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模板十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发现磁铁的特性,激发幼儿对磁铁的兴趣。
2、在操作活动中了解磁铁的特性,帮助幼儿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
3、在实际的主动探究活动中幼儿感受探究的快乐,学会交流实验结果,通过记录合作学习简单评价并在评价中体验成功的愉快。
4、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5、初步了解磁铁的小常识。
重点难点:
在游戏中幼儿主动发现磁铁的特性,在操作实验中积极探索磁铁的秘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自制钓鱼竿 鱼钩(别针) 有磁铁的小鱼若干条状或马蹄形磁铁每人一个 森林背景图片 黑猫警长图片 有磁铁的小猫和老鼠图片各两张 磁性黑板两块。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了解有关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的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发现磁铁
1、游戏:小猫钓鱼,老师扮演猫妈妈,幼儿当小猫,跟妈妈一起去钓鱼。
2、讨论:为什么有些顽皮的小鱼总是钓不上来呢?你们看看钓上来的小鱼,你发现了什么?
这条鱼和你钓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小猫都钓到了鱼,妈妈却钓不到鱼?
3、小结:只有身上有磁铁的鱼才能被钓上来,因为磁铁能吸住别针做的铁鱼钩。
4、表扬幼儿的发现,肯定幼儿的观察。
5、请幼儿把钓到的鱼放在磁性黑板上的草地背景图片上,进一步感受磁铁的特性。磁铁做的小鱼能吸在黑板上不会掉下来。
二、基本部分:认识磁铁
1、老师:磁铁能吸住铁做的别针,能吸住黑板,还能吸住那些东西呢?
出示各种不同材质的实验操作材料,介绍给幼儿。
2、老师:请幼儿拿出磁铁,观察磁铁的外形,颜色,摆弄磁铁,感受磁铁的特点。
简单介绍有关磁铁的科学知识。
3、老师提供每组一份相同的操作材料,请幼儿动手操作,试一试那些东西可以被磁铁吸起来。
4、请幼儿分组交流实验操作结果,并做好实验记录,推选出小组代表在全体幼儿面前介绍本组的实验结果。
5、老师巡回了解幼儿的实验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实验,及时肯定幼儿的探索发现。6.请小组推荐的幼儿代表在集体面前宣布自己的实验结果,学会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实验结果。
6、小结:磁铁的本领真大,只要是铁做的东西都能被磁铁吸住。
7、老师引导幼儿了解磁铁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通过提问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8、小结:磁铁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比如塑料文具盒上的盖子,门吸,妈妈的钱包上的磁铁扣 活动室里的黑板上的磁扣都用到了磁铁的本领。
老师启发幼儿在生活中继续积极观察了解磁铁的运用,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发展部分:探究磁铁
1、科学游戏:小猫抓老鼠
老师扮演的猫妈妈接到了黑猫警长的求助电话,森林里出现了一只很狡猾的老鼠,小猫警长怎么抓也抓不住,小猫们,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2.老师演示分别用磁铁的相同两极做成的小猫和老鼠图片,由于磁铁相同两级相互排斥,所以小猫无法抓住老鼠。
3.请个别幼儿上来,探索怎样才能抓住老鼠。
4.老师启发幼儿运用磁铁的秘密,抓住老鼠。
5.幼儿发现将小猫身上的磁铁换一个方向就能抓住老鼠,是因为两块磁铁的不同两极就能相互吸引。
6.请全班幼儿一起动手操作,感受抓住老鼠的快乐,发现磁铁两极的秘密,体验科学的神奇。
7.认识磁铁的两极:
让幼儿观看磁铁,拿磁铁两人一组,相互吸一吸,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幼儿进行新的探索。老师提问:相互吸一吸后,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回答。
老师小结:
磁铁有两个极,在磁铁的两端有字母表示。N表示北极,S表示南极。当两块磁铁相同的两级相遇时,是相互排斥的;两块磁铁不同的两级相遇时,是可以吸住的,再次让幼儿试验,老师也同时操作。
启发幼儿和老师一起创编儿歌:相同两极扭扭头,不同两极牵牵手。幼儿边两人一组操作游戏边念儿歌。
四、结束部分:
1、老师:小猫咪们,今天玩得开心吗?今天我们跟磁铁玩了很多游戏,现在小磁铁玩累了,要休息了。
2、你们肚子饿了吗?那我们就把自己钓到的鱼带回家,妈妈给你们做鲜美的鱼汤喝,好吗?
