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种子的传播》教案

时间:2024-08-02 08:35:54 大班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种子的传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种子的传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种子的传播》教案

大班《种子的传播》教案1

  设计意图:

  种子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幼儿所见到的大部分都是农作物的种子,是靠人类来种植的。在自然界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野生植物,他们有的靠风力传播,有的靠动物传播,有的靠弹力传播等。《植物种子的传播》这一活动,通过让幼儿收集种子实物和关于种子的图片,让幼儿了解种子传播的秘密。并通过这一活动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植物顽强的生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世界的热情。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蒲公英,苍耳、凤仙花等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知道种子的外部形态与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2、积极参与观察探索种子传播方式的活动并产生较强的求知欲。

  3、乐意与同伴共同讨论、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4、通过观看课件与视频,感受大自然的生动有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初步了解种子的几种常见传播方式。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收集了许多种子并在自然角中进行了展览。

  2、各种实物:苍耳、凤仙花、蒲公英等。

  3、种子传播的课件。

  活动策略:

  集体交流、个别讲述、分组讨论、集体实验、共同小结

  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引发幼儿对种子外部形态及传播方式的兴趣。

  (1)导入谈话。

  教师:你们见过植物的种子吗?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种子和关于种子的资料。我们一会去看一看,这些种子是长什么样的,你还能发现哪些关于种子的秘密呢?可以和好朋友讲一讲。

  请幼儿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带来的种子或关于种子的`资料。

  (2)观察后谈话。

  教师:刚才我们看了种子和关于种子的资料。你看到了什么种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关于种子,你还知道它们的哪些事情?

  教师小结:这些种子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也不同,有的是带毛的,有的是带钩的,还有长刺的呢。那么.种子有什么用呢?

  教师:种子除了可以食用,还可以用来种植,传播,长出新的植物来。那野地里的植物,没有人去种植,它们的种子是怎样来传播的呢?

  (评:收集种子的过程为幼儿做好了课前知识准备。而观察法是科学活动中最常见的方法,在第一环节中老师让幼儿从感知中激发兴趣,从而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一些种子的特征,为下一环节中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与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作好了铺垫。)

  2.观看课件,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1)教师播放课件,帮助幼儿了解几种种子传播的方式:①风力传播(蒲公英);②人和动物的传播(苍耳、野葡萄);(3)弹力传播(凤仙花)。观看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学说一些种子的名称。

  (2)教师通过提问,出示相应的种子图片和传播方式字卡,并让幼儿学做动作。

  教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种子?它是靠什么来传播的?

  幼:凤仙花是太阳晒了,自己一个人炸开来的。

  师:这种传播方式叫弹力传播。豆荚也是靠这种方式来传播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到底是怎样传播的。

  (老师取出一颗凤仙花种子,演示。并且给每位幼儿发一个,让他们动手试一试。)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短片,看一看弹力传播的全过程。 (观看短片。)

  教师:蒲公英是靠风来传播的。

  (老师拿出实物,示范给幼儿看。让他们观察蒲公英的传播过程。)

  每个幼儿手里拿一个蒲公英,用自己的嘴吹动蒲公英的种子,亲自感受风力的传播。

  (动物传播,水力传播,过程同上)

  师幼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几种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3)了解种子形态和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会随着风儿去旅行呢?(因为它的种子长得很轻,并且有绒毛,像一把降落伞,可以借助风力传播。)

  教师:为什么苍耳的种子能靠动物来旅行呢?

  教师:为什么凤仙花的种子能靠弹力旅行呢?

  教师小结:原来种子的传播方式和它长的样子有很大关系呢。

  (评:种子的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传播的含义,我从网上下载了现成的录像。幼儿观看了种子的三种传播方式之后提问,根据幼儿回答,教师逐一出示传播方式图卡,并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它会用这种方式来旅行呢?从而初步解决了形态与方式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本活动的重点难点所在。在了解种子的三种传播方式时,教师借助动作帮助幼儿记忆,又起到了动静交替的作用。)

  3.拓展知识,了解更多种子的传播方式。

  (1)幼儿讨论。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传播现象。

  教师:除了录像中看到的,生活中你还认识哪些植物的种子?它们靠什么来传播的?

