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除

时间:2024-07-07 18:32:42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教案:除法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案:除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案:除法

数学教案:除法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一、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乘法和除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

  直接说结果。

  2700÷30=180÷60=360÷40=

  240÷60==800÷40=420÷60

  54÷3=60÷30=250÷50=

  130×5=2×380=150×6=18×3=

  23×4=7×13=460×2=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估算

  522÷70≈710÷92≈543÷90≈350÷68≈455÷70≈678÷8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59×103≈720×12≈315×72≈

  408×18≈209×29≈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

  15×39=585792÷24=33

  150×39=396÷12=

  15×390=1584÷48=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

  交流汇报补充

  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4、复习笔算

  1)948÷38=2496÷47=

  4325÷48=3276÷84=

  2)245×27=530×48=

  509×50=802×37=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5、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时间=速度

  2)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数学教案:除法2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114-115页例8、例9,试一试及练一练。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并能正确地笔算商中间连续有两个0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笔算商中间连续有两个0的除法。

  四、教学难点:

  懂得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五、教学材料:

  口算的投影片。

  六、教学途径: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

  导入

  教学

  新授

  一、复习

  1、口算:

  300÷348÷2725÷50×20×015×46×57×3432÷4

  2、笔算(可与口算同时进行):

  624÷62814÷7

  1、教学例8。

  0÷3=□0÷7=□

  问:0÷3等于几?你是怎样考虑的?(做除法想乘法,几和3相乘是0,只有0×3=0,所以0÷3=0)

  那么,0÷7=□0÷3=□0÷100=□0÷()=0,()中可填哪些数?(除零以外的任何数)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怎样一

  1、教师出示口算的投影片,学生开火车回答。

  2、学生笔算。

  1、教师提问,指名回答。

  2、学生填空。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新授

  巩固

  练习

  个结论?

  板书: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2、教学例9。7063÷7=□

  (1)学生试作。(教师选学生中不同中的做法,上黑板板演)可能会出现:

  A、1009B1009

  7)70637)7063

  77

  063

  063

  630

  63

  (1)讨论:哪些算法是正确的?(A、B)

  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呢?(因为0除以2得0,所以在十位上写0。)

  教师: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所以,中间这一步可以省略,直接在被除数的那一位上写0。

  3、学生试做。第114页“试一试”。

  4、: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数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几?(0)

  教师板书。

  1、笔算。(练一练的第1题。)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每一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板演

  1、教师板书。

  2、学生试做。

  3、学生上黑板板演。

  4、同桌讨论。

  5、指名回答。

  6、教师。

  7、学生独立完成。

  8、学生。

  9、教师板书。

  1、学生列竖式计算。

  巩固

  练习

  课堂

  作业

  2、连线题。请同学们先把左边的算出来,再和右边的答案连线。(投影出示学生的答案。)

  3、出示表格图。

  请同学们计算出答案,再填在表格中。

  学生独立在草稿本上列竖式,集体订正。

  4、聪明题:按要求编除法算式,并计算。

  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再编算式。

  在1号本上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1、学生连线,投影出示学生的答案。

  2、出示表格的投影。

  3、学生在草稿本上列竖式。

  4、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七、板书设计:

  商中间有两个0的除法

  例8:0÷3=0例9:7063÷7=1009

  0÷7=01009

  7)7063

  7

  63

  63

  八、课后:

数学教案:除法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页练习十三的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练习,巩固学生估算的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学生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巩固学生估算的方法。

  教具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口算。

  30÷10=180÷60=360÷40=240÷60=800÷40=

  420÷60=54÷3=60÷30=250÷50=7200÷90=

  要求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

  2、口算。(完成教科书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3、出示教科书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2题。

  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除法应用题。

  4、出示教科书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3题。

  提问:“限载40人”是什么意思?

  根据画面编一道应用题。学生独立列式完成。

  5、完成教科书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提问:“≈”表示什么?

  6、完成教科书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5题。

  提问:“大约”表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7、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数学教案:除法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2、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3、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算方法。

  教学重点: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  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4)948 4)348

  二、新授:

  1、出示例5:

  (1)学校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问:怎样列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

  57比18大,18除57个十,商几个十?“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第一次商后余3比18小,说明商3合适。余3是3个十,下步该怎么办?

