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

时间:2024-08-31 07:34:40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数学教案

人教版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

  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教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根据几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

  2.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办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凑十的方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

  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有什么关系?(一样)那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目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汇报:

  生1:从9中拿出2,与8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2:从8中拿出1,与9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3:我想因为9+8=17,所以8加9也等于17。

  教师对这3种方法都予以肯定,并特别表扬第3种方法。教师渗透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教师用课件演示9+8=17想的'过程和8+9=17想的过程,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迁移。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

  2.(课件出示)1路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3.(课件出示)小兔找家:每个小兔身上有一个算式,每个小屋上有一个得数,学生做对后,小兔子就能回到自己家。

  4.(课件出示)写算式。

  根据图中情景,写出算式,看哪个同学写得又多又好。一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认识=、>、<表示的意思和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0~5的认识,今天我们将来认识“=”、“>”、“<”,并学会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板书:“=”、“>”和“<”。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

  ①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多少只? ③你能说说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哪种动物的只数一样多?

  (2)同样多。

  ①小兔有几只?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贴上4只小兔。

  ②小猴有几只?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4只小猴,并用线连一连。

  板书:4 4 1.“想想做做1”。

  在圆圈里填上“>”、“<”或“=”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③小兔子和小猴的只数哪个多?哪个少?(同样多)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学生说出4只小白兔和4只小猴正好同样多)④4和4同样多,我们就说4=4。(板书:4=4)老师指着等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等号。

  (板书:等号)读作:4等于4。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读。

  ⑤书写等于号,在书上第18页上先描后写。

  2.教学大于。

  (1)小熊有多少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黑板上贴上5只小松鼠,并板书:5。

  (2)小松鼠有多少只?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3只小熊。(并板书:3) (3)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小松鼠和小熊谁多谁少呢

  (教师边连线,边提问)小松鼠和小熊比怎样? (4)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怎样?(板书:5比3多)

  5比3多,也就是5大于3。

  (板书:5>3)指着大于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大于号

  (板书:大于号)让学生齐说大于号,再指名说。

  大于号开口一头向哪边? (向左)尖的—头向哪边?

  (5)观察式子5>3,提问:大于号的开口一头和尖的一头,哪头大?哪头小?开口大的那头对着大的数还是小的数?尖的那头对着什么数?这个式子读作“5大于3”,板书;5大于3。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说。

  (6)回顾一下,刚才学习了“大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怎样?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松鼠和小熊比,小松鼠比小熊多,5比3多,可以说成5大于3,写成5>3。

  3.教学小于。

  (1)小熊和小松鼠比怎么样? (小熊比小松鼠少) (2)小熊有3只,小松鼠有5只,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3比5少就是3小于5。

  (板书:3<5)指着“<”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小于号。

  (板书:小于号)指导写“<”,在书第19页上先描后写。

  (3)观察式子“3<5”,提问:小于号和大于号的方向有什么不同?尖的那头对着什么?领读“3小于5”,齐读,同桌互读。

  (4)刚才我们学习了小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怎样?

  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熊和小松鼠比,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可以说成3小于5,写成3<5。

  (5)同样一幅图,为什么可以说成5>3,也可以说成3<5呢

  (比的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4.小结

  这一节课学习了“=”、“>”和“<”,它们写在两个数的中间表示两个数的大小,不管“>”还是“<”,开口对着大的数,尖的一头总是对着小的数。

  三、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每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是多还是少?圆圈应填什么符号?

  2.“想想做做2”。

  在圆圈里填上“>”、“<”或“=”,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啊?你学了哪些本领呢

人教版数学教案2

  一、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本册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时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这两方面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下面立体图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平面图形直观感知和认识上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一些解决基本图形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尤其是对转化思想的渗透,学生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应该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到方法的多样化。但是对于方法的交流、借鉴、反思及优化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要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并在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预测的基础上,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装修房子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再学生探索、解决的过程中激活学生思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积极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必要性,从而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的达到目标,考虑到学生掌握新知的能力,从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隐蔽条件,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五、教学理念: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本节课,首先采用情境导入法,创情境导思维使学生乐学。"拼图游戏",通过"拼一拼"、"画一画"、"猜一猜"、"说一说"导出组合图形的意义。“装修房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时刻运用引导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师精导、生巧学,以学论教,扶放结合。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当学生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时,引导学生自己比较方法的异同点,并进行归纳,同时在此基础上懂得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教学设计:

  为了能更好的凸显“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特结合普遍学习特点,设计如下环节:

  (一)复习旧知,引出概念

  为了更好的认识组合图形的`概念,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先复习学生熟悉的几种平面几何图形,进而介绍组合图形的概念。

  (二)组织动手实践多维尝试探究

  创设老师家装修遇到困难请同学帮忙的情境,出示计算老师家客厅面积的问题,先让有方法的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在学生们都明白之后,随后就可以组织小组探索“有没有其他方法”,然后在全班将多种方法进行展示。

  在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比较方法,让学生观察哪些方法有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近而让学生对“分割法”和“添补法”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确“分割法”就是将分割的基本图形进行相加,而“添补法”就是从大图形中减去添上来的小图形。最后让学生知道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有多种方法,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多动脑筋,选择自己喜欢而又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三)抓住重点环节,理解内容

  学生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知道: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分割、添补成我们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的方法得到,抓住这个重点,组织学生理解,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到此,教学中仍然借助装修房子的情境,给出凉台的平面图,让学生根据已知数据计算面积,这样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分层运用新知,逐步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效果。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延续着本节课的“装修房子”情境设计层次练习。教师出示天花板的平面图,让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索总结出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巩固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同时,学生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最后,开放练习,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本节课学习的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来计算出“拼图游戏”时自己所拼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设计以上练习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隐蔽条件,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真正做到有效练习!

人教版数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比较、具体操作等数学活动,学会用计算器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2.经历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促进观察、分析、归纳、交流等能力的发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

  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测量江河的宽度、船舶的定位等,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往往要应用到三角函数知识。在上节课中已经学习了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可以进行一些特定情况下的计算,但是生活中的问题,仅仅依靠这三个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来解决是不可能的。本节课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让他们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体验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解决方法直至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学生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发展趋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然要依靠具体的经验材料和操作活动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另外,计算器的使用可以极大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依据教材中提供的'背景材料,辅以计算器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学生自小学起就开始使用计算器,对计算器的操作比较熟悉。同时,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与它们相关的简单计算,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

  1.梯子靠在墙

  上,如果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为60°,梯子的长度为3米,那么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有几米?

  学生活动:根据题意,求出数值。

  2.在生活中,梯子与地面的夹角总是60°吗?

  不是,可以出现各种角度,60°只是一种特殊现象。

  图1(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如图1,当登山缆车的吊箱经过点A到达点B时,它走过了200 m。已知缆车的路线与平面的夹角为∠A=16 °,那么缆车垂直上升的距离是多少?

  哪条线段代表缆车上升的垂直距离?

  线段BC。

  利用哪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求出BC?

  在Rt△ABC中,BC=ABsin 16°,所以BC=200sin 16°。

  你知道sin 16°是多少吗?我们可以借助科学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值。那么,怎样用科学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呢?

  用科学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要用sin cos和tan键。教师活动:(1)展示下表;(2)按表口述,让学生学会求sin16°的值。按键顺序显示结果sin16°sin16=sin 16°=0?275 637 355

  学生活动:按表中所列顺序求出sin 16°的值。

  你能求出cos 42°,tan 85°和sin 72°38′25″的值吗?

  学生活动:类比求sin 16°的方法,通过猜想、讨论、相互学习,利用计算器求相应的三角函数值(操作程序如下表):

  按键顺序显示结果cos 42°cos42 =cos 42°=0?743 144 825tan 85°tan85=tan 85°=11?430 0523sin 72°38′25″sin72D′M′S

  38D′M′S2

  5D′M′S=sin 72°38′25″→

  0?954 450 321

  师:利用科学计算器解决本节一开始的问题。

  生:BC=200sin 16°≈52?12(m)。

  说明: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的操作方法。

  (三)想一想

  师:在本节一开始的问题中,当缆车继续由点B到达点D时,它又走过了200 m,缆车由点B到达点D的行驶路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42°,由此你还能计算什么?

