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24-04-12 18:48:07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2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7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300-120+25×4

  强调混合运算顺序。

  二、添上括号,新课引入

  计算300-(120+25×4)

  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明确:这题含有小括号,那第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如果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组织反馈与交流。

  2、做练习十一第5题。

  (1)先出示左边的一组题,比较第一、二小题,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比较第二、三小题,说一说小括号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评价。

  (2)出示右边的一组题,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比较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反馈评价。

  3、做练习十一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以及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4、做练习十一第7题。

  学生自由读题,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整理条件和问题,在小组里讨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列综合算式解答。

  反馈不同的解题方法。

  说说分析数量关系的思考过程和列式的依据。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P2P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在经历探索发现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归纳、判断推理能力。

  3、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今天就来研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探索发现

  1、探究加、减法的意义。

  (1)教学加法的意义

  出示教材P2例1主题图

  思考:怎样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怎样计算?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独立列式:814+1142=1956(千米)并展示线段图。

  结合加法算式,说一说加法算式的意义。

  教师总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你知道加法各部分名称吗?

  教师总结: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教学减法的意义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

  ②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除尽和整除,约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下面三组题。

  (1)23÷7=(2)6÷5=(3)15÷3=

  11÷3=1.8÷3=24÷2=

  2、观察并回答。

  (1)上面哪个算式中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3)如果用整数a表示被除数,整数b(b≠0)表示除数,可以怎样说?(让学生看教材第49页关于“整除”的一段话)

  3、思考:我们在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①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

  明确三点②商必须是整数缺一不可

  ③商的后面没有余数

  4、除尽与整除的区别与联系。

  (1)像6÷5=1.21.8÷3=0.6我们只能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

  (2)除尽被除数和除数(不等于0),不一定是整数,商是有限小数,没有余数。

  整除被除数和除数(不为0)都是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三整无余)

  师: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表示的是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它们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约数和倍数关系(板书课题: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1)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有关约数和倍数的一段话。

  (2)小组讨论: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约数和倍数关系?“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是什么意思?

  (3)在复-的第1题中,请你指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约数?为什么?

  (4)倍与倍数意义一样吗?

  如:15是3的倍数,表示15能被3整除。

  1.5是0.3的5倍,5倍表示1.5除以0.3的商。

  (5)注意事项。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的注意。

  三、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51页的“做一做”。

  2.做练-十一的第1题。

  3.做练-十一的第2题。

  4.做练-十一的第3题。

  5.做练-十一的第4题。

  60的约数有。

  6的倍数有。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的内容。

  课后反思:

  给学生以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主动的探索学-掌握概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3

  情况分析:

  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经历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探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书上安排让学生选择一组梯形剪下来,想想选择两个怎样的梯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由于已有了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经验,学生不仅能顺利选择,而且也能自然认识到“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儿难点是引导学生讨论梯形的上底、下底、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从而探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因此,本节课关键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经验与方法,运用并解决到新的问题中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填表、讨论等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迁移前面学法,自主探究梯形上下底、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归纳能力,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长新图形面积研究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重点: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梯形推导公式过程中梯形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

  准备:剪下书后的梯形(学生用)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出话题。

  1、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出示画有梯形的小黑板)这是什么图形?想一想,怎样的图形称为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你知道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吗?谁愿意来指着黑板上的梯形说一说?(师在学生指出上底、下底、高后随机标出a、b、h)

  1、 那么怎样 计算梯形的面积呢?你准备怎样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同桌交流)

  师可以适时启发: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是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来研究的呢?

  对!我们在研究一种新图形的时候,都是想办法把它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再求出新图形的面积。

  2、 今天我们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你有一些什么想法,能把你心里想到的东西跟大家说说吗?(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

  (通过师生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要计算梯形的面积,可以先想办法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求面积。)

  设计意图:这里为学生的学习作了一些铺垫,一是基础知识方面的,回忆梯形的有关知识为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作知识上的准备,二是解题策略方面的,突出“转化”思想的重要性,并提示学生在研究梯形时可以怎样思考,这样可以降低一些学困生的学习难度;直接引出话题,更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究新知

  1、师继续启发:你准备用几个怎样的梯形来研究?(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为什么?(因为它们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师及时鼓励:你的猜想够大胆!根据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想到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也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了。好,那么任何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究竟能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呢?如果能的话,又该怎样拼呢?

