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教案模板锦集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小班科学活动:
沉浮游戏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有的物体浮在水面,有的物体沉到水中。体验玩水的快乐。
准备:
大盆水2—3盆,各种物品(包括棉花、铁钉、镜子、塑料玩具、小石头等)。
活动与指导:
1、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物品,告诉幼儿这些物品有的能浮起来,有的会沉下去,等一会儿幼儿玩的时候来观察。
2、将幼儿分为3组,向每组幼儿提供足够的`物品。让幼儿自由玩耍。
3、教师在幼儿玩耍的过程中进行随机指导。如教师可以用参与的方式和幼儿一起玩,并且用:“浮起来了,沉下去了”等语言来影响幼儿。
4、教师请幼儿说说什么东西沉下去,什么东西浮起来。
建议:
1、活动中提到的物品仅供教师参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任何物品。
2、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尽情地玩,不要过多地干涉幼儿的游戏活动。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意识较弱,同伴关系也不稳定。该活动从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游戏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双脚并拢行进跳的技能,感受和同伴游戏的快乐。幼儿在和兔妈妈抱抱、和好朋友抱抱、互相抱在一起躲避大灰狼的环节中,都能积极参与,体验到了集体活动的快乐。
目标:1.练习双脚并拢行进跳,萌发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2.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准备:1.配班教师分别扮演大灰狼和另一个兔妈妈。
2.狼、兔头饰,呼啦圈,《兔子舞》音乐。
过程:
一、妈妈抱抱
1.师(头戴兔妈妈头饰):我是兔妈妈,我的兔宝宝们在哪里?
2.师(微笑着张开双臂做拥抱状):我的兔宝宝,妈妈好喜欢你们呀,快来和妈妈抱一抱。(幼儿扮兔宝宝跟兔妈妈拥抱。)
3.师:我有这么多可爱的兔宝宝,真开心,我们一起来跳舞吧。(兔妈妈带着兔宝宝随音乐跳舞:甩甩头――转转手――扭扭腰――摆摆尾――跳一跳――抱一抱。)
小班教案 篇3
有的家长对教孩子数数很重视,殊不知,幼儿善于、长于机械记忆,让他们顺口溜式地背过一连串数字,这并不很难做到,但这离他们学会正确点数还差得很远呢。
按物点数是幼儿数数的一种基本方式和认识数的实际含义的基础,作为教师以及家长,首先要明确教幼儿按物点数的要求,即:
会用右手食指,从左到右手、口、物一致的点着实物一个一个的数;当数到最后一个数时,用手指在被数物体的周围划一个圈,同时说出所数物体的总数。
以上要求中,“手、口、物一致的.”点数是个关键。幼儿只有会这样的来点数,即把被数物体与从“一”开始的自然数数词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才有可能理解数的含义,才能真正学会点数。
教幼儿点数应注意:
1、具体指导,严格要求,形成习惯。
幼儿是从一无所知,连用哪只手点数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来学习数数的,这既说明他们只有在点数方法上一一得到具体指导才能学到这项本领,也表明这是成人通过具体指导和严格要求养成他们正确数数习惯并帮助他们理解数概念等的极好时机。所以我们在教幼儿点数的每个环节上都不能马虎,都不能降低要求。
2、运用直观教具,加强操作活动。
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觉活动思维为主,其思维离不开自己的动作和具体情景。因此要多运用直观教具,多开展操作活动。不仅要有教师演示的教具,更要有幼儿操作用的教具,后者最好人手一套。假如仅让幼儿从远处大呼隆一起或虽个别进行却也是较含糊的点数老师演示的教具,那仍难以使幼儿切实手、口、物一致的数。只有让幼儿每说一个数词都用手触摸一次一个教具,以及最后再把近在手下的被数教具用手画圈围起来说出总数,才能使他们很好的理解被数物体与从“一”开始的自然数数词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一组被数物体与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只用通过这样反复练习,才能使幼儿逐步养成手、口、物一致点数的习惯。
3、多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练习点数
用这个办法可很好的弥补计算课上难以让幼儿尽多的反复练习、仍无法保证幼儿很好的学会点数的不足。如:在游戏中可以数数每个组有几个小朋友,所用的玩具有几件;在散步时,可数数见到了几棵树,拾到了几片树叶等等。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理解诗歌内容,并能朗诵。
2、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紫黑绿等颜色,并能大胆说出各种颜色的运用。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蜡笔若干(红黄蓝紫黑绿)挂图等
活动过程:
一、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会变出小鸟
大老虎,孙悟空厉害吧,我比孙悟空还厉害,教师示范
二、出示各种颜色的蜡笔宝宝:
1、老师厉害吧,蜡笔宝宝比老师还厉害,我们有请蜡笔宝宝,蜡笔宝宝排着队跟小朋友打招呼,我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2、蜡笔宝宝是个非常非常神奇的魔术师,它会画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你想让它画出什么呢?(先请红色蜡笔宝宝变魔术拟人,)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三、出示挂图:
1、今天蜡笔宝宝在家里变了许多小礼物,带到我们小二班送给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要?请小朋友闭上眼睛,1,2,3,变__太阳,请小朋友猜是哪位笔宝宝变出来的?(回答,红色蜡笔宝宝,变出了什么?太阳,我们把他连起来说:红色变出了太阳,).....(单个出示.用抽的'形式)。
2、学习诗歌,引导幼儿边看挂图边朗诵。(用蜡笔爬黑板的形式依次说出儿歌)
3、蜡笔宝宝魔术师的魔术变完了,小礼物也送到了我们面前,教师指挂图,天黑了他们要回家了,(蜡笔从黑板上下来,跳进蜡笔盒——再见,关门!)随机教育幼儿用完蜡笔要放到小盒子离去,让它们亲亲热热的在一起!
