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15 08:00:2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语文教案模板集锦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语文教案模板集锦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

  3.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教学重点: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

  教学难点: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各民族民风民俗图片)“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2.如果要让你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你会选择介绍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3.导入新课: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来把家乡特别的风俗介绍出来吧!(板书:家乡的风俗)

  二、启发思路。

  1.介绍之前,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风俗。(学生自由讨论)

  2.汇报讨论成果。

  (1)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

  (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3)你将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去写?

  3.根据你要介绍的风俗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1)写特色小吃,可以直接用其名称作为作文题目。

  (2)可供选择的题目:《春节习俗》《家乡的春节》《欢度 节》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种风俗,想想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抓住重点课文,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进行指导。

  出示课文片段欣赏: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教师点拨:这一段采用“总—分”的结构写除夕。中心句是“除夕真热闹”,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从味、色、声三个角度描写老北京除夕的风俗习惯。“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作者从气味到色彩再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3.写作技巧点拨。

  (1)要把风俗活动的各个环节写清楚,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一般先简要地交代风俗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内容,然后详写参加活动的经过,最后写活动的结果及感受。可以把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风俗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很多,写时既要对群体活动的情景做总体描述,也要对其中的个体作具体的描述。对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内容要详细描写,其余部分可一笔带过,这样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4.写自己对风俗活动的看法,可以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注意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5.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什么风俗,内容详略得当、特点突出,语言通顺恰当,等等。

  五、小结。

  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风俗,选取不同材料,运用抓住特点描写风俗的方法,介绍出家乡的风俗活动,详略得当,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六、延伸。

  将你的习作与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勾画出对方习作中所刻画的家乡的风俗特点。(看看是否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习作:家乡的风俗

  抓特点 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

  1.本次习作,鉴于学生对家乡的风俗知之甚少,没有生活基础,课前可先让学生充分搜集材料,有助于课堂上对于习作内容深入讨论,也有助于拓展学生习作思路。

  2.对于家乡的风俗的介绍,学生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对于一些场景的叙述过于简略,学生对于习俗的来历、一些节日的象征意义缺乏了解,缺乏实际体验。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香雪海”的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进行默读训练,要求学生根据思考题的'提示边默读边思考,读懂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进行默读训练,依据提示边默读,边思考。

  三、教学难点:理解“香雪海”名称的由来;理解写蜜蜂和花雨都是为了突出“香雪海”。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香雪海“指什么?

  2、你觉得香雪海怎样么样?谁能用一句话来夸夸它。

  (二)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生各自挑选一节,进行自学。

  出示要求:(1)默读思考:哪些句子写了香雪海的美?

  你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小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

  重点:△第二节理解无锡梅园为什么被称为“香雪海“?

  △第三节理解为什么要写蜜蜂?

  △第四节理解为什么要写“花雨“?

  (三) 朗读全文,进行总结

  1、配乐朗读。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 延伸拓展,交流信息

  交流学生收集的有关梅花的信息。

  板书设计

  香 雪 海

  (味)香 (色)白 (量)多

  蜜蜂 多、忙———————————

  花雨 花瓣多———————————

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本课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描写了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一开课,就通过有关风的景色唤起学生生活感受;以风娃娃为情景激发学生读风、表演风、找风、画风,从而体会风的调皮、可爱。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的书写8个生字,并能试着欣赏自己书写的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小诗。3.在读风中体会风的调皮、可爱,在找风中唤起该生生活感受,在画风写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风的顽皮可爱,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习惯。

  【教学准备】能感知风的风景图片或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引出新课师: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高兴吗?(高兴)可是,我刚进教室时,它却一溜烟儿跑不见了。我们大家一起去找找它吧!出示课件(或几幅能展现风景色图片)师述:瞧,它正和旗杆上的.红旗玩得起劲呢!(风吹旗子的图)看,它又把细细的雨丝吹得东歪歪、西斜斜。(风吹雨丝斜的图)听,呼呼呼,它和小女孩手中的风车玩起转圈圈的游戏。(风车转动图)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板题:风)读题。你喜欢这个新朋友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风的顽皮、可爱,确立这篇课文的朗读的基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既然大家都那么喜欢它,那我们就赶紧到课文中去看看,好好地读读课文,好好地和它交朋友。2.小朋友读得可认真呢!老师想问问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好?(拼读音节、问问同桌、请教老师、查等)3.