  师:好!请同学们拿出剪好的梯形,看看哪两个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先拼一拼,再求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每个梯形的面积,填好表后在小组里交流。

  2、(出示例6)学生动手拼,并求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填表、交流。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梯 形

  底(cm)

  高(cm)

  面积(cm2)

  上底

  (cm)

  下底

  (cm)

  高

  (cm)

  面积

  (cm2)

  3、小组讨论:

  (1)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

  学生汇报结果:

  (1)拼成平行四边形的2个梯形是完全相同的。

  (2)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就是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则是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高÷2

  (教师随机板书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 高

  梯 形 的 面 积 =(上底+下底)×高÷2

  4、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有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你准备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独立尝试,指名板演:字母公式:s=(a+b) ×h÷2)教师再次强调公式中的“÷2”,这儿的“÷2”能少吗?什么?

  5、试一试:P20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思考过程与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大胆猜测,如何选择图形——动手操作——观察、交流、讨论——汇报得出公式的系列过程,使学生很自然地产生,一步步向前探索的需要,这个让学生经历“建立猜想、实际操作、观察发现、抽象公式”的过程,既使学生理解了公式的来龙去脉,锻炼了数学揄能力,又能使学生实实在在经历了由建立猜想到实验验证,再到归纳发现的全过程,感受到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0练一练 第1题

  提问:涂色梯形的面积与整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完成P20练一练 第2题:

  (1)提问:你能准确说出每个图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吗?

  (2)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3、完成P20练一练 第3题

  结合题意,使学生先读懂题目,并理解“横截面”的含义:

  (1)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横截面”的?

  (2)指一指,图中的物体的“横截面”具体在哪里?

  (3)再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系列练习,让学生在观察直观图形中进一步加深梯形与相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的理解,以及利用面积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从而巩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想一想,通过剪、拼能把一个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试一试。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4

  先乘除后加减,小括号最优先

  2630—867+133 33×(225÷15)

  581—31×18 944÷(105—89)

  (158+125)×2 1210÷(89+21)

  196÷(712—698)2112÷(16×3)

  456÷19×83 134×16÷67

  1300×(700÷10)

  反思与重建

  经过一个寒假,学生的口算能力有所下降,速度较慢,必须通过强化训练得到改善。期间要重视学生的书写和计算习惯的培养,注重草稿与验算。

  作业布置

  基础练习(A套、B套)

  A套:P5的递等式计算

  B套:补充计算

  每日一题

  在6+36÷3-2×4-1=47

  这个算式中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二年级数学下册《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复杂运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回顾,情境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想一想:在一个算式中,有加减、有乘除,要按什么顺序计算?

  看下面的算式,说说运算顺序。

  86—6×810×30÷545+35÷593+26–40

  学生说一说。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学习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观察,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苹果图)3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2、解决问题:3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1)根据信息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第一步求什么?

  列式:60—38=22(个)

  22×3=66(个)

  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吗?

  (2)综合算式:60—38×3

  这样可以吗?说说理由。

  观察算式发现: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知,要先算乘再算减,不符合题目的意思,怎么办呢?怎么才能让别人知道要先算减呢?

  学生想办法。

  口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要想改变运算顺序,可以加上小括号。(60—38)×3,这样在计算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3)先说出各题运算顺序,再计算

  (86-56)×89×(260+40)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3。解决问题:爸爸摘的梨能装几盒?

  (1)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想一想怎么解答,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算法

  (43+21)÷8

  说说怎么想的,括号里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上小括号?再订正结果。

  (2)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48+24)÷6(72—24)÷8

  独立完成,订正

  4。试一试:你会计算下面各题吗?

