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精选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迷彩服,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
2、学习用纸团印画的方法装饰迷彩服。
3、感受迷彩服色彩的协调美,产生对解放军的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
1、教师迷彩服一套;
2、迷彩服ppt;
3、黄、绿、赭石、黑四种颜料,报纸每人两份。
4、白色衣服、裤子,每桌一块擦手的毛巾,三块展板。
活动过程:
一、教师身穿迷彩服,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身穿迷彩服进场,看,今天老师的打扮的有什么特别?像谁?(解放军)你哪里看出来的呢?(老师穿了解放军的.衣服)
看看这解放军的衣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衣服是什么颜色的?(黑色、绿色、黄色、褐色)一共有几个颜色?一起来数一下。这几个颜色是怎样在一起的?(紧紧的连在一起,抱在一起)
你知道这种衣服叫什么名字?解放军为什么要穿迷彩服?在打仗的时候穿了迷彩服有什么好处?教师讲解迷彩服服装的特性。(迷彩服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非常相似,解放军叔叔穿了这样的衣服就不容易被敌人发现,可以更好的隐藏自己,减少伤亡。)
二、学习制作迷彩服的方法。
1、出示服装纸样,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师:解放军叔叔这次又接了一个新任务,要出发去消灭一批敌人。可是他们缺了一些迷彩服,这样会比较危险。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帮忙把一些平时穿的白衣服做成迷彩服呢?(教师出示白色服装形状的纸)
2、认识制作材料,猜测制作的方法。
我们先来想一想,怎样才能把白色的衣服变成迷彩服呢?让幼儿自由猜测。
那老师这里有些什么材料呢?(师出示报纸、颜料的ppt)幼:报纸、颜料。
只有颜料和报纸,怎样来制作迷彩服呢?(请幼儿自由交流制作方法)
3、呈现制作示意图,了解制作的流程。
解放军叔叔知道我们要帮助他们做迷彩服,特意给我们寄来了制作迷彩服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边操作,边用语言提示:第一步先怎样……、第二步做什么…,接着第三步干嘛,最后呢。小朋友,你看懂那幅图了,它是什么意思?当幼儿说到相应图片的时候,和幼儿一起用动作了模仿,并用儿歌进行小结,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1)捏一捏,团一团,报纸变成小纸球。
(2)选一选,蘸一蘸,纸球喝点颜色水。
(3)印一印,停一停,一次一次再一次。
(4)你来印,我来印,白衣变成迷彩服。
教师小结:将颜色均匀的印到服装图案中,四种颜色要紧紧的抱在一起。每人选一个颜色,一个纸团只能蘸一种颜色,这样迷彩服才是干干净净的。迷彩服的所有地方都要印上颜色。
4、幼儿进行印画
每组小朋友要一起将白色衣服变成迷彩服。
5、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保持画面、桌面、手脸干净。
三、以小小解放军展示作品,尝试评价作品。
1、请幼儿把自己的迷彩服送上来,给解放军叔叔穿上自己印画的迷彩服。
2、教师主要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讲评。
我最喜欢那件迷彩服?为什么?
教师小结:我觉得这些迷彩服都很棒,是我们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的。它们的颜色均匀的连在一起,让我们的解放军叔叔在打仗的时候就更加安全了。
四、以扩展迷彩伪装的经验,
师:其实迷彩服还有不同的颜色,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通过实物出示给幼儿看)
他们是不同的解放军穿的,里面藏了什么秘密,我们回家以后可以问问爸爸妈妈,下次活动的时候我们可以再来讨论一下。
师:其实部队里,除了有迷彩服,还有迷彩坦克、迷彩飞机、迷彩汽车等,在接下来的游戏时间,我们用今天学会的方法去制作它们,好吗?
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根据画面信息,进行大胆猜想。
3、知道蛋壳易碎的特点。
教学准备:
实物半个蛋壳、PPT图片、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蛋壳,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大胆想象师:看看老师带什么来了?(出示半个蛋壳)幼:鸡蛋、蛋壳、半个蛋壳师:这是半个蛋壳,跟我说一说:半个蛋壳师:你们觉得半个蛋壳像什么呢?
幼:像船、像球、像伞、像半圆师:如果你们有半个蛋壳,你会把它当成什么呢?
幼:拿来当杯子,当帽子师:你为什么会觉得当杯子,当帽子?
