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09 08:33:4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大全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大全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备条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备条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简介琥珀

  1、PPT:琥珀之谜一:琥珀是什么?

  琥珀的简介以及图片欣赏。

  2、过渡:那么课文是怎么描述琥珀的呢?

  三、学习课文首尾段

  1、PPT展示:琥珀之谜二:这一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科学价值是什么?

  2、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琥珀样子和价值的句子在哪一个段落。生答:20自然段。

  3、师读20自然段,学生边听,边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琥珀样子和价值的句子。指名读所画的句子。

  4、PPT展示20自然段的段意。

  5、要求学生找出本段中的“一万年”还在哪里出现过。生答:第一自然段。

  6、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问:“约摸算来”能不能删除?为什么?

  生答,明确答案。

  7、师引导学生说出第一自然段段意: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四、学习课文,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1、快速默读2—19自然段,思考,填空:写了哪两层意思?生答。

  PPT展示:

  (1)琥珀 形成 的过程;(2—13)

  (2)琥珀 发现 的过程。(14---19)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注音的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自主搜集有关的发明故事,通过阅读与交流了解发明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

  4.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及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与交流文本了解发明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和思考生活,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板书课题。

  1.(教师播放奥运录像片段)师:同学们,这个场面你看到过吗?谁能说说开幕式上的.这些画面给世界展示的是什么主题?(四大发明)

  2.师:奥运会开幕式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儿童一些小发明说起。(出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边听录音,边看课文,注意读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①看拼音读准字音;

  ②想办法记住字形;

  ③联系句子想想意思;

  (3)检查指导

  (4)读通课文。

  ①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错。

  ②放声自由朗读。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课件出示中心话题: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介绍了几种与儿童发明有关的发明?

  1、自读自悟。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自主读文,交流感受。这是篇略读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先引导学生自读通读课文,,交流疑问,并进行自主解决,教师适当点拔。)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2.出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发明与儿童的小故事,在小组讲一讲,并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3.师小结:课文为我们列举了五个事例说明许多发明的奇迹都源自儿童的需要、奇想与发现,只要大家善于观察、发现、你也能成为小发明家。

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花钟》一文提到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制成“时钟”,本教学设计由此入手,带领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研究“不同花儿开放的不同时间”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花钟的学习网站使本课有了丰富的外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2、体会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美丽和神奇)花儿不仅艳丽多姿,供人们观赏,而且,它还有更有意思的用途呢?(出示第三自然段,请学生自读,指名读)这有趣的花的“时钟”,我们就把它叫做——花钟(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大自然这个神奇的世界。

  2、看,(出示花钟图片)这就是花钟。在我们祖国的许多城市,都有这样的“花钟”,台北市阳明公园里有一座花钟,许多游人都驻足观赏;南京、哈尔滨都有这样花钟。许多国外的城市也有花钟这样的景观,在号称花园之国、钟表之乡的瑞士,花钟已经成为它的.第二大城市日内瓦的象征。这些花钟,不仅美观,还能报时。那是因为人们把钟表的机械结构设置在地下,将花卉之美同钟表的工艺结合在一起了。那么,今天的课文里又是怎么介绍花钟的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轻轻地把书翻到第十三课,看课文都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

  二、自主朗读,感悟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读了课文,谁来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老师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花钟里都有哪些花了?请同学们读读第一自然段,划出有哪些花儿。

  三、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找花。

  2、交流:

  A、边回答边点击出示图片: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B、你认识它们么?来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吧。给大家几分钟,选择一两种花快速浏览一下,对它们能有所了解。

  3、这些花分别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 (生回答,师出示一表格)谢谢同学们,你们的回答让我知道了很多,让我来说一说。

  A、师读句: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师:你们觉得这段话怎样?(太单调了,烦,太枯燥乏味,一点儿也不美。)

  师: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请大家读一读,可以挑其中一句,反复朗读,想象一下这花的样子?等会儿就把这些花儿真正神奇美丽的一面呈现出来。

  交流过程:(随机出示图片)

  生:“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牵牛花还真像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儿。

  师:(满脸笑容)你也来吹吹看。(生边做吹喇叭的动作,边读这句话。)

