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14 13:09:3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精华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精华15篇]

小学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的寓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的意思。

  3、会用自己的话说这个语言故事。

  教学重难点:体会寓意。

  设计特色:

  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师生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揠苗助长的事。

  2、寓言PPT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4课《寓言二则》。我们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那么什么是“寓言”呢?

  2、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又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揠苗助长》是一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读了以后,它会让你思以前所未思,得以前所未得;它会让你在快乐中懂得道理。

  2、学生各抒己见。

  3、检查读书效果。

  (1)出示生字词,抽读。字理学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巴望 筋疲力尽 白费 一大截 纳闷 兴致勃勃

  (3)分组分段读课文。

  4、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

  三、师生对话,感悟寓意。

  1、默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1)你读懂了什么?你找到了哪些关键词语去理解的?

  (2)“巴望”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为什么要用“巴望”而不用“希望”呢?

  ①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②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两句话,是用“巴望”好,还是用“希望”好呢?

  (3)他看到的结果怎样?

  禾苗是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那个人为什么会认为“一点儿也没长高呢?”

  (4)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总结一下第一段的意思?

  (5)指导朗读。讨论:读这段应读出什么样的感情语气?

  (6)体会感情,自己朗读。

  2、默读二、三段。

  (1)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语句读懂的?“终于”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2)这个人是怎样拔禾苗的?”指名回答。

  “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会筋疲力尽?请大家结合图思考一下?

  (3)他认为自己的办法怎么样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读句子。

  (4)“白费”是什么意思?“没白费”说明了什么?

  (5)他说:“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意在说明什么?

  (6)指导朗读。要注意这个人一边喘气一边说话的语气,说出对自己的办法很赞赏很得意的语气。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问:结果怎样?指名回答。

  四、点明寓意,升华拓展。

  1、你知道禾苗为什么会死吗?假如你是儿子,你对父亲说……假如你是农夫,你会这样长叹……

  2、小结:你看农夫多傻啊!揠苗,使禾苗不能吸收水分了,违背了禾苗生长的规律。所以禾苗不但不能长高,相反都枯死了,这是个错误的做法。

  3、你会对种田人说些什么?

  4、“揠苗助长”这故事让我们懂得了: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要做傻事。

  五、总结、扩展

  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揠苗助长》,不按规律办事的例子呢?(指名说一说,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1、想象写寓言。

  2、抄写生字。

  附板书设计和课文

  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巴望禾苗长得快些 / 往上拔 / 禾苗都枯死了

  想法对 做法错 结果坏

  想法再好,不按照规律办事,结果会坏事

  揠苗助长(课文)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小学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1、会认本、像、着、最、狗、叫、猫、跳、又9个生字。会写又、手、书、本4个字及词语一本书。

  2、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书本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看书的习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师:利用生字卡片点名读、和开活车的方式读,比一比,谁读得准,以便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重点指导最、狗、猫三个字的读音,发现读得不准的要及时纠正。

  (3)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4)师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如最字,可启发学生:这个字是我们认识的哪些字组成的?让学生把它拆成日、耳、又三个已经认识的熟字,以便帮助记忆。叫和猫可连成一起编成儿歌小猫、小猫,喵喵叫来记忆。本字可与木字进行比较。

  2、写字。

  (1)让学生先看一看要写的字的字形。

  (2)师引导:又本两字书写时撇和捺要伸展。手字书写时撇和两横要写在上半格,这三笔的间隔要均匀,下面一横要写长一点,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是弯钩。

  (3)书空

  (4)课堂练,教师辅导。

  (二)朗读、背诵指导

  (1)朗读第一节的前三句,语速稍缓慢,语调轻而低,体现爸爸、妈妈和我沉浸和陶醉在书本中。我也爱看书中的也字应拖长一点,表现出我

  也喜欢看书。第二节的前三句中,厚厚大大花花绿绿应读重些,强调书的种类多。

  第二节的最后两句押韵,朗读时要读出韵脚。

  (2)带着愉快的心情轻松地朗读,体会我对书中的'小狗小猫猴子的喜爱之情和被它们所深深吸引,体会了我对书本的浓厚兴趣。

  (3)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动作,表演朗读。

  (4)检查互读。试背诵。

  (三)感悟、理解

  (1)让学生朗读课文后,师引导观察:画面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让学生说说,然后引导学生,小朋友的爸爸和妈妈在看书,小朋友和他们一样在看书,就是我也在看书,体会也的用法。

  (2)让学生做拿和捧的动作,比较课文中用词的准确性,同时体会小朋友一家对书本的喜爱。

  (3)找出课文中的一些句子,读一读,然后让他们进行想象,感悟课文内容的精彩。

  (4)结合课文内容,编故事,把编的故事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回忆,再进行交流。

  (五)实践活动

  (1)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在选择喜欢的词语填写在空花朵上。

  (2)布置学生看外书,喜欢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看谁看的书最多。

小学语文教案3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

  4、凭借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的高贵品质。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

  2、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3、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简介

  1、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写的是哪方面的故事?

  2、 初读指导

  本文写了祁黄羊几次推举人选?从哪儿到哪儿?

  3、 指名朗读。

  他第一次举荐谁?

  4、 学习下列词语:

  人选、兴亡、举荐、合适。

  5、 他第二次举荐谁?为什么?

  6、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7、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第二课时

  1、 指名朗读

  2、 精读训练

  3、细读课文,领会思想内容。

  4、默读第一段,讲解时代背景。

  5、 理解词语。几个大国、征伐。

  6、举荐人选是由什么事情引起的?

  7、 各自轻声读二、三段。

  8、外举不避仇是什么意思?

  9、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10、 内举不避亲是什么意思呢?

  11、 这又指的是什么回事?

  12、什么叫出以公心?

