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十几减9》

时间:2024-04-11 13:32:13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数学教案:《十几减9》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十几减9》,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教案:《十几减9》

一年级数学教案:《十几减9》1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学生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本思维方法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探究并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本教学作如下设计:

  1、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学生列出算式以后,先不做讲解,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尝试计算,再通过交流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明确算法的优劣,从而激发学生寻求最佳算法的强烈愿望。

  2、重视对“破十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亲自动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破十法”的理解,使学生能熟练运用“破十法”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计算速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参加过游园会吗?你们在游园会中看到过哪些有趣的场景呢?说出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1)课件出示教材10页例1情境图。

  师:许多同学都围在小丑身边买气球,那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丑手中有多少个气球,卖了多少个气球吧。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能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还有几个?

  (3)引导学生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5-9。

  (5)思考:说一说这道题和以往学过的十几减几的题有什么不同。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的同时,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新知

  1、学生自主探究。

  师:怎样计算15-9呢?下面请大家独立思考,想办法进行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预设

  生1:因为9+6=15,所以15-9=6。(想加算减法)

  生2:10-9=1,1+5=6。(破十法)

  生3:15-5=10,10-4=6。(平十法)

  生4:15-10+l=6。

  3、学习“破十法”。

  师:在这些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算得又快又准呢?

  预设

  生:我认为第二种算法算得又快又准。

  师:我们给这种算法起个名字,叫做“破十法”。现在请大家看课件,了解运用“破十法”计算的过程。(课件演示,学生观看)

  师:现在请你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运用“破十法”计算的过程,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预设

  生:我先摆出1捆小棒,再摆出5根小棒,因为5减9不够减,所以得把1捆小棒打开,从里面拿出9根,也就是10减9等于1,剩下的1根小棒再与其余的5根小棒合起来,就是6根小棒。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运用“破十法”计算15-9的过程吗?

  预设

  生:计算15-9,因为被减数个位上是5,不够减9,所以先算10减9等于1,再算1加5等于6。

  小结:计算十几减9,先算10减9等于1,再用1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再彼此交流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然后重点强调“破十法”,使学生感受到这种算法的优越性,最后通过看一看、摆一摆等活动熟练掌握“破十法”,提高计算能力。

一年级数学教案:《十几减9》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0--12页

  二、教学准备:

  课件,每生一个信封(装有十根一捆的小棒若干)。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制定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学生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本思维方法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我是这样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的: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

  2、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策略选择

  1、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计算教学中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十几减9”的算法教学。我根据教材的编排要求,在例题12-9的教学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同时提出了多角度思考的要求,学生在交流汇报中,逐步明确,计算“十几减9”可以有不同的算法(如课中学生说出了①12-9=12-1-1-1-1-1-1-1-1-1=3②因为3+9=12所以12-9=3③12-2=1010-7=3④10-9=11+2=3⑤12-10=212-9=3⑥......)但有些方法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所以我认为算法要优化,要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孩子自己迫切地感受到需要寻找一种最好的方法。

  2、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十几减九的教学中,我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这样学生可能不一定会想到书本上要求掌握的“破十法”,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课中及时地对学生加以点拨,发挥教师“组织引导”的作用。

  3、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本课以“聪聪和明明参加元宵节游乐园”为情节,对各环节进行串联,适应一年级孩子的特点,使得教学过程充满童趣,为学生主动探索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

  生:元宵节

  师:元宵节你都参加了哪些活动?

  生:......

  师:那天啊,聪聪和明明(出示聪聪和明明动画)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还有一些奖品呢,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聪聪: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生:愿意

  师:聪聪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在玩的时候还能发现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聪聪: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

  (考虑到主题图的情境较多,一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逐个出示情境图。)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动画演示套圈活动)

  师:看到了什么?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12个圈,套中了9个。请问还有几个没套中?

  师: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学生列式,教师板书12-9=)

  师:12-9可以怎么算呢?

  (学生独立思考)

  师:你觉得有困难的可以打开信封用小棒来摆一摆。算好了以后也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检验一下自己是否算对。

  师: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1)(电脑出示明明,伴有画外音)

  明明: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电脑出示汽球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有几个气球?(生数气球)再看-----(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师: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摆一摆,算一算。(做一做1)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2)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把这四个算式板演在黑板上)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十几减9)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其他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11-9=212-9=313-9=414-9=515-9=616-9=717-9=818-9=919-9=10)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五、游戏:小鸟找房子(课件)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课后请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六、应用拓展

  师:(电脑出示谜语图)看小朋友在干吗?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过元宵”是小朋友很喜欢的一件事情,把它作为教学的情境学生比较喜欢。

  把漂亮的情境图制作成动画,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果,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12-9怎么算?相信不同的学生肯定会有不一样的算法,当然也可能会有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计算。此时,先让孩子独立思考,再让想不出方法的孩子用小棒计算,想好的孩子用小棒验证。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此时创设“卖气球”的情景为方法的优化作好准备。

  让学生找规律时,实际上就是在进行计算了。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掌握十几减九的所有算式,而且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孩子快乐地学着。

  五、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

  出示12-9=?这个例题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有困难的同学先摆一摆小棒,想出方法的小朋友也可以用小棒来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师:你觉得12-9可以怎么计算?

