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荐)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字,认识多音字“悄”。正确读写“盲童 浓郁 穿梭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经历 瞬间 扑闪 概念 弧线 飞翔 权利 缤纷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等词语。
2 理解“流连 穿梭 一瞬间 清香袅袅”等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规范书写。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一 导入新课:
二 回顾梳理学习内容:小组内交流。
1 根据音节读准生字,正确认读以下词语。
盲童 浓郁 穿梭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经历 瞬间 扑闪 概念 弧线 飞翔 权利 缤纷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
2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流连 穿梭 一瞬间 清香袅袅
我还理解的词语有:
3 认真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把难写的多写几遍。
4 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我知道课文讲了谁的什么故事。
三 集体交流:
1 检查生词认读:
盲童 浓郁 穿梭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经历 瞬间 扑闪 概念
弧线 飞翔 权利 缤纷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
悄然合拢
2 交流生词的理解。
3 书写指导:
提出难写的生字,重点指导:梭 磕 瞬
4 课文朗读:
指名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5 整体感知课文。
说说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四 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体味“流连、穿梭、流畅、悄然、神奇的灵性、张望、飞翔、多姿多彩”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味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是课文理解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
教学准备
1从生活中、网络中去寻找盲人的生活,体会盲童的内心世界
2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解海伦凯乐的生活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文中两处人物的语言和结尾的重点段。
(2 )通过课文的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认真听别人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 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了解内容。
(2)延伸拓展,由此及彼,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与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宽容与体谅。
重难点、关键
1.课文讲了什么人?什么事?
2.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教学准备
预习提纲与文中人物对话名人名言等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站队打饭时,一位同学不小心碰掉了你的饭盒;当你排好路队准备回家时,你前面的或后面的同学没注意踩了你一脚……面对生活和学习中让你恼火的情形,你会怎么做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学完课文以后,也许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最完美的答案了。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也可以同学互相帮助来解决。
2.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3文中的“我”有什么感受?
4.出示课文情境朗读,边看边听边想想上面2、3两个问题。
5.学生交流汇报2、3两个问题,教师相机板书:商店 阿姨 帮奶奶推门 医院 母亲 鼓励护士 (将这两个内容分别写进两颗交叉相套的心形内)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1.再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感动?
学生边读边画出被感动的句子。
2.汇报交流所画的句子;学生读出句子并谈谈被感动的原因。
(1)当学生读到阿姨帮奶奶推门这件事时,交流:文中的阿姨这样做是把奶奶当成了谁?阿姨这样做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奶奶这时心里会把阿姨当她什么人呢?奶奶心里会怎么想?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奶奶”,这时你会对阿姨怎么说?(分别请几位同学当“奶奶”说说看)
师:阿姨这样做,这样想,这样说,就是课题所说的——将心比心。
(2)当学生读到第二件事时,问:如果是你到医院去打针连扎两针都没成功的情况下,你会有什么反映?(生自由谈谈)可是文中的母亲有什么反应?母亲为什么那么平静?当母亲看到护士额上密密的汗珠时,她心里可能怎么想?(生自由说)于是母亲就轻轻的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这是母亲对新上岗的护士的鼓励和宽慰。(请几位同学来当当文中的“母亲”说说看)
师:母亲这样说,这样做就是对护士的——理解和宽容,也就是课题所说的——将心比心。
是啊!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鼓励、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的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具体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这样想——(课件出示阿姨对奶奶说的话,请几位同学分别读读),文中的母亲这样想——(课件出示母亲对护士说的话,学生分别读后再齐读)。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1、过渡: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做,这样想,这样说,温暖着我,于是我激动的想——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再读激情:我们也应该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3,正因为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将心比心,歌唱家唱出了一曲《爱的奉献》请大家也来唱一唱吧(学生深情的齐唱),许多名人也写出了将心比心的名言(出示罗兰和屠格涅夫的.名言,让学生读读)连《红楼梦》中都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课文学到这儿,相信我课前提到的学习生活中哪些个让你烦恼的事,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去处理了。(生自由谈谈处理方法)。
五、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多好的孩子们啊,在生活中我们要想“幸福之花处处开放,就应该学会将心比心,对人多一份(课件出示许多心套着心形里写着的——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让学生读一读。)这样我们才会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
六、作业:
1.孩子们,还犹豫什么呢!快拿起你们手中的笔模仿作者的写法,写出你们生活中一个个“将心比心”事例来,写出你们最美最纯最真的童心吧!(课件播放“爱的奉献“音乐伴奏,老师巡视指导。)
2.学生自由读一读自己的练笔(生生互评)。
3.师总结:要想把记事的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就要像文中的作者一样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自己心里的感受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解析内容 说教材