  84÷(8—4)56÷(5+3)

  学生试做,交流订正。

  5。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不计算。

  240—(180+20)360÷(2×3)(52+12)×7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总结:混合运算算式中有小括号的,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三、自主练习,巩固提升

  1、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240-180+2059+11×7

  240-(180+20)(59+11)×7

  学生计算,说说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入:是不是只要加上小括号,运算顺序改变,得数就一定改变呢?再出示下面的题目:

  360-74-26466-(65+35)

  360-(74+26)466-65-35

  做一做,比一比,说说有什么发现?

  2、学校有6间微机室,每间有35台电脑。现在每间增加了10台电脑。现在有多少台电脑?

  3、妈妈给了小兰80元钱。小兰买书花了56元,剩下的钱正好买了3支钢笔。每支钢笔多少钱?

  学生独立解答上面的两道题目,订正时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4、思考题:你会计算(55—50)×(6+3)吗?

  学生说说想法。像这样有两个小括号的题目,可以同时计算两个小括号里面的。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4课时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使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525÷(81—56)×3

  强调混合运算顺序。

  二、添上中括号,引入新课

  1、计算525÷【(81—56)×3】

  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

  介绍:“【】”叫做中括号,和小括号一样,用在算式中也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其他不变。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指名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回顾本单元学习的计算,说说三步混合运算要按怎样的顺进行计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小结。

  3、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算式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

  反馈评价。

  三、学习“你知道吗”。

  阅读教科书第74页的“你知道吗”,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找出典型错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及时改正。

  2、练习十二第2题。

  比较每组中三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是否相同。

  3、练习十二第3题。

  学生读题。

  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要求张红平均每小时比王莉多采莲蓬多少个,要先求出什么?

  列式解答。组织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年月日、简单的统计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42~143页第6~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年、月、日等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进一步认识24时计时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经过时间。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的数据分类、整理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年、月、日

  1、年、月、日的进率。

  我们本学期学习了时间单位年、月、日。这节课先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复习年、月、日)

  请同学们在下面表中括号里填上进率。(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怎样根据公历年份来判断闰年?

  2、年、月、日的练习。 ·

  请同学们把期末复习第6题填在书上。

  小黑板出示第6题,学生口答练习中填的数,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是怎样想的。

  二、复习简单的统计

  1、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

  提问:简单的数据整理分哪几个步骤?指名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如下:

  简单的数据整理

  (1)找出数据范围。

  (2)把数据合理分段整理。

  (3)绘制成简单的统计表。

  提问:简单的数据整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何作用呢?

  2、简单的数据整理练习。

  用投影出示第142页第7题,男同学的体重记录单。

  (1)让学生看着记录单说一说数据整理的三个步骤。

  指名学生说数据的分段,教师板书。

  体重(千克)25以下25~29 30~34 34以上

  (2)让学生统计各段的人数。指名口答各段的人数并集体校对。

  (3)绘制统计表。

  (4)看表分析第143页的两个问题。

  指名学生口答,并接着让学生说说还想到了什么。

  三、复习四则混合运算

  l,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提问: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该怎么样呢?学生口答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老师归纳、板书。

  2、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做第8题第一行两题。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指出:第1题可以把乘法、除法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第2题可以把两个小括号里的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说一说各个方面的知识要点。

  五、课堂作业

  期末复习第8题余下4题。要求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我们先一起做了几个简单的两步计算的题目,孩子们先尝试,然后让学生起来讲解怎么做,确定“顺序”是最重要的。虽然没有给他们分类,但是第一层的练习题是同级运算的,在做题时让学生慢慢体会这种类型的题目该怎么去做,先学会方法再去追求正确率。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

  1、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给予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交给学生思考的主动权。

  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心地让学生去想、去做。让学生有进行深入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使每个人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当然,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有些学生会得出错误的答案,但这些“错误答案”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是孩子学生们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是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面对错误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思考中感悟,获得新的启迪,在感悟中牢固地建立知识体系。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5

  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4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在数学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并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

  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小数的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3分钟左右)

  1.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

  24800 995720

  4602800000 5975600800

  四舍五入到万位的方法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的方法是:

  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方法的共同点是:

  2.揭示课题:在生活中近似数的应用非常广泛,整数的近似数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小数的近似数怎么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5分钟)

  1.自学例9。

  明确例9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9情境图。

  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求近似数的错例,备用。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精确到十分位和百分位分别要保留几位小数?