  生1:我没有摆小棒,我是数刚才的圈的,有3个没套中所以等于3。

  (显然,这位孩子还没有从套圈的情境中走出来......要是让他再说下去,那肯定还会有很多孩子去数而不去思考计算方法了。)

  师:哦,要是没有这个图(随即关了课件)你还会算吗?

  生2:老师我是这样算的。(说着自己跑到了实物投影上摆起了小棒)12根小棒先拿一根,再拿一根,然后再拿一根,接着再拿一根......

  生3:那太麻烦了,我不用摆小棒就会算了。我是这样想的:因为3+9=12所以12-9=3。(这位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好,看来他进位加法的计算很熟练。)

  生4:我比较喜欢×××同学的方法,因为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差不多都是“想加法算减法”。

  这时一个小男孩高高地举起了手,他拿着一堆小棒跑到了讲台上,也摆起了小棒:从12根小棒里拿掉9根所以就只有3根了,12-9=3。(此时,我注意到他是先从10根一捆的小棒中拿出9根的,只是他自己没有表达出来罢了)于是,我追问:你这9根小棒是从哪里拿出来的啊?

  生5:老师我知道,他是从一捆小棒中拿出来的'。

  小男孩:对,这一捆是10根。因为10-9=1,1+2=3所以我就想到了12-9=3。

  (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

  六、教后反思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让他们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把教材第10~11页上的插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将插图展示的游园活动作为学生学习十几减9的活动背景,使乏味的运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喜欢的活动联成一体。通过解决“还有几个没套中?”“还剩几个气球?”等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不只是写在纸上的算式,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把握学生的教学起点,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十几减9的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新知识,而是一种旧知识,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早有这方面的体验。因此,当需要解决“还有几个没套中”的问题,引入算式12-9以后,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手中的小棒来计算“12-9”的结果。在我的引导下,不同的学生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用直观图点数出结果的,还有用连减法求出结果的,有用做减想加求出结果的,有用破十法求出结果的.....由于学生用足了自己已有的经验,因此,课堂上探究的气氛浓厚,学生的情绪饱满。

  3.既鼓励算法多样化,又注重计算方法的优化。

  在一个班级中,孩子们的思维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在做十几减9的减法时,所用的计算方法在思维水平上也是有差异的。如,须借助直观进行计算的学生的思维水平,明显低于用“做减想加”和“破十法”来计算的学生的思维水平。为了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达到预定的目标,使大多数学生掌握一般的,较优的计算方法,由此,我在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侧重让学生理解“做减想加”和“破十法”的计算算理,目的在于使大多数学生能掌握这普通的长久发挥作用的数学方法。

  4.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片段一中我以简单的两句话“哦,要是没有这个图你还会算吗?”“你这9根小棒是从哪里拿出来的?”就把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可见,在课堂中我们是不能忽视自己的点拨作用的。

一年级数学教案:《十几减9》3

  【学习目标】

  1.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初步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探究多种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破十法”的算理。

  【学习过程】

  一、学习新课,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理解题意。

  小丑手中一共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思考、提出问题:还有几个?

  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已知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并把算式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然后组长向全班汇报。

  2.比较15 9和15 3这两道算式。

  二、达标检测

  1.写出下面的气温。

  零上15℃( )

  零下10℃( )

  零下20℃( )

  零上33℃( )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9+( )=13

  9+( )=15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 ( )=12

  12 9=( )

  9 ( )=16

  16 9=( )

  9 ( )=17

  17 9=( )

  4.用喜欢的方法计算。

  17 9=_____

  16 9=_____

  13 9=_____

  19 9=_____

  11 9=_____

  10 9=_____

  18 9=_____

  14 9=_____

一年级数学教案:《十几减9》4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 )=13 9+(4)=13

【一年级数学教案:《十几减9》】相关文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十几减9》教案04-09

数学《十几减5、4、3、2》教案03-30

加与减一年级数学教案09-18

数学教案:连减计算10-02

《加与减(一)》数学教案11-02

关于连加连减的数学教案10-03

大班数学教案:8减几03-07

关于连减应用题的数学教案10-10

大班数学教案设计:“11减几”10-19

加和减三年级数学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