  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576÷18=32

  练一练: 805÷23 826÷59 1487÷47

  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

  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练习

  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 2293÷34 9588÷28

  独立完成订正

  4总结: 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十九

  1)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

  60÷15 175÷25 288÷24

  234÷26 384÷16 775÷25

  2)笔算第91页6

  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补充介绍试商方法:同头无除商“9”“8”

  如:4214÷43=98 介绍方法:被除数的头是4,除数的也是4,商不是9,则是8。

  试一试:4455÷45 2136÷24 2408÷43 3312÷36 1938÷38 3080÷35

  在掌握基本试商方法的基础上,掌握这些灵活试商的方法。

  五、作业:P92 9、10

数学教案:除法5

  教学目标:

  1、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野营小队的小伙伴吗?瞧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呢?猜一猜他们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同学们,你愿意帮助伙伴们解决数学问题吗?

  学生回答:有的在忙着找吃的,有的在忙着搭帐篷,有的在忙着烤鱼吃......

  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

  55个蘑菇,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几个?

  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

  二、探求新知

  1、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你是怎样的?有余数的除法也可以用竖式来表示,试一试吧!

  教师板书:4×□<22,□里最大能填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2÷4=5(人)......2(条)

  学生学习有余数的竖式

  有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用算式表示出来,再用竖式计算。观察一下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还可以看看前面做过的有余数的除法,再比较一下。

  48÷9=5(个)......3(个)

  学生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重点理解是因为不够再分成一份了。

  吃完晚饭,小伙伴们又要忙着搭帐篷,我们去帮帮忙吧!需要搭多少个帐篷呢?赶快用你学过的知识来算一算吧!(列算式解决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合同位商量一下需要搭多少个帐篷。

  学生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17÷3=5(顶)......2(人)

  三、小结同过今天这节课你又有哪些收获?

数学教案:除法6

  教学目标

  (一)理解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笔算的算理,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和书写方法。

  (二)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笔算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思维过程和书写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投影出示)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有关整十数除法的口算。

  1.口算。(找个别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

  60÷30           80÷20        180÷60

  450÷50         240÷40        720÷80

  540÷90         420÷70        280÷40

  2.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    )<200                40×(    )<270

  (30乘以6的积最接近200,又小于200,所以括号里填6.)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40×(    )<270,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强调“最大”)

  全体同学独立完成下面各题。

  30×(    )<61              40×(    )<84

  70×(    )<270             80×(    )<330

  20×(    )<48              50×(    ) <140

  3.请两名同学在小黑板上笔算下面的题。

  36÷3=12                  35÷8=4……3

  订正时要引导学生去比较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36÷3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有商。

  35÷8除数比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大,所以试商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同学边回答,老师边用投影出示。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

  60个同学去参观航空模型展览,每20个同学编成一队,可以编成几队?

  分析:已知有60个同学,每20个同学编成一队,要求能编成几队,就是求60里面有几个20,用除法计算。

  60÷20=3(队)

  师:请把自己是怎样想的说一说。

  (60里面有3个20,所以商3)

  师:它的除数20是一个两位数,像这样的除法,叫做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样的式题也可以写竖式笔算。书写格式与用一位数除是一样的。

  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理解,计算这种除法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被除数是60,就是6个十,除数是20,就是2个十,60除以20,就是6个十除以2个十,怎样想?(2个十和几相乘等于6个十。从乘法口诀“二三得六”可以找到2个十和3相乘得6个十。所以,60除以20,商是3.3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即60的个位数0的上面)

  答:可以编成3队。

  做一做: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同学在作业本上做,几名同学写在胶片上)

  没有什么问题,订正后出示例2.

  例2:200÷30=6……20

  师:请同学试做,自己做完后,可以和同桌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然后请同学回答,这道题商在什么位置上?说一说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类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除数是两位,就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被除数的前两位比30小,说明20个十除以30商不够1个十。(也就是在十位上不够商1)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想 200里面有几个 30,也就是想几乘 30的积接近200又比200小,6乘30的积是180,接近200,而且余数比除数小,所以应该商6.(完成板书)

  做一做: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首先想一想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

  订正以上三题后,引导学生讨论: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时候,该怎样除?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投影出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法则”

  请同学对照“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法则”类推出除数是整十数,应该怎样除。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巩固反馈(投影出示)

  1.说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几?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2.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3.计算下面各题。

  (一、二、三组同学做下面3小题)

  380÷40=         500÷70=           660÷80=

  (四、五、六组同学做下面3小题)

  250÷60=        280÷50=           830÷90=

  (做完的同学还可以做另外3个小题)

  4.思考题。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下面的题。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0=6……28

  500÷□=7……10

  (2)20个少先队员收了160千克苹果,如果每筐装20千克,还差2个筐。原来有几个筐?

