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美术教案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的:体验模仿动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图片、幼儿涂好颜色并剪好的动物图片。
2、固体胶、双面胶、油画棒、馒头形的铅画纸(带条形)。
3、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如《火车快飞》、《数鸭子》。
活动过程:
1、故事《小动物搬家》导入,吸引幼儿注意。
(边讲故事边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粘贴、添画)小动物搬家啦,他们搬到了一个什么东西也没有的地方(出示底板、粘贴小动物),于是,他们决定要装扮他们的家。小羊说:“我种上绿色的草地。”小鸟说:“我请云朵姐姐出来玩。”小牛说:“我要种上美丽的花朵。”小象说:“我要种上许多树变成大森林。”
2、小动物们搬家搬到哪儿?怎么搬家?他们怎样装扮他们的'家?
3、你还想为他们的家装扮些什么?
4、幼儿装扮,老师指导。
5、展示自己的作品,游戏:“动物模仿秀”。
美术教案 篇2
课题:我设计的自行车
领域:设计?应用及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
2、培养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中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
教学难点:
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教学准备:
师: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
生:绘画工具及一些吸管、废光盘之类的材料。
第一课时
施教时间:11月4日——11月26日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欣赏与探索:
1、展开作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自行车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仔细观察和思考:它们的基本形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都有车头—像T字—掌握方向、轮子—圆形—行走、坐垫—坐、脚踏板—引导轮子滚动)
2、再次欣赏课件中的自行车,进行讨论、交流:
(1)请先知道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
(这些自行车与刚才所看到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点)
(2)其它同学可提出不同的意见。形成交流的课堂局面。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
活动二:
1、总结学生发言,并进行简单范画:
师:真好,通过小朋友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不管什么样的自行车都有个扶手、轮子、坐垫、脚踏板,可是它们的外型却可以多种多样的,只要美观大方、好用就能让大家喜欢。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辆多功能的自行车。
2、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设计自己的自行车。瞧他们设计的自行车根据需要都做了不同的改变,还进行说明。
活动三: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造,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设计一辆吗?拿出你们的画笔,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画出一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自行车。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活动四:展示、评价、反思:
1、对台上的作品进行评价。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赞扬优点,提出建议。
2、如果再设计一次,你将在那些地方进行改进?
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学会设计自行车,下节课我们来动手制作自行车看看生活有哪些物品适合制作成一辆自行车,请大家开动脑筋准备一些材料。
札记:说实话现在城市里面骑自行车的人太少了,所以当我让孩子们回忆自行车的外形时,竟没有几个能说出来的。还好,穆乃善老师有辆自行车,我带着学生们到车棚里好一顿观察,学生们终于了解了自行车的主体框架结构,带着收获回班创作去了。我不禁感叹:时代的发展太快了,也许用不了几年,课本上就会出现“我设计的私家汽车”“我设计的私家飞机”了。
第二课时
施教时间:11月29日——11月30日
活动一:
1、请同学们谈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自行车的结构,组成部分。
2、根据手中的材料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并且谈一谈要怎么利用这些材料。
3、欣赏课本范图,讨论制作步骤。
活动二:
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制作的最好。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活动三:
作业展评,让学生参与评选,评一评:
1、哪一组制作的应用的最好。
2、好在哪里?