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哦,你们想到好多东西,有一只小老鼠,它的名字叫皮皮,你们想知道小老鼠皮皮会拿蛋壳当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看PPT课件1、幼儿能根据画面,进行大胆猜想。
师:小老鼠在哪里玩?
幼:草地上、田野上师:突然他发现了什么?
幼:半个蛋壳。
师:太阳好晒呀,你们猜猜皮皮会怎么办呢?
幼:把蛋壳当帽子师:会像你们说的把蛋壳当帽子?我们来看看。哇,你们跟皮皮想的一样,说明你们刚刚都开动了小脑筋。
师:小河没有桥,皮皮怎么过去啊?
幼:把蛋壳当小船师:都同意把蛋壳当小船?那我们来看看师:皮皮把蛋壳当成什么了?
幼:小船师:给自己拍拍小手、师:皮皮要下山坡,这回皮皮会把蛋壳当什么呢?
幼:滑滑车师:我们来看看皮皮把蛋壳当成了蛋壳车师:回到家后,皮皮会把蛋壳当什么呢?
儿:当桌子、当杯子师:那我们去皮皮家里看看吧。
师:哎呀,蛋壳怎么了?
幼:破了师:跟你们刚刚想的一样?蛋壳破了,皮皮会怎么办呀?
幼:再买一个蛋壳师:我们看看皮皮是怎么做的皮皮背着书包再去寻找一个蛋壳了。
三、完整听故事一遍。
师:刚刚你们看到皮皮他把半个蛋壳当成什么了?
幼:帽子、小船、车子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看看皮皮是不是这样做的?
师:老师完整的讲诉一遍故事。
小结:原来皮皮把半个蛋壳当作帽子、小船、车子师:蛋壳最后怎么了?为什么会碎?
幼:碎了,因为摔破了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蛋壳?
幼:应该轻轻地拿,轻轻地放小结:是的,我们在拿蛋壳是要轻轻的,因为蛋壳比较薄我们要是用力了就会把蛋壳弄碎。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乐曲情节提示中初步学玩《小猴与鳄鱼》的游戏。
2、能分辨在乐曲“鳄鱼来了”处小猴藏起来,在“鳄鱼走了”处跑出来自由玩耍,并启发幼儿尝试利用身体不同部位进行“荡秋千”、“藏起来”。
3、体验“鳄鱼来了”时的紧张感和“鳄鱼走了”后的轻松、欢乐的感觉。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期已具备荡秋千的经验。
2、小椅子围成大马蹄形(椅子之间间隔750px)、钢琴、三个小猴头偶、一个鳄鱼手偶、房屋和树木等布景。
【活动过程】
1、通过手偶游戏,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及故事情节。
(l)师:‘小朋友们,看,我这里有几只小猴子,今天他们要去荡秋千,在荡秋千的时候会遇到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
(2)教师一边清唱歌曲,一边演示手偶。
(3)用提问+讲述的方式引导动儿理解歌曲内容及游戏要求:
①师问:“有几只小猴在荡秋千?…‘它们是怎样荡的?…‘伸出手指,把你们的小猴也准备好,我们一起跟随音乐节奏荡秋千。”(教师不戴手指偶,引领幼儿一起跟随音乐节奏做“小猴荡秋千”。)
②师问:‘小猴们高高兴兴荡着秋千,呀,谁来了?”
