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祖父的园子获奖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
导语:《我和祖父的园子》是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有关文章。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很有才华的女作家萧红,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老师梳理了一下,有这么三个问题需要在今天的课堂上解决。(出示三个问题指名读题)有信心完成吗?
二、赏读,看景物之自由。
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这是个什么样的园子是哪几个自然段写到的?(2、13)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课文的第2和13小节,在我和祖父的园子里漫步,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样样都有,充满生机,色彩斑斓,蜂飞蝶舞,虫鸣鸟叫,蚂蚱蹦跳,植物疯长,悠闲惬意……)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体会园中昆虫、蔬菜、花草充满生气,自由自在,并相机出示段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板书:自由)
3.蜂子、蝴蝶、蜻蜓、蚂蚱,在自由地飞,倭瓜、黄瓜、玉米在自由地长,园子里生机盎然。可以说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三、品读,解“我”之自由。
1.过渡:在这热闹、美丽、充满自由的园子里“我”做了些什么事呢?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读读课文的3—12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用心读一读,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交流讨论:你看到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等)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使你看着看着就想笑了?
3.交流时说、议、读相结合。
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拔草。)
我好像是祖父的“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相映成趣。
②(种小白菜时瞎闹、踢飞菜种。)
我哪里是在种小白菜,其实就是在瞎闹。
③(铲地时,爬在地上,用锄头的“头”乱勾一阵,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爬在地上”、“乱勾一阵”看似平淡的两个词,写出了“我”铲地有趣的样子,一边往前“爬”一边“乱勾”。
④(抢水瓢浇菜)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读书联想起了自己的经历,读书读出了自己。
⑤(第11节)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数一数,这段话中有几个“又”字,再轻轻地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读出“有趣”的同时你还读出了“自由”,真会思考!把这样的感受放进去,读一读。
4.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读出这种自由和快乐,自己试试。
5.我跟着祖父在田边劳动也是自由的:种小白菜,我是在瞎闹;铲地,我是在乱勾;浇菜,我是在乱闹……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多快乐呀!(板书:快乐)
四、细读,悟祖父之爱。
1.那我在园子里为什么会这么自由,这么快乐,这么无拘无束呢?请同学们再默读3—12自然段,当我做这些事的时候,祖父是怎样的态度呢?划出有关的句子。
①我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很宠爱我。
②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明他很有耐心。
③祖父大笑起来,笑中包含着慈爱与宽容。
2.课前老师搜集了这么一段资料,(出示资料:萧红是个苦孩子,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因她是女孩不喜欢她;后妈也不爱她;祖母特别爱清洁不喜欢小孩子闹腾;唯有祖父,年迈的祖父疼爱她。每当萧红挨了打,祖父就用粗糙的手抚摸着她的头,说:“长大了就好了!”祖父的爱温暖了萧红的童年。指名读)
3.正因为有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能在园子里自由自在,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板书:爱)
五、总结全文。
1.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园子,走进了萧红的童年生活,也触摸到了萧红自由、跳荡的心,再读课题,园子还是个普通的园子吗?(童年的乐园、精神的家园)
2.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童年,也发生过一些趣事,能与大家一同分享吗?(出示小练笔)
3.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萧红怀念的是好大、好看、好玩的园子,是“一切都活了”的园子,萧红怀念的是年迈的慈爱的祖父和那段拥有自由快乐的岁月。在三十一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
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触摸、感悟、还原语言的形象性,拓展学生的理解,丰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表达能力。
2.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园,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理解“园子”的精神意义。
课前谈话:
同学们,在你的心中童年是什么?
预设:一幅幅色彩缤纷的画;一首首回味无穷的诗;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歌;一个个百听不厌的故事。童年的生活是难忘的、是温馨的,她会永远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静静地趴在桌上,美美地回忆一下你的童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确定问题
师:有一篇文章,读着,读着,我们就沉浸在作者那烂漫的童年生活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萧红的童年。读课题!
预习时,读课文超过五遍的同学请举手。了不起!熟读课文是我们阅读理解的基础。是不是觉得这篇文章语言近乎口语,并不难理解,但要读出文字背后包含的那些情感还需要我们凝神静气地阅读。
有谁带着问题读课文的?
会读书!带着问题读书会让我们的阅读更有方向,更有收获。
同学们的问题中有一个问题含金量很高,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阅读探究。
出示: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二、带着问题研读课文
课文中有两个小节直接写园子的,打开课本,略读课文,把它们找出来。
1.让我们到园中来漫步吧。出示第二自然段:
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在萧红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结合文章的语句来谈一谈。
交流:
预设:
美丽。美在哪里?