  (2)拓展介绍。出示几种典型传播方式的种子图片(喷瓜、椰子、无花果种子等)。

  教师:你们知道它们的传播方式吗?老师进行适当讲解。

  4. 根据种子的外形特征进行种子传播方式的分类。(老师先让幼儿认识展板上简笔画的传播方式标记图。)

  教师:老师在每一组的桌子上都放了一些图片,请你看看这些图片上的种子是怎样传播的?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然后按照它的传播方式贴到展板上。你不知道的可以和好朋友商量商量。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种子的传播方式,将小图片在展板上按标记图分类粘贴,最后师幼共同进行讲评纠错。

  (评:老师在这一环节运用了操作法,让幼儿与材料互动,让幼儿拿着图片说一说、分一分、贴一贴,通过动手动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5.引导幼儿运用身体语言表现种子的传播。

  (1)教师按幼儿的选择,让幼儿自由学学做做。

  教师:种子有着不同的本领,你愿意学做哪一类种子的传播呢?那你就和好朋友一起做做吧。

  (2)轮流上演各种种子的传播方式。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跟着音乐来学学种子的旅行。当录音机里的阿姨说到哪一种传播方式的时候,喜欢这种种子传播方式的小朋友就起来表演。

  (3)结束活动。

  教师:大自然中的植物真奇妙。我们把今天大家带来的这些种子种到自然角里,小朋友们来观察、照顾它们,看看它们有哪些变化,好吗?

  教师: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种子的传播方式,可以回去问问爸爸妈妈,还可以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去大自然中找一找,好吗?

  活动延伸:

  1.环境创设:展示“植物种子的传播”展板。

  2.区角活动:进行种子的粘贴活动及自然角种植活动。

  3.家园共育:带幼儿了解更多的种子以及它们的传播方式。

  活动反思:

  1、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手段,让幼儿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感受学习乐趣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

  2、主线分明,细节饱满。整堂课以”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这样一个大的问题为主线,重视在细节问题的处理。比如这堂课,①风力传播(蒲公英);②人和动物的传播(苍耳、野葡萄);(3)弹力传播(凤仙花),这些关键字的运用,加深了幼儿的印像,教学效果较好。

  3、另外,在教学中,让孩子们想,让他们说,尽量提供一个让幼儿展示的平台,在幼儿需要的时候,适当点拨一下,巧妙引导。

  4、巧妙拓展。让幼儿去发现。在整堂课学习完后,让幼儿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大家一起交流。

  不足之处是没有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教师说的比较多,没有为幼儿创设交流的机会,比如让幼儿观察种子的不同,孩子们说的太少,整个活动太死,缺乏生气。主要原因是孩子们参与性不够,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大班《种子的传播》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观察、操作、探索,了解种子的内部特征。

  2、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3、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4、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各种种子、放大镜、纸、记号笔、录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种子,进行提问:

  1、“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为什么叫种子呢?”

  (二)、操作探索

  1、师提问:“请你们猜猜种子里面有什么?”

  (幼儿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2、幼儿介绍自己猜测的答案

  3、师再次提问:“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种子有哪些部分组成?”

  (幼儿解剖各类种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再次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4、幼儿介绍自己观察的结果

  (三)、观赏结束

  1、幼儿观赏录象,验证自己的答案

  2、师总结结束

大班《种子的传播》教案3

  【教材分析】

  种子的传播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风传播、动物皮毛传播等传播方式令幼儿感到好奇。他们有时会捡起路边的蒲公英吹一吹,有时会追着飞舞的柳絮奔跑。为满足幼儿的探究兴趣,丰富幼儿关于种子传播的知识,特设计本次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启发讨论、课件演示,引导幼儿直观形象地感知种子传播的过程及方式。

  【活动目标】

  1、了解种子靠风、水、动物皮毛、鸟类粪便等途径传播并能进行简单分类。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对种子的认识,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植物种子奥秘的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种子,带到幼儿园布置“种子展览会”。

  2、种子的实物及图片,“幼儿学习材料”——《秋天多美好》,《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10。

  3、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种子传播的相关知识,有条件的家长可带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参观种子展览会,认识不同种子的特征。

  (1)请幼儿自由观察、讨论。

  提问:这些分别是什么种子?它们长什么样?它们有什么不同?

  (2)请幼儿说出常见种子的名称,重点引导幼儿认识几种特殊的种子(如蒲公英、莲蓬、苍耳等)。

  提问:这些种子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3)帮助幼儿了解种子的用途。提问:这些种子有什么用途?

  小结:种子不仅可以繁殖,还可以食用,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2、播放课件《种子的旅行记》,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传播途径。

  (1)请幼儿观看课件,了解种子的风力传播途径。

  提问:为什么风能吹着蒲公英去旅行?风还能帮助哪些种子去旅行?为什么?出示蒲公英实物,请幼儿吹一吹、试一试,感知蒲公英种子“轻、飘”的特鉱

  (2)结合实物与课件讨论种子的其他传播途径(如水、动物皮毛、鸟薬便、人类等)。出示莲蓬、苍耳、樱桃、豌豆等,引导幼儿讨论:它们的种子怎样去旅行?还有哪些种子和它们旅行的方式一样?