  师:(灿烂地笑)唉呀!吹得还真响呢。

  生:“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就是这样(双手捂着脸,再打开,露出一张可爱的笑脸)。

  师:(大笑)哇,还真像个迷人的花仙子。

  生:“万寿菊欣然怒放。”(边做动作边说)就像过年时放烟花一样,“嘭──啪”,很快地向四面八方绽放,五彩缤纷。

  师:(会心地笑)真是一位豪爽的花大姐。(生边做心花怒放的动作,边读这句话)

  师: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花,我觉得这些花就好像是我们班的学生,他们各有各的性情,各有各的姿态。真是五彩斑斓,生机勃勃。

  B、和刚才老师读的这段话相比,文中这段话的优点在哪里?

  生:课文中的句子,写出了花的形状、颜色,读起来很生动,好像真的看到了各种花儿……

  师:同样写开花,运用的语言不同,给人的感受也就不一样了!把你喜欢的句子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美,老师也忍不住想参加,我们来接读吧!(师生接读)咱们一边看图一边说,想像大自然中这神奇美丽的一幕。

  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C、师:那是不是“我们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几点钟了”吗?

  生:(豁然开朗):错,应该是“只要看到花刚刚开放,就大致知道几点钟了。”

  师:是啊,作者用词是非常确切的。再看看这段话中的时间描写,你还会发现什么?

  师:接下去老师考考大家,就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老师说某一种花开了,你们得说出几点钟,这就是认识花钟。

  师:哟,万寿菊开了。

  生:现在大致是下午三时。

  师:哇,蔷薇开了。

  生:现在大致是早上五点。

  师:“大致”是什么意思?你们还能换个词来说吗?

  师:你看,夜来香开了。

  生:大概是晚上八点。

  师:烟草花开了。

  生:大约是傍晚六点。

  师:月光花开了。

  生:现在是晚上七点左右。

  师:午时花开了。

  生:也许到十二点了。

  4、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想不想知道还有哪些花也会在整点开放呀?就让我们上网看看,找到后,也用小作者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一下花。

  A、上网浏览

  B、句式说话。_____点,______花________。

  5、这些花太美了,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这些花真是——“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师:刚才的学习中,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我们读懂了、积累了那么多描写花的词语和句子。那,这一朵朵美丽的花,是不是都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同时也激起小朋友们的好奇心,花钟里究竟有哪些秘密呢,大家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提问)

  四、小组合作,自主解疑

  1、利用网络,自主探究

  这么多的问题,如果一个一个回答,这节课肯定解决不了,怎么办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利用网络查寻相关资料,共同讨论。

  出示学习步骤:

  (A)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B)利用网络浏览相关资料。

  (C)共同讨论,介绍学习成果。

  2、组内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巡视,随机指导。

  五、出示汇报,交流反馈

  1、分小组汇报,从中理解“原来植物的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发挥小组学习的合作力量,从理解、模仿到迁移、创造〉

  2、知识拓展“虫煤花”“风煤花”“鸟煤花”“水媒花”等 。

  3、师:啊,大自然可真奇妙!当人类了解了这些规律,又会怎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植物学家的做法可真奇妙!你来说说妙在何处?(学生自由发言)

  师:真是与众不同啊!这位植物学家不仅善于观察而且勇于创新。

  六、激趣引申、课外拓展

  今天,我们漫游了花钟学习网,通过认真的阅读,积极的探索,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学会了思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生活中利用自然规律服务于人类的例子有很多,老师相信,大自然里还有许多许多的奥秘等着你们去发现。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预习:

  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字词和优美句。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

  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a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浪吼(hǒu)

  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3)理清文脉。

  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附:板书:

  潮来前

  观潮潮来时 (时间顺序)

  潮过后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板书)观潮

  潮来时: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 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4.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板书:

  潮来前 远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

  1、观潮 潮来时 ↓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潮过后 近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教学反思: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课前准备:

  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4个字的词12个和3句优美句。

  二、教学目的: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四、教具: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的12个生字。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产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识写本课生字。

  2.读懂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果实的生长特点。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带壳花生)因为它特别香,所以我们都很喜欢吃它。其实不仅我们喜欢,小松鼠也很喜欢吃它。有一次,小松鼠发现一块地里种了很多花生,就打定主意,今年冬天要靠花生过冬。可是它的愿望却没有实现,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故事就是《小松鼠找花生》(全班齐读课题,注意读准“找”和“生”的读音) (二)整体感知:

  1.放课文录音,学生看课文中的文字。

  2.自己练读,并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学生置疑:哪些发音有困难?