3.老师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场地,取下黑板上的小鱼,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启发幼儿进一步了解磁铁的特性,比如磁铁的磁力具有穿透性,可以透过物体吸住铁做的东西。
2、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探索了解磁铁的不同部位磁力是不同的,一块磁铁的两极的磁力最强。
3、在家园联系栏中,鼓励幼儿和家长进一步了解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比如磁性玩具,磁悬浮列车,磁性水杯,广泛认识到磁铁的特性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中 ,我和孩子们一起体验了磁铁的神奇,通过幼儿感兴趣的钓鱼,玩磁铁,抓老鼠,完全让幼儿感受到了做一只能干的小猫是多么棒!在活动进行之中,我始终以幼儿在前,让孩子们在一系列的游戏,小实验,探索发现活动中,主动倾听;独立思考;分享合作;大胆表达。他们发现了磁铁的本领,感受了磁铁的神奇力量,探索了磁铁的秘密。孩子们觉得,科学不再是枯燥严肃的说教,变成了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经验。在与老师的交流,与同伴的合作,与集体互动的表现中,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探究,观察,发现的主动性,也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积极性。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始终情绪高涨,围绕活动主题主动学习,与老师互相配合,动静交替,很好的完成了活动的三个目标,让孩子们学习科学有了一个快乐的开始。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一、授课班级:大班
二、内容分析:
《把它缩一缩》是《幼儿创新智慧游戏》大班下学期的活动内容。这一创新活动是通过对原有物品进行缩一缩,缩出新的用途,激发幼儿留心观察生活的的事物,尝试对物品进行创新缩一缩的兴趣。在这个活动中,让幼儿了解缩一缩是给生活带来了方便,感知了事物之间的变化关系。大班的幼儿是第一次接触物品的缩小,这方面的经验比较匮乏,因此感性知识的积累与生活经验的丰富是不可或缺的。围绕缩一缩开展一系列的创新思维活动中,幼儿会发现缩小后的发明都是我们生活中见到的东西,只是通过缩小、压缩、折叠后给生活带来了好处。因此还会让幼儿自己动脑筋去对物品进行简单的缩一缩,从而培养幼儿从小对物品进行观察探究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三、幼儿分析:
大班的幼儿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而且对事物产生了兴趣、能善于观察,还能动脑探究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活动中物品的缩一缩后带来的变化会给幼儿带来新的体验,多种新奇材料的投放,让幼儿能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发现身边的事物缩小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无限的精彩,使幼儿能勇于创新、发散思维,感受创造性想象的乐趣。
四、设计思路:
缩一缩的发明在我们生活中是经常见到的,但是要想引起幼儿的共鸣,还需要从幼儿熟悉的事物开始。这节活动课的开始是从幼儿了解的汽车缩小成玩具汽车,知道缩一缩是发明的创新方法。还有很多物品是在缩小后发明出来的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维想象活动。根据大班的年龄发展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活动中主要以幼儿的思维为主,对物品进行尝试缩小。在各个不同环节穿插启发联想法、操作感知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在兴趣盎然、轻松的气氛中开展创新思维活动。
