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4 11:09:24 振濠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语文教案范文1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语文教案范文13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理解《绝句》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2.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3.学习杜甫的另一首古诗《绝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早发白帝城》

  二、学习《绝句》

  1、介绍作者

  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他一生写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公元762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了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一组即景小诗。兴到随笔,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绝句描写了他的住所——草堂前的明媚秀丽的景色。

  2、默读全诗,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草堂一幅怎样的画面。

  3、小组学习

  (1)组内读诗,说说这首诗讲的什么意思?

  (2)你们感受到诗人当时什么心情?哪句感受到的?

  (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4、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人写了千年的积雪、扬帆待发的船只,为整首诗平添了一种气魄。一个“含”字,不仅把很远的景物移到近前来了,而且把西岭的积雪和草堂的建筑和成了一个整体,使浣花溪的景色在广阔的背景中显得更加明媚秀丽。《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体验,借助图片或录像片,展开想象,感悟诗句的意境。诗人身在草堂中,透过窗口远眺积雪终年不化的西岭,那雪岭的壮丽景色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再向门外一看,见到停泊在岸边的来自东吴的船只。“泊”,停靠,“万里”,虚指遥远。船只来自远方的东吴,又将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这只有在和平环境中才能做到,对刚刚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来说,看到船只畅行万里,是多么令人振奋和欣慰啊!“万里船”是从空间来讲,“千秋雪”是从时间来说的',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多么开阔!

  5、看图说一说诗的意思。

  三、课后延伸

  1.运用本诗学习方法,阅读杜甫另一首《绝句》,与课文对比,想一想,有什么相同之处。

  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即春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春意盎然的春景图,流露出诗人闲适、欢悦的心情,格调清新,对仗工整,自然流畅,描摹景物清丽细致,与课文中《绝句》异曲同工。

  2.开一个诗歌朗诵会,弘扬祖国的五千年的文化。

  四、作业

  1.把通过想象把《绝句》中的美好景色写出来。

  2.介绍关于古诗文方面的书,找找关于这两位诗人的其他作品。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复习拼音,练习使用动词,听故事,能理解主要意思。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声母。

  2.读韵母。

  二.给下面词语写拼音。

  青蛙 蜜蜂 猫头鹰

  1.学生练习注音。

  2.检查纠正。

  三.练习使用动词。

  踢毽子搭积木听广播 调皮进 逗小狗 按喇叭

  1.学生练习说一说。

  2.评委评一评,看谁说得好。

  3.自己填一填,不会的字可以用音节代替。

  四.听故事。

  1.听录音,播放两遍。

  2.写一写小松鼠为什么快乐?

  3.师总结:帮助别人,不只是为别人解决困难,而且自己也得到快乐。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踢毽子 搭积木 听广播

  调皮进 逗小狗 按喇叭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展开联想,写出小女孩生前和奶奶在一起的情形,要合情合理,培养联想能力;

  2、要把故事写完整、具体。

  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情合理的想像;

  2、把文章写完整、具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直接导入

  解题:这是一次命题习作,题目从时间和人物上作了限定

  二、阅读教材,初步明确习作要求;

  引导学生提炼出习作要求中的几个方面,进一步明确要求。

  1、要求:想像,要根据课文展开合情合理的想像;

  2、范围:在贫困的`生活条件下,奶奶十分关爱小女孩,给她温暖,给她幸福;

  三、指导学生再次重温原文

  1、阅读原文,引发想像,说说小女孩子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情景和她对奶奶的情意

  2、再次品读、析读课文,连系实际,想想自己的奶奶平时是如何给自己爱的

  四、先说后写

  1、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议一议,评一评

  2、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参与指导,引导合理想像

  3、选总部分优秀的在全、班说一说,

  4、集体评议

  5、指导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都可以

  五、动笔写

  改一改,评一评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根据偏旁认读字义,读写汉字。

  2.积累词语。

  3.练习口语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熟读汉字,据拼音认读。

  1.根据偏旁知道字义。

  钢铜铁钉 金字旁,与金属相关。

  被裙裤袄 衣字旁,与衣服相关。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正音。

  4.说说你还认识哪些字是根据偏旁知字义的。

  二、填空。

  1.学生试口头填空,比一比谁填得多。

  2.同桌互相交流。

  3.评议。

  4.学生把填的词语写下来。

  一只(鸭) 一个(杯子) 一把(米)