  学生活动:(1)可以求出第二次上升的垂直距离DE,两次上升的垂直距离之和,两次经过的水平距离,等等。(2)互相补充并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函数的认识。

  (四)随堂练习

  1.一个人由山底爬到山顶,需先爬40°的山坡300

  m,再爬30°的山坡100 m,求山高(结果精确到0.1 m)。

  2.如图2,∠DAB=56°,∠CAB=50°,AB=20

  m,求图中避雷针CD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01 m)。

  图2图3

  (五)检测

  如图3,物华大厦离小伟家60 m,小伟从自家的窗中眺望大厦,并测得大厦顶部的仰角是45°,而大厦底部的俯角是37°,求大厦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

  说明:在学生练习的同时,教师要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的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

  (六)小结

  学生谈学习本节的感受,如本节课学习了哪些新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困难,等等。

  (七)作业

  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tan 32°;(2)cos 24?53°;(3)sin 62°11′;(4)tan 39°39′39″。

  图42如图4,为了测量一条河流的宽度,一测量员在河岸边相距180m的P,Q两点分别测定对岸一棵树T的位置,T在P的正南方向,在Q的南偏西50°的方向,求河宽(结果精确到1 m)。

  五、教学反思

  1.本节是学习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并加以实际应用的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三角函数知识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知识点不是很多,但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意志力、自信心和理性精神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2.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依据教材特点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出发,帮助学生取得了成功。

人教版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三、教学重点: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四、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五、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对!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指名回答,说一说数位表示的意思)

  (二)导入: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4这样用计数器表示?”

  说一说数的组成。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写作:24读作:二十四)

  (三)新课:

  1、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

  写作:42读作:四十二

  2、(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书:写作:43

  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

  读作:四十三

  3、练习巩固: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过九的'数:39,49,59,69,79,89,99.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4)巩固练习

  ?1、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这个数是()。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巩固旧知进行铺垫

  1、口算练习(出示口算题卡)

  10+2= 4+10= 13-3= 12-10= 6+10= 10+5= 15-5= 17-10=

  [请一两个学生说一下你是怎样算的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一个十和几个一中去掉几个一剩多少]

  2、数的组成的练习。

  6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8个一和5个十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一,几个十?

  [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巩固达到对新知识进行铺垫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

  1.利用进行动画演示:小明要过生日,请了好多同学,妈妈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

  (显示妈妈领着小明到商场的情景。)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显示30瓶酸奶在左边),又拿给小明2瓶(显示2瓶酸奶在右边),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请学生观察要买的酸奶,怎样放的,引导学生看到成排放置,每排10瓶,放了三排,还放了两瓶]

  2.解决30+2。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师板演用小棒代替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板书:30+2=32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求30和2合起来用加法,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3.还可以怎样列式解决2+30。

  教师板书:2+30=

  独立思考后写在练习本上,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巩固练习30+3= 6+20= 70+8= 9+40=

  4.解决32-2。

  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仔细看图发生了什么事(小明拿走2瓶),还剩多少瓶?请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2-2=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指出: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巩固练习63-3= 57-7= 48-8= 29-9=

  [请多个学生说说怎样算的,新知的强化。让学生明白整十数加一位数与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三、运用实践操作,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其他同学一起按要求摆小棒学生仔细观察后,提出问题在练习本上写出相应的算式,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先摆5捆,再摆6根(一共有多少根?)

  50+6=56 6+50=56

  先摆44根,再拿走4根。(还剩下多少根?)

  44-4=40

  2.填一填连一连

  课本做一做第一题填空,个别同学在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订正。

  第二题数学游戏:在课本上连线,在展示台展示正确者奖励玉米图片

  3.我当小法官

  4+60=46 4+60=64

  4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644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46

  65-5=60 65-5=6

  5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575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75

  74-4=? 90+6=?

