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出示研究题引出课题
1、出示书本P70的例题插图和条件;
2、指导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的各种信息,明白购买的服装有大小之分,不同身高的学生适合穿不同号码的服装。
3、出示身高记录单,和题目问题。
4、让学生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介绍给大家。
5、引导学生理解必须要分段整理数据,也就是要统计,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掌握分段整理的方法。
师:那么现在我们已经把身高的范围分好了,我们如何来整理各个身高段的人数呢?
1、在小组里讨论各自整理的`方法,鼓励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小组合作进行。
2、教学书上的方法,那就是先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鼓号队员身高的分布状况,再把得到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出示统计图】
3、整理好数据后,让学生说说根据统计的结果,能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和同桌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4、小结刚才在整理数据时的各种方法,让学生反思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注意点。进一步体会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增强统计的意识。
三、初步运用
1、完成书本P71“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第一题数据和要求;
(2)先让学生初步理解题意和解题的方法。
(3)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体会,并说说对统计结果的看法。
2、完成书本P72“想想做做”第2题。
(1)先投影出示第2题所有内容,让学生初步理解题意;
(2)让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直接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写统计表;
(3)交流统计的结果,并说说在统计过程中的体会。
(4)让学生观察统计后的表格,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说说从表格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感受到了些什么,有什么心里话要说说的。
(5)教师小结
完成书本P73“想想做做”第3题。
【教学过程与第2题类同】
四、 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1、教师总结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并说明注意点。
2、阅读书本P73~74的“你知道吗?”
让学生读一读,再组织交流;最后说说从中了解到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应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提高分析折线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统计图
课前准备
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1、练习八的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填表并组织交流,再依次讨论第(2)(3)题。第(3)题讨论后,还可以引导学生预测3年我国私人拥有汽车的情况,并再学生预测后,相关数据,以便学生在比较中检验自己的预测。3年我国私人拥有汽车的数据是:1219万辆。
2、练习八的第2题和第三题。
做题时,从阅读统计图到画图都要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道题为什么都适合采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3、练习八的第4题。
在学生讨论调查的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就调查活动作出较为具体的分工,然后再展开实际的调查活动。此题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选择学生普遍经历国的.其他事件展开调查统计活动。
4、练习八的“你知道吗?”
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再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以及相关的想法。其中中间一副图是复试统计图,蓝圆柱表示通航的国家数,绿圆柱表示通航的国际城市数。交流时,可适当帮助学生理解。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引入:"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今天你们的.早餐吃得饱饱的吗?你们最喜欢的早餐是什么呢"?
2、师:"针对同学们最喜欢的早餐,四(1)班调查了一下,制作了一个统计表,让我们看一下吧"。
师:"统计结果除了用统计表表示外,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条形统计图)
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1、师:"这里有两个统计图,让我们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分组完成条形统计图。
3、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4、完成例题第1-4题。
5、(第4题拓展)如果最喜欢的牛奶是5人呢?--半格表示1。
板书:条形统计图--以1代2
6、练习巩固,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出示四(2)早餐统计表,用以1代2的统计图来表示。
发现比较麻烦,还要添格子。--以1代5
2、出示四年级早餐统计表,拓展练习以1代10。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条形统计图--以1代2,以1代5,以1代10,以1代多。
板书:
条形统计图--以1代2
以1代多
简洁
快速半格表示1
方便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会制作会看简单的统计表。
2、培养学生分类整理和初步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3、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今天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朋友,他们分别是……(多媒体展示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喜欢吗?
二、引导探索:
1、设置情境
老师不仅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朋友,而且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问题。课前老师收到一位印刷厂厂长的这样一封来信:(出示)
周老师:
我们厂想生产一批印有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的卡片,可又不知道同学们到底最喜欢什么,可以帮我在同学中调查一下吗?……
老师想把这个任务交给同学们,你能想办法帮老师了解到每一位同学最喜欢哪一位卡通人物吗?有什么办法?
2、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师: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如果你赞同发言小组同学的意见就请你为他们鼓掌,鼓励他们;如果你认为他们的方法很独特,有创意,而且发言也很精彩,就请你为他们热烈地鼓掌,祝贺他们;如果他们的发言你没有听明白或者疑问,可以向老师举手示意,大家说好不好?