以下是具体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
1、导入:比较大汽车与玩具小汽车的不同。让幼儿知道大汽车缩小变成玩具汽车,初步感知“缩一缩”的方法。
2、说说生活中缩一缩后的物品发明。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展思维活动。
3、了解缩一缩的发明,知道缩出的物品给生活带来的新用途。
4、玩一玩缩一缩后的发明。激发幼儿发散思维,拓展对缩一缩的认识,丰富生活经验。
5、幼儿尝试用缩一缩的方法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创新发明,激发幼儿创新的兴趣与在生活中的创新意识。
6、我也来缩一缩的游戏,了解身体也能缩一缩。
7、简单了解动物、植物的缩一缩。
五、活动目标:
1、感知“缩一缩”是发明创新的方法,体验创造性想象的乐趣。
2、激发和培养幼儿关注生活的意识,了解“缩一缩”创新的方法给生活带来的`新用途。
3、初步学会运用“缩一缩”的方法进行创新。
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运用缩一缩的方法进行发明创新。
六、活动准备:
1、课件;2、小汽车若干辆;3、各种用缩小方法发明的物品(小床、小房子等)
七、活动过程:
一、观察玩具小汽车,比较大、小汽车的不同。让幼儿知道大汽车缩小变小汽车,初步感知“缩一缩”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好几辆汽车,看看这些汽车和我们爸爸妈妈开的汽车一样吗?(教师提出:那我们一起开着这些车一起去游玩吧!幼儿回答不行,教师提出为什么不行呢?幼儿回答出各种理由:是玩具、太小了等,)教师:对了,这些汽车是设计师叔叔把爸爸妈妈开的汽车缩小了发明出来的。
二、说说生活中缩一缩后的物品发明。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展思维活动。
师:把能开的大汽车缩成了能玩的小汽车,小朋友就能有自己的汽车,太棒了!能缩小不光是汽车,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是在缩小后发明出来的,你能想到有什么吗?
三、了解缩一缩的发明,知道缩出的物品给生活带来的新用途。
师:小朋友想了很多用缩小的方法发明的物品,老师这里有几件物品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缩一缩,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
出示课件(暖瓶、自行车、电脑、沙发、床)
师:请小朋友帮暖瓶来缩一缩会缩小成什么呢?(请四、五个幼儿回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是保温瓶)暖瓶缩小成保温瓶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好处呢?(请三、四个幼儿回答,教师在说保温瓶在外出时携带方便)
依次出示自行车、电脑、沙发、床请小朋友帮忙缩小并说出用途。
小结:自行车缩小成儿童自行车小朋友骑更方便;多组沙发缩小成单人沙发后、大床缩小成折叠床占的地方少;暖瓶缩小成保温瓶后外出携带方便;缩一缩是把一件物品压缩、缩小、折叠使他有新的用途。
四、玩一玩缩一缩后的发明。激发幼儿发散思维,拓展对缩一缩的认识,丰富生活经验。
师:老师这还有许多缩小后的物品,请你们玩一玩,告诉大家这些物品是有什么缩小来的?
(1)幼儿自由探索发现被缩小的物品。
(2)现在小朋友们来告诉大家你找到的是什么物品呢?他是由什么物品缩小来的呢?
(3)那这些缩小后的物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用途呢?