  要求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做完以后,可以讨论、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学生在做练习时,老师巡视批改,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关键是要掌握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作业:看书第41、42页。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学习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一内容的口算和用一位数除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笔算的算理与口算基本相同,因此,本节课教学新知识之前,要充分复习旧知识,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试做、讨论理解用整十数除商一位数除法的算理,从而可以为下面学习的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打好基础。

  本节课充分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使新知识得到巩固,最后安排了思考题,使有余力的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和展示。

数学教案:除法7

  学习目标:

  1、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3、通过探究、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

  教学方法:观察、类比、对比、归纳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计算

  1)(—0.0318)÷(—1.4)2)2+(—8)÷2

  二、探究新知

  1、由上面的问题1,计算方便吗?想过别的方法吗?

  2、由上面的问题2,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法,再算法。

  3、结合问题1,阅读课本P36—P37页内容(带计算器的同学跟着操作、练习)

  4、结合问题2,你先猜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

  5、阅读P36,并动手做做

  三、新知应用

  1、计算

  1)、18—6÷(—2)×2)11+(—22)—3×(—11)

  3)(—0.1)÷×(—100)

  2、师生小结

  四、回顾与反思

  请你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3页

  五、自我检测

  1、选择题

  1)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C.都是负数D.都是非负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数没有倒数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D.-1的倒数是-1

  3)关于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有相反数B.0有绝对值

  C.0有倒数D.0是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相等的数

  4)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

  A.异号两数相乘B.异号两数相除

  C.异号两数相加D.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

  5)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A.÷(-3)=3×(-3)B.

  C.8-(-2)=8+2D.2-7=(+2)+(-7)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0-2=-2;C.;D.(-2)÷(-4)=2

  2、计算

  1)6—(—12)÷(—3)2)3×(—4)+(—28)÷7

  3)(—48)÷8—(—25)×(—6)4)

  六、作业

  1、P39第7题(4、5、7、8)、第8题

  2、选做题:P39第10、11、12、1314、15题

数学教案:除法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页例5.

  教学目的

  1.通过探索、交流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学会计算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的除法;并掌握在计算前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观察能力.

  3.结合教学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计算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在计算前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编题

  师:学校的兴趣小组买了一些器材(演示课件“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音乐小组买了7架电子琴共6475元;航模小组买了2个航空模型共368元;摄影小组买了5部照相机用了6475元……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请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求每架电子琴的价格的算式是: 6475÷7

  求每个模型的价格的算式是: 368÷2

  求每部照相机的价格的算式是: 6475÷5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一位数除两三、四位数

  二、运用法则,探索学习

  1.学生单独计算以上三题.

  2. 师问:想一想,我们能不能在计算一道除法题之前,就看出商是几位数?(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规律.

  根据学生的汇报规律: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时,商的位数与被除数同样多,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商的'位数就比被除数少一位.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做第42页“做一做”的题目.

  (1)

  (2)665÷5 498÷6 456÷8

  2484÷3 5598÷7 8648÷4

  2.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 水果店有460千克梨,每8千克装在一个筐里,算算至少需要多少个筐?

  学生独立解答.

  订正答案:460 ÷ 8 = 57(个)…… 4(千克) 答:至少需要58个筐.

  说明:得数说明要57个筐还剩4千克梨,这4千克梨也需要一个筐来装;所以至少需要57+1即58个筐.

  3. 你能像老师这样出道题吗?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学中,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具体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在学习新知和巩固练习的设计上注意强化新知识点,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商的位数”规律,同时注意法则的进一步运用和熟练。有针对性练习和学生自主编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活动

  小小辩论会

  活动目的

  以辩论会的形式使学生明确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

  活动过程

  1.出示判断题:“0除以任何数一定都得0” 这句话对吗?

  2.全班同学参与出示判断结果(可利用反馈牌),根据学生的不同意见,分为辩论的正方和反方.

  3.正、反双方各出两三名代表展开辩论.

