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

时间:2024-05-28 17:03:39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1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整理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些什么花?学生回答。

  师:小明的妈妈也非常喜欢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马蹄莲10元/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知道找回的钱不对。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断的吗?(多媒体出示教材练习三第12页第7题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10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两者合起来的总价一定是几十元或几十五元,因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

  小结:5的倍数的和还是5的倍数。

  那么:2的'倍数的和(还是2的倍数),3的倍数的和(还是3的倍数)。

  师:同学们灵活地利用了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

  板书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

  【归纳提高】

  1.2、5的倍数,都只要判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的倍数怎样判断呢?引领学生回顾,梳理2、3、5的倍数特征。

  2.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数一定有一个什么因数(1除外),为什么?

  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

  3.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

  4.(1)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 ),偶数有( ),是3的倍数有( ),是5的倍数有( ),同时是2、5、3的倍数有( )。

  (2)的三位偶数是( ),最小的二位奇数是( )。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8~12题。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实际上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课后作业】

  1.阅读了解教材第13页练习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2

  教学目的:

  ●通过动手操作,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教学用具:

  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怎样分?

  二、新课:

  1小组活动:

  (1)出示小片子,观察每个三角形.可以动手量一量,分工合作。根据你发现的特点将三角形分类。

  2按角分的情况

  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是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不同点是还有一个角分别是锐角、钝角和直角.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进行分类

  (1)分类.

  根据上边三个三角形三个角的特点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

  图①,三个角都是锐角,它就叫锐角三角形.(板书)

  提问:图②、图③只有两个锐角,能叫锐角三角形吗?(不能)

  引导学生根据另一个角来区分.图②还有一个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图③还有一个钝角,它就叫钝角三角形.

  请同学再概括一下,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教师板书: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2)三角形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集合图表示这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圆圈表示.(画圆圈)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因为三角形分成三类,就好象是包含三个小家庭.

  (边说边把集合图补充完整.)

  每种三角形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反过来说,这三种三角形正好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

  (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两个锐角,所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应看它的内角.……

  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

  3按边分的情况:

  我发现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还有三条边都相等的。

  师:我们把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外一条边叫底。

  师: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分别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从红领巾、三角板、慢行标志中找一找哪里有这两种特殊的三角形?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锐角三角形中的角一定小于90°.

  (3)看到三角形中一个锐角,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4)三角形中能有两个直角吗?为什么?

  2.87页7题猜一猜小组同学模仿练习

  四作业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3

  学习内容:P61页例5

  学习目标: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一、【知识链接】

  1、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2、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3、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0.54○0.540 2.8○2.800 3.26○32.6 6.19○61.9

  小结:一个小数在它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没有变,是因为没有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二、【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第61页例5,回答问题:

  ① 0.009米=( )毫米

  ② 0.09米=( )毫米

  ③ 0.9米=( )毫米

  ④ 9米=( )毫米

  三、【合作探究】

  1、从上往下观察,从0.009米变成0.09米,小数点向 移动了 位,即长度由 毫米变成了 毫米,长度 到原数的 倍。因此,小数点向 移动一位,小数就 到原数的 倍。同理,比较 ①和③ ,小数点向 移动了 位,即长度由 毫米变成了 毫米,长度 到原数的 倍。比较 ①和④ ,小数点向 移动了 位,即长度由 毫米变成了 毫米,长度 到原数的 倍。

  从下往上观察,小数点的位置依次向 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 到原数的 、 、 。

  2、练习:4.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 ),向右移动两位是( )

  0.3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是3.05,向左移动( )是0.0305,向( )移动( )是305,向( )移动( )是30.5。

  3、小结:小数点移动要牢记:右移 ,左移 。移动一(二、三……)位是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位数不够用 补位。

  四、【拓展延伸】

  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决定? 移动的位数决定什么?