  小结:莲蓬像小船一样能浮在水上,它的种子可以靠水传播;小苍耳身上有軋可粘到动物皮毛上去旅行;有些硬硬的小种子被鸟吃掉后不消化,能随粪便排出来;有些种子成熟以后,果实外皮裂开,种子通过自身弹力把自己弹出去旅行。

  提问:人类可以帮助哪些种子去旅行?3、玩游戏“帮助种子去旅行”,引导幼儿进行种子传播方式的分类。

  (1)出示种子的图片,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种子。

  (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拿到的是什么种子、是怎样传播的,然后将图片想到相应的传播方式背景图中,引导幼儿互相检查是否放正确,进一步巩固幼儿友种子传播途径的认识。

  【活动延伸】

  请幼儿和家长一起阅读《秋天多美好》第26—27页,说一说种子旅行的方式

  教学反思:

  幼儿对此活动很感兴趣,尤其喜欢摆弄实物,这样可以更直观地来认识这些实物,来亲手触摸、观察、发现。孩子们兴趣大增,有的孩子在活动后还想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大班《种子的传播》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的方式,知道种子的外部形态与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2.能大胆的进行故事创编。

  活动准备:

  各种长刺的、长有羽毛的、长钩的、长翅膀的`、色彩鲜艳的种子植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导入。

  (1)教师出示苍耳子图,让幼儿观察其外型特征。

  (2)苍耳子是颗很特别的植物,有个故事就是讲它的特别之处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2.阅读幼儿用书。

  (1)幼儿阅读幼儿用书p8页《骑“白马”的苍耳》故事。

  (2)师:请你们告诉我苍耳子的特别故事。

  (3)幼儿把自己多故事的理解说给老师听。

  (4)教师讲故事。

  (5)故事里的白马是谁?

  (6)苍耳子为什么要骑上白马到处走?

  小结:原来苍耳的种子上有挂钩,可以粘挂到人的衣物或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各地。只要条件适宜,它就会发芽长成一个新的植株。

  3.引导幼儿进行故事创编。

  小苍耳会到哪里安家呢?他还会遇到什么人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猜想一下,然后把你的猜想画下来吧。

  5.幼儿自由创作,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创编的故事。

  活动拓展:

  了解种子的四种传播途径,知道各种传播途径的种子有哪些

大班《种子的传播》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殊传播方式。

  2.学会发现不同植物的种子。

  3.对种子的传播方式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加远足活动,和幼儿一起收集农村比较常见的植物。(苍耳、蒲公英、刺毛球……)

  2.多媒体课件。

  3.幼儿有一定播种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

  ——谁和家长一起去田地里种过麦子或者玉米、大豆啊?

  ——我们播种时麦子粒、玉米粒、大豆粒这些是麦子、玉米、大豆的种子,你看见这些种子是怎么样被播种到地里的?

  二、基本部分

  1.玩一玩,让幼儿玩苍耳、蒲公英,玩过后教师提问:

  ——刚才你玩了什么?

  ——它们长什么样呀?

  ——你是怎么玩的?

  ——为什么蒲公英也会飞?

  ——为什么苍耳可以粘在头发上?

  2.第二次探索活动,发现种子。

  ——蒲公英、苍耳也有种子,找一找他们的种子在哪里呀?

  ——把它们的`种子找出来,每人找一粒种子,找到后放进盘子里。

  3.幼儿互相交流。

  ——刚才你找的是哪种植物的种子?

  ——苍耳的种子藏在哪里?

  ——它们的种子是什么样的?

  4.逐步展示课件。

  第一段。

  ——谁带蒲公英去旅行?

  ——为什么风能帮它?

  ——它的种子最后怎样了?

  第二段。

  经验转移。

  ——苍耳浑身长满刺,谁会帮它传播种子?

  ——苍耳传播种子需要谁的帮助?教师出示相应(动物)的标志。

  三、结束部分

  教师出示另外一些植物

  ——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植物,(豆角、西红柿、草莓、苹果、葱、蒜······)他们传播种子需要谁的帮助呢?

