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9篇(实用)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并练习复述这篇童话。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珍惜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教学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松鼠的资料。
2.生字卡片、课件、挂图。
3.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小松鼠),师:同学们,你们看谁到我们班级来做客了?你们喜欢和小松鼠做朋友吗?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你知道哪些有关小松鼠的知识?
2.学生自由介绍。例如:小松鼠尾巴弯弯的,可以当降落伞;小松鼠喜欢吃松果……
3.你们知道吗?小松鼠还是造林的能手呢。他们冬天把松果储藏在地下,春天来了,小松果长出小松树,渐渐的成为松树林。那么小松鼠为什么要种小松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课前和学生愉快的交流,不仅使孩子们了解了小松鼠的有关知识,而且,为孩子们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出希望。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有那些?(编儿歌、加偏旁、换偏旁、猜字谜、打招呼等)。用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或更有创意的识字法来识记生字。
3.小组交流自学所得,教师随机指导。结合本课实际自主识字的常用方法有:
编儿歌识字:如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聪)还有意、忽、总的巧记: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总有心。
做动作识字:眨:让学生做眨眼睛的动作,体会“眨”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识字:活泼、忽然、主意
小组合作识字:如、以。不要求统一方法,要激发学生的自主识字愿望。
4.“提醒专家”提示大家注意生字中的字音、字形的难点。强调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发音难点和形近字的区分。同学间互相提醒,达到互助学习。
5.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巩固读音。
6.逐段指名读或齐读来再读课文,边读边校正读音,并在读后交流: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欢文中的小松鼠吗?为什么呢?读文时你遇到不懂的句子了吗?请你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遵循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原则,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并结合识字的.教学,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读准字音,巩固识字。)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名读文:这篇课文应找几位小朋友来读,为什么?(请六名同学来逐自然段读课文)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松鼠呢?
2.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看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走来了,他去干什么呢?(让学生在充分的想象中引发对小松鼠的兴趣。)
3.课文中哪一段是写这幅画的?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小松鼠多高兴啊,怎样才会把小松鼠的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呢?
4.教师范读第二段。学生自由练读,小组成员之间可采用互读、齐读或者组长指名读等方式练读。
5.松果那么香,那么可口,小松鼠正在大饱口福,可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小朋友们读读2、3自然段,划出小松鼠想的句子,再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树的关系。
6.可是如果没有了松树,森林,松鼠们会吃什么,到哪里住呢?想到这些,小松鼠的心情会怎样?那我们就带着这种担心,焦急、害怕的心情来读这样的几句话。
7.学生自由读、同桌配合读、师生评价读。
8.小松鼠的愿望实现了吗?请你大声读读第5自然段。
9.一棵棵小松树迎着蒙蒙细雨挺拔的生长着,那么将来,将来这里会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描绘未来的松树林美景。
(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合作学习。)
四、读一读,演一演
聪明活泼的小松鼠,茂盛葱郁的松树林,森林妈妈有了小松鼠这样的爱家小卫士,未来的家园一定会更美好。
1.再读课文,找最要好的伙伴,准备表演。
2.表演课本剧。(可配适当的画面和音乐背景)演后评议。
(建立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学生,演一演,评一评,体现了学生个性化,也避免了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讲解。)
五、巩固识字
1.比一比谁的果子摘得多?(让学生自主识字,鼓励个性化识记方法。)
2.给生字找朋友。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形,记字音,鼓励个性化识字和创新。)
六、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意、总”两个字中“心字底”的写法。
2.范写“以”、“主”、“总”。
3.学生评老师,引导学生评价老师范写的字。
4.生练写,生生互评,评选“写字王”。
(写字教学也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评价和激励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打下良好的写字基础。)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3个单韵母,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学会正确认读i、u、ü的带调韵母。知道ü上标声调时,上面的小圆点不写。
3.会在四线格里抄写i、u、ü三个单韵母。
教学重点
1.读准三个韵母的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准确读出单韵母的四个声调。
教学难点
读准单韵母的四个声调,其中二声和三声较难掌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出示“aoe”字母卡片请同学读。
2.读“aoe”的四声。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怎样学习单韵母“aoe”的音和形的?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出示“iuü”三幅图和三个字母,让学生看图,自己说说怎样记住“iuü”的音形?
