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6-27 11:17:04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常用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常用15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并会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2、体会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在下面算式中先添上运算符号+、-,再说说运算顺序,并算一算。

  10 4 2

  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只有加、减的运算顺序。追问:如果算式中只有乘、除呢?

  2、在下面算式中先添上运算符号+、÷,再说说运算顺序,并算一算。

  10 4 2

  让学生说说既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题。

  (1)导人。

  谈话:周末,小红带了50元钱来到文具商店。(出示例题图)从图上你可以搜集到哪些信息?(笔记本每本5元,书包每个20元,水彩笔每盒18元,钉书机每个 12元,钢笔每枝8元)小红买一个书包花了20元,还剩下一些钱,她还想买些笔记本,可不知道这些钱还能买几本笔记本,你能帮她算一算吗?先列分步算式计算,再列综合算式。

  (2)尝试。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3)交流。

  ①指名说分步算式,教师板书:

  50-20=30(元)

  30÷5=6(本)

  ②提问:每步算式求出的是什么?这道题先进行什么计算,再进行什么计算?

  ③让学生汇报自己列出的综合算式和产生的疑问。板书:

  50-20÷5

  ④提问:算式50—20÷5中有除法有减法,按照我们学过的运算顺序的规定,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题目要求我们先减后除,而列出的算式却是先除后减,这样列综合算式行不行?你知道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讲述:遇到这种情况,也就是要改变规定的运算顺序,就要请小括号来帮忙,因为数学上还有个规定:括号内的要先算。

  ⑤提问:这个综合算式应该怎么改?

  根据学生回答相应完成板书:

  (50-20)÷5

  提问:在这个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完成计算,其他学生做在书上。

  ⑥提问: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如果需要改变原先规定的运算顺序,可以请小括号来帮忙。

  2、教学“试一试”。

  18×(36+24)   95-(74-50)

  (1)学生独立试做,指定两人板演。

  (2)评讲:先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说说计算结果。

  (3)提问:这两道题如果没有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了小括号呢?

  (4)讲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第1题的小括号改变了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第2题的小括号改变了从左往右算的顺序。

  3、归纳。

  提问:通过刚才几题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小括号有什么作用?一个算式中带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板书:算式中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深化,综合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先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解答,指定四人板演。

  (2)在班内共同订正后提问:在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时要注意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1)提问: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

  (2)指定学生板演,每人计算一组题。

  (3)全班共同订正。

  (4)说说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3、说一说按照计算要求,下面的算式中要不要加括号,怎样加括号。

  (1)70-30+15 先算加后算减

  (2)36+30÷6 先算加后算除

  (3)54-4×8 先算乘后算减

  (4)24÷3×5 先算乘后算除

  指名回答。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教材分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性: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了解同一直线上植树问题的三种基本情况,能阐述不同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引导探究、发现两端都栽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解决逆向思维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植树问题虽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但对四年级的学生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不是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规律在规律中学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我以学生的小手为载体引入本课

  【以学生身体的一部分为游戏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望和爱玩的天性,使学生对要学的内容产生好奇心理,顺利解决植树问题中的间隔含义,同时让学生在生活实例和亲身实践中,直观地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3月12日植树节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过渡到第二个环节。

  二、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先出示引例: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指导学生读题

  1.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2.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一边,两端要栽)

  4.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5.交流。

  6.反馈。

  (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学生分别说想法。使学生明确:间隔数+1=棵数。

  三、巩固练习实际应用

  在这一环节我还原例1,让学生解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我会填,让学生现一次巩固总长,棵数,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两端都种的情况。如果路长是10米、15米、25米、30米,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各要种多少棵树呢?先想一想,再用一条线段表示小路画一画,验证一下! 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 路长(米) 画一画 间隔数 棵数

  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

  路长(米) 画一画 间隔数 棵数

  (1)反馈交流:可以种几棵?你是怎么种的?

  (2)观察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发现?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概括规律(板书规律)。

  两端都种时: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总长间隔

  2、我会算,设计两旁都要栽的练习。出示119页做一做

  3、智力大比拼,通过两端都要栽的情况顺理成章地使其明白另外两种植树问题。联系生活,完善建构。

  (1)感知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

  看课件三种情况。(两端种、两端都不种、一端不种)

  (2)想一想,生活中有类似这样的植树问题吗?请举例说一说!

  课件出示例2(两端不种)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学生初步感知植树问题基础上,引出另外不同的种法,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以便能更好的理解与植树问题有关的生活题型,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理解数学现象,并运用规律解决形式各异的生活问题,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4、应用模型,解决问题(植树问题并不只是与植树有关,生活中海油许多现象和植树问题相似。)如

  (1)垃圾箱问题. 为净化环境,公园沿一条600米长的小路一侧设置垃圾箱,每隔30米放一个(路的一头不放),一共需要多少个垃圾箱?

  (2)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3)学校召开秋季运动会,在笔直的跑道一旁插彩旗。跑道全长100米,每隔2米插一面(两端都要插)。需要多少面彩旗?

