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2~24页例4,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五第1题。
教学目标
1.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发现运算律培养探索、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乘法分配律进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出示例4。
(1)出示问题情景,解决问题。
你从情景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养鸡场共有多少只鸡?"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口答信息,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全班汇报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师板书:
(50+30)×75 50×75+30×75
=80×75 =3750+2250
=6000(只) =6000(只)
(2)比较两种解法,发现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举出生活中的类似例子。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 (50+30)×75=50×75+30×75
(3)在计算中比较并发现乘法分配律。
算一算,比一比。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比较每排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每排的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吗?
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板书: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教师:谁还能举出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学生举例)
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几组算式所反映的`规律?(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
(4)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呢?
(学生独立写出,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整理并板书:(a+b)×c=a×c+b×c 或a×c+b×c=(a+b)×c
二、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对有困难的也可先在小组中议一议。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说明乘法分配律吗?
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找出错误的原因,再汇报,最后让学生改正。
4?练习五中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运用的是什么运算律?
先做,再议一议,最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课题:
1. 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材分析: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本教案选取的是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繁忙的工地》,第一课时《角的认识》。
本课时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挂图(或课件),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
学生准备:
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
教学方法:
本课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在活动中探索角的有关知识,但对于比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概念的知识教师仍然加以引导和讲解。如周角和平角,学生仅从形状上就普遍认为周角是一个圆圈,平角就是一个半圆圈,而不去理解它作为角的实质,但这种实质的探索仅仅让学生利用活动角或同桌交流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教师在利用活动角示范的基础上进行了讲解,这样既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 第一节 教学要点: 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找一段挖掘机工作视频,放给学生看。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能形成什么样的角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角的认识)挖掘机工作示意: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平角、周角
1.学生做各种活动角。
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了活动角,请大家把活动角的两边重合,一边不动,另一条边开始转动,就可以得到一个角。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边画下来。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折的是什么角。(小组交流): 哪组的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折的角?
2.小组汇报交流
展示你们折的角,并告诉同学们它的名称。
3. 分类。
这么多角,看起来太乱了,能不能把他们分类整理一下呢?(小组活动): 把你们小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一组同学在台上分)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学生上台展示)
4.认识平角。
手拿一个活动角,从两边重合开始,一边不动,另一条边怎样转动,当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问:这是角吗?为什么?
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他能自觉运用已经学过的角的定义来解决今天的问题。还有不同意见吗? (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同学们请看,这个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平角。(板书)(画平角): 跟着老师画平角。(示范平角的画法)。
5.认识周角。
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做个游戏
⑴老师先说出一种角,你们利用活动角转出这种角:开始!锐角!直角!钝角!
⑵老师转动活动角,你们说出它的名称。开始! (老师转动一周,两条射线重合),这是角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这是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组成的图形,我们给它叫周角。(板书)(画周角): 跟着老师画周角。(示范周角的画法)。
(二)角的表示方法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角,角应该怎样表示呢?谁有好方法? (两生上台板演) 角可以这样表示: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通常用符号“∠”表示。记作“∠1”(或“∠2”等)。读作“角一”
(三)探索三种角的关系
直角、平角、周角这三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研究一下。(小组汇报):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
三、回归生活
1. 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现在我们来看看铲斗臂在工作时都形成了哪种角?
2. 找出身边的各各种角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角吗?(生举例) 看到生活中这么多的角,你想说什么?
四、总结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7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
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点评: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作用,是课程标准中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学校的了解还不多,通过学生们互相启发,引起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兴趣,从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喜爱.)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1位)
(点评: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的学习,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教师从一开始带领学生观察画面,到由学生独立观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地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
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生1:有3座小房子
教师:对!这是动物学校的三间教室,分别标着一(1)班、一(2)班、一(3)班.
生2:有小鸟
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鸟?(9只)
你们是怎么数的?(用手指着数)
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带着大家数一数?
生3:还有蝴蝶.
教师:蝴蝶可真多呀!有几只你们知道吗?(10只)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4.观察静物
教师: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生1:校门口有5个大字.
教师:你们知道写的是什么吗?(欢迎新同学)
生2:教师的后面还有8棵松树.
教师:我们一起数一数.
生3:学校的门前还有花.
教师:一共有几朵花呢?(7朵)
5.小结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
(2)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
(3)教师: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
(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教师: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
(点评: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对数感的建立、符号感的建立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在数学课上就要求教师在言谈中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包括一句话,一个思考……)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画出对称轴。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识、发现、探索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够辨认对称图形,并能画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
学生:剪刀、直尺、折纸
教师:各种对称的图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图片吗?(喜欢)
今天老师带来一些非常漂亮的图案让你们欣赏。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你觉得漂亮吗?
二、认识对称图形
1、认识对称图形的特征
这些图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朋友都讲得很好,形状、颜色都一样。
当学生说出两边一样时,再出现课件演示(演示图形完全重合开启完全重合)
引出课题:你看到了什么?(多了一条直线在中间)(直线两边是一样的)象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对称图形特征:两边一样
老师这里有些图形,不知道是不是对称图形,你可以帮帮我的忙吗?