  13、即兴表演朗读祁黄羊两次推举人选的情况。

  14、朗读课文,记住有关内容。

  15、 表演。

  16、 你觉得祁黄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7、指导复述。

  回忆各段段落大意。

  祁黄羊两次荐贤,要说的详细。

  同桌互说。小组评论。

  课后作业:

  把《祁黄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搜集"出以公心"的故事,举行一次故事会。

小学语文教案4

  【文本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五种不同的形象,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工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里,惯用人性化的笔触去描摹动物,所以,他的作品大都具有人格化的这一写作手法,本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

  【设计理念】

  对于小品文,我们不仅要通过阅读理清文章的思路,而且要注重学生对语言的品味。所以,设计初读,学生就知道作者介绍的马的类型,紧接着让学生默读,在品味散文化语言的过程中分析出各种马的性格,然后从中体会作者对各种马的思想感情。

  应该说,做到这一步就基本完成了本文的教学任务,但我觉得还应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马的特点谈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比较新颖的环节,就是让学生针对“假如我是一匹马,我愿意做什么马”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既是对文本的进一步深化,又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主要步骤】

  一、导入新课

  提起马,我想大家脑海里肯定有非常鲜明的印象,那我们就先来欣赏一下马的风姿,然后请同学们谈谈感受。(教师播放马的图片)

  (学生谈感受。)

  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马留给我们的印象或是飒爽英姿,或驰骋疆场,或雄姿英发,或勇猛剽悍,即使年已衰老,但仍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马的风姿。(课件展示课题)

  二、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文章写了哪几种马?

  (此设计在于让学生能从初读中概括出马的类型,为下文分析奠定基础。)

  2、默读课文,分别找出各种马的特点。

  (此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细读课文,区分出不同类型的马的性格,有鲜明的印象感知。)

  3、从作者的描绘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对各种马分别持怎样的态度?(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这一问题较之先前的两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仔细的阅读就可以发现答案,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这个问题解决了,文章的主旨就显而易见了)

  三、探究研讨

  作者将各种马都描绘得各具特色,真是五彩纷呈,假如再有依次选择的机会,让你做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

  请用句式“我愿意做马,因为。”

  学生在讲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做必要的评论,对合理的价值观可进行肯定,对有消极思想的应即使加以疏导纠正。教师的评论可参考:

  “难道你没看到,大战前,几乎每位战士都会情不自禁的对他的战马喃喃自语,诉说些肝胆相照的话,战马那时的姿态是那么的高贵;当战斗结束,若战士荣归,战马生还,战士总会对战马表示一番友好”

  “在某些人身上,不也留下了劳动的痕迹吗?你看那手上的老茧,腱上的死肉疙瘩等等”

  ……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各种马的基础上,结合生活进行思考,谈谈自己的价值观,既围绕文本生发,又不拘泥于教材,让学生能畅所欲言,学有所用。)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都说得很精彩,但事实上,你们并不能去做马,所以,只能说你们愿意做像

  马一样的人,其实这就是将马当作人来讲述,而我们的作家布封之所以将马写得栩栩如生,这正是把人的思想浸入到马身上的缘故。在布封的笔下,马已被赋予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所以,与其说作者赞美野马,不如说作者赞美有着野马一般美质美德美貌的人。

  自古文人相惜,作家梁晓声就曾写过《假如我为马》这样一篇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是的,我如果在对生命形式进行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课件展示)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这段话。(生齐读。)

  五、作业布置

  请你选择周围事物为对象,以“假如我是”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教案5

  教学目的

  1、熟背成语,积累成语。

  2、熟背古诗《鹅》,增加语言积累。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

  教具:

  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成语

  1、审题。

  2、自读成语,把成语中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3、通过读成语,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师进行补充。

  4、出示挂图: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你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尽量用上我们才学的这四个成语。

  (1)同座位互说。

  (2)指名说,评议。

  5、开火车读成语,齐读成语。

  6、指导背诵。

  (1)自背,同座位互背。

  (2)指名背,齐背。

  二、教学古诗《鹅》

  1、自己借助拼音把诗读一读。

  2、出示挂图:对照图,再读一读诗,边读边想象读中的鹅的样子。

  3、指名读。

  4、指说说诗句的意思。

  5、写得多么有趣!我们一起把这鹅的可爱读出来。

  6、指导背诵。

  (1)自背,同座位互背。

  (2)指名背,评议。

  (3)齐背。

  三、教学生字

  1、审题

  2、认清3个生字,说说书写顺序。

  3、这3个字在书写顺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教师范写。

  5、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观察图画,根据问题说几句连贯的话,学会道歉。

  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揭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要求。

  二、指导第1幅图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初步理解图意。

  (1)图上有几个?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

  (2)指名说。

  (3)再次看图,分步细说。

  2、分角色扮演第1幅图的内容。

  (1)指名上来表演。

  (2)你们对表演的同学满意吗?怎样说才会令人满意?

  (3)生在评议的同时,相机让他们表演。

  3、小结。

  通过讨论,同学们学会了如何道歉,道歉要及时,要有诚意,有礼貌,还要知错就改。

  三、练习反馈

  1、依照以上步骤,指导学生说另处三幅图。

  2、任意选一幅图用几句连贯的话说一说。

  3、指名说,互相说。

小学语文教案6

  [设计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本教学设计旨在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披文入境”“潜心会文”,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呈现为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在音乐、图片及相关说明的帮助下,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交流自己独特的感受;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拉萨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播放《青藏高原》歌曲VCD,将学生的视线拉到遥远的西藏。

  2、承接歌词讲述:在遥远的青藏高原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拉萨,它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找到拉萨所在的位置)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拉萨以其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鲜的空气和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给八方来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走进那片圣地,去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去仰望享受那与众不同的蓝天。)

  (浓郁的民族音乐,优美的藏族风光,一下子将学生的心带到了遥远的西藏,为学生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创造了情境,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3、出示课题:7、拉萨的天空(齐读课题)

  4、通过上一节课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拉萨的天空-——)

  二、精读课文,感悟拉萨天空之美。

  1、过渡:拉萨的天空究竟是怎样的湛蓝、透亮?让我们闭上眼睛,乘坐飞机前往遥远的拉萨——

  (1)拉萨到了,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让我们尽情欣赏拉萨的天空吧!(配乐欣赏一组天空的图片)

  (2)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

  (一组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了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拉萨天空的美景。学生边看边赞叹——拉萨的天空真蓝啊!拉萨的天空太美了!可谓触景生情,情不自禁。)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导想象:小游客们,站在这湛蓝透亮的天空下,你最想做什么呀?