  (4)在全长20xx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指名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题。教师追问思考过程。

  (5)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是多远?

  (6)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 【练习紧扣中心,拓展情境,让学生运用规律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但巩固了新知,而且完成了建构,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多向思维。】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如此设计是基于学生的思维状态,引导学生说说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收获,进一步深入总结,给学生留有回味和发展的空间。】

  2、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还有更多更有挑战性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比如小朋友们排队,如果排成个圈儿,棵数与间隔数之间会藏着怎样的秘密呢?就留给大家课后去思考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1、探索乘法的结合律要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为依托。下面请老师们见教材19页探索部分,教材是通过比较2个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发现规律的。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指群体策略的多样化,通过比较不同学生的不同策略,来发现其中的规律,而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

  2、猜测、举例、验证必不可少。与学习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一样,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也要经过猜测、举例、验证的过程。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已有所渗透。

  3、运算律的字母描述形式,可以尝试放手。在教学第一单元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本学习本单元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用字母表式规律的经验,所以教师可尝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表达。

  4、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迁移点。学生有了第一单元学习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经验,再来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应该说难度不大。因此,教师要尽量放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组织教学方面,由于本单元教材的呈现形式及教法渗透方面,与上单元很相似,因此,可参照第一单元的教学流程去组织学习活动(比如说,猜想——举例——验证)

  5、运算律的探索、理解、运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规律的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数学课程标准对运算律的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从字面意义上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是学会探索方法,理解定律的意义。当然作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求,也即规律的记忆,这是必要的,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6、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能比较数的大小。

  2、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较大数据单位改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师:让大家通过网络收集一些数据,在这些数据中,有的数据后面有“万”,有的“亿”,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2、出示中国地图。

  3、提问:我国的陆地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9600000平方千米。

  4、师: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请说一说。

  出示四个数据

  (1)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千米。

  (2)江苏省土地面积约是100000平方千米。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1660000平方千米。

  (4)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000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

  二、结合实际背景,体会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1、师:大家在读写这些数的时候,有些什么感受?

  2、再比较分析一下课前我们收集的.资料上的数据的特点,如果为了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么进行改写。

  三、探究改写方法。

  1、师:你知道这些数据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吗?

  它们是以“一”为单位,一般以“一”为单位是不写计数单位的,怎么把这些单位是“一”的数进行改写呢?

  2、分小组讨论,探究改写方法。

  3、观察这些数据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9600000=960万;450000=45万

  1660000=166万;100000=10万

  1220000=122万;10000000000=100亿

  300000000=3亿

  师:为什么同样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四、比较大小。

  1、让学生思考一下,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是怎么比较的,并在小组内交流。

  2、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并集体交流。

  五、试一试。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在排列大小之前,先让学生说说排列的方法。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3、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六、练一练。

  1、开发大西部。

  练习本题时,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数据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2、海洋资源。

  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3、把下图中的点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连接起来。

  对于不同的数据比较,学生可以先统一写法,再比较;也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板书设计:

  9600000=960万;450000=45万

  1660000=166万;100000=10万

  1220000=122万;10000000000=100亿

  300000000=3亿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一、 教案背景

  1、学科: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教材第2~3页,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初步意义。

  (2)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4~5页自主练习题。

  二、教学课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方程打好坚实的基础。

  1、结合“黄河掠影”图片说明,培养学生据图获取简单知识的能力。

  2、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

  3、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

  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信息窗呈现的是黄河三角洲的美丽画面和文字说明。主要呈现的信息是黄河三角洲面积和平均每年新增陆地面积。拟引导学生通过研究黄河三角洲逐年造地面积的变化情况,引入“用字母表示数”和“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的学习。

  四、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黄河三角洲》的相关图片材料作参考。通过研究教材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相关的图片资料,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2、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观察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课前先搜集一些有关黄河三角洲的资料或图片,在课堂上上交流,。然后通过课件,资料或图片介绍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原因。再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读懂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学习新知识。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师: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字母?(指名回答)

  生1:英语课本,学校名字的下面有英文字母。

  生2:我家的车牌号里有字母。

  生3:电脑键盘上。

  2、师:是的,字母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同样,数学中也经常用到用字母来表示数量

  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3、同学们去过黄河三角洲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领略一下那里的迤逦风光。

  【展开新课】

  (一)通过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目前的面积已达5450平方千米。

  生2: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的成因。

  生3: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每年新增陆地面积25平方千米。

  生4: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黄河三角洲。

  (二)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两年造地约多少平方千米?

  生2:三年造地多少平方千米?四年呢?五年呢?

  生3:多少年,黄河三角洲的面积达到了5450平方千米?