  2.回忆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试着做例9。

  3.想一想: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近似数1.5和1.50,哪个更精确一些?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496亿千米精确到十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大约是多少?

  1.496亿千米精确到百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大约是多少?

  比较两题的结果,这里的1.5和1.50相等吗?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求整数和小数近似数有哪些共同点?

  导学要点:

  进一步分析近似数1.5和1.50所表示的准确数的区别。

  小结: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5.回忆学习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学习过程:回忆相关旧知、方法迁移、解决新知。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什么办法,学会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

  师:数学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旧知的迁移是探究学习新知的好方法。

  6.总结求近似数的方法。

  a.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b.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要求学生一起梳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注意点。

  指导归纳:

  ①弄清保留几位小数

  ②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有什么注意点?(正确使用“≈”,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14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一)适应练习。

  1.练一练。

  点拨:比较两小题要求精确到的数位不同。

  2.练习七第5题。

  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练习七第6题。

  要求学生完成改写后放在原题中读一读、比一比。

  (二)变式练习

  1.练习七第7题。

  学会区分精确数与近似数。

  2.练习七第8题。

  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对比练习。

  (三)创编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适当的数字。

  □.□□≈2.3

  □.□□>2.3

  2.判断:准确数大于近似数。()

  3.填出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4.6<()()<48.2<()

  ()>11.12>()()>0.9>()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6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再次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

  2、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调查、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拓展视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填写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揭示课题。(3分钟左右)

  1、练习十五第3题。

  交流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回忆复式统计表,说说你对复式统计表有哪些认识?

  引导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作用进行思考。

  3、揭示课题。

  揭题: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复式统计表。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25分钟左右)

  1.基本练习

  练习十五第4题。

  A.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这张统计表的表头被分成了哪几个部分?其中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

  B.交流从表中获得的信息。

  2.实践练习

  (1)练习十五第5题。

  A.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B.交流收集到的数据。

  C.小组合作,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D.交流:说说“合计”和“总计”分别是怎么得到的?

  从表中获得哪些信息。

  (2)练习十五第6题。

  你一般怎样安排双休日?简单交流。

  A.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B.同桌交流填表。回答书本表下的问题。

  C.全班交流。

  说说自己双休日的`时间安排还有哪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二学习,你觉得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作用?

  总结:复式统计表其实就是由几张单式统计表合成的,所以从复式统计表中,不仅可以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还可以从“合并”和“总计”中看出总体的比较情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7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的例1、例2,以及“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学习指导:

  一、自主准备

  1.找一只温度计,仔细观察,并将观察内容与家长交流;或上网搜索,了解有关温度计知识。

  2.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自主探究

  1.阅读课本第1页的例1。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大声地读一读,并在下面写一写)

  2.阅读课本第2页的例2。思考:怎样表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

  3.想一想:气温在( )时候用正数表示,在( )时候用负数表示,气温的正和负是以( )为分界点的。海拔高度呢?

  三、自主质疑

  你对正数和负数有了哪些了解?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二、交流提升

  1.认识温度计

  知道测量气温要用什么吗?(出示温度计)谁能把温度计向大家介绍一下? (温度计的结构、计量单位、类型、表示温度的方法等)

  2.交流例1

  (1)出示例1,全班交流: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2)小组交流:以这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为例,说一说怎样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气温,正数和负数又是怎样读和怎样写的?

