:180°在题目有没有里直接告诉你?(没有。)看来,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用直接告诉我们的条件,还要善于发现题里的隐藏条件,隐藏条件也非常重要!

  生计算出结果。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认识了平角和周角;知道了各种角的度数。

  生2:我还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3: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发现和运用题目里隐藏着的条件。

  师:我用一首诗来总结了一下:

  一周二平四直角,关系密切不得了。

  钝角介于平直间,锐角不大比直小。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3、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括号)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步(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例1、例2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问: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生汇报,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探讨运算顺序,强调书写格式。

  ③练习:99×11-900585÷9+15

  2、教学例2.

  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应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引导探讨运算顺序。

  ③练习:52+12×4110-11÷79

  3对比、发现

  引导对比所练习题,发现有何相通之处?

  从而引导归纳出(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

  4指导完成第3页“想一想”中的题。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第7页第3题:数学医院。

  ⑴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找找错在哪?

  ⑵正确计算。

  2、解决问题。

  练习一第7页第2题

  四、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7页第1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可能性、方向与位臵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第四单元“用酸律”。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臵”。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臵,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臵。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6.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可能性”。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一、统计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4、讨论交流:

  5、全班汇报交流。

  三、巩固新知

  完成102页的做一做2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教案

  课题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三、巩固新知

  完成106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师归纳并板书:

  条形粗细要均匀;甲、乙两个停车场辆数的图案要不同;写好数量;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184= 243= 252= 146=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 2380= 1506= 713= 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 口算练习(略)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第48页6--9。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关键:

  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

  算盘、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xx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发明算盘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

  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

  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计算进行曲”。计算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愉快的感觉反映到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账”。

  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时,不仅要用手指不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数,同时要不停的动脑筋。这是非常典型的手脑并用,对提高智力,开发右脑是一种好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由于用算盘计算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这个在中国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计算工具,现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珠算技术的传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视。日本的小学生把读书、写字、打算盘列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上处于地位。日本全国的算盘学校高达35,000所。韩国的珠算教育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即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联盟,每年进行4次珠算考核和二次珠算大赛。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国珠算支部,美国有珠算教育中心,有1,000多所学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盘正成为美国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

  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

  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发生了人类历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以使用电子管为特点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末和50年代初获得重大发展。

  ■第二代电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间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增加浮点运算。

  ■19xx年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代表。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

  ■模仿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发成功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第六代。

  二、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1.算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

  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2.计算器。

  (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2)让学生看课本自学,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流。

  (3)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

  (4)全班看计算器,师生对口令。

  三、总结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四、作业:

  1.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如果能根据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将其罗列就更好了。)

  2.了解计算器的其他功能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熟练的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

  教学难点

  熟练的进行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7-2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6-16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3-18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03-15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03-31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5篇02-20

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教案04-02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04-1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13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热门】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