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1
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第5~9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整百、整千数加减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基本练习
1、揭示课题
2、练习口算方法。
(1)小黑板出示:
420+300360+200500+230
420-300360-200730-500
提问:几百几十加、减几百的口算要怎样算?整百数要和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或者相减?
(2)小黑板出示:
37+20xx+5365-5027-20
370+200400+530650-500270-200
提问:几十几加、减几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呢?
加减几十要和哪一位上的数相加减?加减几百呢?
二、加减混合练习
1、做练习三第6题。
让学生每人先估计得数哪几道比500大。(指名说说是怎样估算的.)
出示卡片让学生口算。
2、完成练习三第7题。
(1)小黑板出示。
(2)集体订正。注意说明后一组题的比较方法。
三、应用题练习
1、做练习三第8题。
读题,提问:用哪两个条件解答的?为什么?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2、做练习三第9题。
(1)指名学生读题,看图,说说冬冬家离学校多少米?,明明家离学校多少米?
(2)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加法算?
四、课堂作业:练习三第5题。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解答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分析这类题目的数量关系。
2、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结合和合情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加自主解答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导
1.口头提问练习。
1)商店运来8筐苹果,每筐20千克, ?
2)盘子里有5块蛋糕,吃了2块, ?
先让学生口头提问,再列式解答。
2.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如何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相信同学们一定能积极动脑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课题)
二、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挂图,学生观察。
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几个已知条件,你能按顺序说出来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共42个 吃了3天,每天吃9个
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谈话: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学生完整的.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
提问: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第二步算出的是什么?怎样回答题目中的问题。(教师板书答句)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学生自己读题。指名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己思考,独立完成,发现不同的算法。
指定不同算法的学生各一人板演自己的算式和答句。
指名对照各题,说说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怎样想到第一步算式的。
全班学生对照检查。
3、小结。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从问题出发分析所必须的条件,从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各自读题。
2)指名说说题意。
3)各自列式计算解答。
4)全班交流,订正。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各自读题,填表。
2)指名说出填写的人数,并说说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的问题都需要几步计算?使用了哪些计算方法?在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从问题出发分析所必须的条件,从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1、2题。
教后记: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3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口算
2、三位数的加法
3、三位数的减法
二、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情境中渗透德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4、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数加、减法的算理尝试多种算法,掌握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掌握加减法中的进位和退位计算方式。
4、鼓励学生的算法多样化。
四、课时划分:
12课时
五、教学进度:
第10~11周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知道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
2、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森林中住着三只小象,他们三个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小象决定盖一座大房子三个好朋友一起住,这样可以天天见面。于是他们去森林中运木头,准备盖房子。看他们干得多起劲。(出示主题图)
二、自主探究:
1、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板书:每个小象运两根木头,三只小象一共运几根木头?
3、问:“每个小象运两根”是什么意思?独立解答,小组合作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求一共运几根木头,也就是求3个2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算式是2×3=6(根)
三、拓展运用:
1、练习十二第1题。
先教育学生“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然后认真观察画面,找出解决“一共浇多少棵树?”所需的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题里说的是什么事,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练习十二第3题。
先了解每种商品的价钱,独立解决提出的两个问题。
再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4、59页“做一做”。
出示情境图,学生自己寻找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再独立解答。
6、开放题:森林餐厅每张桌子能坐4个人,还有5张空桌,有22位客人坐得下吗?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5
教学内容:
课本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应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点:
计算乘加、乘减,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课件显示:四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1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
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
二、探究新知
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
交流:
(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1)
(2)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1条。(4×3+1)
板书:4+4+4+1=13条 4×3+1=13条
三、引申拓展
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3
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3
四、归纳
像4×3+1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3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五、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1、3、4、5题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4×3+1=13 4×4-3=13
先算乘法
教学反思:
让学生结合图来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这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在这个主动的、相互启发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情感,提供资源,在不断的体验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多元评价中共同提高。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6
详细介绍:
课题:加减、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3.会分步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复合应用题.
教学重点
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解题关键找中间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白皮球图6个、花皮球图18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
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
(1)二(1)班男生20人,女生18人.〖学生可能提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提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或者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2)汽车上有36人,到站下去8人.(学生可能提出车上还剩多少人?)