4、引导交流:你认为这个问题应用哪种方法来整理数据比较好?请阐述你的理由,其他同学通过掌声来进行评价。
5、师小结:①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有很多不同的方法。②面临一个具体问题选择整理数据方法时,一定要根据情况而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便捷的方法,但要注意不论用何种方法来整理数据,都必须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巩固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1、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是要注意什么?
3、练习:1991-20xx年沙尘暴总天数的变化情况(幻灯片显示)
(1)让孩子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沙尘暴情况,它有什么危害。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能够怎样解决问题。
(4)关注现实生活中环保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P127统计9、根据1997-20xx年全国每年出生人口数统计图回答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请交流。
(2)分组讨论,每组自由选择一小段时间(如:1998-20xx的变化情况)
(3)汇报交流各自的研究情况。
(4)让学生体会到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P13114根据我国1997-20xx年博物馆数量统计图回答问题。
总复习--综合复习
复习内容:《一课三练》P52-P55
复习目标:使学生对知识有个综合的输理,通过讲评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加灵活、牢固。
复习过程: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45+63+37+22(2)8*(11*125)(3)25*11(4)72*125
(5)54*99+54(6)3900/25/4(7)(100+4)*25(8)16*43-43*6
分析:(1)注意在简算过程中要凑成整数的需要加上括号
(2)注意8和125的关系,8*125=1000,所以要把他们先乘
(3)注意要拆最接近整数的数,所以25*11=25*(10+1)=25*10+25*1
(4)注意72*125,看到125想到要找个8相乘,所以可以拆成(8*9)*125=(8*125)*9
(5)(7)(8)注意用乘法分配率
(6)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减去连个数的积
3、递等式计算
强调计算准确,并在稿纸上列竖式检查
4、填空
1、2、3、4、为小数的基本题,再次强调公式重要性。
5、6为小数提高题,应用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的移动
5选择:
(1)下面数量中与1.2分米不相等的是
0.12米1.20分米1.02分米12厘米
分析:此题考核小数的性质和单位换算,小数点的移动。在讲评过程中,注意再次复习这几个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2)下面每组3个角不可能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的是
分析:考核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只要每组答案三个度数和是180度的就是正确的
(3)下面每组三个角,不能为成三角形的是
分析:此题考核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6、实践操作
(1)位置与方向
注意:强调要先找出观测点,在观测点上画十字。先看所去地点在观测点的什么方向上,最后量角度,并标上角度和线段
(2)统计图
注意:画统计图时要先描点再连线,并要标上数字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6
教学内容:教科书的第120页的第13题,教科书的第123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过复习,巩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具媒体: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统计。
2、打开数学书看第六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二、复习知识点
1、统计
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2、总复习13题。
回答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练习二十一13题
根据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回答所给的问题,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三、综合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6040090247002495000069520038000200305076000
1、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七百八十万零二十人
十五亿三千零八万零九
四亿零五十万零三
4、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27×633276÷8474×59
5、估算:297×3789×45392÷9
6、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个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7分别画一个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的角
8、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9、你会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10、解决问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30天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条船可坐50人,要同时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四.总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综合练习试卷。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7
一、统计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4、讨论交流:
5、全班汇报交流。
三、巩固新知
完成102页的做一做2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教案
课题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三、巩固新知
完成106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师归纳并板书:
条形粗细要均匀;甲、乙两个停车场辆数的图案要不同;写好数量;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8
一、教学内容: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2.使学生初步体验收集动态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1格表示多个单位。
难点: 动态数据的收集方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早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P96例2中四(1)班同学喜欢的.一种早餐统计表。今天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在书上画出统计图,教师巡视。
2.思考:
(1)书中有两幅条形统计图,每幅图的1个格代表几个人?
(2)最喜欢哪种早餐的人最多?
两种图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可以反映出同一结果。
(3)你认为哪幅图表示数据比较合适呢?为什么?
(4)如果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呢?
