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4-02 09:21:28 大班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汇编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汇编7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了解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

  2、在自己制定计划中体验做事的快乐,萌发幼儿乐意做事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独立计划做事有一定的局限性

  活动准备

  1、自己、家里、大三班、小区的四列小火车样板。

  2、幼儿操作的纸和笔、浆糊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老师讲故事《君君请客》

  2、幼儿讨论:君君为什么留不住朋友?

  二、观看《小美做事》

  1、我们看看小红会做些什么事情?

  自己穿衣服

  在家里扫地

  帮助班级整理图书

  在小区中捡垃圾

  三、幼儿制定计划

  1、想一想:你为自己、家人、班级、小区做过什么事?

  2、幼儿制定计划用简单的绘画表现为自己家人、班级、小区做过的事。

  四、计划归类

  1、我们一起把你们做的事来分一分,贴一贴(幼儿将自己计划书、按自己、家里、班级、小区进行分类。)

  2、教师总结归类。

  五、拓展“我乐意做……我会做”

  引导幼儿尝试做更多的事。

  教学反思

  学期大班的专题内容是培养幼儿的计划能力。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独立计划做一些事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引导幼儿逐步地尝试计划呢?我们觉得要选择一些幼儿熟悉,平时经常做的事,这样促使幼儿去计划时能大胆、积极主动地进行,而非因困难度过大而退缩、害怕。

  班中的幼儿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我会做事,我想做事”的意识还很薄弱,因此这一方面着手,让幼儿去尝试计划一下,我会做的事,以及我想做的事,幼儿的兴趣很高。让幼儿进行计划与成人相比很大的差异,成人可以用文字表达,而幼儿只能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故在活动中人物做事的简笔画是主要的表现方式。

  在设计的各活动中,为了引出幼儿计划,在前两个环节中运用“军军与小红”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进行讨论,激发了幼儿要学习小红会做很多事。在每个环节之间,老师将四大幅示意图放于教室的`四周。幼儿归类黏贴时积极地投入,并能仔细观察,从而将自己的画正确归类。

  在最后交流与乃至此后几天中,幼儿常围绕着四大幅画在交流。并时常来告诉我:“老师,我今天又做了××事!”

  在整个活动中,我注意到了幼儿的随机反应,并及时地鼓励、提醒、引导。如:汪涵说帮爸爸切菜,我就引导幼儿要小心,避免危险:又如沈子妍说要过节了,帮教室打扮,我马上与孩子谈到了要来临的圣诞与元旦,丰富幼儿各方面的知识。

  存在的不足:

  在活动中,幼儿围绕老师提出的四大主题“自己、班级、家里、小区”计划了做的各种事。但由于老师规定了范围,幼儿在计划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下次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计划做各种不同的事。

  小百科:做汉语中的常用动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由没有到存在之间的过程;做就是造,产生这个东西的意思—做生意、做饭、做工、做鬼脸等。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展开想象,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2、理解相关动词的正确使用。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演示课件)

  二、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解决问题。

  1、讨论:水果很多,吃不完,怎么办呢?

  2、理解动词:挑

  3、讨论:怎么帮小熊卖水果?

  (1)为什么没有小动物来买水果?

  (2)有什么好办法让小动物知道呢?(幼儿自由讨论)

  4、根据故事情节理解动词“抱”“拎”“卷”“抬”

  (1)小兔买水果“抱”回家。

  (2)小猫买水果“拎”回家。

  (3)大象买水果“卷”回家。

  (4)小老鼠买水果“抬”回家。

  5、讨论:卖剩的水果怎样拿回家?