2.根据问题和一个已知条件,补充另一个已知条件.
(1)妈妈买来12个苹果,______.还剩多少个?
(2)小明拍球50下,______.小明和小刚一共拍了多少下?
3.做书上的'准备题.
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学生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请一名同学上黑板板演)
4.订正板演24-20=4(个)答:还剩4个.
问: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是什么,这道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二、探究新知.
师说:刚才的复习题大家做得很好,老师知道大家对一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掌握得很好.如果将第1个已知条件商店里有24个皮球不直接给出,而告诉你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你会算吗?(出示例1),这道题就不能用一步直接算出还剩多少个.我们今天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1.学习例1【继续演示课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
(1)读题.
小声自由读一遍,指名读一遍,齐读一遍.
(2)找已知、未知.
学生口述,教师在题中标出.
师问:和复习题比较,哪儿变了?哪儿没变?(已知条件变了,问题没变)已知条件变成几个了?谁能再说一说?教师同时贴出皮球的实物图.
(3)分析数量关系.
师问: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一共有多少个和卖了多少个?)哪个已知没给?哪个直接给了?那应该先求出什么?(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根据哪两个已知可以求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同时板书:
根据板书,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先算什么?
通过充分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请同学分析数量关系.(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知道一共有皮球多少个和卖出多少个,卖出20个已经知道,所以要先求出一共有皮球多少个.根据有白皮球6个和18个花皮球,就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同时板书:
①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②还剩多少个?
6+18=24(个)24-20=4(个)
答:还剩4个.
解答后,可追问:6+18=24(个)求出的是什么?24-20=4(个)求出的又是什么?以强化解题思路.
2.总结学习方法.
师说:刚才我们一起学会了例1,在学例1时,第一要认真读题,最少读3遍,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第二要找出已知、未知,认真在题上标出.第三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最后再正确解答.要想正确解答两步应用题,这四步一步不能少,而且还离不开认真二字,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看谁做题认真,解答正确.同时板书.
(1)读题.(2)找已知、未知.(3)分析数量关系.(4)正确解答.
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课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
1.做一做.
同学们做了20个泥人,老师做了8个泥人.送给幼儿园25个.还剩多少个泥人?
按四步指导学生完成此题.
(1)默读3遍题.
(2)在题上标出已知、求,指名说一说.
(3)互相讨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独立解答,指名上黑板板演.
20+8=28(个)
28-25=3(个)
答:还剩3个泥人.
(5)追问:20+8=28(个)求出的是什么?28-25=3(个)求出的又是什么?
2.比较练习.
(1)学校里有14盒粉笔,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
(2)学校里原有40盒粉笔,用去26盒.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
认真读题后,问:这两题哪相同?哪不同?(都是求现在有多少盒粉笔,已知条件不同,第(1)题有两个已知条件,是一步应用题,第(2)题有三个已知条件,是两步应用题)
3.总结.
今天学的两步应用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先加再减,先减再加)
布置作业
1.一辆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新街车站下去8人.又上来12人,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2.商店里有蓝书包40个,绿书包30个.卖出37个,还剩多少个?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编应用题大赛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及其解法.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小组间的协作精神.
3.增强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编制若干张式题卡片,包括若干个条件和若干个问题,最好为同一题材.
2.学生分为2人小组若干.
活动步骤
1.教师出示式题卡片.
2.各小组从中选择合适的条件和试题,组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口述解题过程.
活动规则
1.卡片可重复使用.
2.小组分工:一人组题,一人口述解题过程.
3.编的应用题个数最多且解题均正确的小组取胜,颁发编题小能手的小红旗.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加减、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7
教学目标:
1、信息收集。
2、图式。
3、数学建模:加与减。
教学重难点
数学建模:加与减
教学过 程:
一、创设情景,启发思考
1、引入(出示小猫捞鱼图)
师:猫妈妈准备请一些朋友到家中做客,它从鱼缸里捞了一些鱼出来,聪明的猫妈妈立刻想到了鱼缸里的鱼和桶里的鱼之 间存在着数学问题。那么,鱼缸里的鱼和桶里的鱼之间到底存在着哪些数学数学问题呢?老师请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这幅图,然后根据图意口头编应用题。你能编几种就编几种。
2、汇报交流:
A:鱼缸里有17条鱼,桶里有5条鱼,鱼缸中的 鱼比桶中多几条鱼?(问题还可以问:桶中的鱼比鱼缸中少几条?或鱼缸中的鱼与桶中的鱼相差几条?