二、学习“iu”的音形
(一)学习单韵母i
1.观察“i”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借助衣服的“衣”读“i”的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i”的音时,口开得很小,上下牙齿对齐,舌面前部抬高,嘴角稍往两侧咧。
(4)学生自己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
(5)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6)开火车读。
2.学习“i”的形
(1)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i”的形呀!
(2)学习记忆小儿歌:牙齿对齐“iii”
3.学习“i”的`四声
(1)出示单韵母“i”,问:你们知道“i”怎么标声调吗,可以看看书。谁愿意说一说?
(2)师强调:给韵母“i”标声调时,要去掉“i”头上的小点。教师板书:“īíǐì”。
(3)自己试着读一读i的四声。
(4)教师范读,学生随读(顺读)
(5)同桌同学互相读(顺读)
(6)指名读。教师纠正二声三声的读音。
(7)问: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借助哪些字的读音读“i”的四声呀!
(ī医院;í怀疑;ǐ可以;ì艺术)
(8)同桌同学打乱四声顺序读。直呼带调韵母“īíǐì”
(9)指名读四声。
(二)学习单韵母u
1.观察“u”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自己试试借助乌鸦的“乌”学习“u”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u”音时,双唇尽力拢成圆形,嘴巴突出,使中间只留一个小孔,舌头后缩。
(4)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读准字母的音。
(5)指名读。
(6)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学习u的形
(1)观察插图:你觉得哪部分与“u”相似?
(2)学习记忆“u”的小儿歌:嘴巴突出“uuu”。
3.学习“u”的四声
(1)出示“u”的四声“ūúǔù”,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按顺序读,注意纠正学生读不准的音。
(3)问:谁能用“u”的四声练习组词?
(4)打乱顺序读四声,直呼带调韵母“ǔùūú”
三、指导书写“iu”
1.出示四线三格中写好的“iu”。
请同学们观察“iu”的占格位置。
2.指导书写出“i”
(1)认识拼音字母的基本笔画:“丨”竖、“”点。
(2)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小竖,然后在上格中间写点。写后请同学们说“i”的笔顺。
(3)说书写韵母“i”的小儿歌:中格写小竖,一点在上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3.指导书写u
(1)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注意无论是竖右弯,还是竖小弯,竖一定要直。
(2)请同学试着编一个小儿歌: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先大后小紧相连。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在实物投影上大家评议。请同学们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你觉得不太满意?应该怎样写?
(5)学生修改自己书写不满意的字母。
(6)再次展示学生书写好的、有进步的进行表扬鼓励,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i、u”的音形和它们的四声,同学们学得很认真!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iu”及带调的“iu”。
二、学习单韵母“ü”。
1.观察字母“ü”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念什么?
(3)师讲:我们借助小鱼的“鱼”平读第一声就是“ü”。
(4)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ü”的音时,双唇成扁圆形,舌头向前接触下齿背,口形象吹笛子。
(5)学生自己练习体会发音要领。
(6)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7)指名读、开火车读。
2.学习“ü”的形
(1)问:“ü”的音同学们读得挺准的,怎么记“ü”的形呀?
(2)看图,它与“ü”哪一部分相似?
(3)读记忆小儿歌:像吹笛子“üüü”。
3.学习“ü”的四声
(1)出示“i”的四声与“ü”的四声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师强调:单韵母“ü”标四声调时小点不能去掉,要带点写成“ǖǘǚǜ”。
(3)自己试着读读“ü”的四声。
(4)指名读。
(5)请发音准的学生领读。
(6)教师强调二声和三声的读法。
(7)请大家选择一个声调的音组词语。
(8)打乱顺序读“ü”的四声。
4.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看书上“ü”的笔顺,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观察两个“点儿”的位置。
(2)教师范写,强调两个“点儿”稍靠近一点,点写在靠下一点,在上格的下面。
(3)书写韵母“ü”的儿歌:竖右弯,竖小弯,再写两点在上边。
(4)学生练习书写“ü”,教师巡视,表扬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好的,同时纠正学生写姿和执笔方法。对书写不规范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5)通过实物投影让学生欣赏书写好的学生作业。
三、读儿歌
1.出示书中的儿歌内容,读读红色的单韵母。
2.教师范读或请学生读。
3.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学生随读。
4.同桌同学互读。
5.指名读。
四、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3个单韵母“aoe”,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3个拼音朋友,就是单韵母“i、u、ü”。现在我们一共学习了6个单韵母,分别是“aoei、u、ü”。你们能试着背一背吗?同学们学得不错,写得也很认真,要想把拼音字母学扎实,回家要多读读书呀!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6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5.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自学生新词,分段,教学一、二两大段,背诵第1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1、4题。
教学过程
一、1.简介鲁迅《少年闰土》的出处,出示课题。
2.生轻读课文,要求按注音读准生字,划出不懂的词语。
3.讨论分段。
二、1.抽读课后题1(1),贴挂图,放第一自然段的课文录音,师以教鞭随录音指图。
尔后提问: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勇敢机智)那么,课文中哪几句话突出反映了少年闰土的这一形象呢?