  三、幼儿随音乐做动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教学活动,使我更加相信,新课程的实施是对传统分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它使幼儿在学习中变得更主动,使幼儿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获得经验,掌握技能,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是一个灵活开放的系统,在课题的生成中必须融会贯通,如果你僵硬的、静止不变的执行课堂计划,会使它失去生命的`活力,从而不能激起幼儿学知的兴趣。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大班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进入大班,孩子的绘画作品内容逐渐丰富,也更多的带有情节性。

  在仔细分析孩子的绘画作品时,我发现,孩子往往喜欢选择用分离策略来表现各事物间的关系,如在绘画遮挡的房子时,有的将其并列排序,有的则将其前后排序,尽量靠近但不交叉。究其原因,我想幼儿没有习得“省略遮挡线”的绘画技巧是关键,这让他们不知道如何表现一物对另一物的遮挡,而正是为了避免重叠遮挡,才给予每一景物以各自的空间,也只有当分离各个图形不可能时,孩子们才不得不透明地画出被遮挡的部分,出现用“透明策略”来表示物体的空间关系或遮挡关系。为此,我抓住这一现象,以虞山风景为素材,将遮挡绘画这一知识点蕴含其中,设计了本活动,让孩子们在赏景、画景中掌握遮挡省略的绘画技巧,从而提高孩子的美术表现能力。

  二、活动实录(一)活动目标:

  1.在观察画面中发现遮挡关系,感受遮挡效果,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2.学习遮挡的绘画技巧,并用之表现虞山树景层叠、若隐若现的美景。

  3.激发热爱家乡、亲近自然的情感。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5.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添画来表达自己的联想。

  (二)活动准备:

  1.《十里青山》PPT课件2.投影仪、视频转换仪3.大小不同的树纸样若干、拼贴纸若干4.黑色水笔人手一支、绿色绘画纸人手一张、展示板、胶布等(三)活动过程:

  1.欣赏视频,感受虞山之美。

  师:常熟有一座山叫什么?虞山上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剪辑制作一段介绍虞山的视频,让孩子在如诗如画的动态画面中欣赏虞山之美,唤起孩子对虞山美景的回忆。)2.观察操作,感受物体间的遮挡效果。

  (1)定格画面,感受树与树之间的遮挡。

  师:虞山上最多的是什么?老师拍了一张照片,请小朋友数数图片上有几棵树?

  师:有人说八棵、有人说九棵,那到底有几棵?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在这里还藏着一棵树,咦!它的树冠、树枝呢?

  (教师利用PPT课件演示,以一张树林的实景图导入,设疑数树,由答案不一,引发探究,再将实景图“一片树林”过渡成线条勾勒画“一片树林”,点出树木间存在着前后遮挡现象,让孩子在观察分析中感受物体间的遮挡关系。)师小结:层层叠叠的树木,相互遮挡,给人一种郁郁葱葱的美感。

  (2)小树拼贴,表现遮挡关系。

  ★幼儿操作师:我们也来给创造一片树林吧!请小朋友从筐中选几棵小树摆一摆,贴一贴,看看哪些树被遮挡起来了。

  ★幼儿介绍作品:

  师:你的树林中,哪些树被遮挡了?这棵树在前面还是后面?

  ★师幼合作,画出树林的轮廓线。

  师:我们一起把这片树林画下来吧。先画哪一棵?再画哪一棵?

  师小结:在表现遮挡关系的景物时,我们可以先画出前面的景物,然后画后面的,在交接的地方可以省略遮挡的线条。

  ★纠错——感知遮挡部分的画法。

  师:用这种方法可以画出一大片树林,看老师画的对吗?错在哪里?

  (抽象的概念只有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让孩子真正地理解。实物教具小树的提供,让孩子在拼贴树林的游戏情境下,通过操作,直观地了解到挡住的部分是看不见的,而师幼共同勾画和比较纠错,则自然地将贴过渡到画上,进一步巩固了孩子对上面环节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对下一环节寻找更多层次的遮挡作了铺垫,清晰地说明了遮挡部分在绘画时是不画出来的。)(3)进一步探索层层遮挡的表现方法。

  师:在这片密密的树林中还藏着许多景物呢?(定格实景画面,树、房、山层叠),我们一起来找找。

  师:在这幅美丽的虞山风景画中,你看见了什么?哪些景物在前?那些景物发生了遮挡呢?