  一块(玻璃) 一条(河) 一盘(菜)

  三、读一读词语。

  1.看清字形,自由读。

  2.同桌互读。

  3.领读、齐读。

  四、“读读背背”。

  l.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帮助读准字音。

  3.交流,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

  4.背诵。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几种动物搞“个人卫生”的方法,从而感受动物世界的神奇。

  2.认识本课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几种动物是怎样搞“个人卫生”的。

  2.帮助学生理解个别不常见词语:如羽虱、蚁酸等。

  教学准备:

  动物搞“个人卫生”的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出世图片小鸟用水搞“个人卫生”的画面,让学生说说小鸟在干什么。激发他们的兴趣:今天的“快乐读书屋”让我们去动物世界看看,动物怎么搞“个人卫生”的。

  2.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全篇内容。

  (2)小组内“开火车”读,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动笔画一画,把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3.结合图片、理解课文。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通过看、读、议,了解不同动物搞“个人卫生”的不同方法。

  (2)学生自由汇报读懂了什么,有疑问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4.拓展延伸。

  动物搞“个人卫生”的办法,你知道吗?交流汇报。

  5.检查识字。

  6.推荐作业。

  (1)搜集有关动物种种仿人行为的资料。如:睡觉方式、安家等。

  (2)阅读《阅读》中。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 理解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2. 体会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3. 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

  1.理清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关系。

  2.理清文章脉络和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教师做好课前预习指导工作,教会学生评点的方法,学生在感知文本、研习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评点,课上师生、生生间进行交流。

  把握文眼,在那一声狼嗥上做文章。让生沿着作者设定的切入点去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解文题)像山那样思考,是指谁要像山那样思考?人

  “那样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思考?

  二.自读感知、剖析思路:

  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小组合作),全文可分几个部分,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

  三.研读探究:

  出示相关思考题,要求学生带着疑问看课文,并小组讨论、交流,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生读1-2节)

  1. 作者以一声狼嗥开篇,那么对于这声狼嗥不同的生物都有怎样的反应?它们的反应和一座山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2.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

  排比句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对这声狼嗥,一般所能理解的浅层含义和只有大山才能听懂的深层含义分别是什么?

  学生边读边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作者得到这一认识(大山听懂的深层含义)的由来?

  谈谈狼的消失对自然,对人类分别意味着什么?

  (多媒体显示问题)

  1. 为什么我们必须像山那样思考?

  2. 如果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怎样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如果不能像山那样思考,会有怎样的危害?除了文章所讲到的危害,你还能列举出哪些?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知识与技能>: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晏子说的话,体会晏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3、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理解难点词语。

  <过程与方法>:

  在读和演中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教学重难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

  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介绍宴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堂交流

  (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了解剧本的格式。

  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兴的又是什么?

  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2)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

  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怒发冲冲地心平气和地冷静地)。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编排剧本。

  语文教案 篇8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2、正确、流利地读文,理清课文层次,理解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幻想与现实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在童话世界里,通过与同龄人小女孩交流,加深体验,并把感受写在旁批处。

  2、和同学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感受。了解沙皇统治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穷苦人受苦受难的根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激发学生的同情和怜悯之心。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生活的美好,珍惜幸福生活。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产生的合理想象,感受不同时代的同龄人命运的悲惨引导学生区别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珍惜社会主义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教学手段】

  多媒体、安徒生资料及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并指导书写。

  2、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总结学习方法。

  3、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初步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苦。

  二、教学手段

  《安徒生童话全集》及有关资料图片、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

  1、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安徒生童话全集一书)那么你们了解安徒生吗?说说对他的'了解。

  2、提供丹麦时代背景,学生简介安徒生。

  3、安徒生所写的这些童话中,你们都读过哪些篇呢?

  4、学生介绍自己所读过的安徒生作品。

  过渡: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安徒生最出色的童话作品之一《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交流、探讨学法

  1、今天老师要用这一篇课文检查一下你们学习语文的水平,那么老师问问你们初读课文都应该做些什么?

