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30 09:28:34 大班教案 我要投稿

(荐)大班教案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荐)大班教案7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的经历,通过展览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在不断地成长,引发幼儿对自身发展变化的兴趣。

  2、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3、帮助幼儿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增强自我意识。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在身体的生长发育上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2、材料:人手一张婴儿时候的照片及表现自己主要优点的录像或图片。

  3、教师了解和掌握幼儿主要的能力发展情况。

  活动过程:

  1、通过照片展览、对比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①带领幼儿参观照片展览,边看边问:照片上都是谁?是什么时候的照片?

  ②请幼儿谈一谈:“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启发幼儿从外部的变化。如:身高、体重等。可以从自己学会的本领。如:念儿歌、画画等方面)小结: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学会画画、顺倒数数等,那么,你觉得哪些本领学得最好?

  2、鼓励幼儿找找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教师和幼儿共同找找>教师的优点,并且将与优点相对应的图片贴在照片旁边,引发幼儿兴趣,激发他们说一说自己的优点。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优点,并且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展示。

  请幼儿读一篇寓言故事“狐狸与仙鹤”。

  请幼儿上来拼图,(拼图时间会很长,因此要安排在前面,这样可以减少等待时间。)

  展览幼儿的绘画作用(教师平常应有意识地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再用绳子串起来展示在教室里)。

  童话剧表演,将平日排练的童话剧,请幼儿节选片段现场表演。(排在绘画展览等几个比较安静的活动之后,动静交替,使活动进入一个小高潮,更加激发每个幼儿上来表演的欲望)。

  表演儿童英语,请幼儿说一句短句。

  请幼儿上来弹一曲动听的乐曲,让幼儿感受到优美的音乐。

  将幼儿平时关心集体的行为用录像录下来,再放出来给幼儿看,引起幼儿对其行为的赞扬。

  进行叠被子、系鞋带比赛,通过竞赛形式看到别人的优点。

  诗歌朗诵,有表情地朗诵。

  关心同伴,通过录像形式表现出来。

  现场表演做操,看到别人的认真。

  抛接沙袋,参加体育活动,抛得高、准。

  现场表演折纸,折得整齐而且有一定的难度。

  鼓励幼儿爱清洁、讲卫生。(让平日能力较弱的幼儿也有展示自己长处的机会,使幼儿懂得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要做好)。

  角色游戏玩得好。(录像展示)

  计算学得好,表演顺倒数(20以内)。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优点,有的…有的…有的,并且能够勇敢地将自己的优点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3、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励幼儿今后努力。

  ①请幼儿谈谈自己在关心集体、参加体育活动、画画等方面还要向哪些小朋友学习?

  ②鼓励幼儿今后继续努力,争取不断的进步。

  小百科:优点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yōu diǎn,指的是人的长处、好的地方,其与缺点相对,或者事物实用或者好的方面。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加减法,感知三幅图的含义,继续学习列加减法算式。

  2、理解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在书写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2的加减,初步会看三幅图。

  2、物质准备—教具:每组雪花片若干—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大老虎吃点心—教师:大老虎可喜欢吃这个点心啦,瞧他吃得多开心。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大老虎有3个面包圈;第二幅图—大老虎吃了1个面包圈;第三幅图—大老虎还剩下2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减法算式。

  —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特别是"—1"的意思。

  2、小组操作活动—看图列3 的减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幼儿用书上三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三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三幅图的含义。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含义列出3的加减算式。

  —看图记录图形特征,看算式进行3以内的加减运算。

  —看算式写得数。读一读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数量变化过程,写出得数。

  3、活动评价—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讲述画面内容和算式,其他幼儿对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集体进行评价。重点引导幼儿巩固正确使用"还剩下"的词语。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组间交流、分享智慧”。在幼儿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让每个幼儿都有学习、表达的机会,有利于幼儿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的激发,同时这种学习是要与同伴合作、互相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这种学习方法尤为有效。前几天,有一位小朋友给大家讲了个《乌鸦喝水》的故事,许多孩子对石子投入瓶中能让水位升高很感兴趣,并提出,要是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还会想出其他办法吗?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同时进行幼儿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如何让瓶子里的水位升高。

  2 学习小组合作探索,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乌鸦喝水》

  2、小石子、沙子、碎布头、海绵、棉花、纸张等各种投放材料

  3、饮料瓶子若干

  4、统计纸

  活动过程:

  一、 课件引题

  1、观看课件前半段(乌鸦口渴,找到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瓶子):“小朋友,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它找到一个瓶子,喝到水了吗?”(没有)

  2、“你们能帮乌鸦想办法喝到水吗?”