师:缩小后的物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带了乐趣。
五、运用“缩一缩”的方法进行创新发明。
师:在我们的这间教室的墙上桌子上的物品也能来缩一缩,你想来试一试吗?那你想缩小哪一件物品呢?你会把他缩成什么样子呢?缩小后会有什么好处呢?(请五、六个幼儿来说一下。)
六、游戏:我也来缩一缩
师:小朋友的缩小发明很好,那我们的身体能缩一缩吗?,会缩成什么样子呢?(缩腿、缩胳膊)我们缩成现在这个样子可以干什么呢?可以去到什么样的地方去呢?(桌子底下)
七、活动延伸:动物、植物的缩一缩
师:我们小朋友缩小后到哪里去了?(桌子底下)我们缩小后可以到矮矮的地方去,小朋友的身体都能缩一缩,那动物能不能缩呢?有什么动物能缩呢?(乌龟、刺猬),乌龟、刺猬缩一缩有什么用呢(保护自己)那植物能缩吗?老师知道有一中植物能缩叫含羞草,一碰叶子就会缩起来。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找找还有什么能缩一缩吧。
八、活动反思:
优点:
整个活动的环节设计紧扣活动目标,层层递进,运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做铺垫开展活动,通过启发感知、游戏、讲述与操作让幼儿参与整个过程。活动中投放具有趣味性的材料,让幼儿思考、体验。了解缩一缩是发明创新方法,感知缩一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激发幼儿大胆去创新的愿望。活动中动静结合,注意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引导幼儿主动去探索、发现,让幼儿思维活跃,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品质。
不足:
缩一缩是新的发明创新的方法,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对生活的观察活动很重要。需要在课前多做一些观察活动准备,让幼儿的生活经验更丰富些,便于幼儿更好地发散思维,进行创新。在物品缩小讲述中多让幼儿说自己的想法,教师不要先说出答案,幼儿的创新答案往往出乎意料。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索活动使幼儿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
2、初步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
3、激发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记录表、彩色笔;两人一份 (玻璃珠、钥匙、塑料瓶、小石头、小木块、泡沫板)、一个塑料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直接引题“今天我们要来做个有趣的实验”引题。
2、教师介绍篮子里的准备一些材料,思考:这些材料放在水里会怎么样?(浮上来、沉下去)
今天,我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东西,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试验,你们看看篮子里有什么?如果把这些东西放到水里,它们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呢?
二、试验:沉与浮
1、教师示范。教师取一块积木请幼儿来猜猜:这块积木放在水里会怎么样?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请幼儿把准备的材料进行猜测,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你们猜木块放在水里会怎样?老师这里有一张记录表,把猜测的结果这张记录表上。木块浮上来的,那就在在“?”这一列中,我们就在“?”这一列中,做一个“↑”,(一个条竖线,上面加一个小帽子)如果是沉下去,那我们就做一个“↓”(一个条竖线,下面加一个小帽子)。
2、实验,把实验的结果记在记录纸上。
幼儿按意愿动手实践,教师注意观察记录,针对性地指导;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
钥匙是浮上来还是沉下去呢?是不是这样的,那其它的东西是不是和我们猜想的一样呢?老师准备好水了,我们端上这些东西到那边去试一试就知道了。试好后把实验结果记录在“小手”这一列中。
3、根据记录表对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大家集中交流最后结果。
提问:“有没有试验结果和猜测结果不一样的?”
总结:(出示表格和实物并演示)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浮上来的东西有`````沉下去的东西有``````
三、提升实验操作:怎样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1)幼儿尝试使原来沉在水底的东西浮起来?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沉下去的东西不太高兴了,它们也很想浮到水面上,你们能帮他们想出好办法吗?你们去试试看。
(2)、幼儿自由操作,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3)、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老师不断总结。如:小石头原来是沉下去的,谁帮他浮上来的?
小结: 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
四、经验迁移
发大水时,我们人会沉到水里,请幼儿想办法使自己不沉到水里而得救?
谁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水太大了,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发大水的时候,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沉到水里,我们人也沉到水里。这个时候,我们想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脚盆、木头、船等)
五、结束
下一节咱们探索怎样把浮的东西可以沉下去?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探索使潜水艇又快又稳地潜入水底的方法。
2、在小组活动中,懂得分工合作,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
3、勇于尝试,不怕失败,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制作微型潜水艇一艘(在饮料瓶的一面凿一排或两排孔用来进水),打好洞眼的塑料瓶(每组一个)。
2、操作材料:螺丝、木块、鹅卵石、橡皮、长磁条、沙子等。
3、皮筋、胶带、整理箱装三分之二的水、抹布、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自制的潜水艇,提问:这是我们自己制作的潜水艇,谁来试试怎样让它沉下去?