  (三)怎样解决两年造地多少平方千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造地时间(年)造地面积(平方千米)

  22×25=50

  33×25=75

  44×25=100

  (四)观察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造地面积和造地时间有关系。

  生2:我发现求几年的造地面积,就用25乘几。

  生3:我发现在求造地面积时,只有一个因数在变化,那就是造地时间。

  八、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判断。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阅读等能力。

  3、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对称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唤起回忆

  师:鳄鱼——小西,今天带来了一个游戏,需要我们认真阅读文字,根据文字准确做出动作。准备好了吗?谁愿意上来做一做?和你想象中的动作一样吗?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文字,学生领会文字的意思,并准确地用富有同去的动作表达出来。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左手的动作和右手的动作是一样,但方向相反。课前游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唤起左右相对的知识回忆。

  师:同学们喜欢读绘本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绘本《什么是对称》。看着封面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生:图案、作者、书名……

  师:封面上的元素很多,在阅读一本书之前,从封面就可以了解到这么多信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走进绘本,初步感悟

  (一)观察发现对称

  师:小鳄鱼——小西爱好做手工和摄影,瞧!这两只蝴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师:你是通过观察发现的对吧?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下呢?教师示范对折,对折后发现蝴蝶的左右两边翅膀完全重合。

  板书:对折完全重合

  阅读绘本:请伸出你的左手、右手体验一下完全重合。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感性材料中提供出数学本质的东西,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折一折

  四人或六人一小组,折一折组内的图形小组长先展示完整的图,再向全班判断,最后验证给全班同学看。

  【设计意图】在操作实践中让每位学生亲历感受到有些图形的两边对折之后完全重合,这一类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渗透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验通过对折来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三、再次走进绘本,反馈提炼

  (一)指一指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蝴蝶的对称轴在哪里。用手比划一下对称轴。动态演示蝴蝶翅膀对折的过程,蝴蝶翅膀对折过来,你发现了什么?

  文字“山”、“巨”的对称轴,先比划,再折一折,最后在的实物中画出来。

  师:你们现在能找准对称轴吗?请同学上来指一指。

  【设计意图】从绘本中提炼数学知识的过程,动态演示蝴蝶舞动翅膀的过程,让学生将“舞动翅膀”与“对折”对应理解,“对折”与“大小形状相同”对应理解,进而理解“对称”,把图形分成两部分的那条线叫“对称轴”。

  (二)内化知识师:在蝴蝶、树叶、汉字上都发现了对称的现象,我们一起来小鳄鱼的房间,你发现对称了吗?同桌相互说一说。师: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对称,我们一边欣赏图片(课件出示),一边比划一下对称轴。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大量具有对称现象的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感受对称美。

  (三)应用知识

  1、沿着一张纸的中线对折,然后剪出你想要的图形,任何形状都可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感悟对称

  2、刚才,小鳄鱼给我们介绍了检验是否对称的实验——对折实验,它还有一个实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动手试一试。用铅笔在第二次折痕处戳一个洞,想象一下,有几个洞?它们的位置是怎样的?用笔画出来。教师操作,验证是否画对。再次戳洞,位置在纸的另一边。

  【设计意图】两次戳洞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先想象在操作验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拓展数学绘本阅读师:小鳄鱼带给你的知识,你学会了吗?关于“对称”的知识,我们还没学完呢!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跟你的家长一起继续进行阅读。

  五、板书设计

  什么是对称

  轴对称图形

  对折、完全重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P5:例3 “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出示:

  100+0= 0+568= 0×78= 0÷23= 128-128=

  0÷76= 235+0= 99-0= 49-49= 0+319= 0×29=

  二、探究新知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

  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

  0不能作除数。例如,5÷ 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 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四、课堂测评

  1.计算

  (1)36+0= (2)0+68= (3)0×68= (4)54-0=

  (5)0÷28= (6)128-0= (7)0÷36= (8)25+0=

  (9)99-0= (10)49-49= (11)0+39= (12)0×9=

  五、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

  板书设计:

  0的运算

   一个数加0或减0得原数;

  一个数乘0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一)课前谈话,激发图形旋转的兴趣。

  课件呈现谜语:有家兄弟真奇怪,一天到晚转圈圈。不吃饭来,不休眠。(打一物品)先猜一猜,再说说“兄弟”指的是谁,“转圈圈”是指指针在做怎样的运动。

  揭示课题:图形的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的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好的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情境创设,体会图形旋转的要素。

  1、认识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课件播放动画,一只钟面的指针顺时针旋转90°,另一只钟面的指针逆时针旋转90°,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都绕着一个点在旋转。(板书:定点)2、时针都旋转了90°。(板书:角度)3、时针旋转的方向是相反的(板书:方向)……

  重点交流预设3:课件放大动画,观察(课件播放)。

  引出:像这样和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叫顺时针方向,和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叫逆时针方向。(板书:顺时针、逆时针。)

  你能用手臂演示一下顺时针旋转吗逆时针呢

  【设计意图: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是认识的难点,学生常常会混淆。为了清晰学生的认识,此环节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对两只钟面上时针旋转现象的观察感知,以及手臂动作的体验,来弥补学生语言描述的不足,概念构建更为准确,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巩固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完成教材“想想做做1”。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钟面、台秤及转盘指针等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再次感受与巩固旋转的基本要素。】