数学教案:除法9

  课题 复习(1) 课型 复习课

  本课题教时数: 2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1、对本单元的乘法、除法口算以及除法的基本试商方法进行整理,提高除法运算的能力:

  2、提高笔算技能,鼓励算法的多样性;

  3、通过理解的过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乘法、除法口算以及除法的基本试商方法进行整理: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笔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一份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基本复习

  一、基本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先让学生把书本打开至13页,完成复习题第一题;【要求看谁算得快而且准确】

  (2)课件出示习题集体交流结果,并指名个别学生就几个针对题说说自己在口算时是怎样想的。

  (3)交流运算方法,总结口算除法的方法;

  2、对比练习

  1)先出示P13复习题2的第一列习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运算,【要求看谁算得快,为进一步明确调商过程的重要性提供对比的依据】

  (2)集体交流运算的结果,要求说说每一题怎样试商?并说明为什么第三组147÷29在运算的时候速度要慢些?【指出需要调商的原因】

  二、提高练习

  三、总结

  四、完成课堂作业

  (3)完成解下来的.两列习题,并指出哪些题需要调商;【根据教学时间可分组进行计算】

  (4)集体交流结果,并总结试商和调商的方法;

  二、提高练习

  1、完成第

  4题(1)先出示第一列习题,让学生用最快的方法把两个算式计算出来,并且进行验算。然后组织交流你是怎样算的,鼓励不同的说法;

  (2)分组完成余下三列习题,运算完成后和同桌说说自己预算时是怎样想的,然后集体交流独特的想法;

  (3)集体校对完成后,进一步明确试商和调商的重要性;

  2、解决实际问题【间隔问题】

  1)出示P13第5题,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2) 让学生自己先根据题意自己运算,然后交流计算的结果;

  (3) 交流对比,选择正确的结果,引导理解“72里有4歌18,也就是要上4层楼,加上底层楼,所以家住5楼”。

  (4)说明这题是一题“间隔问题”,并简单说说间隔问题的一些知识;

  三、总结

  1、总结除法的运算方法,明确运算步骤,要求养成“试商→调商→计算→检验”这个重要的运算过程习惯;

  2、针对第5题要求学生在今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发现问题的实质,要多思考;

  四、完成课堂作业完成P13第3题和第6题应用题。

  课后感受

数学教案:除法10

  本课题教时数:25本教时为第22教时备课日期11月16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每次都能除尽)的运算规律,学会应用这种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每次都能除尽)的运算规律,学会应用这种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学习新课

  二、课堂练习

  三、课堂练习

  1.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乘法的运算定律,并且学会了

  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今天这节课,继续学习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2.学习连除的运算规律。

  (1)出示第94页的应用题。

  (2)指名学生列出算式。

  (3)两种算法的`比较。

  (4)出示第94页的三组题目。请学生把这几道题计算一下,看看每组里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5)归纳运算定律。

  (6)根据运算定律填空。完成书上的“练一练”第1题。

  3.学习简便算法。

  (1)出示例1

  (2)学生尝试着进行计算。

  (3)请两人板演。由板演者向大家介绍方法。其他同学进行质疑。

  (4)做“练一练”第2题第一行。

  (5)计算360÷(9×5)

  (6)学习例2

  (7)学生尝试着进行计算,请两名学生进行板演,并请板演者讲一讲方法。

  (8)做“练一练”第2题第二行。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1.想一想:这节课学习的乘、除法的一些简便计算应用了什么运算规律?

  2.练习十九第1题第一行,学生口答简便计算过程,老师板书。结合计

  算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计算?这样算的根据是什么?

  3.练习十九第2题。

  学生分两组,每组做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比较相同与不同点。

  4.小结:两个数相除,有时候可以把除数看做

  两个数的积,用连除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把除数改写成两个一位数连除时,怎样除简便就怎样除。

  练习十九第1题第二行,第3、4题。

  课后感受

  在减法性质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后交流练习,效果比较好。

数学教案:除法11

  知识与技能:

  1、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时间

  一、复习:

  1、口算:60÷20120÷30

  2、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40×()<8360×()<508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今天是“阅读日”,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可以借助小棒算一算

  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现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3个30是90,商3。商写在什么位置?

  30)92

  90

  练一练

  20)8030)6440)85

  (2)出示:

  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学生口答结果

  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

  92÷30≈3

  学生尝试计算,借助小棒算一算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

  全班展示分小棒的过程,讲解计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说计算的方法

  30×4=120〈140

  30×5=150〉140

  所以应商4。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

  借助小棒和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140÷30=4......20

  4

  30)140

  120

  20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

  借助小棒尝试算一算。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4个30是120,商4。商写在什么位置?

