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用语言、动作表现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知道不同的动物脚的数量也不一样,产生了解动物的兴趣。
3、学习词语:又轻又巧、蹦蹦跳跳、大摇大摆、横冲直撞。
活动过程:
一、观看多媒体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的天气真好,草地上来了很多的小动物,它们是谁呢?
1.师: (出示小鸡图):它是谁呀?
师:小鸡有几只脚呢? 那你知道它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学一学?(学习词语:又轻又巧)
2.师:(出示小兔图)谁又来了?
师:小兔子有几只脚?它是怎样走路的?(学习词语:蹦蹦跳跳)
3.师: 咦!这是谁,你们知道吗?(出示螳螂图片)它有几只脚啊?
师:六只脚的螳螂是怎样走路的呀?(学习词语:大摇大摆)
4.师:(出示螃蟹图片): 螳螂有六只脚,有一个动物它的脚比螳螂还要多呢,我们来看看会是谁呢?(螃蟹 )
师: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学习词语:“横冲直撞”)
二、欣赏、理解故事。
1、 幼儿听故事的前半部分。
师:小动物来到草地上干什么呢?
师:小鸡怎么说的?小兔、螳螂、螃蟹是怎么说的呢?
师:小动物们正说着,这时候谁来了?
2、 幼儿听故事的后半部分。
师:小蜈蚣到底有多少只脚?
三、 再次完整欣赏故事。
师:数脚这个故事有趣吗?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
四、 扩散思维,进行迁移。
师:听了这个故事我们小朋友知道了小鸡有两只脚,小兔有四只脚,螳螂有六只脚,螃蟹有八只脚,蜈蚣有四十二只脚,那除了故事中出现的这些动物你还知道什么动物?它有几只脚?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熟悉而且很感兴趣的事,为了让幼儿在一节课中不觉得枯燥无味,所以我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出发组织本次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获得知识,即在玩中学,学中玩。在第一个环节“猜猜它是谁”中,每种动物都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我以有关脚的不同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现自己对动物走路方式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提炼,使幼儿对“又轻又巧”、“蹦蹦跳跳”、“大摇大摆”、“横冲直撞”等词语的学习显得非常自然,体现了《纲要》所提出的“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要求。在第二个环节“欣赏理解故事”中,首先引导幼儿在欣赏故事前半部分的基础上,学说小动物的话,给幼儿了一个语言交流、学习的机会;在这个环节中,我顾及了整体幼儿,没有考虑到个别幼儿的发展,应让个别幼儿完整地说。接着设置了“蜈蚣有几只脚?”的悬念,并很自然地引出了故事的后半部分“小动物帮助蜈蚣数脚”;随后,幼儿帮助蜈蚣数脚,解开悬念——原来这只蜈蚣有42只脚,这样的安排,不仅锻炼了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的能力,丰富了幼儿有关蜈蚣的知识,让他们产生了了解蜈蚣有多少只脚的兴趣,而且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幼儿都热情高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对本次活动内容进行了拓展,请幼儿讨论并说说其它的动物有几只脚,并学一学动物走路的样子,幼儿情绪高涨,但对于幼儿说的“章鱼有10只脚,在水里游”,我在课上没有及时做出纠正,课后我纠正“章鱼有8只脚,又叫八爪鱼。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儿歌。
2、发现珠体儿歌的特征。
活动名称:
动物好朋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跟屁虫游戏
小鸡叽叽叽 小鸭呷呷呷 小猫喵喵喵
小鸟喳喳喳 小狗汪汪汪 小青蛙呱呱
二、理解儿歌内容,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1、出示图片:小山羊 提问:
(1)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小山羊拿着什么?
(2)谁能说说看:“小山羊拿着铲子准备去做什么?”
(3)他可能遇到了谁?
教师小结:小山羊去种树,路上遇到小白兔。
2、(1)仔细观察一下小白兔提着什么?
(2)他要干什么?
(3)咱们再看看他遇到了谁?
师:小白兔去插花,路上遇见小青蛙。
3、出示小青蛙,提问:
(1)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扑嗵)
小青蛙跳下河之后,唤来了谁?
师:小青蛙跳下河,唤来一只大白鹅。
4、大白鹅在干什么?它碰到了谁?
师:大白鹅游呀游,碰到一只老水牛。
5、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老水牛在干什么?(或谁当领队?)
师:老水牛当领队,叫唤大伙来排队。
“排队喽!”
6、师:将小动物依次手拉手排列。
向前看齐,向前看!(小动物拉起手来都成了好朋友)
师:排好队向前走,大伙都是好朋友。
三、刚才这个小故事里藏着一个(有趣)好听的儿歌,我们看着图片再来说一次。
1、师幼同说一次。个别幼儿说1-2次。
四、出示图谱
老师将刚才这个好听的'儿歌用图谱记录下来,咱们看图谱来读一次这个儿歌。
提问:
(1)这个儿歌还可以怎么读?