  (三)动手操作,探索图形旋转的方法。

  1、旋转线段。

  课件出示线段AB,师:你能绕它的一个端点旋转90°吗

  学生尝试,并填写:线段AB绕 点 方向旋转90°。

  有目的的选取不同学生作品展示。

  预设:

  定点和角度相同,如果方向不同,图形旋转后的位置也不同。

  定点不同,即使方向和角度相同,图形旋转后的位置也不同。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通过实物投影分组展示学生作品,再通过课件中的'动画演示,一方面,为下面简单图形的旋转做好基础准备;另一方面,在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对比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的重要性。】

  2、旋转三角形。

  (1)出示:你会把三角形(形如60°三角尺)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吗能想象出三角形旋转后的样子吗你能试着画出三角形旋转后的图形吗

  学生探究尝试,教师巡视。

  预设:

  先旋转三角尺,再画出图形。

  现象旋转后的图形,再直接画出图形。

  先分别旋转两条直角边,再连接起来。

  重点交流方法:你是怎么想到先旋转两条直角边的

  预设:我想到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短边现在指向3点,顺时针旋转到6点,所以向下画两格,长边现在指向12点,顺时针旋转到3点,所以向右画三格,最后连起来。(课件同步演示)

  (2)出示:你会把三角形(形如45°三角尺)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吗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并做适当指导。

  学生交流,课件动画验证。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线段的旋转,三角形的旋转留足了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充分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画法。在肯定方法的同时,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优化,通过一探索二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图形的旋转基于线段的旋转。纵观这一系列的探究学习活动,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课件中三角形旋转的动画演示,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及学习兴趣,同时还丰富了学生图形旋转的表象,对学生图形旋转方法的掌握、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巩固练习,积累图形旋转的经验。

  (一)旋转长方形。出示: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学生画图。

  展示、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现在,关于图形旋转的画图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先确定定点、方向和角度,然后画出由定点引出的关键边,最后画出完整的图形。

  (二)旋转小旗图。出示:将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学生画图,老师巡视,选取代表性的作品依次展示,学生评价。

  师:同学们,小旗图的旋转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图形在旋转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位置变了,形状、大小不变)

  (三)填空。出示图,问:这个图像什么里面有旋转吗

  填一填:①图形1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 )所在的位置。

  ②图形( )绕O点( )时针旋转90°到图形3所在的位置。

  ③图形2绕O点逆时针旋转( )°到图形4所在的位置。

  学生先独立思考填写,再交流,课件演示旋转过程。

  【设计意图:在对三角形旋转的深入探索研究之后,练习环节设计了三个层次,通过长方形、小旗、风车等图形的旋转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理解旋转的基本要素,积累图形旋转的经验,掌握图形旋转的画法,并且初步感悟图形旋转的性质,最终形成知识的运用。】

  (五)全课总结,体验图形旋转的魅力。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谈话:同学们,其实生活中许多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多次

  旋转后得到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组图片。(课件播放)

  课后,同学们不妨自己也来试一试,并把你的作品上传到学校网站,和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感受数学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呈现简单图形旋转后形成的图案,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图形旋转的认识,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增强学生对的美的欣赏力与创造力。同时,借助学校网络平台,展示、分享学生的作品,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与自信心。】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重点

  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步骤

  活动: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猜数游戏。

  今天我们来做游戏,把你心里想的数乘2,再加上20,等于多少?

  通过做猜数游戏,引起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2.等于80。猜猜我想的数是多少?

  3.你想的数是30。

  4.你是怎么猜到的?

  5.学生交流,解决。

  6.学生汇报。

  7.如果淘气想的 数为x,那么

  2 x+20=80

  2x+20- 20=80

  2x=60

  2 x÷2=60÷2

  x=30

  引导学生解方程与等式性质结合。

  8.同桌共同玩猜数游戏。列方程并解答。

  9.通过刚才游戏,你们有什么收获?

  练一练。

  1.按照笑笑的规则和同伴做猜数游戏, 并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个数是x

  4×x+10=90

  4x=80

  x=20

  心里这个数是20。

  生独立完成。

  2.列方程。

  (1)3x+6=15

  解:3x+6=15

  3x= 9

  x=3

  (2)4x-2=26

  解:4x-2=26

  4x=28

  x=7

  (3)8+x=20

  解:8+x=20

  x=12

  3.看图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3x+48=234

  3x=186

  x=62(元)

  课外拓展。

  每天修 x米,

  5x+500=2500

  x=400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第10页例4

  2、想: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3、做:尝试做第11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学习例4

  出示例4,学生读题

  问: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例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打括号

  学生上台板演。

  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检查“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练习二第2题: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3、练习二第3题: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板书设计: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270÷30-180÷30 (2)(270-180)÷30

  =9-6 =90÷3

  =3(名) =3(名)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反思与感悟: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体会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平均数,根据相关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绘图能力。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像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