  教师小结:

  植物种子的传播途径有许多种,有靠风传播、动物传播、水传播等等,小朋友们在出去玩的时候还可以观察一下,种子还有什么传播的方式。

  活动延伸

  请父母帮助幼儿回家记录孩子的发现

大班《种子的传播》教案6

  活动目标:

  1、发现植物的种子,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殊传播方式。

  2、对种子的传播方式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加寻找秋天的远足活动。和幼儿一起收集农村比较常见的植物。(苍耳、蒲公英、刺毛球、麻雀窝、臭草、红菱、牛膝、蓟)

  2、多媒体课件。

  3、幼儿有一定播种的经验。

  评析:教师能根据幼儿园所处环境,选取乡土教材作为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活动生活化的原则。

  评析:活动准备既有教具等物质材料的准备,又有知识经验的准备,活动能考虑让幼儿在已有经验上获得发展,符合维果兹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活动,感受好玩。

  1、谈话导入,

  那天,我们去田野里寻找了秋天,你看见些了什么?

  幼:喇叭花、菊花、蒲公英、狗尾巴草、麻雀窝

  回来时你带了些什么?

  幼:蒲公英、麻雀窝、刺毛球、臭草......

  今天他们藏在哪里?

  幼:田野里

  评析:当幼儿回答田野里时,(而实际上是在活动室里)教师没有作出恰当的反应,可见教师对幼儿回答的倾听、及应变能力还较弱。

  出示苍耳、蒲公英、麻雀窝。

  2、让幼儿玩苍耳、蒲公英、麻雀窝。

  玩过后教师提问:

  ⑴刚才你玩了什么?

  幼1:蒲公英

  幼2:麻雀窝

  幼3:苍耳

  ......

  ⑵它们长什么样呀?

  ⑶你是怎么玩的?

  麻雀窝为什么飞起来,还有什么也飞起来了?为什么蒲公英也会飞?

  为什么苍耳可以粘在头发上?

  评析:你看见些了什么?回来时你带了些什么?刚才你玩了什么?这三个问题答案是基本相同的,由此可见,教师的提问语过于罗嗦,应注意提问语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精练性。

  二、第二次探索活动,发现种子。

  1、引导幼儿发现种子。

  蒲公英、苍耳和麻雀窝的种子在哪里呀?

  2、幼儿发现种子。

  把它们的种子找出来,每人找一粒种子,找到后放进盘子里。

  3、幼儿互相交流。

  ⑴刚才你找的是哪种植物的种子?

  ⑵苍耳的种子藏(麻雀窝的种子长)在哪里?它们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咖啡色的,椭圆形,扁扁的)

  ⑶那他们的种子为什么长得这么特别呀?

  4、逐步展示课件。

  ⑴看第一段。谁带蒲公英去旅行?为什么风能帮它?它的种子最后怎样了?

  ⑵经验转移。苍耳浑身长满刺,谁会帮它传播种子?

  ⑶看第二段。

  师:苍耳传播种子需要谁的帮助?教师出示相应(动物)的标志。

  评析:教师原想借助于视频展示仪帮助幼儿更好地观察种子的特征,但视频仪调的颜色太暗,不清晰,反而干扰了幼儿观察,给了幼儿认识错误的认识。充分的准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教师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但在选择时应考虑到课件是为了活动服务,该课件制作较粗糙,与活动的配合不够紧密,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第三次分组探索活动。

  1、教师出示另外一些植物。

  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植物,他们传播种子需要谁的帮助呢?()

  2、出示一张表格。

  这是什么?(苍耳)苍耳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幼:小鹿)我们画上小鹿,打勾,为什么在小鹿下面打勾?

  这是什么?(麻雀窝)麻雀窝

  怎么传播种子的?在哪里打勾?

  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请小朋友的猜想记录下来。

  评析:该环节教师示范一例后,可让个别幼儿来记录,大班幼儿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在示范后,应抱着相信幼儿的态度,放手让幼儿在前例的基础上探索记录。

  动物传播标记制作为小鹿,使幼儿错误的认为只有小鹿才能传播,建议:1、对知识经验要进行小结:为什么小鹿能传播苍耳的种子,还有谁也能传播苍耳的种子?2、标记可改为不同的动物头像。

  3、幼儿探索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4、选择一张记录表(有特殊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讲评。

  评析:幼儿的记录卡上出现错误时,教师的态度是放任回避,这不符合科学活动要求,科学活动应给予幼儿正确的科学的知识经验,教师可抓住机会,让其他幼儿来讨论。通过讨论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

  最后的评讲活动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交流、大胆讲述,变教师的评讲为幼儿评讲,把幼儿推在前面,更多创造生生互动的机会。