师:哪些小朋友是这样编的?你们和小巧编的是一样的`, 真不错!小朋友 ,老师根据你们编的这道应用题,画了线段图。
建立图式:
师:谁看懂了?谁愿意上台指着线段图说说图意?(多请几个)
师:再请大家将这道应用题与这幅线段图结合起来看,要求鱼缸中的鱼比桶中多几条我们可以怎么想呢?(多请几个)
建模汇报:鱼缸里的条数-桶 里的条数=鱼缸里比桶里多出的条数(出示)
算式:17 - 5 = 12(条)
答:鱼缸中的鱼比桶中多12条鱼。
B:猫妈妈捞出了5条鱼后,现在鱼缸里还有17条鱼,原来鱼 缸里有几条鱼?
师:哪些小朋友是这样编的?你们和小胖编的是一样的,很好!大家想不想自己试着根据这道题画画线段图?
尝试画线段图汇报:
问:这题我们可以怎么想呢?
建模汇报:捞出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鱼缸里原有的条数
算式:5 + 17 =22(条)
答:原来鱼缸里有22条鱼。
C:原来鱼缸里有22条鱼,猫妈妈 捞出一些后还剩17条,捞出几条?
建模汇报:鱼缸里原有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捞出的条数
D:原来鱼缸里有22条鱼,猫妈妈捞出5条后,鱼缸里还有几条?
建模汇报:鱼缸里原有的条数-捞出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
二、巩固练习
先说说图意,再列式解答。
白兔和灰兔共50只
阿姨今年27岁
选择条件,补问题并解答。
A原来有19粒糖
B现在有9粒糖
C吃掉了10粒糖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8
1、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
(2)学生能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感受了乘法运算的意义,并初步具有了用乘法来计算的意识。这样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出发,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可观察、思考的素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
难点:学生通过假设法理解“几个几少几”这种乘减算式,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境引趣激思迁移
教师:同学们,你去过游乐场吗在游乐场里你最喜欢玩什么那么,游乐场里有什么数学知识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它吧!
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我们需要通过大石头,敢不敢来挑战
快速口算,并说出每个算式表示什么
3×2= 4×4= 5×3= 2+2+2+2=
恭喜你们全答对了,那么,就请你们进入游乐场吧!(播放进入游乐场的音乐)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在上这节课之前,已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所以本课以“游乐园”境情为基础,通过快速口算,一方面复习了1~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活动2【讲授】亲身实践感知探究
1、设置情境:
一群同学来玩旋转木马,请你找一找这里有哪些数学信息
(1)请同学寻找发现并回答(有4个转盘上每个都坐3个人)
(2)能不能用小棒摆出来(111 111 111 111)
(3)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旋转木马上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评价:不错的数学问题。
(4)解答:3×4=12(人)
(5)你是怎么想的(图中有3个4,就用3×4)
【设计意图】通过摆学具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每份数同相多”,表示“几个几相加”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这样设计,把握教学起点,找准学习最近发展区,为后面的探究积累感性经验。也为学习“几个几多几”列成乘加算式,以及“几个几少几”列成乘减算式做好准备,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
2、更该题目:
(1)这是,双胞胎兄弟当中的弟弟因为头晕还没有玩就下来了,现在有多少人吗请用小棒摆一摆。已知条件是不是也要改一改(请1人到黑板上去改111 111 111 11)
(2)你摆出了什么(黑板上标出3个3和1个2或4个3少1)
(3)你能根据摆好的小棒算一算现在有多少人吗小组讨论。
(4)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设计意图】
解决问题这个环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列出不同的算式,尽量自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来完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养分。
3、汇报交流:
预设1:
3+3+3+2=11
(1)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2)3个3相加有没有更简便的记法(3×3)那么还剩下一个2呢(3×3+2)直接生成预设3。
(3)我们先算的谁再算的`谁结果是多少
(4)小结: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叫乘加。同学们真棒,都能按照它的运算顺序给它起名字了。
板书:乘加。
预设2:
3+3+3+3—1=11
(1)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2)这道题有没有简便的记法4个3相加记成3×4(板书4个3,3×4)比4个3少1,因此要减1。(板书少1,—1)直接生成预设4
(3)我们先算的谁再算的谁结果是多少
(4)小结: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算式,我们我们叫它什么乘减。
预设3:
3×3+2=11
(1)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3个3相加,我们就能写成3×3,这时还剩下2人,因此再加上2。
教师把3个3都画上圈,使学生体会有几个3。
(2)我们先算的谁再算的谁结果是多少
(3)小结: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叫乘加。同学们真棒,都能按照它的运算顺序给它起名字了。板书:乘加。
预设4:
3×4—1=11
(1)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引导学生观察把3个3都圈上圈之后还剩下2个,能不能也圈上圈呢如也圈上圈之后你发现有几个3可是还差一个,怎么办(板书:4个3少1)
(2)评价:你们这么小就会用假设的思想,以后一定会发现数学中的更多奥秘的。
(3)我们先算的谁再算的谁结果是多少
(4)小结: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算式,我们我们叫它什么板书:乘减。
【设计意图】
汇报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会深深的感受到: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学生通过观察摆放后的小棒发现:有3个3还多2个,因此可以列成算式“3+3+3+2”,有的学生会想到用乘法简便,进而完善算式为“3×3+2”。还有的学生在掌握4个3的和用3×4的已有的经验上,用假设法理解“4个3少1”可以列成“3×4—1”这个乘减的算式。这样的设计,减缓了学生的学习坡度,突破了此课难点。
4、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在探究玩旋转木马的一共有多少名小朋友这个问题中,同学们探索出用哪些方法可以解决问题计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同学们今天学会了用乘加的方法解决问题,还发现了用假设的方法使用乘减解决问题,真的太厉害了。其实游乐场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你愿意去发现并解决吗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帮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梳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乘加、乘减的计算顺序:要先算出乘法的积,再算加法或减法。通过对乘加乘减两个算式的对比,帮助学生加强对两种算式意义的理解。
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便利店里的乘加乘减知识
用心观察,便利店里有没有我们刚刚学习的乘加乘减知识呢
你能提出问题并解决吗
2、4D影院左右两侧观众席里各有多少人
3、有多少只熊猫
教师:你喜欢熊猫吗咱们一起去熊猫馆逛逛。
熊猫盼盼:大家好!我是熊猫盼盼,这是我的兄弟姐妹。1只,2只,3只,5只,啊啊,数不清了,我太笨了,你能帮我数一数,我们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吗
【设计意图】开放性强、层层递进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体会乘法口诀的实用价值。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沟通乘加乘减与乘法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反思升华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游乐场,逛了这么多有趣的地方,同学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谈谈你的收获吧!
同学们收获了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了乘加乘减的计算顺序,还会用假设的思想去思考,果真收获不小。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畅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分享收获的同时还要提出自己的困惑,让学生带着思考下课,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9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83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决策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能自己从实际情景中搜集信息,提高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想法的过程,培养自主探索、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一般策略。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灵活地思考、分析乘加、乘减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例题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谈话:猴山上的桃子丰收了,猴妈妈带着猴宝宝来摘桃子。猴妈妈说:我采了36个桃子,猴宝宝说:我采了6个桃子,你知道猴妈妈和猴宝宝一共采了多少只桃子?
学生列式计算,师讲解数量关系:要求猴妈妈和猴宝宝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子,用什么方法计算?谁加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共采了多少只桃子=猴妈妈采的只数+猴宝宝采的只数。
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1.现在我们把条件改变下,猴妈妈呢采了3筐,每筐12个,猴宝宝还是采了6个,问题还是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只?