  五、【课堂小结】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 到原数的 、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 到原数的 、 、 ……。

  六、【课堂检测】

  1、填空

  (1)把6.2扩大( )倍是62。

  (2)把59缩小到它的( )是0.59。

  (3)0.28去掉小数点得( ),原数扩大了( )倍。

  (4)73.21变为0.7321,原数就( )。

  2、判断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了它的1/1000( )

  (2)、3.69扩大1000倍是36.9。 ( )

  (3)、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4

  1、探索乘法的结合律要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为依托。下面请老师们见教材19页探索部分,教材是通过比较2个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发现规律的。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指群体策略的多样化,通过比较不同学生的不同策略,来发现其中的规律,而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

  2、猜测、举例、验证必不可少。与学习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一样,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也要经过猜测、举例、验证的过程。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已有所渗透。

  3、运算律的字母描述形式,可以尝试放手。在教学第一单元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本学习本单元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用字母表式规律的经验,所以教师可尝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表达。

  4、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迁移点。学生有了第一单元学习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经验,再来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应该说难度不大。因此,教师要尽量放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组织教学方面,由于本单元教材的呈现形式及教法渗透方面,与上单元很相似,因此,可参照第一单元的教学流程去组织学习活动(比如说,猜想——举例——验证)

  5、运算律的探索、理解、运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规律的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数学课程标准对运算律的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从字面意义上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是学会探索方法,理解定律的意义。当然作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求,也即规律的记忆,这是必要的,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6、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5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第64页的内容及第65页练习十五的第4、第5、第9、第10题。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及方法,体会每类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够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2、通过观察、分类记录等活动,折、剪等操作,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同时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别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方面的特征,对三角形准确的地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能够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如果让你把班里某一个小组的同学分成两组,你将如何分组呢?

  (学生回答)

  师:既然如此,如果把三角形进行分类,你觉得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来分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两种方法,按边分或者按角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

  (板书:三角形的分类)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课件出示例5.

  师:用量角器量出每组中每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角的大小,看看三角形中每个角是多少度?各是什么角》

  生1: 通过测量发现,有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

  生2:有些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生3:有些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师: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2、把三角形按照角进行分类。

  师: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做一个整体,那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别看作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会画图表示吗?

  (课件出示三种三角形的关系图)

  3、认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

  (课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图)

  师:在直角三角形中,夹直角的`两条边叫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叫斜边。你能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吗?测量后你会发现什么?

  生:通过测量发现,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中,斜边最长。

  4、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课件出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图)

  师:观察三角形的三条边会发现什么?

  生: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不想等,有的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

  师:在数学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5、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

  师: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条边叫等腰三角形的底,两腰的夹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是三角形的底角。在等边三角形中,三条都相等的边都叫三角形的边。

  6、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师:你能说说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吗?

  生:两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师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自角的特征以及认识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过测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角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

  有些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两个角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在数学上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常用的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种。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哪一组的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类的成果呢?

  (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板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按边分呢?

  生: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生:三角形可以按边分类,也可以按角分类。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数学方法?

  生:分类。

  师:分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重要,因为运用了分类方法,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井井有条,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舒心,更加精彩。

  五、板书设计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6

  一、教材分析

  “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之一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平行与相交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本单元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第二部分,继续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由于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一些表面有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物体,因此教材提供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图片,如伸缩门、楼梯栏杆、梯子、足球网架等,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这些物体上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从而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表象。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在初步感知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上,教材分别安排做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活动,让学生把已经建立的表象以物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再一次丰富学生的感知。抽象出图形后,教材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自主地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从而形成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正确认识。此外,通过图形的变换,引导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图形变换的练习。如,用完全一样的两块或四块三角板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把用七巧板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改拼成长方形;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等。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巩固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编写的一篇“你知道吗”介绍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应用价值。安排的一道思考题让学生体会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把梯形剪拼成长方形、把长方形剪拼成三角形。既有利于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图形变换的一些基本策略,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单元教学总体目标