(一个人读,两个幼儿一人一句读,集体一人一句读)
(2)读完儿歌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它和咱们以前学过的儿歌有什么不同?
(3)仔细观察图片。(多给孩子时间和机会)
师:总结。这个儿歌最有趣的就是每一句儿歌结尾的词语,作为下一句的开头,好象接龙游戏。
五、复述一次儿歌内容,结束活动。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教案目标:
1、让幼儿理解中的主要内容。学习词:太快、太响、太轻、太慢
2、培养幼儿在多人面前较大胆、自然的表述。
教案准备:
小猫小羊小狗小鸡等活动教具一套,背景图一张。
教案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出示中的小动物角色,请幼儿辨认,并模仿小动物叫声。)
二、导入
1、教师边演示教具边完整讲述一遍,然后启发幼儿共同回忆中的主要内容,理解的`主要情节。
A、通过看、想回忆中谁参加了唱歌比赛?
B、小动物们是怎么唱歌的?
C、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并模仿?
2、那谁唱得最好呢?(分别让幼儿模仿小鸡、小鸭、小狗、小羊、小猫唱歌。了解“太轻”“太响”“太快”“太慢”的含义)
3、听录音讲述第二遍。
A、唱歌比赛谁得了第一名?
B、小猫为什么得第一名?
4、教师小结:鼓励幼儿再次模仿小猫唱歌,学说小猫唱得不轻也不响、不快也不慢,唱得好听极了。
三、结束部分:
教师以歌表演《是谁打碎了花瓶》结束课程,请小朋友欣赏《是谁打碎了花瓶》。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说出书中水果的名称。
2.认真的倾听并跟随阅读图画书内容。
活动重点:
能说出书中水果的名称名称。
活动难点:
认识杨桃和木瓜的.切面。
活动准备:
小书人手一本、大书一本,水果实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吃过什么水果?
过渡:在一本书里也藏着许多水果,你们想看这本书吗?
二、幼儿自主阅读。
1.教师提出看书要求:看书时,要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的看,边看边和好朋友说说书里有哪些水果?看到有夹子的地方把书放下。
2.幼儿自主看书,教师巡视。
3.让幼儿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水果。
三、集体阅读。
1.看大书,知道书的名称。
2.阅读第2—3页,提问:你认识谁?幼儿说说。
出示猕猴桃,让幼儿摸摸,介绍名称,和猕猴桃打招呼。
3.阅读第4—5页,问:这边有哪些水果?
出示橙子与桔子,介绍名字,问:他们有什么不同?指名剥剥。
介绍杨桃与木瓜,出示实物,让幼儿说说名称。
4.阅读第6—7页,水果们要变了,你们认识吗?
5.阅读第8—9页,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都猜对了吗?
6.阅读第10—11页,师:看看每个水果的肚子里都有什么?
7.阅读第12—13页,有一种水果肚子里什么种子都没有,是谁啊?它的种子藏在哪里呢?
四、教师小结。
五、品尝水果。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长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2、学习词语:脊梁、儿郎。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幼儿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2、童谣录音、挂图。
活动过程:
一、说说长城
1、你去过(或听说过)长城吗?你心目中的长城是什么样的?
2、幼儿看挂图,听老师介绍长城。如:长城是什么时候建造的?秦始皇为什么要造长城,多少人造的长城,长城有多长,长城有多少作用等。
3、引出童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有关长城的儿歌《长城谣》
二、欣赏童谣
1、放录音,请幼儿欣赏
2、提问: “脊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城是“山上一道脊梁”呢?长城是谁造的?“好儿郎”指谁?
三、童谣对唱
幼儿自由分成两组,对唱童谣。
活动反思:
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工具,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参与语言,人类生活离不开语言,因此语言教育至关重要。幼儿期虽然具备了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基本潜能,但最终语言发展的水平却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后天的学习、锻炼、应用。幼儿语言教育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全面素质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2、 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3、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 实物:半个西瓜皮;半个西瓜皮的图片人手一张。
2、 小动物卡片、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初步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半个西瓜皮)
这半个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想象,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师:西瓜皮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
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西瓜皮,变秋千,松鼠荡来荡去真有趣!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西瓜皮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哪个小动物会用它来干什么?
幼A:西瓜皮,变帽子,小兔戴在头顶上遮太阳。
幼B:西瓜皮,变雨伞,下雨小猫用它来撑伞。
幼C:西瓜皮,变木桶,小狗用它来舀水。
幼D:西瓜皮,变篮子,小羊用它装青草。
(三)、 引导幼儿再次对西瓜皮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
老师出示背景图,示范编故事:
有一群小动物到草地上玩,发现地上扔了许多西瓜皮。小动物们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猫捡了个西瓜皮说:“让我来做个翘翘板吧!” 它到树林里找来一块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个翘翘板。小猫和小狗一起玩,翘呀翘,玩得真开心!
小朋友,西瓜皮有趣吗?西瓜皮有许多,别的小动物也想玩,他们会用西瓜皮来做什么呢?他们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 请你们也来编个故事吧!一组上的小朋友你先编,再我编,再他编,大家一起接龙编个动听的《有趣的西瓜皮 》故事吧!