  4.根据学生提出的难读字,及本课的生字,出示带音节词卡。(指名三个各读一遍,老师注意纠正,然后由一个人当小老师领读)

  (三)检查识字:

  1.出示要认的字

  2.学生借助拼音领读

  3.同桌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4.说一说记字方法

  5.去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文中的生词再次认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字

  2.同学们按字的结构给字分类

  3.分类指导书写

  4.同桌互查,交流写字心得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出示生词,开火车读

  二、理解学文:

  1.按自然段指名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汇报:(课题拓展法)

  3.展示台:知道了故事的内容,现在请同学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个帮事读得生动,让大家都喜欢听吧!

  生先独立练习再展示

  每名同学可以选三名同学给出指导建议

  4.分角色表演读

  5.理解感悟

  (1)出示讨论题: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

  (2)各小组展开讨论

  (3)汇报:

  (鼓励学生大胆的表明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可能有三种答案: 一种是花生被摘走了;一种是花生开花后没有结果;一种是花生结果了,没被摘走而是被埋在了土里。)

  (4)体会松鼠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

  6.小松鼠找不到花生,它会怎么办呢?

  同学们先想象,再动笔写一写。

  三、拓展学习: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实长在地里?对于植物的果实,你还想说些什么?

  四、总结

  教学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通过学文,要让学生明白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这一道理。浅显易懂,学生通过读书就能自己明白这一道理。越是这样浅显易懂的课文,学生越感觉没有兴趣,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实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低年段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我想,低年级的课堂尤其要有趣,尤其要注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对于文中小松鼠与鼹鼠的对话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同桌两个一个扮演“小松鼠”、一个扮演“鼹鼠”,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感受一下小松鼠的心情。先是好奇——“这是什么花呀?”找到答案之后心里很高兴,这种心情的变化要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对于小松鼠没找到花生时的失落心情,则通过课文中“他等啊,等啊,等到花生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让学生体会一下,在花生生长的漫长过程中,小松鼠的心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怎样才能将这种变化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边读书边体会,边体会边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没关系,回到课文中多读几遍就明白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比较有成就感,所遇到的问题都是自己通过读书解决的,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原来我这么厉害!这种朗读指导虽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的,通过时间的积累学生慢慢会掌握这种方法,慢慢会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虽然要实现这一步会很艰难,但我会一直尝试这样引导学生的。

  课题:14《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识写本课生字,掌握识写方法。

  2.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4.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教学重点:

  1.识写生字

  2.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味道,体会出乌鸦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读出乌鸦的.感情变化。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乌鸦头饰,问:这是谁?有谁认识它,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新朋友吧!

  板题:乌鸦喝水

  问:看着课题,你知道课文会讲一件什么事吗?

  二、检查预习:

  (一)检查认字:

  1.出示带拼音要认的字,指名读

  2.同桌介绍自己的记字方法

  3.汇报记字方法,强调形近字的区分方法“喝、渴”

  4.去拼音开火车读

  5.齐读

  6.认读生词

  (二)检查读文

  1.问: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同桌检查自然段序号标记是否正确。

  2.指名段读,其他同学纠正字音。

  三、指导写字:

  1.课文中一共有几个要写的字?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2.分类指导

  3.书写展示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

  1.读词卡。

  2.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

  二、提出问题,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文

  2.小组内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问题?

  三、读中感悟喝不着水的原因(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乌鸦为什么一开始喝不着水?