  二、 幼儿猜测并记录乌鸦喝水的方法

  1、小组讨论,将猜测的'方法记录下来“现在我们要五个小朋友一组,互相说说自己想出的办法然后请一个小朋友当记录员,将你们想的办法画下来。”

  2、每组选一名幼儿述说本组的讨论结果。

  三、 幼儿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索“如何喝到水”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双脚纵跳的动作技能。

  2.在难度逐步提高的游戏中,主动参与,大胆尝试,敢于挑战。

  活动准备:

  1.音乐《波尔卡舞曲》《邦德瑞》

  2.呼啦圈人手一个,铃鼓3个,玉米图片,黄鼠狼图片

  3.活动前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师:小地鼠,跟地鼠妈妈一起出去玩吧!

  2、师:你看这是什么?我们跟圈跳个舞吧!

  二、学习纵跳

  (一)初步学习双脚纵跳

  1、情景引入

  师:地鼠喜欢吃玉米对吗?你们看这是什么?怎么才能吃到这个玉米?

  2、幼儿练习纵跳。

  (二)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

  师:呀!玉米怎么啦?想吃到玉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2、分组练习

  (三)分析问题

  1、分析问题

  师:小地鼠,累了吧!到妈妈身边休息一下吧!

  师:你们刚才都吃到玉米了吗?是怎么吃的'?

  师:我刚才看见一只小地鼠跳的和姚明哥哥一样高?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跳的?

  2、学习纵跳

  师:现在跟地鼠妈妈一起学学,好吗?小地鼠准备好,一蹲,二摆,三起跳。

  3、练习纵跳技能

  师:现在我要加大难度了,你看这里是一个圈,你们必须站在这个圈里吃玉米,看哪只地鼠能吃到这么高地玉米!

  三、游戏《打地鼠》

  1、第一轮游戏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玉米),当玉米在你头顶时,你就要跳起来把它吃掉!可是,你们看,这是?(黄鼠狼)

  要是被他咬了会怎么样?(晕过去)小结:玉米告诉我,刚才有些小地鼠吃了很多玉米,有些小地鼠跳不高却总是吃不到,所以我们应该怎么样?

  2、第二轮游戏

  要求幼儿跳的再高一些

  3、第三轮游戏

  请个别幼儿来拿地鼠槌!

  四、放松

  师:今天小地鼠们玩的开心吗?我们不仅吃到许多玉米,还学会了一个本领是什么?(跳),对,纵跳,我们现在来放松一下吧!

大班教案 篇5

  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水之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理解水杯内置材料影响其音色,感受演奏自制打击乐器(水杯)带来的快乐,能看懂图谱(另附)并进行演奏,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水之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受演奏自制打击乐器(水杯)带来的快乐。

  2、理解水杯内置材料影响其音色。

  3、能看懂图谱(另附)并进行演奏。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1双筷子、6只水杯、1桶水;4张分谱、1张总谱课件;

  幼儿探究材料(纸盒、石头、木头、塑料积木、布、黄豆等)。

  活动过程:

  1、探究与八音盒近似的音色。

  教师出示八音盒,让幼儿倾听八音盒的音色。

  幼儿用筷子敲击各种材料(纸盒、塑料积木、石头、木头、玻璃杯等),寻找与八音盒最接近的音色。

  幼儿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玻璃杯的音色最接近。

  2、探究如何改变玻璃杯的音色。

  可敲击玻璃杯的不同部位从而产生变化。

  可在玻璃杯内放人物品(纸盒、石头、木头、塑料积木等)。

  3、探究当玻璃杯内放置不等量的水时产生的效果。

  教师鼓励幼儿在6只杯子里倒入不等量的水,通过筷子敲击倾听效果。

  幼儿表述自己的探究结果:每个杯子产生的音色、音高均不同。

  4、请幼儿将6只杯子(水量不等)按序排队。找找水最多的杯子、水最少的杯子敲一敲,听一听。

  5、教师依次出示分谱,幼儿尝试理解图谱并演奏。引导提问:X像什么?(小朋友手上的筷子)像什么?(桌子上的水杯)

  (水杯从高到低,表示在6只杯子上滑奏)

  (水杯从低敲到高,同上)

  6、演奏总谱(4张分谱合起来)第一次,幼儿单纯敲击水杯,无教师伴奏。第二次,加入教师伴奏。

  7、教师小结:往杯子里加点水,用筷子一敲就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我们身边的许多东西其实都能成为动听的'乐器,希望小朋友能找到更多天然乐器。

  延伸活动:

  幼儿寻找身边哪些材料通过简单的改变、加工便能成为动听的音乐。

  教师伴奏谱。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百科:水,化学式为H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学习按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出序列,感知时间与事件顺序的关系。

  活动准备:

  种子发芽、早晚的变化、洗手、脱衣服睡觉等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导入课题,讲一讲生活中的先后事件,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早上起床了先要做什么?后要做什么呢?

