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11 12:38:47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集锦六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在自然中数列中一个数与其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用语言表述"X比X多一,X比X少1"。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1~10的数卡,教学挂图(二)中1~10的竖长条点卡。

  2、新房图(见附图一),实物卡,点子印章,铅笔。

  3、幼儿用书第24页《空缺处填什么》的材料;按标记排列数卡或点卡的操作底板(见附图二),幼儿用书第1、3页的点卡和数卡若干;"小动物的家"的操作底板(见附图三),记录单(见附图四)。

  活动过程:

  1、感知小动物的新邻居。

  引导幼儿观察新房图。这是那些小动物的家?它们分别住在几号房?

  引导幼儿认识2的相邻数。

  教师:小狗住在几号房?它的邻居是谁?它们各住在几号房?2号房的前面是几号房?2号房后面的是几号房?

  师幼讨论:为什么1排在2的前面?3排在2的后面?

  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述:2的前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2比1怎样?2比3又怎样?

  2、体验相邻三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出示1~10的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相应的数字。

  引导幼儿观察5的点卡,体验相邻三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图上有几个点?5有邻居吗?它的邻居是谁?

  教师:和5靠的最近的是几和几?5比4怎样?5比6又怎样?

  教师:数也有邻居,数的邻居我们称它们是相邻数 。

  组织幼儿讨论:一个数有几个相邻的数?是两个什么样的数?

  教师;与7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教师:你是从哪里知道它们是与7相邻的数?

  师幼共同:与一个数相邻的两个数,后一个数比大1,前一个数比它小1。

  3、了解2~9的.相邻数。

  游戏"举卡片"。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老师报一个数,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卡片中寻找并举起与这个数相邻的两个数的数卡(多1的数与少1的数)。

  4、幼儿操作活动。

  完成"找朋友"。(2组)数数中间是几?在它前后的空缺中印出比它少1和多1的实物,并说说"几比X多1,几比X少1"。请在空缺的地方印出相应的点数,说说它比前面的数怎样,比后面的数又怎样?它的朋友是几和几?

  完成"按标记排列数卡或卡点"。(1组)根据标记把数卡或卡点在红旗后面排好,排好后读一读,说说卡片是按顺数还是倒数的顺序排列的。

  完成"小动物的家"。(1组)看看每幢房子有几层楼,每个小动物住在第几层的第几间房间,在记录单上用数字表示,最后说一说每个小动物住在楼房中的第几层第几间。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作肯定和否定分类。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及综合能力,促进幼儿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培养幼儿相互间的合作意识,体验操作活动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4种形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3种颜色(红色、蓝色、黄色)不同大小的图片每两个幼儿共12张,红蓝两色篮子若干,记录卡、彩色笔。

  2、相关教具、黑板。

  3、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教师:今天还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呢?(出示手偶)以为小朋友变礼物的形式导出课题,思考:怎样才能把礼物成两类呢?

  二、了解肯定和否定的分类方法,教师和个别幼儿操作

  1、教师示范找出物体的某一特征并按其作肯定和否定的分类,分好后引导幼儿思考:怎样在记录上把刚才用的方法记下来呢?

  2、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想一想用刚才学的方法为图片分家,教师根据幼儿的反馈信息示范操作一遍,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一次我们又可以怎样来记录刚才的方法记呢。

  3、思考:你有与老师不一样的方法吗?请幼儿个别回答并一名请幼儿用大教具操作,并做好记录。

  三、幼儿操作,巩固对肯定和否定分类方法的了解

  1、引导幼儿思考:你还有哪些不一样的.方法呢?幼儿个别回答。

  2、幼儿分组操作:两个幼儿一组,提醒幼儿相互商量、分工合作,每一次分好后及时做好记录。

  3、介绍自己的分法:请幼儿两人一组,带上自己的记录卡,向周围的老师介绍自己的分法。

  四、游戏:小小魔法师

  玩法:每个幼儿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扮演图片宝宝,在和魔法师做游戏,听魔法师的指令做出正确的反应。如:魔法师说“我是小小魔法师,是黄色的图片变小兔,不是黄色的图片变大树”。小小魔法师由大魔法师(老师)指定。反复游戏几遍。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学习按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出序列,感知时间与事件顺序的关系。

  活动准备:

  种子发芽、早晚的变化、洗手、脱衣服睡觉等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导入课题,讲一讲生活中的先后事件,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早上起床了先要做什么?后要做什么呢?