(抽答,然后齐读“其间……逃走了”一段话。理解“其间”和“猹”两个词语。)
为了衬托闰土的形象,课文开头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圆月。西瓜),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深蓝,金黄、碧绿、)
情感朗读指导,齐读本自然段,体会梦幻般的美景衬托下的少年英雄形象。
二、学习第二大段。
1.轻读2、3小节,思考:①闰土因什么原因到“我”家来?②闰土来“我”家前,“我”听到了闰土哪些情况?
读后抽答。
2.释疑,师生共同讨沦理解“少爷”、“值年”、“祭祀”、“郑重”、“仿佛”、“五行”、“装掠”等词语的意思。
3.师生共同讨论小结本大段的主要内容。(本段主要写“我”结识闰土的原因)
三:熟读第—自然段,抽背,同桌互背。
四、师课的小结。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第1、2两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四两大段。分辨课文详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完成作业本第5题。
教学过程
一、读读写写课后第5题的词语。
二、抽读第三段(第4、5两节),生划出描写闰上外
貌特点的语句。(“紫色的圆脸……银项圈”)师生共同
讨论,抓住“紫色”、“毡帽”、“银项圈”理解人物的
外貌特点描写,并在黑板一侧作副板书:
外貌 特点
紫色的圆脸 生活特点
头戴小毡帽 地方特点
套一个银项圈 时代特点,
齐读这句话,深入体会闰土的外貌特点描写。
提问:第4小节的开头哪些词语反映了“我”迫切见到闰土的心情? (盼望、好容易、飞跑)那么,这小节的结尾又有几个关键词语反映了闰土和“我”刚见面就建立了友谊? (只是、便、于是)
情感语气指导后生齐读第4小节。
三、1.抽读第四段(第6—16小节),生划出本段的.中心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板书:稀奇事。
2.生自读课文,找出四件稀奇事。(板书)那么,四件事中写得最详细是哪一件? (管西瓜刺猹)抽读“闰土又对我说……油一般的滑”,(注意朗读的情感语气)理解“无端”、“伶俐”、“素不知道”等词浯的意思。
3.提问:这部分课文哪一小节的内容与开头小节的描写呼应? (“有胡叉呢……”—节)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闰土的什么形象? (勇敢机智,板书。)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刻,所以详细写,板书。
4.除此以外,还有哪件事也写得详细? (在雪地捕鸟,板书)生轻读捕鸟一节,用笔划出写捕鸟动作的词(扫、支、撒、拉、罩等)。讨论:这一节反映了闰土什么品质特点? (聪明能于。板书。)
5.除了这两件事,另外两件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反映了人物什么品质特点? (师生讨论后板书:见多识广、略写)
6.抽读课后题1(2)、(3)两题,生回答。
四、课文写了反映闰土品质特点的四件事,虽然也有详略之分,但是,这四件事从总的来说,仍然是详写的。那么,与闰土对比,“我”与“往常的朋友”这方面是详写还是略写? (略写)哪几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 (抽答)
1.小黑板出示“我素不知道;……”一节,齐读,理解“素”、“如许”、“单”等词语的意思。并抓住“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我”接触的事少,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而缺少见识的含义。
以羡慕和敬佩的语气朗读本节。
2.当闰土告诉“我”那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后,“我”有什么感想?哪一小节写出了“我”的感想? (小黑板出示本节,齐读)理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的深刻含义(比喻“我”与“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
以羡慕、感叹的语气朗读本节。
本课板书设计:
稀奇事 反映品质
详写 在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管西瓜刺猹———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壳
略写 见多识广
沙地有跳鱼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第五段,从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的特点,进—步认识课文从整体上如何安排详略,完成作业本第2、3、6题。
教学过程
一、听写本课的生字,订正巩固。
二、利用抽答课后题1(1)、(3)两题,从整体上回顾和巩固上一课时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其中1 (3)中的“闰土是怎样一个人”问题的回答,可从外貌描写中导出“活泼可爱”的特点,“机智勇敢”可以归入“聪明能干”这一品质特点中,教师形成系统板书)