  活动结束前的讲评,不但可以判断正误,更重要的是可对种子传播方式进行总结:如,哪些种子是靠风传播(动物传播、水传播)的,及其原因。总结是对幼儿所获经验的一个提升,以便生活中幼儿再发现新的种子,可以准确地进行经验的迁移。

大班《种子的传播》教案7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2、初步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其传播方式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6、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7、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带毛的、长刺的、带钩的种子者图片。

  2、《种子的旅行》的视频。

  3、蒲公英、莲子、苍耳、豌豆、等种子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孩子们,你们都出去旅行过吗?到过哪里?用什么方法去旅行的?孩子们讨论。

  2、今天燕老师我请来了几位特殊的朋友,也想去旅行,但是他们没有手、没有脚,怎么去旅行呢?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3、出示蒲公英、苍耳、莲子、豌豆的图片,让幼儿逐一认识,并与他们打招呼。

  4、小结:蒲公英、苍耳、莲子、豌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有的毛茸茸的,有的是滑溜溜的、有的还带钩长刺呢。

  这些种子刚才听了小朋友们都去旅行过,也迫不及待的要去旅行了,但它们没有手没有脚,怎样才能去旅行呢?想不想知道?

  5、要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旅行的,下面你们就认真听、认真看,看完后就会得到答案的,一会儿还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谁打的最棒,好不好?借助多媒体讲解种子旅行。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6、提问: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会随风旅行?

  小结:因为蒲公英的种子很轻,而且有绒毛,像一把小伞,所以风能帮助他传播种子。

  7、苍耳是什么样子的?他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小结:苍耳浑身长刺,容易粘到动物和人身上,动物和人走到哪儿,就把他带到哪儿去旅行。

  8、莲子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会随着水流去旅行?

  小结:莲子生活在水里,成熟后就会落到水里顺水流到远方去了。

  9、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小结:豌豆成熟后在阳光的`照射下果壳炸裂开,把自己弹出来,还有许多植物也是靠自己来传播的,如:黄豆、红豆、绿豆等。

  10、这些植物的传播方式真是独特,谁来用动作表演一下。

  最后小结:大自然的植物真是奇妙,原来有这么多的种子都有他们的好朋友来帮忙传播的,当然也有靠自己的力量传播的。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植物的奥妙没有被发现呢,他们呀都等着小朋友们去用心去观察、去发现,现在呀你们好好的学习,等你们长大了就会发现他们的奥妙了。

  现在听我的口令,在这些种子中,你最喜欢哪种种子的传播方式,就站在那种种子的一排里,排好队,我们表演一下他们的传播方式好不好?

  活动反思:

  植物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贴近生活,对植物奥秘的探索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在奇妙的植物王国中,蕴含着许多的奥秘,其中种子的传播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幼儿知识经验中,对种子的传播只是感性的、模糊的记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漫天飞舞的柳絮,随风飘扬的蒲公英,这些都是孩子们亲身经历、接触到的,但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其实这些现象就是植物在传播种子。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认识并了解植物的种子及其传播方式,建构孩子的知识结构,拓展他们的视野。

大班《种子的传播》教案8

  活动目标:

  1、发现植物的种子,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殊传播方式。

  2、对种子的传播方式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加寻找秋天的远足活动。和幼儿一起收集农村比较常见的植物。(苍耳、蒲公英、刺毛球、“麻雀窝”、臭草、红菱、牛膝、蓟……)

  2、多媒体课件。

  3、幼儿有一定播种的经验。

  评析:教师能根据幼儿园所处环境,选取乡土教材作为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活动生活化的原则。

  评析:活动准备既有教具等物质材料的准备,又有知识经验的准备,活动能考虑让幼儿在已有经验上获得发展,符合维果兹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活动,感受好玩。

  1、谈话导入,那天,我们去田野里寻找了秋天,你看见些了什么?

  幼:喇叭花、菊花、蒲公英、狗尾巴草、麻雀窝……

  回来时你带了些什么?

  幼:蒲公英、麻雀窝、刺毛球、臭草……

  今天他们藏在哪里?

  幼:田野里

  评析:当幼儿回答田野里时,(而实际上是在活动室里)教师没有作出恰当的反应,可见教师对幼儿回答的倾听、及应变能力还较弱。

  出示苍耳、蒲公英、麻雀窝。

  2、让幼儿玩苍耳、蒲公英、麻雀窝。玩过后教师提问:

  ⑴刚才你玩了什么?

  幼1:蒲公英

  幼2:麻雀窝

  幼3:苍耳

  ⑵它们长什么样呀?⑶你是怎么玩的?