  [出示小兔和小猫他们那分别对应同一道题,结果不同,学生用手势比划小兔对还是小猫对,面向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出的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学生在明白算理及仔细观察对比下选出正确的。最后一组题要求学生自己解答进一步巩固]

  四、解决问题(第43页的第6题。)

  在这里将首先出示一张春天的景进行情景创设,﹙春天到了,老师带同学们去春游,在出游时出现了一个小问题,需要你们来解决﹚运用多媒体出示课本上两人对话的场景(有老师3名,学生40名,45瓶矿泉水够吗?),看后先进行同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会用算式表达的同学,可以列出算式来。请个别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40+3=4343<45所以够﹚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的什么知识?我们学的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几十几减几这样的减法,下课以后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说得数,回到家里,和家长互相出题,互相说得数,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人教版数学教案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

  顶点A1,A2,A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1,AC2,AC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1,AB2,AB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

  形中,∠A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练习题为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

  (四)总结与扩展

  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

人教版数学教案6

  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本课围绕课标所倡导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努力创造简约高效的数学课堂。】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税率》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能力目标: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纳税”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难点:将“税率”相关问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税额的计算。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教学准备:请学生课前预习并收集有关纳税的信息;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谈观后感,引入铺垫

  (3)、欣赏纳税的成果,感受税收的作用

  (4)、揭示课题并板书:税率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看动画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预习反馈,检测新知

  (一)、理解“纳税”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纳税?

  思考:

  (1)、谁向谁缴纳税款?

  (2)、集体和个人是把自己全部收入缴纳给国家吗?什么是税率?

  (3)、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纳税吗?

  (4)、师生总结纳税含义: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税收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3、什么叫应纳税额?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什么叫税率?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检测的方式学习纳税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根基。】

  (二)、小组合作探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活动一:小组合作探讨:税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组合作要求(五分钟):

  (1)、先独立思考。

  (2)、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3)、小组长汇聚小组成员意见,形成小组探讨成果

  2、小组反馈

  3、师生总结:

  活动(二)、个人自主探究例3

  1、课件出示教材10页例3。

  例3、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1)、读题,汇报从题中获取的信息。

  已知营业额是30万元,税率为5%,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思考如何运用所给信息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3)、学生尝试列式。

  30×5%=1.5(万元)

  答: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4)、讨论: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对接受本题解法有困难的同学,可结合线段图讲解:把营业额看作单位“1”,因为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所以应缴纳的.营业税相当于营业额的5%,即应缴纳的营业税相当于30万元的5%。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

  三、学以致用,巩固升华

  【设计意图】在了解税率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既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对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利用概念的解读顺利地解决问题,使得问题解决和概念理解相辅相成,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全课总结,德育渗透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作为小学生,我们该为纳税做些什么呢?

  3、写一篇关于纳税知识的数学日记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构成了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和给学生留下所学之价值。】

  附板书设计:

人教版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页例5。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所学知识将若干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周长最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学会拼周长最短图形的策略,并计算出最短周长。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拼成周长最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计算出这时的周长。

  难点:掌握拼周长最短图形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我们上节课研究了什么知识?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要怎么求?

  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为什么乘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为什么乘4?

  2.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今天就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5。

  1.阅读理解。

  (1)默读例5,收集数学信息。

  (2)反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理解“最短”?(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2.分析与解答。

  (1)拼一拼:将准备好的学具(16张正方形纸)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形状?(小组活动)

  (2)拼法反馈正方形:(一种)16=4×4

  长方形:(二种)16=1×16=2×8

  (3)画一画:怎样拼使周长最短?画图试一试。

  (4)画法反馈:共有几种拼法?(三种)周长各是多少?

  (5)拼法、画法对比:共有三种拼法,结论是否一致?哪个图形周长最短?

  (6)你有什么体会与同学交流。

  拼成正方形的周长最短。

  3.回顾与反思:只有这三种拼法吗?只有拼成正方形周长才最短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6页做一做。

  (1)求怎样最节省胶带,也就是要使捆的胶带最少?

  (2)有几种捆法?先画一画,也可以捆一捆,再算一算。(引导出:只要画出12个边长是5的正方形的周长的捆法就行)

  (3)反馈画法或捆法:12=1×12=2×6=3×4,三种。通过计算三种捆法的周长,发现12=3×4周长最短。

  (4)将本题与例5比较。得出:

  要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那么拼成正方形最短;不能拼成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越接近正方形,周长就越短。

  2.练习十九第4题。

  (1)独立完成。

  (2)反馈:说说为什么这时贴的花边最少。

  3.练习十九第5题。

  (口答:(1)有几条路可以走?(2)哪条近?哪条远?为什么?)

  4.练习十九第6题。

  (1)尝试完成;(2)反馈演示,说理由。

  5.练习十九第7题。

  (1)独立完成;(2)板演齐练。

  6.练习十九第8题。

  (1)尝试完成;(2)反馈:第1问求什么?第2问如何理解“至少”,这时哪边靠墙?