  师:如果要画树丛中的房子,房子后面的远山,应该怎么画呢?

  (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通过PPT课件,以线描画的方式在范例风景画上逐步演示作画步骤:前后层叠的树木,被遮挡的房子,远处的群山,重点暗示孩子关注遮挡的部分,明确绘画要点:从画纸中下方开始画前面的景物,依次往上推进画被遮挡的景物。)3.幼儿操作,大胆构画孩子眼中的虞山风光。

  师:美丽的虞山隐藏着这么多的秘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画一画,夸一夸虞山美景吧。

  (播放悠扬的民乐《高山流水》,孩子在绿色的操作纸上构思画面,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孩子大胆表现遮挡的景物,PPT视频循环滚动播放虞山美景。水笔沙沙,琴音悠扬,活动室充满了浓浓的艺术情趣,良好的氛围激荡着孩子的心灵,营造出一种此出无声胜有声教育效果。)4.作品欣赏,再次探讨表现遮挡的要点。

  (1)展示幼儿作品,布置成长卷画形式,幼儿自由欣赏。

  (2)选取一幅作品进行点评:请幼儿介绍一下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请同伴找一找哪些景物发生了遮挡;纠错。

  (长卷画的展示方式,将孩子的单一行为提升到集体层面,使作品又多了一层新的视觉效果,站在画前,仿佛徜徉在绵延的山脉中,人、景、画合二为一,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三、活动评价欣赏、绘画都是一项较为安静的活动,但由于媒体教具的运用、艺术氛围的营造以及教师递进的启发式提问,使得孩子在活动中兴趣浓厚,表现积极,气氛活跃。在一篇硕士答辩论文上我看到这样一句话:“优秀的儿童美术教育并不是回避绘画技巧的传授,而是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活动的各个环节。学前美术教育应该坚持发展适宜的原则,根据儿童的实际需要支架儿童的发展。”我想,这也是我设计本活动的主要依据。

  活动反思:

  花是同学们喜爱的植物,真实的花给人们带来了美丽的环境,美好的心情。装饰花卉又称花卉图案。图案本身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自然形象虽然很美,但它还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的生活需要用更加理想、更加超然的艺术形象进行美化,因此就有了由自然形象变为装饰形象的过程,也就是图案变化。本课花卉图案设计是在对花卉熟悉的基础之上,对自然花卉物象的艺术加工。本课内容重点是设计应用。

  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比较合理,电教手段的运用使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了图案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学到了图案设计的有关知识。另外,在课上发现学生创作不够大胆,能够马上示范并指出,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作业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在图案创作方法的讲解上还有些粗糙,学生学习得不够深入,解决方法是让学生带有花卉图案的生活用品进行小组分析讨论),当时是怕学生画不完就把这个环节去掉了,教学方法还不够灵活多样,师生互动不够。

  总的来说,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还算比较满意,今后我要多研究,更加踏实备课,争取把课上得更好一些,使学生受益。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声音,了解可以利用填充、固定、缓冲等方法减少噪音。

  2、比较不同材料的实验效果,尝试将学习结果进行实际应用。

  活动准备

  1、八宝罐、沙子、棉花、橡皮泥、积木。

  2、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木头人”。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木头人”的游戏吗?今天,我们来换个花样玩,拿着我们手中的豆罐子一起来玩一玩,玩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可不能打开瓶盖哦!

  游戏开始: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动动就是小蜜蜂。

  师:诶呀,我听到**小朋友的豆子声音了哦!