  (2)出示第三自然段:快速读读这句话,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出你这样的心情?(板书:让人神往)

  (3)指名读:谁能把你的这种感受告诉大家?师评议:啊,这天空可真蓝!把你的视线紧紧地吸引住了!(呀!你都不忍心移开你的目光了!)

  3、学习第二、第四自然段

  (1)过渡:多么神奇的天空啊,它牢牢地吸引着我们的视线,让我们久久不忍移开,可是,让我们移不开目光的又何止这些呢?拉萨的天空那么美丽,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四自然段,然后再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集体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这正是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之一。)

  ☆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a请小朋友反复读读这句话,你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

  b学生交流。

  c出示图片,小结:你们看,天空多蓝啊,好象眼前的一切都被这蓝色包围着,浸润着,蓝天离我们显得那么近。

  d指名读。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a“这话”是什么话?从“这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蓝天真能洗脸吗?“这话”妙在哪儿?

  b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当我们抬起头来,仰望天空,一片湛蓝,你有什么感觉呀?

  c是呀,但那不是湖,而是像湖一样清亮的蓝天,你们说,这感觉是不是很奇妙啊,难怪人们要说这话这是——“太妙了”!谁能把这么奇妙的感觉告诉大家?谁来和他比一比!

  ☆有贴着山顶的白云的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了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a你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b展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还会有些什么呀?

  c师语言描述:蓝得这么纯净、这么明洁的天空,相信我们一定也能把这句话读得美美的。自由练习,指名读。

  d过渡:如果天地间只有湛蓝一种颜色,那拉萨一定很单调。如今,这蓝蓝的天空并不孤单,在白云、草地、绿树、红花的映衬下,更把我们的视线紧紧地吸引住了,让我们神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第三自然段)。

  ☆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a自由轻读,你知道了什么?

  b出示布达拉宫图片,指名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

  c师作介绍:布达拉宫,坐落在红山上,它依着山的地形而建,这就是“依山而建”。(出示卡片)你们看,它耸立在山顶之上,头顶着蓝天,你有什么感觉呀?

  d朗读指导:在蓝晶晶的天空的衬托下,布达拉宫多有气魄啊!男生读,读出布达拉宫雄伟壮丽的感觉。

  (4)小结:拉萨的天空就是这么湛蓝、透亮,蓝得让人神往,以它独特的美,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让我们捧起书本,美美地读读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这正是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之一。)

  4、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片:小游客们,面对湛蓝湛蓝的天空和蓝天下碧绿的草地,面对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你有有什么新的'感受呀?学生交流。

  (2)面对这么美的天空,作者也有千言万语,不过都汇成了一句话—多媒体出示。

  (3)齐读。

  (4)讨论:你知道了什么?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5)齐读。

  三、诵读课文,传达拉萨天空之美

  1、创设情境,自主诵读。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一同走进拉萨,欣赏并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迷人风采。现在有一批游客要去拉萨观光,你们何不借此机会先向他们介绍一下,使他们对拉萨的天空有个鲜明的印象?想一想,怎么介绍才能把拉萨天空的美传达给他们呢?你可以选择一部分向游客做介绍。先自己准备一下。

  2、模拟情境,尝试介绍。(让听课教师扮演游人,学生向听课教师介绍。)

  (充分利用现场资源,让学生扮演导游的角色对听课教师(游客)做介绍,这实际是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但这远比单纯的背诵课文要生动得多。同时,这也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四、拓展延伸,学生自主安排作业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给自己留点什么作业呢?

  (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把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课后收集有关拉萨的资料,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片,了解拉萨的其他知识,在班上进行展示交流;仿写家乡的一景……)

  (自主选择作业,是为了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以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大家又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达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目的。)

  【板书设计】湛蓝

  7、拉萨的天空透亮

  让人神往

  [自我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到:“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琅琅书声。作为写景美文,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读中赏析,才能感悟情境,所以朗读是本课的重点。拉萨对学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绘拉萨天空的词语又是隽永深刻的。如何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理解课文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课始播放富有浓郁西藏风情的音乐,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进入情境。让学生欣赏一组不同时候的拉萨天空的图片,并配以诗化的语言加以说明,唤起他们学习的情趣。让学生顿觉“拉萨的天空真蓝、真美”让他们带着这样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心灵与文字发生碰撞,并通过语言来抒发感受。

  仔细阅读后与同桌交流感受和想法。集体欣赏图片,更好地理解课文描绘的意境,通过交流补充和朗读感知语言,在读中解疑,又在读中获得言语美感。学生在反复吟读,解疑中,借助形象发挥想象,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学生口念心诵,感受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图景,体悟作者的情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朗读,期待学生品出了味,悟出了情,理解课文的语言,也悦纳这种语言,课文语言蕴涵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相通、共鸣,自然而然流露出“太美了,我要去那儿,我要珍惜保护她!”

小学语文教案7

  【教学目的】

  1、根据所写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大胆想象,想象要新奇、有趣、超前、富有创造性。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的事物要新奇,有趣,超前,富有创造性。

  【教学过程】

  一、审题

  请你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想象作文,题目未来的`________

  范围:可是家乡、学校、食品、电视、房屋、衣服……也可以写未来的“我”或别人。

  二、写作指导

  1、以现实为依据,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思路要开阔,不要完全被现实生活所拘束。

  2、想象要有所节制。人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但也不是任其渲泄。

  3、在写法上,可从现实入笔,最后回到现实;也可直接着眼未来,结合现实;也可以始终贯穿未来。总之,应突出表现未来,能给人以憧憬展望。

  三、写前说

  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准备,然后在全班交流,教师给予指导点拨。

  1、你打算写未来的什么?

  2、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的,分几层来叙述?