2、幼儿演示,大家仔细观察,发现问题。
教师:潜水艇下沉了吗?下沉的速度怎么样?(幼儿争先恐后表述:潜水艇下沉得太慢了:潜水艇后面先沉下去了,前面没有沉……)
3、教师以海军叔叔的身份交给大家一个任务:让潜水艇快速下沉,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并要求幼儿与同伴商讨解决的办法。
4、幼儿4人一组展开讨论推测,第一组认为在潜水艇上加上铁块或铁条:第二组确定用石头加重的办法:第三组统一意见是在艇里加沙子,让潜水艇变重;第四组认为再在潜水艇上多钻几个进水孔:第五组讨论的结果是用磁铁捆绑在潜水艇上增加它的重量。
5、教师询问究竟哪种办法好,幼儿都争着说自己组的办法好。这时,教师出示相应的操作材料和记录表,让幼儿明确如何记录,提出分组操作要求,鼓励幼儿去实际操作尝试自己的推测能否成功。
6、幼儿4人一组开始分工,商讨谁是记录员、取材员、操作员和汇报员,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后,大家开始进入有趣的实验操作过程。
7、教师巡视观察各组的操作进程,并有目的地指导帮助。
8、小组交流,确定汇报内容。(你们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做的?成功了吗?)
9、集体交流,请操作员展示潜水艇是否下沉,汇报员汇报操作的过程后,本组其他成员可来补充。表扬能始终坚持分工、职责明确的第一、第二、第四小组。
10、根据幼儿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潜水艇不能平稳地下沉),师生共同展开讨论:潜水艇为什么会一头先沉另一头后沉呢?(重心不稳)哪一组有办法让潜水艇的身体同时平稳下沉?引导幼儿思考解决的办法(将加重的物体放在潜水艇底部的某一个地方)。
11、鼓励幼儿小组讨论出解决的方法后,再次尝试让潜水艇既快又平稳地下沉。教师分别巡回指导,提供能帮助固定的辅助材料。
12、请各组幼儿交流实验的经验、感受。
师:你们是怎么取得成功的?(幼儿汇报本组实验的过程,采用的方法及实验的感受。)
13、表扬在小组合作中能遵守职责的小组,鼓励没有成功的小组再次尝试,寻找更好的方法。(王慧敏)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几种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名称和特征,了解它们简单的保健、治病作用。(重点)
2.观察并说出中草药的神奇,尝试根据药方简单配药、泡药、尝药。(难点)
3.感受中草药的神奇以及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提前请家长与幼儿交流,了解有关常见中草药的知识。
2.物质准备:视频"鹿茸救母""神奇的中草药""走进大药房";课件"常见的中草药""老中医互动"等;幼儿操作材料:杯子、勺子每人一份;常见的中草药菊花、枸杞、胖大海、炒山楂、莲子心、陈皮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鹿茸救母"的视频,感受鹿茸的神奇,产生对中药的兴趣
1.教师引出故事视频,幼儿观看并感受鹿茸的神奇作用。
2.引导幼儿回忆"鹿茸救母"的故事,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是什么治好了母亲的病?
小结:青阳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七彩鹿的鹿茸熬制的中药把母亲的病治好了,鹿茸真神奇。
二、运用多种感官探究操作,认识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几种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名称、特征及来源
1.请幼儿运用看、捏、闻、尝等方法观察中草药,引导幼儿说出中草药的名称及外形、味道等特征。
2.结合课件"常见的中草药"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讲述菊花、枸杞、胖大海等中草药的简单特征。提问:你发现了哪些中草药?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味道?