一个格表示2人,那么半个格则表示1人。
3.教学例3
(1)出示例3: 想一想1格表示1个单位或2个单位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每个格表示1个单位或2个单位太麻烦,数据太大,怎么办?
(2)出示条形统计图。在书上完成。并回答问题。
(3)学生展示画图结果,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当数据较大时,每格代表的数据也应该相应增大。如(3)可以表示10个单位。
(三)巩固练习
1.P97 做一做 独立完成后订正
2.P99 做一做 独立完成后订正
教师指导:因为周末销售量增加,因此好的建议是,周末进行促销活动,增加销售量。
(四)拓展延伸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1格表示2个单位
1格表示5个单位
1格表示多个单位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一)教材说明。
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例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例1通过对某地区不同时期的城乡人口分别进行统计,再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并,形成一种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接着引导学生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发现该地区近年来人口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
(二)本单元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
3、加强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学生观察统计表,完成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
(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4、5学生展示统计图。
(六)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1)学生观察统计表。
(2)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学生展示统计图。。
2、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6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4、5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发现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
第三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贺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同学们在元旦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你给谁寄过贺卡吗?
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你寄过贺卡吗?的实践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发现问题;
(1)呈现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
①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
②对废品要有效回收。
(2)昨天老师布置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
学生制成统计表,填写统计表。
2、分析问题:
(1)出示问题:
①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学生共收到多少张贺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课大树?
②引导思考:怎样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全班、全年级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
出示阅读资料:
①小组合作探索
②小组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
③根据组里统计的结果计算出全班的结果,扩展到全年级和全校情况。
(3)引发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思考,引出结论。
(4)问题: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2、解决问题。
实施解决方案——行动起来吧!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为保护森林,应该少寄贺卡。
2、节约日常开支,减少邮政压力等。
3、汇报交流:做环保贺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问候,宣传节约用纸,计划自己平日节约用纸的方案等。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0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格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我班有12名学生,总的来说,班上的同学成绩较为平衡,只有几个不合格现象。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太爱举手发言,另外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学习习惯较差,上课有时也不能及时跟着老师的思维进行思考,致使学习效率不高,造成作业不能及时上交的现象,从而导致学习基础薄弱。
3重点:
理解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难点
: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统计图。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统计表,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二、探究新知
以日历的形式呈现"北京市20xx年8月的天气情况。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这张20xx年8月份的日历表中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
指明学生回答。
师:怎么才能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20xx年8月份的晴天、阴天、多云、雷阵雨的天数分别有几天呢?(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1、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数据。(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请同学们举手示意来为同学们展示自己的表示结果。
2、学生展示表示方法。
教师进行总结发言,并揭示课题,进行板书。
3、在此基础上给出条形统计图
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同学们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指明学生回答。
4、对比,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引导学生得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进行板书。
5、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知道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知道每一格体表的数量。
师:让我们再次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看出它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几吗?
指明学生回答。
三、练习设计
根据课前调查的本班学生出生月份的实际情况,完成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自由发言总结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
调查本班学生上学方式,画出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教具: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统计。
2、打开数学书看第六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二、复习知识点
1、统计
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2、总复习13题
回答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练习二十一13题
根据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回答所给的问题,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三、综合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60400、9024700、24950000、695200、38000200、305076000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七百八十万零二十人、十五亿三千零八万零九、四亿零五十万零三。
3、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2763、327684、7459
5、估算
2973、7894、53929。
6、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个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7分别画一个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的角。
8、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9、你会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10、解决问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30天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条船可坐50人,要同时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综合练习试卷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4~9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2.引导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统计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迁移感知
出示数据。
4月10日:27℃;4月12日:15℃;4月14日:12℃;4月16日:21℃;4月18日:25℃;4月20日:26℃。
谈话:这是老师收集的近期南京地区最高气温的数据。像老师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提问: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
谈话: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用什么方式来表示气温变化的情况呢?我们到“金陵气象”网站去看一看吧!
登陆“金陵气象”网页,查看有关气象信息。(网页上有大量反映天气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提问:看了这个网页,你发现了些什么?