  重点引导学生写物品时可从材料、外观、内部设施功能等方面来写,还要注意把所写的物品和人物及事件联系起来。

  3、每个人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其他人评议补充,教师巡视。

  4、小结提示:不管同学写未来的什么,都必须做到条理清晰,有头有尾,让人看了以后明明白白。还要从自己熟悉的、了解深刻的事物入手去选择材料。还要注意想象的合情合理。

  四、范文点评

小学语文教案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1个二类字。

  3、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了解鸟岛鸟多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观赏鸟岛。

  (设计意图:一开始就让同学把自身当作一个游客,积极的参与活动,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去学习课文。)

  2、齐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1)鸟岛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叫“鸟岛”?)

  二、学习课文

  1、带着问题自身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2、逐个讨论。

  (设计意图:让同学提问,再去文中找答案,在质疑中困惑,在解疑中体会胜利的喜悦,这个过程犹如放风筝,线在老师手中,但风筝仍能感到在空中放风的乐趣,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

  3、问题(1)鸟岛在什么地方?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说说,你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的,请你来读

  (2)、你们知道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a. 出示:闻名中外

  指名读,换个词说说它的意思(著名中外、中外闻名)

  齐读,放在句子中读,说出你读的感受。

  b. 指导读:自豪的语气

  c. 齐读

  (3)、填空:鸟岛在( )。

  (换词的目的是为了积累词语;而填空则可以训练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协助理解第一自然段,让同学灵活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也有利于背诵,可谓一举多得。)

  4、问题(2)为什么叫“鸟岛”?

  出示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找找关键词,想想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a. 鸟儿在春天来这里。

  b. “一群一群、陆续”说明“鸟多”板书:鸟多

  读好“一群一群”(速度放慢些)

  理解“陆续”师演示:手里拿画好的群鸟图贴一次,再贴一次,再来一次(边说边贴)

  c. 自由练读,再配乐指名读,齐读

  (3)、因为(),所以叫鸟岛。

  (4)、过渡:这么多的鸟来这里干什么?同学接读—它们在这里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5)、这么多的鸟都来鸟岛,你觉得那里会是怎样的情景?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气氛,让人感受春天的暖意,让同学酝酿读的节奏,为有感情的读课文打好基础。用贴画的方式理解“陆续”更是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形象而直观。)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谁愿意来读就和老师一起读。

  (2)、用一个词来说说岛上的情景。(热闹)板书

  (3)、具体说说哪几个词中可以看出来?(各种各样、聚、鸟的世界)

  a.你从哪里看出这是鸟的世界?(出示幻灯片,练习说话)

  b.鸟儿来这里会干些什么?看图说说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它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c.同学自由练说

  d. 指名说第一句话

  (4)、指导朗读

  岛上的鸟多,这么热闹,就该读出好的心情。

  自身读、指名读、齐读

  (5)、岛上除了鸟多,还有什么多?

  指名讲(鸟窝多、鸟蛋多),你从哪里知道的?

  a. 板书:鸟窝多

  出示: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指名读,请一个同学上台画鸟窝,其他同学评价(突出“密密麻麻、挨”),缺乏之出再请人补充。

  b.“挨”可以换哪个词?(靠)

  (6)、板书:鸟蛋多

  请多人上台画鸟蛋,还要涂上颜色,(突出“窝里窝外、到处“)

  齐读第三句话

  (7)、小结:其实“窝多、蛋多”也反映了岛上的“鸟多”,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进一步感受鸟多吧!

  (8)、齐读

  (9)、练习背诵: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指名背诵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读

  师:鸟岛上真热闹啊!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来岛上游玩的人(),他们(),随手(),可是(),因为( )。

  (2)、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爱鸟护鸟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热闹”一词做文章,找文中的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游人多突出小岛的与众不同。用画鸟窝,画鸟蛋的方法使台上台下的交流更为活跃,互动性,和时性,准确性,形象性的优点一一展现,让同学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起到主体的作用。)

  三、朗读、总结课文

  1、总结:一个叫“海西皮”的小岛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游人也多,真是热闹非凡,让我们也加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列中去吧!

  2、带着喜悦的心情齐读全文。

  和板书:

  鸟多

  鸟窝多

  19、鸟岛(热闹) 鸟蛋多

  游人多 (爱鸟护鸟)

  (设计意图:紧扣主题,简洁明了,协助同学理清文章的思路,协助同学加深记忆,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9

  学习目标

  1.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2.通过习作和口语交际,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进一步提高学生搜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整理本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资料,阅读一两篇课外读物.

  第一、二课时 习作

  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民族的耻辱历史、侵略者们的残虐暴行、人民的沉重苦难、烈士们的光辉事迹,把一幕幕鲜活的、触动人心的中国近代史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想同学们和我一样,很想把读书后的感受写下来,是这样吧?

  明确要求

  请同学们默读习作提示,看看有哪些要求.

  出示要求:读懂文章内容;写出读后感受;引用相关资料.

  读悟写作方法

  转自由读例文《圆明园的毁灭》,用不同符号画出哪些是课文中的内容,哪些是作者的感受,哪些是作者引用的相关课外资料?

  小组交流,总结读后感应怎样写.(使学生体会到,写读后感要先写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重点写自己对文章中一两方面内容的.感受,还可以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思想表达.)

  自由写作

  请同学们就本单元所读的课文或课外读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评议修改

  读一读自己写的习作,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标出来.

  在小组内互读,小组推出两篇习作在全班展示.

  全班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结合评议,自己修改作文.

  第三课时 交流平台口语交际

  图像导入

  请同学们先看一段录像,从录像中你知道了什么?(激发学生的演讲热情.)

  提出要求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演讲比赛,你们能说说演讲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吗?

  是的,演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围绕一个主题

  抓准几个方面

  列举有力事例

  组织通顺语言

  表达有声有色

  这节课,就让我们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展开一场演讲比赛好吗?

  自主准备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想一想你对近代中国所受的屈辱有了哪些了解?

  你认为要振兴中华应从哪做起?列一个简单提纲.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组内交流

  在小组内交流、试讲,并提出改善意见.小组推选一个代表参加班组比赛.

  演讲比赛

  全班评选演讲优胜队.