  1.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已经直观的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生在第七册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行线”与“垂线”的知识,已会作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学生通过《三角形》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探究平面图形特征的方法,对平面图形的高及高的.作法已经有一定的感知。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单元与《三角形》这单元的教学来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单元每一课时安排的内容相对集中,跨度相对较大。但正因为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水平的支撑,教材在这一单元只安排了两课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交流,完全能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学生在联系生活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难点: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单元要通过学生眼看、动手、脑想,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几何图形的直观表象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主要体现以下理念:

  1、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再现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通过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同时积累了认知表象,为新学知识的探究做好铺垫。在探究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呈现学生的探究操作的过程与结果,辅助学生交流、概括,使学习过程活动化、直观化,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运用中,以通过多媒体直观呈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比较、分析,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2、尊重学生的已有认识水平和经验。

  数学学习活动应以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交流、操作、验证等活动来主动获取新学知识。第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平行四边形,所以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出发,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回顾已有知识经验,为新知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3、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构成知识系统。

  学习新知识前,复习了长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结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后,又及时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比较,并利用集合图来表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步将四边形的知识系统化。

  六、教学思路:

  根据本单元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动手操作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合作交流、观察发现法为主,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教学中,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教学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动为静,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1.认识平行四边形………………………1课时

  2.认识梯形………………………………1课时

  八、每课时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探索并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2、能力目标:

  (1)、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

  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

  (2)、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殊的梯形

  及其属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2、过程方法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高涨的情绪中渗透对比、分类的数学思想。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之一,本单元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平行与相交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全单元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先教学平行四边形,后教学梯形。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本组练习分两课时进行,我科组三个老师、先后四次在四年级两个班进行了反复地试用,反复地修改,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7

  教学内容: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P9——P10

  教学目标:

  1、了解括号产生的必要性,掌握含有小括号、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带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2、在交流、探究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并能准确表达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说一说下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36×4+28 65- 25+40 12×5÷6 172 - 42×3 24×3+32×5

  引导学生明确: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法四种运算叫四则混合运算。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导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果在算式里有括号,又按什么顺序计算昵?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教学例4

  1、教师出示教材例4的算式:96÷12+4×2。

  (1)观察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中包括几种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指名板演:96÷12+4×2

  =8+8

  =16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应该怎么办?

  教师适时介绍:可以利用小括号改变运算的顺序。

  启发学生思考:只要在算式中加上一个小括号,就可以满足要求,即:96÷(12+4)×2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指名板演

  96÷(12+4)×2

  =96÷16×2

  =6×2

  =12

  师:在这个算式中,小括号起什么作用?(改变运算的顺序)

  (4)介绍中括号的知识。

  教师介绍中括号的写法,及含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括号内的运算,要按“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依次算”的顺序进行。

  (5)学习计算带有中括号的算式。

  出示算式:96÷[(12+4)×2]。

  师: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结果。指名板书

  96÷[(12+4)×2]

  =96÷[16×2]

  =96÷32

  =3

  (6)对比中强化认识。

  比较96÷12+4×2、96÷(12+4)×2和96÷[(12+4)×2]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算式中的数字和包含的运算都相同,但是运算的顺序不同,导致计算结果也不相同。

  教师强调: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先弄明白算试的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第二环节教学例5

  课件出示教材例5情境图。

  1、阅读与理解。

  师: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组讨论交流得出:一共有30人要租船游玩,每艘小船20元,可以坐4人;每艘大船35元,可以坐6人。教师提出问题:怎样租船最省钱?