  7.练习十九第9*、10*题。

  通过比较、演示或计算得出结论。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反思】

  大胆让学生拼一拼,通过小组协作探索出各种拼法,并计算出周长。通过对比各种拼法的周长,得出哪种图形的周长最短。拼一拼,算一算是基础,比一比后发现规律是提升,是关键。

人教版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自己的数数情况,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通过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在学会数数以后,能有序地数数,并能用多种方法数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工具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开始,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

  2.师生相互介绍。

  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教师拿出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我们平时有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齐数。(独立数——互数——齐数)

  二、探究新知

  1.数出数量是1的。

  问:图中数量是1的有哪些?

  (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一个玩双杠的同学……)

  师:对,这些都能用“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老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再自己小声读一读。

  2.数出数量是2的。

  问:图中数量是2的有哪些?

  (有两个同学在跳绳;有两个同学在给老师敬礼;有两个同学在看书;有两个同学在进校门……)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这些都可以用“2”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2”,请学生读一读。

  3.依次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如果答是“数出来的”,可以让该学生到前面数给大家听。数完后,让其他学生评价,他数得对不对。

  师:这些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数数的方法很正确。我们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做事认真仔细,养成好习惯。接下来,我们看哪个小朋友数得好。

  4.认读1~10各数

  ●认读数字卡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1~10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按方位数数

  可以顺着数,倒着数,说说6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等等。

  三、练习提升

  1.数身边的实物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鼻子、眼睛、嘴巴、耳朵、手指头、纽扣……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2.教学数字手势

  3.开放性练习(可以放在课后)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枝铅笔?

  四、教学效果评价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谁能说一说今天你都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会数1到10。并每个写5遍。

  课后小结

  谈话:写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数学王国的每一个成员都眨着智慧的眼睛在看着我们呢!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们打算今后怎样做?

  学生自由谈论。

人教版数学教案9

  一、联系生活、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在我们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1)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与教师一起找)。

  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

  (电脑演示)

  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立体图、平面图)

  5、用自己的办法把他们图形画下来。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课堂活动。

  1、小明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小明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小明的不一样。

  五、课堂小结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

  六、布置作业

  2、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爸爸和妈妈。

人教版数学教案10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教学内容

  1.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2.笔算乘法

  (1)不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2)一次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3)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4)有关0的乘法

  (5)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

  3.解决问题

  (1)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解题策略。

  (2)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编排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本单元教材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安排了一个具体的情境;每一个计算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对情境中数学信息的分析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可让学生理解计算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计算的需要,从而形成学习的内部动机。

  2.突出算理教学,注意借助直观操作,让学生在明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在教学计算时,注重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这一个单元的计算教学中,教材出现了三次小棒操作图。第一、二次出现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力图通过小棒的操作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第二次出现在笔算乘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安排小棒操作图的目的是直观呈现“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3.为学生留出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的空间,加强了对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

  一方面,教材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许多计算内容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来学习。学生通过操作理解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后,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和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笔算,都让学生借助前面笔算乘法学习中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如竖式的写法,满十要向前进位等),进行自主学习。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进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重视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概括,虽然教材没出给出完整的计算法则的文本,但是要求学生在亲身体验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记录讨论的结果,突出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要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法则进行归纳和总结。

  4.“解决问题”编排,体现系统性原则

  本单元教材中所安排的3个例题各有侧重,例7重在教学分析推理的策略,例8教学借助图示分析问题,例9教学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具体编排

  (一)口算乘法

  1.主题图

  (1)主题图展现了游乐园的情境,旨在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单元的计算教学提供现实背景。

  (2)主题图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目的是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例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1)在解决如何计算20×3的过程中,教材呈现了用加法和用乘法计算的两种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2)借助小棒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算理:3个20是60。通过对2个十乘3得6个十的思考,引导学生将整十数乘一位数转化成表内乘法,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想“二三得六”,算20×3=60的计算方法。

  (3)出示200×3,让学生借助类推自己完成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3.例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

  (1)例2是修订后教材增加的内容。教学这一内容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要求,同时也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基础。