  2、绘制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

  教学指导: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平均数、复式统计表、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很好地在复习已有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理解平均数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利用平均数知识和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同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与同伴交流发现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以根据本地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2、注意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和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预测和决策,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及作用。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内容结构及具体例题安排如下表: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这些知识与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为使儿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认识新问题,建构他们自己新的知识与经验,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知识。例如:对“三角形的分类”这一内容,教材根据学生已懂得了角的分类,能区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与周角这一基础,设计了“给三角形分类”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和把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又如,对三角形的稳定性的设计,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然后让学生亲自做一个实验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不仅是认识几何形体特征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价值。

  (2)重视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

  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的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就要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行教学。“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基于这样的考虑,教材在提供大量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同时,加强了数学问题情景、操作探索活动的设计。例如“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部分内容,创设了“我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种学生熟悉而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教学内容的呈现不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为感受、理解抽象的概念,自主探索图形的性质打下了基础。为方便教师领会教材编写的理念与意图,开展有效的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地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这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获得。例如,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等,均是让学生在操作、探索中发现,形成结论。

  (4)加强对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本单元增加了“图形的拼组”,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探索能力。

  教学建议

  1.准确把握本册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目标。

  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探索图形及其关系的愿望不断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认识图形,进行探索。因此,本册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如落实“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内容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2.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是在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推理想像等都是学习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几何图形的、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促进教学中的数学交流。

  数学在信息社会应用广泛,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学能够用非常简明的方式、经济有效地、精确地表达和交流思想。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他们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尽相同。教师要重视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情境,提供“数学对话”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耳、用口、用眼、用手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他人的思想。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思考、解释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4.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为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使学生认识和探索图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时,要注意切合实际,易操作而有实效。一些农村学校由于条件所限,不能配备丰富多彩的教学具,教师必须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积极发动学生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5.本单元可安排6课时进行教学。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三角形的特性

  (第80~82页)

  本节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等内容。

  1.情境图。

  编写意图

  这是一幅建筑工地场景图,图上楼房建筑框架上、脚手架上包含有大量的三角形。教材提供了这样一幅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说一说“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而且引起学生对三角形及其在生活的作用的思考。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以先出示情境图,也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三角形,再看情境图,教师可根据个人的需要灵活处理。为让学生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作用做好准备。

  2.例1。

  编写意图

  (1)例1是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教材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借助直接经验,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

  (2)出示三角形的定义后,教材在已学的垂直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底和高实际上是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这两个概念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要用到。

  (3)最后,为了便于表述,教材说明如何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教学建议

  (1)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恰当把握教学要求。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过。这里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特征,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

  (2)教学三角形的定义时,可让学生在纸卡上画出三角形,思考所画的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并尝试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然后在小组内展示,观察并找出这些三角形的共同点,使学生明确三角形的特征。接着让学生尝试概括三角形的含义,再与课本上的定义比较,着重理解“围成”。之后可出示一组含正、反例的图形让学生辨析,建立正确的三角形概念。

  (3)教学三角形的底和高时,可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选择画好的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然后指出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底和高。最后请学生思考、操作“你还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但要注意的是在钝角三角形两条短边上做的高在三角形外,学生比较难理解,在小学阶段不作要求。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也可以由实例入手,让学生量出三角形房顶或斜拉索桥的高度,引出底和高的概念进行教学。

  (4)最后说明为了表达方便,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三角形,并说明如何表示。

  3.例2。

  编写意图

  稳定性是三角形的重要特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它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对这一内容的设计思路是“情境、问题—实验、解释—特性应用”。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先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图上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然后组织学生用课前制作的三角形进行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后请学生列举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2)稳定性的实验也可以这样设计:先出示一个长方形画框,拉动使其变形,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把画框固定?”然后请学生用课前制作的三角形进行实验,发现特性。最后列举生活实例,并进行应用——把画框固定。

  4.例3。

  编写意图

  (1)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教材首先呈现了情境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规律。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先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哪条路最近呢?”“这是什么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由于学生还未正式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因此在交流原因时,要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看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教师不要作过多的评论,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接着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探究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讨论“第(2)、(3)组纸条为什么摆不成三角形?”然后请学生交流自己在探究中的发现,形成结论。最后用自己的发现解释引入中的问题“为什么小明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

  (3)引入时,也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人和街道创设类似教材中的情境,如选择班上某个同学或老师上学(上班)的路线图,或同学们到电影院看电影的路线图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在研究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角形的分类

  (第83~84页)

  1.例4。

  编写意图

  (1)三角形的分类,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第二层次,按边分,认识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一般来说,进行分类的基本原则是不重复、不遗漏。对三角形按角进行分类即符合上述原则。教材中用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三角形整个集合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里又包含等边三角形。但按边分类难一些,为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教材不强调分成了几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教材在学生按边分类的活动中,引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分别给出两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通过让学生量一量它们的各个角,来认识它们的角的特征。最后让学生找一找这两种特殊的三角形。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把课前剪好的三角形分类。教师不要给出分类的标准,要让小组商量按什么分,然后进行操作。