  2、分析与解答。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思考与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后进行反馈

  (1)方案一:都租小船。

  30÷4=7(只)……2(人)7+1=8(只)20×8=160(元)

  需要租8只小船,共花160元。

  (2)方案二:都租大船。

  30÷6=5(只)35×5=175(元)

  需要租5只大船,共花175元。

  师:在这两种方案中,方案一更省钱。同学们想一想,方案一中的租船方案是否还能进行优化更加省钱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方案一中,全租小船,有一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可以把这2人和另一条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条大船,这样更省钱。

  (3)方案三:组合租船。

  6条小船:20×6=120(元)1条大船:35元

  共花:120+35=155(元)

  3、回顾与反思。

  师:我们是怎么解决刚才这个问题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我们是先假设全部都租小船或大船,然后再进行调整,保

  证每艘船都不留空位,还要考虑每艘船的租金。

  本题中,因为每艘小船的个人平均租金是20÷4=5(元),而每艘大船的个人平均租金是35÷6≈6(元),所以尽量租小船,这样会更省钱。

  三、巩固发散

  1、先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5×[(470- 320)÷15]   [35+(62-15)]×32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完成后,集体订正。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计算顺序。

  四、评价反馈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小括号、中括号有什么作用?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应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师生交流后明确:小括号、中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在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板书设计: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租船

  (1)方案一:都租小船。30÷4=7(只)……2(人)7+1=8(只)20×8=160(元)

  (2)方案二:都租大船。30÷6=5(只)35×5=175(元)

  (3)方案三:组合租船。6条小船:20×6=120(元)1条大船:35元

  共花:120+35 =155(元)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8

  教学内容:

  课本第14页例3,练习四第1-3题,三步计算应用题(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会解答简单的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思路训练。

  全班同学口答:

  (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

  王平同学每天早晨跑500米,跑了5天?

  8个打字员共打字1600个?

  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14人?

  (2)根据问题找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

  平均每人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火车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几倍?

  香蕉比桔子少多少筐?

  买足球共用多少元?

  订正第1题,说说解题思路,是怎样分析的。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复习题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问题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使其为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怎样表示?(学生可能想到,四年级人数不直接给出,改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46人。这样改是合理的,但它不是三步计算题了,因此只能改成: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

  教师点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三步应用题)

  2.出示例3。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审题、理解题意。

  学生读题后,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

  每班40人

  三年级:

  每班38人共?人

  四年级:

  (2)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自己分析,并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交流,说出解题思路和过程。

  分析:从最后的问题入手分析,要求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必须知道三、四年级各有多少人。但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没有直接告诉,因此第一步先算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第二步算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第三步再把这两个年级人数合并起来,160+114=274(人)。就是要求的问题,即三、四年级的总人数。

  教师板书:

  ①三年级有多少人? 40×4=160(人)

  ②四年级有多少人? 38×3=114(人)

  ③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60+114=274(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74人。

  刚才的思考方法是从问题入手,找出所需要的条件,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大家想一想,如果从题目的条件入手分析,那么题目中哪两个条件有密切关系?可以得到什么新的.数量?

  (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可以求出三年级有40×4=16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可以求出四年级有38×3=114(人);最后把两个年级人数合起来,160+114=274(人)就是题中要求的问题。)

  3.反馈练习。

  如果例3的已知条件不变,把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应该怎样解答?

  全班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订正时说明是怎样想的。

  小结:

  我们解答应用题时,在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方法,既要根据条件想问题,得到新的已知数量,也可以根据问题找条件,哪个条件是已知的,哪个条件是未知的,因此要先把未知的条件求出来。这两种分析方法是要经常用到的所以要切实掌握。

  三、巩固反馈。

  1.独立解答。

  体育老师买了3个排球,每个40元,还买了2个篮球,每个62元,小学数学教案《三步计算应用题(一)》。一共用了多少元?(先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解答后,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并订正。

  2.比较题。

  (1)菜场运来黄瓜8筐,每筐25千克,茄子12筐,每筐20千克,运来的黄瓜和茄子共有多少千克?

  (2)如果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茄子12筐,改为8筐,其余条件和问题不变,应该怎样解答?