  刚才,风娃娃悄悄告诉我,要和它交朋友,先得和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才行!大家有这个信心读好它们吗?(有)那就赶快读读它们把!(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词)4.同桌相互读,比比谁读得又正确声音又洪亮。5.开火车指名读、齐读。6.生字娃娃,要为难你们。瞧,它们的拼音帽子不见了,你们能看到它们的样子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大家先自己小声地试一试,读一读。(抢读、齐读)7.风娃娃说小朋友读得太棒了,它要和大家做捉迷藏的游戏。大家愿意吗?指名上台读生字。(师先背着该生指定一个生字,告诉其他孩子,风娃娃就躲在这个字后,再让这个学生来读、来找。)大家用手势来表示它的对错。8.引导学生用知道说话。(1)问那才上台做游戏的同学,你从同学的手势中知道了什么?(引导该生用知道说话)(2)看到老师高兴的样子,你知道了什么?(进一步引导说话)(3)你还能用知道来说说话吗?

  三、朗读课文、体会风的特点

  1.现在,老师最想知道小朋友是不是自己能把课文读通顺了。齐读课文。2.风娃娃已经躲在课文里了,可是它说要十分细心的小朋友才找得到它,你们有信心吗?听师读课文,小朋友拿笔勾出从哪些地方找出了风娃娃?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3.同桌交流、指名说说。(重点抓住每一节的最后两行,引导该生先说后读)(1)理解树叶颤动这一节。先让学生自己谈体会。师:假如我们的小手就是树叶,风来了,你会怎样做?(生手摆动,即引导理解这样就是颤动。)风走了,又怎样?孩子们,你有什么感受?(知道风来了树叶会动,风有趣)这风真有意思,那该怎样读好这节呢?练习朗读本节。先生自由读,再指读评价,齐读。(2)理解树木点头这一节。你还从哪里找到风娃娃?生谈自己的体会。现在小朋友站起来,你们就是小树林,师边用手势做风的动作,边叙述:呼呼,风来了。小朋友身体摆动,问:你们现在该怎样做?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理解风要大些了)如生答不出。师进一步引导:风娃娃跟刚才比起,有什么不一样?分男、女同学比赛读这一节,男同学读时女生表演,然后反之。(3)理解河水起波这一节。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了风娃娃?生指名说、读,并让生像刚才一样,边做动作边说。师故作神秘状问:你和风娃娃在干什么?(引导理解:游戏就是指风来了,并为后面写诗打下语言基础)多可爱的风娃娃,让我们美美读读这节,留住它。(齐读,再分组读,评价。)(学习这三节的顺序,以学生自由汇报的顺序为主)4.孩子们,你们和风娃娃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开开心心来读读全课吧!5.还要和风娃娃玩一次吗?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来背背全课!

  四、拓展训练

  咦!怎么风娃娃又藏起来了?它说这次你们要更细心的才能找到它了。不过,它告诉了几个找它的方法:(课件或小黑板)

  ●如果你喜欢写,就拿起手中的笔写出我藏在哪?睡也没有看见过风,不要说我和你了。但是___________的时候,我们知道风__________。

  ●如果你喜欢画,就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我藏在哪?(画在书后2题中)

  ●如果你喜欢读,你就《风》这古诗。读完后,你一定会有更多收获。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五、记忆、书写生字1.今天这些生字宝宝也变顽皮了,说你们不赶快记住它们,它们也来藏起来了。读读要记住的8个生字,谁想到最巧的方法来记住它们?2.生记忆一个,就练习书写一个。书写时强调:正、用: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走的笔顺是:一十土走。没、时、说注意左窄右宽。3.欣赏、并向别人展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

  板书:风树叶

  颤动林木

  点头

  来了河水

  越波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探究并感受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学习对比等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

  2、体会明快、洗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3、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生动有趣地讲故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探究并感受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学习对比等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明快、洗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评书式导入激趣)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咱今天单表一人,他 “东京汴粱人士,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级,官至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人送外号豹子头——林冲。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起书空)

  2、回忆1—3节,在你脑海中浮现出了哪几幅画面?

  指名回答。

  3、回味形象。

  洪教头执意比武让我们感受了怎样的洪教头?(傲慢无礼、自以为是)与他形成鲜明对比,又刻画了怎样的林冲?