  幼:先要洗脸、刷牙,后吃早餐。

  2、师: 去上幼儿园,来到幼儿园里我们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先向老师问好,去区角玩游戏、收玩具、最后跟老师去做早操。

  3、师:吃点心了我们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先洗手、后吃点心。

  小结:小朋友刚刚我们说了很多平时做事情的先后顺序,知道我们做事都有先后顺序。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先后。

  二、幼儿分组操作活动,巩固幼儿对时间与事件先后的理解。

  1、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

  师: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是有先后顺序。

  种子发芽长出两片叶子长出许多叶子。

  2、幼儿分组操作,根据图片内容的先后排序。

  师: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准备了一些生活及自然变化的'图片,请小朋友给图片排序。

  3、分享交流,教师评价。

  师:小朋友为故事图片排好了序列,来看看你们是怎样排序的。

  师:这组的小朋友你们是怎样给洗手的顺序排序的?

  幼:我们是根据老师教我们的洗手方法来排序的。

  师:这组的是从早到晚的变化排序,你们是怎样排序的?

  幼:我们是看从太阳到月亮来排序。

  师:这组的小朋友你们是怎样排序的。

  幼:我们是先起床再穿衣服排序。

  4、教师小结。

  在这次活动中都学会了时间与事件顺序的关系,会按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序。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可见的先后顺序,请你说说还有那些?

  妈妈炒菜的时候是先洗菜、切菜最后拿去炒好的。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谁的位置动了》这节活动课,幼儿比较难理解,为了引导幼儿能够清楚区分左和右,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我将本节活动课,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欢愉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活动目标】

  1、区分左右关系。

  2、发现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3、发现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用海绵纸做红、绿两种手镯。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4页。

  3、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铅笔?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对了,我们都要用右手。我们的右手很能干,给它戴上红手镯,那左手就戴上绿手镯。今天我们就来区分左和右。

  (二)发现自身的左右

  1、启发幼儿发现自身的左右,说说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戏:看谁做得对。

  让幼儿跟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开始速度可以较缓慢,随后游戏的速度由慢变快。如:"举起你的右手(戴红手镯的那只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左手叉腰(戴绿手镯的那只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盖"。"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左边有谁,右边有谁,左边和右边各有哪些物体。

  (三)尝试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1、请5-6名幼儿排成一横排,说说xxx的左边是谁,右边有是谁。

  2、游戏:幼儿两两结伴,面对面站立,听教师的指令作相应的动作,感知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差异。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脚碰一碰"等。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四)操作活动

  1、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画、涂色活动。

  2、请幼儿结合活动材料,说说图上具体的左右关系。

  【活动延伸】

  让幼儿区分左右,加深对左右空间方位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左右是一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的相对概念。

  【活动反思】

  一、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尚未发展完善。因此,在教学中,对于“上、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对“左、右”的辨别,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左右手的功能来帮助学生认识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进而使学生对左右的认识逐步深入。

  二、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辨认位置关系。

  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新课程改革也视学习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在上下、前后、左右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听口令和听反口令拍手的游戏活动,当看到自己拍的和别人一致时,他们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增加成功感。假如发现自己“上当”的同时,他们就会赶紧纠正。如此设计,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心中充满激动与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愉悦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生无疑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积极投入学习。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本节课我选用的是插板教学,数学6的加法运算,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紧密联系幼儿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使幼儿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注意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重视口算,体现算法多样化;注意减少单纯技能性训练,避免了繁杂计算、程式化的叙述“算理”和人为的非本质术语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教学计划。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乐于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操作游戏中,理解“6”的组合,感知“6”的数量关系,并会运算6的加法。

  3、培养幼儿分析、判断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通过游戏方式喜爱上数学。

  活动准备

  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红棋子、黄棋子若干、五种动物图片、算数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互相问候,律动导入(五只小鸭手指操)

  二、教学内容:

  1、故事导入:小朋友,听说森林里有个国家,里面住着一位美丽的公主。公主要过生日,森林里的小动物都被邀请参加,听说公主想要一顶花帽子,小动物们纷纷去采花,小动物也邀请了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么?——(愿意)

  2、教师出示图片,师说:小朋友谁来了?小熊来到我们班,他采了好多漂亮的花,让我们看看吧!小熊采了红花1朵,黄花5朵。一共几朵花?师问:小朋友我问你,1和5组成几?幼:杨老师我告诉你,1和5组成6,1+5=6