4、把蜡笔宝宝变的小礼物,这首好听的儿歌《魔术师》送给爸爸妈妈吧!
Let’s go.快去快去,把这首儿歌说给爸爸,妈妈听……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识菊、赏菊、爱菊。
2、帮助幼儿获得菊花在秋天开放的常识。
活动准备:
1、请家长节假日带幼儿到公园或社区赏菊。
2、在幼儿园观赏菊花。
3、《菊花开》录音带、准备纸张和颜料、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那你们知道刘老师最喜欢秋天的什么吗?(幼儿随意回答)告诉你们吧,刘老师最喜欢秋天漂亮的花儿。你们看,秋天到了,许多漂亮的花儿都开放了,可漂亮了,有这么多漂亮的花我很想带你们一起去看一看。今天呀,我想带你们一起去花园玩,想不想去?”(想!)好,我们出发!
2、组织幼儿列队带户外种植菊花处。
二、基本部分
a、组织幼儿赏菊、评菊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秋天是一个丰收、硕果累累的季节,有许多水果、蔬菜、庄稼都是在秋天成熟的。而这些漂亮的花儿,就是秋天里开的时间最长、最漂亮的一种花儿,它的名字叫什么?你知道吗?”(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告诉你们,是菊花。
2、组织幼儿观看菊花,引导幼儿比较菊花的大小、颜色、味道、形状。
3、组织幼儿会活动室讨论所观察的结果,说说你还见过那些菊花?简单介绍部分菊花的特别作用。
b、学习儿歌《菊花开》
1、师:“小朋友们,这些菊花呀长的这么漂亮呀,而且香气怡人,所以呀,我还找到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呢!不过,菊花姐姐说,只让我教给聪明勇敢的小宝宝,那么老师先提问几个问题,谁能回答上来就教给谁,怎么样?”(提问有关菊花的知识)
2、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那我只好把这首好听的儿歌教给你们啦!(教授幼儿儿歌《菊花开》)
c、画菊
1、师:“小朋友们,我知道,你们穿了漂亮的新衣服,特别喜欢照像,菊花姐姐这么漂亮,她也想照一张,我们也给它们拍一张照片好不好?”(好)
2、师:“哎呀,坏了,忘带照相机了,这可怎么办呢?哎,有了,我们的小朋友可以用五色的水彩笔把漂亮的'菊花姐姐画下来呀,你们看这是老师画的菊花,漂不漂亮?(漂亮),漂亮咱们自己动手画一张吧!” 幼儿自由创作菊花。 幼儿作品简介。 幼儿作品区角展评。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以表扬、鼓励为主,组织幼儿集体参观幼儿作品。
2、多种形式复习朗诵儿歌《菊花开》。
四、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一起到户外寻找其他的秋天景象。领略秋天的美,并告诉幼儿其他的一些秋天的知识。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简单讲述图片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脸”、“自己吃饭”等,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3.通过叠被子比赛,初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能做的事,鼓励幼儿自己做。
2.环境准备: 把活动室布置成娃娃家。
3.材料准备:小猪拉拉手偶 图文传送器、图片。幼儿人手一套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偶,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她叫小猪拉拉,她可能干了。看,她来了。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中说的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有谁?她在做什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二)让幼儿根据问题仔细观察图片的内容,并说一说。
1.出示图片一、二:“拉拉在干什么呢?”(穿衣服)“看,她好像在说些
什么,我们猜一猜。”(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叠被子)(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勇敢地说出来)。
2.出示图片三:“拉拉可讲卫生了,你看,她在干什么?”(自己刷牙、自己洗脸)
3.出示图片四:拉拉去哪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你是怎么知道的'?