  二、品言得意识英雄

  1、4——8自然段你看到了哪几个画面?(浏览)

  2、品读初战画面。(平淡的字眼品精彩)

  (1)自由朗读第4、5自然段,对林冲和洪教头二人初次交手的情景,把你觉得写得特别好的'语句划下来。(学生读书,圈画)

  (2)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关注的语句(预设)。

  出示一: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 来! ”

  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出示:然后说:“来,来!”感受与原句表达的不同。

  出示: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抓住“只好”、“请教”体会。

  示例二: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

  抓住“吞”“猛敲”“冲”体会。

  (3)齐读。

  看似平淡的字眼里实际是精彩无限,我们仔细逐磨。这就是水浒语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啊!

  3、品读第六节,感受林冲的机敏。(语言背后的玄机)

  (1)默读。用刚才学的抓关键词的方法,你能读出来看似平淡的语言里实际藏着玄机吗?自己读读,看哪些地方写得有意思,用笔圈画出来。

  (2)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关注的语句。

  预设一:“洪教头提起棒就要打”

  预设二:“小人戴着枷,就算是输了吧。”

  他真的输了吗? 再读读林冲的话。体会出什么?

  (3)讨论:柴进到底希望谁赢?

  抓住“二十五两重的大银”来讨论。

  总:刚才我们尝试通过关键词的品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4、品读第七节。(招式背后的形象)

  (1)自由读,画关键词,想象比赛画面。

  (2)同桌互读,感悟比赛场面的紧张精彩以及人物的形象特点。

  (3)交流读后体会。

  (4)引读感受招式对比背后人物性格冲突。

  当洪教头用尽浑身功夫使出“把火烧天”的狠招时,林冲只是把棒——一横。

  当洪教头跳起来举棒劈头打来时,林冲只是往后———一退。

  当洪教头虽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时,林冲只是抡起棒———一扫。

  (5)练习讲故事(最精彩的一个回合)

  出示关键词,想画面讲故事。

  三、拓展视野论英雄

  1、讨论失败原因。

  灰溜溜走开了的洪教头,回家后总结失败的原因就是武功太差了,你觉得呢? (学生写后讨论)

  2、教师总结。

  洪教头输就输在没有真正懂得一个字——武。把武字拆开就会得到一个“止”和一个“戈”。戈是古代的一种长兵器,戈字也就有了争斗的意思,而止戈就是学武之人应该运用所学之力,去制止争斗。所以“武”字真正含义就是:以武止戈,以德服人。林冲不正是这样吗?

  3、引发阅读兴趣。

  在《水浒传》中,像林冲这样的好汉,还有很多,快去读读《水浒传》吧,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波澜壮阔的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一定会让你心驰神往,回味无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四、布置作业

  在理清故事发展顺序的基础上,用抓关键词想画面的方法,练习复述课文。

  附:板书设计:

  林冲棒打洪教头

  忍 骄

  智 躁

  武

  稳 狠

  强 弱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四字格下面的双横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使学生了解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互信互爱,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出示图画,设问揭题

  1.在学习之前,教师出示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进行猜谜活动。(谜底:画)

  2.谈话揭题:学校里的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这两幅“校园里的画”(教师板书课题)。

  【说明:利用学过的古诗《画》导出课题,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画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l)读准“板、弹、恳”的前鼻音,“炸”的翅舌音,“思”的'平舌音以及多音字“血”的音。

  (2)注意“夸、划、救、串”的间架结构以及笔顺,指导书写练习。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说明: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是读懂课文的前提】

  二、观察插图,运用比较,培养能力

  1.依文看图,训练观察能力。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观察图画。

  (2)分别指导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画。提问:想一想谁在画画儿,都画了什么画?

  【说明:从图入手,使学生从画面上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缘图悟文,强化学法指导。

  (1)看图找段:①指名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卡佳和“我”在黑板上分别画了一些什么图画?②让学生围绕这段内容回答,从而理清写作顺序:卡佳画一艘军舰——“我”画炸弹炸军舰,水兵们都落水——卡佳“救起”被炸的

  水兵,坐上小船驶向岸边——“我”画鲸鱼张开大嘴吃水兵。③教师总结:通过他们两个人的所作所为,你知道了

  什么?

