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课时:2课时
目标:
知识: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能力:辨析形近字,积累词语。
情感:感受奴隶起义的壮举。
重点:学习打比方,背诵景点古诗。
难点:背诵景点古诗。
教具:课件、图片
教法:练习法
流程:
一、组织教学
二、练:
1.给加点的字注音:特别强调词“翅、蝉、颤、娱”的读法。
自由练读,知名度,学生评议并正音。
2.选字填空
(1)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字意辨析字形,识记字形。
(2)扩展补充练习课件出示。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先请学生动笔填写。
(2)学生朗读句子,体会句子运用的表达方法。
(3)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在阅读中见到类似句子。
(4)补充练习,课件出示。
三、日积月累
1.练习朗读。
2.根据古诗下面的词语注释尝试说说诗意。
感受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四、知识窗
1.自由读短文。
2.交流课外搜集的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开心一刻
采用“读读、说说、讲讲”的方式进行。
1.读读幽默故事。
2.说说幽默在哪里和自己的感受。
3.讲解自己度过的幽默故事。
六、:汇报这节课的收获。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自学字词,积累词语,学习准确使用动词。
2.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尝试抓住重点句整体感知课文。
3.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背诵。
4.通过对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丽,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尝试抓住重点句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能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课前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搜集有关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诗句
教学流程: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1.春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你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诗句?
生交流:韩愈:早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孟浩然: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
……
2.出示句子:
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开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1)指名朗读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2)理解“黄绿眉眼”:课文用了拟人手法,柳枝发芽时颜色发黄,看上去有黄有绿,就像是柳树刚刚睡醒,在春天睁开朦胧的双眼。
(3)齐读句子
3.这幅艳丽的春意图,有了伶俐可爱的小燕子的加入,更是富有生趣。
出示: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男女生读
4.这段文字,就是著名作家郑振铎笔下的《燕子》。
板书课题,齐读
二、预习反馈,初步感知。
1.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借助词典理解意思。
(1)文中的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从文中找出词语,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2.交流反馈:
(1)出示:俊俏 吹拂 增添 演奏 活泼可爱 光彩夺目 百花争艳 波光粼粼
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区分:拂——佛 泼——拨
理解:俊俏 波光粼粼
(2)文中的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活泼可爱、伶俐可爱、灵巧、轻快、俊俏……)
(3)重点交流: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板书)外形、飞行、停歇
三、深入理解,读中感悟。
(一)了解燕子的`外形,体会它的“活泼可爱”。
(1)轻声读第一节,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交流、板书:活泼可爱
(3)“凑”是什么意思?“凑成”能否换成“组成”?
“凑”的意思是聚集,文中指几个部分合起来。“凑”字使文章顿显生动,小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便栩栩如生。
(4)小结:燕子外形描写采用了“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
指导感情朗读。
(二)从燕子飞行与停歇时的姿态,体会小燕子的轻快灵活。
1.小燕子长得活泼可爱,它们飞行和停歇时的姿态也十分优雅。
2.自由读课文,先填空,再想想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同桌讨论。
出示:
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着它剪刀似的尾巴,( )着身子在天空里( )过。还有几只( )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 )了一下水面。
有几对燕子( )倦了,( )电线上。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3.交流第一个填空。
(1)重点指导:“掠”。“掠”能换成“飞”吗?(掠——轻轻擦过的意思,写出了燕子的轻快灵活。)板书:轻快灵活
(2)指名朗读第3节,想一想,还有从哪里体现出燕子的轻快灵活?
(3)感情朗读课文第3节。
4.交流第二个填空。
(1)重点指导:“落”。指名读第4节,文中的“落”能与后面的“停”交换吗?(“落”既展现了燕子动态的美,又写出了燕子的轻快灵活。)
(2)齐读第4节
5.理解文中的比喻句:“嫩蓝的填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1)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什么比作什么?(把细线比作五线谱,燕子比作音符。)
(2)燕子正待演奏的将会是什么曲子?