指出:人们通常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气温的变化情况。(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出示网页中反映南京地区近期最高气温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谈话:这个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它表达了哪些信息呢?我们先听一听气象播报员是如何介绍近期天气变化情况的。
课件播放:气象播报员依据统计图介绍南京地区近期最高气温情况。(配音: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登陆“金陵气象”,据“南京近期最高气温统计图”显示,南京近期气温变化较大,4月10日最高气温为27摄氏度,14日最高温度仅为12摄氏度。5天时间,最高温度降幅达15度。从4月16日起,天气转晴,气温再度上升。“金陵气象”提醒各位适时增减衣物,防止气温变化引发疾病。)
提问: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这几天的气温变化很大。)
追问:你是通过什么了解到这几天气温变化很大的?(从气象播报员的提示中知道的;从统计图中也可以看出来。)
二、情境延续,读图感悟
1.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着重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描述数据的方法等)。
提问:表示4月12日最高气温的点在哪里?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氏度?4月18日呢?
2.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每几天记录一次最高气温?
(2)哪天最高气温最高?哪天最高气温最低?
(3)最高气温上升得最快的是哪天到哪天?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3.小结。
讨论:人们在表示气温变化情况时,为什么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每一天的最高温度,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一段时间里气温的变化情况。)
三、联系生活,再度感悟
1.出示本周南京地区最高气温折线统计图。(星期日:24℃;星期一:25℃;星期二:25℃;星期三:22℃;星期四:24℃;星期五:23℃;星期六:26℃。图略。)
提问: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谈话:如果你是气象播报员,你想怎样向大家介绍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况呢?
2.介绍生活中的折线图。
提问:你还在哪儿见过折线图?
展示课前收集的折线图(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统计图所表示内容,以及从图中能了解到的信息。
四、结合活动,动手制图
谈话:认识了这么多折线统计图,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折线统计图呢?
1.制作统计图。
师:课前我们收集了跳绳的数据,你能根据统计表(某同学在1分、2分、3分、4分时跳绳个数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2.数据分析。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这位同学跳绳的速度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跳绳的速度越来越慢?
五、实践运用,课外延伸
1.提问: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2.出示:南京市20xx~20xx年私家车数量情况统计图。(图略)
要求学生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题略),并组织全班交流。
完成练习后,提问:看了这幅统计图,你想到了什么?
3.出示:南京市20xx~20xx年空气轻度以上污染天数情况统计图(图略)。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同时出示上面的两个统计图,提问:面对快速增长的私家车和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你想到了什么?
4.谈话:课前老师要同学们收集自己从一至四年级的身高与体重的有关数据,都收集了吗?你能根据这些数据制作自己的身高或体重变化情况统计图吗?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出示:中国儿童标准身高、体重对照表(略)。
谈话:和标准身高、体重相比,你认为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怎么样?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出示:某地区新增肥胖儿童数量统计图(略)。
谈话:课前老师还收集到这样一幅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自己去查阅有关资料,对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3
教学内容:
课本第45---46页练习七第3---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正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调查、收集数据并分段整理、统计,能根据统计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和统计过程,获得活动过程的经验,进一步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体会统计是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培养尊重数据、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条形统计图和分段统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主要练习统计的内容。
二、图表练习。
1、做练习七第3题。
(1)填写统计表:交流课前收集的长江、黄河等4条河流的长度,统一数据。提问:统计各条河流长度时,统计表里为什么不需要合计?
(2)完成统计图。
学生看图,说说这里的图形统计图和前面学习的不同在哪里?
提问:这里每格表示的长度是多少?图上怎样确定长江的长度是6397千米的?
学生完成条形统计图交流画法。
提问:你觉得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四条河流的长度有什么好处?你从图上可以知道些什么?
2、做练习七第4题。
(1)完成统计图。
学生阅读第4题,要求学生看懂统计图:统计项目是什么?有哪些项目,图上哪里表示数量,一格高度表示多少?
学生根据调查数据完成统计图。 你从图中知道些什么?还能想到什么?
(2)填写统计表。
交流统计表。这里的`合计数表示什么意思?
(3)表图比较。
呈现统计图和统计表。
提问:这里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各是怎样表示数据的?和统计表比较。条形统计图由什么特点?