  (2)呈现小棒图,提示通过操作小棒理解算理,探索出计算的方法(学生说出口算步骤)的教学过程。

  (3)“想一想”,进一步巩固口算的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一位数后再相加。

  (二)笔算乘法

  1.例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重点是教学竖式)

  (1)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需要12×3。在计算中,体现算法多样化,呈现了连加、口算和列乘法竖式计算等多种方法,但重点教学笔算方法。

  (2)在中间的虚方框中给出了笔算的整个过程,并对每一步计算中各个数的含义进行了说明,使学生明确算理,了解笔算乘法的完整步骤。右边给出了简写的乘法竖式写法,让学生知道在掌握笔算乘法的步骤以后,可以采用这种简明的书写形式。

  2.例2(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出需要计算12×3。

  (2)通过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在中间的虚方框中给出笔算的整个过程,并给出了第一步计算结果的含义,第二步计算结果的含义留给学生自己填写,使学生明确算理,了解笔算乘法的完整步骤。

  (3)将竖式进行简化,给出简洁的书写格式。体现出追求简洁、合理的数学思想。

  (4)“做一做”中安排了三位数乘一位数需“满十进一”或“满几十进几”的两种情况,让学生自己试算,主动获取新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例3(两位数乘一位数,两次连续进位)

  (1)呈现了先估算出积的范围再精确计算的'过程,并提供了两种估算的方法。一种是将一个乘数9估成10,得出积应该比240小;另一种是将一个乘数24分别估成20和30,估出积的范围,应该在180和270之间。以此说明,用估算可以粗略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然后,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迁移类推,自主解决如何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

  (2)让学生在具体计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逐步归纳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3)增加说明“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为第二学段教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作准备。

  4.例4(有关0的乘法)

  (1)以乘法的意义为基础,给出7个0连加的算式和相应的乘法算式,并通过7个空盘子,让学生直观感知到一个桃子都没有的客观事实。

  (2)呈现一些0作因数的算式,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出结果,并从中归纳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5.例5(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1)改变实验教材呈现多样化算法(口算)的编排方式,突出在精确计算前用口算估出积的范围,为粗略的判断精算结果是否正确提供方法,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让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思考当因数中间有0时如何计算。虽然0的乘法很特殊,但计算方法与前面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通过“想:十位上写几”提示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当个位积不满十时(如601×8),十位上要用0占位。

  (3)右面的学生说“原来有这么多座位呀”,体现对数感的培养。

  6.例6(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1)提供了两种用竖式计算时的不同写法,引导学生思考哪种写法更简便一些。

  (2)渗透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三)解决问题

  1.例7(用估算解决问题)

  (1)估算意识 教材给出了精确计算和估算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了解有些问题用估算就可以解决,体会估算的价值。

  (2)估算方法 例7,让学生理解估算的价值,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往大估、往小估),并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应用。

  (3)让学生理解如何用不等式的性质通过估算解决问题。在这里采用往大估的策略,即把29看作30,30×8=240,29×8〈240〈250,所以250元肯定够。并且在这里第一次出现“≈”。

  (4)“想一想”延续了例7的情境,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估算策略。第一问让学生体会往小估都不够,就一定不够。即把92看作90,90×8=720,92×8〉720〉700,所以700元不够。第二问让学生再次体会往大估的策略。

  2.例8(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利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

  (1)在“阅读与理解”环节,借助画示意图的方法直观呈现实际问题中包含的数学信息,体现数形结合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2)教材呈现了分步计算和列综合算式两种方法,体现学生不同的水平。

  (3)模型思想

  (4)正比例渗透

  3.例9(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同时利用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

  (1)例9沿用了例8的情境,画图的方法由示意图改为更为抽象的线段图,为今后借助线段图分析更复杂的数量关系打下基础。总价相等这一数量关系用直观示意图(用离散的图形画出)无法呈现,而且当数据很大的时候画起来也很麻烦了。线段图通过用上下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并平均分成相应的份数,既能很好地表明总量一定的数量关系,同时还能体现每一步中单价与数量的关系。

  (2)出现综合算式

  (3)模型思想:例9和“做一做”的数学模型是相同的,都是“归总”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都要先求出总量。

  (4)通过例8和例9的教学,渗透正、反比例思想。归一问题是数量间成正比例关系的问题,即“单位数量”一定的情境下,“总量”和“数量”成正比例;归总问题是数量间成反比例的。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

  2.注意各种计算方法的结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3.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保证一定的训练量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同时还应注意计算的速度。这部分计算内容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如果基础没打好,后面的学习就会出问题。虽然现在提倡复杂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但必要的训练还是需要。《标准(20xx)》对本单元内容的计算速度是有基本要求的。“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的速度要求是“3-4题/分”;“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笔算”的速度要求是“1-2题/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第一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单元结束时的具体要求,注意把握尺度,不要作过高要求。

人教版数学教案11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有效的教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你会喜欢!