  幼:先要洗脸、刷牙,后吃早餐。

  2、师: 去上幼儿园,来到幼儿园里我们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先向老师问好,去区角玩游戏、收玩具、最后跟老师去做早操。

  3、师:吃点心了我们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先洗手、后吃点心。

  小结:小朋友刚刚我们说了很多平时做事情的先后顺序,知道我们做事都有先后顺序。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先后。

  二、幼儿分组操作活动,巩固幼儿对时间与事件先后的理解。

  1、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

  师: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是有先后顺序。

  种子发芽长出两片叶子长出许多叶子。

  2、幼儿分组操作,根据图片内容的先后排序。

  师: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准备了一些生活及自然变化的图片,请小朋友给图片排序。

  3、分享交流,教师评价。

  师:小朋友为故事图片排好了序列,来看看你们是怎样排序的。

  师:这组的小朋友你们是怎样给洗手的顺序排序的?

  幼:我们是根据老师教我们的洗手方法来排序的。

  师:这组的.是从早到晚的变化排序,你们是怎样排序的?

  幼:我们是看从太阳到月亮来排序。

  师:这组的小朋友你们是怎样排序的。

  幼:我们是先起床再穿衣服排序。

  4、教师小结。

  在这次活动中都学会了时间与事件顺序的关系,会按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序。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可见的先后顺序,请你说说还有那些?

  妈妈炒菜的时候是先洗菜、切菜最后拿去炒好的。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幼儿升入大班以后就成为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了,这一角色的转变使幼儿充分体验到了长大的自豪感。该活动意在指导孩子们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发现自己在身高和体重上的变化,形象地感知到自己长大一岁了。指引幼儿尝试运用不同工具和方法测量身高、腰围等,激发幼儿自主展开探索活动,让幼儿在与伙伴相互测量的过程中,学习简单的比较和记录的方法。长大是一个过程,希望通过活动帮助、促进幼儿独立、自信、自主意识的建立,并使这些品质一直伴随幼儿成长,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绳子、毛线等测量人的身高和胖瘦。

  2.学习简单的比较和记录的.方法。

  3.感受相互测量的乐趣,感知相互之间的差别。

  活动准备

  1.幼儿每组一张身高记录纸,一张胖瘦记录纸,一盒水彩笔。

  2.长短不一的尼龙绳、毛线绳若干:提早在相应高度的墙上贴上白纸。

  3.《高人走,矮人走》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音乐激起幼儿活动兴趣

  伴随《高人走,矮人走》音乐,带领幼儿交替变换动作做踮步、屈腿下蹲走等进入活动室。

  (评析: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感受高、矮的变化,激起幼儿对高矮的探究欲望。)

  学习测量身高的方法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跟着音乐模仿了高人走、矮人走,我们班小朋友个子一样高吗?谁最高?

  幼儿自由讨论、推荐出自己认为最高的小朋友。

  2.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身高?还有什么方法?

  幼儿提出测量方法:背靠背比一比;用东西量一量(尺子、绳子、本子、书……);靠墙比一比。

  幼儿每说出一种方法,教师就请幼儿上前来试一试。

  提示幼儿在测量时注意:①站直;②从下往上沿身体中间脊柱部位测量;③靠墙比时两人站在同一位置。

  3.组织幼儿分成5组尝试测量身高,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测量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①小朋友们学会了这么多测量身高的方法,请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测量一下身高。

  ②出示身高记录表,激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测量结果。

  ③请各组幼儿按从高到矮排队,检测刚才的记录是否正确。

  探索测量胖瘦的方法

  1.教师指导幼儿思考:想知道伙伴的胖瘦应当测量哪里。

  2.请幼儿互相探索测量方法。

  提示幼儿在测量时注意:测量腰围时应注意从哪个地方开始测量,到哪个地方结束。

  3.组织幼儿测量腰围。

  幼儿自由取尼龙绳、毛线绳等不同长度的“量具”测量彼此的胖瘦(腰围)。

  教师巡回指导并提示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评析:《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以上两个环节,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多种感官参与,不知不觉中运用多种方法测量了自己和同伴的身高、胖瘦,对自己的成长发生了兴趣。同时将身高和胖瘦记录表设计成两张独立的表格,并在每次测量活动时分发相应的记录表格,避免了幼儿出现记录上的混淆和差错。)

  健康教育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可以使自己长高、长胖,怎样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评析: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不挑食、不贪食、勤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好习惯的重要性,使本次活动得到升华。)

  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操作各种不同材料(书、本子、铅笔、枝条、纸等),在活动室测量室内物品,到户外测量大树等。

  2.在益智区投放皮尺、直尺等长度测量工具,教幼儿学习精确测量和认读。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10-16

(精选)大班教案09-25

(经典)大班教案09-23

大班教案[精选]08-15

大班教案【精选】08-20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精选)12-20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健康教案 大班健康教案反思02-28

大班美术:海马_大班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