  3、教师出示地第二个动物—兔子,小兔跳跳采了红花2朵,黄花4朵,一共几朵花?2和4组成几?2+4=?幼儿:一共6朵朵。2和4组成6,2+4=6

  4、教师出示地第三个动物—小狮子,可爱的小狮子很快的采了红花3朵,黄花3朵,师问:一共几朵?3和3组成几?3+3=?幼儿:一共6多朵。3和3组成6,3+3=6

  5、教师出示地第四个动物—长颈鹿,长颈鹿小姐也来到我们班,它带来了红花4朵,黄花2朵,师问:长颈鹿一共几朵花?2和4组成几?4+2=?幼儿:一共6多朵。4和2组成6,4+2=6

  6、教师出示地第五个动物—狐狸,哎呀小朋友,你们看我是说呀!我就是狐狸呀。公主过生日也邀请了我,我也带礼物了,你们看——它带来了红花5朵,黄花1朵,师问:狐狸一共有几朵花?5和1组成几?5+1=?幼儿:一共6多朵。5和1组成6,5+1=6

  7、师继续说故事:小动物们把它们采的花编成了一顶美丽的小花帽,要去送给公主。当他们走到王国的大门时,麻烦来了。大门是要过关才能进的,小朋友快快帮助他们一下吧!

  8、 教师出示已做好的关卡,让幼儿根据关卡的问题进行操作。

  9、教师请幼儿取出一串红色的棋子放在第九行第二个孔里,幼儿根据关卡的数学题进行操作。

  三、结束

  师说:最后在小朋友的帮助下终于过关了,小动物终于把漂亮的花帽子送给了公主,公主很开心。小动物们很感谢小朋友,还给小朋友带来了小蛋糕分享。

  教师放音乐,幼儿随音乐送插板,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买文具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学习7以内的加减运算。

  2、学习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文具的过程。

  3、能够积极参与购买文具的活动,清楚表达自己购物的过程及算式的含义。

  【活动准备】

  1、“文具店”的场景图,见教学挂图。

  2、剪下幼儿用书第9页的1~7的数卡和加、减、等号,剪下幼儿用书第3页的7根雪糕娃娃棒图卡及第7页《时钟接龙卡。幼儿用书第29页《分分合合(三)》的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程】

  (一)集体玩游戏“一共需要多少钱?”学习7以内的加法。

  1、教师出示“文具店”场景图,请幼儿观察货架。

  师: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每种文具的价钱是多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教师提出购物要求:到文具店买两种文具,说一说所买的两种文具的价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幼儿边看场景图边进行“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的游戏。

  3、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购买文具的事情。如买了2元钱的三角尺和5元钱的铅笔盒,一共需要7元钱。

  4、引导幼儿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文具的事情。

  师幼讨论: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买了2元钱的三角尺和5元钱的铅笔盒,一共需要7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5、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和符号表示的意义。

  6、幼儿再次进行买文具活动并学习用算式进行记录。

  7、鼓励幼儿两两结伴,先看算式记录卡,再讲述自己买文具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二)集体玩“还剩多少钱”学习7以内的减法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用7元钱到文具店买一种文具,说一说所买的这种文具的价格是多少?算一算买了这种文具还剩下多少钱?

  2、幼儿边看图边进行“还剩下多少钱”的游戏。

  3、幼儿讲述自己用7元钱购买一种文具的事情。如用7元钱买了3元钱的钢笔,还剩下4元钱。

  4、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文具的事情。

  师幼讨论: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7元钱买了3元钱的钢笔,还剩下4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5、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

  6、幼儿再次进行买文具活动并学习用算式进行记录。

  7、鼓励幼儿两两结伴,先看算式记录卡,再讲述自己买文具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三)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一共需要多少钱?

  师:每个小朋友到文具店里买两样文具,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钱?再用算式记录。

  2、还剩多少钱?

  师:每个幼儿用6元钱到文具店买一样文具,算算还剩多少钱?用算式记录。

  3、雪糕娃娃排队。

  师:按顺序为7个雪糕娃娃排队,并说一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

  4、时钟接龙。

  师:将时钟接龙卡片按顺序首尾相连,接成一条长龙。

  (四)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介绍“一共需要多少钱”和“还剩下多少钱”的活动结果,集体评价。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利用分点心、分水果的机会,引导幼儿说说“有几块饼干,吃掉几块,还剩几块?并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家园共育:请幼儿在家中经常利用生活中发生的小事情,出题让幼儿计算,如看图书、写字时,可以问问幼儿“我写了4行字,还有2行没有写,请你算算一共要写多少行字?”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4-08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数学教案《测量》04-04

大班《数积木》数学教案06-25

《超市》大班数学教案06-10

大班数学教案范文07-24

大班数学教案【热门】02-04

【推荐】大班数学教案02-02

【荐】大班数学教案02-05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