  (3) 全班交流。(以0摄氏度为标准,0摄氏度以上用正数表示,0摄氏度以下用负数表示。写正数时,正号可写出,也可省略不写,写出正号的,一定要读出“正” 字,省略正号的,“正”字也省略不读,我们以前认识的数都是正数。而写负数时,一定要写出负号,读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板书:+20(20)、- 20、0

 

  3.交流例2

  (1)小组交流: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分别比海平面高或低多少米?怎样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海拔高度。

  (2)全班交流。(以海平面为标准,超过海平面的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用——负数表示。)(板书:+8844.4、-155)

  (3)想一想:气温在( )时候用正数表示,在( )时候用负数表示,气温的正和负是以( )为分界点的。海拔高度呢?

  4.归纳总结

  (1)小组交流:说说你对正数和负数有了哪些认识?

  (2)全班交流。

  (3)相机引导小结: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巩固拓展

  1.练习一第1题。

  生自已阅读第5题后全班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说说哪个是正数,哪个是负数?

  2.练习一第2题。

  全班交流:你是怎么表示的?为什么?学生订正。

  3.练习一第3题。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追问:正数和负数能写完吗?)

  4.练习一第4题。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交流时,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0刻度线以上表示零上温度,每格表示10摄氏度,半格表示5摄氏度,特别要注意表示零下温度时数的方向)。

  四、总结延伸

  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负数初步认识

  +20(20)、-20、0、+8844.4、-155

  像+20、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课本第102--102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会用数代替字母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进一步掌握常见图形的面积、周长计算公式。

  2.让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便利,发展符号感。

  教学重点:

  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把数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值。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6分钟)

  1.自学例题4。

  (1)明确题目中图和表的意思。

  (2)自学。

  导学单(时间4分钟)

  1.增加的三角形个数和共用小棒的根数有什么关系?有疑惑的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表。

  2.如果增加a个三角形,共用多少根小棒怎么表示?

  3.当a等于8时,共用多少根小棒?等于15呢?

  导学要点:

  增加几个三角形,共用小棒的根数就是3加几个2。

  口答a等于8时,共用多少根小棒。

  (3)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适当评析。

  2.自学例题5。

  出示:教材例5情景图。

  导入: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的意思吗?

  导学单(时间4分钟)

  1.根据情景图用式子表示水壶里还剩多少毫升橙汁。

  2.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看看谁的式子更简捷。

  3.看书本101页,自学当x等于250时,怎样算还剩多少毫升橙汁,注意写的格式。

  点拨:1lOO-z-z-z这种算法是依次减去每个茶杯的毫升数,1100一3z的算法是先求出3个茶杯的总毫升数,然后从冷水壶中橙汁的总毫升数减去3个茶杯的总毫升数,求出冷水壶里剩下橙汁的毫升数。

  比较:这两种算法,你认为哪种比较简单?

  展示学生的作业,并让学生上台讲解应该怎样书写:

  当x=250时,1100-3x

  =1100-3×250

  =1100-750

  =350

  答:冷水壶里还剩350毫升橙汁。

  总结:如果一些题目中的条件是用字母来表示的,我们第一步要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要解决的问题,当告诉你字母的具体数值时,就按照一定的格式把数代入式子,计算出式子的数值,这时不必写单位名称。

  (1.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或公式。2.代入式子计算。)

  3.尝试练习例6

  导学单(时间3分钟)

  1.先写出公式,再把数值代入公式计算。

  2.对照书本第102页例6的解答,与书本不同在哪儿,进行改正。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预设15分钟)

  (一)适应练习

  1、课本第102页练一练第1、2、3、4题。

  剩下的数量等于一共的量减去运走的(用去)的量。

  2、课本第103页练习十八第4、5题。

  提示,能简写的要简写。

  长方形的周长c=2(a+b)

  (二)比较练习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a度,那么顶角是多少度?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a度,那么一个底角是多少度?

  提示:画个图,标出有关数据,再列式子。

  (三)创编练习

  一场篮球比赛中,运动员高叔叔投进了X个2分球,3分球他共得到y分。

  1、用式子表示高叔叔一共得到的分数。

  2、当X=12、Y=9时,求高叔叔一共得到的分数。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呢?