4.出示图片五:“拉拉多能干,会自己做这么多的事情。看,她现在在干什么?”(自己吃早餐)“她自己吃饭吃得真干净!”
(三)引入新的讲述经验,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四)小朋友各自操作学具,自由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五)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小猪拉拉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上幼儿园等,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游戏:“叠被子比赛”。
“原来小班的小朋友也这么能干。好,现在我们来比赛叠被子,看谁叠得又快又好。
四、各领域渗透
健康:通过理解图片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形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艺术:通过儿歌表演《小小手》,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五、生活中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幼儿自己做。
六、环境中渗透
在活动区放置布娃娃、衣服、鞋子等,在分区活动时,进行游戏“帮布娃娃穿衣比赛”。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配合,幼儿在家时,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中设红花表,由家长给予表扬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到处都是泥土,培养幼儿关爱周围环境,乐意亲近泥土的情感。
2、帮助幼儿感受挖土机的力大无比,乐意模仿挖土机的动作。
活动准备:
1、活动开展前教师和家长应带幼儿观察建筑工地。
2、准备各种挖土工具的图书、图片、录像等资料。
3、收集玩具挖土机。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挖土机吗?谁能说一说挖土机有什么本领?
2、观看录象:在各种不同场所工作着的挖土机。
(1)请幼儿仔细观察挖土机是怎样工作的。
(2)请幼儿观察挖土机用什么挖土?像什么?
(3)让幼儿学着挖土机按顺序作挖土的动作。
(4)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挖土机的样子以及它挖土的动作。
3、向幼儿介绍有关挖土机的知识,用途等。
4、建议幼儿交流自己还在那里也见过挖土机,自己还见过那些挖土的.工具。
5、提供给幼儿材料,引导幼儿表现观察到的挖土机。
(1) 添画挖土机的大抓斗
(2) 玩玩具挖土机。
(3) 图书角可提供图书、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挖土工具。
活动延伸:
分区活动时请幼儿自由结伴,表演挖土机是怎样工作的。
小班教案 篇8
一、活动名称:
语言 故事 《祖孙乐》 第一周 20xx、2、13——20xx、2、17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家庭中祖辈的称谓和关系。知道该如何正确称呼他们。(难点)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要像小兔一样尊重、关心长辈。(重点)
三、活动准备:
1、请家长配合,让孩子带来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照片。
2、《愉快的一天》的故事图片,幼儿图书第1册第6——9页。
四、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引导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
(1)幼儿观看自己带来的照片。
——师:小朋友,请观看一下自己带来的照片,和小朋友交流一下你的爷爷、奶奶(或姥姥、
姥爷)是什么样的?
(2)重点引导
——师:照片上有谁?(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叫什么名字?(xx xx)他们是谁的爸爸妈妈?
——师:他们和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样?(头发、身高、等)你喜欢他们中的谁?(xx)为什么?
——师:他们谁的年龄大?谁的个子高?他们喜欢吃什么?小结:通过观察、引导让幼儿了解家庭中的祖辈的,知道该如何正确称呼他们。
(二)讲述、图片引出故事《快乐的一天》。
(1)讲述引出故事《快乐的一天》
——师:小朋友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一起是不是特别快乐?(是)
——师:那么你想知道兔宝宝跟爷爷奶奶在一起是不是也很快乐呢?(想)
(2)出示图片《愉快的一天》,给幼儿讲故事。
——师:先讲两遍故事后,提问幼儿:小朋友故事里有谁?兔爷爷兔奶奶为什么很高兴?小兔子见到爷爷奶奶是怎样说的?他们是怎样采蘑菇的?兔弟弟对奶奶说些什么?回家时兔妹妹是怎样说的?小结:根据小班年龄教师通过提问、图片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三)看图书,引导幼儿看图讲故事。
——师:请幼儿分享交流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相处的`经验。说一说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怎么疼你的?(和你一起玩,买好吃的等)你能帮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做什么? (捶背、端茶等)小结: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很爱我们关心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像小兔子一样尊重、关心长辈,做一个听话懂事的乖宝宝。
五、活动延伸:
请家长周末带孩子看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引导孩子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点分析:(二)(三)中完成,通过提问法、讲述法、讨论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要尊重、关心长辈。
难点分析:(一)中完成,通过观察、提问、引导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家庭中祖辈的称谓和关系,知道如何称呼他们。
小班教案 篇9
小班科学活动:酸甜苦辣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果蔬的味道。
2.通过品尝正确说出酸、甜、苦、辣的不同口味。
3.通过品尝酸甜苦辣之后能用面部表情表达出来。
4.体验集体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托盘一个,牙签若干,长方形桌子一张,小锅盖,碗四个。
2.各种蔬果若干(如苦瓜,姜,柠檬,西瓜等),酸甜苦辣表情图片若干。
3.小白兔一个,字卡(立体的酸甜苦辣字卡),光碟四个,夹子8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果蔬,引发幼儿的兴趣。
1、把苦瓜,姜,柠檬,西瓜,放在桌面上用用一块布盖住。
师:今天小白兔要请客了,它准备了很多食物,看看有什么呢?