三、实践提升。
1、提出问题。
引导:如果用单脚站立,你知道自己能坚持多长时间吗?你知道其他同学能坚持多长时间?
要知道你和同学的单脚站立时间,必须完成什么工作,怎么做?
2、收集数据
估计:以秒为单位,单脚站立你能坚持多长时间?把你估计的时间记录下来。
提出活动要求:
(1)各组组长负责,定好全组同学测量顺序,按序在记录表上写好姓名。
(2)每位同学按记录表上的顺序轮流测量单脚站立时间,以秒为单位。
(3)组长负责用秒表测定和报告每人测量结果,各人在记录表里记录数据。
(4)全部测量结束后,全组核对、统一记录结果。
3、完成统计表 独立整理、填表
交流:按表里的要求统计,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内容?分段整理统计要注意什么?
4、分析数据。
根据第5题的问题,讨论、交流,了解统计结果和发现的结论。
5、交流体会。
交流: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哪些体会可以和大家交流的?
四、练习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问题需要和大家商量 或者说明的?
板书设计:
统计表------------直接填写数据 反映数量多少
条形统计图--------直条表示数据 反映数量多少 直观形象
单脚站立时间?
收集数据 统计结果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4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学生能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利用方格纸画出折线统计图。
3.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做出一定的推测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现在到我们桐乡乌镇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很多外地的游客在出发前总是想了解我们桐乡的交通、天气、特产等信息。为了方便游客了解桐乡一年的气温情况,乌镇旅游网站上公布了桐乡一年12个月的平均气温数据。老师将这些数据整理成了一个统计表。
展示统计表:桐乡市20xx年平均气温变化统计表20xx-5
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平均气温(℃)3 6 10 15 18 25 28.5 28 27 21 11 5
师:这个统计表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示?
生:统计图。
展示统计图:
师:我们以前学习过条形统计图,那这个是什么统计图呢?(学生自由说一说)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
二新课学习
1.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说说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标题、时间、横轴、纵轴、点和连接的线段。
师:你能读懂这个统计图吗?同桌互相读一读。
师:这张统计图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生:每个月份的平均气温数据。
生:1~7月气温逐渐上升,7~12月气温逐渐下降。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折线从下往上的就是上升,从上往下就是下降。
生:我知道了1月气温最低,7月气温最高。
生:我发现五、六月份温差大,还有十、十一月份温差最大。
师:温差大是什么意思?
生:在这段时间里,气温的变化很大,如十月是21摄氏度,而十一月只有11摄氏度了。
师: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生:可以从具体的数据看,还可以从线段的斜度上看。斜度大,就是变化大。
(请学生上来指一指)
师:你们真善于发现,从这张气温统计图上不仅知道了每个月的平均气温,还看出了气温的变化情况。你觉得折线统计图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条形统计图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联系实际,绘制折线统计图
师:其实一年的气温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用电量、用水量,羽绒衣的销售量、空调的销售量等等。去年我们桐乡苏宁电器空调销售最多的月是700台,最少的月份是40台。结合我们的气温变化统计图,请你制作出一个大概的折线统计图。
桐乡苏宁电器20xx年1~12空调销售情况统计图
交流展示:
师:你是怎么画的,阐述你这样画的理由。(你把700台的月份定在哪个月,40台定在哪个月,为什么?)