  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9

  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

  练习十九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6--10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巩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有关的计算公式,较熟练求字母式子的值,能够正确的化简形如“ax±bx”的式子。

  2.能够合理地分析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进行抽象、概括,学会利用公式计算有关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律、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掌握a2与2a的区别和联系,能够正确的.化简形如“ax±bx”的式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预设8分钟)

  学生明确本课练习的内容及目标。

  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回顾交流所学的知识。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正方形、长方形周长面积公式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20分钟)

  1.第8题

  根据运算律,在□里填合适的数或字母。

  补充:

  a×25×4=(□×□)×□

  16+n+84=(□+□)+□

  101x=□x+□x

  y-56-244=□-(□+□)

  指出:如果只是填写字母的话,一般要尽量忠实于原来的公式,不要随意改变顺序等;而当式子中是具体的数时,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能凑整的先算。

  2.第7题:判断、辨析

  导学单:

  (1)读题,明确要求

  (2)独立判断,小组交流理由

  问:哪几组式子一定相等?为什么?讨论:“92和9×2”为什么不等?“2x和x2”呢?当x=()时,“2x=x?”,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7×7和72”、 “a2和a×a”一定相等。

  92是9×9,不等于9×2

  “2x和x?”分情况考虑,它们不属于“一定相等”

  3.在探究本上完成以下练习

  (1)练习十九第9题

  说明:按要求完成,注意根据每个图形的特点来写周长。

  启发学生根据不同三角形的特点进行思考。

  (2)练习十九第11题

  说明:回顾每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注意格式。

  (3)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校对答案,及时订正。

  4.在探究本上完成以下练习

  按要求完成练习九第10、12、13题

  (1)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校对答案,注意检查书写格式。

  第12题提醒学生注意统一条件中的计量单位。

  第13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答。注意要把结果化简。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0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点:

  巩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多边形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8分钟)

  导入: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图形的`面积,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图形王国,感受它的美丽。同学们,请大家根据知识整理单进行自主整理。

  知识整理单

  1.快速阅读书本第7页到第17页所有内容。简单记录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本单元哪些地方我掌握得不够好?

  3.本单元哪些练习我经常出错或不太会做。在书上折上角,用笔作上记号。

  二、交流问题(8分钟)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

  (2)说一说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3)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三、练习(14分钟)

  (一)基本练习。

  1.完成书本第122页第15题。

  2.完成书本第122页第16题。

  想办法验证你答案,确保做对。

  第15题选一题说一说想的过程,并说说单位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16题,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二)综合练习

  1、做书本第122页第17题

  2、做书本第122页第18题

  3、做书本第122页第19题

  第17题怎样解答比较简便?

  强调:计算面积时,一定要看清题目中的单位与要求的单位是否一致。

  提醒:第18题,指一指,种白菜的是哪块?要求一共可以种多少棵白菜,应先求出什么?交流:求一共可以种多少棵萝卜?你是怎样列式的?还有别的算法吗?

  第19题提醒学生:要注意单位名称。

  四、课堂反思(5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3、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准备:

  各种统计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前一课认识了扇形统计图,谁能说出它特点?

  指名回答。那么这一节课就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样的统计图。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我国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获得金牌,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2、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

  3、用投影仪出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4、分别提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们交流。

  5、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明显的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三、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评议。教师评价。

  四、练一练。

  在小组内交流分别用哪种统计图合适?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实践活动。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各种统计图,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板书设计:

  奥运会(统计图的选择)

  折线统计图:明显地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更明显地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扇形统计图: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奥运会》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是在学生认识、读懂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之后安排的。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选择统计图,来解决“奥运会”的问题。

  教学中我先呈现了我国从第25届奥运会至第29届奥运会奖牌情况统计表,然后呈现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金牌获得情况,29届我国金牌分布情况、获金牌的变化情况;用三种统计图从不同角度来描述数据,让学生体会到三种统计图各有特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紧接着我提出教材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比较、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上能明显的看出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上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上能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在此情况中进一步认识和归纳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并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灵活地运用。