1、 幼儿分组创编故事
每组提供一幅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若干小动物(提醒幼儿选好小动物,再 讲述)。
2、 请个别小组上台讲述
(四)、延伸活动:刚才小朋友们讲的很好,其他组的小朋友也想讲是吧?我们带着有趣的西瓜皮给小妹妹小弟弟讲讲吧。
活动反思:
通过西瓜皮,这一物件的想象、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很感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我能利用他们的想象,让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能让幼儿了解废旧的.物品经过想象、看看、动动、讲讲,都能变成有趣的东西!并且我又进一步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整个活动构思新颖,趣味性强。活动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我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参与的机会,让幼儿充分想象,大胆讲述。因而活动中幼儿反映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充分体验到了创造学习的乐趣!
以上这些是我的一点收获,但在活动中由于我让孩子们同伴之间的交流时间过长,有个别的能力差的的幼儿创编的时间太少,以后在活动中我应该随机一点,尽量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和语句,体验愉快的节日气氛。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词语:又大又圆、钻、挤、团员、欢乐。
3、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散文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散文诗《中秋节的月亮》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发兴趣
(1) 你们过中秋节吗?和谁一起过节的`?
(2) 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2、欣赏散文,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
(1) 散文的题目是什么?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学习词组又大又圆)
(2) 中秋节是个什么节日?(团圆)
(3) 家家户户传出什么样的声音?(欢乐)
3、幼儿欣赏散文
月亮是怎么赶来凑热闹的?(学习钻、挤)并用动作表现。
4、幼儿随录音(老师)一起随意的朗诵散文。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月亮?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参与游戏,感受农场的快乐,提高学习汉字的兴趣。
2.在说出不同动物叫声的基础上,认识拟声词:叽、呷、咩、噜。
3.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四个汉字的相同之处,初步感知汉字构成的规律。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课件,挂图,动物图片,字卡,拱门,头饰。
2.知识经验准备:留意生活中出现的象声词,会唱歌曲《在农场》。
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农场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
2.引导幼儿模仿动物叫声,初步认识四个汉字。
3.观察比较四个汉字,初步感知汉字的构成规律,利用形象记忆法,认识汉字。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叽、呷、咩、噜"四个汉字的结构,启发幼儿找一找这四个汉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它们都有一个"口"字旁。
(2)引导幼儿观察汉字的结构,并帮助幼儿建立汉字与动物形象特征之间的联系,帮助幼儿记忆汉字。例:咩字上面的两点像羊角。
4.教师带领幼儿采用接唱的`形式,仿编歌曲《在农场》,帮助幼儿巩固对动物叫声的练习。
5.玩《做客》游戏,帮助幼儿巩固认读汉字。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2)幼儿自由玩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6.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出现的拟声词。
(1)提问:农场里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发出好听的叫声? (幼儿自由讲述,并模仿动作)
(2)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小动物还有哪些东西也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幼儿自由讲述)
(3)播放音乐《在农场》,师幼一起围圈跳舞,结束活动。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游戏类童谣,感受游戏带来的无穷乐趣。
2、通过赏析童谣,了解游戏类童谣的创作特点。
3、引导学生学习创作游戏童谣,并学会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难点:
1、游戏类童谣特点的梳理。
2、能结合生活经验创作游戏类童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第1课时:诵读和赏析童谣
第2课时:创作和修改童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
1、欣赏视频《丢手绢》。
2、出示童谣《丢手绢》,像这样伴随游戏而诵读的歌谣,我们称之为游戏歌。
(二)诵读童谣
1、出示童谣《拉大锯 扯大锯》《丢手绢》《跳皮筋》《石头剪刀布》,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诵读童谣。
2、读一读,做一做。
引领学生边读边做一做相应的游戏。
(三)赏析童谣
1、读了这些童谣,你有什么感受?
2、再读童谣,想一想这些童谣围绕游戏都写了些什么?
小组讨论
班内交流
梳理共性:适宜边游戏边歌唱;都写到了游戏的.玩法;都抒发了喜悦心情、都押韵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游戏类童谣的特点。
(二)调动生活经验,搜集创作素材。
1、你都玩过哪些游戏?
2、你最喜欢玩儿的游戏是什么?怎么玩儿?好玩在哪里?
(三)尝试创作
1、玩一玩。选择最受欢迎的一个游戏玩一玩。
2、说一说。如何介绍这个游戏?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并及时进行
修改和完善。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游戏,试着写一写。
(四)指导修改
1、归类梳理学生的作品。
2、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
3、出示优秀作品的评价量规。
4、小组内互相修改。
5、分享最终作品。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的学习,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试探他们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教师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26
中班语言的活动教案08-27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0-19
中班语言活动的教案03-31
语言活动中班教案02-25
中班语言活动让座教案03-30
家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2-11
关于中班语言的活动教案02-22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回家01-20
中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