  二、讨论。

  1、你的豆子怎么会发出声音的?(动作:老师不小心撞了一下)

  师:哦。我们晃动瓶子,豆子发生了碰撞,它就会发出声音了。

  2、那有什么办法使豆子在玩游戏时不发出声音,安静下来或者声音轻点不被人发现呢?(不摇晃,动作小一点,轻一点)

  3、那我们用刚才小朋友说的方法再来玩一遍游戏:注意动作小一点、轻一点,不晃动哦!山山山……

  4、师:我们刚才的办法好像使豆子的声音减轻了一点,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使豆子在我们玩“木头人”游戏时更加安静呢?我们轻轻地坐下来,动动脑筋想想。

  三、探索。

  1、看,前几天老师请你们这些物品,不知能不能帮上忙呢!

  2、老师依次出示材料供幼儿认识:(老师材料),你们认识这些材料吗?谁来说一说。沙子、棉花、橡皮泥、积木。

  3、你觉得这些材料可以帮豆子安静下来吗?怎么帮?(幼儿猜测)

  4、老师给每张桌子上都放里这些材料,我们(大考吧幼儿教育 )互相合作,四个好朋友,分一分,每个人选一样材料去试一试,然后再盖紧盖子,用手摇一摇,这些豆子安静些吗?

  5、唉,别忙着动手哦,老师给每个组准备了一张记录表,需要我们合作完成:左边是我们刚才认识的`几样物品,右边是需要记录的,找到你操作的物品,在它的旁边记录,你觉得豆子很安静的,就打“√”,比较安静的打“○”,不安静的打“×”,记清楚了吗?我来考考你们,请幼儿过要求。

  6、现在大家选一样材料赶紧去试试吧(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记录表)

  四、实验验证(8张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现在我们大家来验证一下,一看,先看看沙子,8张表格一一看过去,如果有个别组打“○”,可以请个别幼儿示范一下,请谁来试试,你的豆子为什么是比较安静的,如果是全打“√”,教师可以说,真的有你们说的那样效果好吗?我也来试试,真的呢,豆子变得安静了,那老师在就记录上也打“√”,棉花它使豆子安静了吗?(同上),我们再来看看积木,他使豆子安静了吗?没有,那我们给他打“×”,

  五、。

  :我们今天用了许多方法让豆子安静下来。有的小朋友用橡皮泥把豆子包起来,就像让豆子穿了厚衣服;有的小朋友用沙子和棉花把盒子填满,让豆子不会动。这些办法都让豆子不发生碰撞,减轻声音。其实让豆子不发出声音还有很多办法,我们再去找找吧!

大班教案 篇5

  相关知识:

  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常见的螃蟹有大闸蟹(河蟹、毛蟹、清水蟹)、梭子蟹等。螃蟹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寻找食物,螃蟹虽小,却是五脏俱全。螃蟹的种类很多,我国螃蟹资源十分丰富有 600种左右。

  设计意图: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受、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我的家乡高淳区故有“渔米之乡”的美称,一年一度的“螃蟹节”更为人们熟知。螃蟹不仅有诱人的美味,还有独特的外形,对于富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来说,这是良好的教育资源。因此根据这些有利条件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为大班幼儿设计了以下活动内容,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

  活动一:社会“蟹王,蟹后”

  活动目标:

  1、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

  2、让幼儿了解蟹王,蟹后的'产生过程。

  3、进一步了解螃蟹特征,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重点:

  通过工作人员讲解了解蟹王、蟹后的产生过程。

  活动难点:

  幼儿能用语言大胆说出所见、所闻。

  活动准备:

  活动前与社区水产市场联系,蟹王,蟹后,白纸,笔,照相机。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有序的参观水市场的螃蟹,请幼儿选出自己心中的蟹王,蟹后。(《指南》指出应经常和幼儿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让幼儿体会群体活动的乐趣。)

  2、请社区工作人员向幼儿介绍本年度蟹王,蟹后,向幼儿展示,并讲述它们的产生过程,激发幼儿的兴趣。(请工作人员讲解,首先体现了真实性,也结合了社会生活实际,让幼儿感受到真实感。)

  3、请个别幼儿说说今天的所见所闻,表现突出者获得一枚螃蟹标志。(我们要经常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情感。)