三、因为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又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受到“我”深深的敬佩和喜欢,他又很喜欢和“我”相处,所以,“我”和闰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是怎么分别和保持友谊的?读最后小节(抽读)。
1.在这一小节里,哪些句子反映了“我”和闰土友谊深? (“我急待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终于”这个词语说明两人的分别时的感情是怎么样的? (恋恋不舍)
2.反映“我”与闰土保持友谊的语句有哪些? “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 “但从此没有再见面”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反映了“我”对闰土长期思念的思想感情)
四、以课后题2为思考题,生再次轻读全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读准“腻”“咂”“蔓”等字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细腻地描写鸟儿外形和动作的有关语句。
3、了解珍珠鸟对作者渐渐信赖的过程及围绕中心选材的特点,体会人和动物之间充满信赖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出示课题
1、 师:本学期已经学过冯骥才写的一篇文章是——《捅马蜂窝》,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他写的另一篇的文章《珍珠鸟》。
2、出示课题后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习多音字:蔓 腻(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这两个字)
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珍珠鸟模样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交流后出示: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谁来读一读)
3、(出示珍珠鸟的图片)图片与文字内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板书:雏儿)
4、对照图片,改写珍珠鸟外貌。(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图片上的这只珍珠鸟呢?)
5、(既然课题是珍珠鸟,那为什么课文写的是一只珍珠鸟的雏儿的模样呢?)请几个同学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想想课文写的是什么事:(板书:“我”)
6、讨论:为什么作者要写小鸟的模样?(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写的是一只珍珠鸟的雏儿的.模样了吧!)
7、小结:这是一篇记事散文,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小鸟怎样渐渐与我产生信赖?
三、关注表达,品读语句
1、学习第四小节。(我们先一起来学习第四小节,老师告诉大家:第4节可以分为3个部分,你们可以读读这个小节,看看有几句话,想想这几句话写了哪些内容,再把它分3个部分,并说出你这样分的依据。)
(1)把第四小节分为三个部分,并交流分的依据。
(2)预设依据一:胆子越来越大
(3)预设依据二:距离逐渐接近
(4)分三部分进行朗读。感受一下小鸟与“我”渐渐产生信赖的这个美好的过程。
2、(小鸟除了喝喝我的茶,啄啄我的笔尖,还会干些什么呢?)
出示填空: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
3、学习第六小节。(顺着学生说的趴在肩上睡觉学习第六节)
(1)自由读,想想这节写了什么事?概括地说。
质疑。
(2)预设问题一:为啥写小鸟在我肩上睡熟?体会作者紧紧围绕中心选材的特点。 (我们现在来换位思考一下,你小时候为什么喜欢趴在妈妈的身上睡觉呢?)
(3)预设问题二: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感悟课文中心。 (睡得好熟,说明什么呢?)
(板书:信赖能创造美好的境界)
(4)读句子: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改成陈述句来读读,那句好呀)
(5)看看是很简单的这一节,其实它蕴含着作者选材的精妙之处呀。
4、学习第二个问题:它怎么会信赖我的呢?读课文,找到相应的句子来说说原因。
(1)出示: 我把这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巢。
我把它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2)读读这2句话,你体会出了什么?(随机板书:呵护、关心、爱护)
(师:作家为珍珠鸟造了一个巢,那是一个怎么样的鸟巢呢?,你能通过这两句话概括出来这个鸟巢的特点吗?如果把这些词儿排序一下,最重要的是哪个词语呢?——安全)
四、品读首尾,小结全文
1、体会开头的精妙。(作者是多么喜爱珍珠鸟啊,文章一开头就写到:——) 比较: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真好!
(把“真好”独立成句,与结尾的哪个内容相呼应了呢?)