  练一练:

  20)14050)28080)565

  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是什么?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三、练习:

  1、板演:

  20)8030)16090)82090)480

  2、P821、2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书后:第82页2

  第83页1、2

  学生尝试计算,借助小棒算一算

  全班展示分小棒的过程,讲解计算的方法。

  商写在个位上。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计算方法。

  总结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计算后,自我检查相互检查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法,掌握笔算的方法。

  通过练习,巩固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计算。

  15

  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3140÷30=4......20

  30)92

  90

  2

  课后小记

数学教案:除法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用“四舍” “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里最大能填几?

  30×()<75 40×()<180

  2、在○里填上>或<

  35×4 ○ 138 42×5 ○ 230

  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91÷20 84÷40 198÷20 215÷3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1)21本《作文选》要付84元。一本《作文选》多少元?

  问:怎样列式?和昨天学习的除法题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

  提问: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21最接近20,把21看作20来试商,这样把84÷21转化成84÷2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为除数21,不是2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然后把4与21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或小于84。因为21×4正好等于84,说明商4合适,这时将4写清楚。

  反馈练习64÷21 68÷34 92÷23

  引导学生观察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提问:这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分别是几?你把它们看做多少来试商?你是怎样计算的?

  归纳小结:当除数的个位是1、2、3、4时,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

  (2)王老师还有196元,要买39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怎样列式?怎样想的?

  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39最接近40,把39看作40来试商,这样把196÷39转化成196÷4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为除数39,不是4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不行再调商为5。

  练习:198÷23 215÷34 552÷63

  提问:你把各题的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你怎么计算的?这三道题的调商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用“四舍”或“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小了要调大)。

  三、巩固练习:

  1、板演

  46÷23 153÷51 300÷74

  293÷31 294÷42 200÷63

  2、练习书后2、3

  四、总结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当除数的个数是1、2、3、4时怎样试商?

  五、作业:P86 4、5、6

数学教案:除法13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二)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口算除法

  师:我们在二年级时学过了除数是一位,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简单口算。下面我们共同练习一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口算卡片)

  30÷3 20÷2 36÷3

  60÷3 600÷6 84÷4

  80÷2 48÷4 900÷3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36÷3的口算过程。(30÷3=10,6÷3=2,10+2=12)

  2.填空。(投影出示)读题、口答。

  (1)2是由( )个1组成的。

  (2)40是由( )个10组成的。

  (3)42是由( )个10和( )个1组成的。

  (4) 420是由( )个 100和( )个 10组成的。

  (二)学习新课

  一位数除两位数

  例1:口算 42÷3。(板书)

  指名读算式:(42除以3)(3除42)

  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把4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师:请同学拿出自己的学具。(小棒4捆又2根)想一想,自己动手把4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怎样分,也可以两个同学商量一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老师逐行巡视,个别指导,做到心中有数,一会儿请同学到投影仪给大家摆。

  请一个同学在投影仪上给大家分分看,学生边分,老师边提问:先分哪部分?为什么先分3捆?而不把4捆一起分呢?

  实际操作的`同学回答:把3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得到1整捆。剩下的1捆平均分成3份,不能得到整捆。(怎么办呢?)要把这1整捆拆开和2根合在一起,(是12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到4根。

  师:请发表不同意见,可以请不同分法的同学,也到投影仪上给大家演示。

  同学们根据不同的分法,进行争论,各抒己见,最后统一到第一种为最佳分法。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种分法简单地用语言概括一下?

  (把 42根分两次,先分30根,再分 12根)

  师:现在我们来看口算 42÷3,想一想,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请同学回答,老师写在黑板上:

  42÷3=14 想:30÷3=10

  12÷3=4

  10+4=14

  (三)巩固反馈

  做一做:(投影出示)

  32÷2= 48÷3= 60÷5=

  学生独立完成,(给几个小黑板或投影胶片,订正时用)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再说得数。

  32÷2=16 48÷3=16 60÷5=12

  请检查一下口算是否正确,用什么方法?

