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用AAB排序规律为妈妈设计项链。
2、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重点与难点:
用AAB排序规律为妈妈设计项链。
活动准备:
1、知道妈妈的生日。
2、挂历一份、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说妈妈生日
幼儿交流,说说自己妈妈生日是几月几日?
小结:通过交流,每个人不但知道了自己妈妈的生日,还知道了其他小朋友妈妈的生日。
二、送妈妈礼物
1、妈妈过生日了,你会送妈妈什么礼物?
小结:过生日可以送给妈妈很多很多礼物,可以自己折花、也可以给妈妈买蛋糕唱生日快乐歌、还可以抱抱亲亲妈妈。
过渡语:一位小朋友的妈妈要生日了,她为妈妈亲手串了一根项链。
2、项链美吗,为什么?
小结:项链很美,因为项链上有各种各样的图形,而且排列的很整齐,是有规律排列的。又是小朋友自己亲手制作。
3、幼儿观察讨论项链是如何有规律的排列。
小结:要想让项链上漂亮,一定要有规律。
三、设计项链
为自己的妈妈设计一根项链,要求项链一定要有规律。
1、幼儿用AAB的排序规律为妈妈设计项链。
2、你是怎么样给项链排列的?
活动延伸:
1、妈妈生日除了送项链,还可以送什么礼物?
2、在个别化学习过程中,可以按照AAB的排序规律给妈妈设计蛋糕等。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设计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为主旨,结合幼儿的生活实践,将抽象的按规律排序具体化、生活化,从而帮助幼儿轻松的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通过给妈妈制作生日礼物,使幼儿对有规律的排序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含义以及红包的祝福意义,开心地讲述故事中祝福的语言。
2、结合生活经验,表演并讲述各种有关新年祝福的语言。
3、体验祝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猫手偶一个。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猫手偶,引出故事。
教师:小朋友,看看这是谁?这是一只不同寻常的猫,它的名字叫“福气猫”。
教师引导幼儿和“福气猫”问好。
教师:“福气猫”会做些什么呢?我们来听一听故事《福气猫》。
2、教师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过年的时候,“福气猫”会做什么?红包里有什么呢?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汉字“恭喜恭喜,新年福气”,并带领幼儿一起学说。
教师:大年夜,“福气猫”送红包给人们,它送的红包里装着一句什么话?(恭喜恭喜,新年福气)
教师:“福气猫”的红包送完了,它是怎么做的?年糕师傅的年糕是怎么变成福气糕的?
3、引导幼儿看图阅读故事,并围绕故事内容讨论。
教师带领幼儿边翻阅幼儿用书,边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为什么觉得年糕师傅应该得到最多的福气呢?
教师:买了福气糕的'人为什么要给年糕师傅送红包?
幼儿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4、围绕祝福,尝试讲述各种祝福的语言。
教师:“福气猫”没有红包了,它是怎样做的?
教师带领幼儿右手握拳,左手抱在右拳外面,一边拱手一边学说:恭喜恭喜,新年福气。
教师:过年了,大家见面都会说一些祝福的话,你会说哪些祝福的话呢?
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各种祝福的语言,例如:恭喜恭喜,新年健康!恭喜恭喜,新年快乐恭喜恭喜,新年进步!……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幼儿的语言,并带领幼儿边阅读文字边表演。
5、幼儿祝福表演。
让幼儿自主地结对,相互拱手问候,讲述祝福的语言。提醒幼儿讲述祝福的话时,一定要用目光注视对方,声音要响亮、热情。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中伤心、高兴、感激的不同情感,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2、积极参与讲述活动,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初步形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金色小树叶一片。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猜教师掌中物,激发学习兴趣。
师:“我手掌心里有件神奇的礼物,是什么?(猜)
看,这是什么?这片金色的小树叶是谁的?又想送给谁?让我们来听故事。
二、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集体听故事一遍(听到丫丫失去了知觉)
师:“最后丫丫怎么了?它是怎么倒下的?小动物看到了,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丫丫本来就瘦,枝儿细细的,叶儿黄黄的,就是这样一棵小树,小黑熊骑车撞到了它,白兔不理它,小狗还踩它,听了这事,你的.心情怎样?
2、可怜的丫丫得不到朋友的帮助,心里很伤心,我们一起喊醒它!
3、帮助丫丫
师:你们想帮助它吗?怎么样帮助它呢?(商量)
谁来告诉丫丫,你想怎样帮它?
4、继续听故事。
听听故事里是谁帮助了丫丫,它是怎么做的?(跟好朋友说说)
小象怎样帮助丫丫的,连起来说,边说边做动作。
你们猜猜丫丫醒过来了吗?