  (3)品词诵读:要理解自然段中语句的意思,必须要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以词义贯穿句义。①图文结合,形象理解词语:“不服气、救起、生气”等。可以教学生看插图解释“生气”、“救起”,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服气”,变抽象为形象。②诵读指导:在读第四自然段中的“说实话”“可是”时语气强调得要重些,表示“我”的心虚;“拿起”朗读时语速要快,强调“我”的嫉妒心;“一个个”读时语速要慢些,表示“我”的得意。

  【说明:本课的插图再现了卡佳针对“我”在校园的一块黑板上画的两幅画而作的修改图画。这里图文对照,一方面示范了图文结合方式的多样性,既有从图到文的顺向结合,又有从文到图的逆向结合,还有图文同步进行的双向结合,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理解能力,也使教学方法更趋炎活,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注重了图文结合的可操作性,克服了图文结合的笼统性、肓目性。】

  3.自学第六、七自然段。要求:①回顾学习第四、五自然段的方法:看图找段、读文析句、品词诵读;②依照这个方法进行自学。

  【说明:教学不仅传授学科知识,还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里,教师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方法、技巧独立阅读、思考、批注、钻研、揣摩、质疑、切磋,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三、联系实际,发散思维,续编故事

  1.朗读表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分组竞赛朗读,集体朗读)。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文的主要情节,加深理解。

  2.复述故事:指名让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语言看图简要地解说课文内容。

  【说明:运用朗读表演,可以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读中理解、感知、玩味课文内容。读熟了,文章的语言就进入到了学生的语言里。通过读,可以吸收、咀嚼、消化文章中的种种表达方法,将文章的语言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形成语言储备。】

  3.续编故事,发展思维:卡佳看到“我”满脸不高兴的样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说明:教学中续编故事,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注意文中两个人物的内心活动、神态表情怎样,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动,为学习描写人物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积累词语,理解“斤斤计较”“开卷有益”“熙熙攘攘”“门可罗雀”“矜持”“邂逅”“回心转意”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了解书的不同性格以及不同的阅读方法。

  3、体会读书带来的各种乐趣。

  重点难点:

  边读边思,了解书的不同性格以及不同的阅读方法,体会读书带来的各种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性格 (指名读)

  2、“性格”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谁的性格?

  3、你们知道吗?书和人一样也有不同的性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9课,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5、书会有什么性格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他的书架前去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课文。

  (媒体出示第一节)

  1、 轻声读读,读准难读的词语。

  (难读词用蓝色显示,指名读)

  2、生质疑。

  理解:“蛰居”。(藏起来不食不动。)

  (预设:为什么说家中有了藏书,寓所因此不一样了?

  第3句中为什么说这个寓所不会让人寂寞?

  书不会发出声音,为什么竖起耳朵一听,书架上藏着许多诱人的热闹?这里的“热闹”指什么?)

  3、带着问题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边读边找找课文中介绍了几种书的性格?划出有关的语句,再认真读一读。

  三、研读课文。

  1、根据学生回答交流归纳,板书:

  神情倨傲的书

  性格严谨的书

  性情开朗的书

  趣味横生的书

  神态矜持的书

  (预设:有五种文章里能直接找到词语来概括书的性格,让学生找找读读。后两种随机点拨)

  2、学习体会,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概括另两种书的性格。

  (1) 理解“倨傲”和“矜持”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①这两个词原来是什么意思?

  倨傲:骄傲,自高自大。 给“倨傲”找近义词。(骄傲、傲慢、高傲)

  矜持:慎重,拘谨。

  ②读读句子,想想他们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③(媒体随机出示填空)想象举例,理解词语。

  我常常要用到的 ,感觉就是矜持的,因为 。

  我们读的 ,满肚子都是一些人世间的大道理,每读一次,我就明白了 。我觉得自己在这本书前,什么也不知道。它就像我们的家长什么都知晓。

  (2)还有几种书作者没有直接写出它们的性格,你能根据你找到的有关语句,学着来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随机出示句子)

  这本书不是让我读的,它只想挤入一个熙熙攘攘的书架,然后静静地歇在那里。

  (媒体出示)“熙熙攘攘”变红。然后出示“熙”字并放大。

  ①学习生字:熙 指导左上部分的笔画并书空。

  ②理解:熙熙攘攘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③读读句子,想像一下,在非常热闹拥挤的地方,一个人静静地歇在那里,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板书:默默无闻)