如果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你会解答吗?在本子上试着列式解答。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可以先算什么,为什么?(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可以先求出猴妈妈采了多少个,因为猴妈妈采的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怎样求猴妈妈采的个数?同桌交流12×3的算法。
求出了猴妈妈采的个数,再求什么?列式并口答。
3.师指着板书:在这道题中,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可以先求猴妈妈采了多少个,再把猴妈妈和小猴采的合起来,求出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你做对了吗?没做对的小朋友别泄气,下面还有一个问题等着大家呢,有信心解决吗?
4.教学“试一试”
第二个问题求:猴妈妈比小猴多采多少个?请小朋友用刚才的`方法,从问题出发去寻找条件,确定先算什么,自己列出算式计算,行吗?
把你的想法和计算方法与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反馈。
5.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与以前有什么两样吗?像这样的实际问题怎样解决?为什么?
三、分层练习,发展能力
小猴子说:“二(2)班的真棒!为了奖励大家,决定带大家到公园去玩。你们想去吗?可是玩的过程中,我还有问题要考你们,如果你们答对了,还有惊喜等着大家哦,大家好好表现啊!”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猴子领着大家来到公园门口。
看到墙上写着票价:成人15元,儿童5元。一个叔叔正在买票,叔叔买了2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请小朋友帮他算一下,一共要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同桌交流,校对纠错,并说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猴子领着大家来到公园的苗圃。
指名说图意,这样的问题呢?能解决吗?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校对纠错,并说想法。
3.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集体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四、课堂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像这样“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小朋友经常会碰到,以后你就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池塘边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丰收了,你们看一棵棵的玉米多壮呀!
出示课本图片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学习乘加和乘减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
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3+3+33443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时小熊也来到了它的家玉米地里它来干什么呢?它搬走了一棵玉米,还剩几棵玉米呢?你会解决吗?
4)引导学生列出乘加或乘减的算式。刚才有人用12减1,而12又是从哪里得来的?既然12是刚才用34、43或3+3+3+3算出来的。那么如果把这两次的计算写成一个算式,你会写吗?
[设计意图]先出现一步解决的乘法问题,给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做好方法上的铺垫。
请大家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然后试一试。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列出了含有加减法的算式,,还列出了含有乘减法的算式。你们知道这样的算式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吗?
请大家想一想,除了可以列出这样的算式外,还可以怎样列式来解决?小组继续讨论。乘加的算式有又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教师小结。乘加或乘减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或乘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56页《做一做》1、2题。56页1题在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明确运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对乘加法和乘减法的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
四、拓展性学习
1、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7+5=口口+口9+7=口口+2
=口口-口=口口-口86=口口-2
4+6+8=口33+4+5+6+7=口口
[设计意图]给学生有一定的展示场地,发挥他们的智能。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计算。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用多种方法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性。
4.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
5.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就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与众不同的方法,鼓励创新思维,用恰当的评价为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激趣引入,巩固旧知
教师出示小熊图片并贴到黑板上,亲切地说:瞧,多可爱的小熊啊,今天就和小熊一起走进数学乐园吧!来,先和小熊做个对口令的游戏。
1.对口令:2、3、4、5的乘法口诀。(有节奏地进行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
小熊还想用几道题来了解一下咱们班谁是聪明孩子呢。
2.口算:33=42=(计算前两题时,要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
23=54=14=34=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我们和小熊到它的农庄科技园去参观。
1.图1(在板书上画简笔画):(4棵玉米,每棵结3个)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列式:34=43=3333=
2.图2:小熊掰走了一个。
请学生结合图意提出问题:还剩几个玉米?
怎样解决?小组商量讨论。可以借助学具。
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聆听学生的不同想法。列式:
12-1=3332=332=43-1=233=
如果学生列出最后一个算式,告诉学生要先算乘法。
教师把学生的方法写在板书上,板书方法:先画一个伸着大拇指的大手,谁思考出来的方法,就把谁的.名字写在手上,然后在大拇指的一旁写出他的算式,有几种方法,就画几只这样的大手。
3.图3:小熊掰走两个。
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式子独立写下来再互相交流。
三、趣味练习,拓展延伸
1.第56页的做一做。
第1题,看图列式,用不同方法列式。
第2题摘桃子:把式子写在桃子上,指名计算并集体订正。
2.开放题:小熊要和同学们做朋友,想知道咱们班有多少同学。我们有多少种告诉它的办法?