  (2)小组汇报时,抓住其中按角分的情况要求其他小组也试一试。交流、汇报时,首先让各小组谈谈把哪些三角形分为一类,为什么。再请学生给三类三角形命名。然后引导学生比较这三类三角形的三个角,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指出什么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使学生明确: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另外一个角是锐角、直角、钝角中的一个。最后用集合图表示出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3)按边分类,在学生分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两类后,再引导学生对等腰三角形进一步分类,就此引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并告诉学生这两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在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后,可让学生观察猜测这两种三角形角的特征,然后测量验证,再列举这两种特殊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4)“做一做”在点子图上画三角形,可以根据班级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一种是让学生任意画,然后说说是什么三角形;另一种是让学生画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这需要学生考虑所围图形的特性,是一个探究与构思的过程,难度要大些。

  三角形的内角和

  (第85~89页)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1.例5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教材先通过让学生度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和,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它们的内角和是180°。在此基础上,教材再提出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

  (2)实验的方法是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引导学生拼成一个平角来加以验证,并概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做一做”应用这一结论解决问题,使学生知道,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两个角的度数,可以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先安排猜角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索的愿望。如,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大概是多少度。然后小组合作画出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再量一量、算一算每个三角形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也可以让学生先量出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报出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请教师猜第三个内角的度数,结果老师总是能猜出来。以此激起学生的疑问,然后请学生算一算每个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使学生初步感知它们的和大约是180°,是不是准确呢?再引导学生用实验来验证,进而概括出结论。

  (2)最后让引导学生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完成“做一做”。

  (3)教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应使学生先理解“内角”“内角和”的含义;二是为了使所得的结论具有普遍性,要分别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进行操作实验。

  2.关于练习十四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5题,有的蚂蚁可以从两个洞口进入。如,等腰直角三角形既可以进直角三角形的洞,又可以进等腰三角形的洞,这一点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

  第7题,猜一猜的游戏可在小组内进行,猜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上的一种,可先准备好多个三角形,由1人报出1个三角形的某个特征,其他同学猜测。

  第13题,这类操作有利于培养空间观念,剪的方法或步骤也不一定相同,可由学生自行探索,再组织交流,只要学生的方法可行,就应给予肯定。

  第12、16*题,都是通过把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求出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时应指导学生进行分割(转化),其中长方形、正方形还可以通过90°×4=360°的方法来验证。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扩展:五边形、八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引导学生探究规律。

  第17*题,学生一般会通过有顺序地数的办法得出结果。有的也可能将数出的每个图的三角形个数的规律转化为数列的规律。

  三角形的个数

  引导学生发现每增加一条线就增加2,3,4…个三角形(见上图第二行数列)。还可以指导学生在有规律地数三角形个数时发现(见上图第三行数列):

  三角形个数=单个三角形个数+两个单个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个数+三个单个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个数+…

  如,第四个图形,单个三角形的个数是4,其三角形的总个数为4+3+2+1=10(个)。

  图形的拼组

  (第90~94页)

  本小节安排了两个例题,例6让学生用三角形拼出不同的四边形,例7让学生用三角形拼组图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并为图形面积的学习打基础。

  1.例6。

  编写意图

  (1)安排了一个用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拼四边形的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关系。

  (2)在此基础上,教材提出想一想: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吗?使学生通过动手拼摆,了解到可以拼成,并且拼成的四边形可以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由此为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打基础。

  教学建议

  (1)具体活动时,不一定按教材提供的思路拼,可以让学生自主拼,看用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四边形,并说一说是怎么拼摆的。

  (2)自主拼摆后,可提出:是不是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让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回答这一问题。在汇报结果时,让学生说一说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哪些四边形,使学生明确拼成的四边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等。还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它们都是由什么样的三角形拼成的,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2.例7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安排了用三角形拼出美丽图案的活动,进一步感受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同时享受创作的快乐,感受数学美。

  (2)作为范例,教材呈现了几种用三角形拼出的实物图:美丽的孔雀、健壮的马、卡通式的船、可爱的房子。

  (3)“做一做”要求用七巧板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教学建议

  (1)本例所用的三角形,可以鼓励学生课前用色纸剪出。各种三角形多准备一些。

  (2)本例可以设计成“我是图案设计大师”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共同设计,设计后展示交流,互相欣赏。展示作品时,可先让大家猜一猜拼出的是什么,看像不像,并说一说作品中包含哪些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和其他图形之间的关系。书上的图案可让学生欣赏一下,如学生有兴趣也可以照着拼一拼,并说一说每个图案中包含哪些图形。

  (3)“做一做”中要用到七巧板,如果学生没有可以让他们用三角形拼制,从中进一步体会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同时初步感知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平面图形。

  3.关于练习十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3题,在点子图上画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每种都要求画出两个不同的。如果学生画出的两个三角形共用一条边(如下)也是可以的。

  第4题,可以让学生利用“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直接判断哪三根小棒可以摆出一个三角形。能摆出的三角形一共有四种:2 ,5,6;2,6,6;5,6,6;6,6,6。学生能摆几种就摆几种,不必举全。但要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第7题,问用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拼指定的图形,至少需要几个。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如果有学生直接在所要拼成的图形中画线,看其中含有几个规定的三角形,对于这种逆思考教师要给予表扬。