  麻雀窝为什么飞起来,还有什么也飞起来了?为什么蒲公英也会飞?

  为什么苍耳可以粘在头发上?

  评析:“你看见些了什么?”“回来时你带了些什么?”“刚才你玩了什么?”这三个问题答案是基本相同的,由此可见,教师的提问语过于罗嗦,应注意提问语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精练性。

  二、第二次探索活动,发现种子。

  1、引导幼儿发现种子。蒲公英、苍耳和麻雀窝的种子在哪里呀?

  2、幼儿发现种子。把它们的种子找出来,每人找一粒种子,找到后放进盘子里。

  3、幼儿互相交流。

  ⑴刚才你找的是哪种植物的种子?

  ⑵苍耳的种子藏(麻雀窝的种子长)在哪里?它们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咖啡色的`,椭圆形,扁扁的……)

  ⑶那他们的种子为什么长得这么特别呀?

  4、逐步展示课件。

  ⑴看第一段。谁带蒲公英去旅行?为什么风能帮它?它的种子最后怎样了?

  ⑵经验转移。苍耳浑身长满刺,谁会帮它传播种子?

  ⑶看第二段。师:苍耳传播种子需要谁的帮助?教师出示相应(动物)的标志。

  评析:教师原想借助于视频展示仪帮助幼儿更好地观察种子的特征,但视频仪调的颜色太暗,不清晰,反而干扰了幼儿观察,给了幼儿认识错误的认识。充分的准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师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但在选择时应考虑到课件是为了活动服务,该课件制作较粗糙,与活动的配合不够紧密,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第三次分组探索活动。教师出示另外一些植物。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植物,他们传播种子需要谁的帮助呢?(……)

  活动反思:

  如何通过教学学生们了解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并找到果实或种子形状结构与传播方式之间的规律,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思考良久的问题。虽然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短文,但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很少,对很多种子的传播方式都不了解。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对教学的效果往往能起到绝佳的效果,于是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寻找能够直观演示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视频,通过截取整理,蒲公英种子的满天飞舞,凤仙花、喷瓜的劲爆弹射,苍耳种子的勾挂之旅,椰子的随波逐流以电影的方式清晰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尤其是一些极具代表性植物的种子传播让学生兴致极高惊叹不已,纷纷感叹大自然竟然是如此的奇妙,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了解了植物果实或种子的形状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有切的关系。

大班《种子的传播》教案9

  一、设计意图:

  种子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随着秋天的到来,很多的种子都成熟了、丰收了。同时针对秋天这个季节幼儿园也会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如:《各种各样的种子》等,幼儿已经接触过很多的种子,但是幼儿所见到的大部分都是农作物的种子,是靠人类来种植的。在自然界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野生植物,他们有各种各样奇特的种子,能借助于外界或自身的力量遍布世界。这对于幼儿来说相对就比较陌生了。然而正是因为幼儿在这方面经验的欠缺,所以能使幼儿产生更浓厚的探索兴趣。农村幼儿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可以供他们去探索。《种子的传播》这一活动,通过让幼儿收集种子实物和关于种子的图片,通过各种途径积累相关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录像资料,让幼儿了解种子传播的秘密。并通过这一活动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植物顽强的生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世界的热情。根据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把这个活动放在大班上学期结合秋天主题进行。

  二、活动目标:

  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对自然现象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是他们对于自然现象的变化却不一定有了正确的认识,这次活动,主要让他们通过亲自细致的观察和动手操作,来加深对种子传播的认识,而在操作中,我们需要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在合作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并且学会更多的动手操作能力,制定有以下3点活动的目标:

  1.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并根据不同传播方式进行分类。

  2.能与同伴共同探究,用适当的方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

  3.培养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感情,产生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本活动的重难点是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了解种子不同的传播方式并进行分类。因为对于很多幼儿来说并不明白什么是种子的传播,更不知道是如何传播的。对于他们的生活还是比较的遥远。而对于这个重难点的突破需要课件的支架构建,帮助幼儿清楚的了解这个过程。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我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关于种子的各种图片和资料带领幼儿到野外实地观察体验,收集种子,丰富幼儿的前期经验。