  (可以用乘法进行验算)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例2:口算:420÷3=

  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做这道题,怎样想?可以和例1(42÷3)联系起来思考。(被除数420,也就是42个十,除以3,商是14个十,也就是140)(板书:例2:口算 420÷3=140)

  想:420是42个十

  42÷3=14

  14个十是140

  做一做:

  450÷3=150 560÷4=140 900÷6=150

  说出口算过程,再说结果。

  巩固练习:

  1.直接写出得数,说一说口算过程。

  38÷2=19 75÷5=15 54÷3=18

  380÷2=190 750÷5=150 540÷3=180

  2.投影出示,课本练习八,第2题。

  请同学在书上填写,然后集体订正。

  3.口算抢答:

  口算卡片发给学生(小老师),由小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可以抢答(不必举手,得到允许)。

  81÷3 840÷7 780÷3 38÷2 96÷8

  68÷4 65÷5 64÷4 87÷3 650÷5

  640÷4 920÷2 96÷4 70÷5 960÷4

  4.读题、列式、口答。(投影出示)

  (1)被除数是84,除数是6,商是多少?

  84÷6=14

  (2)7除910等于多少?

  910÷7=130

  (3)把7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75÷5=15

  (4)810里面有几个3?

  810÷3=270

  (5)一个数的4倍是520,这个数是多少?

  520÷4=130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这些口算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同时又可以为后面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打下基础。加强这部分口算练习,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

  作业:看书第 36页。练习八第4, 5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在教案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口算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的,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大量练习,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使新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教学中教师还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

数学教案:除法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能灵活地试商。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5×2= 15×3= 25×4= 15×4= 15×5= 25×8=

  2、笔算:326÷81 294÷58 721÷83

  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

  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

  140÷26=5……10

  (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

  (2)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26看作30,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如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问:还可以怎么试商?

  (3)可以把26看作25,用口算试商,5个25是125,接近140,所以商5。

  (4)把24、25、26都看作25来试商。

  2、练习:

  把24、25、26都看作25试商

  225÷25 114÷24 208÷26

  135÷15 128÷16 114÷25

  三、巩固练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15×( )< 65 25×( )<124 25×( )< 95 15×( )<124

  26×( )<150 16×( )<100

  2、计算:

  405÷15 192÷24 728÷26 496÷14

  四、总结

  在做计算的时候,可以将14、15、16和24、25、26看作15、25来进行试商,提高试商速度。

  五、作业:

  86页2、3、4

数学教案:除法15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难点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时间

一、复习:

  1、()里最大能填几?

  30×()<7540×()<180

  2、在○里填上>或<

  35×4○13842×5○230

  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91÷20xx÷40

  198÷20215÷3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1)21本《作文选》要付84元。一本《作文选》多少元?

  问:怎样列式?和昨天学习的除法题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

  提问: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21最接近20,把21看作20来试商,这样把84÷21转化成84÷2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为除数21,不是2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然后把4与21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或小于84。因为21×4正好等于84,说明商4合适,这时将4写清楚。

  反馈练习64÷2168÷3492÷23

  引导学生观察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

  学生列式

  除数不是整十数

  学生尝试计算,讨论汇报计算方法

  学生叙说试商过程,讲解计算的过程

  指名板演,讲述计算的全过程

  通过复习与新课有直接联系的旧知识,为本节课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在计算和思路上做好准备。

  使学生体会用“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提问:这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分别是几?你把它们看做多少来试商?你是怎样计算的?

  归纳小结:当除数的个位是1、2、3、4时,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

  (2)王老师还有196元,要买39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怎样列式?怎样想的?

  196÷39=

  5

  39)196

  195

  1

  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39最接近40,把39看作40来试商,这样把196÷39转化成196÷4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为除数39,不是4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不行再调商为5。

  学生试做:

  练习:

  198÷23215÷34552÷63

  提问:你把各题的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你怎么计算的?这三道题的调商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用“四舍”或“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小了要调大)。

  三、巩固练习:

  1、板演

  46÷23153÷51300÷74

  293÷31294÷42200÷63

  2、练习书后2、3

  四、总结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当除数的个数是1、2、3、4时怎样试商?

  五、作业:P864、5、6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自主练习计算题

  观察后汇报计算过程

  总结试商方法

  读题分析后列式计算

  学生叙说试商过程,讲解计算的过程

  学生板演,说方法。

  找出共同特点

  独立计算后互相检查,讲方法

  展示试商的全过程,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进一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通过练习,巩固试商方法,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数学教案:除】相关文章:

连除和除乘三年级数学教案10-05

除陋习争当校文明之星作文10-25

除风之外还是风优秀作文10-08

关于彻底杀除ARP病毒的办法10-04

除杂草大行动作文10-12

防雪除冻应急预案范文(精选9篇)12-21

历史典故之周处除“三害”03-20

“百日除患铸安”工作总结02-20

爆竹声中一岁除作文05-27

数学课《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范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