  一、教学内容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例4、例5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 例4)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4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

  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教学例5

  出示例题,独立解答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行程问题,题中每小时行70千米、每分钟行225米,这样的在一个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用的4小时、10分钟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280千米、2250米,这样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

  师:说一说第(1)题中汽车的速度、时间、路程各是多少,怎样求路程?(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求速度,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如果求时间,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三)巩固发散

  教材P52-P53 做一做,指名汇报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总价÷数量=单价 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并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认识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灵活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88— 89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三年级已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教材第二单元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这些知识的延展,也是实际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另一方面还能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我校地处农村,所教班级的学生数学思维及学习习惯、能力方面情况比较复杂,分析思考能力相对较弱,但对于动手操作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很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这节内容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基础上探究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因此本课教学设计着眼于两点:一是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发现的活动中来,交流、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活动有效。二是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数学思维、数学学习能力方面有所发展。

  教学目标:

  1、巩固已学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会用割、补等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通过实践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及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习惯。

  4、通过简单图形拼组成美丽图案,让学生体会到几何带给大家的数学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

  2、学生通过参与探索活动,思维得到拓展,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掌握了多种解题策略。

  3、通过小组探索研究,使学生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难点:如何把组合图形用割补法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正确选择计算方法并解答。

  教学过程:

  一、展示引入,建立概念

  1、观察动画分析引入

  教师用学过的图形拼成一些图形,让学生说说像什么,并说出由哪些学过的图形拼成的。

  1、说说这几个图形的特点,从而得出组合图形的概念。

  2、复习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

  师:还记得我们都学过哪些基本图形吗?谁还记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随着学生回答,课件显示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图片,学生热情高涨、兴趣盎然,使学生在头脑中对组合图形产生感性认识,难后复习铺垫。

  二、引导探究,建立模型(一基本练习突破重点

  1、出示以下几个图形让学生说由几个基本图形组成的,从而得出可以用切割法分成学过的图形。

  2、下面各个图形可以分成哪些已学过的图形?(学生自己操作并交流

  师:以上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都可以把组合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图形,或补上一块成为基本图形。 (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特别精彩,想法也非常巧妙,现在智慧老人他家里要装修,计划在客厅铺地板?(课件显示

  1、出示计算客厅面积问题:

  智慧老人准备给客厅铺上地板,请你估计他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再实际算一算,并与同学交流。

  师:你估计智慧老人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学生估计教师板书师:这个客厅的平面图形我们学过吗?怎么才知道买多大面积的地板。

  生:老师,这就是组合图形,只要把它的面积求出来,就知道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了。师:说得对极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

  师:那么怎样把这个组合图形分成已学过的图形呢?它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2、学生独立与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问题。师:谁能来介绍你们是怎样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呢?

  3、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把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小结并展示在黑板上。

  4、让学生对几种方法进行分类,教师归纳得出两种方法即“分割法”和“添补法”等计算方法。

  “分割法”即将上述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图形。 “添补法”即将原图形补上一块成基本图形。

  5、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方法。

  6、教师小结两种解法的注意事项

  对于“分割法”分割的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相关的条件就是失败的。对于“添补法”在添补过程中要考虑为什么要补上一块?补上一块后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重视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出来,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培养了能力。这时,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

  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开拓思维,并引导学生寻找最简方法,实现方法的最优化。通过学生的试做、交流、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解释应用,提高成效89面练一练第

  1、3题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要与教师或同学们商讨吗?

