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经典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从此变得乐观开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英子的神态与动作。因此,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英子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故事的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理解生词意思。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1.读熟课文。
2.理解忧郁、犹豫、骤然、歧视等词语。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感人的课文,第29课 掌声,请注意看老师写课题。
二、检查词、句
1.出示生词。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老师想重点来检查一下这几个词语。
点击出示:犹豫、忧郁、刚调来
谁来读? (个别读、齐读2遍。)
2.理解词义。
师:我们看到犹豫、忧郁这两个词语,它们的拼音相同,但声调是不同的。那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谁来说一说。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忧郁:一个人总不爱说话,整天闷闷不乐的,我们就说这个人很忧郁。
师:这样看来,这两个词语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3.认识多音字调。
调是我们这一课要学的一个多音字,它还读什么?谁来看着拼音给这个多音字组出词语。
4.读难读的句子。
出示句子:因为他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师:这个句子里生字多,谁来读一读?
5.认识多音字落。
指出落在句子中读lao, 它也是本课要学的一个多音字。这个字还读什么?谁能看着拼音给这个多音字组词语。
6.齐读句子。
7.了解小儿麻痹症。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小儿麻痹症吗?
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又叫脊髓灰质炎。这种病多发生在婴幼儿身上,得了这种病,往往会留下终身残疾,腿脚萎缩,走路一瘸一拐的。英子就是其中不幸的一个孩子。
三、接读课文,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1.接读课文。
请5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课文中的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同学们,大家想一想,在这个故事里面都有哪些角色?(老师、英子、同学们)
老师是怎样的?(刚调来的)
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学生结合课文第一段中的句子谈理解)
生:英子是一个文静的小姑娘。
师:还有吗?
生:英子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引导:你是从哪里知道出来的?
生:我是从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看出来的。
表扬:这位同学多会读书,她能从课文的词句中读出自己的理解。真好!(老师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
生:她是一个孤独的小姑娘。从哪里知道的? 早早地、又总是
师引导:刚才同学们说英子不爱说话、孤独、寂寞,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它概括了英子的这些表现,哪个词?大家找一找!(忧郁)
师:后来她变成了一个快乐的小姑娘,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结合课文第四段内容理解)
生:她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师引导:还可以说她变得怎么样了?(活泼、开朗)
四、重点探究,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此环节采用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师生共同参与,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创设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文中人物的对话,进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突破课文重点。)
(一)渲染过渡
开始,英子是那样自卑、忧郁,后来却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英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掌声)
课文的'2.3自然段就写出了英子的变化过程。今天我们变一种方式来学习这两段课文。同学们先各自读课文,然后我们再来表演课文内容,你们觉得行吗?
要想演好,首先要认真读书。下面就请大家用心读一读课文的2.3自然段,在自己认为要重点表演好的词句下面做一下标记。
师:读好了吗?谁愿意演英子?
(注:选一名同学当英子,同学们做英子的同学,老师当刚调来的老师)
(二)试演:(第一次掌声部分)
课件出示第一次掌声部分内容。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
师:今天,我们开个故事会,请同学们轮流上台讲一个故事,老师借此来了解一下大家。
同学们一个一个地讲完了故事,下一个,轮到英子了。英子,该你了?(英子表演)
(三)评议表演
同学们对刚才的表演满意吗?谁来评价一下大家演得怎么样?
(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词句进评议)
师:同学们,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英子。
英子, 我看到你站起来的时候眼圈红红的, 这是为什么?
师:同学们, 你们的掌声想对英子说什么?
生: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一定会讲好。
生:英子,你不要自卑,我们会支持你。
生:英子,你不要难过,我们不会笑话你。
师:英子以前总是早来晚走,不愿意让同学们看她走路,今天她鼓起勇气走上讲台,
英子,你是好样的,你勇敢地走上了讲台, 战胜了自己!英子, 听了同学们的掌声, 你为什么流泪了呢?
(因为我没想到,同学们不但没有笑话我,还用掌声鼓励我,我非常激动。我一定要讲好。)
(四)配乐表演(课件出示第三段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完整地表演一遍这段课文,再现那感人的一幕。(表演略)
英子的故事讲完了。(同学们鼓掌。英子鞠躬后走下讲台)
师:同学们,这一次掌声你又想对英子说什么呀?