如:数;直接说;乘加、乘减(每个小组有几人,有几个这样的小组,还剩下几人)。
3.数田格本中同学们所写出来的字数。(打开准备好的一页,都是几行零几个,每个人写的行数不同,零几个的个数也不相同)能解决的可以当堂解决,暂时有困难可以等学完6、7、8的口诀后再解决。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知道运用乘加、乘减的方法比数数快得多。
四、课堂总结,引导实践
教师总结:我们和小熊一起探究数学问题,可真有趣,把你的收获和大家说说吧?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试试去吧。
北京市延庆县第三小学郭丽萍
3.4.4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运用连加和连减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运用估算,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可以顺利运算。
教学重难点:
1灵活运用连加连减等有关知识,结合具体情境,解决问题。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
教学准备:草稿纸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
这一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这一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这两副画是对学生学过知识的一个提示,左图是有关认识图形的知识,右表可以利用呈现的数据练习加减法。教师可以通过这幅图,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我的'成长足迹
这一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生成长记录的方法,是学生自我评估的一种方式。教科书中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比整理与复习(一)提高了一步。学生可以展示最满意的一次作品,可以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交流,并适当加以指导。
三.练一练
1.第1题
练习万以内的加减法。学生可以列竖式计算,要求学生计算正确,在速度上不要提过高的要求。
2.第2题
教材通过“五一”旅游的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不仅复习了万以内数的感受和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第3题
复习认识图形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反思: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顺联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时间:7课时
谁的得分高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玩套圈游戏,看看谁的得分高。
二、 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口述题意。
2、出示统计表,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淘气 24 30 41
笑笑 23 44 29
3、小组讨论:谈们谁说的对?
4、独立完成: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
(1)计算淘气的总分
24+30+41=95
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可以用竖式计算:
2 4
+ 3 0
————
5 4
先把前两个数抄写来,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进行计算,得数是53。
在54 的下面对齐数位写出41,54与41相加,先算各位,在算十
位。结果是95、
5 4
+ 4 1
————
9 5
也可以把三个数字都抄下来,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
2 4
3 0
+ 4 1
————
9 5
2、计算笑笑的总分。
笑笑的三次成绩分别是23、44、29,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
的方法计算一下小小最后的总分是多少?
列式:23+44+29=96
结论:淘气95分,笑笑96分,笑笑的总分比淘气的高,所以笑笑赢了。
3、小结;100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三、 巩固练习
1、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4+26+29= 37+28+34= 16+35+57=
2、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
金牌 银牌 铜牌
1996年 16 22 12
2000年 28 16 15
2004年 32 17 14
(1)先估计一下,哪年获得的奖牌多?
(2)1996年获奖牌多少块?
16+22+12=50
(3)2000年获奖牌多少块?
28+16+15=59
(4)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你估计我国运动员将会获得多少金牌?
(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14
教学目标:
1. 认识和理解逻辑图式。
2. 在游戏流程中,能根据预先给出的专业指令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分析和运算,并正确记录。
3. 经历自己选择、自我设计、自主探索的开放式学习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
4. 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
教学重点:
逻辑图式,专业指令的运用,学会一种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逻辑图式,专业指令的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游戏棋、数点块、逻辑图、记录表等。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知(贴近生活现实,引发学生共鸣)
师:老师知道大家很喜欢下游戏棋,今天我们就先一起来下游戏棋。一边下一边想,下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学知识。 (同桌下游戏棋)
师:请大家谈谈游戏棋中的数学(实物投影仪显示游戏棋盘)
生:“小心马路游戏棋”中,如果进入9号格就“违例驶入停掷一次”,假如同学掷的3和6,我就比他少行了3+6=9(格)。如果我已行到88号格,数点块掷了6,那么88+6-90=4,90-4=86,我就退到86。
师:小朋友不只会下游戏棋,还在游戏棋中找到了好多数学知识,真不错。 我们刚才看到,游戏棋有好多种,不同的棋盘有不同的规则。下棋时必须依从规则。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新的棋,请大家找一下,它与我们刚才下的棋有什么不同?