以后,小象常来看……跳动
问:现在,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5、再次完整听第二段故事。
问:为什么刚刚很伤心,现在又高兴起来了呢?(我们为丫丫高兴,为小象的做法高兴)
6、继续听故事
“那么,丫丫会怎么感激小象呢?我们来听第三段故事。”
问:丫丫留下了一片什么样的树叶?哪些小动物想得到?(一起复述)为什么丫丫愿意把金叶子给小象呢?(跟朋友说说)现在你们知道金叶子是丫丫送给小象的礼物。
三、完整听故事
这个故事一段伤心,一段高兴,要是配上好听的音乐,一定很好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
四、情感教育
故事听完了,你想对故事里的小动物说点什么?
你曾经帮助过别人吗?做了什么事?心里觉得怎么样?
还有帮助过朋友的小朋友吗?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
活动延伸:
出示故事中小动物的图片,把故事完整地讲出来。
活动反思:
我在讲述故事以及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时,对于“最勇敢、最温柔、最美丽、最善良”,这四个词汇,边讲便用相应的手势提示幼儿,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对故事有了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让幼儿理解故事种动物宝宝与妈妈之间的浓浓亲情,理解它们为什么要送这样的诗给自己的妈妈,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我在此运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绘画了具有童趣的挂图,非常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运用了多媒体设施让幼儿更好的体会动物宝宝与妈妈之间的浓浓亲情。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为了让孩子更多的感受春天带来的美好,从观察春天、感受春天到歌唱春天,体验合作演奏、表演的乐趣,体验不同的表现节奏的方式及创编歌词的乐趣。
活动目标:
一、引导泳儿了解三拍子歌曲强弱弱的节奏特点并用多种方式表征。
二、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和活泼轻快的'歌声演唱。
三、尝试在前四句歌词的结尾处添加衬词,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体验多种方式表现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
活动难点:尝试在前四句歌词的结尾处添加衬词。
活动准备:
1、 教师带领幼儿事先学习歌曲,到户外观察春天,寻找春天。
2、 歌曲光盘、柳树姑娘头饰、三角铁、沙锤、响板。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在《小鸟落落》的音乐声中带领幼儿模仿小鸟飞到活动室。
二、 教师谈话激发幼儿思考春天的各种变化,进而复习歌曲。
1、 春天来了,你发现了什么?(天气变暖了,小草发芽了,人们穿上毛衣。花开了,有桃花、梨花、杏花、迎春花,蝴蝶、蜜蜂、蚂蚁、青蛙都出来了。柳树也发芽了,长出了一片片的叶子)
2、 柳树发芽了,我们学过一首唱柳树的歌,是《柳树姑娘》。一起来唱一遍。
三、幼儿观察图谱发现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并用不同的方式变现节奏。
1、1棵大树2棵小树,这就是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第一拍是大树,第二拍和第三拍是小树,也就是第一拍的声音重,强,第二拍、第三拍的声音要弱一些,就是强弱弱。
2、用动作表现节奏。(拍手、跺脚、拍肩)。教师清唱幼儿用动作配伴奏,然后放音乐《柳树姑娘》幼儿用动作配伴奏。
4、用乐器打节奏(1)教师示范乐器的使用方法(2)教师清唱分组演奏乐器(3)播放音乐《柳树姑娘》幼儿分组演奏乐器。
四、引导幼儿表现柳树姑娘的美和高兴地心情
我们在唱歌的时候怎样表现出柳树姑娘的美呢?(微笑的唱歌,加上优美的动作)。怎样表现柳树姑娘洗头发高兴地心情呢?(高兴地去唱,跳起来)
四、尝试创编衬词,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在这首歌曲中有很多特别的地方,我们可以加入自然界的声音帮衬一下,让这首歌曲更好听。微风吹来,树叶发出什么声音?沙沙沙。我们把沙沙沙加在歌曲的前四句的后面。分组唱,二声部合唱。同样引导幼儿创编流水哗啦啦、滴答答的声音加入歌词。
五、自由表演,充分体现艺术活动的愉悦功能
老师准备了头饰,每个孩子一个头饰,随音乐自由表演。
到户外看柳叶又长大了没有,带出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活动准备
动画片守株待兔。
活动过程
一、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A、能等到B、等不到)双方说己的理由。
教师及时,突出重点:
A、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
B、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
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延伸活动:
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健康教案 大班健康教案反思02-28
大班教案【精选】08-20
[经典]大班教案10-16
(经典)大班教案09-23
(精选)大班教案09-25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精选]08-15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音乐《插秧》_大班教案06-22
大班美术:海马_大班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