  五、课后作业: 89面练一练

  2、4和5题

  六、教学反思

  1、本课是在学习了第二单元基本平面图形面积计算之后,再进一步研究组合图形面积问题,所以应在学生熟练掌握求基本图形面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组合图形实际是由基本图形拼组成的;让学生感到组合图形并不陌生,它的面积实际是组成组合图形的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的和,学生就很容易掌握用分割这种方法来求面积。

  2、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学生能根据自己以往解决图形问题的经验很快想到利用分割的方法算出各部分的面积,再加起来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但对于添补图形这种方法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所以要求同存异,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尽可能想出更多的不同的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交流讨论时,学生讨论不够充分,可能对于其他同学的方法不够理解。以后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这样才能发现、借鉴别人的好的方法。

  4、以后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先观察图形的特点,根据图形的特点再思考解题策略,进行合理分割或添补,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面积;避免采用分割后无法计算出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工作表

人教版数学教案1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

  顶点A1,A2,A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1,AC2,AC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1,AB2,AB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

  形中,∠A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练习题为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

  (四)总结与扩展

  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较熟练地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较熟练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集合图形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

  难点: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对单位“1”的认识。如何运用集合圈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1.教师:这节课我们将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

  2.教师:请同学们先快速看看教材第89~103页的内容,边看边回忆,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读、写分数

  分数各部分名称

  比较分数大小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分数的简单应用

  教师: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

  二、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基本练习。

  看图说一说下面的分数表示的阴影部分对不对?为什么?

  (1)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第一个强调“平均分”。

  (2)说说第二个分数18各部分的名称,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

  (3)说说第三个分数45的意义。

  2.比较大小。

  教师:你是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小结方法)

  3.简单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2页第10题:说一说计算这些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4.分数的简单应用。

  教材第114页第15题。

  三、复习集合

  1.三(1)班跳绳比赛名单:小明、小红、小华、小亮、小平、小军、小兰。

  踢毽比赛名单:王兵、小红、小欢、小平、小兰、罗亮。

  填写后说说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2.三(1)班有40人,有25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30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有多少人语、数兴趣小组都参加?

  四、拓展练习

  1.教材第110页第3题。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2.教材第113页第13题。

  (1)独立填写。

  (2)说说理由。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们共享?

  【教学反思】

  通过对分数的归纳整理,建构知识网络,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通过对各个知识的复习进一步巩固知识。深化拓展练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又有新的层次的提升,收到较好的效果。

人教版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本堂课的内容是教科书P23-26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之后,对圆锥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目标有三个方面:

  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能够正确看出圆锥的平面图,能够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出圆锥。

  2、实践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对圆锥组成的正确理解。

  教具准备:

  本次课的教具准备需要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圆锥,老师需要准备一个大的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

  1、圆锥的认识(直观感受观察讨论汇报)

  通过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让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随后指定几名学生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圆锥的底面为一个圆,有一个顶点,以及一个侧面,该侧面被称为圆锥的特征之一,同时,圆锥的高是指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2、小结

  通过总结圆锥的特征,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锥的构成。强调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进行分组实验)

  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无法直接测量其长度,因此需要借助平板来进行测量。

  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圆锥高的测量:

  将圆锥底面平放。将平板水平放在圆锥顶点上。竖直地测量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在展开圆锥的侧面时,首先让学生猜想它将成为什么形状。然后进行实验,可以发现圆锥展开后会呈现一个扇形形状。

  课堂练习

  进行以下练习: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制成圆锥,然后让他们尝试量出底面直径。教师应巡视课堂,及时给予有困难的学生辅导。让学生自由观察,只要是类似于圆柱或圆锥的形状都可以指出。然后让学生说出周围还由什么形状组成的物体。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补充习题:

  出示一组图形,指出哪些是圆锥。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指出哪个是圆锥的高。出示一组组合图形,让学生指出由哪些形状组成的。

  总结

  通过观察感知和测量圆锥高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圆锥的特点。通过比较圆柱与圆锥的差异和侧面展开图的实验,学生对圆锥更加深入理解。此外,通过练习和解决问题,学生提高了对圆锥的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感知和探究圆锥高的测量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圆锥的特点。在旋转和比较圆柱与圆锥的特点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发。通过练习和解决问题,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圆锥的认识。

【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02-22

数学教案09-25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2

数学教案教学09-14

新课标数学教案(精选)07-24

初中数学教案05-18

圆数学教案05-19

幼儿数学教案08-22

数学教案:除法07-07

优秀的数学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