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札记:用易拉罐做自行车的孩子普遍遇到了切割困难的问题,幸亏我带了一把大刀子,这节课我们一起忙着,即做好了,又增进了师生感情。
美术教案 篇3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一年级美术欣赏中的第七讲《彩塑》。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多媒体教学过程演示四个步骤加以论述: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地位、作用
本课的内容对同学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且知识内容对同学吸引不是很大,但是本课却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是按彩塑发展的历史顺序来编排的,对影响较大的典型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主要又是对敦煌艺术中的彩塑作较为系统的介绍。使同学在对敦煌大背景的了解下,重点突出彩塑艺术的知识。本课将以彩塑图片/录相和同学的分析回答为主线,教书的引导讲解为辅,使同学在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到敦煌彩塑的发展和其独特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本着是提高同学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区分能力,使同学了解中国优秀保守文化的思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同学了解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绩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同学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敦煌彩塑在中国雕塑史和佛教造像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发展的历程
3.了解敦煌是个艺术宝库和其背景,是各个朝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产物,在历史上曾经被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发生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以激发同学的爱国热情,懂得珍惜祖国文化遗产。
三.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
这篇文章内容较难理解,我设计了一些有关敦煌生动的故事让同学对此课内容感兴趣。再通过讲解与比较大概了解各时期彩塑,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多媒体教学法
这一课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影片相关图片和录相,让同学直观和形象生动地了解有关敦煌彩塑的背景和形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同学学习兴趣,加深同学印象。
3. 问答式教学法
提出有关问题,然后通过观看录相回答问题。有助于调动同学的积极性,有目的的去观看,效果更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敦煌艺术宝库和其彩塑的形象特点。
2.彩塑在历史时期中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
3.欣赏时最好利用幻灯片/录像片,着重介绍敦煌、晋祠和“泥人张”的典型作品。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所讲的三大石窟,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敦煌莫高窟中的艺术愧宝-----彩塑。(出示课题)
2.背景介绍
向同学介绍敦煌地,和敦煌艺术-----莫高窟的发生和发展。
故事讲解,开头就能引起同学的兴趣。(或者看录相带)
(敦煌,远在二千一百年前的汉武帝时代,就是我国与西域往来的门户,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绚烂夺目的明珠。印度佛教经过这里传入中国,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也经过这里。敦煌境内有两座山,两山之间有一小片绿州。据唐代记载,前秦建元二年,有位名叫乐撙的和尚,经过长途跋涉看到这一小片绿州,正当他疲乏又无处投宿之时,只见对面的三危山出现了奇景:山峰发出绚烂金光,如千佛之状,乐撙和尚立即感到这是块圣地,便顶礼膜拜,并立誓在此造窟,凿石供佛,遂成为莫高窟的开创人。
敦煌莫高窟壁画最多、最长,在492个洞窟中,计有壁画125000多平方米,假如这些壁画全部展开延伸,长度可达25公里。另有彩塑2400余身,其艺术板书之多,名列我国石窟首位。敦煌包括莫高窟(千佛洞),西千佛洞和榆林窟。有时也将其中最大的莫高窟称为敦煌石窟。)
3.回到主题
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局部,它是在我国数千年雕塑艺术保守的基础上,吸收和融汇了外来艺术,从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彩塑艺术。
1.什么是彩塑
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制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称彩塑。
2.彩塑的分类:
由摆放位置与使用范围可分四类,即:石窟彩塑、庙宇彩塑、陵墓彩塑、民俗彩塑。
4.内容讲解:
(1).讲解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各时代的彩塑特点
其中唐代前,和盛唐时的佛像特点采取先提问,带着问题讲同学观看并找出答案。
1.敦煌莫高窟艺术是集哪些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窟,其有拥有彩塑多少身?