出示所剪教具让学生判断,问为什么是,为什么不是。
2、书68页做一做找出对称图形。
请同学们打开书68页判断一下哪些是对称图形吗?是对称图形的在下面打个勾。
对答案时小组内互相评价交流,多人错的拿出来讲。
3、动手剪一剪
二(2)班的小朋友真聪明,刚学会的知识马上就能运用了。
这么美的图案你们想自己剪出来吗?(边说边板贴自己剪的对称图形)
指着心形问你知道心形是怎样剪出来的?(把会剪的同学请上来边说边示范剪)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折画剪展(如有学生说不出画,老师可以提醒:先画出图可以使剪出来的图案更美丽)
请你用刚才说的方法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对称图形,看行不行。
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并评出最美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三、认识对称轴
1、我们在剪对称图形的时候,开始都要将这张纸对折,你们发现了吗?对折后有一条折痕,你能不能给这条折痕取一个名字?
你们取的名字都很好,书上也给这条线取了一个名字,请翻开书68页,看看书上取的.名字叫什么?
板书:对称轴(对折的折痕其实就是对称轴,因此剪出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2、画对称轴
(1)请你观察书上的对称轴画在图形的什么位置,是用什么线表示的?
(2)画对称轴其实就是画在图形的折痕上。折痕就是对称轴。(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示范画对称轴)
(3)你们能在自己剪的图案上画出对称轴吗?画完后请四人小组互相检查。
学生在自己所剪的图形或学具上画对称轴,互相检查,评价。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直尺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
2.能正确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3.会度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空间观念。
教育方面:
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及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几种平面图形及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认识的基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线段、射线和直线及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及联系。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
利用课件,视频等,并创建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由此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本课的设计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导入设疑,自主学习。
2、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3、抓住重点、精讲点拨;
4、对比拓展;
5、巩固新知、当堂检测;
6、课堂小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学预习案
1、探索活动
阅读课本55—56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发现?线段、射线、直线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收获与困惑
A、通过预习自学,你学会了什么?
B、你的困惑是什么?
二教学案
(一)导入设疑、自主学习:
师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是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我们一双灵巧的小手完成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师:现在老师来检查同学们提前预习的情况。请同学们看屏幕:画面上展示的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斜拉索大桥。最后展示的是世界第一的苏通大桥。
这些雄伟的大桥凝聚了无数设计师们的辛勤劳动,小明的爸爸就是这样一名桥梁设计师。瞧,小明正在和爸爸学画设计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
师: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当一回设计师,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画出这幅设计图。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
小组汇报结果,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设计得真棒,师生合作再画一幅,在学生的叙述中先画2条横线,再画2条竖线,最后从竖线顶端向下画一些斜线。
(三)抓住重点、精讲点拨
1、认识线段。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明白了,这幅设计图就是画出许多条不同的线来设计的。这些线就是我们以前见过的线段。(板书:线段)
请你在纸上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找学生说说画法,然后在学生的叙述中老师在课件上出示一条线段。
师:画线段是从一点开始画,画到另一点结束。也就是说线段有两个头,这两个头就叫做线段的两个端点。
引导学生观察所画的线段,说出线段的特征:第一:直的;第二:两个端点;第三:可以度量长度。(板书)
接下来让学生举出在我们身边哪些可以看成是线段。
2、认识射线。
师:我们继续来画线。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一是要画直,二是老师没有说停的时候绝对不能停下来。
让学生在刚才画的3厘米长的线段上左端不动,向右端延长,一直不停的画下去,看看出现什么问题?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一直画下去的情景,然后观看课件的演示。师:谁来说说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
引导学生说出射线的特征:第一:直的;第二:一个端点;第三:无限长。(板书)
师:在数学上我们称这样的线为:射线。(板书)
在纸上怎么画射线呢?在学生的回答中明确射线的画法:先画一个点,然后向一边画线。只要另一端没有端点,就表明另一端在无限延长。
举例在身边哪些现象可以看成是射线。
3、认识直线。
师:刚才我们把线段向一端延长得到一条射线,要是我们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会是什么样?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
观看课件演示后让学生说说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第一:直的;第二:没有端点;第三:无限长。(板书)
师:在数学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板书)
师:你能在纸上完整的画出一条直线吗?怎么画就能表示出这是一条直线?明确直线的.画法。
4、出示课题。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线段、射线和直线。(板书课题)
(四)对比拓展
引导学生对照板书说明线段、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展示课件)
(五)巩固新知、当堂检测
1.判断直线、射线和线段。
2.由一点可以引出多少条射线?
3.直线上有A、B、C三点,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条线段?
(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师:今天我们通过学画设计图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见到同学们真正设计建造的桥梁,建筑。老师期待这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三作业设计学案(可以自由设计幅数)
利用线段、射线、直线等图形,设计几幅美丽图案。
板书设计:
线段射线直线
线段:直的;两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
射线:直的;一个端点;无限长。
直线: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
六、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课中,我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培养,激发学生兴趣。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并且多次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做到手、脑、口并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这既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9-16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10-27
小学数学教案【荐】01-19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01-23
【精】小学数学教案01-24
小学数学教案【热门】01-27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01-26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01-25
小学数学教案【热】01-17
【荐】小学数学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