生:我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来画折线统计图的,1月气温最低,空调销售最少,7月气温最高,所以空调销售最多。
生:我也是按照气温的变化来画折线统计图的,1月和12月气温很低,很冷的,空调销售应该比较好,7、8月份很热,销售也是很好的。最低的是4、5月和10、11月。
生:我最高的月是12月,接下来的1月很冷,人们早做准备,而且12月要年底了,搬新家的人也比较多。最低的是1月,因为上个月12月已经买过了。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可以做出大概的判断。
老师收集了20xx年苏宁电器1~12月的销售统计表,请你再根据这个统计表画出真正的折线统计表。
桐乡苏宁电器20xx年1~12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20xx-5
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数量(台) 440 280 60 40 200 320 700 600 350 250 110 475
交流画统计图的步骤,结合所画的统计图,你给销售经理提点意见。
学生回答略。
三运用中感知特点
师:我们以前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今天认识了折线统计图。那什么情况下选择条形统计图,什么情况下选择折线统计图呢?我们来看两个统计表:
402班5位同学的身高统计表
姓名张伟王东方林俞凯李明
身高/厘米135 138 140 136 145
某同学一~五年级身高统计表
年级一二三四五
身高/厘米128 134 139 143 150
生:第一个统计表选择条形统计图,因为几个人比身高,用条形一下子可以看出谁高谁矮了。
生:第二个统计表用折线统计图,因为这是一个人的身高变化,折线可以很明显地显示他的身高变化。
师:所以要反映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话,最好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折线统计图的最大优势就是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想象一下,第二张统计表画成折线统计图的话,这个折线是怎样的?如果他以后每年的身高一直统计下去的话,又是怎样的呢?
生:几年之后,这个折线就平了,因为他成年之后,身高不变了。
生:老师,有可能他老了身高会变矮。这样折线还会下降的。
同学们都笑了。
四小结并延伸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其实统计图有很多种,除了条形和折线统计图,还有扇形、复式条形等(老师一一展示常见的几种统计图)。Excel表格中有很多种统计图,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看一看。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页例1、第41页"连一连"、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大约九十年前,英国的科学家贝尔德发明的电视机,电视成了人们获取咨询,娱乐放松的重要途径之一。
张丽华同学调查收集和记录的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数据。她可以如何"调查"呢?(一个一个问)她用什么方法"记录"的呢?(画"正"字)一笔代表一个学生,一个"正"字代表五个人。
请大家先观察表里记录的结果,说说这里有哪几类节目,你知道了些什么?
最喜欢科普类的同学有多少人?你是一下子就知道答案,还是需要想一想、算一算?
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先来看统计表。(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统计表
1、认识统计表
(1)引导:这里第一幅是简单的统计表,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
(2)把表格填写完整
(3)"合计"表示什么意思?算出总和,填写完整。
2、统计表的组成
(1)我们填写的这份表格是什么主题?还需要一个标题,"某班……"
(2)为了更加完整,我们还需要说明制表日期,20xx年10月
(3)表格中,第一行是项目,第二行是数据。我们现在就学这种只有两行的简单统计表。
三、学习新知统计图
1、有了这份统计表,为了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我们还可以画出统计图
2、出示统计图,认识统计图
这是一幅未完成的统计图,我们来看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有标题,(齐读),时间,节目类别,这里有4个类别,横着的这条就是横轴,有个词叫"纵横交错",那么竖着的这条表示数量的就是"纵轴",从下往上,从0到20人。读一读这里的数,我们发现,每一格表示"2人",当然了,每一格也可以表示1人,3人,4人……我们根据需要来选择。
"科普类"上面有一个直条,画到哪里?你知道为什么要画到这里吗?表示科普类有6人,为了更精准地表示数据,我们还要在直条上面写上6,这里要不要加单位呢?这里的数据不完整,需要我们补充完整。
综艺类的.是多少人?如何用直条表示呢?画到哪里?为了方便美观,我们可以先画外框,再涂阴影。
3、学生补充完整。
小结:回顾填写统计表和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你觉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4、简单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里,你还能知道什么?人数最多的和人数最少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5、认识特点。
说说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
四、统计实践。
1、完成"练一练"
(1)了解要解决的问题,了解"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只能选一项。讨论解决办法,了解统计内容和要求,学生利用表格分小组调查、收集数据。(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2)算出全班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得出全班汇总结果。
(3)全程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注意标题和日期。
(4)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
2、做练习七第1题。
学生阅读题意,了解统计内容和数据,在小组里讨论下面的问题和"还想到什么"
五、全课总结。
总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对于统计,你有哪些体会?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分类统计教案06-21
大班数学教案_趣味统计与分类09-25
《统计》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6篇)03-26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可能性》教案11-20
高考数学关于统计及统计案例练习试题10-04
《折线统计图》数学教案(通用20篇)02-15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统计与比较10-11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统计图(精选11篇)02-08
中考数学考点统计与概率解析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