2. 早期彩塑具有什么特点?隋代和其唐代彩塑形象各有什么特点?(在录相中带领同学形象生动的欣赏每个彩塑的形象)、,〈菩萨、力士像》和《供养萨》,以佛教内容为题材,其严谨的人体比例、逼真的神情、动人的体态,无一不说明是盛唐时期彩塑的板书。
2。再列举其它时代时代彩塑形像图片,进行比较得出其特点。(以讲解为主)
(2)辽代华严寺彩塑的主要特点
辽代彩塑的塑造手法明显继承了唐代彩塑造型的严谨写实,又在具体、精细、繁密中增添了婉丽的风韵。
(3)宋代彩塑的主要艺术特征
以真人为依据,真实自然,具备凡人气质,缩短了人与神的距离。
《侍女像》进一步体现了人神统一的风格。这是晋祠圣母殿中十身侍女像之一。殿内共有43尊泥塑彩绘人像,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姿态自然,尤其是侍女像塑造得更好。这些侍女像的身材比较适度,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在技巧上,工匠们相当准确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熟练,有高度的艺术表示力。这些塑像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明代彩塑
在山西平遥双林寺千佛殿四周的墙面上,有成百上千的壁塑,是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结合而成的。课本中的《童子观赏音》即是其墙壁上的一组雕像,风格独特,形象生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是该寺彩塑的精华。
观音,是佛教中的菩萨之一,佛经中称其能解救苦 难众生。这组是明代的作品,塑、绘技艺高超,形象带有安祥和蔼的情味,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达到了“传神”的意境。
(5)清末“泥人张”的彩塑
“泥人张”的彩塑艺术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将雕塑艺术功能重新开发,一改古代雕塑服务于陵墓和梵宇庙观的宗旨,转向对实际的'人世生活的描写,从而扩大了题材范围。
“泥人张”的作品,表示出对实际生活的关心和对世俗趣味的认同,开拓了一个平民化和世俗化的于是天地,注入了生机勃勃的生俗人情。“泥人张”的彩塑艺术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彩塑为媒体,充沛发挥物质的媒介功能,色彩丰富,刻画细腻,集多种风格技法于一身,其审美趣味也由宫廷艺术与文人艺术的“高雅脱俗”,转化成适应民间喜好的“雅中带俗”,因而其作品具有实际性、世俗性和艺术性。
《渔樵问答》这组彩塑,是一组典型的带有民俗、民风气息的作品,描绘劳动者的平凡生活,表示普通人的内心感情。劳动者的憨厚、乐观、善良、诚实表示得惟妙惟肖。
最后让同学观看敦煌莫高窟所遭受到的侵略事迹录相,了解我国目前很多文物板书被盗。感受当然社会的落后,人类无知给我们祖先遗留下来财富带到了多大的损失。引起同学的爱国热情和让同学对我们历史上有名的艺术宝库有个更全面的了解。学会珍惜祖国文化遗产,维护祖国历史文物是表少年义不容辞的职责。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 标;
一,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发掘自己思想深处蕴含的个性思维方式和艺术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学科整合手段,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而本科的题目‘未来的我’应该以培养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理想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而要求,因为我们这是农村的学生,农村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只是把文化科学好,学的棒就行,至于别的根本没戏,更别说收 ,那就更办不到了。
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主动参与,抒发情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兴趣,从兴趣入手,消弱既往由于基础,能力等因素形成的差异,主张学生彰显个性,以突出自我
易已与表现 ,快乐无限为过程体验,感受艺术魅力,
因为许多农村的孩子参加的实践活动很少,所以主动参与,抒发情感,乐于探究就更少,再加上学生对常识可并不是很重视的样子,所以就更谈不上基础,能力了,就算个别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也会憋住课的作业所压迫的轻视了本节课的。
因为对于本课只能要求 孩子勤于动手,从兴趣入手,这可能还可以,其他就办不到了。
教学设计; 本科是美术教材第十三册第六课,可能当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时,就对本节课可能感了一些兴趣,同时这节课也融合了两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相互提携,这就奠定了很好学习基础和条件,二,在教学设计中,首要任务是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课件是本科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带给学生是直观,生动,形象和意想不到计 的学习效果,一步一步把学生引进教学环节中,是学生始终处于兴奋 状态。 设问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美丽的梦想,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课件可以演示,学业有成,头顶博士帽,手持毕业证站在同学面前,你曾在梦想中穿上军装,或许你想驾驶属于自己的豪华跑车周游世界,或许你想成为明星,也会满足你深藏心底的愿望,也可能
