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二年级数学教案估算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教案估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教案估算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31加减法估算
二、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学习纸一张(印有练习题)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㈠教学目标:教材以对话、图表的形式出示例题,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并用这种事例在实际生活中通常也是通过估算解决的;然后以小组形式展示各自不同的估算方法。最后的“做一做”以学生熟悉的参加学校运动会为素材让学生进行加法估算。教学前我了解到学生已有估算方面的生活体验,因此,设计本节课时力求切入学生的经验世界,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以教材为蓝本,目标定位为: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购物情境中体会估算的价值,学会估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比较估算的结果时,体验不同的人估算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完全一致;并能对估算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3、情感与态度:学生经历猜测估数、验证比较等过程,体验数学就在身边、非常简单;同时在小组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重点为学生在购物情境中体验估算的意义及掌握估算的方法。
㈡策略选择:估算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紧密相关的,学生在作估算时涉及合理猜测,对运算结果范围的估计及灵活运算等思维活动,估算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基于上述认识,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这节课。
1、逐步感悟估算的必要性: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感悟到估算的必要性就显得犹为重要。本节课我试图通过以下三个层次的设计,体现这一想法:第一层次,教师通过问:“小朋友们平时买过东西吗?说说你买的是什么东西?”、“当时你带的是多少钱?够吗?怎样想?”体验“在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的.解决不用精确计算,估计一下就可以”的结论。第二层次,通过例题与练习,学生对商品价格的估算,体会在买东西、付钱时,估算的必要性。第三层次,让学生作为班级“小主人”为班级设计100元的购物方案,感悟到估算的作用之大。
2、体现估算方法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估算中的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重要体现。
3、结合具体情境,展示估算的科学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学生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而本节课的第二层次的设计正好体现估算的科学合理。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教程
设计意图
㈠引入:
1、师生谈话,获取信息:
师:小朋友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能说说你买过什么东西?你当时是带了多少钱?
[备选]若学生提出物品是3元2角,则问你是带多少钱?为什么?若学生提出是1元9角,则问你是带多少钱?为什么?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生活中不需要精确的计算—————估算
㈡展开:
1、创设情境:教师分层出示例4,让学生根据图片寻找信息;尝试提出数学问题;
2、观察并同桌讨论;
3、汇报,探索估算的方法;
4、小结:
⑴不同的估计会有不同的结果,你认为怎样取比较合适?
⑵想一想是用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课前了解过学生有过买东西的经历,交流当时的钱数,就有估算的知识。这样,就为本节课作好知识铺垫及激活学生的思维,加上“购物时,怎样估算更合理?”的讨论,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中真的需要估算,而课的导入也水到渠成。
利用课件出示例4,再次出示生活情境图,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板演,教师再追问两个问题:①看了以上不同的估算方法,你发现了什么?②你认为怎样取近似数好?
㈢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
(1)要买下面的玩具,大概需带多少钱?
小轿车32元自行车28元飞机59元
电话机12元小卡车21元轮船37元
(2)请用100元钱为自己设计一个购物方案。
2、拓展性作业:调查自己家里的收入与支出情况,估算出每月的收入与支出。
㈣总结:经过本节课学习谈谈你的收获。(教师也谈谈自己的收获)
通过两个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思维发展,体现“知识的价值存在于知识的运用之中”的教学理念。
五、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小朋友谈自己去买东西时,出现了买“瓜子1元9角”,说到当时是带了2元钱。师:为什么要带“2元钱”?
生1:不可能带1元9角,一般是带2元。
师:你的意见是说在买东西时带的钱数是整元出现。
生2:我买饼干是3元1角,带的是4元钱。
师:你两位同学所说的是买东西时,带的钱数要比实际支出多一些,才能买到东西。大家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3:我认为,3元1角带3元钱是不够买,但可以讲价还价,因此3元也是够的。
生4:如果在超市,不能讲价怎么办?
生5:可以让老板送货上门或跟老板说实话,会给我们的。
生6:我赞成,当时是我们带的钱数,可以多一些也可以少一些,是没关系的。
点评:当数学问题与儿童生活情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撞击出来,课堂生命的活力就会焕发出来。
片断二:在出示课题后,教师:“看来,生活中常常需要用到估算,怎样把估算的知识学得更好呢?”针对这一问题,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示课本的例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尝试练习。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我以小组图出示估算策略:
师:看了以上的估算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采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但最终算出的是大概够就够。
师:是啊,估算只要一个数的范围(或一个数数值),但他们过程是怎样的?