生:英子,你讲的故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八个汉字“冈、源、鹰、翔、乳、撞、磨、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悟文中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少年形象。
4、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好词好句,并试着仿写。
过程与方法
采用插图及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并用形式多样的朗读贯穿于教学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情感。
教学重点:
品读,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使学生融入其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用具:
磁带一盒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上课之前,老师要让大家猜一个谜语:“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谜底:人)是啊!刚才谜语中所提到的`“早上到中午”这一段时间是人的一生之中最充满力量、充满希望的时刻。而少年更是早上六七点钟的太阳,那么蓬勃,富有朝气。(板书课题)
2、指名读课题。用自豪的语气读“我是 的少年!”
3、师相机板书。那么自信、那么自豪的少年,连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都称赞不已,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少年》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文,正音。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在这首诗中,作者说少年像什么?”
三、感悟课文。
1、指名说,师相机板书。原来诗人一共运用了七个结构相似的比喻句形成一首诗,把我们比作是——引读。
2、诗人想表达的感情远远不止这些,他想赞美咱们少年的哪些美好品质呢?请大家自由品读课文,同桌互相谈一谈。
3、指名畅谈感悟,自由探讨,师相机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感悟出少年拥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勇敢、自信、有冲劲、有希望的美好品质。
4、多种形式朗读感悟诗中的情感。
四、写字指导
1、注意“鹰、刃”的写法
2、四人小组进行词语积累练习。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阅读有关少年的书籍。
第二课时
一、回顾谈话。
师: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诗人通过新奇的想像、丰富的语言为少年谱写了一曲美好的赞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课文。
二、继续感悟课文,试背。
1、是啊!我们是自信的、充满希望的,让我们将诗中的“少年”换成“我们”,大声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会感到非常自豪。(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2、激发情感,师再次引读。
3、试背全诗。
4、多种形式背诵全诗。
三、总结、扩展。
1、出示句式
少年——像________ ,________ 。
这些诗句还不足以表达我们少年的优秀品质,你们能自已夸夸自己吗?
2、四人小组内说一说,动笔写一写,欣赏品读。
3、出示李白和辛弃疾的诗词,全班齐读,结束全课。
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像________,________ 。
我们——像________,________ 。
少年——像________,________ 。
少年——像________,________ 。
少年——像________,________ 。
少年——像________,________ 。
2、你觉得少年还像什么?试着写几句。
板书设计:
太阳 朝气蓬勃
源泉 积极向上
小树 乐观开朗
1、少年 小鹰 充满希望
乳虎 勇于拼搏
刀刃 自信创新
语文教案 篇3
1、 文学常识: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
自:从。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曦月:阳光,月亮。 襄: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献:山峰。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清荣峻茂 素;白色。旦;早晨。
3、词类活用: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湍:形容词作名词,急流的水。
4、一词多义
属:属引凄异(连续) 绝:久绝(消失) 自三峡……(从)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绝巘:极 自非……(如果)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阻绝:断
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7、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
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中心内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分写)
9、运用:(1)20xx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11、欣赏:(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或 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
(2)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人与树间的和谐亲密。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与树间的和谐亲密;拓展想象练习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创新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检查生字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爷爷和小树》的生字,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好不好?(请出咱们的生字宝宝,齐读,开火车比赛!你们这么棒呀!老师相信你们这节课的表现会更出色!给自己鼓鼓劲。
二、质疑导课
小朋友们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呢?(生答)那么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爷爷和小树》。
三、课文学习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两人对读,可以表演读)?
2、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图片)
3、生边讲故事老师边问:课文当中是怎样写的呢?(图片出示出现字幕)
4、理解第一幅图
⑴数数共几句话?读第一句:你知道小树的衣裳是什么吗?(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看到这里,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又要提问题了?(边提边找学生回答)
⑵教师点拨:小树为什么要穿衣裳?(冬天;若不穿小树会被冻死)
⑶出示课件:寒雪中的.小树风声)
⑷看着这纷飞的雪花,听着这呼呼的风声你的感觉会怎么样──冷,小树和你一样也会感觉很冷,它在寒风里会说些什么呢?谁能表演给大家看呢!
⑸老爷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为了不让小树受冻,给小树穿上了
所以小树就可见老爷爷对小树是多么的爱护呀!
板书:爱护
⑹谁能有感情的读出爷爷对小树的细心爱护(重点放在“冬天、暖和、不冷”)再找学生读。
引入:如果你是小树老爷爷这么照顾自己你会怎么说?小树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它却认真地做了,我们看小树又是怎样感谢爷爷的呢?