  2.实物准备:蒲公英,苍耳,莲蓬等各种种子,幼儿形象直观的了解探究的对象、展板。为下面的分类活动做好准备。

  3.课件准备:网上搜集到了《种子的传播》。

  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对教学的效果往往能起到绝佳的效果,于是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寻找能够直观演示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视频,通过截取整理,蒲公英种子的满天飞舞,凤仙花、喷瓜的劲爆弹射,苍耳种子的勾挂之旅,椰子、莲蓬的随波逐流以电影的方式清晰直观的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尤其是一些极具代表性植物的种子传播让孩子们兴致极高惊叹不已,纷纷感叹大自然竟然是如此的奇妙,通过观察孩子们轻松的总结出植物果实或种子在形状结构以及种子传播方式

  四、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引发幼儿对种子外部形态及传播方式的兴趣。

  (1)导入谈话。

  教师:你们见过植物的种子吗?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种子和关于种子的资料。我们一会去看一看,这些种子是长什么样的,你还能发现哪些关于种子的秘密呢?可以和好朋友讲一讲。

  请幼儿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带来的.种子或关于种子的资料。

  (2)观察后谈话。

  教师:刚才我们看了种子和关于种子的资料。你看到了什么种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关于种子,你还知道它们的哪些事情?

  教师小结:这些种子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也不同,有的是带毛的,有的是带钩的,还有长刺的呢。种子有什么用呢?

  教师:种子除了可以食用,还可以用来种植,传播,长出新的植物来。那野地里的植物,没有人去种植,它们的种子是怎样来传播的呢?

  (收集种子的过程为幼儿做好了课前知识准备。而观察法是科学活动中最常见的方法,在第一环节中老师让幼儿从感知中激发兴趣,从而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一些种子的特征,为下一环节中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与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作好了铺垫。)

  2.观看录像,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1)教师播放录像,帮助幼儿了解几种种子传播的方式:①风力传播(蒲公英);②人和动物的传播(苍耳、野葡萄);③水力传播(莲蓬);④弹力传播(凤仙花)。观看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学说一些种子的名称。

  (2)教师通过提问,出示相应的种子图片和传播方式字卡,并让幼儿学做动作。开始的风力传播可以跟老师做,水力、动物和弹力传播可以让幼儿自己创作动作。

  教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种子?它是靠什么来传播的?

  教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蒲公英种子传播的样子。风来啦,小种子快飞起来吧……(其他种子同上。)

  师幼小结:植物的种子一共有几种传播方式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3)了解种子形态和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会随着风儿去旅行呢?(因为它的种子长得很轻,并且有绒毛,像一把降落伞,可以借助风力传播。)

  教师:为什么苍耳的种子能靠动物来旅行呢?

  教师:为什么莲子的种子能靠水来旅行呢?

  教师小结:原来种子的传播方式和它长的样子有很大关系呢。

  (种子的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传播的含义,我从网上下载了现成的录像。幼儿观看了种子的四种传播方式之后提问,根据幼儿回答,教师逐一出示传播方式图卡,并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它会用这种方式来旅行呢?从而初步解决了形态与方式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本活动的重点难点所在。在了解种子的四种传播方式时,教师借助动作帮助幼儿记忆,又起到了动静交替的作用。)

  3.拓展知识,了解更多种子的传播方式。

  (1)幼儿讨论。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传播现象。

  教师:除了录像中看到的,生活中你还认识哪些植物的种子?它们靠什么来传播的?

  (2)拓展介绍。出示几种典型传播方式的种子图片(喷瓜、椰子、无花果种子等)。

  教师:你们知道它们的传播方式吗?老师进行适当讲解。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老师在此环节中提出发散性的问题来联系生活:你还知道种子的其他旅行方式吗?让幼儿回忆生活经验,通过讨论交流、幼幼互动,说出更多种子的传播方式。为了拓展幼儿知识面,教师还准备了一些比较奇特的种子传播方式图片,来激发幼儿对种子传播现象的兴趣。)

  4.根据种子的外形特征进行种子传播方式的分类。(老师先让幼儿认识展板上简笔画的传播方式标记图。)

  教师:老师在每一组的桌子上都放了一些图片,请你看看这些图片上的种子是怎样传播的?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然后按照它的传播方式贴到展板上。你不知道的可以和好朋友商量商量。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种子的传播方式,将小图片在展板上按标记图分类粘贴,最后师幼共同进行讲评纠错。

  (老师在这一环节运用了操作法,让幼儿与材料互动,让幼儿拿着图片说一说、分一分、贴一贴,通过动手动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5.延伸活动。

  教师: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种子的传播方式,可以回去问问爸爸妈妈,还可以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去大自然中找一找,好吗?