  4、请幼儿将看见的蟹王,蟹后画出来。(这一环节结合参观实地简笔画绘画,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也使活动达到了**。)

  5、将幼儿作品展示在水市场,请社区工作人员帮助评价。

  活动二:美术“蟹壳造型”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蟹壳及辅助材料进行造型活动。

  2、培养幼儿的粘贴、剪纸等能力。

  3、体验造型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创造力。

  活动重点:

  能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在蟹壳上进行大胆装饰。

  活动难点:

  能剪出美观图形进行粘贴。

  活动准备:

  蟹壳,及时贴,剪刀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谜语形式导入,谜面“螃蟹”。

  2、展示幼儿收集的蟹壳,请幼儿观察其特征,并说一说它象什么,通过变一变的方法可以变成什么。(《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关键在于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教师向幼儿介绍准备的辅助材料,请幼儿想象在蟹壳上增添。(在手工活动中,教师要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手工。)

  4、请幼儿分组对蟹壳进行造型。(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具体帮助。)

  5、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己介绍作品,教师给这些造型拍照,PPt展示,在教室里悬挂作为装饰。

  活动三:体育“小螃蟹爬”

  活动目标:

  1、学习螃蟹横向爬,掌握手,脚同爬动作要领。

  2、培养幼儿手,脚同爬的能力。

  3、体验学习螃蟹爬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学习螃蟹横行爬的要领。

  活动难点:

  在学习横行爬的基础上注重手脚同爬。

  活动准备:

  泡沫软垫方块,教师自制螃蟹壳,音乐,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与老师一起做螃蟹操。(幼儿背着教师自制的蟹壳)。(第一环节采用螃蟹操导入,为幼儿营造了温馨、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同时在螃蟹操律动环节中加入横着走动作,发展了幼儿的协调能力,也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2、教师向幼儿提问“你们看到螃蟹是怎么爬的呀“?

  (1)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2)引导幼儿了解螃蟹是横着爬的。

  (3)再次请幼儿示范。

  3、教师提出要求,并示范动作。引导幼儿观察手与脚同爬的要领,激发幼儿学习螃蟹爬的兴趣。

  4、请幼儿自由分组在软垫上学习螃蟹爬。

  5、分层次教学、(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的与同伴做横向比较。)

  (1)爬过小河。

  (2)爬过草地。

  (3)来到森林。

  6、放松活动、教师做“蟹妈妈”,幼儿做“蟹宝宝”,宝宝听着妈妈的歌声“睡着了”。(任何活动只有体现“师幼互动”,让教师真正成为合作者和支持者,使活动达到有效性。)

大班教案 篇6

  目标:

  1.从图画书中寻找故事线索,感受鸭子挑战自我、坚持到底的精神。

  2.关注画面细节,尝试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述。

  准备:

  1.图画书《鸭子骑车记》人手一本。

  2.图画书局部画面及其相应小图片:(1)鸭子骑车时遇到的朋友;(2)鸭子骑车的各种动作。

  过程:

  一、师幼共同观看图画书封面,产生阅读兴趣

  1.观察图画书封面上的主要角色形象。

  师:封面上有谁?它会有什么奇思妙想?

  2.了解故事名称。

  3.讨论:鸭子可能学会骑车吗?

  二、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了解故事大意,寻找答案

  1.带着问题边逐页翻阅图画书边思考:鸭子究竟有没有学会骑车?