  本课重点是读懂三种统计图,了解特点后,再选择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因此,读懂统计图,了解统计图的特点是关键。学生只有充分了解统计图的特点,才能正确选择统计图。因此在教学时我采用如下策略: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现实生活中的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各栏目的内容和相对应的数据,结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比较;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具体情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从而得出各种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最后结合“练一练”来检测、评价学生的达标情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例2、练一练,练习十五第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明白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才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注意积里小数点的位置。使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教学准备:挂图、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一张长4.2米,宽3.1米的长方形房间平面图。

  要给这个房间铺上地板,需要多少平方米地板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汇报计算结果。

  这是一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说说小数乘小数计算的方法是什么?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教学新课

  1、创设情境。

  房间里显得空荡荡的,需要给它摆上一些家具,要有睡觉的地方吧!出示床的位置及尺寸。

  人总是爱美的,在阳台上给摆上一个花架,种些花花草草的多美呀!出示花架的位置及尺寸。

  2、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床1.95×1.1”表示什么意思?

  花架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呢?

  3、出示问题:花架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怎样列式呢?学生口答,板书:0.28×0.28。

  4、探究方法。

  (1)这是一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说说看小数乘小数在计算时按什么的计算来进行?我们来试试看。

  学生尝试完成计算,巡视指导。

  (2)学生口答计算过程,板书按整数计算的过程:

  (3)0.28×0.28的积应该是几位小数?出现了什么问题?

  (4)你是怎样点上小数点的?

  (5)怎么解决呢?谁到黑板上来在积里把小数点给点上去?

  (6)归纳:计算小数乘小数,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在小组里互相说说方法。

  5、完成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积应该是几位小数?要注意什么问题?

  6、这里放了一张床,再加上一个床头柜就像样了吧!出示床头柜的位置及尺寸。

  帮他设计一下,房间里可以再放些什么家具呢?

  出示写字台、书橱的位置及尺寸。

  这下房间里就很舒适了,其他几样家具的占地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呢?

  各个小组把要计算的`任务分工来完成计算。比比看哪一组最快最准确。

  汇报计算结果,说说每题的积各是几位小数?点小数点之前是否要补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独立完成填写,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十五第5题。

  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讲。

  3、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

  要求哪一块铝板面积大,先要求什么?

  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4、完成练习十五第7题。

  怎样列式?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列式?

  5、完成练习十五第8题。

  小组讨论完成,汇报结果。

  有什么发现吗?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对自己在课堂的表现自我评价一下。

  课后小记:本课的练习设计感觉和教材的难点不相匹配,很少有计算出现位数不够,要补0的。从练一练到练习十五的设计都是如此,如果在练习的设计上进行一些优化和改进,多一些针对性练习,效果会更好,学生的计算也不会出现比较多的错误。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3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运用运算律和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2.应用相关知识熟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估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计算、混合运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3分钟左右)

  知识整理单(3分钟)

  1.理一理: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小数的计算?打开书本,看看目录,再找到相关内容,仔细浏览一下。

  2.想一想:小数加减法、乘除法分别是怎样计算的?

  3.本单元哪些地方我掌握得不够好?

  4.本单元哪些练习我经常出错或不太会做,做个标记。

  导学要点:在学生自主整理时,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第3和第4条的知识点,以便调整后面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二、集体梳理重难点(5分钟左右)

  几位同学围绕第1、2条展示自己整理的知识点。

  交流3、4条掌握不够好的知识点。

  其余同学作适当的补充及答疑解惑。

  导学要点:根据学生整理的知识点,在黑板上系统梳理。

  三、巩固练习。(22分钟左右)

  1.自主完成练习单,完成后可在小组中先交流自己的想法。

  练习单

  在探索本上完成如下练习:

  一、基本练习

  完成书本第111页8—14题

  (说明:根据班上学生实际掌握情况,适当从中选择些题目。)

  第9题追问:比较一下这几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点拨:计算小数加减乘除法时,分别有哪些注意点呢?