  (最后的提问:你们知道种子为什么要去旅行吗?引导幼儿懂得种子的旅行是为了繁殖后代,同时让幼儿知道很多种子是依靠人类来传播的,通过这个问题和活动延伸自然衔接,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及观察。)

大班《种子的传播》教案10

  教材分析

  种子的传播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风传播、动物皮毛传播等传播方式令幼儿感到好奇。他们有时会捡起路边的蒲公英吹一吹,有时会追着飞舞的柳絮奔跑。为满足幼儿的探究兴趣,丰富幼儿关于种子传播的知识,特设计本次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启发讨论、课件演示,引导幼儿直观形象地感知种子传播的过程及方式。

  活动目标

  1。了解种子靠风、水、动物皮毛、鸟类粪便等途径传播并能进行简单分类。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对种子的认识,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植物种子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种子,带到幼儿园布置“种子展览会”。

  2。种子的实物及图片,“幼儿学习材料”——《秋天多美好》,《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10。

  3。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种子传播的相关知识,有条件的家长可带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参观种子展览会,认识不同种子的特征。

  (1)请幼儿自由观察、讨论。

  提问:这些分别是什么种子?它们长什么样?它们有什么不同?

  (2)请幼儿说出常见种子的名称,重点引导幼儿认识几种特殊的种子(如蒲公英、莲蓬、苍耳等)。

  提问:这些种子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3)帮助幼儿了解种子的用途。提问:这些种子有什么用途?

  小结:种子不仅可以繁殖,还可以食用,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2、播放课件《种子的旅行记》,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传播途径。

  (1)请幼儿观看课件,了解种子的风力传播途径。

  提问:为什么风能吹着蒲公英去旅行?风还能帮助哪些种子去旅行?为什么?出示蒲公英实物,请幼儿吹一吹、试一试,感知蒲公英种子“轻、飘”的特鉱

  (2)结合实物与课件讨论种子的其他传播途径(如水、动物皮毛、鸟薬便、人类等)。出示莲蓬、苍耳、樱桃、豌豆等,引导幼儿讨论:它们的种子怎样去旅行?还有哪些种子和它们旅行的方式一样?

  小结:莲蓬像小船一样能浮在水上,它的种子可以靠水传播;小苍耳身上有軋可粘到动物皮毛上去旅行;有些硬硬的小种子被鸟吃掉后不消化,能随粪便排出来;有些种子成熟以后,果实外皮裂开,种子通过自身弹力把自己弹出去旅行。

  提问:人类可以帮助哪些种子去旅行?

  3、玩游戏“帮助种子去旅行”,引导幼儿进行种子传播方式的分类。

  (1)出示种子的'图片,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种子。

  (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拿到的是什么种子、是怎样传播的,然后将图片想到相应的传播方式背景图中,引导幼儿互相检查是否放正确,进一步巩固幼儿友种子传播途径的认识。

  活动延伸

  请幼儿和家长一起阅读《秋天多美好》第26—27页,说一说种子旅行的方式<

  中班科学绘本《谁藏起来了》何洁视频+教案+课件PPT(中班绘本)大班语言故事《小白兔借尾巴》祝晓隽优质公开课视频+课件PPT+教案+打印图+音乐+动画

大班《种子的传播》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习欣赏故事,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2.喜欢童话额幻想色彩,培养想象力。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画有种子的图片或种子的实物。

  指导要点:

  1.以图片或实物介绍种子的作用与特征。

  2.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欣赏。可将故事分三个部分(按房子变化情况分),便于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讲故事时,要特别注意人物语言的表现力和故事场景气氛的渲染。

  活动反思

  幼儿对种子发芽的实验很感兴趣,本节课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在上课的过程中师幼配合的.比较好,幼儿在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很专注,能每天到教室就到自然角观察种子发芽,当发现在黑盒子里、在没水的瓶子里和在放入很多水的瓶子里的种子不发芽时有的幼儿能主动问老师。但大多数小朋友不是很主动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3.以谈话法或演示法帮助幼儿理解词语:模型、陆陆续续、散落、崩塌。学造句子"越……越……"。

  4.组织讨论:为什么一样东西也得不到?

  5.根据故事主要情节编成表演游戏,让幼儿较自由轻松地表演,进而理解故事情节,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

【大班《种子的传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种子的传播》(通用10篇)11-30

大班美术教案:种子贴画05-31

大班春雨和种子教案10-10

大班数学种子排队教案03-23

种子的旅行大班科学教案10-30

大班语言教案:春雨和种子03-02

大班科学教案《种子的秘密》03-25

种子藏在哪里大班科学教案03-05

种子排队分类排列大班教案(精选10篇)11-01

大班数学教案:种子排队(精选8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