  2.交流从书中找到的答案。

  三、师幼共读,关注画面细节,梳理故事线索

  1.线索一:动物朋友们对鸭子骑车的不同态度(出示局部画面一)。

  师:鸭子骑车时遇到了哪些动物朋友?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按图画书中动物出现的顺序逐一出示小图片。)

  师:这些动物朋友赞成鸭子骑车吗?(引导幼儿从该页画面和文字表述中发现并说说不同动物朋友的态度,然后师幼一起将以上图片按赞成与否进行归类。)

  2.线索二:鸭子怎样学会骑车(出示局部画面二)。

  师:鸭子原来会不会骑车?(引导幼儿从图画书上找出鸭子最初不会骑车时的动作。)

  师:鸭子是怎么学会骑车的?(引导幼儿从图画书上找出鸭子骑车动作的变化,然后按动作变化的顺序排列小图片,师幼共同发现鸭子骑车从摇摇晃晃到稳稳当当再到潇洒自如的过程。)

  1.线索三:动物朋友们的巨大改变。

  师:最初鸭子的朋友们都不学骑车,后来呢?(引导幼儿再次翻阅图画书,从最后一页中找到答案。)

  师:动物朋友们一开始不是有好几个都不赞同鸭子骑自行车的'吗?现在怎么也都骑上自行车了呢?

  师:动物朋友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学骑车的?(引导幼儿连贯地翻阅最后几页,理解动物朋友跃跃欲试,学习骑车的有趣情景。)

  四、拓展想象空间

  师:鸭子学会骑车以后有没有新的想法?(引导幼儿从封四中发现鸭子看到拖拉机又产生新的想法的情节。)

  师:小朋友,你们现在在想些什么呢?有没有和鸭子一样也有了奇妙的想法呢?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

  2、掌握手形添画的方法,注意手形和内容添画的联系。

  3、培养一定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点】学习手形添画的方法。

  【活动难点】根据不同的手形进行添画,并注意手形与添画的内容联系。

  活动准备】绘画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设悬激趣,情境导入。

  1、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师:那么,你会用自己的小手做哪些事呢?

  师:下面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可千万不能偷看。猜:老师现在用手在干什么?(这时,教师在幻灯上很快完成手形画——鸡)

  2、师:好,现在大家把手拿开,看这是什么?哦,原来老师用很快的速度画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你们喜欢吗?

  师:再看:这幅画有点像什么?

  对了,这位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就是用手描出外形以后再添画成鸡,这样画出来的画叫手形画。

  3、你们想不想也来学画几幅有趣的手形画?(想)

  4、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本领(板书:手形画)

  二、指导点拨,由扶到放。

  1、(1)请大家看:这幅画的手形,你能试着摆一摆吗?

  ①摆一摆(先用手摆出一个造型)

  ②描一描(用水彩笔把手形描完整)

  ③想一想(要变成鸡还要添上哪些东西?)

  ④添一添(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添完整)

  (2)添好了吗?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刚才你是怎样将这幅画画完成的?

  (3)老师把这四个步骤编成了一首顺口溜(出示)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念:

  “先把小手摆一摆,然后用笔描一描,再动脑筋想一想,描好之后添一添,小小手形变成画。”

  2、(1)除了能添成鸡以外,大家想:还能添成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2)那么老师把手反过来摆呢?倒过来摆呢?戴上手套再摆呢?左手摆?右手摆呢?(引导拓宽思路)

  (3)谁能摆出与老师不同的手形

  (4)学生自行添加尝试(师做简单评析)

  3、欣赏范作,了解构图知识。

  三、激发创作,任务下达:

  ①动动脑筋,人人完成一组更有趣的手形画。举行“小聪聪”手形画比赛,看看谁的设计最富有想象力。(四人一组,共同完成,每人设计不同的手形画。)

  ②将自己的手形画作品贴到黑板上,举行手形画展览。

  ③看一看,比一比。把小红星贴到你认为最好的手形画设计作品上。评选出手形画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

  四、展评添趣,总结延伸。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什么本领?下面看:这些叔叔、阿姨又用手在干什么?(录像)

  2、那你的小手将来想干什么?

  3、用自己的小手学更多的本领,做到人人都有一双万能的手。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精选】08-20

大班教案[精选]08-15

大班教案07-20

大班的教案04-12

【经典】大班教案03-22

(经典)大班教案09-23

大班教案(精选)12-20

大班教案【经典】01-24

[经典]大班教案10-16

(精选)大班教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