③师唱:“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问:‘‘小猴们要怎么办?” (教师清唱,师幼一同做‘‘小猴藏起来”。)
④师问:“那小猴又是在歌曲唱到那句时跑出来玩的呀?”(教师清唱,师幼一同做‘小猴藏好不动一小猴出来欢呼一钢琴伴奏—刚、猴自由玩耍”。
2、邀请幼儿一起玩游戏
(1)教师引领幼儿一起玩第一次游戏;助教躲在布景后面只探出鳄鱼手偶。
师:“现在我想要邀请你们的小猴跟我一起玩荡秋千,玩的时候要注意,鳄鱼来了就要赶快怎样?…‘对,一定要把你的小猴藏好,只要不发出声音,就不会被鳄鱼发现。好,先请出你们的第一只小猴。”
(2)启发幼儿探寻小猴在身体不同部位荡秋千。
①师:我的第一只小猴刚才是在手上荡的秋千,现在它想到我身体的另一个地方荡秋千。(教师清唱并示范“一只小猴”在自己的肩上“荡秋千”。)
②师:我的第二只小猴也想换一个地方荡秋千。你们说,到我身体的那个地方荡秋千?(教师选择一个幼儿说的部位,清唱并示范“两只小猴”在自己身体的该部位“荡秋千”。)
③师:我的第三只小猴会到哪里荡秋千呢?在XL,怎样荡秋千,谁来做一做?(教师清唱并在某幼儿的身上示范“三只小猴荡秋千”。)
④师:你的'小猴想在你身体的哪个地方荡秋千?要怎么荡呢?(在钢琴伴奏下,幼儿各自尝试将‘‘小猴”放在自己身体的各部位练习“荡秋千”,教师巡回观察并进行个别引导。)(D教师小结并示范刚才幼儿将“小猴”放在身体不同部位“荡秋千”的不同方式。
3、师生一同玩第二次游戏
(1)师生一同玩第二次游戏;助教躲在布景后面只探出鳄鱼手偶。
(2)引导幼儿探寻把小猴躲藏在身体不同位置
①师:“你们的小猴因为可以到身体不同地方荡秋千,可高兴了。不过,他们要是老藏在同一个地方,恐怕就会被鳄鱼发现了。想一想,小猴除了可以到我们背后躲藏,还可以到身体的哪些地方躲藏?”
②教师清唱乐曲“鳄鱼来了”部分,幼儿把‘‘/J、猴”躲藏在身体的不同地方。
4、幼儿第三次玩游戏
(l)幼儿第三次玩游戏;助教戴鳄鱼手偶在布景后面来回走,加强找寻的样子。
(2)关注“荡”
师:小猴最喜欢跟着音乐节奏—上二下把秋千荡得高高的!你们能让你们的小猴跟着音乐节奏—上—下的把秋千荡得高高的吗?(教师清唱“Ⅱ剐L-”幼儿尝试让小猴随节奏荡得高高的。)
(3)关注“藏”
展示布景。
师:刚才,你们的小猴已经学会了寻找不同的地方躲藏,而且能安安静静地不被鳄鱼发现。不过,前几次出来的都是小鳄鱼,要是大鳄鱼出来,我们就要带上小猴找到更好的地方躲藏。你们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把我们藏得更好?(引导幼儿可以到各布景、椅子后面躲藏。)
5、幼儿第四次玩游戏
(1)师幼第四次玩游戏,配班老师扮演鳄鱼走出来找寻
(2)在音乐尾声,师生欢呼跳跃着到另外的地方去玩!活动结束。
友情提示
1、本活动灵活性较强,在延伸活动里,当幼儿完全熟悉了游戏的玩法后
(l)关于角色分配:可以全部由幼儿当小猴(即每一位幼儿就是一只小猴),老师扮鳄鱼进行游戏;也可以部分幼儿当小猴,一个或多个幼儿当鳄鱼(但鳄鱼的数量不宜过多)。
(2)关于c小猴荡秋千”玩法的演变:可以在歌曲“两只小猴……唰L,’时,幼儿两两拉手摆动玩荡秋千,并将歌曲“三只”改为“四只”,幼儿四A-组拉手摆动玩荡秋千一躲藏(因为4是2的倍数,这样便于幺L快速两两结队成4人);待幼儿非常熟练后,可由老师任意唱“X只小猴……”(注意:ij、班X<4、中班X
2、本活动适宜在小、中班进行。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歌词里的动物、参与者自由选择角色等游戏元素,调整游戏难度,刺激幼儿的参与度。
3、在听到“鳄鱼来了”部分幼儿可能会有紧张的情绪,教师需随时通过空间接近、动作、眼神或语言,帮助幼儿舒缓情绪,积极参与游戏。
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对富有情境性的游戏具有较强烈的兴趣,活动中“鳄鱼来了”带来的紧张感与“鳄鱼走了”带来的轻松感,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躲藏好不被鳄鱼发现、鳄鱼失望的走掉使幼儿放松后带来的喜悦感、轻松感会更加强烈。
为便于小班孩子更清楚明了游戏规则,我们试图通过手偶一两位老师的双簧示范的方式,帮助幼儿观察、理解游戏规则。
小百科:鳄鱼是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爬行动物。因此,世界上一些国家积极发展人工养殖鳄鱼的行为。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03-26
小班教案03-24
小班教案[精选]08-03
【经典】小班教案08-08
[精选]小班教案08-13
(经典)小班教案12-16
小班教案(经典)09-04
小班教案【经典】11-06
小班教案(精选)12-05
(精选)小班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