小结:中草药中有红有绿;有的捏上去软软的,有的是硬硬的;味道有甜的也有酸的,有的闻起来还有清香味呢。
3.出示课件"这些药材哪里来",感受普通的植物经过加工能变成中草药的神奇性。提问:你发现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小结:生活中一些普普通通的植物的花、果实等,经过加工居然可以做成中药,真神奇。
三、和"老中医"互动,知道中草药的保健、治病作用,并根据药方尝试配药、泡药、尝药,感受中草药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
1.请幼儿猜想并咨询"老中医",结合课件介绍枸杞、胖大海等常见中草药的作用。
2.幼儿回忆自己生病、治病的经历,并猜想中草药搭配治病的作用,观看"药材搭配图",知道药材相互搭配能治病的作用。
小结:身体不舒服的时候,配几副中药,就可以治好病,中草药真神奇。
3.出示"老中医的药方",引导幼儿看懂药方,尝试配药、泡药。
要求:根据药方准确配药;泡药时,把握好水的位置;泡好后,仔细观察中草药在水里的变化。
4.幼儿观察、品尝,相互交流中草药在水中的变化,了解中草药的保健作用。
小结:有的中草药可以泡,是保健药,但有些中草药是不能随便泡的,更不能乱吃。
四、观看视频"神奇的中草药",了解几种奇特的中草药,感受中草药的神奇,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1.观看视频"神奇的'中草药",了解几种中草药的奇特之处。
2.引导幼儿说出人参、蜈蚣、蝉衣等几种中草药在外形、毒性、蜕皮等方面的奇特。
小结:中草药不仅有植物药、动物药,还有一些石头矿物也是珍贵的中草药,因为植物药最多,所以中药也叫中草药。
五、视频演示"走进大药房",进一步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1.观看视频"走进大药房",了解存药、抓药、配药、包药、熬药等情节,萌发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
2.简单了解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进一步感受神奇的中草药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
活动评析:
中草药是我国医学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健康的守护神,也是幼儿从小感受中华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的好教材。幼儿在生活中接触过中草药,如喝过枸杞熬的粥、菊花茶、嗓子疼时喝过胖大海等;生病时,家长也经常带幼儿看中医,吃过中药,幼儿有一定的感性经验。《纲要》指出: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本活动能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学习特点,运用视频,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引导幼儿感知观察、探索体验,从感兴趣的中草药入手,了解中草药的神奇,并通过视频拓展幼儿不常见的中草药,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了解各种动物过冬的方式。
2.学习用不同的表征方式表达自己的探索经验。
重点难点: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了解各种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说明:
动物过冬的方式作为一种知识对幼儿的发展无足轻重。重要的是幼儿怎样获得这些知识。因此本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提高幼儿获取知识的'能力上。
活动准备:
1.饲养一些动物如乌龟、兔子、鸟、鱼等。
2.准备纸、笔让幼儿记录自己的探索结果。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讨论:冬天来了有什么感受?人怎么渡过寒冷的冬天?
(2)提问:动物怎么过冬?说明
回答这个问题必然会涉及具体的动物,如狗怎么过冬?鱼怎么过冬?凡是没有得出正确答案的幼儿或答案不一致的,教师可将想应的图片贴在教室里,让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有关的书籍和图片。
2.通过探索活动是幼儿自主的,即由幼儿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探索,用什么方式探索。
3.通过表达活动提高幼儿的表征能力。
说明:
探索要持续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探索成果,如用图画或语言(由教师或家长记录幼儿口述的内容)。然后让幼儿将答案贴在相应动物的周围。
4.通过交流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获取知识的方式。
说明:
交流活动以讲述为主,让幼儿介绍自己的探索成果和探索经过。
5.通过相互提问引起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一.活动内容:
接管子
二.活动目标:
1. 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能按要求连接管子,发现管子的多种连接方法。
3. 尝试绘制和使用管子组合连接线路图,了解线路图的作用。
三.活动准备:
接管子的模型(线路)结构框架、长短不一的各种管子、接头、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
1. 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实验操作:按要求连接管子。
(1) 观察操作材料,了解连接要求:将分离的两个管子连接在一起,并能通过两个“花园”。
(2) 幼儿两人一组连接管子。