  第四课时 词语盘点日积月累展示台

  词语盘点

  学生自读.

  出示投影,看拼音写词语.

  同桌互查.

  自选三个成语造句,写在练习本上.

  日积月累

  小组内互读词语,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请同学们说一说每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并选几个说句子.

  展示台

  办一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中队报刊,将同学们写的读后感、演讲稿、收集的历史资料(文稿、图片)展示出来.

小学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相关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形成初步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和方法。在自由读、分角色读、为动画配音读、理解读中读通、读懂、读好课文。朗读发言时仪表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时语言清晰流畅。学会圈圈画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表达与倾听中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完善自己。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感受与人友好交往、合作的乐趣,在交际中学会尊重他人,形成好的人际关系。

  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方”。

  2 、初步读懂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学生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2 、揭示课题。

  A 、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你们见过什么雨?(小雨、大雨、毛毛雨、雷阵雨、狂风暴雨)

  B 、这节课,我们学习和雨有关的课文。(出示课题:雨点儿)

  学习生字“点”后,指导学生把课题读正确。(范读——指名读——全班读)

  二、初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并完成以下任务:

  A 、用喜欢的符号,把本课的生字画下来。

  B 、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

  C 、把课文读通顺。读课文时要做到:看清音节读准音,词语连读,读完一句要想想它的意思。

  D 、找出自然段,标上序号。

  2 、学生按要求自读。(教师巡视,检查自读情况)

  3 、雨点儿到底是从哪里飘落下来的?(云彩里)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三、识字

  1 、电脑出示生字“问、请|、空、方”

  A 、指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字是前鼻音,后三个字是后鼻音)

  B 、自读。

  C 、小组开火车比赛读。

  2 、点出示生字“数、彩”

  A 、自己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

  B、 个别读,带全班读。

  3 、小组合作学习:小朋友已经学习了六个汉字,小组长手上还有四个生字,请小组长指导小组学习。

  A 、游戏:考考你——以小组为单位,迅速挑出组长所念汉字的字卡。(组长轮流当)

  B、在小组内交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 、吃水果游戏:用多媒体课件把今天所学的生字按不同顺序分别藏在各种水果里,请学生挑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教师点鼠标,水果就翻出一串生字,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水果就归他。

  四、朗读课文

  1、 读句子。

  A 、学生先画出带有生字的句子,然后读一读。

  B 、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然后互评。(侧重点:读准字音,词连读,句子读顺)

  C 、小组赛读,教师引导学生评议。重点结合理解“数不清”“云彩”“飘落”。

  读一读,找一找,文中说什么数不清?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用演示纸片飘落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再用“飘落”练习说话。

  2、 读课文

  A 、自读课文。

  B 、选一自然段在小组内交流。

  C 、小组代表朗读。

  五、写字指导

  1 、观察“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点和弯钩所在的位置。(弯钩的起笔和收笔都落在竖中线上)

  2 、学生自己看书,了解生字的笔顺。

  3 、指名书空。(课件演示笔画和笔顺)

  4、 教师范写。(注意对比“方”和“了”中的弯钩。范写“方”的弯钩时,教师要边写边念顺口溜:起笔平,弯度大,向左斜,中线钩)

  5、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6 、反馈书写情况,学生再次练写。

小学语文教案11

  小学的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

  2、让学生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3、知道风是一种自然现象。

  4、读课文时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二、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三、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图画

  3、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课文生字,和课文主旨。

  五、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理解风这种抽象物质。

  六、教学过程:

  1、通过猜谜语引入课题: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看哪个小朋友先猜出来。

  看不见,摸不着。

  花儿见它点头,

  小草见它弯腰。

  云儿见它忙让路,

  柳树见它把手招。

  谁猜出来了,把谜底写在黑板上。

  2、让学生用风写词语,如:台风、春风、寒风、狂风、龙卷风、暴风雨等。

  3、写下板书画风。

  4、教会本课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

  5、找学生分段读课文

  6、画出课文中三个小朋友怎么画风的。

  7、出示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头像,鼓励学生也要学习他们画风的创意。

  8、揭示主旨:本文通过写风赞扬了三个画风孩子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品质,也教育我们要培养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七、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去画一幅有关风的画,找一些有关风的词语。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一、研读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透过文中动物的做法,感受到动物之间的亲情,进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

  2、透过文中人物的善良,从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二、研读准备

  教师:教学PPT文本

  学生:文具盒水彩笔

  三、研读活动

  (一)歌曲导入(独唱《一个真实的故事》,教师由歌曲过度到教学中。)

  (二)学习《金色的脚印》

  1、我会想我会读

  PPT出示“思考问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边读边勾画出让你感动的语句,同时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课文哪些语句能体现出他们之间的爱?

  2、交流分享

  (1)抽生回答两个问题。(板书)

  (2)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爱的?(抽生回答,PPT出示精彩语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结:(凸显主题“爱,让灵性绽放”)

  (三)学习选文

  1、我会读(PPT出示“阅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边读边勾画出让你感动的语句,同时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课文哪些语句能体现出他们之间的爱?

  2、小组选学选文,学后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

  3、我会做。做一份“读书卡”或者“阅读海报”。

  4、回报展示选学成果。

  5、在展示中,小组成员补充阅读中的勾画的能体现“爱”的语段。(全班视情况朗读)

  (6、交换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待定)

  四、课堂小结

  1、背景音乐情感升华。

  2、PPT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2、课结束分享对联。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案例

  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微博、微小说、微信、微电影等微时代产物迅速在社会普及,而微课也顺应时代而产生了。

  微课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非常热门的教学形式。那微课的定义是什么?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国内较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他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与学活动的各种资源有机组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与“课”相对应的概念,是从翻转课堂中涌出的新概念。他将微课定义为“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

  从不同学者对微课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微课的核心是一个“微”字,微型。即针对一个小的知识点、以较短的时间、微型视频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教学手段。有效的微课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柯清超教授概括了有效微课的四个特点:微型化、优质化、系列化、特色化。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信息化时代,微课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微课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欢迎的的教学手段。