  学生会出现的两种解法:

  25×8+20×8 (25+20)×8

  =200+160 =45×8

  =360(千克) =360(千克)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哪种解法比较简便?

  通过讨论明确,有些应用题,由于解题思路不同,解题方法就不同,而且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的三步计算题可以用两步计算,这样使得计算比较简便。

  同学们想一想,(1)题能否用两步计算?为什么?(从而明确由于两种蔬菜的筐数不一样,也就是当求两个积的和(或差)时,没有相同的因数,就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3.粮店运来25包大米,共重2500千克,运来40袋面粉,共重20xx千克,一包大米比一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四、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个简单的一步应用题组合而成的。解答是首先要理解题电,在此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是关键,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方法,都要找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计算时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

  五、作业。

  练习四第1~3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9

  教学内容:

  课本22页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四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用具: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师:老师站在大家的正东方向上,那么你们站在老师的什么方向上呢?(西方)对,我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2、分别指两名学生,让大家根据方向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先弄清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根据两名学生的位置分别说一说谁站在谁的方向上,使学生初步理解位置的相对关系。)

  3、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两个物体位置的相对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上两节课学习内容有一个大体的.回顾,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22页例3主题图。

  (1)让生观察地图

  师: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大约 1000千米,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①组织学生用直尺,量角器测量出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②讨论: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30℃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呢?

  组织学生观察上图,在小组中讨论,然后交流说一说。

  出示提示

  1.确定以谁为观测点,并建立方向标。

  2.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生汇报。

  可能会说出:北京在上海的西偏北60℃方向上或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

  师对照图示指一指,肯定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师小结: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观测点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1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2.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性质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说明小数在什么情况下是相等的,它是小数运算的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是教学重点。应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个数化简或需要在小数末尾添0时,学生容易出错,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创设情境

  我们已经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当你们在商场中看到每件商品的标签这样写,你知道这是多少钱吗?为什么可以这样写呢?

  二、学习新课

  今天继续研究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1.理解小数的性质。

  (1)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启发提问:

  ①0.1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个十分之一米,1分米)

  ②0.10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0个百分之一米,10厘米)

  ③0.100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00个千分之一米,是100毫米)

  ④观察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它们的长度怎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它们的长度是一样的)可以得出: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板书)]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3个小数。

  ①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

  ②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2)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

  出示投影片:

  启发提问:

  ①0.30表示几个几分之一?左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来表示?

  ③两个图形所占面积大小怎样?(移动投影片,学生易看出0.30=0.3)

  ④为什么这两个数相等?

  启发学生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通过对例1、例2的研究,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

  启发学生概括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教师板书)

  理解小数性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4)加深理解概念。

  提问:

  ①如果在整数5后面添上一个“0”或者在50的后面去掉一个“0”,原数大小变了吗?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在整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就扩大10倍......:去掉一个“0”就缩小10倍......因为数字所在的数位发生了变化,所以原数大小也就变了。

  ②如果在0.6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后面添上一个“0”,原数大小发生变化了吗?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同样通过学生实践,讨论后明确:在小数点后面点上“0”,小数中的数字所在的数位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数大小才发生了变化。因此,只有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才能使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性质的应用。(板书:将课题补充完整)

  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教学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启发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得出:

  0.70=0.7105.0900=105.09

  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例如2.5元可改写成2.50元。3元改写成3.00元。

  (2)教学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学生独立改写,集体订正。

  0.2=0.20xx.08=4.0803=3.000

  反馈:第92页“做一做”。

  3.小结。

  启发性提问:

  (1)什么叫小数的性质?

  (2)学习了小数的性质怎样应用?

  (3)运用小数性质时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反馈

  1.做练习二十一第1题,第2题。

  2.判断下面几种说法对不对?

  (1)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在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它的计数单位就发生了变化。()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3-6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4-29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07

四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09-19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7篇)06-21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近似数10-18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减混合运算10-10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7

《三角形的认识》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1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