(3) 幼儿交流介绍,发现管子的`多种连接方法。
3. 依据管子组合连接顺序绘制线路图。
(1) 集体讨论线路图的绘制方法。
(2) 幼儿根据本组管子的组合连接顺序绘制线路图。
(3) 集中展示线路图,并验证是否正确。
4. 实验操作:看线路图接管子。
(1) 幼儿交换线路图,并看图连接管子。
(2) 讨论并:线路图的作用。
5.延伸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画雨形成的循环图。
2、探究云和风的关系。
3、使幼儿对探索雨的形成感兴趣。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小水滴旅行》,云和风头饰,纸和蜡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
小花,小草,小树,小鸟和小朋友都说太热了,要被晒干了。帮他们想办法。
二、欣赏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三、探究雨的形成。
1、下雨云帮了什么忙?(许多云聚在一起,负荷太重,变成雨滴往下落)
2、云是怎么形成的?它们怎么会聚在一起?(水蒸汽往上升变成了云,天空中有很大的风,吹得云很冷很冷,它们漂啊漂就聚在一起了。)
3、水蒸汽是怎么形成的?(江河里的小水滴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它们变成水蒸汽往上升)
四、画雨形成的'循环图。
1、讨论。
2、分组合作画雨循环图。
五、游戏:云彩和风儿
幼儿演风和云。
扮演“风”的幼儿站在周围一圈,用力吹气,扮演“云”的幼儿先表现出各自的形态,然后慢慢聚集在一起。当所有的云聚在一起时,发出“哗啦啦”的雨声。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思路比较清晰、简单的,通过图片、欣赏课件、游戏表演,一环紧扣一环,过渡也较自然,幼儿能随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题。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维也很活跃,常规纪律自觉遵守。大部分幼儿举手发言很积极,思维至始至终都跟随着老师,当然也有极个别幼儿虽然做似端正,却没有主动发言,他们应成为老师关注的焦点,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小百科: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从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面水蒸发上升遇冷形成了雨。雨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测量、记录并表达,初步理解不同测量工具的等换关系。
2、提高思维的变通性。
活动重点、难点:
明白等量代换的关系
活动准备:
尺、色带、吸管、小棒、绳子、筷子、记录表、水彩笔等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设疑讨论:
教师设置问题情景。
——“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妈妈要上电影院看电影,从家里到电影院有两条路可走,走哪条道路比较近呢?”
幼儿根据目测对此问题作出判断。
教师提问,引出测量工具。
——“怎样才能确切知道答案呢?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测量?”
小结:可以用尺、色带、吸管、小棒、绳子、筷子等工具来测量。
2、幼儿动手测量:
教师提出测量的要求与方法。
——“测量时注意首尾相连,连续测量时记住数量;记录的内容自己能说清楚,别人能看懂。”
幼儿实践(1):用一种工具测量教室中的两件物品(如:桌面与椅面),体验两种物品表面长度的差异。
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
幼儿实践(2):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种物品,感知理解测量工具的等量代换关系。
幼儿交流实践(2)的结果。
3、教师解惑释疑:
请幼儿提出自己在测量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师生一起解答。
明白等量代换的关系,学会寻找替代物进行测量等方法。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游戏目标:
1、了解改变桥面厚度、形状与纸桥承重力的关系。
2、通过自我检验及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比对,不断探索增加纸桥面承重力的方法。
3、积极动手动脑,体验探索与交流的乐趣。
游戏准备:
积木桥墩(桥墩固定)、白纸、本子(每份数量相同,用于操作)。记录纸、记录笔。
游戏玩法:
1、幼儿将两个积木固定成桥墩。
2、用白纸折叠后放在桥墩上做小桥,上面放本子。一直放到纸桥承受不起。
3、幼儿继续折叠,再次实验。并将每次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4、记录折叠的'次数和承受的本子数。让幼儿知道折叠次数越多,承受的能力越强。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0-18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6-12
(集合)大班科学教案09-27
有关大班科学教案03-21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04-01
大班纸的力量科学教案04-18
大班科学教案《赛车》04-05
大班科学教案《沉浮》04-02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11-27
大班科学教案(15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