5、(展示第二幅图)。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先读课文,再互相提问题。看哪个组提的问题多,回答的好。
6、小组回答教师点拨:
⑴“绿色的小伞”在这指什么?枝叶茂盛的树冠)
⑵爷爷为什么不热了?
延伸:可见人和树之间应当互爱互助(板书)
如果你是爷爷,在树阴下乘凉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喜悦)
请把小树对爷爷的报答之情及爷爷那种满足、喜悦读出来!
⑶听录音,感受人和树之间的那种友爱互助的感情。
四、想象练习
(爷爷和小树就是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了,它们之间永远那么友爱,你能想象一下春天春暖花开的时候,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它们又在干什么吗?(出示课件:编故事──
五、拓展天地
1、孩子们,你们看,不管是新春,还是盛夏;也不管是深秋,还是严冬,爷爷和小树都在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此时此刻,你要说些什么吗?(保护树木)
2、当然了,在我们周围也有好多热爱环境,保护树木的人,在他们的努力下,树木长得可茂盛了,你想看吗?(展示树木图片),这些树长得这么高大、这么茂盛,这么喜人,凝聚了多少人辛勤的汗水呀!
当然,树木也在不时的回报我们,树木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呢?(生答:长果实、做木材、做药材、烧火、做家具、净化空气、防沙等等)课件展示“沙化”多可怕呀,没有了树木,就失去了我们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说——
课件:滚动的字幕:爱护树木,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因为树木无时无刻不在回报我们。(伴有歌歌声中,齐读字幕内容,老师结语:
孩子们,请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因为它们会以自己独特的美丽和洁净来回报我们,不信?请试一试!
【板书】
爷爷和小树
穿衣
爱护
不冷
不热
报答
撑伞
(互爱互助)
语文教案 篇5
16、青山不老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解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二、预习学案
1、我知道
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就绿化荒山,植树造林,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3、我了解
读完课文后,找找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4、我不知(预习课文后,同学们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
三、导学案
(一)朗读课文,仔细品味
1、感受青山之美,环境之恶
2.课文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把你最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二)探究课题,深化中心
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课堂检测
按要求改句子。
1、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缩句)
——————————————————————
2、青山是不会老的。(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 会爬不起来。(双重否定)
———————————————————————————
4、我们有了这片绿树。我们会守住了这片土。(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
五、课后作业
阅读主题丛书《爱护我们的'家园》
六、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大环境——恶劣险峻
创造奇迹
小环境——简陋艰苦
回顾 拓展四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
2、读读背背,感悟并积累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二、预习学案
1、熟读本组课文的四篇。
2、知道表达方法有哪些?
3、预习日积月累。
三、导学案
1、学生回顾本组课文,全班同学交流本组课文的特点。
2、回顾本次综合性学习,全班同学交流活动的感受。
3、学习日积月累。
四、课堂检测
1、听写本组课文的生字词。
2、学生背诵日积月累。
五、课后作业
读主题丛书中的,增强环保意识,为地球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的力量。
六、板书设计
回顾 拓展四
联系实际进一步思考读书法
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成语故事:竭泽而渔
口语交际 习作四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加深学生对本组课文的感悟。
2、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掌握的资料,谈谈珍惜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怎样珍惜资源,写一份建议书。
4、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预习学案
1、自读口语交际各版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学生明白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
3、自己确定一个主题。
三、导学案
1、生活中存在不少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针对这些不良现象,写一份建议书。
2、建议书有一定的格式:根据建议书的内容先写上标题,再写称呼,然后些建议是的具体内容,最后写上建议人的姓名和日期。
3、如果你对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漫画感兴趣,在看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写出你的感受和理解。
小组自选,交流。
四、课堂检测
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其余的学生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话的感受。
五、课后作业
针对身边的不良现象,写一份建议书。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感悟诗人或渴求人才,或立志建功立业,或追求平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情感、抱负与襟怀。
二、初步了解魏晋诗歌体裁发展变化、题材内容更加广泛的特点,体会三首诗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三首诗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感情基调的把握。
教学难点
《归园田居》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仍、动荡不已的混乱时期但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与文
学艺术,却十分活跃,诗歌创作也进入了“黄金时期”,产生了曹操、曹植、陶渊明这样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本课就来学习这三位诗人的代表诗作。
二、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诗三首诗,也可放录音。
2、学生自读,对照注释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3、学生放声诵读三首诗,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内容,把握诗的情感基调。教师对诵读作适法的提示指导。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分别找三名同学朗读,然后集体朗读。
在此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不要分小组诗论,时间宜短)和教师的点拨,明确三首诗
的情感基调。
曹操的《短歌行》:慷慨、深沉,朗读时速度稍慢,但不能低沉,更不能悲戚,要读出气魄。
曹植的《白马篇》:昂扬,刚健,朗读时速度宜稍快,但不能轻飘,要读出少年英雄的气概。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喜悦,平和,宁静,速度较慢,语调宜平,要读出诗人陶醉于田园生活的喜悦心情,决不能慷慨激昂。
三、师生共同研讨
1、《短歌行》是否以抒发因“人生几何”而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为主?为什么?