  第13、14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其中13题要引导用不

  同的方法思考。

  二、创编题

  圣诞树圣诞帽圣诞风铃圣诞蜡烛

  32元2.2元10.6元1.8元

  (1)猜一猜:

  老师买了两件物品,其中一件物品的单价大约是另一件的3倍。你知道老师买了()和()。

  (2)选一选:

  如果用10元钱买圣诞帽,最多能买()顶。

  (3)做一做:

  如果买3顶圣诞帽和3个圣诞蜡烛一共需要多少元?

  (时间15分钟)

  四、课堂总结。(9分钟左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地、合理地、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3、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2、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卡。

  教法学法: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游戏、直观演示、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游戏、探索、练习过程中学会小数的简便计算。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简算能力,培养学生灵活做题的技巧。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适用于小数,那么,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适用于小数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适不适用于小数(教师板书课题)。

  二、旧知巩固

  师:上新课之前先来考考大家。看谁算得快。(学生完成练习卡上的第1.2题)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师:同学们算得真快,那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看谁算得巧。(学生完成练习卡上的第3题)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和结果。

  三、游戏探知

  师:谁来说说你们刚才完成的三道题分别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来简便计算的.呢?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用定母表示。

  师:同学们,你们会唱“找朋友”这首歌吗?

  师:下面我们就来边唱这首歌边做“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同桌讨论,协作完成。计算下面各题,找出计算结果相同的式子用等号连接。

  1.2 × 0.7 0.8×(0.5×0.4)2.4×0.5+3.6×0.5

  (0.8×0.5)×0.4(2.4+3.6)×0.5 0.7×1.2

  师:同学们,他们的好朋友都找对了吗?

  师:(手指算式)这些算式各说明了什么呢?(学生观察后,纷纷举手)

  师:说得太好了,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些算式说明什么?(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你们真聪明,又肯动脑子。刚才通过我们的探索,大家知道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但是究竟怎样,才能使计算简便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几道题。

  四、例题讲述

  师:(板书)(1)0.25×4.78×4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便计算,怎样算简便,请试着用简便方法计算,并思考你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共同研讨)。

  让学生在班级汇报交流。

  师:谁能说说这道题能不能简算?怎样简算?为什么?

  师:(板书)(2)0.65×201

  (学生再次观察,思考,并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乘法交换律和分配律对小数乘法进行了简便计算,大家都掌握得很不错,那接下来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去“过关斩将”,解决更多的难题。

  五、课堂练习

  (1)0.31×2.5 - 0.24先算()

  A.加法B.减法C.乘法

  (2)3.6×4.5+3.6×5.5可以运用()进行简算。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50.4×1.9-1.8

  =50.4×0.1

  =5.04

  (4)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算的用简便方法算。

  1.5×102 1.25+4.6+0.75 4.8×0.25 2.33×0.5×4 2.5×0.5×0.4×2 0.8×7.5×1.25

  (5)丽丽送给希望小学99名同学每人一套12.8元的文具。丽丽一共花了多少钱?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们已经明白了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板书设计: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适用于小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

  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请学生结合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说说其含义。

  3、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b表示宽,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

  2×3 a×7 14+b a÷7 a×a 5-x 0.6×0.6

  二、新授。

  1、教学例4(1):

  (1)引导学生看书提问: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爸爸比小红大30岁。

  B、当小红1岁时,爸爸()岁,……

  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2)启发学生: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

  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

  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法2:a+30

  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

  (a表示小红的年龄,30表示爸爸比小红大的年龄,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龄)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

  (3)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学生把算式和

  结果填在书上。

  2、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数量。

  3、教学例4(2):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4、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P48做一做集体评议。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算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并讨论:比标准体重轻说明什么?如果比标准体重重,又说明什么?

  3、独立解答P49第4题做完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评议。(问问字母、式子表示的含义)

  四、作业:

  1、独立完成P50第5题

  2、独立完成P50第6题

  解答第6题时可提问:u = t =让学生掌握三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注意巡视指导求式子值的书写格式。

  即:S=ut=150×30=4500 (注:这里求出来的值不带单位名称)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12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2-08

有关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0-1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2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7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10-18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03-1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03-12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6-08

关于《平均数》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