6.男女生朗读课文3、4节。
四、总结全文、理解感悟
1.齐读全文,师总结: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机,使春天更加充满蓬勃向上的活力。有了它们,春天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2.练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课文背诵。
(2)你喜欢哪一种小动物,抓住他的外形特点,用“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写下来。
板书:
外形 活泼可爱
1.燕子 飞行 轻快灵活
停歇
教学效果反馈:
《燕子》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优美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湖面上飞行、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感悟燕子优美的外形、优美的飞行姿态、歇息时美妙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充分感悟到了燕子飞行时的动态之美,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悟力。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通过“斜、掠、沾”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燕子优美的飞行姿态。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动词反复咀嚼体会,感悟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
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歇息时与春天景色互相映衬的美丽画面。文中把燕子落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线谱,学生较难理解。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说说燕子飞倦了怎样休息?启发学生想象:对照一下插图,再闭上眼想象,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杆上的燕子变成了什么?那几根电线呢?书上哪个词表示出了看不清楚?谁能把它画出来?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先画了几根若有若无的细线,又在细线上画了几个小黑点。我随手在画上添了几根线,把学生画的小黑点连成了一组五线谱。问:“这像什么?几只燕子变成什么了?”仔细读读句子,品味一下,联系刚才想到的,又能体会到什么?再闭上眼睛,把烂漫无比的春天和燕子歇息时的情景联系起来,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使学生直观的理解了燕子的静态美。
在课后做的练习中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内容,少数同学“谱”字写错。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缘景明情。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在四川呆不住了,就坐船顺长江东下,到处飘游到荆州也呆不下,又沿洞庭湖向南飘游,这时杜甫已58岁,还不到60岁,但身体已衰弱不堪了。右臂偏枯瘦,耳朵聋了,而且是老肺病。他全家都住在小船上,飘泊不定。到了岳阳,他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放眼远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想不到转过年来的冬天,他就在水上的一条小船里与世长辞,永远停止了歌唱。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
二、朗读
三、整体感知
⒈请用明白晓畅的语言疏通文意。
从前听说过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登上了岳阳城楼。吴楚两地被洞庭湖分隔在东南两方,日月星辰好像在洞庭湖上漂浮。亲人朋友没有一个字的音信,年老多病,孤身一人,只有一只船伴随着自己。关山以北依然硝烟四起,倚着栏杆我不禁潸然泪下,泪水奔流。
⒉前两联和后两联所写内容有何不同?
前两联侧重于写景状物,后两联侧重于叙事抒情。
四、课内探究
⒈颔联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状物有何特点?
状写吴楚、乾坤、日月之景。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着大地长天。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雄浑阔大,景象宏伟绮丽。
⒉颈联、尾联写了哪些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由音信断绝的家事写到老病飘零的孤苦;由战乱未止的`国事写到老泪纵横的悲伤;由个人不幸写到国家不幸——身世之悲与国家之忧两相交融。由身家及至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
⒊试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赏析本诗。
问题1:颔联和颈联有何内在联系?
颔联写雄浑阔远的景象,颈联写孤身飘零的身世。景是阔景,情是哀情,以雄浑阔大之景反衬孤身悲苦之情。唯有景之阔大,方能显出孤身漂泊之小,才能彰显境遇之悲苦。“日月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喻自己长期漂泊无归的感慨。
问题2:颔联和尾联有何内在联系?
颔联气象宏奇伟丽,壮阔无比;尾联由身家遭遇及至时事国运,诗人不为个人身世而哭,而为国家危难落泪。从壮阔无比的景中可以窥见杜甫胸襟之高,这是以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景象映衬了诗人心忧黎民、情系社稷、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诗人将湖山之胜与家国多难结合起来抒写,营造了沉雄悲壮的艺术境界。江山的壮阔与胸襟的博大,在诗歌里互为表里。虽悲伤,却不消沉;虽沉郁,却不压抑。
⒋首联今昔对比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昔日满怀游赏之情,诗人想登楼览景,一展济苍生、安黎民的宏伟抱负——憧憬欣喜;今日满腔流落之苦,匡扶社稷、济世报国的理想化为泡影——身不由己,悲苦无奈。昔日血气方刚,才高志远;今日老病孤舟,壮怀未酬。诗人早闻洞庭盛名,然而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的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天下至今兵荒马乱,因而只能老泪纵横了。今昔对比抒发了诗人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壮怀难酬的感伤。
五、课外延展
请将杜甫这首诗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两首诗同时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李白这首诗写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时。开头写岳阳楼四周宏丽景象,接着把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融入到眼前景色中去。雁儿高飞带走自己愁苦之心,月出山口仿佛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在岳阳楼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人间一般。最后写楼上凉风习习,衣袖飘飘起舞,多么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快欢乐,交融成一个似真似幻的迷人境界。这个意境与杜甫《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有很大不同。
在艺术风格上,杜甫的《登岳阳楼》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用沉郁顿挫概括。李白这首诗用陪衬、烘托、夸张等手法,想象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19
《语文天地》教案03-23
语文《检阅》教案11-27
语文教案07-21
语文树教案12-06
语文优秀教案12-19
语文《燕子》教案12-26
语文园地教案03-07
《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识字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