  微课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有许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将以一个语文微课的制作案例的设计来分析微课设计思路。

  一、巧选题,题小而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选题是制作微课的关键,科学的选题也是微课成功的前提。在微课网观看老师们的获奖微课时,我发现老师们的选题都非常细小,如《标点符号运用-提示语的三种位置》、《作文指导——“介绍自己”的三种方式》、《认识田字格和学习基本笔画“横”》……观看获奖微课的经验告诉我,微课的选题一定要小,要针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细小知识点,学生理解不透彻的,易错的问题进行微课选题。根据选题小而精的特点,结合现在不管是入学之初还是中段或高段的学生,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都是错误的情况,笔者把微课题目定为《握笔姿势》。与学生的实际结合,把握笔姿势细化,旨在让这个细化的握笔姿势使学生通过微课的形式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二、智选材,字简而明

  微课的成败除了要选好题外,精心的选材也是很重要的,微课教学手段的采用是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它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微课教学不能以大篇幅发挥,详尽说明的手段来实现教学。而语文微课的制作,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幻灯片的形式录制,由于幻灯片的容量有限,如果把大批量的文字已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的话,就会给人密密麻麻的感觉,那观看者就连看的兴趣都没有。

  此外,幻灯片的张数也不宜多,因此,在选材时,要善于提取、取舍相关内容,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在幻灯片上,让人一目了然。在制作《握笔姿势》的微课时,笔者主要围绕“握笔”为中心,抓住学生的握笔姿势选择所需的材料:握笔步骤的图片、正确的握笔姿势图片和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学生易犯的错误握笔姿势图片。然后用十张幻灯片来讲解,让学生跟着视频操作,以实际操作的形式让学生领会和实践握笔姿势要领。幻灯片点到哪里,学生就操作到哪里。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了操作性的实践,学生听课的时候便可集中精神。成功的微课可以使学生领会知识点的要领,进而形成自己的技能。

  三、活设计,设计巧妙

  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一半。受微课自身短小精悍的的特点限制,一个微课所包含的内容必定是有限的。因而,在设计微课时,切入课题要简洁明了,迅速与主题相关联。重难点的设计也要简单清晰。让学生能够通过5到15分钟的微课学习进而掌握某方面的知识点。如本文例,《握笔姿势》设计如下:

  课程重点为: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课程的难点为: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对错误握笔姿势的判断进一步加深正确握笔姿势的印象。

  本文所举案例是针对小学各年段学生而设计的,目的是要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小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加入了操作性知识,学习的形式上避免了传授的单一性,呈现出动手的实操性,因而在整个微课的学习过程中,容易让学生从讲解到实际操作上把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

  在微课的设计中,小结要科学快捷。好的微课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微课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

  四、精录制,视频清晰

  视频的录制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录制视频录制的过程中要画面清晰、声音动听。在学校的微课制作培训课时,听了微课获奖老师的经验分享。很多老师为了能够录得满意的视频,他们选择了在凌晨时分录制。录制过程中一旦出现口误就得重新录制,所以最艰难的还是微课的录制。

  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微课制作室,要录得高质量的视频需要一个特别安静的环境。笔者在录制《握笔姿势》微课时也是选择了晚上十二点以后,紧锁门窗。在录制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语速、语调,声音的质量也会影响观看微课的心情。整个微课的录制时间只有五分多钟,但是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反复录制和修改。录制好以后,还要把多余的部分请技术人员裁剪。经过剪切合并的微课没有多余的东西,观看起来清晰流畅。

  总之,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认真把握微课的概念,掌握微课的制作要点,把微课设计得简洁明了,让学生从看中学,学中悟,快捷掌握该知识点。作为教师应该掌握微课制作的技巧,把微课资源的优势充分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理清课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新课文──《落花生》。教师板书课题。

  “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花生。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呢?你们查资料了吗?生简要回答。

  教师出示花生成长的图片,边出示边简单讲解。现在你知道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了吧。

  2、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地方。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

  “榨”是翘舌音zhà,纠正学生口语习惯读音“zhá”

  “慕”字下面是不是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

  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学生不会有什么分歧;对第二段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有些学生会将第2自然段到最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据是这一大段是讲一家人过收获节。对学生的这种分段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所以,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父亲希望我们学习花生什么?(再读读父亲说的话,引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7)、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也像这花生一样,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举例子(清洁工、送报员、)

  (8)、作者明白父亲的希望吗?从哪一个句子可以看出,引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理解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并指导朗读[肯定]。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

  (9)、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齐读他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作者为什么以落花生为笔名,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教导,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亲的“像花生那样”踏踏实实、不求虚荣地去做人。因为父亲的话是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点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样做人,所以用这个题目。)

  2.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五)、总结写法,课外拓展

  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父亲谈话的教学中,学习详写和略写。

  2、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只是根据各自的生长特点将果实挂在枝头,由此,体会到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可贵的品质。学习这种是借助花生讲明道理的写法叫“借物喻理”。

  (六)、小练笔

  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结合生活实际,你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写一写。

  (七)、板书设计

  落花生详略得当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谈花生借物喻人

小学语文教案13

  一、导入

  1、听写生字:流畅、一瞬间、拢住、奇迹、缤纷世界

  2、校对:用这几个词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3、对于一个年仅八岁的盲童来说,真是一个(奇迹)呀同学们让我们再用心的读读课文,找一找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这些奇迹?划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二、学文

  1、(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师:再仔细读读这句话,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是个奇迹?

  抓“穿梭,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师:这一切对于一个盲人来说,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请你读读这句话。

  师;她为什么能走得这么流畅?

  (2)出示:“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师:从“整天”你读懂了什么?

  把你的体会送到这段话中,读

  师渲染:早上……中午……晚上……安静一直在花香中流连。

  师: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一个女孩?

  齐读第二段

  过渡:因为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所以——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还从哪儿感受到这是个奇迹?