生:取整十数来算,师:对,这就是我们在估算时,把一个数看成接近整十数来取值。
如此,体现了新课程倡导教师成为“促进者”,真正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
六、反思: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我有几点体会:
㈠一节好的课,不仅应追求近期的知识能力目标,更应追求高远的育人目标。
在上“加减法估算”这节课前,我觉得自己像一名课题研究人员一样,查阅了不少资料,了解到了别人做到了什么,还没什么没做到,人教版和其他版本书的不同,学生虽有估算意识,时常也估计了数的大致范围,但两个及以上数的估计还是没接触过,还如大家都做到将估算与生活紧密联系,而缺乏通过估算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于是围绕这个目标我开始进行课的设计,把估算能力的培养与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联系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而且通过对话学会思考问题,经常保持对周围事物有关数据的敏锐性。
㈡一节好的课,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始终把握住“估算来自于生活”这一认知目标,在教学中首先选取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估算的愿望,并在学生掌握了估算意义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实例,让学生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从而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服务。
㈢对“弱势群体”关注不够。
从学生的生活购物开始,到小组的讨论、交流,我细观察,发现“弱势群体”没有求助的声音,这也真是一种缺憾。
二年级数学教案估算2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2.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
估算方法的合理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三。
教学方法
引导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境引入
小明家到学校有504米,约是( )米。 我校二年级有288人,约是( )人。养鸡场昨天收蛋192个,约是( )个。 电风扇售价235元,约是( )元。
2.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二(3)班这个月收集牛奶纸盒情况。出示统计表:
收集牛奶纸盒情况
第一周 195个
第二周 328个
第三周 217个
第四周 286个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出示:这个月大约一共收集了几个牛奶纸盒?
2.列式:195+328+217+286=
独立进行估算,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3.汇报讨论结果。
(1)老师板书学生的估算过程。
(2)老师肯定学生合理的'估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掌握一般的估算方法,提出:在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或整百的数。
4.师:那么二年级6个班级一个月大约能收集多少个?
那么全校6个年级一个月大约能收集多少个?
全校学生在一个月里能收集这么多的牛奶纸盒,你有什么想法呢?
5.书上P98例5。
(1)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汇报时说说估算过程。
(2)如果每收集500个送一次,那么大约再收集几个,又可以送一次了?学生集体交流。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计:第一周和第二周大约收集了几个?
二(1)班一个月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说出估算的过程和想法。
2.练习二十第5题。
3.练习二十第6、7、8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汇报答案,并交流思考方法: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
四、小结
布置作业《练习3》
练习三
1、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285+356= 326-243 =
683-415 = 495+474 =
2、估算:
480-196 ≈ 185+379 ≈
607-494 ≈ 526-389 ≈
1890+890 ≈ 503-315 ≈
683-415 ≈ 495 +474 ≈
285 +306 ≈ 616-293 ≈
285+89+816 ≈ 1503-488-305≈
二年级数学教案估算3
教学内容:课本第63页复习第6-11题
教学要求:
1.巩固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弄清算式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掌握算法。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注意把统计和估计等知识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千以内的减法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复习)
二.计算综合练习
1.完成复习第6题。
生独立完成。(注意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完成第7题。
1)学生一组一组的完成,指名板演。
2)集体核对、订正,并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3)比一比,千以内数的加法、减法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3.完成第8题。估算得数大概是几百,再算一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问:估算有什么用处?(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完成复习第9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自己试做,注意进位、退位的情况。
3)组织评讲。
三.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第10题。
1)小朋友们去做什么?(同桌互说)2)你知道了些什么?(汇报。)
3)题目要我们求什么?(请生读题。)4)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汇报。
5)学生自己完成。6)核对答案。
3.完成第11题。
1)学生独立读题解答。
2)说说怎么想的。第二个问题是根据哪些条件做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和第一个条件。)
教学后记:
二年级数学教案估算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程教科书第四册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2、在购物活动中,经历估算的应用,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切入生活,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有自己去买过东西的经历吗?能说说你买过什么东西,大约带多少钱吗?(板书课题:估算)
师: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逛商场”,学估算、用估算好吗?
(出示例图:手表295元,洗衣机3015元,自行车698元,电饭锅302元,摩托车8295元。)
二、创设情境,探索估算
师:我喜欢上洗衣机和电饭锅,想买下这两样东西,请你当参谋,老师大概需要带多少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质疑:对于出现购物问题时,怎样估算更合理呢?想不想把估算的知识学得更扎实?
试练:书上第50页“做一做”。
交流汇报:
305+198→300+200≈5007990-1995→8000-20xx≈6000
305+198→310+200≈5107990-1995→7900-20xx≈5900
305+198→300+190≈4907990-1995→7900-1900≈6000
305+198→30个10+19个10=49个10+10≈500
师:看了这些不同的估算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认为近似数应怎么取合适呢?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六道估算题。
2、应用:“买东西”
电话机290元
玩具车395元
电脑6988元
小提琴216元
电子琴685元
钢琴5698元
①要买下面物品,大概带多少钱?