2、朗读升华情感。
出示: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 小结全文。(你感受到了作家所描述的美好的境界了吗?冯骥才老爷爷不愧为是个大作家,他舍大鸟,选小鸟,逐渐拉近与它的距离,使它的胆子越来越大,这样就能告诉我们:信赖,就能产生美好的境界。)
板书:10、珍珠鸟(雏儿) “我”
胆子越来越大呵护
距离逐渐拉近信赖 ,能产生美好的境界 关心
趴在肩上睡着了 爱护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或人物动物),把上课前师生一系列的活动,用一段内容具体的话写下来,注意把句子写得通顺、连贯。
2、学习认真观察图画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用一段内容具体的话把观察到师生上课前的一系列活动写下来,并注意把句子写得通顺、连贯。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告诉学生注意老师平时上课前的动作、语言。
教程设计:
一、学定向
请看老师上课前的动作、语言,然后把看到的'情景写下来。
二、师表演
师手捧书本站在教室门口,面带微笑地看着同学,等铃声响,轻悄悄地关上门,走向讲台,向同学们问好。
(老师表演时尽量将动作、表情外化,让孩子们有可观察的内容)
三、说话练习(按下列要求说话)
1、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做了什么事?
2、上课铃声响了,老师怎么说?怎么做?
3、同学们又怎样说?怎样做?
(老师根据学生的说话内容,板书有关的词语)
4、点名(优生)进行说话练习。
5、以小组为单位,互相鼓励、帮助进行说话练习。
6、点名中下生(在老师的诱导下)说话练习。
四、讲评。
第二课时
教程设计:
一、老师继续表演。
老师手捧一瓶鲜花和几个气球,用较夸张的动作走向讲台,师生问好。
二、说话练习。
1、让学生试说(师从中点拨)。
2、师诱导:
①看到老师手捧一瓶鲜花和几气球,你心情怎样?(让学生说说)
②你们刚才听到了同学们的什么声音?他们脸上的表情怎样?(让学生说说)
③你看到老师的神情会想些什么?(让学生自由主说说)
3、师指出要求:优等生应讲明师生的神态、语言和心理想的。中下生可以较为简略(如第一课时讲的内容)。
4、指名中等生说话练习。
三、习作。
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具体或简单,然后写一写。
四、讲评。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委、补”等8个生字,会写“员、青”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愿意为他人服务。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2、本课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提问:“我”是谁?他为什么自己选自己?
二、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想上述问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同桌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3、朗读展示:
分段朗读课文(可以指名读、男女生读),引导学生评议: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不够准确,重点指导:
“室、宁、愣、青、掌”的读音。
三、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字,利用字卡进行不同方式的练读。
2、老师说字,学生快速摆出生字卡,读一读。
3、认读要写的字,提出难写的字,小组讨论写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经验和写字要注意的问题。
5、练习写字:
⑴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范写不容易写好的字。如,“员”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班”的第四笔是提,最后一笔四横。重点指导写“校、教、班”三个字。
⑵认真描写一个,临写一个。
⑶对照范字检查,利用投影仪评议、改正,再临写一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出示生字卡片指读。
2、齐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完成课后的`句式练习。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⑴自读自悟。
⑵小组讨论你又读懂了什么?从“静悄悄的”、“愣住了”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⑶小组汇报交流,老师相机指导该怎样读才能把体会到的意思读出来。
⑷结合看图,自由练读王宁的话和老师的话,体会到的思想感情。
⑸模拟再现课堂情境,分角色表演朗读。评出最佳王宁和最佳老师。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讨论交流:
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师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⑵齐读最后一段,进一步体会。
⑶展示读全文,先在小组里展示,再请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展示。
三、拓展活动
说说你对王宁的做法怎么看?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熊和松鼠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厂家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小熊、松鼠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指名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请教大枫叶,难读的句子划一划“……”
二、学习生字词
1、出示4个句子①生自由读
②指名读读
③评一评
2、找课文中的生字,圈一圈,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①4人小组讨论
②派代表把自己的方法汇报一下
③其他同学边说边举字卡
3、小朋友记生字的办法太棒了,下面有更精彩的内容等着大家,做一个游戏,这儿有一棵神奇的'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摘果子,读对了,这个果子就可以乘上去师的纸船(点名读,逐字练习)
三、感知课文
1、现在老师就是小松鼠了,如果把这只纸船送给小熊,小熊肯定会(乐坏了)大家一起齐读第3自然段
①齐读第3自然段
②拿出小熊图片,看看小熊是怎样的表情?(很快乐)
③带着快乐的语气读一读
④师简笔画
2、大家看,松鼠又是什么表情?(也是快乐的)朗读第5自然段
3、刚才送去祝福的小朋友乐坏了,收到祝福的小朋友也乐坏了,这纸船和风筝给他们带去了快乐,我们一起朗读(1--6段,配上音乐)
4、是呀!纸船和风筝让他俩成了好朋友,当他们沉浸在快乐之中时,快乐没有了,可是有一天……(师范读)
5、小朋友,你想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吗?边读边体会,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读)
6、学生反馈
7、出示“漂流”“漂荡”这两个词语贴在哪儿合适呢?指生贴一贴,说为什么?