三,学生产生兴趣之后吧,可能就会要求去尝试实践活动,这时是教师 启发和引导基本技能训练的好时机,学生为‘实现 自我’就会认真地讲,掌握本课的基本,技能,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落实和创新,为此,可将学生划分实践组,可以互相学习,讨论,以组为单位发挥群体优势,发挥一部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意,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部 应尊重和保护学生发挥创作手段不要过分强调一致,是每个学生有能力完成作业。
美术教案 篇5
课题:长呀长
教材分析: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都有过种植小植物的体验,所以本课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植物是怎样长大的并画出成长的样子并不是太困难,但可以提前一周要求学生回去种大蒜等速生植物,观察其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
教学的重点在于启发学生回忆与想象植物生长的生长情景,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从环境、生长过程或片段、情节等多方面展开联想生活,激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教学难点:
表现的自由性与流畅性,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
课前准备:
1.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各种种子(植物、庄稼、水果等都可);找有关种子发芽的童话故事(文字、影视都可);水彩笔、油画棒。
教师课前准备:教师带领学生两周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种下种子,待上课时观察种子的生根——发芽——长出的小叶等。(注意:植物的根最好紧贴器皿边缘便于观察种子长的根。)学生的作品。
2. 教学器材:电脑、实物投影等。
3. 教学课件:记录片(植物生长的过程)、《绿拇指》动画。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教学
1. 教师带领学生两周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种下种子。
2. 请学生每日观察并记下种子的成长记录。(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学生种种子,每日做记录。
二、导入新课:
1. 请学生汇报自己两周来观察记录下的种子的生长情况。
2. 教师播放影片课件:总结、观察、欣赏种子成长的过程。
(种子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在每一个生长时期色彩、形状都会有所不同。)
学生回忆汇报
学生观看。
三、讲授新课(观察与想象)
1. 教师出示一粒种子:
你们认识这是什么种子吗?这是一粒豌豆(或花)的种子。如果老师现在将它种在土里,几秒钟后它有什么反映吗?
我们看,“绿拇指”也在此刻种下了一粒种子,顷刻间会怎样呢?(多么神奇呀!这粒种子顷刻间生根发芽、越长越高,冲破了城堡的窗户,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2. 观察想象:
面对着我们眼前这一棵棵刚刚发芽、长叶的小苗,想象一下你想把它移栽到什么地方?(出示课题)长呀长,它将长成什么样子?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你将会做些什么?它在成长中会碰到谁?它会开花吗?会开什么样子的花?会结果吗?会结什么样的果?(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想象。)
3.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指名个别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给其他学生以启示。)
4. 动画欣赏再次启迪学生的想象。
让我们来看看“绿拇指”种下的这种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吧?
请你再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呢?
5. 请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在指名将自己的想象讲给同学们听。-学生回答:这么短的时间,种子不会有什么反映。
学生看动画片。
学生独自想象思考。
学生边汇报边用肢体语言形容。
学生欣赏动画片,再次进行联想。
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汇报自己的想法。
四、作业要求:
1. 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的画一幅植物生长的画。
2. 展示范画(水彩笔画的'、油画棒画的、二者相结合的。)给学生以绘画的启迪。
五、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教师指导学生绘画,解决学生绘画中的问题。学生绘画
六、小结评价:1.学生介绍自己的画面。
2.颁发“勤劳种植”奖。
3. 颁发“种植创意”奖。学生介绍自己画面和互相评价。
札记:
让学生面对眼前这一棵棵刚刚发芽、长叶的幼苗展开充分的想象。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入想象的空间,将现实中的植物与想象中的植物结合起来,使情景具体、丰富。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能从植物的环境、生长过程或片段、情节等多方面展开联想生活,激励创新,生动、自由、流畅的表现画面。在第一次想象之后,让学生再一次欣赏动画中众多植物神奇、自由生长的情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学生通过反复的想象、交流、汇报,达到想象的充分与丰富。为创作绘画奠定了基础。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彩色颜料在绵纸上染色。