(多媒体显示:逻辑图式,记录表。规则:1. 本棋由2~4人合作下。 2. 先掷三个数点块,再将掷出的'点数造一个三位数。 3. 依从图内指示加或减。 4. 将得到的结果登入表格。)
二、领悟新知(初次探究,整体感知)
师:小朋友找到了新棋与其它棋的不同地方,大家也一定想在新棋上下棋。老师请教一下小朋友,下棋前应该做些什么?
师:谁来说说这棋怎么下? (学生自由发言)
师:对棋盘和规则有什么问题要问? (学生自由提问,提出的问题由学生或老师解答)
师小结:经过大家的思考和讨论,我们已知道新棋的下棋方法。下面就请一个座位上的小朋友合作下新棋。 (学生二人一组下棋) (抽几个组演示下棋的过程)
师:小胖和小丁丁今天和我们一样,也在新游戏棋上下棋了,我们来看一下他们是怎样下的。 (多媒体演示)
师:看了以上几个小组下的棋,你喜欢哪个组的下棋方法?谈谈你的想法? (学生自由发言,争辩)
学生归纳:下游戏棋的方法:
1. 用三个数点块掷出点数。
2. 根据掷出的点数造一个三位数,并登入表内。
3. 如果造出的三位数大于500,就减去350。如果造出的三位数小于500,就加上350。
4. 把计算结果登入表内。
三、运用新知(再次探究,拓展新知)
1. 比较大小
师:小朋友在下新棋时,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问题,学会了新本领,真能干。现在老师请大家再下一局棋,然后比较一下谁得到的结果最大?谁得到的结果最小?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题) (学生交流,师将学生所讲结果分别板书于最大结果和最小结果栏)
2. 竞赛活动
师:刚才大家找到了自己一局棋中的最大结果和最小结果,而且我们看到各局中的最大结果和最小结果是不同的。那么大家认为在这副棋中有没有最大结果和最小结果? (媒体出示教材第2题)
师:下面我们来一个竞赛。请大家以四人一组去找,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准。
(交流评价,对答案正确的小组给予表扬,对优胜组进行奖励。)
四、深化新知(求异探寻,发展知识)
师:小朋友,我们下的游戏棋有不同的棋盘,这是叔叔阿姨们设计的。今天,我们可以用我们知道的新棋的许多特点,来设计一张新棋盘,当一个小设计师,好不好? 学生四人一组设计棋盘。 展示设计的棋盘。 评奖。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下新棋,而且还设计了新棋的棋盘,这些棋盘设计的很有特色,希望小朋友在课后继续研究新棋和创造新棋,设计出更多的好棋。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15
教学内容:
练习四
教学目标:
练习看图意列式,会填写未知加数
教学重点:
会填写未知加数
教学难点:
填写未知加数的方法
课前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自己看图列算式,说图意。
生:10-2=8已知飞机里和飞机下边共有10个人,飞机下边有2个人,求飞机里有几人。用总数减去飞机下边的2个人,就是飞机里的8个人10-2=8
8+2=10已知盒子里有8块糖,盒子外边有2块糖,一共有几块糖?用加法。8+2=10
二、求未知加数
1。看盒里有几只果茶?(7瓶)再放几瓶就是10瓶了?(3瓶)你是怎么算的?(从7数到10,还有3个。10-7=3)
2。看:小刚做了几个灯笼?(6个)再做几个就是8个?(2个,从6到8还差2个,8-6=2)
三、看谁做的快
注意几减0还的.几。
四、小猫钓鱼看谁钓的最快
五、游戏:
猜一猜左右手凑10。左右手凑9.
六、赛跑
1、观察哪一队跑得快?为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算术问题?(两队共有几人?哪一队快?男生几人,女生几人,共几人?)
七、作业:练习10以内加减法口算卡片
板书:?人
8块糖
飞机图
2块糖
10-2=88+2=10
教学反思:
多数学生计算较快。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加与减教案10-10
《加与减(一)》数学教案11-02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08-31
加与减一年级数学教案09-18
加和减三年级数学教案10-05
数学《9加几》教案06-23
大班直加直减活动教案(精选7篇)11-03
生活数学3减几教案01-20
数学教案:连减计算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