《美丽的彩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0单元雨 中的一首儿童诗歌。诗歌按彩虹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通过人物的对话,描绘了彩虹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彩虹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神往之情。全诗共有六个小节,第一小节描写了雨过天晴彩虹的出现。第二小节到第五小节用对话的形式描写了小朋友们看到彩虹的想象。最后一个小节描写彩虹的消失,“它回到了白云中间”。诗歌图文并茂,生动易懂。“彩虹”又是学生知道却不太了解,见过却又并不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所以很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研究主体 说学情
一年级的儿童对于彩虹,并不陌生,他们有的亲眼见过,有的从电视图画上看过。在他们心中彩虹是美好的,对彩虹充满了向往之情,这自然成为了学好这课的情感基础。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爱幻想,但其识字量还不够多,语言积累刚刚起步,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很弱,所以他激发想象发展思维、美文美读丰富积累是他们学习这课的主要成长点。
三、明确方向 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基于现在正提倡的高效课堂的要求,我设计本课教学目标为: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并进行渗透性识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彩虹的美丽与神奇。
3、想象彩虹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四、发挥主导 说教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根据皮亚杰的建构理论,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设置法”——激发情感,引起兴趣
“读悟法” —— 以读为本,读中促悟
“多元识字法”—— 随文识字 集中识字
五、突出主体 说学法
结合一年级儿童的特点紧扣本课目标,主要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
多元识字法——随文识字 集中识字
游戏巩固法——游戏检测 强化巩固
感悟想象法——读中感悟,美读想象
六、师生互动 说过程
(一)激趣引趣 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里前提。心里学家认为,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感官实现的,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因此课堂开始,我便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美丽的彩虹图片,美妙的音乐适当的解说,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彩虹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和向往之情,然后引导学生谈自己看彩虹后的感受,揭示课题、美读课题,充分调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积极的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特别重视学生自己学习,于是紧接着我便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办法解决它。一年级下期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他们会看图识字、读拼音识字、结合上下文猜字等等,在短暂的时间里学生只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才能促进孩子更积极有效的识字。
2、在学生自主学习完以后,组织学生分小节进行汇报,相机通过老师和学生的评价,纠正个别容易读错的字音,进行随文识字。
3、集中识字,游戏检测
集中识字我设计了三个步骤:一读带有音节的词语,二去掉音节再读词语、三认读单个的生字。这样设计从整体到部分再到局部,遵循了儿童的认知特点,第二环节后设置了小组赛读、考考你读词组,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组引导学生联系旧知丰富积累,第三环节的后面设计有攀登彩桥夺红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简单的游戏进行检测反馈。简单有效的游戏竞赛符合儿童天真、好玩、好动的天性,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激发了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了识字效率。考考你、比一比是教师对字词中学习重点的强调、也是渗透性识字的一个基点,使识字更有层次性、针对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4、送字回文、读文巩固。让学生学会的生字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
(三)美读课文,放飞想象。
1、美读2、3小节,感受彩虹的神奇美丽。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自由读2、3小节勾画在丁丁冬冬眼中彩虹是什么,为什么丁丁冬冬这样说?抓住“彩虹是一座神奇的桥”“彩虹是一条美丽的项链”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老师展示的彩虹与桥、项链的图片比照,帮助学生理解彩虹形状、颜色、出现位置的美丽与神奇从而指导学生读出彩虹的神奇与美丽。
在美读彩虹是一座神奇的桥后,问学生看到这座神奇的桥你想干什么,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想象,顺势引出丁丁想通过这座神奇的桥去干什么?让学生回到文本,读出
丁丁的美好愿望,美读第二小节。
在美读冬冬说彩虹是一条美丽的项链时,顺势问学生这条美丽的项链你想给谁带上为什么,发散学生思维,引出冬冬想给仙女带上的美好愿望,指导学生读出冬冬的美好愿望,美读的三小节。
这样让学生以读促思,以悟促读,层层深入,自然而然的读出了彩虹的神奇与美丽。
2、放飞想象,仿写诗歌。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话精辟的概括了现象的作用。在二、三小节的学习之后,创设问题的情境:你觉得彩虹还像什么,你想用它干什么,仿照第二、三小节说一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把想象的方法渗透在教学生成活动中,使学生在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更增长智慧,培养创造力,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在此处我做了一个弹性设计,如果学生会自己说,就让学生自己多说,如果学生想象有些困难,就出示一些和彩虹形状颜色相似的事物图片,启发学生想象,以突破学生此处学习的难点。
3、美读4、5小节,大胆提问。
这一环节作为简略学习部分,主要分男女生读小弟弟小妹妹的问题,看一看这两个小节哪个标点符号用得最多,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引导学生也向小弟弟小妹妹一样,问出自己对彩虹的疑问。通过学生喜欢的视屏——彩虹的自我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彩虹成型的基本知识,寻找问题的答案。接着,通过解决问题:是谁为彩虹画了七彩衣,谁有这样巨大的笔,让学生认识到这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突破教学难点。
(四)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课本上的内容是有限的,然而学习的空间确是无边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课本的学习走进更广阔的世界。因此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读儿童诗《彩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彩虹的认识,更把课内外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丰富学生的积累。
(五)指导书写生字。
现在提倡高效课堂,提倡海量阅读,阅读的时间哪里来?只有提高课堂效率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读更多的书。因此,这样比较简单的儿歌我们要尽可能一课时上完。所以我们把生字的书写也融入了这节课中,让学生对要求掌握的生字做到不仅会认,而且会写。结合本课内容我创设彩虹姐姐送七色花的情境鼓励学生自己观察生字,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指导学生书写空、定、巨,把七色花送个字写得最好的孩子,激励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
(六)回顾全文 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美丽的彩虹,其实,我们可爱的大自然中像彩虹这样美丽神奇的现象还很多很多,比如我们的风霜雨雪,他们都有很多的秘密,只要孩子们留心观察,勤于思考,你就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美丽与神奇!