2.参与染色游戏,并体验染色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染纸作品、水粉、水彩笔(颜料刷)、白色纸巾、盘子、水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的染纸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观察、猜测它们的制作方法。
2.现在每个盘子上挤些颜料,加水稀释,再用水彩笔调匀,然后将折好的.纸巾的一部分浸入调好的颜料里,引导幼儿观察绵纸的变化。
3.鼓励幼儿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染色。
4.请幼儿将染好的绵纸小心地打开,并晾干。
5.结束后让孩子欣赏自己的作品。
活动迁移:
可让孩子收集白色棉制衣物、手绢、袜子等让幼儿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染色活动。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了解汽车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2、能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外形新颖,本领高超的汽车。
学习重点:
汽车的功能、外形特点及表现方法。
学习难点:
表现出造型新颖、外形特点突出的汽车。
学具准备:画夹、素描纸、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位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下吧。看一看刚出场的是谁呢——(大猩猩)是不是很聪明呀,它还会玩手机呢,饿了就问游客要吃的,而且我们的大猩猩虽然体积很大,但一般而言,它们相当温和善良,只有受到攻击时才会捶胸咆哮。
接下来是哪位好朋友呢——(大熊猫)我们中国的国宝,胖嘟嘟的身体,可爱吧。而且和你们一样喜欢吃喜欢睡觉,但是我们同学千万不要学它,因为我们还要好好学习呢。
这位是谁呢——(滇金丝猴)它具有一张最像人的脸,看它圆溜溜的大眼睛还有朝天鼻和美丽的红唇,多可爱,比我们小朋友的眼睛还大呢。
最后一位好朋友是谁呢——(白鳍豚)我们中国特产的一种小型鲸,是“水中的大熊猫”。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好朋友吗?前两天它们刚来到我们鄂尔多斯动物园,你们想去看看吗?那我们怎么去看呀?走着去?坐火车?坐飞机??引出课题汽车。(板书汽车)
意图:通过动物的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下面汽车的特征及用途。
二、教学新授
1.汽车的特征及用途
那同学们我们坐哪种汽车呢?
(1)警车——这样的汽车能坐吗?为什么呀?那我们遇到坏人拨打什么电话呢?
(2)救护车——这样的汽车能坐吗?为什么呀?那我们救人拨打什么电话呢?
(3)消防车——这样的汽车能坐吗?为什么呀?那我们灭火拨打什么电话呢?
(4)世界第一辆汽车——卡尔本次发明的三轮汽车,在德国慕尼黑博物馆珍藏,是奔驰牌汽车的鼻祖。
(5)出租车、客车。
意图:学习这些特种车的特征及用途。与生活紧密联系,同时渗透人文素养和汽车历史方面的知识。
2.汽车的危害。
那我们就坐客车吧,同学们汽车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危害,同学们看这些图片你们能看懂吗?
(1)交通堵塞
(2)撞车
(3)废弃污染
意图:通过对汽车优点和缺点的认识,使学生保护我们的环境,尽量的乘坐公共汽车,同时承上启下引出节能汽车。
3.节能汽车
同学们针对汽车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我们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系列的节能的,无污染的汽车。
(1)会飞的车
(2)太阳能车
(3)风力汽车
意图:通过对节能汽车的欣赏,能够激发学生自己创作一些本领高超的'汽车。
4.有趣的车
意图: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的作品造型更加新颖。
5.学生作品欣赏
意图: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欣赏优秀学生的作品知道什么的画才是美的,给学生创作的灵感。
6老师示范:拿出三张构图不一样的汽车,第一张画的太大,构图太饱满。第二张画的太小,画面太空。第三张大小适中,构图舒适。(板书画)
意图: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我们作画中主体物应该画多大,什么样的构图才会让人感觉舒适,通过对比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三、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组织学生评价
3.老师总结
五、总结
回顾所学知识,我们了解了汽车的外形特征和用途,能够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外形新颖,本领高超的汽车。同学们表现非常棒,设计的汽车也非常的独特。老师希望有一天能坐上你们自己设计的汽车。
六、安全小知识
同学们不准在道路中间招呼车辆。乘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在车内吃东西,更不能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
七、课后反思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的美术教案01-20
美术经典教案01-21
经典美术教案02-23
美术的教案02-04
小学美术电脑美术教案01-19
美术活动风美术教案03-28
美术星空美术教学教案02-22
初中美术《美术的分类》教案02-16
小班美术欣赏美术教案《秋菊》04-02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美术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