  2、出示:“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粘着露珠的月季花。”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知指导读

  (2)师:我也和你们一样惊讶,引读——我几乎要喊出来,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3、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1)再去读读,哪些词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把它们圈出来。

  (2)交流

  抓“竟然”,谈体会,读好第一句。

  抓“神奇的'灵性”理解,连读这两句话。

  (3)体验:师:是啊,太不可思议了,安静竟然拢住了一只蝴蝶,她的手指悄然合拢,用触摸去感受蝴蝶五彩斑斓的翅膀,让我们也体验一下安静的感受,同学们静静的,在静静的,闭上眼睛,伸出手随着安静一起做动作、一起去触摸,一起去体验……(媒体播放配乐朗读)

  (4)师:睁开眼睛,你感觉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是啊,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安静的手中扑腾着、挣扎着,让安静强烈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同学们说的太美了,来让我们把这种美好读出来,自己先练练

  4、出示整段文字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手指尖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1)生练读

  (2)生配乐朗读。配乐齐读

  5.出示“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1)师: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抓“张望”。

  师:“张望”这词有没有问题?安静是个盲童,她怎么会张望?我又觉得这个词用得非常准确。蝴蝶飞走了,它是怎样飞的,飞向何方,这些安静一无所知,她多么想亲眼看到啊。

  师:你体会得真好!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体会和感受读好这段话。读出期望、盼望

  师生合作读(在春天的深处——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2)出示:海伦凯勒曾说:“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特殊的内在视觉,那可能看的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

  6、体验朗读

  (1)你们觉得此时此刻的安静望到了什么?

  (2)美美地读好: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3)师:是啊,多姿多彩的春天,一个绚丽的世界都在安静美好的心里。

  齐读第六段

  三、升华

  1、盲女孩安静虽然没能用眼睛去看这个绚烂的春天,但她却用自己的心去触摸春天,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这一切也深深地感动着我。读

  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2、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安静这样创造美好生活的人,你都知道谁?

  师补充资料,媒体出示:邰丽华、桑兰等人的资料。

  师:刚才我么都在交流一些身残志坚的事例,还有谁也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还有我们这些平凡的健康人。

  他们这些人都在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是啊,无论你是健康还是残疾,无论你是老人还是小孩,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让我们记住: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师小节:与这些身残志坚的人相比,我们我们是幸运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生命。 让我们用心去——触摸春天,让我们用心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师指板书)

小学语文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适宜于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描绘了一幅鸬鹚捕鱼图:在幽静的环境里,渔人指挥鸬鹚在湖面捕鱼。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分为3段。第1自然段为第一段,写在平静的湖面上,鸬鹚等待着渔人捕鱼的命令。第2—4自然段为第二段,写渔人指挥鸬鹚捕鱼,打破了湖面的平静。第5—7自然段是第三段,写渔人给鸬鹚喂鱼后,划着小船回去了,湖面又恢复了平静。课文从等待捕鱼到捕鱼结束,写出了捕鱼的整个过程,同时描绘了湖面“静—动—静”的变化。

  二、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挥想象,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2、 抓住重点词,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3、 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三、设计思路

  学习语文要: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本课的教学,注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学,在一定的教学单位时间内,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相应的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学习准备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五、学习过程

  (一) 复习引入,积累知识

  1、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鸬鹚课件:鸬鹚图学习了第一段课件:湖面平静图你学了第一段后有一种怎样的感受?

  生: 我的感受是湖面很静,也很美丽。

  2. 是的,这是一种美丽的宁静,你想把这种物静人宁的美丽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分享吗?让我们借助重点词句美美的把第一段背背。课件:音乐湖面平的像镜子,岸边垂柳和稻田,渔船浮在湖面上。渔人悠然吸着烟,鸬鹚列队等命令。板书:静

  (学生一起有感情的背诵)

  (二)课件演示,抓重点词,感悟理解课文

  1、 这些列队的士兵在等待一个怎样的命令?请你从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找到一个词语来。

  生: 这个命令就是:一抹

  你真会读书。请你把:;一抹 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抄写二次。

  (学生板书,师提醒“末”上横长,下横短)

  “一抹”是什么意思?

  生: 就是轻轻一擦的意思

  对,那“抹”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 可换成“挥”/“扫”“擦、赶、拍、敲”(根据交流板书这些词)

  2、 课文为什么要用“一抹”?你觉得用一抹好在哪了?请四人小组研究一下。

  生: 渔人轻轻一抹说明渔人很爱惜鸬鹚,生怕伤了鸬鹚。

  说的好!这就是你的研究成果,请把你研究的专利写在黑板上,你准备写哪个重点词?

  生: 爱惜

  好,请你在这写上爱惜。(学生板书:爱惜)

  生: 渔人轻轻一抹,鸬鹚就纷纷下水捕鱼了,更可看出渔人对鸬鹚训练有素,鸬鹚很听话。

  说的好,请你也板书一个重点词。(板书:听话)

  生: 我觉得渔人用竹篙轻轻一抹,就像在拍老朋友的肩膀一样,在鼓励鸬鹚要多抓鱼、抓大鱼

  你的`想象真丰富,请你也来板书一个重点词。你准备写哪个词?

  生: 鼓励

  请大家仔细研究第二段的第一句话,看谁还能研究出什么。(自由读)

  你想渔人早不下命令,晚不下命令,偏偏这时下=

  生: 这可能渔人发现了一群鱼,他怕惊动鱼群,让鱼跑了,所以用轻轻“一抹”

  真聪明,也请你来板书一个重点词:惊动

  同学们说的真不错,当然,这“一抹”用的好的理由还很多,我们课外再去研究。现在谁能把第二自然段中第一句含着情和意读出来?(个别读,再感情的齐读)

  3、同学们对这“一抹”研究真精彩,但老师相信好戏肯定还在后头,你想渔人这轻轻一抹,会抹出些什么?请同学们读2——4自然段,同桌讨论(研读会抹出些什么)

  好,下面我们来交流研读成果,说说渔人这一抹能抹出那些景象来?课件:鸬鹚捕鱼

  生: 我读懂了渔人这“一抹”抹出了“湖面上浪花跳跃,荡起了粼粼的波纹。‘

  你是从课文的哪儿发现的?为什么说这“粼粼的波纹和浪花跳跃”是抹出来的?