这么多颜色点缀着园子,这园子是美丽的,这园子是诱人的。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一小节。
还有谁也想来谈一谈,还是一个什么园子?
充满生机。这园子里有些什么?
是的,天上有飞的,草里有藏的,知名的蝴蝶、蜻蜓、蚂蚱……不知名的还有很多很多,总之,是样样都有,生机勃勃。带着对园子的喜爱之情一起来读一读。
2.让我们继续在园中漫步。
在萧红的眼里,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自由地读一读。
这一段,读着,读着,有一个词会扑面而来。板:自由
有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这一点。
师: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是自由地。
看:听:再看那:(引读)
这一段文字写得很美,写得很妙,这精彩的地方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地品读、品读。
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呢?专心地读一读,静心地品一品。
预设:
你有什么发现?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展开了想象,形成了排比,读起来让人特别亲。真会读书,能用朗读表现出这种自由吗?
还有什么发现?
这四个“愿意……就……”后面还有一个“随意”,写出了什么?对!园子是自由的,作者的心灵也是自由的。景物的自由代表着身在景物中人的自由。这种写法就叫借景抒情。这自由呀,装得下天和地。读吧,自由地练一练。
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朗读。老师为你配上一段音乐。用你的朗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自由。
3.在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园子里,留下了萧红和祖父许多美好的回忆。读一读课文的3—12小节。继续思考:这又是个怎样的园子呢?板:快乐。
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许多画面。同学们,细读出滋味,品读有收获。再读一读,哪个镜头最吸引了你。
预设评价:
发现得真好,这相似的句子还有的散落在3——12小节里,再找找看?如果把它们串起来就成了一首诗。不信你看: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水,我也抢过来浇。”
“祖父笑了,我也笑了”
“我开心地笑了,祖父也开心地笑了”
这些文字看上去是不是重复了,其实这是一种写法叫复沓。作用是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同学们你觉得这里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呢?
是呀,踢出的是泥土、种子,可飞出的却是快乐!
是呀,那扬起的是水滴,更是我的无忧无虑。
是呀,祖父的宽容让我有了更多的快乐。
这看上去是三心二意,其实我的自由和快乐!
如果你关注了细节,读了这一段后,祖父有一种特别亲切的表情浮现在我们眼前——笑。让我们一起来回忆:
当我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把菜种踢飞时,祖父笑了!
当我从祖父手中抢过水瓢,把水扬到空中时,祖父笑了!
当我把韭菜割了,却留着狗尾巴草时,祖父笑了!
当我不听祖父的话,却去摘黄瓜、追蝴蝶时,祖父笑了!
这是和蔼可亲的笑!这是欣赏的笑!这是宽容的笑!这是充满爱意的笑。
同学们,这一次又一次笑容的背后你读到的是祖父什么?那一份浓似一份的爱。
让再一次和萧红分享这份难忘的爱吧。
不管是瞎闹,还是淘气,即使是越帮越忙,甚至闯出点小祸,在萧红的记忆里祖父是勤劳的,是宽容的,是疼爱她的,祖父带给了萧红无限的自由和快乐。
三、适度拓展深化认识
其实,萧红的童年并不全是快乐的,老师从萧红的作品中摘抄了三句话,请同学们把这三句话含在嘴里咀嚼一下。出示:
“等我生来了,第一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的爱我。是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
“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着“温暖”和“爱”的方向,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你从这几句话中悟出了什么?
教师描述:在萧红的童年生活中,只有一个人喜欢他。所以,她回想起故乡呼兰河时想到的不是母亲,不是父亲,更不是祖母,而是那年迈的祖父。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只有一个地方给了她自由和快乐。这园子不只是祖父的,是我和祖父共同拥有的园子,这课题该怎么读呢。
读到这里你觉得这还是个什么样的园子呢?
板:爱温暖
萧红生活在国家动荡的年代,自从离开家乡后,就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一生坎坷,悲凉。童年的时光成了她一生最美好的会议。在她短暂的一生中,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她回想起故乡想到是……
萧红在这充满爱的园子里,玩累了,睡着了……而这份自由和快乐,这份爱化成了一首小诗,让我们和她一起分享这醉人的时光。
萧红就这样睡着了,大地做席,蓝天做床单,小草帽带着小女孩进入甜蜜的梦乡,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孩子们,到《呼兰河传》中去寻找吧。
著名作家茅盾这样评论这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四、作业:
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下节课和同学一起分享。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相关文章:
我和祖父的园子获奖教案10-13
祖父的园子作文02-06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3-10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3-16
[精]祖父的园子作文07-08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5篇)03-26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5篇03-25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集合15篇03-30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合集15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