  (媒体出示句子)书的名字激起了购买的欲望,但我还来不及读它们。

  ①什么情况下,会激起你的`欲望?(好奇、特别想知道或得到、令人向往……)

  ②这本书是因为 而激起了购买的欲望,但我还来不及读,因此它对于我就充满了——(板书:神秘莫测)

  3、学习不同的阅读方法。

  师: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性格,它们的阅读方法也不同。请你再读读课文,从文中划出有关的语句,完成填空。

  (媒体出示填空)

  读神情倨傲的书,先沐浴焚香,通常绕道而过。

  读性格严谨的书,要在精力充沛的时候。

  读性情开朗的书,可信手翻阅,也可一边看电视一边读。

  读趣味横生的书,增加了我对文学的兴趣。

  读默默无闻的新书,让我念念不忘。

  读神态矜持的书,认真上门求教。

  读神秘莫测的书,让我充满期待。

  师:“我”得承认这本书与 “我”的文学爱好密切相关。

  (媒体出示练习)想象说话: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 深深吸引了我,我越来越喜欢看书,我模仿着写 。我尝到了阅读的乐趣。

  4、你最喜爱哪种阅读方法呢?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生活中阅读的书来说说自己的阅读故事?

  (媒体出示练习)想象说话:

  我最喜欢读 ,这本书 , (书名) (怎么样)

  每次阅读,我 ,感到 。 (怎么做的) (怎么样)

  (1)学生自己准备。

  (2)指名交流。

  课后小结

  四、复习巩固。

  1、师:不同的书有——生接: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所以课文中用一本书有——生接:一本书的性格来概括。(板书: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性格。)

  2、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2——9小节,体会藏书、读书的乐趣。老师读第二节,女生读书的性格,男生读阅读方法。

  3、引读10、11小节。

  师:以书为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书从来不失信,——(生:它们总是耐心地在那里等着我。)

  师:书没有强加于人的脾气。我可以将书合上,——(生:拒绝与之对话;)师:待我回心转意之后重新翻到那一页,——(生:中断的一切又活跃了起来。)

  师:有时某些书从书架上失踪了,不久又悄然归来,——(生:如同外出旅行一样自然。)

  师:也有些书一去不返,它们因为年迈而退役了。——(生:它们不仅为后来者腾出了席位,而且,它们不惜按照斤两变卖了自己,而后倾囊相助。)

  师:家有藏书,——(生:不亦乐乎?)

  4、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家有藏书,不亦乐乎?

  (媒体出示练习)想象说话:

  家有藏书,不亦乐乎。

 

语文教案 篇7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风筝 蝴蝶 拔几根 幸福 托着 ?垂头丧气 半圈

  树梢 歇一歇 ?千呼万唤 ?踪影 ?磨坊

  (课件出示6)教师集体订正。

  2.回忆作者放风筝时的情景,简略说一说过程。这节课让我们细细体会其中的快乐。(板书:风筝)

  二、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圈出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课件出示7) “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课件出示8)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板书:幸福鸟)

  指导朗读: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课件出示9)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课件出示10)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板书:兴奋、激动、自豪)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课件出示11)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课件出示12)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4.学习第4自然段

  (1)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2)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3)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课件出示13)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板书:找风筝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4)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5.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板书:垂头丧气)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板书:继续)

  (4)想象写话

  ɑ找到了吗?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b全班交流

  c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们把你刚刚说的内容写在纸上。(提醒写字姿势)

  d全班交流。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小组交流(课件出示14)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16.风筝

  教学反思:

  1.在理解“憧憬”一词时,采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也注重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读,表现文中小朋友心情的不断变化:“想一想孩子们做风筝时会是怎样的心情?”“激动的、高兴的、兴奋的”“那就请你读出小伙伴做风筝时的激动。”

  2.不足之处是千呼万唤:千和万是虚数,不是真正了呼喊了一千遍和一万遍,这一点应该渗透给学生。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19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3-02

语文《燕子》教案12-26

语文优秀教案12-19

语文树教案12-06

语文教案07-08

语文《翠鸟》教案02-09

语文口哨教案01-15

语文海的教案02-10

语文《长城》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