  生: 我是从课文“湖面上荡起了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中读懂的。因为是渔人的轻轻一抹,鸬鹚扑扑的下水了,才使湖面上荡起了一圈圈粼粼的波纹。而且我觉得夕阳下浪花跳跃的景象也很美丽。

  老师觉得你的审美能力相当不错,应该好好奖励你。如果让你来板书出这抹出来的景象,你用那些词来概括最好?

  生: 浪花跳跃

  很好,请你在这儿板书:浪花跳跃

  生: 我认为是抹出了鱼。

  为什么这么说?

  生: 因为课文说:“一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住他的脖子,把吞进他喉囊的鱼挤出来,又把他甩进水里。”所以说渔人抹出了鱼了。

  就只一条?

  生: 有许多条

  你又是从课文哪儿发现的?

  生: 因为课文中写:鸬鹚不断的跳上渔船,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

  特别是哪个词?

  生: 不断

  那我们怎样板书这一学习成果呢?

  生: 许多条鱼也可以说:鱼儿不断、多多、、、、、、

  现在更好了,与前面的“浪花跳跃”更想配,这成果是你发现的,奖励你来板书:鱼儿不断,同意吗?

  生: 我从“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中知道还抹出了渔人的忙碌。

  对,请你来板书:渔人忙碌

  渔人这轻轻一抹,原来平静的湖面动起来了,热闹起来了!板书:动现在请同学们和上书本.

  (三)发挥想象,培养创新意识

  1. 同桌研究想象:这一抹还会抹出什么来?

  生; 我觉得还抹出了丰收,我仿佛看到小渔船里满是活蹦乱跳的鱼。

  生: 我有补充,渔人抹出钱。

  真的,怎么解释?

  生: 因为渔人抓了这么多鱼,第二天到市场上买,就换成了钱。

  想的好,这叫勤劳致富。再继续想想,还会抹出什么?

  生: 还抹出了渔人家的电视机、电冰箱、、、、、、、还抹出了渔人丰盛的晚餐。

  说的太好了,谁来概括的说说?

  生; 抹出渔人喜悦的心情。/抹出了渔人一家的幸福生活

  好,请想想这下板书什么?幸福生活、心情喜悦

  谁来板书,那就我来吧!( )

  2. 同学们真了不起,对渔人这轻轻一抹的研究成果有这么多,如此丰富的体会到了渔人捕鱼的忙碌和喜悦,让我们也一起来享受这种快乐,请大家自由读2——4自然段,等会儿把你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句段读给大家听。(个别读,点评,再齐读)

  (四)文章小结

  1. 岸上炊烟四起,袅袅的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捕鱼了、、、、、这时湖面又——渐渐恢复了平静

  是啊,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课件:捕鱼后的湖面平静,并打上字-——湖面有恢复了平静

  为什么要用“恢复”?

  生: 因为湖面原来是平静的,鸬鹚下水捕鱼变的热闹了,现在又像原来那样平静了,所以可用上恢复

  2. 对,但请再研究一下,这时的静与原先的静是不是完全一样?课件:思考:这是一种——的静,——的静。相互讨论完成练习

  生: 湖面又恢复平静,这是一种渔人和鸬鹚紧张劳动之后的静,比捕鱼前显得更静了。

  渔人满载而归,他们一家又可以吃上新鲜的菜肴,这是一种带有丰收的喜悦的静。

  渔人捕了这么多的鱼,明天到市场上准能卖好多钱,为他们一家的生活带来了幸福,在这静静的湖面上,我们好象能听到他们一家的欢笑声,这是一种洋溢着温馨和幸福的静。

  是啊,这时的静比上一次是更恬静,更美丽!老师不得不佩服你们,体验是如此深刻。你能把这洋溢着喜悦和幸福的静读出来吗?(细读5——7段)小结

  3. 这一节课我们抓住“一抹”一词,研读了课文。一起享受了渔人捕鱼的忙碌和喜悦。读懂了从鸬鹚等待命令到下水捕鱼再到列队回去,使美丽的湖面由平静到不平静再恢复平静,而这种静和动的景象都充满了美的情趣,都是美的享受!

  4. 练习

  作业本完成

  板书:

  鸬鹚

  为什么 抹 静 抹出什么

  爱惜 浪花跳跃

  听话 动 鱼儿不断

  惊动 渔人忙碌

  ````````` 静 幸福生活

小学语文教案1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5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谈话、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我们现在科技发达了,联系的发生有很多种,你觉得最普遍的是哪种?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电话的发明。

  3、板书课题:《电话的'发明》(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3)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偶、沃、舍、艰、检、效、导、端、另、应、悦、启、配、拆、硫

  (4)出示生词,同桌读,男、女同学接读。

  偶然、肥沃、农舍、艰苦、检验、效果、导线、

  一端、另一端、反应、悦耳、启发、器配、拆掉、硫酸

  2、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2)①齐读第1自然段。

  ②介绍亚历山大·贝尔

  (3)在小组中学习:

  ①指名接读课文2——8自然段。

  ②在小组中接读2——8自然段,讨论: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③指名说说。

  ④齐读2——8自然段。

  3、齐读课文。

  ①自由说说: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后,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便利?

  ②指名说说。

  三、布置作业:

  正确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通讯

  热爱科学

  电话的发明

  勇于探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11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难点:

  1、书写“偶、艰、检、效、导、另、悦、启、配、拆”11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电话的发明》。

  2、出示11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偶、沃、舍、艰、检、效、导、端、另、应、悦、启、配、拆、硫

  3、出示生词,男、女同学接读。

  偶然、肥沃、农舍、艰苦、检验、效果、导线、

  一端、另一端、反应、悦耳、启发、器配、拆掉、硫酸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偶、艰、检、效、导、另、悦、启、配、拆

  2、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偶然、检验、悦耳、启发、欣喜若狂、()

  *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1、通讯

  电话的发明

  五、教学后记: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01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1-24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1-25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2-03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2-19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7-2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27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9-21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11-20

小学语文教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