②请用“10000元”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一个购物方案
(先独立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拓展性作业:调查家庭收入与开支情况,估算出每月收入与支出多少钱?
四、师生共同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今天的学习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
二年级数学教案估算5
教材分析:
例5教学仍以收集矿泉水瓶为现实背景,教材给出一个表,表中呈现学生4周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通过“小精灵”提出的问题:“第三四周大约收集多少个?”引出估算。让学生探索解答方法,同时解决“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送一次”(500个可以送一次)教材给出了两组学生的不同解题策略。最后教材还提出“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提示教师教学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培养合理运用估算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尝试指导法和小组合作研讨法。
教学准备:
PPT,学生收集矿泉水瓶情况表,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近似数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32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设计意图:通过近似数的复习引出加减法估算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交流、讨论中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体验估算的一般策略性。】
二、新知研讨
1.引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能不能说一说?大家都学会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下面还是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列表,明明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愿意试着解决吗?
2.出示问题一
展示例5的数据表,出示小精灵的问题: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收集矿泉水瓶情况:(让学生说一说,培养学生表达和审题能力。)
第一周:180个,第二周:340个,第三周:192个,第四周:219个。
3.讨论算法。先让学生明白:要解决小精灵提出的问题,从“大约“一词可以知道,不需要准确计算,只要估算就可以了。
板书课题:加减法的估算。
4.探究估算方法。先让学生各自独立尝试估计,在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然后全班交流。只要合理,就要及时给予肯定。
如:192接近200,29接近200,第三、四周大约收集了400个,或者也可以这样想:192接近190,219接近220,第三、四周大约收集了410个矿泉水瓶(200+200=400或190+210=410)
5.出示问题二。问: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再送一次?让学生结合刚才自己算出的结果,回答还需要多少个。其中可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也可以用精确计算的方法得出结果。
6.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能算出结果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地第98页“做一做”,独立估算,指名说一说各自的估算过程,并说出结果是多少。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用连线的方式把鱼分装在两个筐里。
3.集体讨论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6、7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用估算的方法解决了不少问题,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估算,例如:到商店里买东西,出发前就要先估算一下要带多少钱,买过东西以后,还要估算一下钱花得对不对。除了买东西之外,还有许多事情也用到估算,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看看哪里还用到估算,利用课余时间互相交流。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加减法估算
方法一:方法二:
192接近200 192接近190
219接近200 219接近220
200+200=400 190+220=410
500-400=100 500-410=90
再有100个,又可以送一次。再有90个,又可以送一次。
二年级数学教案估算6
教学内容:课本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学习先估算再精确计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估算是用整十数、整百数进行近似计算;
3、通过学习,了解精确计算与估算的异同点,并能熟练掌握精确计算与估算的技巧,在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异同点,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估算的技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旧迎新--巧算
1、计算:
56+37= 28+43=
师:怎样算才能又快又正确?
2、容易的题与难的题
300+200= 463+329= 285+169=
298+183= 458+333= 276+195=
308+213= 460+330= 280+200=
(1)比较:
师:①你认为哪些题比较容易做?为什么?
②怎样来完成那些比较难的题?难的题与容易的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2)学生动手探究
(3)小结:先做容易的,然后通过容易的推出难的。
3、巧算,由容易的题推出结果:
237+98= 743+99=
237+99= 743+100=
237+100= 743+98=
185+100= 901+99=
185+98= 901+98=
185+97= 901+100=
4、思考题:
498+506=
师:你能用最快的速度来完成这道题目吗?
二、以新带新
1、创设情景:
这一学期,方泰中心校有男生462名,女生229名,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462+229=
(2)质疑:你能用刚才学的本领来做这一题吗?在完成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得到了什么启示?
(3)多媒体演示: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小巧、小胖、小丁丁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计算这一题的。
①观察;
②各抒己见:我看懂了……
③小结。
(引出“估算”)
④比较:
师:为什么小巧的估算结果比精确计算的结果小?为什么小胖的估算结果比精确计算的`结果大?为什么小丁丁的估算结果很接近精确计算的结果?
(4)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小结。
2、练一练(先用整十数估算,再精确计算)
637+107 122+122 121+180
估:640+110=
精:637+107=
341+341 811+189
216+216 682+129
3、选一选
①292+184=( )中最接近的答案是( )
A、500 B、470 C、450
②538+198,下面( )不是它估算的结果。
A、740 B、730 C、650
检测练习:比较计算结果
精确计算 用整十或整百数估算
468+439= 470+440=
677+280= + =
856+95= + =
578+207= + =
235+498= + =
三、总结: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教案估算】相关文章:
《加减法的估算》的数学教案10-03
《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04-04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04-10
小学二年级数学估算教案(通用10篇)07-22
二年级数学教案08-27
二年级数学教案03-13
一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10-03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乘法的估算04-04
【热门】二年级数学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