  教科书第93页思考题,指导用正方形纸剪等边三角形。其过程见下图:

  折到第③步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将AB边向上折起,B点要与折痕相交(交点C),这样沿BC、CA剪就能得到一个等边三角形,为什么呢?原因是AC是由AB翻折过去得到的,所以AC=AB。而AC与BC,又可通过将剪好的三角形沿折痕对折完全重合,说明AC=BC。这一原因可以让学生通过测量讨论探究。

  4.生活中的数学。

  编写意图

  (1)本单元之后,教材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介绍平面图形密铺的知识。

  (2)密铺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如家庭、商场、街道用地砖铺的地板、走廊,厕所里铺的墙壁等,密铺成的图案绚丽、美观,装扮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以美的享受。教材因版面所限仅提供了一些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密铺起来的图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密铺并感受密铺创造的美。并在最后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密铺现象,即小蜜蜂用六边形密铺成的蜂窝,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界奥秘的同时惊叹于小蜜蜂的独运匠心。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在学生知道密铺的概念后,教师还可以展示更多的密铺图案,让学生欣赏,谈谈感受并说说每种图案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拼成的,使学生初步感知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六边形可以用来密铺。同时也可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密铺图案,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要注意这里介绍密铺,主要是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对于密铺的概念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不要拔高要求,如对于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可以用来密铺不要让学生研究。

  (四)参考教案

  课题一: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展示课本第80页情境图: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瞧,这是正在建设中的会展中心,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成为我们城市新的标志性建筑。你在建筑框架上、吊车上发现三角形了吗?请你描出几个三角形。

  2.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3.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的三角形:电视接收塔上的三角形、铁桥上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上的三角形、晾衣架上的三角形等。

  4.导入课题: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板书课题)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请学生对照上面的说法,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讨论:哪种说法更准确?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出示练习纸:三角形屋顶的房子和斜拉桥。

  你能测量出三角形房顶和斜拉桥的高度吗?

  学生在练习纸上操作。反馈:你是怎么测量的?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出示教材第81页上的三角形。提问: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

  学生操作,然后评议交流。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81页插图: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

  2.实验解疑。

  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

  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1、2、3题。

  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课题二: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

  教学目标:

  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学具:不同长度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82页例3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

  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

  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我们来做个实验。

  二、实验探究

  1.实验1: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5根小棒,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随意拿三根小棒不一定都能摆成三角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

  2.实验2: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

  (1)每个小组用以下四组小棒来摆三角形,并作好记录。

  (2)观察上表结果,说一说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几种?为什么?

  (3)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又有什么规律?

  (4)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应用深化

  1.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2. 请学生独立完成86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厘米)

  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来检验。)

  你能用下图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三角形吗?有什么办法?

  3.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 cm和5 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 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 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四、反思回顾

  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对于小数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在具体情境下理解小数的含义,能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能够依托长度单位、货币单位实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沟通,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由于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还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学生自主探究小数的意义奠定了知识和方法的基础。

  但是由于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所以,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实践,积累生活经验,从而在上课后能根据遇到的问题,想到需要产生一种新的数来记录这些数据,加深对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的认识。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概念认知的思维特点,我觉得在由分数到小数的过渡中,学生会感到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可以充分里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的进行引导,得到一位小数的意义。然后再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两位、三位等小数的意,循序渐进的学习新知。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展开学习,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小数现实模型(如元、角、分)的基础上,通过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寻找生活中的小数,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难点:

  利用学生面积模型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一)》,直接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一)》。小数对于我们一点也不陌生,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学习过“元、角、分和小数”,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做单位时,要用小数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同学们,我们学小数,干嘛还要带上“意义”这两字呢?“意义”是什么意思呢?当学生说不清楚的时候,借助词典理解“意义”一词的含义。词典中的解释:①表示什么②价值,在帮助学生明白什么是小数的“价值”之后小结:意义即表示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更快的进入新知学习的状态。课题中“意义”一词非常抽象,学生不易理解,采用查词典的方式,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教给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解决的办法,一举两得。通过解释课题让学生更加明确了这节课学习的目标和任务。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出示一张正方形,明确用一张正方形表示“1”。(2张、3张……呢?)

  认识一位小数

  ⑴课件出示: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出其中的1份。让学生说出阴影部分怎样用表示。

  生1:

  生2:0.1

  师:其实0.1就表示,板书:0.1表示

  ⑵课件演示把正方形2份涂色,学生说出怎样表示。

  把“1”平均分成10份,2份是它的,就是0.2。

  板书:0.2表示

  2里面有多少个0.1?让学生上来指一指说一说。

  ⑶演示涂色部为3份、让学生再说一说分别怎样用分数表示,写成小数是多少。板书:0.3表示

  3里面有多少个0.1?让学生说一说。

  ⑷同学们,我们还可以这样继续写下去:0.4表示,0.5表示…

  至少我们还可以写出九句这样的话。谁能用一句话说出这些小数它们表示什么?