①风筝有风才会飘荡
②纸船有水才会漂流
③有感情地读读“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
④撕掉这两个词语,这些东西都没有了,读读第7段,想想他们是怎样的心情(难过的心情)
8、小朋友,这些难过的心情已经体会得很好了,你读到哪儿心里很受感动呢?(自由选择段落读)
9、指生读读,适当表扬
10、师读1-6段,生读后半部分
11、小朋友都为他们的故事高兴着、感动着,特别是最后一段,老题也深受感动,读一读
12、松鼠把一只只纸船放在小溪里,心里都会默默地给小熊说一句话,它会说些什么呢?
四、结束
还有许多小朋友想把心里的话说给大家听,我们下节课再来体会这种美好的感受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
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讨论和想象,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完成课后第二题;
2.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教学策略 中彩那天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本课拟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略读复述、把握主要内容。
2.合作讨论、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3.感情朗读、激发想象、说议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疑,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略读。自由读课文,读通语句。
(二)鼓励好同学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出示关键词。
(教师范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幺事情?)
(三)请成绩一般的同学根据提示复述主要内容。对表达完整的同学提出表扬,发放进步星。
(四)请学困生根据提示复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只要敢于起来说,就应该表扬,发放进步星。
(五)识字教学:学生自主识字后出示幻灯片,请学生将课后的15个生字归类,当堂学习掌握。
跟“手”有关的字:
跟“心”有关的字:
最容易记的`字:
最难写的字:
自己练习组词写两遍,然后听写,改错。
教学后记:近来学生在生字新词方面出现比较大的错误,这是我平时比较忽视造成的,今后应改进。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一、揭题示标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谁能说一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指名回答)
2、作者为什么怕鹅?为什么又不怕了?今天这节课咱们就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学习。
3、出示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
(2)、找出文中写得精彩的部分,品味细节描写的作用。
二、交流释疑,细读感悟。
(一)、自学指导
画出作者怕鹅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作者害怕的心情,想想作者是怎样表达害怕的心情的?
1、生自学
2、小组交流
3、小组展示,师生评价
品读句子
●可是当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师:从“远远地”、“绕”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一个小孩心中,鹅是多么地可怕。
●我们马上就不想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师: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悄悄地躲开它的视线,可躲过一劫,可没想到的是——
●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的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
从哪些词语能看出鹅的神气?找出重点词,边读边比划动作,体会鹅的神气和嚣张。(生勾画,自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继续来看看我的表现吧!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过渡:如果你就是当时这个可怜的人,你会怎么办?带着这种感受进入角色来读一读——
小结: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表达方法,写出我实在太害怕鹅了,怕得胆战心惊,怕得魂飞魄散。
过渡:后来“我”却不怕了,是因为金奎叔的指导和教育。同学们画出金奎叔的动作和语言,读一读,你又能体会到什么?
1、生自学
2、小组交流
3、小组展示
品读句子
●他分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地,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逃命了。
(指名说)用一个词形容这时的鹅(指名说:落荒而逃、狼狈……)
师:情况发生了大逆转,刚才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鹅了。是什么让“我”明白的呢?(指名读:金奎叔说的话。)
找出文中金奎叔说的话,(画出来,自己读一读。)师生合作读,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生自由发言)
作者也像你们一样明白了:对鹅而言“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生谈理解: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师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同样的道理,对牛而言,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的比它大,可是我们实在比不上它呀!
过渡: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有些时候换个角度,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乐观。
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遇到过这样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的事?你是怎么看待的?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三、总结凝练,升华主题。
愿我们都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给生活更准确的答案!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7-27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6-15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01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11-20
小学语文教案10-23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3-21
小学语文教案08-31
有关小学语文的教案08-31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9-21
小学语文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