幼:苦瓜,姜,柠檬,西瓜。。。。
师:你最喜欢吃哪种食物?为什么?
幼:我喜欢吃西瓜,因为它很甜,很好吃。。。
师:那姜是什么味道的?
幼:辣辣的(幼儿自由回答)
师:柠檬呢?
幼:酸酸的(幼儿自由回答)
师:有没有小朋友喜欢吃苦瓜呢?为什么?
幼:我不喜欢,因为它是苦苦的,不好吃。。。
小结:我们大部分的小朋友都不喜欢吃苦的食物,但苦的食物对我们的益处可多了。我们生病的时候有些药是苦的,小朋友不喜欢喝,良药苦口利于病,生病的时候要勇敢喝药。
二、品尝果蔬。
1、先由教师品尝一种果蔬,并做夸张表情(辣得表情)再把对应的字宝宝和实物图放在一起。
师:小朋友们猜猜老师尝到的是什么呢?
幼:酸的。。。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啊?
幼:呵呵,你的表情。。。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是老师刚才吃到的柠檬,他的味道是酸的,这个字宝宝也叫酸。
师:老师把它们放在一起,它们是好朋友。
2、请个别幼儿先品尝,让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把西瓜和苦瓜给两名幼儿品尝,其余幼儿观察不同的表情。
师:好的。这两位小朋友已经品尝完了。那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说说他们尝到了什么呢?谁来说说?
幼:某某小朋友吃到的是甜的。。。某某小朋友吃到的是苦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幼:从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了。。
师:老师认为这位小朋友回答的非常好。掌声送给他。
师:好。这个呢就是甜,这个字宝宝是苦。老师把它们送到它们好朋友的身边。那小朋友一起来学学他们刚才的表情好吗?甜是怎么做的?苦是怎么做的?
幼:这样的。。。这样。。。
师:现在老师呢,想请一位妈妈上来品尝小兔子带来的食物。哪位妈妈愿意上来品尝一下,并作出相应的表情?
师:小朋友猜猜阿姨吃到了哪种食物呢?
幼:辣的。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啊?
幼:因为妈妈这样(作出辣辣的表情)
师:妈妈,小朋友猜对了吗?好的,掌声送给这位小朋友。这就是辣字宝宝,送到他好朋友的身边。今天我们的活动名称出来,叫什么呢?叫什么啊,还记得吗?
幼:(酸甜苦辣)
3.分四组品尝,品尝之后做出相应的表情。
师:小白兔说了,要请每位小朋友吃果蔬了,但它有要求,就是让小朋友们都闭上眼睛才能吃得到。(幼儿闭上眼睛之后教师把食物送到幼儿嘴巴里)
师:好的。小朋友们都吃完了吧,现在用你的表情告诉我,不要出声哦,让老师来猜猜?好的,第一组小朋友你们吃到的酸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三,播放PPT的表情图片,并用酸甜苦辣说出对应的表情图。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位叔叔为什么做这么奇怪的表情呢?
幼:因为他吃到了酸的
师:那这位小宝宝呢?
幼:甜的。
师:那这位小朋友呢?
幼:苦的。。
师:这位姐姐呢?
幼:辣
2、在品尝苦的.食物时鼓励幼儿不怕吃苦,以及苦食物的益处。
四、运用电脑一体机,结合生活经验说出酸甜痛苦辣的颜色。
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哪种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辣辣的)食物,有什么颜色的呢?老师把它颜色涂出来。。。
幼:绿色,黄色,红色……
总结:是的。食物有酸甜苦辣的味道。今天我们的小朋友也尝到了各种酸甜苦辣,在今后的生活里,老师祝福我们的每位小朋友的生活也能酸甜苦辣,让生活过的丰富多彩,过一个精彩的人生。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03-24
小班的教案04-08
小班游泳教案04-03
洗手教案小班03-26
小班眼睛教案03-26
语言小班教案03-27
小班礼仪教案04-02
小班儿歌教案04-02
小班教案范文03-30
小班防震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