  2.朗读指导。着重指导“到处”、“水不多”、“口又小”,读出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语气。

  3.学生自我评价朗读。

  四、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办呢?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你们来想想办法。

  2.学生自读二、三自然段。

  3.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边研究边做实验。

  4.交流合作结果。

  5.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能用它说话。

  6.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学生自我评价。

  7.发散思维:如果旁边没有小石子,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

  五、拓展训练:

  1.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写一句话夸夸他。

  2.学习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理解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4人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呦,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课题:快乐读书屋七《种鱼》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阅读课外书感兴趣。

  3.初步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知道小鱼是不可以种在地里的。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知道小鱼不可以种在地里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1.谈话揭题:(老师板书:种)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会填这个空儿吗?(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种鱼》

  2.读题质疑:齐读课题后问:围绕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将圈好的生字再多读几遍。

  3.认读生字:

  (1)出示要认的字

  (2)指名读字

  (3)同桌交流自己认识的字

  (4)说一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5)开火车认读生字

  4.同桌合作读书,当个小老师,纠正读错或不准确字音。

  三、朗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朗读)。

  2.图文结合,小组讨论:小猫会收获很多小鱼吗?为什么?

  3.出示句式,品读:

  农民把( )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 )。(用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4.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谁能告诉小猫,他错在哪里?

  5.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语言训练:

  (出示挂图)看图讲故事。

  课题:《他们自己爬出来了》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并主动增加识字。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独立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倒影现象,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学会动脑,善于思考。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独立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倒影现象,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学会动脑,善于思考。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到快乐读书屋去做客吗?那里的小主人给我们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家快来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小组合作,互当小教师,认识生字。

  3.集中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问号,在有所会的地方画上横线。

  2.小组讨论交流:

  ①汇报自己的体会

  ②请教读不懂的地方

  3.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读书,抓住关键词语,如“走近一看”“立刻”“连忙”等体会母鸡和小山羊没有动脑,没有思考,看见了就叫起来。

  4.实验演示倒影现象:讲桌上放一盆清水,请同学们依次往盆里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母鸡和小山羊看到的是什么吗?

  5.在读课文,说一说小鸭子为什么说一定是他们自己爬出来的。

  6.指导朗读,分角色表演

  四、深化主题: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想对大家说一说吗?

  课题:你说我说《小猴子捞球》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能力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述故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凭借教材,自主构建,多元解读

  教学过程:

  一、童话导入:我们来给小猴想办法。

  1.出示《小猴子捞球》的画面,播放有趣的童话故事。

  2.听童话,看画面,提出问题“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3.议一议“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4.全班交流。 板书“小猴子捞球”

  5.小猴子把球捞上来了吗?怎么捞的?我们来帮小猴子想想办法。

  二、口语交际,互相评说:

  1.小组讨论:我来帮小猴想想怎么办。

  2.全班交流,学生评价。(师随机提示“如果用这种方法,你要提醒小猴子注意什么?”)

  3.学生们帮小猴想出了不少好办法,那么他们会采用什么办法呢?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现在请大家扮演小猴子,四个人为一组先商量好你们打算用什么办法捞球,再分角色表演。

  三、请你完整地给大家讲一讲“小猴子捞球”的故事。

  四、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课题:《语文七色光七》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学会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了解字义。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及探索知识的兴趣,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学会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了解字义。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教学难点:学会查字典

  教学流程 :

  一、笑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经常看《动物世界》这个栏目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动物的小笑话。

  1.讲述《小白兔和蚂蚁》这个小笑话,还可以结合自制动画片让学生欣赏这个小笑话。

  2.学生间交流小笑话的可笑之处。

  3.指名汇报你为什么笑?你觉得什么地方让你笑?帮助学生运用对比的方式了解故事中两种动物的特征。

  4.自读笑话《小白兔和蚂蚁》,体会小动物的语言,读出感觉。 二、自读感知学习知识窗:

  动物王国中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走近黑猩猩,看看它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学习知识窗《有趣的实验》。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有趣的实验》这篇小短文。

  2.有趣的实验指的是什么实验?有趣在什么地方?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

  3.小组间交流学习心得。

  三、师生交流学习查字典:

  在刚才的学习中,大家学得认真,说得准确,你在学习过程中有不懂的词或句子吗?(全班交流。学生如果有,就请同学们谈谈是怎么弄明白的。再导入今天学习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明白意思的字,如果没有,可以直接导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用一个游戏的方式进行,学生举例说一个字,教师借助字典就很快说出这个字的意思,多说几个字,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方法好,把学生查字典的兴趣激发起来。

  2.自主学习查字典的方法:老师是怎么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教科书上查字典的方法,结合手中的字典明确查字的过程。

  3.交流学习查字典的方法:请小组推荐查得好的学生到前面交流演示查的过程,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明确音序查字典的关键步骤。

  4.强化练习查字典的方法:进行小竞赛,选拔班级查字典的高手,评出小状元。鼓励学生回家继续练习。

  四、激励鼓舞学习名言: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表现令人非常满意,老师送你们两句名人名言:

  1.出示名言: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袁枚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弗郎士(法国)

  2.谈学习感受和对名言的理解。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名言。

  4.学会收集和积累名言。

语文教案 篇6

!