这样由彩虹这一自然想象引出生活中更多的自然现象,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七、图文结合 说板书
此板书紧紧抓住课题和课文的中心内容进行设计。这道彩虹以图画的形式更直观形象的给孩子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美的感受;神奇、美丽突出了彩虹的特点,同时也突出了大自然的特点。大自然,既揭示彩虹的成因,又有鼓励学生去探索大自然之意思,凸显了诗歌的主旨。整个板书生动简明,让学生对本课内容一目了然。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本首诗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é。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
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学生字。
2、动笔描绘春天的美景。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第一课时使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图意,明确字词的意思。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第二课时学会生字,让学生练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这篇讲读课文是一首古诗。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和鸟在空中飞翔,正是诗的意境。
这首唐诗有四行两句。作者描述了一幅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窗外传来了一片婉转悦耳的鸟叫声,这是通过所闻描述春天早晨的情景。第二句讲朦胧中想起昨天夜里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了。这是通过所想来描述春天夜里的情景。
(三)导入、揭题、解题: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
板书3.春晓(齐读)。
(四)看图,了解图意:
1、启发想象:从图上看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美景?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过渡语: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五)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借助拼音,读熟古诗。
“觉”是多音字
2、教师范读古诗。
3、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六)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1、解题:从图上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
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仔细读,小组讨论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
(2)重点体会:
眠:睡眠,睡觉。
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3)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4)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
体会: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鸟:鸟叫。
想一想,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5)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二小句话的意思:“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过渡语: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两句)
(七)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2、试着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过渡语: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3、“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4、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
5、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练习背诵和默写:
注意节奏和重音: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八)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扩展: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你们一定要珍惜春光,爱惜时间。
六、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抄写字词、背诵、默写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脉络
3、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教具准备: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由生字“宿”导入,揭题
板书“宿”,师:认识这个字吗?你能组哪些词?哪个词是“夜宿”这个词中“宿”的意思?
晚上住宿就是“夜宿”,昨天你们夜宿在哪?外出旅游一般夜宿何处?古时候把旅馆叫做客栈,有位古人出门在外不夜宿客栈,却夜宿古寺,这位古人就是—李时珍(板书课题)
学生介绍李时珍。
师:《本草纲目》在课文中简称《本草》,李时珍写《本草纲目》三次易稿,前后花了近三十年时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中的一幕。
(二)听课文范读,要求听准字音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检查
1、认读生字词: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药材
师徒俩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破庙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前不见村,后不着店
2、将词语顺序打乱,重新排列
师徒俩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破庙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药材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学生认读,找找排列有什么规律
找一找这些词语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再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所在的句子。(四句话)
(四)李时珍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出示第一句(课文第一段)
1、“饥餐渴饮”什么意思?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与此相关的内容。
出示句子“庞宪用陶碗.......啃干粮”
读句子,你觉得李时珍吃得怎样,喝得怎样?“饥餐渴饮”(吃不好,喝不好)(联系上下文可以使我们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更准确。)读句子,读出意思。(板书:饥餐渴饮)
2、用同样的方法理解“晓行夜宿”的意思。
默读课文,划出文中相关语句。
出示“这天……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这句话写出了“晓行夜宿”中哪一部分的`意思?这么晚他们才找地方投宿,试想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又会干什么?这就叫“晓行夜宿”。
这种情况可以说在这对师徒身上经常发生。读句子,再读问句。
3、再读第一段话
(五)第二句(第4节第一句)
李时珍夜宿古寺,这是怎么样的一座寺庙呢?指名读句子
“断垣残壁”这个词语的理解难点在哪?
理解“垣”,理解“断垣残壁”(通过,理解关键字,帮助理解词语)
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这座古寺呢?
朗读。
(六)在这样一座破庙里李时珍简单地吃过晚饭,又干什么了呢?快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用文中的语言回答。(板书:记下寻访所得)
出示第三、四句(11小节和12小节最后一句话)
“刀豆子......呃逆”
“他接着往下写......无涎......”
1、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理解词义呢?
2、汇报结果
(、结合生活实践......)
3、出示句子:
1)忍冬花.......
2)胭脂草......
3)刀豆子......
4)鸡肠草......
学生正确读句子。
介绍:《本草纲目》一共记载了1892味药,李时珍就是这样一边察访药材,一边及时记下所得,终于完成了这一巨著。
(七)这节课学到这你有了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八)再读生字词
(九)生字描红
(十)作业
收集常见中药名称及药效
板书: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27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6-15
小学语文教案01-02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4-01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3-21
有关小学语文的教案08-31
小学语文教案10-23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9-21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11-20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