  2、通过与学生探讨得出:

  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

  借助工具书,学会预习;

  读课文时画出生字新词,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理解它们,然后把有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读正确;

  学不懂的或提出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把自己读书的体会在旁批处写一写;

  小结:以上都是学习课文的好方法,请同学们按照你们所说的开始初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谈收获

  1、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并加以点拨生字的音、形、意。

  区别字形:僵——疆;熄——息;蜡——腊;烛——浊;

  正音解词:“唉”在本课读“ài”表示伤感和惋惜;而“āi”音表示答应之意。

  指名范读,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看,指导正确书写。

  2、交流阅读中的收获。

  指导朗读难读的句子出示课件:

  “她用小手搓着又红又肿的脚,一会儿,小手也冻僵了。真冷啊,要是点燃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暖暖身子呀。”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一个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卖火柴,最后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课文写作顺序:

  (故事的发展顺序,先写了小女孩买火柴,再写小女孩擦火柴,最后写小女孩冻死在墙角的事。)

  3、交流阅读中存在的共同疑点。

  为什么在大年夜,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

  过渡:我们都有着同样的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读1-9自然段,想一想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四)学习1-9自然段

  1、围绕“为什么在大年夜,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来交流讨论。

  “这是圣诞节的前一天,正在下雪,天气冷得可怕”。

  “她的衣服又旧又破,脚上穿着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口袋里装着许多盒火柴”。

  “雪花落在她金黄色的头发上,看上去是那么美丽,可谁也没有注意到她”。

  语文教案 篇9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

  1、解题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2、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小结课文

  四、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五、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课外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七、板书设计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背景分析

  三年级孩子对照一二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泛化阶段,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经验,独立性提高了,而且中年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要逐步向加强阅读教学转移,所以本节课我许多地方让学生充分的思考、质疑、合作、练习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太阳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讨论,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和人类的密切关系通过朗读加深了解。

  3、知识与技能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了解课文在说明太阳特点时所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2、了解课文在说明太阳特点时所用的方法

  教学活动设计

  (对导课、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活动组织、教师教学中须着重注意的问题、教学方法与技术运用等重要环节的设计和说明)

  (一)师生互动,激趣导入

  1、谜语引入:大屏幕出示谜语“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让学生猜猜是什么,

  2、引入课题:太阳

  3、抽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有关太阳的传说

  4、过渡:同学们想对太阳有更全面的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太阳》。

  (二)初读课文,子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

  2、学生讨论、交流后老师指名回答。

  3、学生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三)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

  1、齐读第一部分,思考:太阳有哪些特点?找出相关语句。

  2、指名回答,大屏幕出示描写太阳远、大、热的相关语句

  语文教案 篇11

  教学目的:

  1、学会9个字,认识7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维护国家尊严时的凛然正气。

  教学重、难点:

  明白楚王为难晏子的原因,领略他的聪明才智,并初步了解剧本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资料导入:

  1、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晏子的资料,谁来和我们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资料。

  3、今天我们来看看晏子出使到楚国时发生了什么?

  二、学生自读课文:

  1、思考:这篇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有哪些不同?

  2、画出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怎样侮辱,和晏子怎样反驳的相关语句。

  三、学习课文第一幕:

  1、同学们发现这篇课文和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了吗?

  2、小结:这篇课文的形式很特别,是剧本。剧本首先要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并根据事情的发展把故事分成几幕;有场景的介绍;故事的发展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推进;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剧本的一、二幕布。

  3、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觉得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楚王的傲慢无礼,目空一切。

  5、练习分角色朗读。

  6、楚王为什么要为难晏子?

  四、学习课文第二幕:

  1、过渡:楚王想好了要让晏子好好出丑,他如愿了吗?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言。

  2、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觉得晏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3、全班交流,领略晏子的沉着和论辩的机智。

  4、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拓展延伸:

  在小组里演一演这两幕

  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时间的重要,从而抓紧时间学习。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诗,并会背诵。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表达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闹钟、挂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小闹钟,让学生观察秒针转一圈的轨迹。

  二、自主阅读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三首古诗,整体感知。

  2、小组互动:小组内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读,集体正音。

  三、熟读成诵

  1、引导学生读诗,注意诗句的停顿和节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致意思和自己的理解,教师相机点播知道不理解的问题。

  3、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使学生对古诗更有兴趣,加深记忆。

  4、朗诵。

  5、集体交流读书心得。

  6、背诵三首古诗。

  四、检查识字

  学生开火车识字。]

  五、总结

  读了三首古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今后打算怎样做?