研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诗中的具体语句中得出结论:诗人迫切希望得到更多的人才,以实现“天下归心”的政治抱负(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契阔谈燕,心念旧恩”等诗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表现了作者的博大胸襟。
2、《白马篇》塑造了怎样一个少年英雄形象?
通过认真阅读诗句,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少年英雄形象:身手敏捷,武艺高强,奋勇杀敌,忠勇报国。
要提示学生,作者塑造的少年英雄形象中,寄托着自已立志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3、《归园田居》是如何展现田园风光的诗情画意的?
应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提高其鉴赏能力。
作者几乎完全采用白描手法,以村落、草屋、榆柳、炊烟、鸡鸣、狗吠等农村中的最平常的景象,勾画出一幅恬静、平和、质朴的田园风光,其中融入了诗人的高雅情趣,表现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的热爱,营造出宁静淡远的意境,令人神往。
4、体会三首诗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说说你最喜欢哪首诗。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具体分析,谈出自己的某点看法,不要求全面,教师可适当点拨。
《短歌行》是四言诗,另两首是五言诗。四言诗秉承了《诗经》的创作形式和风格,两字一顿的节奏,古朴凝重。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灰飞烟灭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短歌行》以抒情为主,运用比兴、引用等手法,曲折细致地抒写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塑造了一位求贤若渴的主人公形象,格调悲凉慷慨。
《白马篇》通过多角度描写和比喻、夸张、对偶等多种修辞方法塑造了一位勇猛忠贞的少年英雄形象,刚健豪迈。曹氏父子的这两首诗充分体现了建安风骨的特色。
(196年,曹操奉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建安”,他不断招纳才士,在北方形成一个文学中心。曹操和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既是建安时代政治的中枢,又是文坛的领袖。他们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吸引了许多文人,开创了一代文学风气。以曹操为首的建安文学家,多是注重实际的政治家,他们有着力挽狂澜的雄心和自信,并且把建立不朽的功业视为短暂生命的延续。这种感情也在他们的创作中充分表现出来。忧时伤乱、悲叹人生短暂、渴望不朽的功业,都是非常强烈、十分浓重的感情,三者结合在一起,就使得建安文学具有异乎寻常的感染力,形成了慷慨悲壮的时代风格。人们在谈到建安诗歌的时候,常常称誉“建安风骨”。所谓风骨,乃是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
《归园田居》的风格与前两首截然不同。诗人以平常意象,朴素语言,在自然景物的描画中渗透浓郁的感情,风格平淡淳厚。
四、作业
1、熟读《短歌行》《白马篇》,背诵〈归园田居〉。
2、课外完成练习五并阅读“相关链接”。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大意。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了解母亲 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作为学者的胡适在自己的传记里是怎样写自己母亲的呢?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语言记叙了母亲含辛茹苦地教育子女的几件事,我们来学习本文,体会一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学习这篇文章,或许你会受到人生的教育和启迪。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请找出有关事件,然后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复述故事情节。
a.每天叫我早起,谆谆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
c.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重重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d.新年到来,大哥的债主来讨债,母亲从不骂一句,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一能忍能让,宽以待人,品性善良
e.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是忍着,忍到不可再忍时,就痛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一宽厚、和善、容忍,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f.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认真刚烈,毫不马虎,从不受一点侮辱
三、研讨人物
1、四人一组讨论: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慈祥教子严而有方;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对大事又不失刚气;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
教师结合分析,说说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为什么说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
2、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本文行文质朴自然,饱含深情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
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感激和敬爱之情。
四、问题探究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合作探究明确)
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19
(经典)语文教案08-01
语文教案07-21
语文阅读教案09-19
语文《检阅》教案11-27
《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园地教案03-07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识字教案03-16
《语文天地》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