  零点几表示十分之几。

  刚才我们认识小数的意义,一句一句非常具体, 0.1表示什么,0.2表示什么……特别具体,后来我们用一句话概括出来,零点几表示十分之几,这个过程叫做抽象。

  认识两位小数

  ⑴课件出示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其中一份涂上颜色,让学生说出阴影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

  教师指出:把“1”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它的就是0.0 1。

  板书:0.01表示

  ⑵点击其中的23份涂色,问:怎样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把“1”平均分成100份,23份是它的,就是0.23。

  板书: 0.23表示

  提问: 0.23是几个0.01?

  ⑶谁还能用一句话说出这些小数它们表示什么?

  零点几几就表示百分之几。

  这个知识也是我们…(抽象)得到的。怎么样,抽象有用吗?(有用)好玩吗?(好玩)。那再抽一回?(好)不抽了,其实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很多,不仅仅有抽象,还有一个也很重要--推理。

  认识三位小数

  刚才我们得到两个重要的`知识--零点几表示十分之几,零点几几表示百分之几,根据这两条,你能不能推测出一个新的结论?

  生:零点几几几就表示千分之几。

  但是通过推理得出的东西,往往比较空,它一定是这么回事吗?所以需要验证。

  与学生一起进行验证。

  读一读这些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是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是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是三位小数,…。换句话说,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认识小数以平均分正方形为载体,从分数入手,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构建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两次抽象一次推理,让学生经历具体--抽象--概括--推理--验证的过程,全课贯穿学知识与学方法并重的思想,突出数学的本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扎扎实实的掌握知识,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说一说下面每个数中的“3”分别是什么意思?

  39元 5.63元 3.04元

  73米 3.25米 6.318米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的意义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位置制。可让学生结合直观图,试着说出小数中每个数字的意义。

  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2、3题。

  借助直观模型建立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数感。学生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把附页2中的图剪下来,图一图。

  通过数形对应,加深对各个数位间关系的理解。可让学生先将附页2中的图剪下了,两人一组开展活动,一个学生说出一个小数,另一个学生摆出来;或者一个学生先摆出来,另一个学生说出小数。

  【设计意图】练习可以促进知识转化技能技巧,可以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我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拾级而上的原则设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

  四、交流评价、全课总结

  这节课已接近尾声,回头看今天你都有哪些收获,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设计意图】交流不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更是对学习过程的回顾,我设计了回头看这一环节。回头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回头看,你是如何获取这些知识的?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从知识、方法、过程、经验、情感等方面进行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画线、观察认识平行线,建立平行线的概念。

  2、会画平行线,知道平行线间距离相等。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建立平行线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对“同一平面”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两直线间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对于平行线你有哪些了解?

  (二)发现数学问题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平行线吗?

  指导:拓展思路:铁轨,电车,算盘,直尺。

  1、抽象出平行线。

  2、想一想:平行线的样子。

  3、将生活实例抽象出直线。

  4、指导看书

  5、(异面直线)

  (1)观察这两条能相交吗?延长后能相交吗?

  (2)是不是一组平行线呢?为什么?

  (3)试着摆一摆这组不相交的直线为什么无法摆出?并说明理由。

  6、小练:哪组是平行线?哪组不是?为什么?

  7、学画平行线

  (1)自学画法,独立试画。

  (2)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3)试用最佳方法画一画。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2)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3)的两组对边互相平行。

  (4)线平行无论怎么延长也不相交。

  (5)相邻的两边是平行的。

  2、游戏:找出图中藏着的平行线。

  (四)作业:

  画平行线;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线?

  五、教学反思:

  学生动手画线、观察认识平行线,完善平行线的概念,会画平行线,实际测量平行线间距离相等,教师在测量的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操作。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经 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提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方程的解的意义,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下面哪些是等式? 哪些是方程?

  5y 36÷x=97?8+9m 10-x=3?54+x>9 5×7=35 6y+6=48 2x+3x=20

  2.解方程。

  10-x=5? x+1 0=20 x+3=1 2 x-11=5

  二、走进新课。

  1.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 个不为0的.数),等式还成立吗?

  解:等式成立。

  2.请你用发现的规律,解出我们前面列出的方程。

  4y=20xx y=500

  3.解方程。

  (1)x÷3=9 x=27

  (2)7y=28 y=4

  4.下列解法正确吗?

  (1)x-19=19

  解:x-19+19=19-19 x=0

  正确解法:x-19+19=19+19 x=38

  (2)3x=36

  解:3x÷ 3=36÷3 x=12

  三、随堂练习。

  1.解方程。

  (1)6x=156

  (2)3x=630

  (3)59+x=120

  (4)x÷28=0

  四、小结

  等式两边都乘 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成立。

  五、作业。

  教材P71第5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4-29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07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05-28

四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09-19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近似数10-18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篇【必备】06-27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减混合运算10-10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7

《三角形的认识》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1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