  板书设计:

  长歌行

  劝学

  惜时

  语文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位于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美丽神奇的五彩池绚丽斑斓,作者用生动、明快、极富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神奇色彩的奥秘,使人读后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更使得五彩池成为了我们魂牵梦绕、心驰神往的地方。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本课是六年级的语文课,由于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前让学生收集五彩池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但他们自制能力差,好动,缺乏耐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不够强,学习靠兴趣,因此教学时,巧妙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2、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六年级学生能读通、读懂课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作文能力、及分析感悟能力,因此教学中,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说说、议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从而体会出五彩池景美、情美、语言文字更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3、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感悟课文的景色美、文字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姿,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看五彩池图片,整体感知五彩池。

  2、紧抓“五彩池的神奇”,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悟五彩池的美。

  3、合作探究五彩池形成的原因。

  4、充当小导游,为五彩池写一段广告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l、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读、划、说、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媒体辅助给学生充分创设的语言情景,从而体会到五彩池的景色美、文字美。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彩池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课前与科学老师协商让学生做三棱镜折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七色光现象;课中引导学生回忆三棱镜折射试验,合作、探究池水颜色不同的成因,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做“三棱镜试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词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五彩。引导学生说出由此想到的词语,如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等。

  2、揭示课题《五彩池》。

  二、观看美景,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初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能达到读正确、流利。

  (2)思考:关于五彩池的传说是怎样的?出示阅读要求

  2、教师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词语:藏龙山、炽热、舀水、橄榄、柠檬、矗立、眼花缭乱、菜碟

  (2)学生自由练读,指名练读。

  (3)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复述关于五彩池的神话故事。

  4、(过渡)瑶池只是人们的一种梦想,作者看到了神奇、美丽的'五彩池时,他感到自己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现在就让我们到五彩池去游览一番。播放五彩池神奇、美丽的风光。出示课件

  5、学生观看后表达自己对五彩池的感受。

  学生回答预设:五彩池是美丽的,神奇的。

  三、品词析句,深入感悟。

  1、(过渡)五彩池的确神奇、美丽。作者笔下的五彩池更是令人神往。它到底神奇在哪?美丽在哪?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细细欣赏。

  阅读提示:

  (1)默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最能体现五彩池神奇、美丽的词语和句子。

  (2)思考:它们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神奇和美丽?

  2、在小组里读读你划的词语和句子,并互相说说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美丽和神奇?

  3、全班交流。

  交流预设:

  形状各异

  (1)引导学生根据读课文再加上自己对这些形状的理解及平时的生活经验将五彩池画下来。

  (2)全班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形状的五彩池。

  (3)看到这么多形状的五彩池,学生谈感受,然后将这些感受带到文本中,教师指导朗读、背诵。出示课件

  颜色绚丽多彩

  (1)观看五彩池美丽的景象。出示课件

  (2)我们来看看描写颜色的词语:咖啡色、天蓝、柠檬黄、橄榄绿,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既准确又生动,引导学生说出更多这样的词语。

  (3)五彩池还会有怎样斑斓的色彩呢?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仿照这一段说一说。

  (4)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读、试读、指名读,读出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并指导背诵。

  数量多

  (1)理解“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出示课件

  (2)理解“漫山遍野”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些词也说明了水池非常多?

  (3)引导学生回答: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把水池比作宝石?比作鲜花也挺美?由此体会作者比喻的准确形象,并能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

  (4)教师指导朗读、背诵。

  大小不一、深浅不同

  (1)引导学生找出段落,回答:“不足”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不过”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

  (2)教师指导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1、思考:五彩池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合作探究,形成原因。

  1、小组交流讨论五彩池的美形成的原因。

  合作要求:

  (1)每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五彩池的美形成的原因。

  (2)小组讨论将每个原因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3)讨论结果由组长汇报。

  2、全班交流谈论结果。

  3、全班观看形成原因的示意图。出示课件

  三、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讨论怎样记住这个字。

  2、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3、指导学生注意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4、学生练习书写。

  四、拓展练习。

  课后查阅有关五彩池更详细的资料和图片,用一句话或广告语来介绍五彩池,为五彩池作广告,或以小导游的身份用一段话来介绍五彩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19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3-02

语文《长城》教案02-23

语文赞美教案02-23

语文《预言》教案02-27

语文项链教案03-04

语文《观潮》的教案01-16

语文《散步》教案12-23

语文《丰碑》教案03-27

《语文天地》的教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