  教学要求:

  1.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课12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会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一段表现激烈搏斗的音乐,由弱到强,再到弱。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在屠格涅夫生活的时代,俄国的`农民是奴隶,他们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地主是农奴主,他们对农奴可以任意鞭打,可以把农奴当作牲口买卖,可以随意地残杀农奴。屠格涅夫非常同情农奴,并且认为残酷的农奴制度一定要灭亡。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

  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提示:

  1).“我”走在林阴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

  小麻雀摔下来

  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

  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

  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画下来。

  小麻雀从巢里摔下来了。猎狗走近小麻雀,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

  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请学生口述练习:

  文章先写( )次写( )最后写( )。

  四、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五、作业:

  熟读课文。抄词。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儿童对韵,读起来琅琅上口。读了课文,看了插图,孩子们就会感到大自然多么美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绿树红花、万紫千红……我是大自然的主人,我爱美丽的大自然。

  设计理念:

  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对大自然的热爱,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读“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热爱自然,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习重点:

  会读生字、会写生字,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2.河水皱眉,树儿摇头,鲜花弯腰,白云溜走。

  生:猜出(雨儿)(风儿)

  师:对呀!小朋友真聪明。今天我们就与雨儿、风儿一起旅行一次好吗?(大屏幕放影大自然的景色)

  生:边看边说。

  3.出示课题。

  师:小朋友大自然的景色确实美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识字3一课。齐读《识字3》,看看里面有哪些大自然美丽的'景色。

  二、初读体会、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了以后,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

  2.反馈

  (1)学生上黑板写字。

  (2)读课文(学生自由选择段落)

  (3)说说为什么喜欢读这段。

  3认读生字

  师:谁能把你圈出的生字宝宝读给大家听听?想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正音:(重点:“霜”“蜂”)

  师:生字宝宝想回家,你送他们回家好吗?

  三、读课文感悟。

  1.先自己读,再找好伙伴读。

  2.读后说说课文跟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指导发现课文是对对子形式)

  小结:小朋友观察真仔细,这种课文的形式,我们中国叫对对子。

  四、再读课文,激发兴趣。

  1.师生交叉读。

  2.生生交叉读。

  3.学生下座位找伙伴玩对对子游戏。(边读边拍手。)

  五、生字巩固。

  1去音节读生字。

  2.游戏。给生字找朋友。

  六、启发想象,练习表达。

  黑板上小朋友写的词语中,请你选一个,为它配上美丽的图画。

  第二课时

  一、在创新中巩固练习。

  师:上节课,同学们都选了自己喜欢的词,配上了图画。请小朋友拿出交流展示一下。

  1.小组交流。

  2.上台展示。

  3.说说课文中两幅该用上哪个词语?

  二、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喜欢大自然的心情)

  1.个别。

  2.开小火车。

  3.齐读。

  三、扩展活动。

  1.读读课文中的对对子。

  2.分组自编对对子。

  3.反馈。

  例:春对夏,例:上对下,

  秋对冬,后对前,

  白云对红日,天涯对海角,

  新月对彩虹。南北对东西。

  四、练习写字。

  1.认一认。(观察“描一描,写一写”)

  2.说一说。(我会写的字)

  3.练一练。(上台展示)

  4.评一评。(优秀作业)

  五、作业延伸。

  每人收集对对子,存放成长记录袋。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经典]01-09

【经典】语文教案04-18

(精选)语文教案09-24

语文教案(经典)02-16

语文长征教案06-21

语文上册教案06-20

语文教案[精选]11-26

(经典)语文教案09-06

语文教案(精选)07-27

【精选】语文教案08-09